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四第二单元5 苏轼词两首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教案配套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四第二单元5 苏轼词两首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教案配套课件ppt,共1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检查预习活动一正音,检查预习活动二晓意,检查预习活动三体情,赏析探究,探讨这首词的表现手法,合作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同行(xíng) 吟(yín)啸(xià) 一蓑(suō) 料峭(qià) 萧瑟(xiā sè)
定风波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已而:一会儿吟啸:吟咏长啸芒鞋:草鞋蓑:蓑衣,雨衣料峭:微微寒冷向来:先前萧瑟:风吹雨落的声音
《定风波》一词,表达了苏轼怎样的情感?(找出词中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一句话或 一个词语。)
★时间:三月七日 ★地点:沙湖道中。 ★环境:先雨后晴。 ★事件:遇雨。★人物:雨具(拿着雨具的仆人),同行,余。★感觉:狼狈 不觉★故:交代写作缘由。 小序交待了写作时间、地点、环境、人物、事件,为作者表达感情做铺垫。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词的小序写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
上片: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理解大意:不要去听那穿林打叶的雨声,不妨一边吟诗长啸,一边缓步而行。竹杖和芒鞋轻捷的更胜过马,有什么可怕!只要披一件蓑衣,任凭一生风雨,我也不在意。
下片: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理解大意:料峭的春风把我的酒意吹醒,我感到微微的寒冷。抬头看时,山头的斜阳却殷殷相迎。回头望望方才风吹雨落的地方,我信步归去,既没有风雨,也无所谓天晴。
1、 以小见大(以一场自然风雨实写人生风雨、人生态度,从生活小事件中见出人生大哲理。)2、一语双关(“风雨”和“晴”既是指自然现象,也是指人生中的风雨和晴天,即:人生中艰难困苦的逆境和人生中春风得意的顺境。)3、比喻(竹杖芒鞋:闲人、穷困潦倒的人,隐喻词人不得志。马:忙人、达官显贵,隐喻奔波官场。)
《定风波》总结
1.内容:外出突然遇雨后的态度和心境。2.表达方式:夹叙夹议3.艺术手法:以小见大,双关,比喻4.风格:语言质朴,感情平和,境界明快。
东坡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①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 ②荦(luò )确:山多大石。1、这首诗叙写了什么事?2、诗中采用了什么手法?抒发了怎样的情怀?
1、叙写了作者月夜在幽静的雨后东坡悠然自得闲散游步一事。2、运用对比的手法,“市人”和“野人”,“莫嫌”和“自爱”形成对比,抒发了自己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对世俗名利的不屑,洋溢着坚守信念、乐观旷达的情怀。
实战练笔
电视台要举行“中华历史文化名人盛典”颁奖大会,请你为获奖的苏轼写一段颁奖词。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只这一句,就让无数后人享用一生。谪仙的挥毫洒脱与词圣的铿锵有力,在天地自然的鬼斧神工下,熔铸成你不屈的豁达魂灵。那夜空中熠熠闪光的银河是对你最佳的溢美之词,这大地上奔腾豪迈的江水是对你无上的礼赞之章,这一切的辛酸与繁华,都汇聚成为五千年一个词坛巨人的名字——苏轼。
心有东坡词,人生无难题。人生再多的风雨,经过东坡的过滤,都变成一片晴空了。苏轼为我们撑起了一把伞,撑出了一片晴朗的天空,愿我们活得像他一样明亮,一样豁达。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二单元5 苏轼词两首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评课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峨嵋共比高,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文传千古,情理与趣理同在,婉约与豪放并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必修四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课前预习课件ppt,共1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定风波苏轼,赏析文本,一件小事,一件小事归途遇雨,一组对比,一种态度,课堂讨论,一种手法,一些思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