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山东省济南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学习质量评估化学试题(教师版)
展开山东省济南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学习质量评估化学试题4
山东省济南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学习质量评估化学试题
高一化学
注意事项:
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2.Ⅱ卷在答题纸上作答。答题前,考生在答题纸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1~10题每题2分,11~15题每题4分,共40分。)
1.(★)2018年6月27日,国务院发布《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下列措施中不利于该计划实现的是 ( )
A.积极淘汰落后产能 B.提高化石燃料用量
C.大力推进“煤改气” D.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
考点 化学与环境保护
题组 化学与环境保护
答案 B
解析 积极淘汰落后产能,推动转型发展,有利于打赢蓝天保卫战,A不符合题意;化石燃料燃烧,会产生大量污染性气体,污染大气,B符合题意;“煤改气”可减少燃煤产生的大气污染,有利于打赢蓝天保卫战,C不符合题意;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减少大气污染气体的排放,有利于打赢蓝天保卫战,D不符合题意。
点评 环境问题是人类面临的最严峻的问题之一,也是考试的高频考点,一般主要考查化石燃料的使用和新能源的开发,题目比较简单。
2.(★)分类是重要的化学研究方法。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 )
A.SO2、NO2、CO均属于酸性氧化物
B.CH4、C2H5OH、CH3COOH均属于非电解质
C.NaHCO3、AgNO3、KAl(SO4)2均属于盐
D.淀粉溶液、蛋清溶液、蔗糖溶液均属于胶体
考点 物质的分类
题组 物质的分类
答案 C
解析 酸性氧化物的定义为与碱反应只生成一种盐和水的氧化物。SO2与碱反应生成亚硫酸盐和水,所以SO2是酸性氧化物,NO2与碱反应 2NO2+2NaOHNaNO3+NaNO2+H2O,生成了两种盐且是氧化还原反应,所以NO2不是酸性氧化物,CO不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CO属于不成盐氧化物,A错误;CH4、C2H5OH 是非电解质,CH3COOH是电解质,B错误;盐是由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与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所以NaHCO3、AgNO3、KAl(SO4)2均属于盐,C正确;淀粉溶液、蛋清溶液中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100nm之间,属于胶体,而蔗糖溶液中分散质粒子直径<1nm,属于溶液,D错误。
易错警示 1.在考查酸性氧化物的题目中经常出现NO2,但NO2不是酸性氧化物;在考查碱性氧化物的题目中经常出现Na2O2,但Na2O2不是碱性氧化物,其与酸反应除生成盐和水外还生成了氧气。
2.纯碱不是碱,其化学式是Na2CO3,是盐;冰水混合物不是混合物;淀粉溶液是胶体不是溶液。
3.(★)在某酸性溶液中,下列离子可以大量共存的是 ( )
A.Mg2+、K+、Fe2+、MnO4- B.Fe3+、Na+、Cl-、NO3-
C.Na+、K+、CO32-、NO3- D.Ba2+、K+、SO42-、NO3-
考点 离子共存
题组 离子共存
答案 B
解析 在酸性溶液中,肯定存在H+,A项,Fe2+ 具有强还原性,而 MnO4-(H+)具有强氧化性,所以两者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错误;B项,在H+存在的条件下,各离子之间均不反应,能大量共存,正确;C项,CO32-与H+会发生反应,酸性条件下CO32-不能大量存在,错误;D项,Ba2+ 和 SO42-会反应生成BaSO4,D错误。
拓展链接 1.由于发生复分解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1)有气体产生。如CO32-、SO32-、S2-等弱酸的酸根离子与H+不能大量共存。
(2)有沉淀生成。如Ba2+、Ca2+、Ag+等不能与SO42-、CO32-等大量共存;Mg2+、Fe2+、Ag+、Al3+、Zn2+、Cu2+、Fe3+等不能与OH-大量共存;Pb2+与Cl-,Fe2+与S2-、Ca2+与PO43-、Ag+与I-不能大量共存。
(3)有弱电解质生成。如NH4+等弱碱阳离子与OH-不能大量共存。
(4)一些弱酸的酸式酸根离子如HCO3-、HPO42-、H2PO4-、HS-、HSO3-即不能与H+大量共存,也不能与OH-大量共存。
2.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1)具有较强还原性的离子不能与具有较强氧化性的离子大量共存。如S2-、HS-、SO32-、I-和Fe3+不能大量共存。
(2)在酸性或碱性的介质中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SO32-和S2-在碱性条件下可以共存,但在酸性条件下可发生2S2-+SO32-+6H+3S↓+3H2O反应不能共存。
4.(★)N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16gO2和O3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电子数为NA
B.标准状况下,11.2LCH4中所含的原子总数为2.5NA
C.100mL0.10mol·L-1FeCl3溶液中,Cl-的数目为00.3NA
D.3molCu与足量稀硝酸完全反应,生成NO的数目为2NA
考点 阿伏加德罗常数
题组 阿伏加德罗常数
答案 A
解析 O2 和O3都是由氧原子构成的,所以可以直接求算氧原子的数目:即n(氧原子)=m(氧原子)/M(氧原子)=16g/16g·mol-1=1mol,氧原子的数目为1NA,每个氧原子含有8个电子,所以含有的电子数为8NA,A错误;在标准状况下,11.2LCH4的物质的量为0.5mol,每个CH4中含有5个原子,所以含有的原子总数为2.5NA,B正确;100mL0.10mol·L-1FeCl3溶液中含有FeCl3的物质的量为0.10mol·L-1×0.1L=0.01mol,0.01molFeCl3中含有Cl-的数目为0.03NA,C正确;Cu与足量稀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3molCu完全反应生成NO的物质的量为2mol,生成NO的数目为2NA,D正确。
点评 围绕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有关说法的正误判断是高频考点,一般都是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综合计算,同时涉及粒子关系、电解质溶液、氧化还原反应等方面的知识,本题难度中等。
5.(★)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写道:“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从化学的角度对这段文字的解读错误的是 ( )
A.“薄薄的青雾”是一种分散系
B.“薄薄的青雾”某些微粒的直径在1~100nm之间
C.“参差的斑驳的黑影”是一种丁达尔现象
D.“云雾润蒸华不注”与“薄薄的青雾”中“雾”的主要成分相同
考点 胶体性质
题组 化学与生产生活
答案 C
解析 雾是液态小液滴分散在空气中形成的一种分散系,所以“云雾润蒸华不注”和“薄薄的青雾”中的“雾”主要成分相同,雾属于胶体,所以A、B、D正确,C项中“参差的斑驳的黑影”是月光隔了树照过来投下的影子,不是丁达尔现象,所以C错误。
点评 首先对题目的诗句意思要有所理解,从而提取具体物质的相关信息,再联系已有知识进行分析, 此类题目较基础,难度不大。
6.(★)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
A.氯化铁溶液中加入足量铜:Fe3++CuFe2++Cu2+
B.氯气与水反应:Cl2+H2O2H++Cl-+ClO-
C.实验室中用MnO2制氯气:4H++2Cl-+MnO2Mn2++Cl2↑+2H2O
D.将少量过氧化钠粉末放入水中:2O22-+2H2O4OH-+O2↑
考点 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
题组 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
答案 C
解析 A项中的离子方程式不满足电荷守恒,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Cu+2Fe3+2Fe2++Cu2+,错误;B项中产物次氯酸为弱酸,不拆成离子,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Cl2+H2OH++Cl-+HClO,错误;实验室中用MnO2制氯气生成氯化锰、氯气和水,离子方程式为 4H++2Cl-+MnO2Mn2++Cl2↑+2H2O,C正确;将少量过氧化钠粉末放入水中,过氧化钠不能拆写成离子形式,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4OH-+O2↑,D 错误。
易错警示 书写离子方程式的步骤分别是:写、拆、删、查,尤其是最后检查电荷是否守恒,原子是否守恒,拆分是否正确,是否符合化学事实,是否漏掉相关反应等。以下物质在书写离子方程式时不能拆开:单质、氧化物及过氧化物、难溶物、弱电解质(弱酸、弱碱、水)、络合物、弱酸的酸式酸根离子。
7.(★)在实验室制取干燥氨气的过程中,下列装置使用合理的是 ( )
A.用装置甲制备氨气
B.用装置乙除去氨气中的少量水蒸气
C.用装置丙收集氨气
D.用装置丁吸收多余的氨气
考点 实验室制氨气相关装置的使用目的
题组 氨气的实验室制法
答案 D
解析 实验室用Ca(OH)2和NH4Cl在加热条件下制取氨气,为防止生成的水回流造成试管炸裂,大试管应该略向下倾斜,A错误;氨气是碱性气体,会和浓硫酸发生反应,所以不能用浓硫酸干燥氨气,应该用碱石灰干燥氨气,B错误;氨气密度小于空气,在收集时应该是短管入长管出,利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C错误;氨气极易溶于水,氨气在进行尾气处理时要考虑防倒吸,丁图中倒置漏斗起到防止倒吸的作用,D正确。
易错警示 1.无水氯化钙、浓硫酸、硅胶、五氧化二磷都能与氨气反应,因此不能用它们干燥氨气。用碱石灰干燥氨气。2.密度大于空气的气体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气体难溶于水且不与水发生反应,可以用排水法收集。
8.(★)关于配制500mL0.1mol·L-1NaCl溶液的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用托盘天平称取2.925gNaCl
B.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和引流
C.容量瓶在使用前应检查是否漏液
D.配制后应将溶液转移至细口瓶中保存
考点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题组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答案 A
解析 托盘天平的精度值是0.1g,所以不能称取2.925gNaCl,A错误;实验中,在溶解时用到玻璃棒其作用是搅拌加速溶解,在转移时用到玻璃棒其作用是引流,B正确;容量瓶在使用前一定要检查是否漏液,C正确;容量瓶只能用来配制溶液,不能长时间保存溶液,所以配制好的溶液要转移至细口瓶中进行保存,D正确。
易错警示 1.托盘天平的精度值是0.1g。2.使用容量瓶的“五不”原则:不能进行加热;不能用来溶解;不能用来稀释;不能作为反应容器;不能长时间储存溶液。
9.(★)下列有关物质性质及其应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浓硫酸可用于干燥CO2、SO2和Cl2
B.KSCN溶液可用于检验FeSO4溶液是否变质
C.浓硝酸与金属单质反应时,通常被还原为NO2
D.二氧化硫能使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褪色,体现了其漂白性
考点 浓硫酸、浓硝酸、二氧化硫的性质及亚铁盐的检验
题组 考查物质性质和用途
答案 D
解析 浓硫酸具有酸性和强氧化性,不能用来干燥碱性气体(NH3)和还原性气体(H2S、 HI 、HBr),可以干燥CO2 、SO2、 Cl2,A正确;FeSO4中的Fe2+具有还原性易被氧化成Fe3+,Fe3+遇KSCN溶液会变红色,所以可以用KSCN溶液来检验FeSO4溶液是否变质,溶液变红说明已经变质,未变红说明没有变质,B正确;浓硝酸在与金属单质反应时,一般被还原为NO2,稀硝酸与金属单质反应时,一般被还原为NO,C正确;二氧化硫与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作用时,溶液褪色是因为二氧化硫是酸性气体,与碱反应使溶液碱性减弱,D错误。
易错警示 将二氧化硫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通入品红溶液、通入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溶液都会褪色,但是褪色原理不相同。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体现了二氧化硫的还原性;使品红溶液褪色体现了二氧化硫的漂白性;使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褪色,体现了二氧化硫具有酸性氧化物的性质。
10.(★)某溶液中仅含有Ca2+、NO3-和M三种离子(水的电离忽略不计),三者物质的量之比为3∶5∶1,则M可能是 ( )
A.Cl- B.SO42- C.Na+ D.H+
考点 溶液电中性的应用
题组 溶液的性质
答案 A
解析 溶液是呈电中性的,溶液中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数等于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数,溶液中Ca2+、NO3-和M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5∶1,M离子为阴离子,且根据物质的量关系可知,该阴离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所以答案为A。
易错警示 做此类题目时要注意在满足溶液呈电中性的基础上,还要考虑溶液中的离子共存问题。
11.(★)类比是研究物质性质的常用方法之一。下列类比正确的是 ( )
A.Cu与Cl2能化合生成CuCl2,则Fe与Cl2能化合生成FeCl3
B.Mg在空气中燃烧生成MgO,则Na在空气中燃烧生成Na2O
C.NaHCO3可以治疗胃酸过多,则NaOH也可以治疗胃酸过多
D.Fe可以置换出CuSO4溶液中的铜,则Al也可以置换出CuSO4溶液中的铜
考点 钠、镁、铝、铁、铜的性质
题组 物质性质的应用
答案 AD
解析 氯气具有强氧化性,与变价金属反应时,生成高价态的氯化物,所以与铜反应生成CuCl2,与铁反应生成FeCl3,A正确;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MgO,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Na2O2,B错误;胃酸主要成分是HCl,NaHCO3 可以和HCl反应,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而 NaOH虽然也能与HCl反应,但是NaOH碱性太强,不能直接食用,C错误;Cu、 Fe、 Al的金属活动性依次增强,所以可以用Fe置换CuSO4溶液中的铜,Al也可以置换出 CuSO4溶液中的铜,D正确。
点评 在学习化学知识时要注意物质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某些性质可以类推,某些性质不可以类推,所以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归类整理,利用对比记忆法加深印象。
12.(★)下列装置使用合理的是 ( )
A.用装置①称取NaOH固体
B.用装置②制取Fe(OH)2
C.用装置③稀释浓硫酸
D.用装置④除去CO2中的HCl
考点 物质称量、氢氧化亚铁制备、浓硫酸稀释和气体除杂问题
题组 实验基本操作
答案 B
解析 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为防止药品腐蚀托盘及药品被污染,一般情况是将药品放置在称量纸上进行称量,但是NaOH固体易潮解,应该将其放在小烧杯中进行称量,A错误;Fe(OH)2具有强还原性,所以在制备Fe(OH)2时,在上层滴加植物油,同时吸有NaOH溶液的胶头滴管伸入到液面以下进行滴加,这些措施都是为了防止制得的Fe(OH)2接触空气被氧化,B正确;量筒只能用来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不能用来稀释溶液,浓硫酸稀释应该在小烧杯中进行,C错误;除去CO2中的HCl,应该用饱和NaHCO3溶液,D错误。
拓展链接 除杂问题遵循的原则:(1)不增:不得引入新的杂质;(2)不减:不消耗被提纯的物质;(3)易分:转换为沉淀、气体等易分离除去的物质。
13.(★★)下列实验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 (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内容
A
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SO42-
取少量溶液,向其中加入硝酸酸化的BaCl2溶液,观察是否有沉淀生成
B
检验溶液中是否含NH4+
取少量溶液,向其中加入NaOH溶液,加热,在试管中放置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观察试纸是否变红
C
证明硫酸的酸性强于碳酸
向NaHCO3溶液中加入稀硫酸,观察是否产生气泡
D
除去粗盐中的杂质离子(Ca2+、Mg2+、SO42-)
向粗盐水中依次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Na2CO3溶液、NaOH溶液,过滤,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稀盐酸,蒸发结晶
考点 离子检验;粗盐提纯
题组 离子检验、物质的分离提纯
答案 CD
解析 在检验SO42-时,不能使用硝酸,硝酸有氧化性,会氧化SO32-变成SO42-,从而干扰SO42-的检验,A错误;检验NH4+时加入浓氢氧化钠溶液后加热,在试管口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观察试纸是否变蓝,B错误;向NaHCO3溶液中加入稀硫酸,若观察到有气泡产生,则说明硫酸的酸性强于碳酸,C正确;向粗盐水中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目的是除去SO42-,再加入过量的Na2CO3溶液目的是除去Ca2+ 和过量的Ba2+,再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目的是除去Mg2+,将沉淀过滤,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稀盐酸,蒸发结晶,可得NaCl,故D正确。
易错警示 1.检验SO42-时要注意不能引入硝酸或变相引入硝酸[如:盐酸酸化的Ba(NO3)2溶液],否则溶液中若有SO32-会被氧化成SO42-,从而造成错误的判断。2.粗盐提纯过程中,所加试剂都是过量的,过量Ba2+又成为新杂质,所以一定要注意BaCl2 和 Na2CO3的加入顺序,要保证BaCl2在前,Na2CO3在后,以便用Na2CO3溶液除去过量的 Ba2+。
14.(★★)某离子反应只涉及SO32-、SO42-、MnO4-、H+和H2O六种微粒,反应过程中c(SO32-)逐渐减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反应中MnO4-被还原
B.反应后溶液的酸性明显增强
C.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2
D.反应消耗1mol氧化剂时,转移5mol电子
考点 氧化还原反应
题组 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 BC
解析 根据题干描述c(SO32-)逐渐减小,说明SO32-是反应物,被氧化,SO42-是氧化产物,MnO4-是氧化剂被还原成Mn2+,依据得失电子守恒、电荷守恒、原子守恒配平离子方程式为5SO32-+2MnO4-+6H+5SO42-+2Mn2++3H2O,据此判断A正确;反应消耗H+,所以溶液酸性减弱,B 错误;氧化剂是MnO4-,还原剂是SO32-,所以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5,C错误;2molMnO4-参加反应转移10mol电子,所以当消耗1molMnO4-时,转移5mol电子,D正确。
思路分析 根据c(SO32-)逐渐减小的信息依次判断出离子反应物和生成物,再根据得失电子守恒、电荷守恒、原子守恒配平离子方程式,则氧化剂、还原剂的比例,溶液酸碱性的判断及电子转移情况都可以解决。
15.(★)对于下列现象或事实的解释,合理的是 ( )
A
浓硝酸敞口放置于空气中质量分数减小
浓硝酸具有挥发性
B
二氧化硫通入硫化氢溶液中产生淡黄色浑浊
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
C
漂白粉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变质
有效成分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
D
常温时将铜片放入浓硫酸中无明显现象
铜在浓硫酸中发生“钝化”
考点 硫酸、硝酸和二氧化硫的性质
题组 物质化学性质的考查
答案 A
解析 浓硝酸敞口露置于空气中质量分数减小,是因为浓硝酸具有挥发性,A正确;二氧化硫通入硫化氢溶液中产生淡黄色浑浊,是因为二氧化硫和硫化氢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为2H2S+SO23S↓+2H2O,体现二氧化硫的氧化性,B错误;漂白粉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变质,是因为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次氯酸,次氯酸不稳定易分解,使漂白粉失效,并不是被空气中氧气氧化所致,C错误;常温下,铜片与浓硫酸不发生反应,D错误。
拓展链接 1.浓盐酸和浓硝酸一样,具有挥发性,敞口放置于空气中,质量分数会减小;浓硫酸敞口放置于空气中质量分数也会减小,其原因是浓硫酸具有吸水性。
2.露置在空气中易变质的原因,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
(1)因氧气而变质:Na2SO3溶液、H2S溶液、H2SO3溶液、亚铁盐、Fe(OH)2等具有还原性的物质。
(2)因二氧化碳而变质:Ca(ClO)2 、 Na2O2 、 Na2O 、 NaOH等能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物质。
(3)因水蒸气而变质:Na2O2 、 Na2O、CuSO4粉末等与水发生反应的物质。
(4)因见光分解而变质:新制氯水、硝酸银溶液、浓硝酸、氯化银等。
第Ⅱ卷(非选择题,60分)
注意事项:
1.第Ⅱ卷必须使用0.5mm黑色签字笔作答。
2.请将答案书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直接答在试卷上无效。
16.(★★)(10分)饮水安全是关系民生的重要问题。回答下列问题:
(1)二氧化氯是一种消毒效率高、二次污染小的水处理剂,其消毒效率(单位质量消毒剂还原时的得电子数)是传统含氯消毒剂氯气的 倍(结果保留1位小数)。实验室中可通过以下反应制得:KClO3+H2C2O4+H2SO4——ClO2↑+K2SO4+CO2↑+H2O(反应未配平)。在相同条件下,反应中产生的ClO2与CO2的体积比是 ;关于该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H2C2O4在反应中被氧化
b.H2C2O4在反应中被还原
c.ClO2是氧化产物
(2)高铁酸钠是一种新型、高效、多功能绿色水处理剂,其氧化性比ClO2更强,制备反应为Fe(OH)3+NaClO+NaOH——Na2FeO4+X+H2O(反应未配平),高铁酸钠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上述反应中的“X”是 (填化学式)。
考点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及计算
题组 氧化还原反应综合考查
解析 (1)二氧化氯做消毒剂被还原至Cl-,1molClO2(67.5g)被还原时得5mol电子,则其消毒效率为5NA/67.5g;而传统消毒剂氯气的消毒效率为2NA/71g,所以二氧化氯的消毒效率是传统含氯消毒剂氯气的(5NA/67.5g)/(2NA/71g)≈2.6倍。实验室制取二氧化氯的方程式中:Cl元素从KClO3中的+5价降低至ClO2中的+4价,降低1价,而C元素从H2C2O4中的+3价升高至CO2中的+4价,每个C原子升高1价,依据化合价升降守恒、原子守恒,配平化学方程式为2KClO3+H2C2O4+H2SO42ClO2↑+K2SO4+2CO2↑+2H2O,相同条件下,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所以产生ClO2和CO2的体积比为1∶1。H2C2O4在反应中被氧化,a正确,b错误;ClO2是还原产物,c错误。
(2)依据化合价代数和为零求算出Na2FeO4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6价,在制备Na2FeO4的反应中,NaClO做氧化剂,一般情况下NaClO做氧化剂其还原产物为Cl-,所以推测X为NaCl,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原子守恒配平方程式为2Fe(OH)3+3NaClO+4NaOH2Na2FeO4+3NaCl+5H2O。
答案 (1)2.6 1∶1 a (2)+6 NaCl
点评 本题从饮水安全角度出发,以水处理剂为背景,考查了对新名词“消毒效率”的理解,本题还考查了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17.(★)(12分)酸式盐X等几种常见物质间存在如下转化关系。常温下,A、C、D为无色气体,F为红棕色气体,B为无色液体,C遇浓盐酸会产生白烟。回答下列问题。
(1)X的名称是 ,常见的用途是 (写出一种即可)。
(2)写出图中物质间转化的化学方程式:A→D ;C→E 。
(3)将过量的铜放入G的浓溶液中,充分反应后,产生标准状况下6.72L气体,其成分为 ,被还原的G的物质的量为 mol。
考点 氮的化合物的无机推断
题组 无机推断题
解析 通过题目信息推知F为NO2,B为H2O,C为气体且遇浓盐酸产生白烟,所以C是NH3,X受热分解产生CO2、H2O、NH3,且为酸式盐,依据元素守恒可知,X是NH4HCO3,CO2与Na2O2反应生成气体D为O2,O2与NH3在催化剂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E为NO。而NO和O2反应生成NO2,NO2和无色液体B(H2O)反应生成物质G为HNO3,Cu与浓硝酸反应生成NO2,Cu与稀硝酸反应生成NO,所以A、B、C、D、E、F、G分别为CO2、H2O、NH3、O2、NO、NO2、HNO3。(1)X为NH4HCO3,名称为碳酸氢铵,常见的用途是用作膨松剂或氮肥。(2)经过上述分析知,A是CO2、D是O2,则由A→D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物质C是NH3,物质E是NO,则由C→E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5O24NO+6H2O。(3)将过量的铜放入浓硝酸中,发生反应如下:Cu+4HNO3(浓)Cu(NO3)2+2H2O+2NO2↑,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硝酸会逐渐变成稀硝酸,继续与铜发生如下反应: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所以产生的气体应该为NO2 和NO的混合气体,依据原子守恒可知被还原硝酸的物质的量与生成的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6.72L/22.4L·mol-1=0.3mol,则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也为0.3mol。
答案 (1)碳酸氢铵 膨松剂(或氮肥) (2)2Na2O2+2CO22Na2CO3+O2;4NH3+5O24NO+6H2O
点评 无机推断题的解题方法:迅速浏览、整体扫描、产生印象、寻找“突破口”,突破由点到面、随时检查,注意联系、全面分析(正推或逆推),验证确认。解题的关键是仔细审题,依据物质的特性或特征转化来确定“突破口”,顺藤摸瓜,进而完成全部未知物的推断。
18.(★★)(14分)某同学利用KMnO4和浓盐酸反应制Cl2,并用其制取少量84消毒液。所用装置如下图所示:
(1)装置A中反应的产物之一为MnCl2,消耗的KMnO4与产生的Cl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若用足量的KMnO4与80mL10.0mol·L-1的浓盐酸充分反应,生成Cl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V 5.6L(填“>”“<”或“=”);实验操作过程中可调节 以控制装置A中产生Cl2的气流。
(2)装置C需控制反应温度在0~5℃,实验中可将装置C放入 中;装置C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3)装置B的作用是 ;装置D的作用是 。
考点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题组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
解析 (1)KMnO4和浓盐酸反应制Cl2的反应中,产物之一为MnCl2,Mn元素由+7价降低至+2价,Cl元素由-1价升高至0价,利用化合价升降守恒、原子守恒可以配平反应方程式为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消耗的KMnO4和产生的Cl2物质的量之比为2∶5,由于反应过程中HCl不断被消耗,使盐酸浓度越来越小,小到一定程度时反应将会停止,所以当用足量的KMnO4与80mL10.0mol·L-1的浓盐酸充分反应时,所生成的Cl2 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要小于5.6L;实验操作过程中可通过调节分液漏斗的活塞来控制反应装置A中产生Cl2的气流。
(2)实验室控制反应温度时,在0℃可以使用冰水浴,在100℃可以使用沸水浴,在0~100℃之间可以使用相应温度条件下的水浴加热,所以本题装置C需控制反应温度在0~5℃,可以将装置C放入冰水中以控制温度;装置C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OH-Cl-+ClO-+H2O。
(3)浓盐酸具有挥发性,在用浓盐酸制得的氯气中含有HCl杂质,装置B中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除去氯气中的HCl;由于氯气有毒,不能任意排放到空气中,所以装置D的作用是吸收氯气,防止污染空气。
答案 (1)2∶5 < 分液漏斗活塞 (2)冰水 Cl2+2OH-Cl-+ClO-+H2O (3)除去Cl2中混有的少量HCl 吸收Cl2,防止污染空气
易错警示 在有关浓酸参加的反应中,要注意随着反应的进行浓酸变稀后,有些反应会停止,如:二氧化锰和浓盐酸、高锰酸钾和浓盐酸、铜和浓硫酸等反应;而有些反应浓酸变稀后,会继续发生其他的反应,如:铜和浓硝酸反应会生成硝酸铜、二氧化氮和水,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硝酸变为稀硝酸后还能继续反应生成硝酸铜、一氧化氮和水。
19.(★★)(12分)已知下列反应均符合通式:A+B→C+D+H2O,其中B为常见的强酸或强碱。回答下列问题:
(1)常温下,若A为黄绿色气体单质,C为CaCl2,该反应的用途为 。
(2)若A为紫红色金属单质,D为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中B表现的性质有 。
(3)若A为黑色固态非金属单质,D为红棕色气体,则反应过程中生成的气体C和D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D排放到大气中造成的危害是 (写出一种即可)。
(4)若该反应为非氧化还原反应,且A为一种酸式盐,D为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考点 氯气、浓硝酸、浓硫酸的性质
题组 无机推断题
解析 (1)常温下,若A是黄绿色气体单质,则推测A为氯气,C为CaCl2,可以推测B为Ca(OH)2,则该反应为氯气与石灰乳制漂白粉(或漂粉精)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2)若A为紫红色金属单质,推测A为铜单质,D为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则D是SO2,B为浓硫酸,所以该反应为铜与浓硫酸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u+2H2SO4(浓)CuSO4+SO2↑+2H2O;该反应中浓硫酸体现强氧化性和酸性。
(3)若A为黑色固态非金属单质,推测A为碳单质,D为红棕色气体,则 D为NO2,推测物质B为浓硝酸,所以该反应为碳与浓硝酸的反应,其反应方程式为C+4HNO3(浓)CO2↑+4NO2↑+2H2O,则反应过程中生成的气体C为CO2、气体D为NO2,CO2和N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NO2排放到大气中会造成酸雨、光化学烟雾、臭氧层空洞及雾霾等污染。
(4)若该反应为非氧化还原反应,且A为一种酸式盐,D为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推测D为CO2,所以A是碳酸氢盐,B为强酸,离子方程式为HCO3-+H+CO2↑+H2O。
答案 (1)制漂白粉(或漂粉精)
(2)Cu+2H2SO4(浓)CuSO4+SO2↑+2H2O 强氧化性和酸性
(3)1∶4 酸雨(或光化学烟雾、臭氧层空洞、雾霾)
(4)HCO3-+H+CO2↑+H2O
点评 该题目以一个反应模式为模板,根据题给信息进行物质推断。完成此题的关键是熟悉相关物质的性质,并利用元素守恒通过对已知信息的分析加工推测出未知物质,进而解答相关问题。此题涉及物质较多,需要学生对相关物质的性质非常熟悉,才能顺利推测出结果,有一定难度。
20.(★★)(12分)纯碱与食盐混合可作家用清洁剂,现欲测定一定质量该清洁剂样品中纯碱的质量分数。回答下列问题:
(1)甲同学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洗气瓶B中盛装的是 (填试剂名称),在实验完成时,需要获得的数据是 ,装置D的作用是 。
(2)乙同学按照下图所示步骤进行实验。“操作Ⅰ”的名称为 ,“溶液 M”中的溶质有 (填物质名称),样品中纯碱的质量分数为 %(用含x,y的代数式表示)
考点 物质纯度的测定
题组 定量实验
解析 (1)甲同学的方法是让样品和稀硫酸反应,通过测定生成CO2的质量来确定样品中纯碱的质量分数,但由于装置A中生成的CO2气体中会混有H2O,若被装置C中碱石灰吸收,会对CO2的测定造成干扰所以必须将H2O除掉,装置B中盛装的是浓硫酸,目的是除去CO2气体中混有的H2O。装置C是用于吸收生成的CO2,所以求算样品中纯碱的质量分数必须要知道U形干燥管中固体质量的增加值。装置D中碱石灰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CO2和H2O进入装置C,防止对测定结果产生影响。
(2)乙同学的方法是将样品配成溶液,加入Ba(OH)2溶液通过测定沉淀BaCO3的质量来确定样品中纯碱的质量分数。加入Ba(OH)2溶液与纯碱发生反应Ba(OH)2+Na2CO32NaOH+BaCO3↓,操作Ⅰ为过滤,滤液M中的溶质有过量的Ba(OH)2和反应生成的NaOH 还有样品中的NaCl 。由化学方程式可知:Na2CO3和Ba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所以yg沉淀对应的Na2CO3的质量为106y197g,则样品中纯碱的质量分数为:106y197x×100%=10600y197x%。
答案 (1)浓硫酸 U形干燥管内固体质量增加值 防止空气中的CO2和H2O进入装置C中
(2)过滤 氯化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钡(写出一个得1分,最高2分) 10600y197x
点评 化学实验可分为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本题属于定量实验。在定量实验中,待测量的准确性是定量实验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一定要防止其他物质对待测量测定的干扰以免造成误差。本题中甲同学的关键点就是测定二氧化碳的质量,装置B是为了防止装置A中产生的CO2中混有的水蒸气干扰测定,而装置D是防止空气中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干扰测定,排除了干扰才能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本题对学生实验设计能力和思维的严谨性要求较高,题目难度稍大。
山东省济南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学习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山东省济南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学习质量检测化学试题,文件包含山东省济南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学习质量检测化学试题pdf、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6页, 欢迎下载使用。
山东省济南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学习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山东省济南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学习质量检测化学试题,文件包含山东省济南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学习质量检测化学试题pdf、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6页, 欢迎下载使用。
山东省济南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学习质量检测化学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山东省济南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学习质量检测化学试题(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5,75选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