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粤沪版八年级下册5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第1课时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粤沪版八年级下册5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第1课时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师点拨,跟进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5节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第一课时 杠杆的平衡条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杠杆.2.理解支点、阻力、阻力臂、动力、动力臂.3.通过实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及应用.【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过程,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团队合作意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了解杠杆在生活中的应用.重点难点【重点】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难点】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教学过程知识点 探究跷跷板中的道理【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24-26,完成以下问题:1.物理学中,把能绕某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直棒或曲棒),叫做杠杆.2.杠杆在动力和阻力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叫做杠杆平衡.【合作探究】演示一 成为杠杆的必备条件如何才能使跷跷板保持水平?答:(1)让两个体重一样的同学坐在距离转轴相同的位置.(2)让体重不同的同学根据跷跷板的状态调整到转轴的距离.演示二 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设计实验①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处于水平平衡状态.②在杠杆的两边分别挂上数量不同的钩码.③移动钩码的位置,使杠杆处于水平静止状态.④整理各个实验数据,填入下面的表格.实验序号左边右边拉力F1/N距离L1/m拉力F2/N距离L1/m10.5211212213210.541.杠杆的五要素支点(O):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动力(F1):使杠杆转动的力.阻力(F2):阻碍杠杆转动的力.动力臂(L1):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阻力臂(L2):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2.每次杠杆平衡时,两边的力是否相等?答:不一定相等.3.力臂是否相等?答:不一定相等.4.力与力臂的乘积是否相等?答:相等.5.杠杆平衡条件:杠杆平衡时,杠杆的动力与动力臂的乘积等于阻力与阻力臂的乘积,即杠杆的动力臂是阻力臂的几倍,杠杆的动力F1就是阻力F2的几分之一,即F1×L1=F2×L2.例题 如图中的男孩重500 N,女孩重350 N,当男孩离跷跷板的转轴70 cm时,女孩应该坐在哪里才能使跷跷板在水平位置上平衡?解答 已知F1=500 N,L1=70 cm,F2=350 N.由F1L1=F2L2得L2==500 N×70 cm÷350 N=100 cm.6.根据杠杆平衡条件,比较动力臂和阻力臂的长短,怎样的杠杆省力?怎样的杠杆费力?怎样的杠杆既不省力又不费力?答:若L1>L2,则F1<F2―→省力杠杆(省力),若L1=L2,则F1=F2―→等臂杠杆(既不省力也不费力),若L1<L2,则F1>F2―→费力杠杆(费力).7.比较图中三种剪刀的动力臂、阻力臂长短有什么不同?请说明其中的道理.答:①用铁皮剪刀剪铁皮等较硬的物体时,需要省力,故其动力臂要大于阻力臂.②用理发剪刀理发时,需要少移动距离,即要省距离,故其动力臂要小于阻力臂.③普通剪刀的动力臂稍大于阻力臂,省力.演示三 力及力臂作图1.如何确定杠杆的五要素?答:①找出支点的位置;②确定动力、阻力;③从支点作动力、阻力作用线的垂线,标垂足,确定动力臂和阻力臂.2.例题 如图所示,杠杆OB可绕O点转动,在力F的作用下在水平位置平衡,画出力F的力臂L及杠杆的重力.解答【教师点拨】1.一个物体能看作杠杆,应具备两个条件:①要有力的作用;②能绕某固定点转动.2.杠杆的形状可以不同,但必须是坚硬的,在力的作用下只发生不可见的形变.3.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不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4.实验开始时调节杠杆平衡的方法:左高左调,右高右调.5.进行多次实验的目的是避免出现偶然性,使结论更可靠.而不是为了减小误差.6.实验中让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目的是便于直接从杠杆上读出力臂.【跟进训练】1.如图所示,杠杆挂上钩码后刚好平衡,每个钩码的质量相同,在下列情况中,杠杆还能保持平衡的是( C )A.左右钩码各向支点移一格B.左右各减少一个钩码C.左右各减少一半钩码D.左右各增加两个钩码2.如图所示,画出力F的力臂L1和物体所受到5 N的重力的示意图.解:课堂小结1.定义: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称为杠杆.2.杠杆的五要素3.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练习设计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粤沪版八年级下册1 认识压强第1课时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师点拨,跟进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粤沪版八年级下册6 探究滑轮的作用第1课时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师点拨,跟进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八年级下册3 重力第1课时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师点拨,跟进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