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北京市一零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试题地理及解析
展开2020-2021学年北京市一零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试题
地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一、单选题
2019年7月31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在距离地球约31光年的地方,发现了一颗可能有生命存在的“超级地球”,科学家们把这颗“超级地球”命名为GJ357d。GJ357d的质量至少是地球的6.1倍,围绕一颗比太阳小得多的恒星运行,每55.7天运行一周。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超级地球”与地球都属于
A.地月系 B.银河系 C.太阳系 D.河外星系
2.与地球相比,GJ357d
①公转周期较长 ②大气层较薄 ③公转周期较短 ④大气层较厚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3.若GJ357d有生命存在,至少还需要满足的条件有
A.与其主恒星距离与日地距离相近 B.有固体表面
C.大气中有丰富的氧气和二氧化碳 D.有较丰富水
读“某区域在某时段内自然灾害发生频次与太阳活动强弱变化关系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4.据图可知,太阳活动强弱与自然灾害频次( )
A.无关联 B.呈正相关 C.呈负相关 D.无法确定
5.太阳活动出现高峰值时( )
①太阳黑子数量明显增多
②地球磁场被扰动很明显
③卫星导航和空间通信受到干扰
④为地球提供更丰富的光热资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19年6月17日,四川省南部宜宾市的长宁县发生6.0级地震,震源深度为16千米。下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此次地震的震源最可能位于( )
A.Ⅱ圈层 B.地幔
C.莫霍界面以下 D.古登堡界面以下
7.地震发生以后,建筑物并不会马上倒塌,一般都要间隔约12秒,这就是地震救援领域所说的“黄金12秒”。据此推断“黄金12秒”确定的依据是( )
A.横波和纵波传播速度的差异 B.人体对紧急事件的生理反应能力
C.横波和纵波的传播介质差异 D.建筑物的抗震系数
8.关于图中各圈层的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
A.Ⅰ圈层的根本热源是地面辐射 B.Ⅲ圈层空间分布不连续
C.Ⅱ圈层是地核 D.外核物质形态可能为液态
读地质剖面图,回答下列各题。
9.图中属于古生代地层地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0.地层①~④动物经历地演化过程是( )
A.海生无脊椎动物—爬行动物—脊椎动物
B.海生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爬行动物
C.爬行动物—海生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
D.爬行动物—脊椎动物—海生无脊椎动物
11.石炭—二叠纪是地质史上最重要的成煤时期,由此可推知,当时的环境特点为( )
A.干燥、冷热多变 B.全球气候分带明显
C.湿润、森林茂密 D.寒冷,冰雪广布
2020年12月17日凌晨1时33分,嫦娥五号返回器在距地面高度约120公里处,高速进入地球大气层,实施两次气动减速后,降至距地面约10公里高度时打开降落伞,在预定区域平稳着陆。历经23天,嫦娥五号闯过多个难关成功携带月球样品——月壤返回地球,完成了这次意义非凡的太空之旅。下图是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2.嫦娥五号的探月之旅引发全球关注,当嫦娥五号安全着陆时,熬夜守候消息的海外华人位于( )
A.西五区的华盛顿 B.东十区的悉尼
C.中时区的伦敦 D.西四区的布宜诺斯艾利斯
13.嫦娥五号探月期间,北京( )
A.适逢中国农历立冬节气 B.昼夜变化幅度越来越大
C.学校朝南教室光照面积减小 D.操场旗杆正午杆影变短
14.嫦娥五号返回器从距地面120公里到安全落地,闯过的最大难关是( )
A.耐受近-200℃的低温 B.极光引发“磁暴”
C.积雨云产生剧烈颠簸 D.高温穿过大气层
15.月壤是覆盖在月球表面上的一层细腻的沙土层,由月岩崩解形成。月壤( )
A.与地球土壤成分相似 B.缺乏有机质成分
C.成因之一为月面昼夜温差大 D.形成于风力沉积
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6.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 )
A.① B.② C.③ D.④
17.利用人造烟雾防御霜冻的原理是( )
A.减弱① B.增强② C.减弱③ D.增强④
图一和图二分别是北半球某海滨地区热力环流示意图和该地某日气温变化曲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8.图一中气温最低和气压最高的分别是( )
A.①② B.③② C.③④ D.②④
19.在图二的什么时间段会发生如图一的海风( )
A.8~16时 B.6~18时
C.18~次日6时 D.17~次日8时
2018年11月14日5:00,北京空气质量指数为266,为重度污染。下左图和右图分别为5时海平面气压场图和北京气温垂直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0.图中,北京( )
A.气压值为1025百帕 B.位于高压中心西南方附近
C.天气现象是阴雨连绵 D.盛行来自海洋的偏东风
21.北京此刻空气重度污染的原因有( )
①冷锋过境,西北风带来风沙②等压线稀疏,风力微弱
③近地面空气下热上冷,对流旺盛④从地面到空中200米,没有对流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城市通风廊道是指在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留出一定空间的走廊,以保持或引导天然气流,提升城市空气流通性。读“北京通风廊道规划图”,完成下面小题。
22.影响北京通风廊道规划走向的主要因素是( )
A.盛行风向 B.道路分布 C.地形地势 D.河流流向
23.下列地理事物中,不适合布局在通风廊道中的是( )
A.成片绿地 B.高大建筑 C.湖面水域 D.城市道路
24.通风廊道建设完成后对北京的影响主要有( )
A.彻底解决“雾霾” B.扩大城市规模
C.提高城市地价 D.改善城市气候
读三圈环流图,回答下列各题。
25.空气上升或流向较高纬度,水汽易遇冷凝结产生降水。图中降水较多的气压带和风带有
A.abe B.bcd C.ade D.cde
26.正确反应c气压带两侧大气运动的是
A. B. C. D.
我国是海洋大国,海洋资源开发是我国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依托。下图示意渤海和黄海局部地理事物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7.乙地建设晒盐滩地的优势条件有( )
①距河口近,河流带来盐分多②夏季降水日数较少,晴天时间长,
③淤泥质海岸,地势平坦便于建晒盐滩④春季干燥多大风,利于海水蒸发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8.与乙地相比,丙地附近冬季海冰资源开发潜力较大,因为丙地附近海冰( )
A.资源更丰富 B.开采更方便 C.运输更便捷 D.需求量更大
读“某海域洋流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29.对图中洋流形成起重要作用的风带是( )
A.东北信风带 B.东南信风带
C.北半球西北风 D.南半球西南风
30.关于图中四个洋流对沿岸陆地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①洋流影响下,沿岸热带雨林气候所跨经度范围广
B.在②洋流影响下,大陆沿岸地区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C.受③洋流影响,大陆东部降水增加
D.④洋流有利于形成世界著名大渔场
下图为“8月大西洋表层温度、密度和盐度随纬度的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1.①、②、③分别表示大西洋表层海水年平均( )
A.密度、温度、盐度 B.温度、盐度、密度
C.温度、密度、盐度 D.密度、盐度、温度
32.图中( )
A.①的变化主要受太阳辐射的影响 B.②和③线在赤道地区都达最低值
C.大西洋海水盐度最高值为40‰ D.海水密度与盐度成正比、与温度成反比
《徐霞客游记》中记载,“此处山小而峭,或孤峙,或两或三,连珠骄笋,背石骨嶙峋,草木摇殿,升降宛转,如在乱云叠浪中”。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33.最能反映徐霞客游记所记载的地貌景观是( )
A. B.
C. D.
34.游记中地貌景观特点的描述角度有( )
①地貌形态 ②植被状况 ③地貌颜色 ④地貌成因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北京市某中学利用假期时间到甲地开展课外实践活动,途径一处石林景观,平地而起,形态各异,岩石多具有水平纹理。随后同学们查找资料,发现自然界里有些区域地表被外力雕琢,没有树木,却也成林。下图为我国四个不同区域的“非木之林”景观。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5.图示地貌的类型,连线正确的是( )
A.甲--河流地貌 B.乙--风沙地貌
C.丙--海岸地貌 D.丁--冰川地貌
36.乙地貌的突出特点是( )
①垄脊与沟槽相间分布②垄脊的高度相同
③垄脊的长短一致④垄脊走向与主风向一致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在我国古代,一直存在着“社稷祭祀”的制度。以五色土建成的社稷坛包含着古代人对土地的崇拜。五色土是指在中华大地上,按照东、南、中、西、北五个方位选取的青、红、黄、白、黑五种不同颜色的土壤(如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7.与黑色土相比,红色土( )
A.土壤黏粒比重高 B.土壤剖面淋溶层更薄
C.成土速度更慢 D.土壤表层盐分含量高
38.改良红色土壤以满足耕作需要的合理措施是( )
A.引淡淋盐 B.增施绿肥
C.引水灌溉 D.平整土地
读“六种主要植被类型与温度、湿度的关系”图。完成下面小题。
39.对年均温适应范围最广的植被类型是( )
A.热带雨林 B.针叶林 C.草原 D.荒漠
40.影响植被类型由阔叶林-草原-荒漠变化的最 主要因素是( )
A.热量 B.水分 C.光照 D.土壤
41.受气候影响,下列地区土壤形成速度最快的是( )
A.热带雨林地区 B.草原地区 C.针叶林地区 D.荒漠地区
下图示意亚寒带针叶林的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2.推测亚寒带针叶林的生长习性和植被特点为( )
A.耐旱,根系较深 B.喜阴,树干挺拔
C.喜光,叶片较大 D.耐寒,根系较浅
43.影响亚寒带针叶林在亚欧大陆东西两岸分布的纬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洋流 B.水分 C.地形 D.热量
2020年12月27日,中央气象台发布寒潮黄色预警,这场“跨年”寒潮堪比“霸王级”,“速冻”是这次寒潮天气过程的最大特点,冷空气移动很快,风寒效应明显,同时,部分地区有明显的雨雪天气。结合所学,完成下面小题。
44.寒潮主要发生在( )
①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②深秋到初春
③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④夏秋季节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5.影响我国的寒潮( )
A.自东向西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
B.主要发源蒙古、西伯利亚地区
C.自西向东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
D.对青藏高原地区产生剧烈影响
46.对个人和家庭而言,减灾防灾的主要任务是( )
A.灾害救援 B.灾害防御 C.自救互救 D.灾害救助
下图为我国部分救灾物资储备基地分布图,A-G分别是哈尔滨、天津、长沙、渭南、南宁、郑州、成都,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7.关系到抢险救灾过程中救援物资到达时间的是( )
A.救灾物资的种类 B.救灾物资的数量
C.救灾物资的储备地点 D.救灾物资的生产
48.国家级救灾物资储备基地的选址条件应该有( )
①地势较高,地质条件较好 ②交通运输便利
③市政条件较好 ④靠近火电、核电等能源基地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49.2020年12月8日,中国和尼泊尔两国联合对外宣布珠穆朗玛峰的最新高程数据为8848.86米。此次珠峰高程测量是我国对珠峰展开的第四次大规模测绘和科考,采用了多种技术手段。其中,能够测绘珠峰高度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B.遥感
C.地理信息系统 D.数字地球
50.自然灾害的防御就是在灾害发生之前采取工程性或非工程性防御措施,以防止或延迟灾害的发生,减轻灾害造成的危害。下列属于非工程性防御工作的是( )
A.在山区修建护坡、挡墙 B.退耕还林及打坝筑堤
C.三峡水利枢纽工程 D.防灾减灾宣传和技能培训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二、综合题
51.同自然灾害抗争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永恒课题。我们应更加自觉地处理好人和自然的关系,正确处理防灾减灾救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提高全民防灾抗灾意识,全面提高国家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20年8月27日,第8号台风“巴威”(图a)的中心已于上午8时30分左右在朝鲜平安北道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2级,中心最低气压为970百帕,或将成为1949年以来该区域登陆的最强台风。这同时也是中央气象台今年发布的首个台风红色预警。
材料二:2020年4月9~11日,受冷空气和大风影响,我国多地出现扬沙、浮尘天气过程,其中新疆南疆盆地及甘肃西部局地发生沙尘暴。多个城市空气质量达到重度污染,见图b。
(1)说明两种天气现象在我国的时空分布规律。
(2)说出台风“巴威”的主要灾害表现,以及在山区容易引发的灾害。
(3)说出预报和减轻上述灾害可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
(4)结合实际,提出合理化建议以减少台风造成的损失。
5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温带雨林是地球上中纬度的高雨量地区的针叶树或阔叶树森林。在温带雨林,土壤呈酸性。在温暖、多雾潮湿环境里,生物群系的林冠通常高40—60米,林叶浓密常绿,树干的周长可能达到20米。调查发现:温带雨林林下的生物多样性不如温带落叶林丰富。
材料二:下图为南美洲热带雨林和温带雨林分布图。
(1)完成下表:亚马孙热带雨林温带雨林分布对比
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
面积
亚马孙热带雨林
低纬度
大
温带雨林
(2)指出有利于温带雨林形成的主要因素________。
(3)与温带落叶林相比,分析温带雨林林下的生物多样性不丰富的原因________。
(4)雨林地区枯枝落叶覆盖层对土壤的有利作用是________。(选择填空)
①减少雨水对表土冲刷和养分的流失
②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
③枯枝落叶的分解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腐殖质)
④利于水分下渗,加剧淋溶作用
⑤增大土层厚度,保持土壤温度
53.读下图,某河流平面、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图丙中能正确反映图甲中A河段河谷横剖面图的是(_____)。(选择填空)判断理由是________。
(2)图甲中河岸D、E最有可能形成浅滩的是_____岸,原因是________。
(3)若河流A段的岩层纵剖面如图乙所示,则形成的地理景观最有可能是(_____)(选择填空)
A.U形谷 B.喀斯特溶洞 C.瀑布 D.河口三角洲
其成因是________。
(4)A-E五个地点中,相对比较适合农耕的是C,说出理由_____。
5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新加坡平均海拔约15米,最长的河流不足16千米。20世纪60年代,新加坡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洪涝灾害频发。从1970年开始,新加坡大规模地将天然河流(如图中甲处)修建成混凝土河道和排水渠系统。2006年,新加坡推出“活跃、美丽和干净的水计划”,将河流修复为蜿蜒的天然河流和美丽的滨水环境。下图示意新加坡地理位置及甲河修复前后景观。
(1)从水循环环节变化的角度分析20世纪60年代新加坡洪涝灾害频发的原因。
(2)说明将甲河修建为混凝土河道对防御洪涝灾害的作用。
(3)指出将甲河修复为蜿蜒的天然河流的积极作用。
参考答案
1.B
2.B
3.D
【解析】
1.距离地球的距离约31光年,可知其仍然处于银河系之中,因此可知“超级地球”与地球都属于银河系,B正确,ACD错误。故选B项。
2.由材料信息可知与地球相比,GJ357d的公转周期是比较短的,①错误,③正确;由材料信息可知GJ357d的体积比地球大得多,其引力较强,围绕在其周围的大气层厚度是比较厚的,②错误,④正确;B正确,ACD错误。故选B项。
3.“围绕一颗比太阳小得多的恒星运行”,与恒星距离比地球近。固体地表、二氧化碳不是生命存在的条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水是生命存在的重要条件,若GJ357d有生命存在,至少还需要满足的条件其要有较为丰富的水资源,D正确,ABC错误。故选D项。
【点睛】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银河系的直径约为10万光年。
4.B
5.A
【解析】
4.
据图可知,太阳活动强的年份,自然灾害频次高;太阳活动弱的年份,自然灾害频次低。两者呈正相关,故B项正确,A、C、D项错误。故选B。
5.
黑子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太阳活动出现高峰值时,太阳盒子数量明显增多,①对;太阳活动对地球磁场的影响是使地球磁场出现“磁暴"现象,地球磁场被扰动很明显,②对;太阳活动干扰地球大气层中的电离层,导致无线电短波通信异常,卫星导航和空间通信受到干扰,③正确。为地球提供更丰富的光热资源是太阳辐射的影响,④错;故选A。
【点睛】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扰乱地球大气层,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甚至会出现短暂的中断。高能带电粒子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使磁针剧烈颤动,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当高能带电粒子流高速冲进两极地区的高空大气层时,会产生极光现象。引发自然灾害,比如地震、水旱灾害。
6.A
7.A
8.D
【分析】
6.
地壳平均厚度约17千米,大陆部分平均厚度约33千米,此次地震发生在我国地势第二阶梯的陆地,震源深度为16千米,由此判断,此次地震的震源最可能位于地壳之中,即莫霍面以上,即图中Ⅱ圈层,A正确、C错误;地幔、古登堡界面均位于莫霍界面以下,B、D错误。故选A。
7.
地震发生以后,建筑物并不会马上倒塌,一般都要间隔约12秒,这就是地震救援领域所说的“黄金12秒”。地震纵波传播速度快,纵波选到达地表时,会使得地面物体上下跳动,建筑物一般不会倒塌,此时容易逃生和救援;横波传播速度慢,横波后到达地表时,会使得地面物体水平摇晃,建筑物容易倒塌,此时不容易逃生和救援,因此“黄金12秒”确定的依据是横波和纵波传播速度的差异,A符合题意;地震救援领域所说的“黄金12秒”与人体对紧急事件的生理反应能力、横波和纵波的传播介质差异和建筑物的抗震系数无关,排除B、C、D。故选A。
8.
读图可知,图中Ⅰ圈层位于地面以上空中,有云雨现象,应为大气圈,大气的根本热源是太阳辐射,地面辐射是大气的直接热源,A错误;图中显示,Ⅲ圈层包括海洋,应为水圈,水圈是一个连续不规则的圈层,因此空间分布是连续的,B错误;图中显示,Ⅱ圈层是位于莫霍面以上的地球内部圈层,应为地壳,不是地核,C错误;地震横波不能穿过外核,因此一般认为外核为液态或熔融状态物质,D正确。故选D。
【点睛】
地壳平均厚度约17千米,大陆部分平均厚度约33千米,高山、高原地区(如青藏高原)地壳厚度可达60~70千米;海洋地壳厚度较薄,平均厚度约6千米。地壳厚度变化的规律是:地球大范围固体表面的海拔越高,地壳越厚;海拔越低,地壳越薄。
9.D
10.B
11.C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生物的进化史。
9.不同时代的地层中,含有不同的生物化石。三叶虫是古生代的海生无脊椎动物,另外还有脊椎动物中的原始鱼类和古老的两栖类在古生代同时灭绝,所以属于古生代地层的是含三叶虫和鱼类化石的地层。故选D。
10.地球上最初的生命是出现在海洋中的单细胞生物,称为原核生物;经历了大约20亿年的漫长演化,在距今约14亿年前,从原核生物细胞中演化出了真核细胞生物。从古生代寒武纪开始,大量无脊椎动物出现在地球表层,以后又依次出现了原始鱼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哺乳动物、人类。故选B。
11.煤是地质史上的植物遗体经复杂的地质作用形成的,石炭~二叠纪既然是地质史上最重要的成煤时期,那就可以推知当时气候湿润、森林茂密,选C。
12.B
13.B
14.D
15.C
【分析】
12.
嫦娥五号返回时间是2020年12月17日凌晨1时33分,西五区的华盛顿为16日白天,A错误。东十区为3时33分,B正确。伦敦为下午,C错误。西四区的布宜诺斯艾利斯为白天,D错误。故选B。
13.
嫦娥五号探月期间为11月24到12月17日,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并向南移动,立冬约为11月7日,A错误。北京昼渐短,夜渐长,昼夜变化幅度越来越大,B正确。太阳高度变小,学校朝南教室光照面积增大,C错误。操场旗杆正午杆影变长,D错误。故选B。
14.
从图可知,大气层的最低温度不低于-100度,A错误。极光不会产生“磁暴”,B错误。积雨云相对稳定,不会产生剧烈颠簸,C错误。穿过大气层,与大气摩擦产生高温,容易使返回器损害,D正确,故选D。
15.
由于月球表面没有大气层,故月球的昼夜温差比地地球大得多,由材料可知,表层的沙土是月岩崩解成,这与昼夜温差大,风化作用有很大关系,C正确,D错误。月岩的环境与地球环境不同,土壤成分差异大,A错误。有机质与成土母质有一定关系,因此月岩含有有机质,B错误。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区时计算,地球运动、大气垂直分层等相关知识,考查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解题时要结合区时的计算方法、地球公转相关知识、大气垂直分层的特点进行分析。
16.C
17.D
【分析】
16.
根据学过的知识及图中的信息可知,①是太阳辐射,②是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③是地面辐射,④是大气逆辐射,大气对太 阳辐射能量吸收很少,但对地面辐射强烈吸 收,所以近地面大气的能量主要来自地面辐射③,故 C正确。
17.
据图可知,①是太阳辐射,②2是地面吸收的太 阳辐射,③是地面辐射,④是大气逆辐射,人 们利用人造烟幕来防御霜冻是运用增加近地面 烟雾,使大气的保温作用增强,即增加图中④ 大气逆辐射,故D正确。
【点睛】
本题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对太阳辐射的作用主要有两个方面,即削弱作用与保温作用,地面辐射是大气的直接热源,烟雾主要是增强大气的逆辐射。
18.B
19.A
【分析】
18.
读图甲可知,①②位于近地面,③④位于高空。同一垂直面上,海拔越高,气压越低,所以①②两地气压高于③④两地气压。①地陆地垂直方向上气流为上升气流,近地面空气流 失,密度减小,为低气压,②地海洋垂直方向为下沉气流,近地面空气堆积,密度增大,为高气压,所以气压①地<②地,陆地气流上升,故陆地温度高于海洋,高空温度低于近地面,故③处气温最低,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9.
读图二可知,在8时至16 时时间段内,海洋气温低于陆地,海洋气压高于陆地,此时吹海风。符合图一的风向,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
热力环流是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它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如果地面受热多,近地面空气膨胀上升,这样,近地面的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低压;上升的空气到上空聚集起来,使上空的空气密度增大,形成高气压。
20.B
21.C
【分析】
20.
读图中等压线可知,北京气压为1022.5~1025百帕之间,A错误。由图中等压线数值和可知,H表示高压,L表示低压,北京位于高压中心西南方向,B正确。北京位于高压脊附近,天气晴朗,C错误。根据图中等压线走向可以判断出此时北京盛行偏南风,然而此风并非来自海洋,而是来自高压系统的下沉气流,高压中心和北京附近的高压脊主体部分均在陆地,D错误。故选B。
21.
由上题分析可知,北京位于高压脊附近,不会有冷锋过境,①错误。图中北京附近等压线较稀疏,水平气压梯度力较小,风力微弱,不利于污染物扩散,②正确。从第二幅图中可以看出北京近地面空气(从地面到空中200米)上热下冷,出现了逆温层,缺少对流,不利于污染物扩散,③错误,④正确。故选C。
【点睛】
该题考查天气系统和逆温的相关知识。在等压线图中判断某地气压要注意相邻的两条等压线气压值大小及气压数值的递变方向。逆温是指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反常现象,逆温现象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沙尘暴的发生,对飞机的飞行也十分有利,也可应用于谷物种植,提高产量及质量,但大多数时候也会带来显著的大气污染。
22.A
23.B
24.D
【分析】
22.
通风廊道主要目的引入主导风向通风透气,所以,影响通风廊道走向选择的主要因素是盛行风风向。故选A。
23.
控制建筑规模,打通廊道关键节点,有利于通风廊道建设。在通风廊道内布局高 大建筑,会阻挡盛行风的进入,降低廊道消 散雾霾的作用,故选B。
24.
通风廊道建设完成后,会降低雾霾污染,但是不会彻底解决,A错。对于城市规 模扩大以及地价提高没有影响,BC错。可以在 一定程度上改善城市的污染状况,降低热岛效 应,D对。故选D。
【点睛】
城市的合理规划 是一定时期内城市发 展的计划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是建设和管 理城市的依据,以达到既合理利用城市土地, 又保护城市环境的目的,合理城市规划的作用:具有超前性,可 以保证城市居住和生产活动的正常进行,有效 地预防和解决城市化带来的各类问题,有利于 建设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
25.C
26.D
【解析】
25.a为赤道低气压带,盛行上升气流,降水较多。d为盛行西风带,由低纬吹向高纬,降水较多。e为副极地低气压带,冷暖气流在此交汇上升,降水较多。故ade降水较多,选择C。
26.读图可知,图中C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其北侧为北半球盛行西风风向为西南,南侧为东北信风带,风向东北,D正确。
27.C
28.A
【分析】
27.
本题主要考查工业区位因素。由图可知, 乙地距河口较远,故①项错误;该地夏季降水集中,多暴 雨,不利于晒盐,故②项错误;该地为泥质海滩地势平坦,利于晒盐,故③项正确;该地为温带季风气候区,春季于 燥,多大风,蒸发旺盛,利于海水蒸发,有利于晒盐,故④项 正确。③④正确,故选C。
28.
本题主要考查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影响。与 乙地相比丙地纬度较高,冬季气温更低,海冰资源更丰富,故 A项正确;开釆、运输、需求量条件差异很小,B,C,D项错误,故选A。
【点睛】
长芦盐场地处渤海湾西岸,这一带有晒盐的优越自然条件:1、有漫长宽广平坦的泥质海滩。2、有利于海水蒸发的天气,这是雨季短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总之,长芦盐场的形成条件为地势平坦、海滩宽广;风多雨少,日照充足,蒸发旺盛。
29.B
30.C
【分析】
29.
根据图中的经纬度可知该海区是太平洋, 由于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所以是南半球中低纬海区,A C错误。①为秘鲁寒流,是东南信风的作用形成,B正确。洋流④是西风漂流、南半球西风为西北风,D错误。故选B。
30.
①洋流为秘鲁寒流,在①洋流影响下,沿岸热带沙漠气候所跨纬度范围广,A错。②洋流为南赤道暖流,大陆沿岸地区 形成热带草原气候与洋流没有关系,B错。受③洋流为东澳大利亚暖流,受其影响,大陆东部降水增加, C对。洋流④为西风漂流,与渔场形成无关,D 错。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洋流的分布规律,解题根据图中的信息结合洋流的规律进行即可,北半球的中低纬的大洋环流是顺时针流动,南半球中低纬是逆进针流动,根据流动方向可判断南北半球。
31.B
32.A
【分析】
31.
大洋水表层水温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因此图中② 曲线应表示海水年平均温度;大洋水表层盐度从副热带海区向南北两侧递减,因此③曲线应表示海水年平均盐度;则①表示密度,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32.
由上图分析可知,①为海水的温度,其分布与太阳辐射由低纬向高纬递减有关,A正确;盐度最大值出现在副热带海区,B错误;大西洋海水盐度最高值约为36.5‰,C错误;海水密度与温度成正比,与盐度无明显相关性,D错误。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海水的性质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解题的关键是根据图表的信息结合海水性质进行分析。
33.A
34.A
【分析】
33.
《徐霞客游记》记载的“山小而峭,或孤峙,或两或三,连珠骈笋”指的是孤峰或峰丛,属于喀斯特地貌,A正确,B为风蚀蘑菇,属于风蚀地貌,C为冲积扇,属于流水沉积地貌,D为沙丘,属于风力堆积地貌,BCD错误;故选A。
34.
游记中地貌景观特点的描述角度,从“山小而峭,或孤峙,或两或三,连珠骈笋”看有地貌形态,从“石骨嶙峋,草木摇殿”看有植被状况,①②符合;地貌颜色、地貌成因并没有在游记中体现,③④不符合;综上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
喀斯特地貌是喀斯特作用形成的一种独特的地貌类型。喀斯特作用的本质是含有二氧化碳的水对可溶性岩石的溶蚀和淀积作用,岩石的可溶性是喀斯特地貌发育的最基本条件,主要分布在石灰岩广布的湿润地区。
35.B
36.C
【分析】
35.
由图可知甲位于内蒙古东部,处于夏季风背风坡,降水少,流水作用微弱,地貌主要由于风力作用形成,A错误;乙地位于我国西北地区,该区域的风沙活动比较强烈,乙地为风沙地貌,B正确;丙位于青藏高原南部地区,海拔高距海远,为冰川地貌,C错误;丁地位于云贵高原,图中石林地貌为喀斯特地貌,该地貌为流水溶蚀地貌,D错误。故选B。
36.
从图可知,乙地的地貌垄脊和沟槽相间分布,各个垄脊的高度和长度不相同,可知①正确,②③错误;我国西北地区以风力作用为主,且以西北风为主,在风力侵蚀下,地貌的走向和当地的主导风向一致,呈西北-东南走向,④正确,故选C。
【点睛】
不同区域的主导外力作用不同:干旱、半干旱地区以风力作用为主,多风力侵蚀地貌和风力沉积地貌;湿润,半湿润地区流水作用显著,多流水侵蚀地貌和流水沉积地貌;高山地区多冰川作用;沿海地区多海浪作用。
37.A
38.B
【分析】
37.
红色土与黑色土相比,主要 他们成土环境的不同。红色土主要分布在中国 南方,南方地区降水多,淋溶作用强,成土母质 易溶于水的钙成分不断的流失,土壤中多以铁和 铝元素为主,土壤黏粒比重高,土壤多呈酸性 ,A正确;土层的厚薄和土壤的类型没有直接关系, B错;南方地区气候湿热,风化作用、生物作用比较 旺盛,因此成土的速度比黑色土分布地区速度要 快,C错;南方红色土分布地区降水充足,土壤淋溶 作用强,盐分不易在土壤中积累,D错。故选A。
38.
由于红色土壤分布地区气候湿热、淋溶 作用强,有机质分解速度快,土壤中有机质含量比 较低,因此,应增施绿肥,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土 壤肥力,B正确;红色土壤土地盐碱化并不严重,不 必引淡淋盐,A错:引水灌溉目的在于改善灌溉条 件,平整土地目的在于改善地势坡度,均不属于改 良红色土壤的措施,CD错。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我国土壤的分布及差异。土壤的形成主要与成土母质、生物、气候、人类活动影响有关。1、生物因素包括植物、微生物、土壤动物对土壤系统的影响,生物因素是促进土壤发生、发展的最活跃因素。植物选择性的吸收母质、大气、水体中的营养,经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质,土壤微生物分解有机质,促进养分的释放。动物残体也为土壤提供有机质,并且土壤中动物对土壤产生特殊作用,如翻动和搅动作用。2、气候因素是土壤系统发展变化的主要推动力。它影响土壤的地理分布规律,其是地带性分布规律。气候因素,特别是水分和热量条件,直接或间接影响植物和微生物的活动,影响土壤有机质的积累和分解。3、地形因素一般只是引起地表能量和物质的再分配,并没有引起新的物质。其支配地表径流,使地带性土壤范围中产生非地带性土壤。4、母质因素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土壤母质是岩石风化的产物,而土壤是母质通过成土过程而形成的。不同母质对土壤中次生矿物也有一定的影响。5、时间因素—发育程度。土壤年龄分为绝对年龄和相对年龄。它是土壤发育的强度因子。生物、地形、气候、母质四大因素在随着成土年龄的增长而加深。土壤随时间推移而不断变化发展着。
39.C
40.B
41.A
【分析】
39.通过对六种主要植被类型的气候要素分布范围图的分析,可知图示纵坐标代表的是年平均气温,可以看出草原的年平均气温分布范围最大,即对年均温适应范围最广的植被类型是草原,C对,ABD错。故选C。
40.读图可知,由阔叶林-草原-荒漠年降水量越来越少,所以主要影响因素是水分,B对,ACD错。故选B。
41.热带雨林气候高温高湿,生物循环旺盛,微生物活动旺盛,生物风化强烈,土壤形成速度最快,A对,BCD错。故选A。
42.D
43.A
【分析】
42.
.亚寒带针叶林分布在高纬度地区,气候寒冷,所以耐寒;亚寒带针叶林分布区地下分布着永久冻土层,根系难以向下深扎,根系较浅,A错误,D正确;亚寒带针叶林树种较为单一,树叶呈细长针状,喜阳光充足的环境,BC错误。故选D。
43.
据图可知,大陆东岸的针叶林分布较宽,大陆西岸的分布较窄,原因是大陆东西岸的洋流性质不同,在大陆东岸的是寒流,起降温减湿的作用,使得亚寒带针叶林的跨度加大;亚欧大陆西岸有北大西洋暖流流经,起增温增湿作用,使温带落叶阔叶林的面积增加,从而使亚寒带针叶林的宽度减小,因此影响亚寒带针叶林在亚欧大陆东西两岸分布的纬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洋流。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了亚寒带针叶林的植被特点及分布特点,需要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角度分析亚寒带针叶林的生长习性。
44.A
45.B
46.C
【分析】
44.
寒潮是指来自高纬度地区的寒冷空气,在特定的天气形势下迅加强并向中低纬度地区侵入,造成沿途地区大范围 烈降温、大风和雨雪天气。因此寒潮主要发生在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冬半年(深秋到初春)冰雪覆盖,太阳 高度低,吸收的太阳辐射少,气温低,此纬度地带大陆宽广,大陆性强,降温快,气温低,容易产生强大的寒冷气流,导致寒潮 的产生,①②符合题意;北半球中低纬度地区的夏秋季节,地表获得太阳辐射多,气温高,不易产生寒潮天气,③④不符题意。综上所述,A符合题意,排除BCD。故选A。
45.
影响我囯的寒潮主要源于北极地带、俄罗斯的西伯利亚以及蒙古国等地,大多沿三条路径侵入我国:第一路从西伯利亚西部进入中国新疆,经河西走廊向东南推进;第二路从西伯利亚中部和蒙古进入中国后,经河套地区和华中南下;第三路西伯利亚东部或蒙古东部进入中国东北地区,经华北地区南下。因此影响我国的寒潮大多自西北向东南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A错误、B正确、C错误; 由于青藏髙原海拔高,寒潮气流很难越过青藏高原及边緣山地,因此寒潮对青藏高原地区影响较小,D错误,故选B。
46.
对个人和家庭而言,减灾防灾的主要任务是自救互救,而对于灾害与防御、救援、求助主要是政府的任务。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寒潮的发生与影响,寒潮,是一种自然天气现象。指来自高纬度地区的寒冷空气,在特定的天气形势下迅速加强并向中低纬度地区侵入,造成沿途地区大范围剧烈降温、大风和雨雪天气。这种冷空气南侵达到一定标准的就称为寒潮。寒潮是冬半年来自极地或寒带的寒冷空气,像潮水一样大规模地向中、低纬度的侵袭活动。寒潮袭击时会造成气温急剧下降,并伴有大风和雨雪天气。对工农业生产、群众生活和人体健康等都有较为严重的影响。侵入我国的寒潮,主要是在北极地带、俄罗斯的西伯利亚以及蒙古国等地暴发南下的冷高压。这些地区,大多是分布在北极地带,冬季长期见不到阳光,到处被冰雪覆盖着,停留在那些地区的空气团越来越冷、越来越干,当这股冷气团积累一定的程度,气压增大到远远较南方高时,就像贮存在高山上的洪水,一有机会,就向气压较低的南方泛滥、倾泻,这就形成了寒潮。
47.C
48.C
【分析】
47.
救援物资的到达时间主要与交通和运输距离直接相关,与救灾物资种类、数量及其生产关系不大,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48.
①救灾物资储备库选择在地势较高,地质条件好的地方较安全,故①正确; ②救灾物资储备库选择在交通便利的地方,方便救灾物资的运送,故②正确; ③救灾物资储备库修建在市政条件好的地方, 后勤服务条件可以得到保障,故③正确; ④救灾物资储备库的选择应远离易燃易爆的地方,不需要靠近能源基地,故④错误; 故C①②③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救灾物资储备及其选址的相关问题。结合救灾物资的特点进行分析即可。
49.A
【详解】
全球定位系统可以确定考察点的三维坐标,包 括经度、纬度和高程,所以精确测量珠峰高度 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是全球定位系统。 故选A。
【点睛】
50.D
【详解】
在山区修建护坡、挡墙,退耕还林及打坝筑堤,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是工程性防御措施,防灾减灾宣传和技能培训是非工程性防御措施,D正确,故选D。
【点睛】
51.(1)台风天气主要出现在夏秋季节,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多发;沙尘暴主要出现在我国北方地区的冬春季节。
(2)狂风、暴雨、风暴潮,滑坡、泥石流等。
(3)RS\GIS。
(4)做好预报,积极应对,通知海上作业船只进港避风,船民上岸;加固建筑物;关闭门窗等;减少外出提前防范,减少损失。
【分析】
本题考查台风和沙尘天气的分布及防治措施,考查对知识的应用与迁移能力。
【详解】
(1)台风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南沿海地区,以夏秋季节多发;沙尘天气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北方地区的冬春季节。
(2)台风会带来狂风暴雨、风暴潮,可能引发山洪暴发、庄稼被毁、交通线路、村庄冲毁等,在山区由于强降水会带来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3)预防台风和沙尘暴可加强预报,及早做好防御措施,主要应用的信息技术有遥感(RS)和GPS。
(4)减轻台风的主要措施有:加强预报,及早防御;海上作业的船只尽早回港避风;加回建筑物;做好检查,关好门窗;台风期间不要外出,在安全的建筑物下避风。
【点睛】
52.大陆东岸和内陆 中纬度或温带 大陆西岸 小 大气环流、地形、洋流 树木高大,树叶浓密,遮挡了阳光,或林下光照不足;土壤呈酸性,适宜生长的生物少 ①②③
【分析】
本题考查两种雨林的差异及雨林的主要特点。考查自然要素整体性原理的应用。
【详解】
(1)温带雨林主要分布在中纬度或温带;大陆西岸;面积 小;热带雨林分布在大陆东岸和内陆。
(2)大部分位于西 风带内,强烈西风从海洋带来充足水汽;受高大山脉 阻挡抬升,多地形雨,降水丰富;沿岸受寒流影响 易形成多雾潮湿的天气;大部分位于温带海洋性气候 区(冬暖夏凉),温度适宜。
(3)由于温带雨林树木高大,树叶浓密,遮挡了阳光,林下光照不足,林下其它生物光合作用弱,难以生长;降水多,淋溶作用强,土壤呈酸性,土壤贫瘠,适宜生长的生物少。
(4)雨林地区枯枝落叶覆盖层对土壤的有利作用:由于枝叶的覆盖,减少雨水对表土冲刷和养分的流失;落叶的覆盖,可以保持土壤水分(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利于水分下渗);枯枝落叶的分解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 。不能增加土层的厚度、减少淋溶作用。①②③正确。
【点睛】
53.② 河流流经山区,河谷呈“V”字形或河道较深,水面较窄 D 在河流中下游地区,水流速度较慢,D在凸岸,以流水的沉积作用为主 C 较软岩石容易被流水侵蚀,较硬岩石不容易被侵蚀,差异侵蚀的结果,形成瀑布 地势平坦,土壤肥沃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流水作用形成的不同地 貌形态。考查流水作用中的侵蚀与堆积作用。
【详解】
(1)读图可以判断,图丙中能够反映图甲中A 河段河谷剖面的是②图,A河段位于河流上游,地势落差大,水流速度快,河流的侵蚀作用主要是溯源侵蚀和下蚀为主,河谷谷地狭窄,两岸陡直,形成“V”型河谷形态。
(2)图甲中河岸D、E最有可能形成浅滩的是 D岸,原因是位于河流中下游地区,地势平坦开阔,水流缓慢,河流侧蚀作用强烈,河道弯曲,往往在凹岸侵蚀,在凸岸堆积。
(3)读图乙可以看出,河流流经地区岩层软硬不同,流水作用容易侵蚀较软的岩层,较硬岩层侵蚀速度慢,河道会形成阶梯状,河流垂直下落形成瀑布景观,故C选项正确,ABD选 项错误。
(4)图中A、B、C、D、E五点中,最适合农耕的是 C 地,因为C地位于河流的下游地区,地形平坦,土壤深厚肥沃,水源丰富等。
【点睛】
54.(1)城市建设使地面硬化面积扩大,雨水下渗量减少,雨后汇水速度快,地表径流增大。
(2)将弯曲的天然河道改造为笔直的河道,混凝土河道对流水阻碍小,提高水流速度;拓展河道宽度,加大泄洪量,有效防御洪涝灾害。
(3)增加城市生物多样性;净化水质;营造滨水景观,提升了河流景观品质,为市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空间。
【分析】
本题考查洪涝灾害发生的原因、河道的整治与修复等相关知识。学科素养方面主要考查地理实践力和综合思维。
【详解】
(1)本题考查洪涝灾害产生的原因。20世纪60年代新加坡洪涝灾害严重的原因既包括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自然原因是新加坡的热带雨林气候带来了丰沛的降水;地势低平加之海潮顶托导致排水不畅。人为原因是新加坡城市化导致地面硬化面积大,下渗减少,汇流快,地表径流量大,两个原因叠加导致洪涝频发。
(2)据材料可知,新加坡大规模地将天然河流系统修建成混凝土河道和排水渠系统,改建后的河道笔直且为混凝土建筑,对流水的阻碍小,水流快;其次,这些做法拓展了河道,使洪水更加通畅,减少了洪涝灾害发生的频率。
(3)将渠道化的河流修复为蜿蜒的天然河流,其积极作用可从水质、水生生态系统以及河流修复后衍生的其他作用等角度作答。首先,将渠道化的河流修复为蜿蜒的天然河流,水生生物多样性增加,微生物对污染物的降解能力增强,河流水质得到净化;其次,河流修复后,绿地、植被、河水等营造了丰富的景观,给市民休闲娱乐提供了良好场所。
【点睛】
本题综合性较强,难度较大,需要加强对课本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迁移运用。同时,第3小问“指出将甲河修复为蜿蜒的天然河流的积极作用”可类比2019年全国2卷44题“说明清溪川复原工程对改善当地环境的作用”进行分析作答,对高考真题要加强分析和解读,以提高自身的解题能力。
精品解析:北京一零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北京一零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文件包含精品解析北京一零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解析版doc、精品解析北京一零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原卷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6页, 欢迎下载使用。
精品解析:北京市西城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北京市西城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文件包含精品解析北京市西城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解析版doc、精品解析北京市西城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原卷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8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必修一 精品解析:北京一零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必修一 精品解析:北京一零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试题(含答案),共2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