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吉林省吉林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测试 化学 PDF版含答案(可编辑)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化学.pdf
    • 化学一调参考.docx
    化学第1页
    化学第2页
    化学第3页
    化学一调参考第1页
    化学一调参考第2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吉林省吉林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测试 化学 PDF版含答案(可编辑)

    展开

    这是一份吉林省吉林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测试 化学 PDF版含答案(可编辑),文件包含化学一调参考docx、化学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2页, 欢迎下载使用。


    吉林市普通中学2021—2022学年度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调研测试

    化学答案及评分标准

    各位老师:

    关于本次阅卷,做如下相关说明:

    1、本次测试是第一次调研,要利用本次测试培养学生科学规范的答题习惯,因此阅卷一定要严格按照评分标准进行,尤其是学生的主观题答案,不能随意给分。希望各位老师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认真批阅每一张试卷,给予学生最大的公平。

    2、本次阅卷要求在周六(29号)中午之前结束,辛苦大家!

    【测试答案】

    选择题:1~10每题2分;11~20每题3分;共50分。

    ABDCD  CDDBA  AABBC  CDBCB

    非选择题:4道题共50分

    21.(12分)

       (1)a2写大写字母不给分

    (2)  (2分)②NaOH(2分可以写汉字

    (3)氧化  2分)

       46Fe3+ + 2NH4+ === 6Fe2+ + N2↑ + 8H+  2分)

                10Fe2+ + 2NO3- + 12H+ === 10Fe3+ + N2↑ + 6H2O  2分)

       (写化学方程式不给分;离子方程式配平给1分,不写气体符号不扣分;方程式先后顺序不作要求

    解析:

    (1)氮的固定是指将氮元素从游离态转化为化合态,所以选a。

    (2)氮气电子式提醒学生不要漏写孤对电子

    (3)在含有铵根离子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微热后会有氨气逸出,可以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4)此题是情境方程式书写,情境是铁循环脱氮图示,并且给定酸性环境,注意方程式的电子守恒和电荷守恒。

    22 (10)

     (1)  +4 2分)  

    (2) 分液漏斗 2错别字不给分

    (3) 浓硫酸2可以写成“浓H2SO4  

     (4) 预热铜丝达到反应温度,以便将产生的氯气及时除去

     2问主要考查预热的目的,只答能除去氯气给1分

    (5) 防止空气中的水和 CO2 进入干燥管中影响对 CO2 的测量 2分) 

    第4、5主要考查反应条件的控制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解析

    (1) CNO-N元素 -3价,O元素-2价,故C元素+4价。

    (2)装置名称是分液漏斗

    (3)实验原理为测量干燥管Ⅰ吸收的二氧化碳的质量确定对CN-的处理,由于乙装置中产生N2CO2Cl2H2O,氯气与水都能被碱石灰吸收,影响二氧化碳质量的测定.所以进入干燥管Ⅰ的气体应除去氯气与水,用浓硫酸吸水,用铜网除去氯气,故丙装置中的试剂是浓硫酸

    (4)问主要考查预热的目的,预热铜丝达到反应温度,才能将产生的氯气及时除去 

    (5)干燥管Ⅰ的作用是吸收CO2,测定生成的CO2的质量,空气中的CO2、水蒸气进入干燥管Ⅰ干扰实验,所以干燥管Ⅱ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CO2、水蒸气进入干燥管I中影响对CO2的测量

    23.(12

    (1)2Li++CO===Li2CO3 2写化学方程式不给分离子方程式配平给1不写沉淀符号不扣分

    (2)提高水浸速率2写“提高反应速率”不给分

    (3)防止温度过高氨气逸出(1分防止温度过高碳酸氢铵分解(1分,或碳酸受热分解。其中碳酸来自氨气与碳酸氢铵反应得来 

    (4)1.21.3(21.25附近皆可

    (5)二氧化碳1分)、水蒸气(1)(写“CO2H2O”也可以

    (6)NH4Cl(2写物质名称不给分   

    解析:

    (1锂与镁元素性质相似,镁离子和碳酸根是可以产生碳酸镁沉淀,因此离子和碳酸根生成碳酸锂沉淀。

    (2)这个属于预处理,升温可以提高水浸速率

    (3)温度不宜过高,要从速率、物质分解、挥发等三大角度去思考,本题涉氨气逸出和碳酸氢铵分解,或碳酸受热分解。其中碳酸来自氨气与碳酸氢铵反应得来。

    (4)看图作答即可

    (5)可以类比浓硫酸与蔗糖的脱水实验,或者能想到生活中面包疏松多孔,都可以答出是因为分解产生了大量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

    (6)根据所含元素和各物质之间的反应可判断出是氯化铵。

    24(16

    (1)2NO(g) N2O2(g) ΔH=(E2-E3) kJ·mol-1

    2ΔH-(E3-E2) kJ·mol-1也可以;只写对方程式或只写对变,给1分;方程式不写聚集状态不给分,焓变没有单位或单位写错不给分

    (2) 反应②   2只写“”给1分

    3) 0.032 

    ②3632 

    ③ >2写“大于”不给分

    (4) C>B>A 2顺序必须由大到小,写反了不给分

    在100-200内,V2O5的质量分数对该催化剂活性的影响是催化剂的质量分数越高,催化剂的活性越好(1分),超过200,没有明显区别 (1分)

    主反应接近反应限度(1分),发生副反应的氨气增多 (1分)。  

    解析:

    (1)根据题图可知反应2NO(g) N2O2(g) ΔHE(生成物)E(反应物)(E2E3) kJ·mol1

    (2)化学反应的速率由慢反应决定,活化能越高,反应速率越慢,反应②的活化能较高,是慢反应

    (3)02 s内,NO的物质的量变化了(0.200.08) mol,则v(NO)0.03 mol·L1·s1

    从表格中数据可知,T1温度下4 s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2NO(g)  O2(g)2NO2(g)

    起始(mol·L1)  0.1          0.05    0

    转化(mol·L1)  0.07         0.035   0.07

    平衡(mol·L1)  0.03         0.015   0.07

    则平衡常数K363

    2NO(g)O2(g) 2NO2(g)的平衡常数K,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vv,即kc2(NO)·c(O2)kc2(NO2),则K;将容器的温度改变为T2kk,则T2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1<363,由于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升温平衡常数减小,则T2>T1

    4 AC两点温度相同,催化剂的质量分数不同,有图可知,催化剂的质量分数越大,反应速率越大,AB两点,催化剂的质量分数一样,温度B点高,则反应速率快,BC两点催化剂的质量分数对反应速率影响大,即C>A,则从起始至对应ABC三点的平均反应速率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B>A

    图可知,在100-200内,V2O5的质量分数对该催化剂活性的影响是催化剂的质量分数越高,催化剂的活性越好,超过200,没有明显区别;

    ③若烟气中O2含量一定,在催化剂适宜温度范围内,n(NH3)/n(NO)>1时,主反应接近反应限度,发生副反应的氨气增多。

     

    相关试卷

    2022届吉林省吉林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测试 化学(PDF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2届吉林省吉林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测试 化学(PDF版含答案),文件包含化学pdf、化学一调参考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2页, 欢迎下载使用。

    吉林省吉林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测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吉林省吉林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测试化学试题含答案,共10页。

    吉林省吉林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测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吉林省吉林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测试化学试题含答案,共10页。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