数学二年级上册9 总复习复习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数学二年级上册9 总复习复习ppt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学习目标,态度与价值观,复习导入,方法一加法减法,分类整理算式,方法二,归纳整理,笔算加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引导学生经历知识分类整理的过程,让学生体验到分类整理在复习中的作用,形成较为系统的认知结构。
在整理知识的过程中,使学生能正确、熟练地进行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在整理和复习的过程中,渗透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一些简单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对知识进行整理的意识和能力,同时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能熟练地进行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教学难点:能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72+6=7882-40=4241-7=3414+50=6438+27=6530-16=1436+19=5559-46=13
100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将上面的8 个算式进行分类整理。
72+6、14+50、38+27、36+19
82-40、41-7、30-16、59-46
不进位加:72+6、14+50进位加:38+27、36+19
不退位减:82-40、59-46退位减:41-7、30-16
我们来研究下方法二的分法。
你能看图列竖式计算吗?
竖式计算,要注意什么?
计算时,是从哪位加起的?
第一题不需要进位,第二题需要进位,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
三、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公交车上原来有乘客28人,到站后下来9人,又上去15人。现在公交车上有多少人?
100-(38+29)=
36+29+16= 96-28-36=
说说做题时要注意什么。
(1)校园里有33 棵杨树,柳树比杨树多17棵。柳树有多少棵?
(2)校园里有33 棵杨树,松树比杨树少17 棵。松树有多少棵?
2.小白兔拿着27 号球,要投入计算结果是27 的篮中。请你帮小白兔找出合适的篮。
4. 南瓜有几个?冬瓜比南瓜多5 个,冬瓜有几个?
通过今天的整理和复习,你又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在计算时应注意什么?
这节复习课,重在引导学生经历知识分类和整理的过程,让学生体验到分类整理在复习中的作用,形成较为系统的认知结构。在整理知识的过程中,使学生能正确、熟练地进行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在整理和复习的过程中,渗透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一些简单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对知识进行整理的意识和能力,同时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在复习过程中通过创设“算式的分类”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参与到知识系统整理活动中,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巩固和提高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能力,并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自主的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归纳概括的能力。通过直观算式的感知,激起学生回顾已学知识的欲望,并让学生初步回忆这一内容的主要知识点,同时大大提高学生复习旧知的积极性。
第2课时 表内乘法(1)
通过复习,让学生经历表内乘法的知识梳理过程,对表内乘法的知识有比较系统的认识,能熟记全部的乘法口诀,并能熟练的加以运用。
在整理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整理与归纳的能力,初步养成回顾与反思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熟记乘法口诀和熟练计算表内乘法。教学难点:灵活运用表内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感受数学思维,同时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要求出一共有多少块糖,你能列出什么算式?
这种加数相同的加法可以用乘法表示。
乘法各部分名称是什么?
你能说出生活中用5×4=20来表示的事例吗?
(1)有3 排房子,每排5 间,一共有多少间房子?
(2)有2 排房子,一排5 间,另一排3 间,一共有多少间房子?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复习,你又有哪些收获?觉得哪些地方需要注意的?
在本节课中,我设计了新颖的教学过程,把学生带入一个精彩、现实、有挑战性的数学世界,引导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鼓励学生大胆参与、合作交流,甚至出题“考”老师,从而让学生真正地成为学习的小主人。本节课中,我引导学生发现规律,使学生充分体验到战胜困难后的成就感。
第3课时 表内乘法(2)
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口诀与乘法算式、加法算式之间的联系,并能正确、合理、灵活地应用表内乘法解决问题。
1.在练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及良好的习惯。
进一步理解乘法运算的意义以及乘法口诀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在合作学习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3×2=6 4×4= 5×3=
2 3 4 5 6 7 8 9
2 6 8 10 12 14 16 18
3 6 12 15 18 21 24 27
4 8 12 20 24 28 32 36
5 10 15 20 30 35 40 45
6 12 18 24 30 42 48 54
7 14 21 28 35 42 56 63
8 16 24 32 40 48 56 72
9 18 27 36 45 54 63 72
3.仔细观察,在空格里填上相应的积。
从左往右,每行数分别是本行第一个数的1 倍、2 倍、3倍……
从上往下,每列数分别是本列第一个数的1 倍、2 倍、3倍……
下面的表格是上表中的一部分,请把它们填完整。
5×7+20=7×9+17=6×8+30=7×9-9=6×7-34=9×6-38=
口答:一共有18 枚棋子。
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乘法是数学学习的基础,本节课主要结合练习,通过乘法的计算及其运用对表内乘法进行复习。所以我设计了多种形式的练习,让数学课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第4课时 长度单位 角的初步认识
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对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的知识进行系统性的回顾,养成回顾与反思的良好学习习惯。
在整理和复习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对知识进行整理的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思维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牢固掌握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的知识。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感受数学思想,同时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
测量铅笔的长度应选( )作单位,测量一棵树的高度应选( )作单位。
画一画:a. 画一条4 厘米长的线段。b. 画一条比5厘米长2厘米的线段。c. 画一条比5厘米短2厘米的线段。
a.画一条4 厘米长的线段。
b.画一条比5 厘米长2 厘米的线段。
c.画一条比5 厘米短2 厘米的线段。
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
把这些角从大到小排一排。
下面的各个图形是角吗?是的画“√”,不是的画“×”。
在下面给定的边上画一个直角(从给出的点画起)。
在这个钝角的内部,从顶点出发画一条线,把它拆分成两个角。这两个角可能是什么角?会有几种不同的情况?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对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的知识有系统性的认识,养成回顾与反思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整理和复习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对知识进行整理的意识和能力,发展学生思维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感受数学思想,同时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通过情境的创设及教师的设问,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能快速地进入学习状态。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在操作中回顾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的知识,并在不同的操作中,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巩固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5课时 观察物体 搭配 认识时间
这些图分别是谁看到的?连一连。
同一辆车为什么他们看到的不一样?
观察物体时,要多从几个方向观察。
观察这个圆柱,你可以看到什么形状?
观察这两个圆柱,你可以看到什么形状?
从不同的方向观察这个长方体,你可以看到什么形状?
观察正方体你可以看到什么形状?
观察球你可以看到什么形状?
从8、2、4、1 四个数字中选出两个数字组成两位数,每个两位数的十位数和个位数不能一样,能组成几个两位数?
在握手时一定要有序地握手,同时每两人间只能算一次握手,不考虑顺序问题。
钟面上也有我们学过的角,你能找到吗?
这个钟面现在表示几时几分?时针和分针组成的是什么角?
画一画。看看几时整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形成直角。
( )时 ( )时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复习,你又有什么收获?以后在解决问题时应注意什么?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9 总复习教学课件ppt,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36,问题导入揭示课题,口诀二三得六,学习了乘法,回忆巩固建构网络,巩固提高深化认识,畅谈收获总结提升,巩固练习,三六十八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数学二年级上册9 总复习教学ppt课件,共8页。
这是一份人教版二年级上册9 总复习课文配套ppt课件,共1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表内乘法,乘法的含义,解决问题,+5+5+5=20,×4=20,×5=20,乘5等于20,+3=8间,答一共有8间房子,×2+3=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