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三册5 液体一课一练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三册5 液体一课一练,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液体 随堂检测,下列属于液晶态的分子示意图的是,下面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2.5液体 随堂检测1.关于液体的表面张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液体的表面张力使表面层内液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小于B.液体表面张力的方向与液面垂直并指向液体内部C.产生表面张力的原因是表面层内液体分子间只有引力没有斥力D.液体表面张力与浸润现象都是分子力作用的表现2.把玻璃管的裂口放在火焰上烧熔,它的尖端就变成球形了,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玻璃是非晶体,熔化后再凝固变成晶体B.玻璃是晶体,熔化后再凝固变成非晶体C.熔化后的玻璃表面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使其表面绷紧D.熔化后的玻璃表面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使其表面扩张3.下列属于液晶态的分子示意图的是( )A. B. C. D.4.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鸭子从池塘中出来,羽毛并不湿——毛细现象B.细玻璃棒尖端放在火焰上烧熔后变成球形——表面张力C.粉笔能吸干纸上的墨水——浸润现象D.布做的雨伞,虽然纱线间有空隙,却不漏雨水——毛细现象5.戴一次性医用防护口罩是预防新型冠状病毒的有效措施之一,合格的一次性医用防护口罩内侧所用材料对水都是不浸润的.如图所示为一滴水在某一次性防护口罩内侧的照片,对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照片中的口罩内侧所用材料不合格B.照片中水滴的附着层内分子排布比水滴的内部分子排布稀疏C.照片中水滴表面分子比水滴的内部分子密集D.水对所有材料都是不浸润的6.关于液体的表面张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表面张力是液体内部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力B.液体表面层分子的分布比内部稀疏,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C.不论是水还是水银,表面张力都会使表面收缩D.表面张力的方向与液面垂直7.下列有关浸润和不浸润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在夏季,人穿棉线衣服感觉舒适是因为汗水对棉线是浸润物体B.单杠、双杠运动员上杠表演前,手及杆上涂镁粉,是因为水对镁粉是浸润物体C.水银气压计中,水银在玻璃管中上升,是由于水银对玻璃是浸润物体D.酒精灯的灯芯经常用棉线做成,因为酒精对棉线是浸润物体8.若液体对某种固体是浸润的,当液体装在由这种固体物质做成的细管中时( )A.产生毛细现象时,液体在毛细管中一定上升 B.管中的液体表面一定下凹C.液体跟固体接触的面积有收缩的趋势 D.液体跟固体接触的面积有扩大的趋势9.把一条细棉线的两端系在铁丝环上,棉线处于松弛状态。将铁丝环浸入肥皂液里,拿出来时环上留下一层肥皂液的薄膜,这时薄膜上的棉线仍是松弛的,如图所示。用烧热的针刺破某侧的薄膜,观察到棉线的形状,图中所标的箭头方向合理的是( )A. B. C. D.
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D解析:与气体接触的液体表面层内分子间距离大于液体内部分子间距离,液体表面层的分子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与斥力,但由于分子间的距离大于分子的平衡距离,分子引力大于分子斥力,分子力表现为引力,即存在表面张力,A、C错误;表面张力的方向平行于液体表面,而非与液面垂直,B错误;液体表面张力与浸润现象都是分子力作用的表现,D正确.2.答案:C解析:玻璃是非晶体,熔化再凝固后仍然是非晶体,故A、B错误;玻璃管的裂口放在火焰上烧熔后尖端变成球形,是表面张力的作用,因为表面张力具有使液体表面绷紧即减小表面积的作用,而体积相同情况下球的表面积最小,故呈球形,故C正确,D错误。3.答案:B解析:液晶在某个方向上看,其分子排列比较整齐,但从另一方向看,分子的排列是杂乱无章的,选项A、C中分子排列非常有序,不符合液晶分子的排列规律,故A、C错误;选项B中分子排列比较整齐,但从另外一个角度看也具有无序性,符合液晶分子的排列规律,故B正确;选项D中,分子排列是完全无序的,不符合液晶分子的排列规律,故D错误。4.答案:B解析:鸭子从池塘中出来,羽毛不湿,是不浸润现象,故A错误;细玻璃棒尖端放在火焰上烧熔后变成球形,是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故B正确;粉笔能吸干纸上的墨水,是毛细现象,故C错误;布做的雨伞,虽然纱线间有空隙,却不漏雨水,主要是因为表面张力的作用,故D错误。5.答案:B解析:合格的一次性医用防护口罩内侧所用材料对水不浸润,照片中的口罩正好发生了不浸润现象,A错误;根据照片所示,水发生了不浸润现象,则水滴的附着层内分子排布比水滴的内部排布稀疏,B正确;照片中水滴为球形,水滴表面的分子间距比水滴内部的分子间距大,分子之间的作用力为引力,形成的是表面的张力,C错误;水对所有材料不都是不浸润的,比如,水可以浸润玻璃,D错误.6.答案:BC解析:表面张力是液体表面层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不是液体内部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故A错误。液体表面层分子较液体内部稀疏,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表面张力具有使液面收缩的趋势,故B、C正确。表面张力的方向沿液面的切线方向,不与液面垂直,故D错误。7.答案:ABD解析:水银在气压计的玻璃管中上升,是由于大气压的作用,C错;水对棉线是浸润物体,水对镁粉是浸润物体,酒精灯的灯芯经常用棉线做成,酒精对棉线是浸润物体,A、B、D对。8.答案:ABD解析:液体对某种固体是浸润的,这时固体分子与液体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比液体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强,使液体跟固体接触的面积有扩大的趋势;浸润液体产生毛细现象时,液体在毛细管中一定上升,管中的液体表面一定下凹,故A、B、D正确。9.答案:AD解析:若用烧热的针刺破B侧的薄膜,由于A侧薄膜中表面张力作用,棉线向A侧弯曲,故A正确,C错误;若用烧热的针刺破一侧的薄膜,不可能两侧都有张力,故B错误;若用烧热的针刺破A侧的薄膜,由于B侧薄膜中表面张力作用,棉线向B侧弯曲,故D正确。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第二章 气体、固体和液体5 液体课后练习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 第三册第二章 气体、固体和液体5 液体同步训练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2019)5 液体当堂检测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