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山西省晋中市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附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1年山西省晋中市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附答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综合题,填空题,作图题,简答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1.如以下列图所示为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中游人从路灯下走过的场景,根据图片提供的信息估测该路灯的高度,以下数据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 2m B. 3m C. 7m D. 13m
2.如图是小明“探究声音产生原因〞的实验,用悬线下的轻质小球紧靠正在发声的音叉,发现小球屡次被弹开。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 音叉发声是由于小球的跳动产生的 B. 小球的跳动说明声音能够传递信息
C. 小球的跳动说明空气能够传声 D. 用小球的跳动反映音叉的振动
3.一短跑运发动在5s内跑完了50m,汽车行驶的速度是54km/h,羚羊奔跑的速度是20m/s,那么三者速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
A. 运发动、汽车、羚羊 B. 汽车、羚羊、运发动
C. 羚羊、汽车、运发动 D. 运发动、羚羊、汽车
4.如下列图的四种物态变化是实例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
A. 冰雪遇暖消除 B. 水烧开时冒出“白气〞
C. 草叶上形成“白霜〞 D. 用干手器将手烘干
5.下面是冬天常见的几种物态变化现象,其中伴有吸热过程的是:〔 〕
A. 冰棍上冒出的“白气〞 B. 卫生间里的固体清香剂放置久后变小
C. 寒冬里,天空飘着鹅毛大雪 D. 带着眼镜从室外走入室内镜片会蒙上水珠
6.教室内气温为25℃,小江同学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涂抹少量与室温相同的酒精.如图中能比较正确地反映温度计示数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 〕
A. B.
C. D.
7.在月光下,李明看到月亮在云层中穿梭,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
A. 月亮 B. 云层 C. 停在路边的汽车 D. 远处的高山
8.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下列图,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
A. 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4s B. 4s~8s内,甲乙同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C. 0~8s内,甲乙两同学运动的路程相等 D. 8s末甲乙两同学速度相等
9.如下列图的小姑娘正在拉二胡,二胡是中国传统的民族乐器。关于二胡演奏过程中涉及的物理知识,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 拉弓弦时,用力越大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 B. 二胡发出的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
C. 二胡发出的声音是由弦振动产生的 D. 二胡发出的优美声音一定不会成为噪声
10.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有些成语中包含了大量的自然现象与物理规律。以下成语所描述的现象,能用光的反射解释的是〔 〕
A. 坐井观天 B. 立竿见影 C. 形影不离 D. 镜花水月
二、综合题
11.阅读短文,答复以下问题:
仪仗方队
2021年10月1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10时43分,空中护旗梯队拉开了阅兵分列式的序幕,随后,20架直升飞机组成巨大的“70〞字样,象征中华人民共和国走过70年光辉历程。紧接着,仪仗方队高擎党旗、国旗、军旗,迈着雄健的步伐通过天安门广场,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检阅(如图)。气势如虹的各种方队,高喊着“能打胜仗〞的誓言,展示了忠诚卫士的使命担当。
〔1〕仪仗方队从天安门前走过,队伍看上去整齐划一,现场的观众能从不同方向看到这一场景,是由于光发生了________(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的缘故;
〔2〕在天安门广场,现场观众听到的飞机轰鸣声是通过________传到观众的耳中的,观众听到飞机轰鸣声,立刻抬头观看,说明声音可以传递________选填〔“信息〞或“能量〞)。现场要求观众将 调成静音状态,目的是为了在________处减弱噪声;
〔3〕在阅兵式上,军乐团中吹长号的号手通过拉动滑管改变吹出声音的__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看着威武的人民军队,听着雄健的脚步声,观众心中充满了对祖国强盛的自豪感,对于观众,这脚步声是________(选填“乐音〞或“噪声〞)。
三、填空题
12.如图甲所示,该物体的长度是 1 cm;如图乙所示,图中机械秒表的示数是 2 s.
四、作图题
13.如下列图,请在图中画出这束光的入射光线,并在图中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五、简答题
14.如下列图,当水沸腾时,壶嘴口不断有“白气〞出现,而小红同学发现壶嘴位置几乎看不见“白气〞,出现“白气〞的位置与壶嘴口有一小段距离。请你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上面的两个现象。
六、实验题
15.小明用以下列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小车沿斜面从A处由静止开始下滑,在A、B、C三处均有电子表显示时间(数字分别表示“时:分:秒〞),用刻度尺可测出小车在不同路段的路程。请你解答以下问题:
〔1〕该实验的原理是________;
〔2〕实验中,为了方便测量时间,斜面的倾斜程度应________一些(选填“陡〞或“级〞);
〔3〕斜面上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_______,小车在BC段运动的时间tBC=________s,平均速度vBC=________m/s;
〔4〕假设小车被释放前就已开始计时,测得的平均速度比真实值偏________。
16.在学习熔化时,聪明的小明想到冬天道路维护人员经常在冰雪覆盖的道路上洒盐除冰。据此,他觉得冰中含盐可能会影响冰的熔化,为了搞清这一问题,他进行了如下探究:
⑴分别用同样多纯水和盐水制得纯冰和含盐的冰;
⑵用纯冰重复上述实验过程,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温度/(℃)
-6
-4
-2
-0
0
0
0
2
3
4
⑶将含盐冰放入如下列图三种装置中的某一试管,在冰中插入温度计,记下此时温度计的示数。假设要使实验时效果更好些,应选用 1 (大冰块/碎冰块),仪器安装应该 2 (自下而上或者自上而下),且最好不用选用 3 (甲/乙/丙)装置来进行实验,原因是 4 。
⑷每隔1分钟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的含盐冰“温度—时间〞图像,如图。由此可知:利用盐水制成的冰 5 (选填“是〞或“不是〞)晶体,判断的依据是 6 。
②综合分析可知:冰中混杂盐后,其熔化时的温度将 7 (选填“提高〞、“不变〞或“降低〞)。
③请根据上述探究过程中的现象,提出一个较有价值且可探究的问题 8 。
17.小明探究水沸腾的实验:
〔1〕他的操作如图1所示,其中错误之处是________。
〔2〕纠正错误后,水沸腾时温度计示数如图2所示,为________℃,在图3中图________是水在沸腾时的情况。
〔3〕分析图4所示图像,分析小明和小华的实验图像为何不同________?
〔4〕撤掉酒精灯后发现水还能继续沸腾一小段时间,这是为什么________?
18.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小梦设计了如下列图的实验:将一块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个纸板ENF竖直放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直线ON垂直于镜面,ON两侧的纸板可以分别绕ON转动。
〔1〕实验时纸板的作用是________;
〔2〕小梦想要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接下来的操作________;
〔3〕如果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这说明________;
〔4〕屡次改变入射角的大小,测得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入射角
60°
50°
40°
30°
20°
0°
反射角
60°
50°
40°
60°
20°
0°
某次实验时,同组的小伟把数据测错了,这组数据是第________次实验,你认为小伟测量这组数据时存在的问题可能是________;
〔5〕在实验过程中,如图乙所示,假设将纸板倾斜,让光线仍贴着纸板沿OA方向射向镜面,此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________(选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纸板上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
19.李华同学在4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进行如下列图的实验探究,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水的外表积和水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有关
A. B. C. D.
〔1〕通过A、D两图的比照,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________有关;
〔2〕除了课本中学到的影响蒸发的因素外,李华还觉得蒸发可能与物质的种类有关,于是他做了以下实验:在同一个房间里,李华同学在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上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如图),并控制它们的________相同,结果发现b图中酒精先蒸发完,于是可以得出结论:________。
〔3〕我们知道液体蒸发时要吸热,请你举一个生活中利用蒸发吸热的例子:________。
七、计算题
20.便捷的交通与互联网给人们出行极大的方便。某天,王爷爷带小孙子小敏驾车到萍乡北站,然后乘高铁去南昌参观滕王阁,8:20开车出发,并看到路边如下列图交通标志牌,此刻吩咐小孙子通过网站查询列车时刻表,如下表所示。求:
车次
萍乡北开
南昌西到
运行距离
G1346
08:38
09:33
240km
G1692
08:49
10:05
240km
G1482
09:01
10:31
240km
〔1〕在交通正常情况下,依据以上信息并通过计算,爷孙俩最快只能乘坐哪一车次?
〔2〕该趟高铁运行的平均速度为多少?
〔3〕小敏坐车时发现车窗玻璃很模糊,这是什么原因?说出一种防止这种现象的方法。
答案解析局部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 C
【解析】【解答】成年人的身高在170cm 1.7m左右,由图知,路灯高度大约是成年人身高的4倍,所以高度在7m左右。
故答案为:C.
【分析】利用物理概念、规律、物理常数和常识对物理量的数值、数量级进行快速计算以及对取值范围合理估测的方法,叫估测法.
2.【答案】 D
【解析】【解答】A.音叉发声是由于音叉的振动产生的,A不符合题意;
B.小球的跳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B不符合题意;
C.小球原来是紧贴音叉的,它的振动非不是由音叉和小球之间的空气传递的,C不符合题意;
D.小球的跳动将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反映了音叉的振动,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答案】 C
【解析】【解答】解:运发动的速度:v运发动==10m/s;
汽车的速度:v汽车=54km/h=54×=15m/s;
羚羊的速度:v羚羊=20m/s;
因此速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是:
羚羊、汽车、运发动,故C符合题意;
应选C.
【分析】先由速度公式求出运发动的速度,然后统一运发动、汽车、羚羊的速度单位,然后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三者的速度.
4.【答案】 C
【解析】【解答】A.冰雪遇暖消除,属于熔化现象;
B.水烧开时冒出“白气〞属于先汽化后液化现象;
C.草叶上形成“白霜〞属于凝华现象;
D.用干手器将手烘干属于汽化现象。
故答案为:C。
【分析】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要吸热。
汽化: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的方式有蒸发和沸腾。都要吸热。
液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液化要放热。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液化现象如:“白气〞、雾、等〕
升华和凝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要吸热;而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要放热。
5.【答案】 B
【解析】【解答】A. 冰棍上冒出的“白气〞是液化现象,液化放出热量。A不符合题意。
B. 卫生间里的固体清香剂放置久后变小是升华现象,升华吸热。B符合题意。
C. 寒冬里,天空飘着鹅毛大雪,雪的形成是凝华现象,凝华放出热量。C不符合题意。
D. 带着眼镜从室外走入室内时镜片会蒙上水珠,是室内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珠附着在镜片上,液化放热。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叫做熔化,熔化吸热;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叫做凝固,凝固放热;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叫做汽化,汽化吸热;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叫做液化,液化放热;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做升华,升华吸热;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做凝华,凝华放热.
6.【答案】 D
【解析】【解答】酒精蒸发吸热,能使它附着的物体温度下降,低于25℃;随着酒精迅速蒸发掉后,受空气温度的影响,温度计的示数又会上升,直到和周围温度相同时,不再上升;也就是说温度计的示数会从25℃下降,然后又上升到25℃,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此题考查了蒸发及其现象;蒸发是指在任何温度下,且只在液体外表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7.【答案】 B
【解析】【解答】月亮在云层中穿梭,是月亮相对云层发生了位置的变化,所以云层是参照物,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判断一个物体是否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知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那么次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没发生改变,那么此物体是静止的。
8.【答案】 D
【解析】【解答】A.由图可知,甲同学是在4s时才开始行走,他比乙同学晚出发4s,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由图像可知,4s∼8s内,两同学同时出发,甲和乙的图像都是一条斜线,表示通过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B正确,不符合题意;
C.0s∼8s内,甲乙通过的路程都是5m,那么甲乙两同学通过的路程相等,C正确,不符合题意;
D.由图像可知,甲乙两个同学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甲同学从4s开始行走,到8s末行走了5m,用时4s,那么甲的速度
乙同学从0s开始行走,到8s末行走了5m,用时8s,那么乙的速度
D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s-t图像中,横坐标为时间,纵坐标为位移,图像的斜率是速度,结合图像分析求解即可。
9.【答案】 C
【解析】【解答】A.拉弓弦时,用力越大,弦振动的振幅越大,发出的声音响度越大,A不符合题意;
B.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等介质中传播,B不符合题意;
C.二胡发出的声音是由弦振动产生的,C符合题意;
D.根据从环保角度出发的噪声定义可知,一切干扰人们学习、休息和工作的声音都是噪声,在有些情况下,二胡发出的声音也可以成为噪声,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是指声音的上下,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一切干扰人们学习、休息和工作的声音都是噪声。
10.【答案】 D
【解析】【解答】ABC.坐井观天、立竿见影和形影不离都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ABC不符合题意;
D.镜花水月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
〔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外表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3〕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二、综合题
11.【答案】 〔1〕漫反射
〔2〕空气;信息;声源处
〔3〕音调;乐音
【解析】【解答】〔1〕由于光发生漫反射,现场的观众能从不同方向看到这一场景。
〔2〕]现场观众听到的飞机轰鸣声是通过空气传到观众的耳中的,由于声能传递信息,所以观众听到飞机轰鸣声,立刻抬头观看。
噪声控制的三种途径分别是:在声源处、在传播过程中和在人耳处。现场要求观众将 调成静音状态,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3〕军乐团中吹长号的号手通过拉动滑管,改变声音的频率,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
听着雄健的脚步声,对于观众,这脚步声是乐音。
【分析】〔1〕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射分为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光在光滑的外表发生的是镜面反射,在凹凸不平的外表发生的是漫反射。
〔2〕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3〕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是指声音的上下,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三、填空题
12.【答案】 1.85;337.5
【解析】【解答】对毫米刻度尺读数时,应有准确值、估计值和记录单位组成,由图知,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毫米,读出的准确值是1.8cm,估计值约为0.05cm,故该物体的长度为1.85cm左右;
如图乙中,内小圈读出时间数值的单位是min,外大圈读出时间数值的单位是s,内小圈指针过半,外大圈按30—60s进行读数,故图中机械秒表的示数是337. 5s。
【分析】结合分度值读数即可,注意刻度尺读数时,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四、作图题
13.【答案】 解:如下列图:
【解析】【解答】先过入射点垂直平面镜作出法线,再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线的右侧画出入射光线OA,
因为反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60°,所以反射角为90°﹣60°=30°,故反射角为30°。
如下列图:
【分析】利用光的反射定律作图即可。
五、简答题
14.【答案】 解:壶嘴处不冒“白气〞,是因为壶嘴处温度较高,水蒸气没有液化;出现“白气〞的位置与壶嘴口有一小段距离,是因为距离壶嘴处一段距离后温度较低,水蒸气遇冷液化导致的
【解析】【解答】在离壶嘴一小段距离的位置不断有“白气〞出现,这是水蒸气遇到比较冷的空气液化成小水珠,但在水壶嘴口位置什么也看不见,这是因为水壶嘴口位置温度比较高,喷出的水蒸气无法放热液化所致。
【分析】液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液化要放热。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液化现象如:“白气〞、雾、等〕
六、实验题
15.【答案】 〔1〕
〔2〕缓
〔3〕1cm;1;0.4
〔4〕小
【解析】【解答】(1)“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实验的原理是 。
(2)在“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实验中,为了便于测量小车运动的时间,应该选择较缓的斜坡。
(3)由图可知,刻度尺一大格为10cm,分为10个小格,一小格的代表的值为1cm,即为分度值。
由图可知小车在BC段运动的时间为
由图可知小车在BC段运动的路程为sBC=40cm=0.4m
那么小车在BC段的平均速度
(4)假设小车被释放前就已开始计时,测量得的时间为变大,根据 可知测得的平均速度比真实值偏小。
【分析】〔1〕实验的原理是 。
〔2〕为了便于测量小车运动的时间,应该选择较缓的斜坡。
〔3〕利用速度计算公式分析计算即可。
16.【答案】 碎冰块;自下而上;丙;酒精灯直接加热试管,冰块熔化太快,不便观察和记录;是;有固定的熔点;降低;盐水的凝固点和含盐量有什么关系?
【解析】【解答】(3)为了是冰块受热均匀,冰块较易熔化,应选择碎冰块来实验。
实验装置应该符合简便操作的原理,采用自下而上的组装方式,组装更简单、方便。
甲图中将试管放入空气中,用室温来加热,会使冰块有较长的熔化过程,便于记录实验数据,可以采用;乙图中采用水浴加热的方式,使冰块不断吸热熔化,能及时观察冰块的熔化过程并记录数据,可以采用;丙图中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由于火焰温度较高,会使冰块熔化过程加快,来不及观察和记录,故不能采用。
(4)如下列图,盐水制成的冰有固定的熔点,是晶体。
②从利用盐水制成的冰块的熔化图像可知,冰中混杂盐后,其熔化时的温度将降低。
③通过上述实验过程我们可以探究盐水的凝固点和含盐量有什么关系?
【分析】〔1〕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不变,知道怎样才能使试管中的晶体均匀受热是解决此题的关键;为了能使固体物质均匀受热,常用水浴法,假设物质的熔点较低,可以不对其加热,还可以用搅拌棒进行搅拌,这样不仅能够使烧杯中的冰均匀受热,而且冰的温度升高较慢,便于记录数据.
〔2〕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冰中含盐可以降低水的凝固点,使雪更容易熔化。
17.【答案】 〔1〕温度计玻璃泡碰到了烧杯底
〔2〕98;a
〔3〕水的质量或多少不同
〔4〕石棉网的温度高于水的沸点,水还能继续吸热
【解析】【解答】(1)细心看图可以知道,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到了烧杯的底部,这是不允许的,故其中错误之处是温度计玻璃泡碰到了烧杯底。
(2)水沸腾时温度计示数如图2所示,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所以温度计的示数为98℃。
a中的气泡在上升的过程中逐渐变大,是沸腾时的现象,b中的气泡在上升过程中逐渐变小,是沸腾前的现象,故在图3中图a是水在沸腾时的情况。
(3)水的质量过多、水的初温过低、未加盖、酒精的火焰过小,都会造成加热时间过长。从图中看,无盖,所以可能是水的质量过多,或酒精灯火焰小或水的初温过低等。
(4)撤掉酒精灯后,石棉网上有余热,水仍能从石棉网上吸热,故发现水还能继续沸腾一小段时间的原因是石棉网的温度高于水的沸点,水还能继续吸热。
【分析】〔1〕从酒精灯、温度计入手分析。
〔2〕结合温度计的分度值读数;水沸腾之前,水下层的温度高于上层的水温,气泡上升过程中,气泡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水,气泡变小;水沸腾时,整个容器中水温相同,水内部不停的汽化,产生大量的水蒸气进入气泡,气泡变大。
〔3〕掌握影响加热时间的因素:水的多少、水的初温及是否加盖等。
〔4〕水沸腾的条件:到达沸点,继续吸热。
18.【答案】 〔1〕显示光的传播路径
〔2〕将纸板NOF局部向前或者向后折
〔3〕反射光路是可逆的
〔4〕4;反射角读成了反射光线和镜面的夹角
〔5〕在;不能
【解析】【解答】(1)为了显示光的传播路径,实验时让光贴着纸板入射。
(2)以ON为轴线,纸板NOF局部向前或者向后折,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3)让光线逆着FO的方向射向镜面,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光路具有可逆性。
(4)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第4次实验中,反射角不等于入射角,是错误的,入射角是30°,反射角是60°,正好是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所以原因是将反射角看成了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
(5)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因此假设将纸板倾斜,如图乙所示,让光线仍贴着纸板沿OA方向射向镜面,此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仍在同一平面内,但不能在纸板上看到反射光线。
【分析】〔1〕为了显示光的传播路径,实验时让光贴着纸板入射。
〔2〕光的反射规律: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光路是可逆的。
〔3〕由光的反射定律知,反射角应等于入射角,由表中数据可知,他所测量的角不是反射角,而是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
〔4〕根据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的关系进行分析,使光屏不在一个平面内,观察现象,得出结论。
19.【答案】 〔1〕液体外表的空气流速
〔2〕外表积;其他条件相同时,蒸发与物质种类有关
〔3〕教室洒水感到凉爽
【解析】【解答】〔1〕通过A、D两图的比照,可以看出,水的温度、水的外表积相同,改变的是空气的流速,故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液体外表的空气流速有关。
〔2〕要验证蒸发快慢可能与物质的种类有关,应控制水和酒精的质量、温度、液体外表积的大小、液面上方空气流动的速度都相同,在同一个房间里说明温度和外表的空气流速相同,因此还应控制它们的外表积的大小相同,发现酒精蒸发的快,所以液体的蒸发快慢还与液体的种类有关。
〔3〕液体蒸发时要吸热的应用很多,例如:夏天在教室地上洒水,能降低室内温度;在发烧的病人手心、脚心上擦酒精降低体温等。
【分析】利用控制变量发分析解答即可,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1)液体温度;(2)液体外表积;(3)液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
七、计算题
20.【答案】 〔1〕解:由图知,s=30km,限速v=60km/h,由v= 可得,所需要的时间为t= = =0.5h=30min
他们8:20开车出发,到达南昌西站的时间为8:50根据表中信息可知,爷孙俩只能赶上G1482车次。
答:在交通正常情况下,依据以上信息并通过计算,爷孙俩最快只能乘坐G1482车次
〔2〕解:列车运行的时间为t1=10:31-09:01=1h30min=1.5h
高铁运行的平均速度为
答:该趟高铁运行的平均速度为160km/h;
〔3〕解:水蒸气液化现象,原因是车内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车玻璃液化成小水珠。防止方法:翻开车内的暖气机朝车玻璃吹风。
【解析】【分析】〔1〕〔2〕结合交通指示牌及时刻表,利用速度计算公式v= 进行计算即可。
〔3〕液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液化要放热。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液化现象如:“白气〞、雾、等〕.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2023年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试卷附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实验题,填空题,综合题,作图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西省晋中市2023年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试卷附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作图题,综合题,简答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西省晋中市2023年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月考试卷(附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实验题,填空题,综合题,简答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