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北京市石景山区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展开2021年北京市石景山区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一.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
1.(1分)下列气体能使燃烧的木条熄灭的是( )
A.空气 B.氧气 C.氢气 D.二氧化碳
2.(1分)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 )
A.二氧化碳 B.空气 C.水 D.氧气
3.(1分)下列人体所必需的元素中,缺乏会引起贫血的是( )
A.铁 B.钙 C.锌 D.碘
4.(1分)下图中的符号表示2个氢原子的是( )
A. B.
C. D.
5.(1分)浓盐酸敞口时能闻到刺激性气味,说明浓盐酸具有( )
A.挥发性 B.腐蚀性 C.吸水性 D.酸性
6.(1分)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A.检查气密性 B.取用固体
C.倾倒液体 D.稀释浓硫酸
7.(1分)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 )
A.碳酸 CO3 B.氮气 N
C.氯化铁 FeCl2 D.氧化镁 MgO
8.(1分)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铜用作导线 B.甲烷用作燃料
C.干冰用于制冷 D.浓硫酸用作干燥剂
9.(1分)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装置。下列操作和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实验时加入过量的红磷
B.点燃红磷前先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
C.红磷熄灭后立刻打开弹簧夹
D.最终进入瓶中水的体积约为氧气的体积
10.20℃时,KCl溶解于水的实验数据如下表,回答10和11题。
实验序号
水的质量/g
加入KCl质量/g
溶液的质量/g
①
10
1.4
11.4
②
10
2.4
12.4
③
10
3.4
13.4
④
10
4.4
13.4
属于饱和溶液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③④
11.20℃时,KCl溶解于水的实验数据如下表,回答10和11题。
实验序号
水的质量/g
加入KCl质量/g
溶液的质量/g
①
10
1.4
11.4
②
10
2.4
12.4
③
10
3.4
13.4
④
10
4.4
13.4
④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约为( )
A.25% B.30% C.34% D.44%
12.(1分)A、B、C、D表示4种物质,其微观示意图见下表,A和B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C和D.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物质
A
B
C
D
微观示
意图
A.B的化学式为SO2
B.生成的C为单质
C.参加反应的A和B分子个数比为2:1
D.16gB 参加反应,则生成C的质量为8g
二、非选择题(共33分)
13.(2分)自制汽水时,需要的原料有白糖、碳酸氢钠、柠檬酸、凉开水等。
(1)自制的汽水是溶液,其中白糖属于 (填“溶质”或“溶剂”)。
(2)制作时会有大量气泡冒出,原因是 。
14.(3分)下表是几种家用清洁剂。
清洁剂
洁厕灵
彩漂液
管道通
功能
清除污垢
使衣物色彩鲜艳
管道疏通
有效成分
HCl
H2O2
NaOH
(1)三种清洁剂的有效成分,相对分子质量为34的是 。
(2)管道通在使用时禁止与皮肤接触,其原因是 。
(3)洁厕灵可以去除铁管表面的锈迹,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因是 。
15.(5分)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腐乳是中华民族独特的传统调味品,具有悠久的历史。它是一种微生物发酵大豆制品,营养成分(以100g计)如图1.腐乳营养价值与奶酪相当,具有东方奶酪之称。
腐乳发酵分为前期发酵和后期发酵,其制作工序大致如图2:
发酵主要是培养毛霉菌的过程,毛霉生长的好坏将决定着腐乳最终的质量。影响毛霉生长的因素主要有温度、湿度、培养时间等。
实验:将豆腐坯在湿度为95%下进行前期发酵,观察毛霉生长状况。
时间/h
24
36
48
54
温度
15℃
无菌丝
有菌丝,较细
菌丝密集、较粗壮、较白
菌丝出现老化,稍变灰
25℃
有菌丝,较细
菌丝浓密、粗壮、银白色
菌丝浓密、粗壮、银白色
少数菌丝出现老化,开始变灰
30℃
长满菌丝,细长
菌丝浓密、粗壮、银白色
菌丝大多数老化,开始变灰黑
菌丝基本都老化,变黑
后期发酵是在前期发酵的基础上加入食盐、红曲、黄酒等辅料,装坛后经过复杂的生物化学变化,将蛋白质分解为多肽和氨基酸等物质,腐乳特殊的色、香、味主要是在这个阶段形成的。
(原文作者王鋆、张岭、刘景春等,有删改)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除水外,腐乳中营养成分含量最高的是 。
(2)腐乳中含有丰富的钙和磷,钙和磷指的是 (填“单质”或“元素”)。
(3)腐乳具有东方奶酪之称的原因是 。
(4)将蛋白质分解为多肽和氨基酸等物质的过程属于 变化。
(5)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温度和时间均影响毛霉生长
B.在实验的温度下,15℃最适宜毛霉生长
C.时间越长毛霉生长越好
D.加盐腌坯中加的“盐”指的是食盐
16.(3分)氯化钡在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如图是以毒重石(主要成分为BaCO3,主杂质为CaCO3)生产BaCl2的生产工艺。
(1)将毒重石粉碎的目的是 。
(2)BaCO3与盐酸的反应和CaCO3与盐酸反应类似,BaCO3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溶液中一定含有 。
17.(2分)利用天然气冶炼铁的的主要流程如图。
(1)CH4+CO22CO+2H2是转化炉中发生的反应之一,该反应中各物质的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的有 。
(2)在炼铁竖炉中发生的反应有:Fe2O3+3H22Fe+3H2O、 。
18.(2分)用如图装置研究分子的性质。
(1)实验中,观察到滴有酚酞的纸条变红,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 。
(2)氨水的pH (填“>”或“<”)7。
19.(2分)如图是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的示意图。
(1)观察到的的实验现象是 。
(2)为进一步证明木炭与氧气反应的产物,继续进行的操作是 。
20.(2分)实验室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
(1)需称量氯化钠的质量为 g。
(2)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为 (填序号)。
21.(2分)用如图装置(气密性良好)进行实验:向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盐酸直至红色消失。
(1)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实验中观察到U型管内a端液面下降、b端液面上升,其可能原因是 。
22.(2分)证明铁、铜、银金属活动性。请选择一种方案作答,若均作答,按第一个计分。
方案一
方案二
(1)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能否实现目的及原因分别是
(2)观察到的现象是
23.(2分)补全实验方案。
实验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1
检验钙片中含有碳酸钙
2
先将粗盐放入烧杯中加水溶解,再将浑浊液过滤,最后将澄清滤液蒸发
24.(6分)某小组同学通过资料发现,向不同浓度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钙溶液,会出现以下现象。继而对氯化钙与两种溶液的反应进行了探究。
Na2CO3
NaHCO3
现象一
产生沉淀
产生沉淀和气泡
现象二
产生沉淀
产生沉淀
现象三
产生沉淀
无沉淀
【查阅资料】①Na2CO3+CaCl2═CaCO3↓+2NaCl;②Ca(HCO3)2易溶于水。
【进行实验】
实验一:70℃恒温水浴下,向10mL不同浓度的Na2CO3和NaHCO3溶液中滴加10%的CaCl2溶液,现象如下表。
浓度
Na2CO3
NaHCO3
10%
滴加1滴出现白色沉淀
滴加1滴出现白色沉淀,有较多气泡产生
5%
滴加1滴出现白色沉淀
滴加1滴出现白色沉淀,30s后有少量气泡产生
1%
滴加1滴出现白色沉淀
滴加10滴出现浑浊
0.5%
滴加1滴出现白色沉淀
滴加52滴出现浑浊
实验二:如图1进行实验。70℃恒温水浴下,向10mL不同浓度的NaHCO3溶液中滴加10%的CaCl2溶液,测得CO2浓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2。
【解释与结论】
(1)NaHCO3的俗称是 。
(2)Na2CO3+CaCl2═CaCO3↓+2NaCl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反应。
(3)补全NaHCO3与CaCl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HCO3+CaCl2═2NaCl+ + +H2O。
(4)实验二得出的结论是 。
【反思与评价】
(5)实验一中,向NaHCO3溶液中滴加CaCl2溶液时,有些只观察到浑浊、未观察到气泡,原因可能是 。
(6)小组同学发现的资料,现象三的NaHCO3溶液中无沉淀,其原因可能为 。
2021年北京市石景山区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
1.(1分)下列气体能使燃烧的木条熄灭的是( )
A.空气 B.氧气 C.氢气 D.二氧化碳
【分析】根据气体能使燃烧的木条熄灭,说明气体具有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的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空气不能使燃烧的木条熄灭,故选项错误。
B、氧气能支持燃烧,能使燃烧的木条燃烧的更旺,故选项错误。
C、氢气具有可燃性,不能使燃烧的木条熄灭,故选项错误。
D、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能使燃烧的木条熄灭,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明确气体能使燃烧的木条熄灭的条件(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1分)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 )
A.二氧化碳 B.空气 C.水 D.氧气
【分析】本题考查利用纯净物的概念来判断物质是否为纯净物还是混合物,宏观上看只有一种物质,微观上只有一种分子,属于纯净物,否则属于混合物。
【解答】解:A、二氧化碳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A错;
B、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B正确;
C、水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C错;
D、氧气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D错。
故选:B。
【点评】在熟悉概念的基础上能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来判断纯净物和混合物,还要从社会实践中了解生活中常见物质的组成。
3.(1分)下列人体所必需的元素中,缺乏会引起贫血的是( )
A.铁 B.钙 C.锌 D.碘
【分析】A、根据铁的生理功能和缺乏症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钙的生理功能和缺乏症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碘的生理功能和缺乏症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锌的生理功能和缺乏症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主要元素,缺乏会患贫血,故选项正确。
B、钙主要存在于骨胳和牙齿中,使骨和牙齿具有坚硬的结构支架,缺乏幼儿和青少年会患佝偻病,老年人会患骨质疏松,故选项错误。
C、锌影响人体发育,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生长迟缓,发育不良,故选项错误。
D、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元素,缺乏会患甲状腺肿大,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是中考考查的热点之一,熟记人体化学元素的分类、生理功能、食物来源、缺乏症、摄入时的注意事项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4.(1分)下图中的符号表示2个氢原子的是( )
A. B.
C. D.
【分析】根据化学符号(元素符号、化学式或离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该微粒(原子、分子或离子)的个数,右下角的数字表示每个分子中含有该原子或原子团的个数进行分析解答本题。
【解答】解:A、中2表示每个氢分子由2个氢原子构成,故A错误;
B、中的前面的2表示2个氢分子,故B错误;
C、表示2个氢原子,故C正确;
D、中的2表示2个氢离子。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化学符号(元素符号、化学式或离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该微粒(原子、分子或离子)的个数,右下角的数字表示每个分子中含有该原子或原子团的个数。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理解和掌握,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
5.(1分)浓盐酸敞口时能闻到刺激性气味,说明浓盐酸具有( )
A.挥发性 B.腐蚀性 C.吸水性 D.酸性
【分析】根据浓盐酸敞口时能闻到刺激性气味,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浓盐酸敞口时能闻到刺激性气味,说明浓盐酸具有挥发性,从微观角度是盐酸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刺激性气味。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6.(1分)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A.检查气密性 B.取用固体
C.倾倒液体 D.稀释浓硫酸
【分析】A、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向试管中装粉末状固体药品的方法(“一斜、二送、三直立”)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B、取用粉末状药品,试管横放,用药匙或纸槽把药品送到试管底部,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瓶口没有紧挨、瓶塞没有倒放,所示操作错误。
D、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7.(1分)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 )
A.碳酸 CO3 B.氮气 N
C.氯化铁 FeCl2 D.氧化镁 MgO
【分析】根据单质与化合物的化学式写法来分析,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一般规律:先读后写,后读先写;金属在前,非金属在后;氧化物中氧在后,原子个数不能漏,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解答】解:A.碳酸中,氢元素显+1价,碳酸根显﹣2价,所以碳酸的化学式为H2CO3,书写错误;
B.氮气是由双原子分子构成的气态非金属单质,其化学式为N2,书写错误;
C.氯化铁中,铁元素显+3价,氯元素显﹣1价,所以其化学式为FeCl3,书写错误;
D.氧化镁中,镁元素显+2价,氧元素显﹣2价,所以其化学式为MgO,书写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掌握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方法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8.(1分)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铜用作导线 B.甲烷用作燃料
C.干冰用于制冷 D.浓硫酸用作干燥剂
【分析】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而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因此,判断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的关键就是看表现物质的性质时是否有新物质产生。
【解答】解:A、铜用作导线是利用铜的导电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A错;
B、甲烷用作燃料是利用甲烷的可燃性,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化学变化,所以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故B正确;
C、干冰用于制冷是利用干冰升华吸热,使周围温度降低,属于物理性质,故C错;
D、浓硫酸用作干燥剂是利用浓硫酸的吸水性,属于物理性质,故D错。
故选:B。
【点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是一对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有密切关系的概念,联系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来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则掌握起来并不困难。
9.(1分)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装置。下列操作和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实验时加入过量的红磷
B.点燃红磷前先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
C.红磷熄灭后立刻打开弹簧夹
D.最终进入瓶中水的体积约为氧气的体积
【分析】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是:红磷燃烧消耗了瓶内的氧气,生成的是固体,使瓶内压强减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水被压进钟罩,钟罩内水面上升的体积就是钟罩内原来氧气的体积。
【解答】解:
A、红磷的量必须过量,因为只有过量的红磷才能尽可能的把氧气消耗完。正确;
B、点燃红磷前要保证系统是密闭的,故应先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正确;
C、若未冷却至室温就测量,装置内的气体还处于受热膨胀状态,测量值将偏小。错误。
D、红磷燃烧消耗了瓶内的氧气,生成的是固体,使瓶内压强减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水被压进钟罩,钟罩内水面上升的体积就是钟罩内原来氧气的体积。正确。
故选:C。
【点评】做实验时一定要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在做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时,若红磷量不足,或装置漏气,或没有冷却至室温就测量就会造成测量值偏小。
10.20℃时,KCl溶解于水的实验数据如下表,回答10和11题。
实验序号
水的质量/g
加入KCl质量/g
溶液的质量/g
①
10
1.4
11.4
②
10
2.4
12.4
③
10
3.4
13.4
④
10
4.4
13.4
属于饱和溶液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③④
【分析】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继续溶解这种溶质的溶液;还能继续溶解这种溶质的溶液,叫做不饱和溶液,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由20℃时,KCl溶解于水的实验数据,10g水中最多能溶解3.4g氯化钾,形成13.4g溶液,则①②属于不饱和溶液,③④属于饱和溶液。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是对饱和溶液概念的理解,理解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继续溶解这种溶质的溶液是解题的关键。
11.20℃时,KCl溶解于水的实验数据如下表,回答10和11题。
实验序号
水的质量/g
加入KCl质量/g
溶液的质量/g
①
10
1.4
11.4
②
10
2.4
12.4
③
10
3.4
13.4
④
10
4.4
13.4
④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约为( )
A.25% B.30% C.34% D.44%
【分析】根据溶质的质量分数方式分析。
【解答】解:④中含有水10g,溶质质量为3.4g,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0%=25%。
故选:A。
【点评】固体物质加入水中充分溶解后,溶液中仍有未溶解的固体溶质的溶液一定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
12.(1分)A、B、C、D表示4种物质,其微观示意图见下表,A和B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C和D.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物质
A
B
C
D
微观示
意图
A.B的化学式为SO2
B.生成的C为单质
C.参加反应的A和B分子个数比为2:1
D.16gB 参加反应,则生成C的质量为8g
【分析】根据各物质的微观构成写出各物质的化学式,根据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即:SO2+2H2S3S↓+2H2O,据此可对选项的问题进行判断。
【解答】解:A.由分子结构模型可知,每个B分子是由1个硫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的,所以B的化学式为SO2,选项说法正确;
B.由微粒结构可知,C是由硫原子直接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选项说法正确;
C.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A(H2S)分子和B(SO2)分子个数比为2:1,选项说法正确;
D.由化学方程式可知,二氧化硫与硫的质量比为:64:96=2:3,所以16gB参加反应,则生成C的质量为24g,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点评】此题是对微观示意图认识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依靠信息正确的书写相关的方程式,并对选项进行细致的分析。
二、非选择题(共33分)
13.(2分)自制汽水时,需要的原料有白糖、碳酸氢钠、柠檬酸、凉开水等。
(1)自制的汽水是溶液,其中白糖属于 溶质 (填“溶质”或“溶剂”)。
(2)制作时会有大量气泡冒出,原因是 碳酸氢钠与柠檬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
【分析】(1)根据溶质和溶剂的概念分析即可;
(2)根据碳酸氢根离子和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分析即可。
【解答】解:(1)溶质:溶液中被溶剂溶解的物质;溶剂:能溶解其它物质的物质;汽水中溶剂是水,白糖是溶质,
(2)制作时会有大量气泡冒出,是因为碳酸氢钠与柠檬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故答案是:(1)溶质;(2)碳酸氢钠与柠檬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点评】本题以生活中常见汽水为背景,考查溶质与溶剂的判断,难度不大。
14.(3分)下表是几种家用清洁剂。
清洁剂
洁厕灵
彩漂液
管道通
功能
清除污垢
使衣物色彩鲜艳
管道疏通
有效成分
HCl
H2O2
NaOH
(1)三种清洁剂的有效成分,相对分子质量为34的是 H2O2 。
(2)管道通在使用时禁止与皮肤接触,其原因是 管道通中的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 。
(3)洁厕灵可以去除铁管表面的锈迹,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因是 Fe2O3+6HCl=2FeCl3+3H2O 。
【分析】(1)根据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来分析;
(2)根据物质的成分及其性质来分析;
(3)根据化学反应的原理来分析。
【解答】解:(1)HCl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5.5+1=36.5;H2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6×2=34;NaOH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3+16+1=40;故填:H2O2;
(2)管道通的有效成分是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所以管道通在使用时禁止与皮肤接触,故填:管道通中的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
(3)洁厕灵的有效成分是盐酸,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故填:Fe2O3+6HCl=2FeCl3+3H2O。
【点评】本题是一道化学和生活相结合的题目,可以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回答,要求学生熟记教材知识,灵活运用。
15.(5分)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腐乳是中华民族独特的传统调味品,具有悠久的历史。它是一种微生物发酵大豆制品,营养成分(以100g计)如图1.腐乳营养价值与奶酪相当,具有东方奶酪之称。
腐乳发酵分为前期发酵和后期发酵,其制作工序大致如图2:
发酵主要是培养毛霉菌的过程,毛霉生长的好坏将决定着腐乳最终的质量。影响毛霉生长的因素主要有温度、湿度、培养时间等。
实验:将豆腐坯在湿度为95%下进行前期发酵,观察毛霉生长状况。
时间/h
24
36
48
54
温度
15℃
无菌丝
有菌丝,较细
菌丝密集、较粗壮、较白
菌丝出现老化,稍变灰
25℃
有菌丝,较细
菌丝浓密、粗壮、银白色
菌丝浓密、粗壮、银白色
少数菌丝出现老化,开始变灰
30℃
长满菌丝,细长
菌丝浓密、粗壮、银白色
菌丝大多数老化,开始变灰黑
菌丝基本都老化,变黑
后期发酵是在前期发酵的基础上加入食盐、红曲、黄酒等辅料,装坛后经过复杂的生物化学变化,将蛋白质分解为多肽和氨基酸等物质,腐乳特殊的色、香、味主要是在这个阶段形成的。
(原文作者王鋆、张岭、刘景春等,有删改)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除水外,腐乳中营养成分含量最高的是 蛋白质 。
(2)腐乳中含有丰富的钙和磷,钙和磷指的是 元素 (填“单质”或“元素”)。
(3)腐乳具有东方奶酪之称的原因是 腐乳营养价值与奶酪相当 。
(4)将蛋白质分解为多肽和氨基酸等物质的过程属于 化学 变化。
(5)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D (填序号)。
A.温度和时间均影响毛霉生长
B.在实验的温度下,15℃最适宜毛霉生长
C.时间越长毛霉生长越好
D.加盐腌坯中加的“盐”指的是食盐
【分析】(1)根据食物中富含的营养素来分析;
(2)根据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来分析;
(3)根据豆腐乳的营养价值解答即可;
(4)根据是否生成新物质来分析;
(5)根据所学知识以及题干信息来分析。
【解答】解:(1)除水外,腐乳中营养成分含量最高的是蛋白质;故填:蛋白质;
(2)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所以这里的钙和磷指的是元素;故填:元素;
(3)豆腐乳被称为“东方奶酪”,是因为它营养价值高,与奶酪相当;故填:腐乳营养价值与奶酪相当;
(4)将蛋白质分解为多肽和氨基酸等物质的过程生成了新物质,发生的属于化学变化;故填:化学;
(5)A.由题干信息可知温度和时间均影响毛霉生长,选项说法正确;
B.在实验的温度下,30℃最适宜毛霉生长,选项说法错误;
C.由题干材料可知,时间长了菌丝出现老化,选项说法错误;
D.加盐腌坯中加的“盐”指的是食盐,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D。
【点评】本题考查腐乳制作的原理和过程,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相关知识点。
16.(3分)氯化钡在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如图是以毒重石(主要成分为BaCO3,主杂质为CaCO3)生产BaCl2的生产工艺。
(1)将毒重石粉碎的目的是 增大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 。
(2)BaCO3与盐酸的反应和CaCO3与盐酸反应类似,BaCO3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BaCO3+2HCl═BaCl2+H2O+CO2↑ 。
(3)溶液中一定含有 CaCl2、BaCl2 。
【分析】盐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和碳酸钡反应生成氯化钡、水和二氧化碳。
【解答】解:(1)将毒重石粉碎的目的是增大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
故填:增大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
(2)BaCO3与盐酸的反应和CaCO3与盐酸反应类似,BaCO3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CO3+2HCl═BaCl2 +H2O+CO2↑。
故填:BaCO3+2HCl═BaCl2 +H2O+CO2↑。
(3)溶液中一定含有反应生成的CaCl2、BaCl2。
故填:CaCl2、BaCl2。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7.(2分)利用天然气冶炼铁的的主要流程如图。
(1)CH4+CO22CO+2H2是转化炉中发生的反应之一,该反应中各物质的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的有 C、H 。
(2)在炼铁竖炉中发生的反应有:Fe2O3+3H22Fe+3H2O、 3CO+Fe2O32Fe+3CO2 。
【分析】(1)根据物质中元素的化合价来分析;
(2)根据炼铁的原理来分析。
【解答】解:(1)在化学反应CH4+CO22CO+2H2中,碳元素由﹣4价和+4价变成+2价,氢元素由+1价变成0价;故填:C、H;
(2)在炼铁竖炉中发生的反应还有在高温的条件下,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故填:3CO+Fe2O32Fe+3CO2。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以及化学反应的原理,难度不大。
18.(2分)用如图装置研究分子的性质。
(1)实验中,观察到滴有酚酞的纸条变红,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 不断地运动 。
(2)氨水的pH > (填“>”或“<”)7。
【分析】根据氨分子在不断运动与酚酞试液中的水接触形成氨水,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进行分析。
【解答】解:(1)氨分子在不断运动与酚酞试液中的水接触形成氨水,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所以观察到滴有酚酞的纸条变红,说明分子具有的性质是
在不断运动;
(2)氨水属于弱碱,显碱性,pH>7。
故答案为:(1)不断地运动;(2)>。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分子的性质。
19.(2分)如图是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的示意图。
(1)观察到的的实验现象是 木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
(2)为进一步证明木炭与氧气反应的产物,继续进行的操作是 向集气瓶中倒入适量澄清石灰水,振荡 。
【分析】(1)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现象解答即可;
(2)为进一步证明木炭与氧气发生了化学反应,实际上是证明生成了新物质,而对应的新物质是二氧化碳,所以可以采用澄清石灰水。
【解答】解:(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现象是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2)检验二氧化碳的存在,可以向集气瓶滴入几滴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是否变浑浊;
故答案为:(1)木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2)向集气瓶中倒入适量澄清石灰水,振荡。
【点评】熟练记住氧气的化学性质等基本内容,这是实验考察的重点,也是实验设计的基础。
20.(2分)实验室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
(1)需称量氯化钠的质量为 5 g。
(2)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为 ACB (填序号)。
【分析】(1)利用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进行分析解答。
(2)根据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的基本步骤,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需氯化钠的质量=50g×10%=5g。
(2)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首先计算配制溶液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再称量所需的氯化钠和量取水,最后进行溶解,故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ACB。
故答案为:
(1)5;
(2)AC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明确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实验步骤(计算、称量、量取、溶解)、注意事项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1.(2分)用如图装置(气密性良好)进行实验:向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盐酸直至红色消失。
(1)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HCl+NaOH═NaCl+H2O 。
(2)实验中观察到U型管内a端液面下降、b端液面上升,其可能原因是 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放热,瓶内压强增大 。
【分析】根据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以及酸碱中和反应放出热量来分析解答。
【解答】解:(1)盐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故填:HCl+NaOH═NaCl+H2O;
(2)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放热,瓶内压强增大,所以实验中观察到U型管内a端液面下降、b端液面上升,故填: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放热,瓶内压强增大。
【点评】本题考查了中和反应的原理以及中和反应放热,难度不大。
22.(2分)证明铁、铜、银金属活动性。请选择一种方案作答,若均作答,按第一个计分。
方案一
方案二
(1)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H2SO4═FeSO4+H2↑
(1)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CuSO4═FeSO4+Cu
(2)能否实现目的及原因分别是 不能,没有证明出铜和银的金属活动性
(2)观察到的现象是 第一支试管中铁丝表面附着一层紫红色的固体,蓝色溶液逐渐变浅,第二支试管中无明显变化
【分析】根据金属与酸、盐能否反应可以比较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解答】解:方案一:(1)铁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了硫酸亚铁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H2SO4 ═FeSO4 +H2↑;
(2)在方案一中铁能与稀硫酸反应,铜、银都不能与稀硫酸反应,不能证明铁、铜、银金属活动性,原因是:没有证明出铜和银的金属活动性。
方案二:(1)铁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了硫酸亚铁和铜,反应的方程式是:Fe+CuSO4 ═FeSO4 +Cu。
(2)铁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了硫酸亚铁和铜,银不能与硫酸铜反应,观察到的现象是:第一支试管中铁丝表面附着一层紫红色的固体,蓝色溶液逐渐变浅,第二支试管中无明显变化。
故答案为:方案一:(1)Fe+H2SO4 ═FeSO4 +H2↑。
(2)不能,没有证明出铜和银的金属活动性。
方案二:(1)Fe+CuSO4 ═FeSO4 +Cu。
(2)第一支试管中铁丝表面附着一层紫红色的固体,蓝色溶液逐渐变浅,第二支试管中无明显变化。
【点评】要会利用金属活动顺序表分析实验,氢前边的金属会与稀硫酸、盐酸反应,但氢后边的金属不会与稀硫酸、盐酸反应,前边的金属会把后边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23.(2分)补全实验方案。
实验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1
检验钙片中含有碳酸钙
取一片钙片放入试管中,再加入稀盐酸,并将生成的气体导入澄清石灰水中
2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先将粗盐放入烧杯中加水溶解,再将浑浊液过滤,最后将澄清滤液蒸发
【分析】1.据碳酸盐能与酸反应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二氧化碳气体,检验碳酸盐最简单的方法是滴加稀盐酸,观察是否有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的气体产生。
2.根据实验操作是先将粗盐放入烧杯中加水溶解,再将浑浊液过滤,最后将澄清滤液蒸发,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解:1.碳酸盐中含有碳酸根离子,碳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是:取一片钙片放入试管中,加入少量稀盐酸,观察到有气泡产生;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钙片中含有碳酸钙。
2.先将粗盐放入烧杯中加水溶解,再将浑浊液过滤,最后将澄清滤液蒸发,利用了粗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易溶于水,泥沙难溶于水,粗盐提纯是通过溶解(把不溶物与食盐初步分离)、过滤(把不溶物彻底除去)、蒸发(食盐从溶液中分离出来而得到食盐)得到精盐,实验目的是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故答案为:
实验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1
检验钙片中含有碳酸钙
取一片钙片放入试管中,再加入稀盐酸,并将生成的气体导入澄清石灰水中
2
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先将粗盐放入烧杯中加水溶解,再将浑浊液过滤,最后将澄清滤液蒸发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检验碳酸盐的方法、粗盐提纯的原理与实验步骤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4.(6分)某小组同学通过资料发现,向不同浓度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钙溶液,会出现以下现象。继而对氯化钙与两种溶液的反应进行了探究。
Na2CO3
NaHCO3
现象一
产生沉淀
产生沉淀和气泡
现象二
产生沉淀
产生沉淀
现象三
产生沉淀
无沉淀
【查阅资料】①Na2CO3+CaCl2═CaCO3↓+2NaCl;②Ca(HCO3)2易溶于水。
【进行实验】
实验一:70℃恒温水浴下,向10mL不同浓度的Na2CO3和NaHCO3溶液中滴加10%的CaCl2溶液,现象如下表。
浓度
Na2CO3
NaHCO3
10%
滴加1滴出现白色沉淀
滴加1滴出现白色沉淀,有较多气泡产生
5%
滴加1滴出现白色沉淀
滴加1滴出现白色沉淀,30s后有少量气泡产生
1%
滴加1滴出现白色沉淀
滴加10滴出现浑浊
0.5%
滴加1滴出现白色沉淀
滴加52滴出现浑浊
实验二:如图1进行实验。70℃恒温水浴下,向10mL不同浓度的NaHCO3溶液中滴加10%的CaCl2溶液,测得CO2浓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2。
【解释与结论】
(1)NaHCO3的俗称是 小苏打 。
(2)Na2CO3+CaCl2═CaCO3↓+2NaCl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复分解 反应。
(3)补全NaHCO3与CaCl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HCO3+CaCl2═2NaCl+ CaCO3↓ + CO2↑ +H2O。
(4)实验二得出的结论是 相同条件下,不同浓度的NaHCO3溶液中均有CO2产生,且浓度越大,产生CO2速度越快 。
【反思与评价】
(5)实验一中,向NaHCO3溶液中滴加CaCl2溶液时,有些只观察到浑浊、未观察到气泡,原因可能是 生成CO2的速度慢 。
(6)小组同学发现的资料,现象三的NaHCO3溶液中无沉淀,其原因可能为 溶液的浓度低或滴加CaCl2的滴数少 。
【分析】(1)考查物质俗称;
(2)根据反应特点总结反应类型;
(3)根据实验现象推断产物,补全化学方程式;
(4)根据实验结果总结实验结论;
(5)根据反应速率和二氧化碳的溶解度回答此题;
(6)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回答此题。
【解答】解:(1)碳酸氢钠被称为小苏打;
故答案为:小苏打
(2)反应物相互交换组分,且有沉淀生成,所以属于复分解反应;
故答案为:复分解。
(3)加入氯化钙有气泡产生,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只有二氧化碳为气体,有沉淀生成,则钙离子与碳酸根离子反应生成碳酸钙,所以沉淀为碳酸钙;
故答案为:CaCO3;CO2。
(4)根据实验数据可知,碳酸氢钠浓度增大,生成二氧化碳量增多,说明反应速率快,因此在相同实验条件下,增大碳酸氢钠浓度,二氧化碳生成速度变快;
故答案为:相同条件下,不同浓度的NaHCO3溶液中均有CO2产生,且浓度越大,产生CO2速度越快。
(5)此时碳酸氢钠溶液浓度较低,造成反应速率慢,二氧化碳生成速度慢,不容易被发现有气泡生成;
故答案为:生成CO2的速度慢。
(6)在实验一中可以看到,碳酸氢钠溶液浓度低时,需要加入多滴氯化钙溶液,才会生成沉淀,因此说明碳酸氢钠溶液浓度低时或者加入氯化钙溶液少,都不会观察到沉淀,需要增加到一定浓度,才会出现沉淀;
故答案为:溶液的浓度低或滴加CaCl2的滴数少
【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要将题中的知识认知透,然后结合学过的知识进行解答。
2023年北京市石景山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2023年北京市石景山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氧气能支持燃烧,下列食品中,富含蛋白质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北京市石景山区一模化学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年北京市石景山区一模化学试卷(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87,2 g,6 kg kg,5~4,9~3,73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2年北京市石景山区中考化学二模试题汇编-填空题: 这是一份2020-2022年北京市石景山区中考化学二模试题汇编-填空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表是几种家用清洁剂,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