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山东学情”2022届高三上学期10月联合考试试题 生物B 含答案
展开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野池水满连秋堤,菱花结实蒲叶齐。川口雨晴风复止,蜻蜓上下鱼东西。”以下与此相关的描述错误的是
A.“野池”是由池水等无机环境及菱、蒲、鱼等生物组成的生态系统
B.“野池”里所有的鱼组成了一个种群
C.蜻蜓与蒲所具有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不完全相同
D.“野池”中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
2.施旺曾经指出细胞现象有两类,一类是“造型现象”,一类是“生理现象”,并首次称后者为“代谢过程”。由此可以得出
A.一切生物体都是由细胞及细胞产物构成 B.细胞是一个绝对独立的生命单位
C.新细胞都是由老细胞分裂产生的 D.细胞既是结构单位,也是功能单位
3.“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实验中,以下操作改进不可行的是
A.鸡蛋蛋清液容易引起试管挂壁而难以清洗,可用熟蛋白捣碎制成悬液代替
B.在检测还原糖时,可适当提高水浴温度缩短反应时间
C.在检测蛋白质时,将B液换用0.05 g/mL的CuSO4溶液增强实验效果
D.在检测脂肪时,可用刀片刮取花生种子后涂抹到装片上以降低徒手切片难度
4.新冠病毒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单链RNA病毒,其表面有囊膜和蛋白质,其中刺突蛋白可
被细胞表面的ACE2受体识别,然后囊膜和细胞膜融合,整个病毒进入肺泡细胞。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A.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中腺嘌呤与脱氧核糖相连接
B.ACE2受体识别刺突蛋白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
C.新冠病毒进入肺泡上皮细胞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
D.病毒的刺突蛋白的合成需要肺泡细胞提供能量和原料
5.蓖麻毒素是一种分泌蛋白,它能使真核生物的核糖体失去活性。细胞分泌蓖麻毒素过程中通过高尔基体以囊泡形式运输至液泡,在液泡中加工成成熟蓖麻毒素,再分泌至细胞外。有关此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蓖麻毒素使核糖体失去活性会阻碍细胞合成蛋白质
B.蓖麻毒素的加工需要内质网、高尔基体、液泡的参与
C.成熟的蓖麻毒素可独立穿出液泡膜进而分泌至胞外
D.蓖麻毒素在液泡中成熟可以防止其毒害自身核糖体
6、如图是生物界中能量“通货”-ATP的循环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的M指的是腺苷,N指的是核糖
B.食物为ATP“充电”指的是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
C.图中不同来源的ATP均可用于胞吞和胞吐
D.ATP的“充电”需要酶的催化,而“放能”不需要
7.温度会影响酶促反应速率,其作用机理可用坐标曲线表示如图。其中a表示底物分子具有的能量,b表示温度对酶空间结构的影响,c表示酶促反应速率与温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随着温度的升高,底物分子具有的活化能增加
B.处于曲线c中1、2位点酶分子活性是相同的
C.酶促反应速率是底物分子的能量与酶空间结构共同作用的结果
D.酶适于低温保存,原因是底物分子的能量低
8.某实验小组为探究细胞中ROCK1(一种蛋白激酶基因)过度表达对细胞呼吸的影响,通过对体外培养的成肌细胞中加入不同物质检测细胞耗氧率(OCR,可一定程度地反映细胞呼吸情况),设置对照组:Ad-GFP组,实验组:Ad-ROCK1(ROCK1过度表达)两组进行实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注:寡霉素:ATP合酶抑制剂;FCCP:作用于线粒体内膜,线粒体解偶联剂,不能产生ATP;抗霉素A:呼吸链抑制剂,完全阻止线粒体耗氧。
A.加入寡霉素后,OCR降低值代表机体用于ATP合成的耗氧量
B.FCCP的加入使细胞耗氧量增加,细胞产生的能量均以热能形式释放
C.ROCK1过度表达只增加细胞的基础呼吸,而不增加ATP的产生量
D.抗霉素A加入成肌细胞后只能进行无氧呼吸,无法产生[H]和CO2。
9.将若干豌豆幼苗置于25℃条件下培养4d,测得的相对呼吸速率为10,再分别置于不同温度下测定3h后呼吸速率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呼吸速率可通过O2的吸收量或CO2的释放量来测定
B.与40℃相比,35℃时豌豆幼苗的呼吸速率更加稳定
C.从图中可以得出豌豆幼苗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为30℃
D.温度通过影响酶的活性进而影响豌豆幼苗的呼吸速率
10.绿色植物叶绿体中光合色素的种类及含量与植物叶片的颜色变化密切相关。绿色叶片的叶绿体中叶绿素的含量通常比类胡萝卜素的含量高;黄绿色叶片的叶绿体中含有叶绿素b,而不含叶绿素a;黄色叶片的叶绿体中含有类胡萝卜素而不含叶绿素;秋天叶片变红是由于叶绿素不够稳定,逐渐分解而使叶肉细胞内积累的花青素的颜色显现了出来。乙图是某植物叶绿体色素提取分离实验中得到的纸层析结果,其中甲图实验材料为绿叶,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纵坐标文字为:色素相对浓度)
A.①为黄叶,②为黄绿叶 B.③为黄绿叶,⑤为黄叶
C.③为黄绿叶,④为秋天红叶 D.④为秋天红叶,⑤为黄叶
11.细胞周期可分为分裂间期和分裂期(M期),根据DNA合成情况,分裂间期又分为G1期、S期和G2期。研究发现,细胞能严格有序地增殖与细胞周期中存在保证核DNA复制和染色体分配质量的多个检验点有关。只有相应的过程检验合格,细胞才能顺利进入下一个时期。下图1表示细胞周期简图及相应检验点位置,字母表示时期,已知核DNA的复制是在D时期完成的。研究发现,细胞中存在一种有丝分裂促进因子(MPF),可使A时期细胞顺利通过检验点4进入B时期,图2表示MPF在细胞周期中的活性变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人体造血干细胞、洋葱根尖分生区的细胞可作为研究图1所示过程的实验材料
B.图1中检验染色体是否都与纺锤体相连的是检验点4
C.分析图2可知,MPF的活性在B时期先增大后减小
D.若将A时期细胞与去核的B时期细胞融合,可使A时期细胞提前进入B时期
12.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简称CDK)是细胞周期调控的核心物质,不同的CDK能使其特异性靶蛋白质磷酸化从而激发细胞周期各期的顺利进行,其中CDK4或CDK6被激活能激发细胞进入细胞周期G1期(DNA合成准备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不同的CDK使特异性靶蛋白质磷酸化的过程,可能改变了靶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从而使其功能发生改变
B.可利用小鼠的生发层细胞作为实验材料来探究不同CDK的作用
C.CDK4或CDK6被激活的细胞,细胞周期S期(DNA合成期)会缩短
D.抑制CDK4和CDK6的活性可以控制癌细胞的增殖
13.图为染色体数为2m,核DNA数目为2n的某动物精原细胞分裂的示意图,两对基因A、a和B、b分别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①③表示细胞处于染色体着丝粒向两极移动的时期。不考虑交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中有同源染色体,核DNA数目为2n
B.③中无同源染色体,核DNA数目为2n
C.①正在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D.与图中精细胞同时产生的另外3个精细胞的基因型是aB、ab、AB
14.下图表示某高等动物的几个细胞分裂示意图(数字代表染色体,字母代表染色体上带有的基因)。图中不可能反映的是
A.若图甲细胞中1与2的片段部分交换,属于基因重组
B.图丙表明该细胞发生了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
C.图乙细胞发生了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
D.图丙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
15.科学研究发现,四种基因控制着某种线虫细胞凋亡的启动,四种基因的表达产物EGL-1、CED-9、CED-4、CED-3之间的关系如下图。以下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说明:“-”表示抑制,“+”表示促进
A.调控该种线虫细胞凋亡全过程的基因应该多于四种
B.正常情况下,发生凋亡的细胞内EGL-1、CED-3的含量增加
C.若CED-4基因发生突变而不能表达,细胞凋亡过程会受很大影响
D.若CED-9基因发生突变而不能表达,则不会引起细胞凋亡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6.除了温度和pH对酶活性有影响外,一些抑制剂也会降低酶的催化效果。图1为酶作用机理及两种抑制剂影响酶活性的机理示意图,图2为相同酶溶液在无抑制剂、添加不同抑制剂的条件下,酶促反应速率随底物浓度变化的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非竞争性抑制剂降低酶活性的机理与高温、低温对酶活性抑制的机理相同
B.据图可推测,竞争性抑制剂与底物具有类似结构而与底物竞争酶的活性位点
C.底物浓度相对值大于15时,限制曲线甲酶促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酶浓度
D.曲线甲和曲线乙分别是在酶中添加了竞争性抑制剂和非竞争性抑制剂的结果
17.将酵母菌破碎并进行差速离心处理,然后将得到的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与未经离心的酵母菌分别装入试管①~⑥中,然后加入不同的物质,进行如下表所示的实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注:“+”表示加入了适量的相关物质,“-”表示未加入相关物质
A.会产生酒精和CO2的试管有②⑥
B.会产生CO2和H2O的试管有①③⑤
C.根据试管②⑥的实验结果.不能判断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的场所
D.根据试管①③⑤的实验结果,可以判断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的场所
18.以测定的CO2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研究温度对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影响,结果如图甲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光照相同时间,在25℃条件下植物积累有机物的量最多
B.光照相同时间,35℃时光合作用积累有机物的量小于30℃时的积累量
C.如果该植物原重X kg,置于暗处4h后重(X-l)kg,然后光照4h后重(X+2)kg,则总光合速率为3/4 kg·h-1
D.若将乙装置中NaHCO3溶液换成NaOH溶液,则在黑暗条件下可测得B曲线
19.雌蝗虫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雄蝗虫性染色体组成为XO(即雄蝗虫只有1条X性染色体)。控制蝗虫复眼正常基因(B)和异常基因(b)位于X染色体上,且基因b会使雄配子致死。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在有丝分裂后期,雌蝗虫细胞的染色体数比雄蝗虫多2条
B.雄蝗虫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其体细胞相同
C.蝗虫的群体中,仅考虑B,b基因,共5种基因型
D.杂合复眼正常雌体和复眼异常雄体杂交,后代中复眼正常:复眼异常=1:1
20.已知果蝇的红眼、白眼是一对相对性状,由X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基因型分别为XBXb与XbY的雌雄果蝇交配生育一只基因型为XBXbY的果蝇,产生该果蝇的原因可能是
A.雌果蝇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 B.雌果蝇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
C.雄果蝇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 D.雄果蝇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
第II卷(非选择题55分)
21、(11分)科学研究发现,某蛋白A位于内质网膜上,能与蛋白S结合,使Ca2+进入内质网腔内,Ca2+可以通过内质网与线粒体间的特殊结构进入线粒体内,通过调控有氧呼吸的过程,影响细胞内脂肪的合成。下列图甲是某细胞膜局部亚显微结构图解,图乙是该细胞内脂肪合成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某同学判断该细胞最可能为动物细胞,其判断依据是 。
(2)据图甲分析,细胞膜上蛋白质F具有 和 功能。该细胞膜上某些分子被荧光染料处理后可发出荧光,再用高强度激光照射,被照射区域可被“漂白”,即荧光消失,随后,该“漂白”区域荧光逐渐恢复。被“漂白”区域的荧光强度得以恢复,推测其原因可能是 。
(3)据图乙分析可知,Ca2+进入线粒体内,通过调控有氧呼吸第 阶段反应,进而影响脂肪的合成。研究发现,细胞内蛋白S基因突变后,细胞中脂肪的合成会减少,试推测其原因可能是 。
(4)以蛋白S基因突变体为材料,利用蛋白N(可将Ca2+转运出线粒体)证明“脂肪合成受到线粒体内的Ca2+浓度调控”的研究思路是 。
22.(10分)现有两种淀粉酶A与B,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不同温度条件下这两种淀粉酶的活性,设计如下实验。
实验原理:温度等条件可以影响酶的活性;淀粉在淀粉酶的催化作用下分解成麦芽糖;用分光光度计测量溶液的吸光度时,物质含量越多,其吸光度越大,因此可测出物质的相对含量。
实验材料:一定浓度的淀粉溶液、相同浓度的淀粉酶A和淀粉酶B溶液、水浴缸、温度计等。
实验过程如表所示:
实验结果:用分光光度计对各组淀粉含量进行检测,结果如图所示。
(1)细胞中酶的作用机理是 ,合成酶的场所是 。
(2)该实验的自变量是 ,无关变量有 (填写两项)。
(3)根据实验结果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酶A在20℃条件时活性较高 B.酶A的活性一定小于酶B的活性
C.酶B在40℃条件时活性较高 D.大于50℃条件时,酶A完全失活
(4)此实验用分光光度计检测底物淀粉的剩余量来表示酶的活性,能不能用斐林试剂检测生成物麦芽糖的含量来表示酶的活性? 。原因是 。
(5)若要进一步探究酶B的最适温度,实验设计的主要思路应是在 之间设立较小温度梯度的分组实验,按上述步骤进行实验,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23.(11分)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其光合速率受多种外界因素的影响。
(1)叶绿体中催化CO2固定的酶R由叶绿体DNA编码的大亚基和细胞核DNA编码的小亚基共同组装而成,其合成过程及部分代谢途径如图所示。
①酶R小亚基在 中的核糖体合成后进入叶绿体,在叶绿体的 中与酶R大亚基组装成有功能的酶。
②进行光合作用时,酶R需ATP参与激活,光能转化为ATP中的化学能是在 (填场所)上完成的。活化的酶R催化CO2固定产生C3,C3还需被 还原,被还原的C3一部分进一步合成糖类,另一部分合成X,X为 。在叶绿体中,糖类主要以淀粉形式储存。光合作用旺盛时,若植物合成的糖类以可溶性糖形式储存在叶绿体中,则可能导致叶绿体 。
(2)科研人员以甜瓜为对象,研究温度和CO2浓度对甜瓜净光合速率(即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的速率减去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的速率)的影响,结果如图。
①据图分析,甜瓜净光合速率并不与环境温度始终正相关,得出此结论的依据是 。
②一般而言,光合作用酶的最适温度比呼吸作用酶低。结合图中信息分析26℃、CO2浓度为1.2~1.6mL/L时,净光合速率显著上升的原因是 。
24.(13分)下图表示果蝇(2n=8)体内细胞在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核DNA比值的变化曲线,其中d点表示该分裂结束点。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雄性果蝇的生殖器官制成的装片,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可能会有 条,图中c点染色体/核DNA比值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cd段细胞中有 个染色体组。
(2)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相比,不会发生的变异类型是 ,原因是 。
(3)若某卵原细胞(2N=8)中每对同源染色体仅有一条染色体上的DNA分子两条链均被15N标记,该卵原细胞在14N的环境中进行减数分裂(不考虑交叉互换),那么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初级卵母细胞中含有15N标记的染色单体有 条;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次级卵母细胞中含有15N标记的染色体数目不确定,有 种情况,数目不确定的原因是 。
25.(10分)cAMP(环化一磷酸腺苷)是一种细胞内的信号分子。研究表明,cAMP对初级卵母细胞完成减数第一次分裂有抑制作用,大致机理如下图所示。
(1)由图可知,被激活的酶A能催化ATP脱去两个 基团并发生环化形成cAMP,cAMP能活化酶P。
(2)女性在胚胎时期卵原细胞就发育成为初级卵母细胞,但初级卵母细胞启动减数第一次分裂则需要等到进入青春期之后。依据上图推测,进入青春期后女性的初级卵母细胞恢复分裂的信号途径是 ,细胞内的cAMP浓度降低,活化的酶P减少,解除了对减数第一次分裂的抑制作用。
(3)初级卵母细胞的不均等分裂依赖于细胞膜内陷位置形成的缢缩环。有人认为cAMP抑制减数第一次分裂是因为影响了缢缩环,为此搜集了小鼠的初级卵母细胞,在诱导恢复分裂后,用两种特异性药物(药物H和药物F)进行了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①应从小鼠的 (器官)中获取初级卵母细胞,然后转移到37℃、含5%CO2的恒温培养箱中培养。
②根据上述结果推测,药物F对酶A有 作用,cAMP抑制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原因除了阻止缢缩环的形成,还可能是 。
2022山东省“山东学情”高三上学期10月联合考试生物A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2山东省“山东学情”高三上学期10月联合考试生物A含答案
2022山东省“山东学情”高三上学期10月联合考试试题生物B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2山东省“山东学情”高三上学期10月联合考试试题生物B含答案
山东省“山东学情”2022届高三上学期10月联合考试 生物A 含答案: 这是一份山东省“山东学情”2022届高三上学期10月联合考试 生物A 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