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2020年高三地理高考二模试卷及答案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232124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广东省广州市2020年高三地理高考二模试卷及答案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232124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广东省广州市2020年高三地理高考二模试卷及答案03](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232124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广东省广州市2020年高三地理高考二模试卷及答案
展开高三地理高考二模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1个小题,每小题4 分,共计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2019年,下沉市场成为经济领域屡屡被提及的热词。所谓“下沉市场”,指的是三线及以下城市、乡镇与农村地区的市场。随着大型商超紛纷入驻三、四线城市甚至县城,包括麦当劳,肯德基,星巴克等在内的许多餐饮和服装行业连锁品牌也纷纷走向县城。大数据显示,下沉市场的消费群体占据全国人口的七成左右,潜力巨大。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与一二线城市相比,“下沉市场”( )
A.属中低瑞市场
B.发商品质量很差
C.服务水平较低
D.价格敏感度高
(2)大型商超纷约人驻三、四线城市基至县域,其目的是( )
A.降低营销成本
B.利用基础设施
C.扩大市场规模
D.提高服务质量
(3)推动“下沉市场”持续发展的措施有( )
①完善物流配送体系 ②切实保证商品质量
③提供低性价比商品 ④抑制中小城市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下图示意黄河上游支流洮河某河段单侧断面,T1、T2、T3为不同地质时期形成的阶地。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图中各阶地黄土层形成的原因是( )
A.流水侵蚀
B.流水堆积
C.风力侵蚀
D.风力堆积
(2)T2阶地漫滩砂、基岩、黄土、坡积物形成的先后顺序为( )
A.黄土、漫滩砂、基岩、坡积物
B.黄土、坡积物、漫滩砂、基岩
C.基岩、漫滩砂、坡积物、黄土
D.基岩、坡积物、漫滩砂、黄土
(3)推测该河段所在区域( )
A.地壳相对稳定,谷地维持不变
B.地壳间歇下降,河流侧蚀堆积
C.地壳持续抬升,河流侵蚀下切
D.地壳间歇抬升,河流侵蚀下切
3.苏木吉林湖(含苏木木巴润吉林湖)位于我国巴丹吉林沙漠,四面被高大沙山环抱,下图示意苏木吉林湖流域范围,右图示意苏水木吉林湖区降水量、蒸发量和湖水位的逐月变化。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图中代表苏木吉林湖区降水量、蒸发量和湖水水位的数字序号依次是( )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②、①
D.③、①、②
(2)推测苏木吉林湖的主要水源补给来自( )
A.雨水
B.积雪融水
C.地下水
D.冰雪融水
(3)与巴丹吉林沙漠的绿洲地区相比,苏木吉林湖区的可能蒸发量较小的主要原因是该湖区( )
A.日照时数较少
B.空气湿度较高
C.平均气温较低
D.空气流动较弱
4.比雷埃夫斯港是希腊最大港口,位于雅典西南约10公里处。中远海运集团接手运营管理三年来,该港现已成为地中海地区最大港口和全球发展最快的集装箱码头之一。下图为世界局部地区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关于比雷埃夫斯港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港阔水深,冬季结冰
B.地处信风带的避风区,风浪小
C.位置优越,交通区位突出
D.腹地广阔,以石油经济为主
(2)中远海运集团大规模投资建设比雷埃夫斯港口的影响有( )
①有利于提升糖、香蕉等农产品的外运能力
②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助力希腊经济复苏
③促进中欧经济贸易往来,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的典范
④扩大企业服务范围,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必考题:
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花生是喜温、喜光、耐旱的作物,在我国种植范围很广。河南省驻马店市正阳县被称为“中国花生之都”,是全国花生种植第一大县。正阳花生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外观整齐呈珍珠豆状,念油量高,营养丰富,加工后口味好。正阳县地处淮北平原,水热、土壤条件适宜花生生长。为了让花生变成“金豆豆”,正阳县围绕延长花生产业链条和提高附加值,大力发展花生精深加エ,让花生从果到売再到秧都产生经济效益。一棵普通的花生,将它加エ成花生米、花生油、花生炒货、花生蛋白、花生奶、花生壳耐火板、花生秧铜料等,便身价倍增。近年来,正阳花生成为正阳县脱贫致富的一大支柱产业。下图示意正阳县位置。
(1)分析正阳县利于花生种植的气候条件。
(2)概述正阳县将花生变成“金豆豆”的主要途径。
(3)阐释正阳花生产业成为该县脱贫致富支柱产业的主要原因。
(4)就如何保护正阳花生这一地理标志产品,提出合理建议。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斯堪的納维亚半岛位于欧洲西北部,整个半岛长1850千米,面积75万平方千米,是欧洲最大的半岛。斯堪的纳维亚山脉纵贯半岛中西部,是一座古老的山脉,山脉西坡陡峻,直临揶威海沿岸;东坡地势呈阶梯式下降,第一阶梯是高原,第二阶梯是缓倾丘陵,第三阶梯是滨海平原。第四纪时期冰川曾覆盖全半岛,半岛上冰川地貌普遍,多冰川湖泊,河网密布。下图示意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山脉、河流和湖泊分布。
(1)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东部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对此作出合理解释。
(2)分析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地形格局与河流水系的关系。
(3)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多狭长湖泊,分析其形成原因。
(4)简析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河流与湖泊相连对河流水文的影响。
三、选考题:
7.[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
双廊镇位于云南省大理市东北部,河海东北岸,东靠佛教名山一一宾川鸡足山,南接挖色镇,西临洱海,北连上关镇,东北方与庆县黄坪镇接壤。双廊北有萝莳曲,南有莲花曲,前有金梭、玉几二岛环抱于双曲间,因此而得名一一双廊。因门迎碧波洱海,远眺苍山十九峰,集苍洱风光之精华,素有“大理风光在苍洱,苍洱风光在双廊”的美誉。境内水天一色,群山叠翠与湖光水色交相辉映,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大理地区重要的新石器时代和青铜器时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全镇总面积为218.28平方千米,共辖7个村民委员会,39个自然村。镇政府驻地双席村,海拔1976米,年平均气温15℃,年平均降雨量800毫米,属北亚热带高原气候,双麻镇距市政府60千米。下图示意双廊镇一景观。
分析评价双廊镇旅游资源开发的区位条件。
8.【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杨树适生能力强,树木高大挺拔、枝繁叶茂,具有防治风沙、吸收废气、滞积灰尘等作用。我国华北地区大量种植杨树作为行道绿化树种,但春季飞絮、花粉漫天飘散,并需要喷洒大量农药来防治病虫害。
分析华北地区行道两侧栽种杨树带来的不利影响,以及可采取的应对措施。
答案解析部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1个小题,每小题4 分,共计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答案】 (1)D
(2)C
(3)A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可知,“下沉市场”的产品和服务中有麦当劳、肯德基、星巴克等在内的许多餐饮和服装行业连锁品牌,说明有高档商品和服务,有高端市场和高水平服务;“下沉市场”腹地的居民有消费高档次商品和服务的意愿,与一二线城市居民相比总体收入偏低,追求性价比高的商品与服务,对价格较敏感。D符合题意。
(2)A.三四线城市甚至县城市场更加分散,不利于降低营销成本,A不符合题意;
B.三四线城市、县城的基础设施更差,B不符合题意;
C.下沉市场的消费群体占据全国人口的七成左右,潜力巨大,大型商超下沉是为了开拓广阔市场,C符合题意;
D.商家的主要目的是通过降低成本和扩大市场以增加利润,提高服务质量不是目的,D不符合题意。
(3)下沉市场与一二线城市市场相比,物流配送体系不够完善,商品质量更容易受到忽视,故①②正确;下沉市场居民不仅追求质量好的商品,受收入限制更追求性价比高的商品,下沉市场的发展使得大型商超、品牌店纷纷入住中小城市,促进中小城市发展,故③④错误。故A①②正确,BCD错误。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D;(2)C;(3)A
【点评】城市等级体系的特点
2.【答案】 (1)D
(2)C
(3)D
【解析】【分析】(1)河流阶地就是河流下切侵蚀,使原先的河谷底部(河漫滩或河床)超出一般洪水位以上,呈阶梯状分布在河谷谷坡的地形。阶地表层的堆积物多由沉积作用形成;根据图示阶地堆积物分布可以看出,T1、T2、T3时期阶地最上层有黄土层覆盖,而河床底部缺失黄土层,由此可以推测黄土层的沉积发生在构造运动之后;该地区(洮河)位于黄河上游的西北地区,气候干旱,风力大,黄土层最可能为风力堆积形成。D符合题意。
(2)对于沉积物来说,一般分布在最下面的,最先沉积。根据图示T2阶地漫滩砂、基岩、黄土、坡积物的覆盖顺序,可以看出,漫滩砂和基岩在阶地T2形成以前就存在,且按顺序基岩形成更早。T2阶地形成以后才出现坡积物和黄土,且黄土覆盖在坡积物之上,故按顺序坡积物先沉积。因此先后顺序为基岩、漫滩砂、坡积物、黄土。C符合题意。
(3)该河段所示为侵蚀阶地,由河流下切侵蚀形成,且在T1、T2、T3三个阶段沉积物厚度不相同,因此可以推测它们不是同一时期沉积形成,可以判断该河段地壳经历了间歇性抬升。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D;(2)C;(3)D
【点评】以示意图来理解各河段地貌类型及其成因
3.【答案】 (1)D
(2)C
(3)D
【解析】【分析】(1)根据左图可知,苏木吉林湖为内流湖,夏季气温高,蒸发加剧,湖水水位下降;降水增多,湖水水位上升。因此降水量与湖水水位呈变化应该基本一致。该地区位于我国巴丹吉林沙漠,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势第二级阶梯,气候干旱,冬寒夏热,降水少。结合左右坐标数据可知①曲线夏季数值较高,应该为蒸发量变化曲线;③曲线应为降水量变化曲线,②曲线应该为湖水水位变化曲线。D符合题意。
(2)根据上题的分析,③为降水量变化曲线,①为蒸发量变化曲线,②为湖水水位变化曲线。由图可知降水有增加时,湖水水位呈下降,因此雨水不是该湖的主要水源补给;积雪融水应该主要集中在春季,但此数据中春季湖水水位呈明显下降趋势,因此该湖的主要水源补给不是积雪融水;冰雪融水受气温影响,夏季气温高,冰雪融化量大,但该湖夏季湖水水位呈下降趋势,因此该湖的主要水源补给不是来之冰雪融水;地下水对湖泊的水源补给是全年的,而且是根据两者水位高低相互补给,因此该湖的主要水源补给来自地下水。C符合题意。
(3)巴丹吉林沙漠和苏木吉林湖区两地地处同一气候区,日照时数相差不大;绿洲中植物蒸腾,空气流通性强,水汽持续从地表蒸发,空气湿度较高;沙漠中绿洲昼夜温差小,平均气温应比沙漠低;苏木吉林湖区四周被高大沙山环绕,空气流动较弱,湖区蒸发量较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D;(2)C;(3)D
【点评】大气降水是陆地水的主要补给来源,冰川融水的内流河的主要的补给水源,河流的径流量与气温有关;地下水与河流水互为补给,河流处于汛期时,河水补给地下水,枯水期是地下水补给河水,湖水与河流水互为补给,河流处于汛期时,河流补给湖水,枯水期是湖水补给河水。
4.【答案】 (1)C
(2)D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比雷埃夫斯港口地处地中海气候区,冬季温和,港口不结冰;该港口冬季处于西风带的避风区,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风浪小;该港口位于亚欧非三洲交界处,濒临地中海,位置优越,交通位置重要;该港口依托欧盟,腹地广阔,以集装箱运输为主。C符合题意。
(2)①比雷埃夫斯港口地处地中海气候区,香蕉等热带经济作物缺乏,需运入,故①错误;
②比雷埃夫斯港深耕集装箱码头和中欧陆海快线,发展造船、物流仓储等业务,成为地中海最重要的集装箱转运港、国际物流分拨中心,为“一带一路”建设发挥支点作用,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助力希腊经济复苏,故②正确;
③ 中远海运集团大规模投资建设比雷埃夫斯港口 ,可以促进中欧经济贸易往来,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的典范,故③正确;
④港口建设可以扩大企业服务范围,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故④正确。
故D②③④正确,ABC错误。
故答案为:(1)C;(2)D
【点评】港口建设的区位条件,港口一般都处于交通要冲,腹地广阔的地方,港口所在的城市和靠近港口地区应该比较发达。所以港口建设的有利条件有广阔而经济发达的腹地;港口所在地区交通要便利,有铁路、公路、管道、河道等现代化运输网与之相连,是转运枢纽集散中心;港口自身要提供一定设备和条件,如泊位水深、航道水深、岸边装卸效率、库场面积等。
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区位因素。
二、必考题:
5.【答案】 (1)夏季雨热同期,光照充足,日照时间长,利于花生生长发育;秋季收获期,秋高气爽,利于花生晾晒,不易受潮发霉。
(2)一是从秧、果、売等方面全面挖掘花生的经济价值,将花生秧作饲料发展畜牧业,将花生加工为花生米、花生油等,将花生売加工为耐火板等。二是延长产业链,増加产品附加值,将花生加工为花生蛋白、花生奶等
(3)正阳花生种植规模大,产量高,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知名度高,市场销售量大,农民收益高;正阳花生产业链长,加工企业多,由此推动物流、商贸、交通、通讯等第三产业发展,提供的就业岗位多,可以増加贫困家庭收入,达到脱贫目的
(4)重视科技投入,不断培育优良品种.实现良种化;保持土壤肥力保护生态环境,为正阳花生种植提供良好生态条件,实现种植规模化;统一栽培标准,农药、化肥等的使用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实现生产标准化;严格规定播种与采摘时间,保障良好的贮藏条件,保持产品的品牌化
【解析】【分析】(1)正阳县利于花生种植的气候条件,应从光照、热量、水分、天气等方面进行分析。材料信息表明,花生是喜温、喜光、耐旱的作物,正阳县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雨热同期,热量充足,光照充足,夏季日照时间长,有利于花生生长发育;8月份之后,正阳县雨季结束,具有秋高气爽的天气,正好进入花生的秋季收获期,晴天有利于花生晾晒,花生不易受潮发霉,有利于提高花生品质。
(2)正阳县将花生变成“金豆豆”的主要途径,应从拓展用途、深加工等角度进行叙述。材料信息表明,为了让花生变成“金豆豆”,正阳县围绕延长花生产业链条和提高附加值,大力发展花生精深加エ,从秧、果、売等方面全面挖掘花生的经济价值,将花生秧作饲料发展畜牧业,将花生加工为花生米、花生油等,将花生売加工为耐火板等,让花生从果到売再到秧都产生经济效益;大力发展花生精深加エ,将花生加工为花生蛋白、花生奶等产品,延长产业链,増加产品附加值,从而提高花生带来的经济效益,将花生变成“金豆豆”。
(3)正阳花生产业成为该县脱贫致富支柱产业的主要原因,应花生产业产生的经济效益方面进行阐释。材料信息表明,河南省驻马店市正阳县被称为“中国花生之都”,是全国花生种植第一大县,正阳花生种植规模大,产量高,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知名度高,市场销售量大,从而使得农民收益高,有利于该县脱贫致富;材料信息表明有,正阳县围绕延长花生产业链条和提高附加值,大力发展花生精深加エ,花生产业链长,加工企业多,由此推动物流、商贸、交通、通讯等第三产业发展,提供的就业岗位多,可以吸纳大量贫困人口就业,从而増加贫困家庭收入,达到脱贫目的。
(4)保护正阳花生这一地理标志产品的合理建议,应从科技、管理、生态、规模等方面进行提出。为了保护和光大正阳花生这一地理标志产品,应重视科技投入,不断培育优良品种,实现良种化,严格规定播种与采摘时间,做好田间管理,保障良好的贮藏条件,保持和提高正阳花生的品质,保持产品的品牌化,提高该标志产品的知名度;采取有效措施保持土壤肥力,保护生态环境,为正阳花生种植提供良好生态条件,保护正阳花生的品质,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统筹安排,统一栽培标准,农药、化肥等的使用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实现生产标准化,实现种植规模化,提高产量和品质,提高市场适应能力。
【点评】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包括自然条件、技术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地形、土壤和水源等,技术因素包括劳动力、农业技术装备和农业生产技术、种植方式和耕作制度等,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交通和农产品消费状况。市场因素决定农业发展方向和规模。农作物生长期长短、昼夜温差大小、区域环境等因素对农作物的品质优劣影响较大。
区域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主要包括: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控制农村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加快农业技术的应用和推广; 发展节水农业、生态农业; 农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 延长产业链,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农民的收入;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6.【答案】 (1))斯堪的纳维亚山脉直通半岛西部沿海,形成年代较早,是一座断块山;地売运动中,斯堪的纳维亚山脉中部岩块断裂抬升,两侧岩块依次下降;东部岩块面积大,下降幅度有差异,形成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特点。
(2)斯堪的纳维亚山脉基本为东北一西南走向且直逼半岛西部沿海,为河流发源地和分水岭;山脉以西河流短促,流域面积小,流向西北;山脉以东地势西北高东南低,面积较大,河流流向东南,流程较长且流域面积较大
(3)第四纪冰川的创蚀作用使半岛上多冰碛物,冰川谷分布普遍;随气候转暖,冰川大量融化,冰川融水携带冰碛物阻塞冰川谷,形成狭长状的冰川湖
(4)湖泊蓄水量大,对河流有削峰补枯的作用,使河流径流季节変化小;湖泊水体大,储存热量多,受其调节,河流结冰期较短;湖泊能够接纳大量泥沙,减少河流含沙量
【解析】【分析】(1)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东部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成因,应从内力作用角度进行解释。图文信息表明,斯堪的纳维亚山脉纵贯半岛中西部,使得半岛东部地势西高东低;材料信息表明,斯堪的纳维亚山脉形成年代较早,地质时期地売运动过程中,斯堪的纳维亚山脉中部岩块断裂抬升,两侧岩块依次下降,形成多重断层组合形成的地垒构造,西部陡峻,断层之的阶梯被外力侵蚀破坏,阶梯状地形已经不存在,而东部岩块面积大,呈阶梯状下降,地势起伏相对较缓,阶梯状地势仍然保存,从而形成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的特点。
(2)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地形格局与河流水系的关系,应从源头、流程、流域面积、流向等方面进行分析。图文信息表明,斯堪的纳维亚山脉纵贯半岛中西部,山脉西坡陡峻,东坡地势呈阶梯式下降,斯堪的纳维亚山脉成为河流发源地和分水岭,由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山脉以西河流流向西北,山脉以东河流流向东南;山脉以西因坡度陡峻,面积狭小,使得河流短促,流域面积小;山脉以东地势呈阶梯式下降,平均坡度较缓,面积较大,使得河流流程较长,流速相对较缓,流域面积较大。
(3)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多狭长湖泊的形成原因,应从冰川作用角度进行分析。材料信息表明,第四纪时期冰川曾覆盖全半岛,半岛上冰川地貌普遍,多冰川湖泊,第四纪冰川的创蚀作用使半岛上冰川谷广布,且多冰碛物,随气候转暖,半岛上冰川大量融化,冰川融水携带冰碛物在冰川谷中沉积,阻塞冰川谷,形成许多狭长低地、洼地,积水成湖,形成狭长状的冰川湖。
(4)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河流与湖泊相连对河流水文的影响,应从湖泊的调节功能角度进行分析。湖泊蓄水量大,对河流有削峰补枯的作用,使河流径流季节変化小,流量比较稳定;湖泊面积大、水体大,储存热量多,降温慢,受湖泊调节,河流结冰期较短;湖泊面积大,流速较慢,泥沙容易沉积,因此湖泊能够接纳大量泥沙,从而减少河流含沙量。
【点评】判断外力作用的空间分布规律及相应地貌方法
(1)不同区域的主导性外力作用不同:
①干旱、半干旱地区以风力作用为主,多风力侵蚀地貌和风力沉积地貌;②湿润、半湿润地区流水作用显著,多流水侵蚀地貌和流水沉积地貌;③高山地区多冰川作用,多角峰、冰斗、“U”型谷、冰碛丘陵等地貌;④沿海地区多海浪作用,常见海蚀柱、海蚀崖和沙滩等地貌。
(2)同一种外力作用在不同区域形成不同的地貌:
①流水作用:上游侵蚀,中游搬运,下游沉积。因此,上游高山峡谷,中游河道变宽,下游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冲积岛等;②冰川作用:高山上侵蚀——冰斗、角峰等;山下堆积——冰碛湖、冰碛垄等;③风力作用:在干旱区,风力侵蚀作用为主,形成风蚀蘑菇、风蚀柱、雅丹地貌;在风力搬运途中,形成移动沙丘、堆积地貌(如黄土高原)等。
三、选考题:
7.【答案】 有利条件:自然旅游资源美学价值高,人文旅游资源历史文化价值高;自然与人文景观分布集中、地域组合多样,构成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丽画卷;气候宜人,适宜观光、旅游、度假;景区面积较大,自然村较多,具有一定的地区接待能力和客容量。不利条件:远离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各城市,距客源地较远;地处西南边疆省份,交通通达度较低
【解析】【分析】双廊镇旅游资源开发的区位条件,应从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两方面进行分析评价。从有利条件来看,材料信息表明,双廊镇境内水天一色,群山叠翠与湖光水色交相辉映,因此自然旅游资源美学价值高,材料信息表明,双廊镇是大理地区重要的新石器时代和青铜器时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因此当地人文旅游资源历史文化价值高;自然与人文景观分布集中、地域组合多样,构成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丽画卷;材料信息表明,当地为亚热带高原气候,年平均气温15℃,年平均降雨量800毫米,气候宜人,适宜观光、旅游、度假;材料信息表明,全镇总面积为218.28平方千米,共辖7个村民委员会,39个自然村,景区面积较大,自然村较多具有一定的地区接待能力和客容量。从不利条件来看,双廊镇位于云南山区,远离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各城市,因此距主要客源地较远;双廊镇地处西南边疆省份,地形复杂,交通通达度较低,不利于游客进行旅游活动。
【点评】旅游资源的评价是科学地开发和利用旅游资源的前提,是一项极其复杂而重要的工作,要多角度对旅游资源本身及外部开发条件进行综合评判,其评价的具体内容如下所示:
8.【答案】 不利影响,春季气候干燥,杨树飞絮、花粉漫天飘散,容易引起呼吸道,皮肤过敏等疾病,影响市民出行和生活。需喷洒大量农药来防治病虫害对空气污染严重,毒害其他昆虫等生物。
应对措施:提前修剪刀,减少飞絮和花粉飘散;控制农药用量,采用人工(或生物)除虫方法;加强科技投入,种植培育新品种(或更换其他树种)
【解析】【分析】在人行道两侧载种杨树带来的不利影响主要是严重的大气污染和影响市民的出行生活以及身体健康。华北地区春季气候干燥,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结合材料可知春季飞絮、花粉漫天飘散,容易引起市民呼吸道、皮肤过敏等疾病,影响市民正常的出行和生活;材料信息中提及需要喷洒大量农药来防治病虫害,因此可推出对空气污染较严重,也会毒害其他昆虫等生物。针对上述问题可以采取的措施,可以在春季来临之前提前修剪,减少飞絮和花粉飘散;减少、控制农药用量,采用人工或生物除虫方法,减低农药对大气的污染和其他昆虫的危害;也可以更换其他树种或者培育其他减飞絮、花粉产生量较少的新品种。
【点评】生态保护
2021年广东省广州市普通高中高考地理二模试卷: 这是一份2021年广东省广州市普通高中高考地理二模试卷,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年广东省广州市高考地理一测试卷(一模): 这是一份2021年广东省广州市高考地理一测试卷(一模),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广东省广州市高考一模地理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届广东省广州市高考一模地理试题(含答案),共10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组,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