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 含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 含解析01
    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 含解析02
    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 含解析03
    还剩2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 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 含解析,共3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请赏析文本一中的画线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平阴一中2019级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和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
    (一)现代文阅读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为什么地球出现危机后,中国人不是逃离地球,而是要带着地球一起跑?”面对外国人问出的问题,《流浪地球》导演郭帆回答:“……中国人特别有家国情怀,即便发生了灾难、战争,很多人也不愿离开家乡,死也要死在那儿。”
    这与费孝通《乡土中国》的主题不谋而合。在过去以农为主的中国社会,人们极少迁移,因为所谓农耕,就是要靠土地吃饭。
    在现代说法中,“土气”是一个贬义词,但在费孝通看来,“土气”实际上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土气”,也就是接地气,它象征着人们与大地的亲密接触,充分熟悉,“土气”其实是辛劳、知足的代名词。也因此,大批的中国人逐渐变得守旧而崇古:老祖宗留下的都是财富,那么凡事照搬经验去做就行。因此在现在看来的“食古不化”,殊不知,是因为在以土为生的年代,“经验无需不断累积,只需老是保存”。久而久之,整个社会变得稳定而缺乏流动,很多人一辈子就只在一个小范围内活动。周边人抬头不见低头见,遇事总是能热心帮一把,人们之间逐渐形成了一种稳固而与外部隔绝的乡邻关系,慢慢地也就有了“万事不求人”的生活状态。
    带着地球流浪,是一种回馈,也是一种责任,感谢你当年的养育,如果可以,我也不会扔下你独自逃亡。不靠土吃饭、早已经用工业化普及农业的西方人,大概很难懂中国人的传统恋根情结。
    (摘编自《外国人看不懂〈流浪地球〉的背后,藏着深层的文化认同差异》)
    材料二:
    中国人讲的“家”是很有弹性的,小到一家三口大到无限远。比如平常我们都喜欢说“我们是自家人”。什么叫“自家人”呢?你再扩大点,比如“国家”,在英文里面“国家”是“State”,并没有一个“家”的意思在里面。其实,几乎各个地方的语言要表述“国家”的时候,他们的概念之中都不包括“家”,只有我们中国,或者受我们中华文化影响的地区,比如日本,的确也会有“国家”这个说法。所以“家”你听起来好像很简单,仔细想想你会发现它挺麻烦的。它牵涉的范围非常之广,因为它是一个不断有伸缩弹性的东西。
    费孝通先生认为,中国人讲这个“家”恰恰能够说明中国社会的基本性质。他说“西方的社会像一捆柴”。我们把这一捆柴里面的每根柴,理解为不同的个体、个人。把他们绑起来就成为一个社会或者团体,叫做“团体格局”。传统中国的社会结构和西洋的格局是不相同的,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的影响力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费孝通就用这个形象界定了我们中国社会的基本特质,他给它一个名字,叫“差序格局”。
    费孝通说,因为整个社会是个差序格局,“家”的概念是可以伸缩的,跟我友好的那个关系网也是可以不断伸缩来回的。他还说,中国人对世态炎凉特别有感触,正因为这富于伸缩的社会圈子会因中心势力的变化而大小。
    正因为“公”“私”的界限没那么分明,中国传统社会里面特别喜欢讲人情、讲关系,又要讲面子,因此那些规矩就包括了很多不言自明的东西,包括了很多我们叫“礼”的东西,这是一种礼治。我们不太需要讲契约,我们就讲信用,好比你跟别人做生意、做买卖,你丧失了信用之后,就没人再找你做了。
    假如这个社会,什么都是讲规矩、讲礼治、讲面子、讲关系、讲人情,那么法律在哪里呢?所以费孝通说,为什么中国封建社会的贪污问题很严重,是因为我们其实不太有法律观念,也不太有公共观念。
    我们过去讲儒家道德,都是从小的教化,而这个教化都是有社会土壤的。但是假如今天城市不是乡土社会,农村也不再是过去的乡土社会的时候,这个儒家伦理就纯粹只是一套抽空现实环境的教条,那又该怎么办呢?
    (摘编自梁文道《〈乡土中国〉:家,到底是什么呢》)
    材料三:
    家国情怀是一种人类的“共通”意识,但中国人的家国情怀有它的特殊性。
    家与国的统一性,中国社会以家为本位。由家到家族再到胞族,由胞族到胞族联盟,在此基础上,扩大到非血缘关系的社会联盟,由此出现了中国最早的准国家性质的社会。
    国与族的统一性,国是政权概念,族是种群概念。中国这块大地上,存在过许多民族。这许多民族,不管是共时态存在还是历时态存在,均可以寻到某种内在的关系。
    国与国民、国土(国域)的统一性,中国的国土其核心地区是相当稳定的。在中华民族的意识中,国家、国土、国民、国君、国权、国学、国枢是一体的。
    家国情怀究其本是一种哲学意识,是人对其本——家与国的意识。与别的哲学意识不同的是家国意识的突出特点是情理合一。在生活中,家国情怀与其说更多地体现为一种理念,还不如说更多地体现为一种情感,一种既厚重又绵长的家国浓情。正因为如此,家国情怀也被视为一种美学情怀。
    (摘编自陈望衡《中国美学的“家国情怀”》)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 家国情怀是中华民族在不断地发展中积淀的共同情感,是中国人所独有的一种精神与情结。
    B. 家国情怀是中国人的一种共同的情感,在《流浪地球》与《乡土中国》中其表现形式是完全一样的。
    C. 材料二详细地解读了中国人对于“家”的理解,并可以对材料一中的家国情怀进行必要的补充。
    D. 材料三认为家国情怀是人类共同的意识,是情与理的合一,全面地体现为厚重绵长的家国浓情。
    2.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一项是( )
    A. 以农为主中国社会相对固定,人们主要靠土地吃饭,而这种不流动使中国社会呈现出了土气。
    B. 中国传统社会中“公”“私”界限不太分明,是一种礼治,人们之间讲信用,是不需要任何契约的。
    C. 费孝通运用比喻形象通俗地界定了中国社会的基本特质,差序格局下的“家”的概念是可以伸缩的。
    D. 带着地球去流浪,是中国人传统恋根情绪的体现,早已用工业化普及农业的西方人是很难去完全读懂的。
    3. 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
    A. 路要让一步,味须减三分——《菜根谭》
    B. 贫居闹市无人问,富深山有远亲——《增广贤文》
    C. 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旷怡亭口占》
    D. 靠种地谋生的人才知道泥土的可贵——《乡土中国》
    4. 材料二使用了哪些论证手法?任选两种,分点简要说明。
    5. 根据材料三,概括一下“中国人的家国情怀”。
    现代文阅读Ⅱ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采薇(节选)
    鲁迅
    这半年来,不知怎的连养老堂里也不大平静了,一部分的老头子,也都交头接耳,跑进跑出的很起劲。只有伯夷最不留心闲事,秋凉到了,他又老的很怕冷,就整天的坐在阶沿上晒太阳,纵使听到匆忙的脚步声,也决不抬起头来看。
    然而这不平静,却总是滋长起来,烙饼不但小下去,粉也粗起来了。养老堂的人们更加交头接耳,外面只听得车马行走声,叔齐更加喜欢出门,虽然回来也不说什么话,但那不安的神色,却惹得伯夷也很难闲适了:他似乎觉得这碗平稳饭快要吃不稳。
    十一月下旬,叔齐照例一早起了床,要练太极拳,但他走到院子里,听了一听,却开开堂门,跑出去了。约摸有烙十张饼的时候,这才气急败坏的跑回来,鼻子冻得通红,嘴里一阵一阵的喷着白蒸气。
    “大哥!你起来!出兵了!”他恭敬的垂手站在伯夷的床前,大声说,声音有些比平常粗。
    伯夷怕冷,很不愿意这么早就起身,但他是非常友爱的,看见兄弟着急,只好把牙齿一咬,坐了起来,披上皮袍,在被窝里慢吞吞的穿裤子。
    “我刚要练拳,”叔齐等着,一面说。“却听得外面有人马走动,连忙跑到大路上去看时——果然,来了。首先是一乘白彩的大轿,总该有八十一人抬着罢,里面一座木主,写的是‘大周文王之灵位’;后面跟的都是兵。我想:这一定是要去伐纣了。现在的周王是孝子,他要做大事,一定是把文王抬在前面的。看了一会,我就跑回来,不料我们养老堂的墙外就贴着告示……”
    伯夷的衣服穿好了,弟兄俩走出屋子,就觉得一阵冷气,赶紧缩紧了身子。伯夷向来不大走动,一出大门,很看得有些新鲜。不几步,叔齐就伸手向墙上一指,可真的贴着一张大告示:
    “照得今殷王纣,乃用驿妇人之言,自绝于天,毁坏其三正,离逷其王父母弟。乃断弃其先祖之乐;乃为淫声,用变乱正声,怡说妇人。故今予发,维共行天罚。勉哉夫子,不可再,不可三!此示。”
    两人看完之后,都不作声,径向大路走去。只见路边都挤满了民众,站得水泄不通。两人在后面说一声“借光”,民众回头一看,见是两位白须老者,便照文王敬老的上谕,赶忙闪开,让他们走到前面。这时打头的木主早已望不见了,走过去的都是一排一排的甲士,约有烙三百五十二张大饼的工夫,这才见别有许多兵丁,肩着九旒云罕旗,仿佛五色云一样。接着又是甲士,后面一大队骑着高头大马的文武官员,簇拥着一位王爷,紫糖色脸,络腮胡子,左捏黄斧头,右拿白牛尾,威风凛凛:这正是“恭行天罚”的周王发。
    大路两旁的民众,个个肃然起敬,没有人动一下,没有人响一声。在百静中,不提防叔齐却拖着伯夷直扑上去,钻过几个马头,拉住了周王的马嚼子,直着脖子嚷起来道:“老子死了不葬,倒来动兵,说得上‘孝’吗?臣子想要杀主子,说得上‘仁’吗?……”
    开初,是路旁的民众,驾前的武将,都吓得呆了;连周王手里的白牛尾巴也歪了过去。但叔齐刚说了四句话,却就听得一片哗啷声响,有好几把大刀从他们的头上砍下来。
    “且住!”
    谁都知道这是姜太公的声音,岂敢不听,便连忙停了刀,看着这也是白须白发,然而胖得圆圆的脸。
    “义士呢。放他们去罢!”
    武将们立刻把刀收回,插在腰带上。一面是走上四个甲士来,恭敬的向伯夷和叔齐立正,举手,之后就两个挟一个,开正步向路旁走过去。民众们也赶紧让开道,放他们走到自己的背后去。
    到得背后,甲士们便又恭敬的立正,放了手,用力在他们俩的脊梁上一推。两人只叫得一声“阿呀”,跄跄踉踉的颠了周尺一丈路远近,这才扑通的倒在地面上。叔齐还好,用手支着,只印了一脸泥;伯夷究竟比较的有了年纪,脑袋又恰巧磕在石头上,便晕过去了。
    【注】鲁迅创作于1935年12月,故事的主人公叔齐和伯夷是商代小国孤竹国的公子,他们在周武王建立周朝后决定不吃周朝的粮食,于是饿死在首阳山上。
    文本二:
    《故事新编》有哪些不同于其他传奇体小说的特点?这指的是鲁迅实现传奇体小说艺术特性的创新经验。人物语言须有谈资,而谈资与场面又相关。《故事新编》善写场面,场面中的人物就某话题各抒己见,语言的魔力由此发挥。谈资多来自典籍。比如《理水》写大禹走后,京师日渐好转了,老百姓聚居在一起谈论大禹功绩、大禹何人,《随巢子》、《古岳读经》里大禹化为熊、大禹如何捉无支邪等传说成为谈资。人物出场还带出典籍所属背景,增加信息、丰满情节。如《非攻》中子夏的徒弟公孙高、学生耕柱子、曹公子、管黔敖、公输般等,这些人物连带着引出行义、送天下、钩拒、木鹊等历史事件的背景。还有叙述者对人物的描绘和对现场情境的议论等,也巧妙借自典籍语汇。如《奔月》中描写后羿拉弓射月形容为“眼光直射,闪闪如岩下电”。“岩下电”来自《世说新语·容止》有“裴令公目王安丰,眼烂烂如岩下电”。如果单有浓郁的古代典籍色彩,至多是古色古香,《故事新编》的奇幻色彩是在蕴含典籍因素的人物语言和叙述者语言中,又明显地夹杂现代语词。如《奔月》中女乙(对后羿)说:“有人说老爷还是一个战士”,女辛说:“有时看去简直好象艺术家”。“战士”、“艺术家”等是地道的当代人用语,放到传说中的后羿嫦娥,顿生奇幻感。由此,古代典籍所带有的斑斑锈迹,与充满现代气息的人物语言的结合产生了奇幻色彩。
    (摘编自刘俐俐《鲁迅〈故事新编〉故事与小说的人类学思考》《文艺理论研究》)
    6. 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开篇就以养老堂的不大平静展开情节,既与下文伯夷的不问闲事形成对比,又为后文矛盾激化预设了伏笔。
    B. 叔齐不安的神色让伯夷觉得养老堂的安稳日子即将结束,表现出一味追求闲适安逸的伯夷的微妙的心理变化。
    C. 文中写大路两旁的民众不动不响,以静写动,体现出现场气氛的紧张,为下文叔齐、伯夷拦阻周王做了反衬。
    D. 鲁迅描写甲士们对叔齐、伯夷前后态度的变化、前后两次“立正”及“挟”“推”等行为,于幽默中显讽刺。
    7. 下列与文本有关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民众”在文中多次出现,构成了人物活动的社会环境,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性,表现出他们追随周天子伐纣的积极态度。
    B. 姜子牙因其二人阻拦周王出兵伐纣而称其为“义士”,从中可以看出姜子牙对周王的出兵伐纣的举措也是不认可的。
    C. 鲁迅先生描写的叔齐、伯夷“不食周粟”举动与朱自清宁肯饿死也不吃美国救济粮的所为,都表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
    D. 鲁迅先生的“故事新编”,在命名上同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有异曲同工之处,两者都隐含了推陈出新的独特意味。
    8. 请赏析文本一中的画线句。
    9. 文本二指出了传奇体小说艺术特性,请结合文本一进行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智襄子①为政,与韩康子、魏桓子宴于蓝台。智伯戏康子而侮段规②。智国③闻之,谏曰:“主不备难,难必至矣!”智伯曰:“难将由我。我不为难,谁敢兴之?”弗听。智伯请地于韩康子,康子使使者致万家之邑于智伯。智伯悦。又求地于魏桓子,复与之万家之邑一。智伯又求蔡、皋狼之地于赵襄子,襄子弗与。智伯怒,帅韩、魏之甲以攻赵氏。襄子乃走晋阳。三家以国人围而灌之,城不浸者三版。沈灶产蛙,民无叛意。智伯行水,魏桓子御,韩康子骖乘。智伯曰:“吾乃今知水可以亡人国也。”桓子肘康子,康子履桓子之跗,以汾水可以灌安邑④,绛水可以灌平阳⑤也。疵⑥谓智伯曰:“韩、魏必反矣。”智伯曰:“子何以知之?”疵曰:“以人事知之。”明日,智伯以疵之言告二子。二子出,疵入曰:“主何以臣之言告二子也?”智伯曰:“子何以知之?”对曰:“臣见其视臣端而趋疾,知臣得其情故也。”智伯不悛。疵请使于齐。赵襄子使张孟谈潜出见二子,曰:“臣闻唇亡则齿寒。今智伯帅韩、魏以攻赵,赵亡则韩、魏为之次矣。”二子乃阴与张孟谈约,为之期日而遣之。襄子夜使人杀守堤之吏而决水灌智伯军智伯军救水而乱韩魏翼而击之襄子将卒犯其前大败智伯之众遂杀智伯,尽灭智氏之族。
    臣光曰:智伯之亡也,才胜德也。夫才与德异,而世俗莫之能辨,通谓之贤,此其所以失人也。夫聪察强毅之谓才,正直中和之谓德。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云梦之竹,天下之劲也,然而不矫揉,不羽括,则不能以入坚;棠溪之金,天下之利也,然而不熔范,不砥砺,则不能以击强。是故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
    (节选自《资治通鉴·周纪一》)
    【注】①智襄子:春秋末期晋国四卿之一,智氏家族的领主。②段规:韩氏家相。③智国:智伯家臣。④安邑:魏氏都城。⑤平阳:韩氏都城。⑥疵:智伯谋士。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襄子夜使人杀守堤之吏/而决水灌智伯军/智伯军救水而乱韩/魏/翼而击之/襄子将卒犯/其前大败智伯之众/
    B. 襄子夜使人杀守堤之吏而决/水灌智伯军/智伯军救水而乱/韩/魏翼而击之/襄子将卒犯/其前大败智伯之众/
    C. 襄子夜使人杀守堤之吏/而决水灌智伯军/智伯军救水而乱/韩/魏翼而击之/襄子将卒犯其前/大败智伯之众/
    D. 襄子夜使人杀守堤之吏而决/水灌智伯军/智伯军救水而乱韩/魏/翼而击之/襄子将卒犯其前/大败智伯之众/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邑:封地、采邑。是古代君主赐予臣下作俸禄的封地。旧时也做县的别称。
    B. 版,古代用以表示所筑土墙的高度和长度。一般认为高二尺、长八尺为一版。
    C. 御,会意字,左“行”中“绳”右“人”,意为人握辔行于道中,即驾驭车马。
    D. 骖乘,指陪乘的人,古代乘车时,尊者居右,驾车人居中,骖乘居左担任警卫。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智国劝智伯要对危机有戒备警惕之心,但智伯自恃实力强大,无人匹敌,在宴会上肆意戏辱韩康子及其家相,为之后的覆亡埋下了祸根。
    B. 韩、魏两国在外交上处于弱势,他们不敢拒绝智伯索地的要求;桓子和康子跟随智伯攻赵,听到智伯灭亡赵氏的话,恐惧到手足失措。
    C. 谋臣疵善于观察人事细节,对形势有清醒准确的判断,他提醒智伯提防韩康子和魏桓子谋反,但劝谏失败,于是他明智地离开了晋国。
    D. 司马光认为智伯的灭亡是由于才与德不匹配,他根据才与德的存在状态把人分为四类,依照这个标准看,智伯虽有才华,但却是个小人。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二子乃阴与张孟谈约,为之期日而遣之。
    (2)夫才与德异,而世俗莫之能辨,通谓之贤,此其所以失人也。
    14. 智伯的哪些行为导致了智氏亡族?请简要说明。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寓宁国县圃中桃李杂花盛开感而赋诗(其一)①
    李纲
    春光不为干戈薄,花县纵观桃李开。
    可惜繁华劳剪刻②,莫教风雨便残摧。
    溪山有意相辉映,蜂蝶多情自往来。
    应笑逐臣心似铁,客中扶病亦登台。
    【注】①此诗约作于1128年,作者因力主抗金被贬荆湘。②剪刻:安排。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由题目可知这是一首触景生情的诗,此时诗人正处于人生低谷,见花而生无限感慨。
    B. 首联写诗人纵观花圃中不受战事影响绽放的桃李,顿感“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C. 二三两联写诗人对眼前盛景充满怜惜,希望风雨不要摧折这一片繁华美好的春景。
    D. 诗人“以我观物”,处处见情,拟人手法的运用使其主观情感表达得更为细腻动人。
    16. 尾联的领词“应笑”意味深长,它领出了尾联内容的转折,又领出了对前文诗意的深化、升华。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谏太宗十思疏》中用对比的手法来说明竭诚待人和轻视他人而带来不同结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阿房宫赋》中杜牧总结了秦王朝灭亡历史教训后,借古讽今,画龙点睛地表明写作动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3)《答司马谏议书》中,“________,_____”可以说是王安石的行事准则,也是历史上一切改革家刚决精神的一种概括。
    三、语言文字运用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太阳光射到我们眼里,要在太空飞8分钟,但要远达冥王星,则几乎要飞6小时,这当然是指光速。太阳和冥王星的距离以光速言,只是算小时,但和其他恒星之间,就要计年了。最近的恒星叫人马座一号,离我们有4.29光年。在这难以体会的浩阔空间里,什么也没有,除了亘古的长夜里的簇簇星光。这样的大虚无里,什么戈壁,什么瀚海,都成了__________的笑话。人马座一号不过是太阳系的隔壁邻居,已经__________。至于宇宙之大,从这头到那头,( )。
    “仰观宇宙之大” __________?我们这寒门小族的太阳系,离银河的表面虽只有45光年,但是跟盘盘囷囷的银河涡心却相距大约2.6万光年。正如我们在边角上的座位看戏,只能是__________,哪里就觑得真切。至于“俯察品类之盛”,也有许多东西悖乎我们这小世界的“天经地义”。一年是三百六十五天?一天是二十四小时吗?木星上的一年却大约是地球上的十二年,而其一日只约等于我们的十小时。水星的一年却大约只有我们的八十八天。太阳永远从东边升起来吗?如果你住在金星上,就会看见太阳从西天升起,因为金星的自转是顺时针方向的缘故。
    18.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微乎其微 可望而不可即 来之不易 隔岸观火
    B. 微不足道 可望而不可即 谈何容易 雾里看花
    C. 微乎其微 风马牛不相及 谈何容易 雾里看花
    D. 微不足道 风马牛不相及 来之不易 隔岸观火
    19.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就算是光,也要奔波260亿年 B. 光奔波260亿年就能到达
    C. 如果是光,要奔波260亿年 D. 只有260亿光年的距离
    20.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你如果住在金星上,就会看见太阳从西天升起,因为金星的自转是顺时针方向的缘故。
    B. 如果你住在金星上,就会看见太阳从西天升起,因为金星的自转是顺时针方向。
    C. 你如果住在金星上,就会看见太阳从西天升起,因为金星的自转是顺时针方向。
    D. 如果你住在金星上,太阳从西天升起就会被看见,因为金星的自转是顺时针方向的缘故。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2021年7月中国航天员在空间站首次完成出舱活动。( )机械臂相当于空间站的左膀左臂,主要用来完成载荷搬运、大范围转移等任务,能够辅助对接实验舱和核心舱。
    作为我国首个可长期在太空轨道运行的机械臂,空间站核心舱机械臂肩部设置了3个关节、肘部设置了1个关节、腕部设置了3个关节, ① 。每个关节对应1个自由度,就如同人的手臂一般,具有7个自由度的活动能力。 ② ,机械臂能够实现自身前后左右任意角度与位置的抓取和操作,为航天员顺利开展出舱任务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为扩大任务触及范围, ③ 。机械臂的肩部与腕部各安了一个末端执行器,配合各关节的联合运动,从而实现在舱体上的爬行转移。
    21.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机动灵活的机械臂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为这次出舱活动取得成功发挥了巨大作用。
    B. 在这次出舱活动中,机动灵活的机械臂发挥了巨大作用,成了很多人关注的对象。
    C. 这次出舱活动,很多人发现不仅航天员的表现可圈可点,机械臂也发挥了巨大作用。
    D. 航天员和机械臂是这次出舱活动的两大亮点,他们出色的表现吸引了很多人的关注。
    22.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四、作文
    23.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据报道,在不久前的国庆中秋双节假期里,堵车大戏在高速公路上演,一些司机随意变道加塞、占用应急车道……10月4日,坐在副驾驶的强女士在2个小时内拍下约270辆车的违章照片,随后她向交警部门进行了举报。该话题登上了微博热搜,大众对强女士的举报行为褒贬不一,褒扬她义举的有之,说她越俎代庖的有之,说她是“告密者”“打小报告”的有之……随后,白岩松在《新闻1+1》栏目中向观众发问“随手拍违章应该鼓励吗”,公安部官方微博“@中国警方在线”也发起了相关投票。
    针对“随手拍违章应该鼓励吗”的问题,我市交管部门准备组织一次座谈会,广泛听取广大市民的意见。你作为一位应邀出席的代表,请写一篇发言稿,阐明自己的观点。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平阴一中2019级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答案解析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和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
    (一)现代文阅读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为什么地球出现危机后,中国人不是逃离地球,而是要带着地球一起跑?”面对外国人问出的问题,《流浪地球》导演郭帆回答:“……中国人特别有家国情怀,即便发生了灾难、战争,很多人也不愿离开家乡,死也要死在那儿。”
    这与费孝通《乡土中国》的主题不谋而合。在过去以农为主的中国社会,人们极少迁移,因为所谓农耕,就是要靠土地吃饭。
    在现代说法中,“土气”是一个贬义词,但在费孝通看来,“土气”实际上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土气”,也就是接地气,它象征着人们与大地的亲密接触,充分熟悉,“土气”其实是辛劳、知足的代名词。也因此,大批的中国人逐渐变得守旧而崇古:老祖宗留下的都是财富,那么凡事照搬经验去做就行。因此在现在看来的“食古不化”,殊不知,是因为在以土为生的年代,“经验无需不断累积,只需老是保存”。久而久之,整个社会变得稳定而缺乏流动,很多人一辈子就只在一个小范围内活动。周边人抬头不见低头见,遇事总是能热心帮一把,人们之间逐渐形成了一种稳固而与外部隔绝的乡邻关系,慢慢地也就有了“万事不求人”的生活状态。
    带着地球流浪,是一种回馈,也是一种责任,感谢你当年的养育,如果可以,我也不会扔下你独自逃亡。不靠土吃饭、早已经用工业化普及农业的西方人,大概很难懂中国人的传统恋根情结。
    (摘编自《外国人看不懂〈流浪地球〉的背后,藏着深层的文化认同差异》)
    材料二:
    中国人讲的“家”是很有弹性的,小到一家三口大到无限远。比如平常我们都喜欢说“我们是自家人”。什么叫“自家人”呢?你再扩大点,比如“国家”,在英文里面“国家”是“State”,并没有一个“家”的意思在里面。其实,几乎各个地方的语言要表述“国家”的时候,他们的概念之中都不包括“家”,只有我们中国,或者受我们中华文化影响的地区,比如日本,的确也会有“国家”这个说法。所以“家”你听起来好像很简单,仔细想想你会发现它挺麻烦的。它牵涉的范围非常之广,因为它是一个不断有伸缩弹性的东西。
    费孝通先生认为,中国人讲这个“家”恰恰能够说明中国社会的基本性质。他说“西方的社会像一捆柴”。我们把这一捆柴里面的每根柴,理解为不同的个体、个人。把他们绑起来就成为一个社会或者团体,叫做“团体格局”。传统中国的社会结构和西洋的格局是不相同的,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的影响力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费孝通就用这个形象界定了我们中国社会的基本特质,他给它一个名字,叫“差序格局”。
    费孝通说,因为整个社会是个差序格局,“家”的概念是可以伸缩的,跟我友好的那个关系网也是可以不断伸缩来回的。他还说,中国人对世态炎凉特别有感触,正因为这富于伸缩的社会圈子会因中心势力的变化而大小。
    正因为“公”“私”的界限没那么分明,中国传统社会里面特别喜欢讲人情、讲关系,又要讲面子,因此那些规矩就包括了很多不言自明的东西,包括了很多我们叫“礼”的东西,这是一种礼治。我们不太需要讲契约,我们就讲信用,好比你跟别人做生意、做买卖,你丧失了信用之后,就没人再找你做了。
    假如这个社会,什么都是讲规矩、讲礼治、讲面子、讲关系、讲人情,那么法律在哪里呢?所以费孝通说,为什么中国封建社会的贪污问题很严重,是因为我们其实不太有法律观念,也不太有公共观念。
    我们过去讲儒家道德,都是从小的教化,而这个教化都是有社会土壤的。但是假如今天城市不是乡土社会,农村也不再是过去的乡土社会的时候,这个儒家伦理就纯粹只是一套抽空现实环境的教条,那又该怎么办呢?
    (摘编自梁文道《〈乡土中国〉:家,到底是什么呢》)
    材料三:
    家国情怀是一种人类的“共通”意识,但中国人的家国情怀有它的特殊性。
    家与国的统一性,中国社会以家为本位。由家到家族再到胞族,由胞族到胞族联盟,在此基础上,扩大到非血缘关系的社会联盟,由此出现了中国最早的准国家性质的社会。
    国与族的统一性,国是政权概念,族是种群概念。中国这块大地上,存在过许多民族。这许多民族,不管是共时态存在还是历时态存在,均可以寻到某种内在的关系。
    国与国民、国土(国域)的统一性,中国的国土其核心地区是相当稳定的。在中华民族的意识中,国家、国土、国民、国君、国权、国学、国枢是一体的。
    家国情怀究其本是一种哲学意识,是人对其本——家与国的意识。与别的哲学意识不同的是家国意识的突出特点是情理合一。在生活中,家国情怀与其说更多地体现为一种理念,还不如说更多地体现为一种情感,一种既厚重又绵长的家国浓情。正因为如此,家国情怀也被视为一种美学情怀。
    (摘编自陈望衡《中国美学的“家国情怀”》)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 家国情怀是中华民族在不断地发展中积淀的共同情感,是中国人所独有的一种精神与情结。
    B. 家国情怀是中国人的一种共同的情感,在《流浪地球》与《乡土中国》中其表现形式是完全一样的。
    C. 材料二详细地解读了中国人对于“家”的理解,并可以对材料一中的家国情怀进行必要的补充。
    D. 材料三认为家国情怀是人类共同的意识,是情与理的合一,全面地体现为厚重绵长的家国浓情。
    2.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以农为主的中国社会相对固定,人们主要靠土地吃饭,而这种不流动使中国社会呈现出了土气。
    B. 中国传统社会中“公”“私”界限不太分明,是一种礼治,人们之间讲信用,是不需要任何契约的。
    C. 费孝通运用比喻形象通俗地界定了中国社会的基本特质,差序格局下的“家”的概念是可以伸缩的。
    D. 带着地球去流浪,是中国人传统恋根情绪的体现,早已用工业化普及农业的西方人是很难去完全读懂的。
    3. 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
    A. 路要让一步,味须减三分——《菜根谭》
    B. 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增广贤文》
    C. 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旷怡亭口占》
    D. 靠种地谋生的人才知道泥土的可贵——《乡土中国》
    4. 材料二使用了哪些论证手法?任选两种,分点简要说明。
    5. 根据材料三,概括一下“中国人的家国情怀”。
    【答案】1. C 2. B 3. B
    4. (1)比喻论证,作者运用“柴”与“水的波纹”的比喻形象地论述了中西方社会格局的不同。(2)对比论证,作者通过对中西方的对比来证明自己的观点。(3)举例论证,作者列举了中国与西方对“家”的概念的不同理解来论证观点。(4)假设论证,作者运用假设,让自己的论证更严密。
    5. 中国人的家国情怀是中国人特有的、家与国统一性的、国与族统一性的、国与国民、国土(国域)统一性的一种美学情怀。
    【解析】
    【详解】1.本题考查理解文本内容的能力。
    A项,“是中国人所独有的一种精神与情结”错误,曲解文意,由文中“但中国人的家国情怀有它的特殊性”可知,“家国情怀”对中国人而言有它的特殊性而不是“独有的”。
    B项,“在《流浪地球》与《乡土中国》中其表现形式是完全一样的”错误,曲解文意,原文中说“这与费孝通《乡土中国》的主题不谋而合”,并不是说二者表现形式完全一样,《流浪地球》中的家国情怀表现为灾难来临时地球人带着地球逃跑,不抛弃地球,而《乡土中国》中作者对家国情怀做出了理论分析。
    D项,“材料三认为家国情怀是人类共同的意识”错误,曲解文意,由原文“家国情怀是一种人类的‘共通’意识,但中国人的家国情怀有它的特殊性”可知,应是“共通的意识”而不是“共同的意识”,改变了句义。
    故选C。
    2.本题考查理解文本内容的能力。
    B项,“是不需要任何契约的”错误,说法绝对,由原文“我们不太需要讲契约,我们就讲信用”可知,是“不太需要”而不是“不需要”。
    故选B。
    3.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材料二的论点是:“家”的概念是可以伸缩的。材料二有原话“中国人也特别对世态炎凉有感触,正因为这富于伸缩的社会圈子会因中心势力的变化而大小。”
    A项,“路要让一步,味须减三分”是说凡事不可以做得太过,不然将会出现物极必反的效果的为人处世的方法。与“家”的伸缩无关,不符合题意。
    B项,“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意思是穷人住在闹市也无人理睬,富人住在深山也有人奉承。“无人问”“有远亲”能体现世态炎凉,是“家”的伸缩的表现,符合题意。
    C项,“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是说即便是经历世事沉浮、阅尽人间沧桑,也会心有怜悯之情。与“家”的伸缩无关,不符合题意。
    D项,“靠种地谋生的人才知道泥土的可贵”是说人们对所需要的事物更能了解它的价值。与“家”的伸缩无关,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西方的社会像一捆柴”中用“每根柴”比喻不同的个体、个人,把他们绑起来就成为一个社会或者团体,即“团体格局”,是西洋的格局;“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中用“一圈圈的波纹”比喻每个人的影响力所推及发生的联系,即“差序格局”,是传统中国社会的格局。因此作者运用比喻论证形象地论述了中西方社会格局的不同。
    由文中“传统中国的社会结构和西洋的格局是不相同的,我们的格局不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的影响力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可知,作者认为西方格局的特点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中国格局的特点是“每个人都是他的影响力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一个是清楚的,一个是发生联系的,因而作者运用对比论证的方法来进行论证。
    由文中“中国人讲的‘家’是很有弹性的,小到一家三口大到无限远。比如平常我们都喜欢说‘我们是自家人’”和“比如‘国家’,在英文里面‘国家’是‘State’,并没有一个‘家’的意思在里面。其实,几乎各个地方的语言要表述‘国家’的时候,他们的概念之中都不包括‘家’”可知,作者运用举例论证列举了中国与西方对“家”的概念的不同理解来论证观点。
    由文中“假如这个社会,什么都是讲规矩、讲礼治、讲面子、讲关系、讲人情,那么法律在哪里呢?所以费孝通说,为什么中国封建社会的贪污问题很严重,是因为我们其实不太有法律观念,也不太有公共观念”可知,作者运用假设论证来分析中国人不太有法律观念和公共观念。
    5.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题目要求根据材料三概括“中国人的家国情怀”。
    由材料三“家国情怀是一种人类的‘共通’意识,但中国人的家国情怀有它的特殊性”“家与国的统一性”“国与族的统一性”“国与国民、国土(国域)的统一性”“家国情怀也被视为一种美学情怀”可知,中国人的家国情怀是中国人特有的、家与国统一性的、国与族统一性的、国与国民、国土(国域)统一性的一种美学情怀。
    现代文阅读Ⅱ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采薇(节选)
    鲁迅
    这半年来,不知怎的连养老堂里也不大平静了,一部分的老头子,也都交头接耳,跑进跑出的很起劲。只有伯夷最不留心闲事,秋凉到了,他又老的很怕冷,就整天的坐在阶沿上晒太阳,纵使听到匆忙的脚步声,也决不抬起头来看。
    然而这不平静,却总是滋长起来,烙饼不但小下去,粉也粗起来了。养老堂的人们更加交头接耳,外面只听得车马行走声,叔齐更加喜欢出门,虽然回来也不说什么话,但那不安的神色,却惹得伯夷也很难闲适了:他似乎觉得这碗平稳饭快要吃不稳。
    十一月下旬,叔齐照例一早起了床,要练太极拳,但他走到院子里,听了一听,却开开堂门,跑出去了。约摸有烙十张饼的时候,这才气急败坏的跑回来,鼻子冻得通红,嘴里一阵一阵的喷着白蒸气。
    “大哥!你起来!出兵了!”他恭敬的垂手站在伯夷的床前,大声说,声音有些比平常粗。
    伯夷怕冷,很不愿意这么早就起身,但他是非常友爱的,看见兄弟着急,只好把牙齿一咬,坐了起来,披上皮袍,在被窝里慢吞吞的穿裤子。
    “我刚要练拳,”叔齐等着,一面说。“却听得外面有人马走动,连忙跑到大路上去看时——果然,来了。首先是一乘白彩的大轿,总该有八十一人抬着罢,里面一座木主,写的是‘大周文王之灵位’;后面跟的都是兵。我想:这一定是要去伐纣了。现在的周王是孝子,他要做大事,一定是把文王抬在前面的。看了一会,我就跑回来,不料我们养老堂的墙外就贴着告示……”
    伯夷的衣服穿好了,弟兄俩走出屋子,就觉得一阵冷气,赶紧缩紧了身子。伯夷向来不大走动,一出大门,很看得有些新鲜。不几步,叔齐就伸手向墙上一指,可真的贴着一张大告示:
    “照得今殷王纣,乃用驿妇人之言,自绝于天,毁坏其三正,离逷其王父母弟。乃断弃其先祖之乐;乃为淫声,用变乱正声,怡说妇人。故今予发,维共行天罚。勉哉夫子,不可再,不可三!此示。”
    两人看完之后,都不作声,径向大路走去。只见路边都挤满了民众,站得水泄不通。两人在后面说一声“借光”,民众回头一看,见是两位白须老者,便照文王敬老的上谕,赶忙闪开,让他们走到前面。这时打头的木主早已望不见了,走过去的都是一排一排的甲士,约有烙三百五十二张大饼的工夫,这才见别有许多兵丁,肩着九旒云罕旗,仿佛五色云一样。接着又是甲士,后面一大队骑着高头大马的文武官员,簇拥着一位王爷,紫糖色脸,络腮胡子,左捏黄斧头,右拿白牛尾,威风凛凛:这正是“恭行天罚”的周王发。
    大路两旁的民众,个个肃然起敬,没有人动一下,没有人响一声。在百静中,不提防叔齐却拖着伯夷直扑上去,钻过几个马头,拉住了周王的马嚼子,直着脖子嚷起来道:“老子死了不葬,倒来动兵,说得上‘孝’吗?臣子想要杀主子,说得上‘仁’吗?……”
    开初,是路旁的民众,驾前的武将,都吓得呆了;连周王手里的白牛尾巴也歪了过去。但叔齐刚说了四句话,却就听得一片哗啷声响,有好几把大刀从他们的头上砍下来。
    “且住!”
    谁都知道这是姜太公的声音,岂敢不听,便连忙停了刀,看着这也是白须白发,然而胖得圆圆的脸。
    “义士呢。放他们去罢!”
    武将们立刻把刀收回,插在腰带上。一面是走上四个甲士来,恭敬的向伯夷和叔齐立正,举手,之后就两个挟一个,开正步向路旁走过去。民众们也赶紧让开道,放他们走到自己的背后去。
    到得背后,甲士们便又恭敬的立正,放了手,用力在他们俩的脊梁上一推。两人只叫得一声“阿呀”,跄跄踉踉的颠了周尺一丈路远近,这才扑通的倒在地面上。叔齐还好,用手支着,只印了一脸泥;伯夷究竟比较的有了年纪,脑袋又恰巧磕在石头上,便晕过去了。
    【注】鲁迅创作于1935年12月,故事的主人公叔齐和伯夷是商代小国孤竹国的公子,他们在周武王建立周朝后决定不吃周朝的粮食,于是饿死在首阳山上。
    文本二:
    《故事新编》有哪些不同于其他传奇体小说的特点?这指的是鲁迅实现传奇体小说艺术特性的创新经验。人物语言须有谈资,而谈资与场面又相关。《故事新编》善写场面,场面中的人物就某话题各抒己见,语言的魔力由此发挥。谈资多来自典籍。比如《理水》写大禹走后,京师日渐好转了,老百姓聚居在一起谈论大禹功绩、大禹何人,《随巢子》、《古岳读经》里大禹化为熊、大禹如何捉无支邪等传说成为谈资。人物出场还带出典籍所属背景,增加信息、丰满情节。如《非攻》中子夏的徒弟公孙高、学生耕柱子、曹公子、管黔敖、公输般等,这些人物连带着引出行义、送天下、钩拒、木鹊等历史事件的背景。还有叙述者对人物的描绘和对现场情境的议论等,也巧妙借自典籍语汇。如《奔月》中描写后羿拉弓射月形容为“眼光直射,闪闪如岩下电”。“岩下电”来自《世说新语·容止》有“裴令公目王安丰,眼烂烂如岩下电”。如果单有浓郁的古代典籍色彩,至多是古色古香,《故事新编》的奇幻色彩是在蕴含典籍因素的人物语言和叙述者语言中,又明显地夹杂现代语词。如《奔月》中女乙(对后羿)说:“有人说老爷还是一个战士”,女辛说:“有时看去简直好象艺术家”。“战士”、“艺术家”等是地道的当代人用语,放到传说中的后羿嫦娥,顿生奇幻感。由此,古代典籍所带有的斑斑锈迹,与充满现代气息的人物语言的结合产生了奇幻色彩。
    (摘编自刘俐俐《鲁迅〈故事新编〉故事与小说的人类学思考》《文艺理论研究》)
    6. 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开篇就以养老堂的不大平静展开情节,既与下文伯夷的不问闲事形成对比,又为后文矛盾激化预设了伏笔。
    B. 叔齐不安的神色让伯夷觉得养老堂的安稳日子即将结束,表现出一味追求闲适安逸的伯夷的微妙的心理变化。
    C. 文中写大路两旁的民众不动不响,以静写动,体现出现场气氛的紧张,为下文叔齐、伯夷拦阻周王做了反衬。
    D. 鲁迅描写甲士们对叔齐、伯夷前后态度的变化、前后两次“立正”及“挟”“推”等行为,于幽默中显讽刺。
    7. 下列与文本有关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民众”在文中多次出现,构成了人物活动的社会环境,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性,表现出他们追随周天子伐纣的积极态度。
    B. 姜子牙因其二人阻拦周王出兵伐纣而称其为“义士”,从中可以看出姜子牙对周王的出兵伐纣的举措也是不认可的。
    C. 鲁迅先生描写的叔齐、伯夷“不食周粟”举动与朱自清宁肯饿死也不吃美国救济粮的所为,都表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
    D. 鲁迅先生的“故事新编”,在命名上同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有异曲同工之处,两者都隐含了推陈出新的独特意味。
    8. 请赏析文本一中的画线句。
    9. 文本二指出了传奇体小说艺术特性,请结合文本一进行分析。
    【答案】6. B 7. D
    8. 通过动作描写,生动地表现了叔齐的率性而为;通过语言描写,形象地表现了叔齐的心直口快、忠勇(义)。
    9. ①《采薇》善写场面,场面中的人物就某话题各抒己见,语言的魔力由此发挥。②人物出场带出典籍所属背景,增加信息、丰满情节,《采薇》中伯夷和叔齐的出场连带着引出周王伐纣等历史事件的背景。③叙述者的语言巧妙借用典籍语汇,如 “上谕”、“恭行天罚”、“木主”等词即是典型的典籍语汇。④在蕴含典籍因素的人物语言和叙述者语言中明显地夹杂现代语词,如“借光”“立正”“白蒸汽”等词语。
    【解析】
    【分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分析作品的艺术特色的能力。
    B. “表现出一味追求闲适安逸的伯夷的微妙的心理变化”错误,说伯夷“一味追求闲适安逸”是夸大其词,曲解了人物形象,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A. “表现出他们追随周天子伐纣的积极态度”错,作者并没有在文中表现民众积极伐纣的态度,如“大路两旁的民众,个个肃然起敬,没有人动一下,没有人响一声”。
    B. “从中可以看出姜子牙对周王的出兵伐纣的举措也是不认可的”错,姜子牙称其为义士并不能推出他反对周王出兵这个结论。
    C. “都表现了崇高的民族气节”错,本文所表现的并非夷齐的民族气节,而是表现两人的不知变通
    故选D。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
    “拖着”“扑上去”“钻过”“拉住”“直着脖子嚷”这些为动作描写,表现了叔齐率性而为,特别是他在“百静”之中,大家“不提防”发出这一系列动作,更是表现了他的直率而行;
    语言描写,“‘老子死了不葬,倒来动兵,说得上‘孝’吗?臣子想要杀主子,说得上‘仁’吗?……’”,“老子”的自称以及两个反问句,表现了叔齐的耿直和忠义。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的能力。
    “场面中的人物就某话题各抒己见,语言的魔力由此发挥”,《采薇》中也借用了场面描写,如叔齐对军队到来贴告示场面的描写,既有民众的反应,又有叔齐的具体表现。
    “人物出场还带出典籍所属背景,增加信息、丰满情节”,如伯夷叔齐出场“伯夷的衣服穿好了,弟兄俩走出屋子,就觉得一阵冷气,赶紧缩紧了身子。伯夷向来不大走动,一出大门,很看得有些新鲜。不几步,叔齐就伸手向墙上一指,可真的贴着一张大告示……”,可以看出武王伐纣的历史背景。
    “叙述者对人物的描绘和对现场情境的议论等,也巧妙借自典籍语汇”,如“总该有八十一人抬着罢,里面一座木主,写的是‘大周文王之灵位’”“这正是‘恭行天罚’的周王发”等。
    “奇幻色彩是在蕴含典籍因素的人物语言和叙述者语言中,又明显地夹杂现代语词”,如“两人在后面说一声‘借光’”“开正步向路旁走过去”“到得背后,甲士们便又恭敬的立正”中的“借光”“开正步”“立正”等现代词语。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智襄子①为政,与韩康子、魏桓子宴于蓝台。智伯戏康子而侮段规②。智国③闻之,谏曰:“主不备难,难必至矣!”智伯曰:“难将由我。我不为难,谁敢兴之?”弗听。智伯请地于韩康子,康子使使者致万家之邑于智伯。智伯悦。又求地于魏桓子,复与之万家之邑一。智伯又求蔡、皋狼之地于赵襄子,襄子弗与。智伯怒,帅韩、魏之甲以攻赵氏。襄子乃走晋阳。三家以国人围而灌之,城不浸者三版。沈灶产蛙,民无叛意。智伯行水,魏桓子御,韩康子骖乘。智伯曰:“吾乃今知水可以亡人国也。”桓子肘康子,康子履桓子之跗,以汾水可以灌安邑④,绛水可以灌平阳⑤也。疵⑥谓智伯曰:“韩、魏必反矣。”智伯曰:“子何以知之?”疵曰:“以人事知之。”明日,智伯以疵之言告二子。二子出,疵入曰:“主何以臣之言告二子也?”智伯曰:“子何以知之?”对曰:“臣见其视臣端而趋疾,知臣得其情故也。”智伯不悛。疵请使于齐。赵襄子使张孟谈潜出见二子,曰:“臣闻唇亡则齿寒。今智伯帅韩、魏以攻赵,赵亡则韩、魏为之次矣。”二子乃阴与张孟谈约,为之期日而遣之。襄子夜使人杀守堤之吏而决水灌智伯军智伯军救水而乱韩魏翼而击之襄子将卒犯其前大败智伯之众遂杀智伯,尽灭智氏之族。
    臣光曰:智伯之亡也,才胜德也。夫才与德异,而世俗莫之能辨,通谓之贤,此其所以失人也。夫聪察强毅之谓才,正直中和之谓德。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云梦之竹,天下之劲也,然而不矫揉,不羽括,则不能以入坚;棠溪之金,天下之利也,然而不熔范,不砥砺,则不能以击强。是故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
    (节选自《资治通鉴·周纪一》)
    【注】①智襄子:春秋末期晋国四卿之一,智氏家族的领主。②段规:韩氏家相。③智国:智伯家臣。④安邑:魏氏都城。⑤平阳:韩氏都城。⑥疵:智伯谋士。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襄子夜使人杀守堤之吏/而决水灌智伯军/智伯军救水而乱韩/魏/翼而击之/襄子将卒犯/其前大败智伯之众/
    B. 襄子夜使人杀守堤之吏而决/水灌智伯军/智伯军救水而乱/韩/魏翼而击之/襄子将卒犯/其前大败智伯之众/
    C. 襄子夜使人杀守堤之吏/而决水灌智伯军/智伯军救水而乱/韩/魏翼而击之/襄子将卒犯其前/大败智伯之众/
    D. 襄子夜使人杀守堤之吏而决/水灌智伯军/智伯军救水而乱韩/魏/翼而击之/襄子将卒犯其前/大败智伯之众/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邑:封地、采邑。是古代君主赐予臣下作俸禄的封地。旧时也做县的别称。
    B. 版,古代用以表示所筑土墙的高度和长度。一般认为高二尺、长八尺为一版。
    C. 御,会意字,左“行”中“绳”右“人”,意为人握辔行于道中,即驾驭车马。
    D. 骖乘,指陪乘的人,古代乘车时,尊者居右,驾车人居中,骖乘居左担任警卫。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智国劝智伯要对危机有戒备警惕之心,但智伯自恃实力强大,无人匹敌,在宴会上肆意戏辱韩康子及其家相,为之后的覆亡埋下了祸根。
    B. 韩、魏两国在外交上处于弱势,他们不敢拒绝智伯索地的要求;桓子和康子跟随智伯攻赵,听到智伯灭亡赵氏的话,恐惧到手足失措。
    C. 谋臣疵善于观察人事细节,对形势有清醒准确的判断,他提醒智伯提防韩康子和魏桓子谋反,但劝谏失败,于是他明智地离开了晋国。
    D. 司马光认为智伯的灭亡是由于才与德不匹配,他根据才与德的存在状态把人分为四类,依照这个标准看,智伯虽有才华,但却是个小人。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二子乃阴与张孟谈约,为之期日而遣之。
    (2)夫才与德异,而世俗莫之能辨,通谓之贤,此其所以失人也。
    14. 智伯的哪些行为导致了智氏亡族?请简要说明。
    【答案】10. C 11. D 12. B
    13. (1)两人于是秘密地与张孟谈商议,约好起事日期后送他回城。
    (2)才与德是不同的,而世俗之人不能分辨他们,一概称之为贤明,这是人们找不到贤人的原因。
    14. ①待人傲慢无礼,如戏弄韩康子及其家相;②不听从谋士(智国及疵)的劝谏,刚愎自用;③肆意向韩、魏、赵索要土地,贪婪强横;④轻易把自己谋士的话透露给对手,愚蠢昏昧。
    【解析】
    【分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子大意是:赵襄子夜里派人杀掉智军守堤的官吏,让大水决口反灌智伯军营。智伯的军队为救水而大乱,韩、魏两军乘机从两翼夹击,赵襄子率士兵从正面迎头痛击,大败智家军。
    “襄子夜使人杀守堤之吏”语义完整,后面断开;“而”字一般用于句首,前面断开;“决”字的宾语是“水”,其间不能断开,排除BD;
    “翼而击之”的主语应是“韩、魏”,“智伯军救水而乱韩”或“智伯军救水而乱韩、魏”逻辑不通,排除AD;
    “襄子将卒犯”中的“犯”是动词,缺少宾语,需在“其前”后断开,排除AB。
    故选C。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D.“尊者居右,驾车人居中,骖乘居左担任警卫”错。应为“古代乘车时,尊者居左,驾车人居中,骖乘居右担任警卫”。
    故选D。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桓子和康子“恐惧到手足失措”理解错误,结合原文“桓子肘康子,康子履桓子之跗,以汾水可以灌安邑,绛水可以灌平阳也”可知,魏桓子用胳膊肘碰韩康子,韩康子踩一下魏桓子脚,有恐惧成分,但更多的是两人都意识到了唇亡齿寒的危险,心照不宣地互相示意要有所谋划。
    故选B。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题得分点有:“阴”,秘密地,暗中;“期”,约定;“遣”,送。
    (2)题得分点有:“莫之能辨”,宾语前置,“莫能辨之”;“通”,一概;“所以”,表原因。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结合“智伯戏康子而侮段规”可知,智伯待人傲慢无礼,如戏弄韩康子及其家相;
    结合“智国闻之,谏曰……智伯曰:‘难将由我。我不为难,谁敢兴之?’弗听”和“疵谓智伯曰:‘韩、魏必反矣。’智伯曰:‘子何以知之?’疵曰:‘以人事知之。’明日,智伯以疵之言告二子”可知,智伯不听从谋士(智国及疵)的劝谏,刚愎自用;
    结合“智伯请地于韩康子,康子使使者致万家之邑于智伯。智伯悦。又求地于魏桓子,复与之万家之邑一。智伯又求蔡、皋狼之地于赵襄子,襄子弗与。智伯怒,帅韩、魏之甲以攻赵氏”可知,智伯肆意向韩、魏、赵索要土地,贪婪强横;
    结合“疵谓智伯曰:‘韩、魏必反矣。’……明日,智伯以疵之言告二子”轻易把自己谋士的话透露给对手,愚蠢昏昧。
    参考译文:
    智襄子主持政事,与韩康子、魏桓子在蓝台饮宴。席间智伯戏弄韩康子,又侮辱他的家相段规。智伯的家臣智国听说此事,就告诫说:“主公您不提防灾祸,灾祸就一定会来了!”智伯说:“灾祸都将取决于我。我不给他们降灾就罢了,谁还敢兴风作浪?”(智伯)不听劝告。智伯向韩康子要地,韩康子便派了使臣给智伯送上有万户居民的领地。智伯大喜。又向魏桓子索要土地,魏桓子也交给智伯一个有万户的领地。智伯又向赵襄子要蔡和皋狼的地方,赵襄子不给。智伯勃然大怒,率领韩、魏两家甲兵去攻打赵家。赵襄子于是逃往晋阳。智伯、韩康子、魏桓子三家率领各自军队围住晋阳,引水灌城。城墙只差三版的地方没有被淹没。锅灶都被泡塌,青蛙孳生,人民仍是没有背叛之意。智伯巡视水势,魏桓子为他驾车,韩康子站在右边护卫。智伯说:“我今天才知道水可以灭亡别人的国家。”魏桓子用胳膊肘碰了一下韩康子,韩康子也踩了一下魏桓子的脚,因为汾水会淹没魏的都城安邑,绛水也会灌没韩的都城平阳。智家的谋士疵对智伯说:“韩、魏两家肯定会反叛。”智伯问:“你怎么知道?”疵说:“凭人之常情知道的。”第二天,智伯把疵的话告诉了韩、魏二人。两人出去,疵进来说:“主公为什么把我的话告诉他们两人呢?”智伯问:“你怎么知道的?”疵回答说:“我见他们仔细看我而后匆忙离去,这是他们知道我看穿了他们心思的缘故。”智伯不改。于是疵请求让他出使齐国。赵襄子派张孟谈秘密出城来见韩、魏二人,说:“我听说唇亡齿寒。现在智伯率领韩、魏两家来围攻赵,赵灭亡之后就该轮到韩、魏了。”两人于是秘密地与张孟谈商议,约好起事日期后送他回城。赵襄子夜里派人杀掉智军守堤的官吏,让大水决口反灌智伯军营。智伯的军队为救水而大乱,韩、魏两军乘机从两翼夹击,赵襄子率士兵从正面迎头痛击,大败智家军。于是杀了智伯,将智氏一族全部诛灭。
    臣司马光认为:智伯的灭亡,在于他的才胜过了德。才与德是不同的,而世俗之人不能分辨他们,一概称之为贤明,这是人们找不到贤人的原因。聪慧明察、刚强坚毅才叫才,正义耿直、公道平和才叫德。才,是德的辅助;德,是才的统帅。云梦泽出产的竹子,是天下的刚劲之物,然而如果不矫正它的曲直,不配上羽毛箭头,就不能作为利箭穿透坚固之物;棠溪出产的铜,是天下的精锐锋利之物,然而如果不放在模具中熔炼铸造,不磨砺出锋,就不能作为兵器击穿硬甲。所以,德才兼备的人称之为圣人,无德无才的人称之为愚人,德胜过才的人称之为君子,才胜过德的人称之为小人。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寓宁国县圃中桃李杂花盛开感而赋诗(其一)①
    李纲
    春光不为干戈薄,花县纵观桃李开。
    可惜繁华劳剪刻②,莫教风雨便残摧。
    溪山有意相辉映,蜂蝶多情自往来。
    应笑逐臣心似铁,客中扶病亦登台。
    【注】①此诗约作于1128年,作者因力主抗金被贬荆湘。②剪刻:安排。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由题目可知这是一首触景生情的诗,此时诗人正处于人生低谷,见花而生无限感慨。
    B. 首联写诗人纵观花圃中不受战事影响绽放的桃李,顿感“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C. 二三两联写诗人对眼前盛景充满怜惜,希望风雨不要摧折这一片繁华美好的春景。
    D. 诗人“以我观物”,处处见情,拟人手法的运用使其主观情感表达得更为细腻动人。
    16. 尾联的领词“应笑”意味深长,它领出了尾联内容的转折,又领出了对前文诗意的深化、升华。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案】15. B 16. ①“应笑”二字是调侃之语,表面上是以拟人手法写春花、溪山、蜂蝶等美好之景对“我”的嘲笑,实质是诗人借以表明心志。②尾联借“应笑”二字写出了诗意的转折变化,由前文的写景转为写人,由前文欣赏怜惜春花的喜悦转为对国家命运和个人遭遇的深沉悲慨,使诗歌更富意蕴。③“应笑”二字又自然联结了前后诗意,让前面的景中情和尾联的事中情贯穿联合,深化和升华了诗人强烈的爱国情感,使诗人忧心国事、立志抵御外侮、守护山河的形象更加鲜明突出。
    【解析】
    【分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
    B. “顿感‘心旷神怡、宠辱偕忘’”错。由全诗来看,作者无时无处不在牵挂国运,首句中也有“干戈”的字样,故“宠辱偕忘”理解错误。
    故选B。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鉴赏诗歌语言和思想内容的能力。
    “应笑”二字是作者的心理描写,是调侃之语,意思是这大好春光中的春花、溪山、蜂蝶是如此的富有生机、生命是如此快乐,它们大概会嘲笑“我”这个逐臣吧。此二字表面写自己受到嘲笑,其实是自豪之意,表明自己的心志,即使被贬谪,即使是病中,也要登台看看这大好河山,守护这美好江山;
    诗歌前三句都是写景,描写春光不受战乱影响,圃中桃李杂花盛开,争奇斗艳,一派大好春色;山溪也被这美丽的花朵吸引,一路陪伴护送,映照着桃李的姿容;蜂蝶也在花丛中翩翩起舞。面对这美好春光,诗人不禁担心起来,祈祷这些花朵不要被风雨摧残,表达了对春光的怜惜之情。而第四句中“应笑”二字使得话题陡转,由写景转到写人,由前文欣赏怜惜春花的喜悦转为对国家命运和个人遭遇的深沉悲慨,使诗歌由简单的写景而寄寓了更深刻的家国情怀,也更富意蕴;
    “应笑”二字不仅连接了景与人,更连缀了景中情和事中情。前三句写景中诗人“可惜繁华劳剪刻,莫教风雨便残摧”,担心风雨摧残这大好春光;而尾联中“逐臣”“客中”交代了诗人此刻的身份,暗含着诗人仕途的坎坷;而“病”则让被贬谪的人生困境更加重了暗淡的色彩,但“亦登台”三字忽然从沮丧中振作起来,即使被贬谪,即使在病中,诗人那忧国忧民的炽热情怀并未改变,他对国家山河的热爱、抵御外侮、守护国土的决心并未改变。因此,“应笑”二字串联起诗歌中的情感,并塑造了诗人的爱国者的形象。
    (三)名篇名句默写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谏太宗十思疏》中用对比的手法来说明竭诚待人和轻视他人而带来不同结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阿房宫赋》中杜牧总结了秦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后,借古讽今,画龙点睛地表明写作动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3)《答司马谏议书》中,“________,_____”可以说是王安石的行事准则,也是历史上一切改革家刚决精神的一种概括。
    【答案】 ①. 竭诚则吴越为一体 ②. 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③.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④.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⑤. 度义而后动 ⑥. 是而不见可悔故也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如“竭”“鉴”“度”。
    三、语言文字运用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太阳光射到我们眼里,要在太空飞8分钟,但要远达冥王星,则几乎要飞6小时,这当然是指光速。太阳和冥王星的距离以光速言,只是算小时,但和其他恒星之间,就要计年了。最近的恒星叫人马座一号,离我们有4.29光年。在这难以体会的浩阔空间里,什么也没有,除了亘古的长夜里的簇簇星光。这样的大虚无里,什么戈壁,什么瀚海,都成了__________的笑话。人马座一号不过是太阳系的隔壁邻居,已经__________。至于宇宙之大,从这头到那头,( )。
    “仰观宇宙之大” __________?我们这寒门小族的太阳系,离银河的表面虽只有45光年,但是跟盘盘囷囷的银河涡心却相距大约2.6万光年。正如我们在边角上的座位看戏,只能是__________,哪里就觑得真切。至于“俯察品类之盛”,也有许多东西悖乎我们这小世界的“天经地义”。一年是三百六十五天?一天是二十四小时吗?木星上的一年却大约是地球上的十二年,而其一日只约等于我们的十小时。水星的一年却大约只有我们的八十八天。太阳永远从东边升起来吗?如果你住在金星上,就会看见太阳从西天升起,因为金星的自转是顺时针方向的缘故。
    18.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微乎其微 可望而不可即 来之不易 隔岸观火
    B. 微不足道 可望而不可即 谈何容易 雾里看花
    C. 微乎其微 风马牛不相及 谈何容易 雾里看花
    D. 微不足道 风马牛不相及 来之不易 隔岸观火
    19.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就算是光,也要奔波260亿年 B. 光奔波260亿年就能到达
    C. 如果是光,要奔波260亿年 D. 只有260亿光年的距离
    20.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你如果住在金星上,就会看见太阳从西天升起,因为金星的自转是顺时针方向的缘故。
    B. 如果你住在金星上,就会看见太阳从西天升起,因为金星的自转是顺时针方向。
    C. 你如果住在金星上,就会看见太阳从西天升起,因为金星的自转是顺时针方向。
    D. 如果你住在金星上,太阳从西天升起就会被看见,因为金星的自转是顺时针方向的缘故。
    【答案】18. B 19. A 20. C
    【解析】
    【分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第一空处,微不足道:非常渺小,不值得一提。微乎其微:形容非常少或非常小。语境说的是戈壁、瀚海等都成了不值得一提的笑话,应用“微不足道”。
    第二空处,风马牛不相及:比喻两者全不相干。可望而不可即:只能够望见而不能够接近,形容看来可以实现而实际难以实现。语段中有“隔壁邻居”的暗示,因此,不能用“风马牛不相及”,应用“可望而不可即”。
    第三空处,来之不易:得来很不容易。谈何容易:说起来怎么这样容易,表示事情做起来并不像说的那么简单。根据语境,应用“谈何容易”。
    第四空处,雾里看花:原形容年老眼花看东西模糊,后也形容对事物的真相或本质看不清楚。隔岸观火:比喻见人有危难不援助而采取看热闹的态度。文段语境为坐在边角看戏看得并不真切,应用“雾里看花”。
    故选B。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
    通读语段可知,此处应该强调的是宇宙之大,分析四个选项可知,B项和D项表达的意思是距离不远,不符合强调宇宙之大的意思。A项和C项比较,A项更能突出这一点。
    故选A。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画波浪线的句子“如果你住在金星上,就会看见太阳从西天升起,因为金星的自转是顺时针方向的缘故”有两处语病:一是语序不当,前后分句的主语一致的情况下,主语要放在关联词之前;二是句式杂糅,可改为“因为金星的自转是顺时针方向”。
    故选C。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2021年7月中国航天员在空间站首次完成出舱活动。( )机械臂相当于空间站的左膀左臂,主要用来完成载荷搬运、大范围转移等任务,能够辅助对接实验舱和核心舱。
    作为我国首个可长期在太空轨道运行的机械臂,空间站核心舱机械臂肩部设置了3个关节、肘部设置了1个关节、腕部设置了3个关节, ① 。每个关节对应1个自由度,就如同人的手臂一般,具有7个自由度的活动能力。 ② ,机械臂能够实现自身前后左右任意角度与位置的抓取和操作,为航天员顺利开展出舱任务提供强有力的保证。
    为扩大任务触及范围, ③ 。机械臂的肩部与腕部各安了一个末端执行器,配合各关节的联合运动,从而实现在舱体上的爬行转移。
    21.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机动灵活的机械臂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为这次出舱活动取得成功发挥了巨大作用。
    B. 在这次出舱活动中,机动灵活的机械臂发挥了巨大作用,成了很多人关注的对象。
    C. 这次出舱活动,很多人发现不仅航天员的表现可圈可点,机械臂也发挥了巨大作用。
    D. 航天员和机械臂是这次出舱活动的两大亮点,他们出色的表现吸引了很多人的关注。
    22.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答案】21. B 22. ①一共七个关节
    ②通过各个关节的旋转
    ③机械臂还具备“爬行”功能
    【解析】
    【分析】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之语句复位的能力。
    括号中的句子上承“2021年7月中国航天员在空间站首次完成出舱活动”,下启“机械臂相当于空间站的左膀左臂”,所以所填写语句的前半部分应是“这次出舱活动”,后半部分应陈述“机械臂”,这就可排除AD。
    C项“航天员的表现可圈可点”的内容本文段没涉及,故可排除C。
    故选B。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本段文字介绍的是“机械臂”。
    第①空,根据“空间站核心舱机械臂肩部设置了3个关节、肘部设置了1个关节、腕部设置了3个关节”和“每个关节对应……”可推知应填写的内容是“一共七个关节”。
    第②空,根据“每个关节对应1个自由度,就如同人的手臂一般,具有7个自由度的活动能力”和“机械臂能够实现自身前后左右任意角度与位置的抓取和操作”可推知应填写的内容是“通过各个关节的旋转”。
    第③空,根据“为扩大任务触及范围”和“机械臂的肩部与腕部各安了……从而实现在舱体上的爬行转移”可推知应填写的内容是“机械臂还具备‘爬行’功能”。
    四、作文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据报道,在不久前的国庆中秋双节假期里,堵车大戏在高速公路上演,一些司机随意变道加塞、占用应急车道……10月4日,坐在副驾驶的强女士在2个小时内拍下约270辆车的违章照片,随后她向交警部门进行了举报。该话题登上了微博热搜,大众对强女士的举报行为褒贬不一,褒扬她义举的有之,说她越俎代庖的有之,说她是“告密者”“打小报告”的有之……随后,白岩松在《新闻1+1》栏目中向观众发问“随手拍违章应该鼓励吗”,公安部官方微博“@中国警方在线”也发起了相关投票。
    针对“随手拍违章应该鼓励吗”的问题,我市交管部门准备组织一次座谈会,广泛听取广大市民的意见。你作为一位应邀出席的代表,请写一篇发言稿,阐明自己的观点。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随手拍,拍出正义
    尊敬的各位领导、与会代表以及在座的市民朋友们:
    大家好!
    很荣幸能够在这次座谈会上发言,我今天发言的题目是《随手拍,拍出正义》。最近微博、热搜都在火爆讨论“随手拍事件”。这一热点事件引起了公众广泛关注,也推动了我们这次座谈会的胜利开展。
    或许很多人起初看到这条热搜,脑子里可能会浮出“强女士拍了这么多,会赚多少钱呢?”这种想法,没错。拍违章车辆会有一定的利益报酬。但是除了利益之外呢?我想其中更多的是正义。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有法有度的国家,而法律的出现,就是为了规范人们方方面面的行为。而车辆违章本就触犯了交通安全法。这些车辆占用的是紧急车道,这是保障生命的通道。坐在副驾驶的强女士随手拍下这些违章行为,并举报又有什么错呢?即便是出于利益的驱动,但这一行为客观上也在为维护公共安全,尽到了一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尼采曾言:“可以卑微如尘土,不可扭曲如蛆虫。”哪怕是出于谋取利益,只要符合法律规范,又能为社会交通安全添砖加瓦那也是凡尘之光,值得点赞。
    在利益行为之外,我们更认同其正义考量。试想,面对这么多违章车辆,仅有强女士能够随手拍下并举报。这需要勇气,更需要发自内心的社会责任感。如果社会上有许多这样敢于发声的人,我们的社会必将会更加繁荣、富强充满幸福感。在席卷全球的新冠疫情中,也正是因为中华民族有许许多多像李文亮那样的凡人英雄,我们才得以有效控制疫情,并最终取得抗疫的伟大胜利。强女士的这种行为值得我们鼓励。若天下人都有孔子那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担当与勇气,都有范伸淹那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为国为民的博大情怀,我们必将迎来一个更加文明、和谐的社会!
    王尔德说:“我们生活在阴暗里,但仍有人仰望星空。”现实生活中总会有不如意、不完美的地方。我们需要毛姆笔下“抬头看到月光”的人,我们更需要让自己成为一个有担当、敢作为的行动者。我们需要给那些敢于发声的人们创造条件与保障,这样我们身边才会涌现出更多的“强女士”,我们将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因此,“随手拍应该鼓励吗”这个问题,在我看来不需要纠结。我们应该积极鼓励随手拍行为,使其积极生长,发扬光大,成为人人参与的公众行为。让我们每一个人都为交通安全助力,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共同承担起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的发言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解析】
    【详解】(一)审题:本题考查写作能力。本题是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这是一道模拟2020年全国Ⅰ卷命题模式的材料作文题,它是典型任务驱动型情境作文。我们通过整体感知,把握该材料的核心话题是要求学生对“随手拍违章应该鼓励吗”这一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即以一名普通市民的身份和视角来就此发表自己的观点,形式是以市交管部门座谈会的形式,写一个发言稿,既有现实情境要求,又彰显个性思辨色彩。
    材料一共由四句话构成。第一、二句话为第一层,概述事情的来龙去脉:国庆中秋假期里,高速公路一些司机随意变道加塞、占用应急车道的行为,被坐在副驾驶的强女士拍下违章照片并向交警部门举报。第三句话为第二层,交代大众对强女士的举报行为的态度:褒贬不一。第四句话是这次作文话题的原发点:白岩松的发问以及公安部发起的相关投票。
    所以,从整体看,材料的意义和情感的指向非常明确,那就是:我们每个人在日常生活里如何自觉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对一些违法违规的行为我们又应该持怎样的态度。
    我市交管部门准备组织一次关于“随手拍违章应该鼓励吗”座谈会,广泛听取广大市民的意见。写作主题明确,在具体行文时我们要紧扣这一话题来谈,围绕“一些司机的违章行为”以及“强女士拍照举报行为”和“大众对她的举报行为褒贬不一态度”阐明自己的观点。比如,“占用应急车道是对规则的践踏和对生命的漠视”、“随手拍并举报是公共良知、社会责任感的表现,是一种自觉的监督行为,绝不是多管闲事”、“随手拍的初心值得肯定、但行为要谨慎”。还有“我市交管部门组织这样一次座谈会,广泛听取广大市民意见”的行为,也是我们思考解决问题的一个点,“社会行为的规范也要依赖于完善的基建和有力的监管,不留盲区”。另外,市交管部门“组织这样的座谈会本身也是一次普法和认识提高的过程”、“只有全民参与、人人有责才能营造文明和谐的出行礼仪”等。
    “写一篇发言稿”,要求我们考生在写作时要注意到具体的格式要求,必须符合市民座谈会的具体情境,我们面对的情境对象主体是参加座谈的市民,以及市交管部门的有关领导。所以我们说话的语气,交流的方式都要契合这一情境。
    (二)立意:1、捍卫规则需要随手拍;2、拍是照片,护的是安全;3、随手拍,拍出文明与诚信;4、随手拍,就是一面“照妖镜”;5、随手拍,拍出公德与初心;6、随手拍,牢记自律与他律;7、随手拍,不是随意拍;8、随手拍,拍好底线。
    (三)素材:1、占用应急车道是对规则的践踏。无规矩、不成方圆;根据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的规定,机动车在高速公路上,不得在非紧急情况时在应急车道行驶或者停车。也就是说,非紧急情况,机动车不得占用应急车道。而现实是,一些人随意占用应急车道,堵车时更是把应急车道当成了便捷通道,摆出一副“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的嚣张样子。可以说,开上应急车道,霸占的是救援的绿色通道,碾轧的是出行的基本秩序。
    2、占用应急车道呈现出的是对生命的漠视。应急车道又被称为生命通道,在出现事故的时候应急车道就是在与死神赛跑的赛道,而有的人却可以堂而皇之的走上应急车道,这说明什么?说明有一些人,对漠视他人的利益,对他人的生命缺乏敬畏;应急车道是救急救命的专属通道,不是求快加塞儿的私人车道。一些司机怀抱侥幸心理,先堵住应急车道,再根据车流量变化进行变道,个人或许加快了进度,但总体上不仅加剧了路段拥堵,还很可能阻碍抢险救援车辆的通行,导致生命财产的损失。
    3、随手拍是抽醒公共良知的一条鞭子。他们的良知总是在沉睡。如果没有一条鞭子把他们的良知抽醒,他们就会一直睡。无处不在的电子眼,已经干掉了许多犯罪行为,比如偷车、抢手机。当下如果指望电子眼干掉占用应激车道的行为,成本还太高,毕竟中国的高速公路总里程是如此之长。对于这部分沉睡的人,手机摄像头就是最好的鞭子。手机摄像头,是个好东西。它逐步干掉当众撒泼、地铁猥亵、公众场合举止粗鲁,现在,它很可能会干掉占用应急车道。这就需要有更多的李先生,在确保行车安全的前提下勇敢拍摄举报。
    4、随手拍是社会责任感的体现。随手拍下占用应急车道车辆,到底是份内的事,还是管他人的闲事?厘清问题的关键,不仅在于谁受到了处罚,更在于谁的利益得到了维护。这些车主拍下的,确实是个别人的违章行为,但维护的是包括每名司机在内的公众利益。拍下并举报此类行为,让违法车主受到应有的处罚,就是在维护出行的规矩,保障救援的效率。明明体现了正义感,是急应急车道之所急,怎么能叫多管闲事?敢走应急车道,就别怕被抓拍举报。
    同时,人民是历史的参与者,更是历史的推动者;如果每一个人都是处于旁观者的角度,都以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这种心态,社会的问题永远都是社会问题,我们要认识到,我们身边的问题或许暂时和自己无关,但从长远来看它和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今天的旁观者也许就是明天的当事人。不要等到问题降临到自己身上的时候才认识到它的严重性,历史没有旁观者,我们都是当事人。
    5、2020年10月8日晚有网民发微博反映有私家车被张贴“违章停车提示单”,要求车主向支付宝某账户转账,否则便将违法停车信息向“北京交警”随手拍平台举报。此举已经属于敲诈勒索行为,此类事件已经出现苗头,所以相关部门必须对公众加强相关方面的引导,普及法律基本常识,并且完善相关的奖惩制度。
    6、交通管理部门还需要提醒公民正确拍摄视频,驾驶员不可拍摄视频,车上其他成员才可以拍摄检举视频,由此避免出现“违章拍违章”尴尬局面。并且,为了帮助公民更好地拍摄检举视频,交通管理部门理应讲解视频拍摄的具体内容,要求包含车型、车牌、事发地址之类的具体信息,提升审核效率和检举视频质量。
    (四)写作思路:文章观点鲜明,立场坚定,符合任务驱动型作文的根本要求。文章能围绕核心问题,不枝不蔓,有理有据,层次分明,展现了较强的文章驾驭能力。同时作者透过问题看本质,看到了“举报行为”体现出守护正义的勇气,看到了一个公民应有的社会责任与担当,这一点是难能可贵的。更令人可喜的是文章能看到强女士备受争议背后体现出人们的某种心理,进一步挖掘出自己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并向大家发出有力呼吁。既符合座谈会发言稿的文体特征,又契合市交管部门座谈会的场合,达到了本次座谈会广泛听取民意进而更好为人民交通安全保驾护航的社会目标。


    相关试卷

    2022济南平阴县一中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济南平阴县一中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2022济南平阴县一中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济南平阴县一中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2021届山东省济南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1届山东省济南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论证思路, 玉户帘中卷不去 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 含解析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