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代诗文阅读专题6第4讲文化常识课件
展开古代文化知识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包括时代背景、文化习俗、政治变更、历史变迁等。常见的考查角度主要有名号称谓、官职官署、文化科举、地理常识、宗法常识、礼俗常识、服饰器物、历法刑罚等。
一、古代文化常识识记方法古代文化常识浩如烟海,识记积累起来相当困难,为此,必须掌握一定的识记方法。
(一)分类串记法按照称谓姓名、官职科举、天文地理、宗法礼俗、历法刑法等类别归类,使内容繁多的文化知识形成条理清晰、层次清楚的知识“网络”,甚至可以采用表格分类记忆法。例如科举制度是个记忆难点,完全可以按照考试等级分类记忆。1.童生试。又叫小考,考中者俗称秀才,通称生员。童生试包括三个阶段:县试、府试、院试。院试合格者算是通过了童生考试,可以进入府、州、县学去学习,通过童生考试才有资格参加之后的科举考试。
2.乡试。是科举正式考试的第一级,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一次考试,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中者俗称“举人”,第一名称解元。中举后可以参加会试。3.会试。每三年在京城举行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考试由礼部主持。考中者称“贡士”,第一名称会元。
4.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录取分三甲:一甲三名,统称“进士及第”,其中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状元、榜眼、探花,又称三鼎甲;状元居三鼎甲之首,因而又被称为鼎元。二甲若干名,统名“进士出身”。三甲若干名,统名“同进士出身”。二、三甲的第一名皆称为传胪。一、二、三甲统称进士。
(三)分清易混法文化常识中有一些易混知识点要分清,例如“谥号”“庙号”“年号”等的区别。常见“号”的区别:1.谥号。古代帝王、诸侯、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种称号以褒贬善恶,称为“谥”或“谥号”。谥号是死者生前事迹和品德的概括。
2.庙号。是指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如高祖、太宗等。唐朝以后,由于皇帝的谥号太长,不便称呼,所以唐宋以来的皇帝都改称庙号,如唐太宗、宋太祖。到了明清两代才用年号来称呼。3.年号。是纪年的名称,亦是帝王发起的,如“贞观”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年号。
4.改元。新皇帝即位后,一般都要改变纪年的年号,称为“改元”。同一皇帝在位时也可以改元,如汉武帝改了十一次年号,唐高宗用过十四个年号。到了明代以后,基本上是一帝一元,才有可能用年号来称呼皇帝。如清高宗年号是乾隆,因此清高宗就被称为乾隆皇帝。
5.尊号、徽号。“尊”为尊敬,“徽”为美好。“尊号”和“徽号”都是为尊者上的号,以表示尊崇褒美的意思。尊号起于唐代,往往在皇帝和皇后生前就有尊号。如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739)受尊号为开元圣文神武皇帝,清代同治帝曾尊生母叶赫那拉氏为圣母皇太后,再加上徽号为“慈禧”。封建时代帝后的尊号可以加几次,实际上都是臣子对他们的阿谀奉承。
1.联系生活积累。如一些考题中关于“陛下”的解释,可以联系古装电视剧,臣民对皇帝敬称“陛下”等。
二、掌握古代文化常识解题四技法
2.联系所学教材。初高中语文教材课下注释及附录文章中的专用词语、古今异义、文学知识等很多都属于古代文化常识。如“视事”旧时指官吏到职办公,可以联系《张衡传》“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拜”“除”,指授予官职,可以联系教材《陈情表》“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通过对构成词语的语素及其结构方式的分析,或联系相关词语,剖析语素内涵,解读词义。如“吏部”一词,可以联系成语“刀笔之吏”“贪官污吏”“封疆大吏”“门生故吏”推断,“吏部”应该和官员有关。再如:“黜陟”指人才的进退,官吏的升降。联系“罢黜”一词,“黜”应指降职;结合“陟罚臧否”一词,“陟”应指升职。
揣摩文言专用词语的含义,需要联系上下文。如某考题中的一项考查“移疾”,由原文中的“以久次当擢京卿,累寝不下”与“寻卒”,可推断该项对“移疾”的解说:“官员受到权臣诋毁,不得不请求退职”为错误。
在答题过程中,首先,要准确理解题干意思,这是运用排除法的前提条件。其次,根据自己的积累,把不符合题干意思的选项排除,从而缩小辨析范围,提高命中率。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守是郡一级的最高行政长官,主要掌管民政、司法、军事、科举等事务。B.立嗣可指无子而以同宗之子承继,又可指确立王位继承人,文中则指后者。C.周公是周文王之子,周武王之弟,曾辅佐周武王讨伐商纣王最终夺取天下。D.居摄是指古代帝王因年幼不能亲政,大臣代居其位来处理政务的一种制度。
【解题指导】第一步:调动积累,逐项辨别。平时做好文化常识储备,通读全文,理解内容,结合语境,调动积累,仔细辨别。
第二步:根据常识,逻辑分析。如果加点词语不在自己的知识范围内,不必着急,可以根据常识对选项进行逻辑分析。太守是秦朝至汉朝时期对郡守的尊称。汉景帝时更名为太守,为一郡的最高行政长官,除治民、进贤、决讼、检奸外,还可以自行任免所属掾吏。我们知道科举制度始于隋朝,根据选文选自《晋书·王彪之传》,此时尚未出现科举,据此推断太守掌管科举事务的说法有误。【参考答案】A
1.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会试”是我国封建社会科举考试的一种。由皇帝主持,在京城举行,因为在春天举行,又称“春试”或“春闱”。B.“致仕”是指旧时官员交还官职,即今所谓退休。依照古制,官员在一般情况下七十岁致仕,有疾患的则可以请求提前。
C.“服阕”是指旧时官员三年守丧期满除服。官员遭逢父母去世,按例要离职回籍守丧,满三年后朝廷再授予新的职务。D.“尚书”是中国古代官名。始置于战国时代,到了隋唐时确定为尚书省下设的六个部的最高行政长官。【答案】A 【解析】会试“由皇帝主持”错误,会试由礼部派官员主持。
2.下列关于文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表,中国古代臣子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特殊文体,是封建社会臣下对皇帝有所陈述、请求、建议时用的一种文体。B.擢,在原官职上提拔;出,离开京城外调(与“入”相对,古人一般以入京任官为荣)。C.刺史制度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地方监察制度。始于秦,完善于汉,东汉以后刺史成为州郡最高军政长官,有时称为太守。唐白居易曾任杭州、苏州刺史,柳宗元曾任柳州刺史。D.有司,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故称有司。“司”即“主管”“管理”。
【答案】C 【解析】刺史,官职。西汉初年,文帝以御史多失职,命丞相另派人员出使各地,不常置。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始置,“刺”,“检核问事”之意。全国分为十三部(州),各部置刺史一人,后通称“刺史”。可见刺史制度始于西汉武帝时期。
3.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除,指任命官职,如“授”“拜”也是指任命官职。B.弱冠,指男子20岁,这时行冠礼,即戴上表示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冠”。C.丁内艰,是古代丧制名,凡子遭母丧或孙遭祖母丧称“丁内艰”。D.至顺,是元文宗的年号,帝王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如“元贞”“延祐”“仁宗”“至正”。【答案】D 【解析】“仁宗”是庙号,而非年号。
4.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鸿门宴》中有“沛公奉卮酒为寿”一句,这句话中的“寿”与现代汉语中的“寿”含义有所不同,应该是指“敬酒献物,祝人长寿”的意思。B.杜牧《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中的“豆蔻”常用来指孩子,“豆蔻年华”指的是孩子未成年,十三四岁。C.“三从四德”是封建社会奴役妇女的精神枷锁,“三从”指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指妇德、妇言、妇容、妇功。D.一个季度中的三个月可以分别用“孟、仲、季”来表示,如《古诗十九首》中“孟冬寒气至,北风何惨栗”中的“孟冬”指冬季的第一个月。
【答案】B 【解析】“常用来指孩子,‘豆蔻年华’指的是孩子未成年,十三四岁”错,应该是“常用来指少女,‘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四岁”。
5.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国风”是《诗经》中的一部分,主要是民歌,自《周南》至《豳风》,共十五国风,一百六十篇。B.“齐宣王”,春秋时齐国国君,与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宋襄公合称“春秋五霸”。C.“斋戒”,指古人在祭祀或进行重大活动前,沐浴更衣,不喝酒,不吃荤,洁净身心,以示虔诚。D.“社稷”,古代帝王、诸侯所祭的土神为“社”,谷神叫“稷”。后来就以“社稷”代称国家。【答案】B 【解析】“齐宣王”应改为“齐桓公”。
6.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元、中元和下元合称“三元”,其中“上元”指农历的正月十五,旧俗在上元夜张灯游乐,所以又叫“灯节”。B.“鼎”,形制多为圆腹三足两耳,主要用于煮肉盛肉,腹下可烧火。后来常用“钟鸣鼎食”形容贵族生活奢侈豪华。C.在“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中,“亲戚”指的是外亲,也就是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人。D.《阳春》《白雪》都是古代楚国的歌曲名,当时被认为是高雅的乐曲。后多用“阳春白雪”比喻高深典雅、不通俗的文学艺术作品。
【答案】C 【解析】“亲戚”是一个古今异义词,在此处指的是包括父母兄弟等在内的内外亲属,而不是“外亲”。
7.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百越”,又作“百粤”“诸越”。古代越族居住在江、浙、闽、粤各地,统称为“百越”。古文中常用其泛指南方地区。B.“察举”,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吏的制度。由官吏举荐,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C.“乡试”,指明清两代每三年由朝廷选派考官在各乡举行一次的选拔人才的考试。D.“祭酒”,古代主管国子监或太学的教育行政长官。战国时荀子曾三任稷下学宫的祭酒,相当于现在的大学校长。
【答案】C 【解析】“在各乡举行”错,应该是“在各省省城举行”。
8.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四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的合称,是公认的儒学经典,也是中华文化的宝典。B.“令”是“美好”的意思,可用于尊称对方亲属。如令堂,是对对方的父亲的尊称;令尊,是对对方的母亲的尊称。C.春秋时,秦晋两国国君几代都互相通婚,后称两姓联姻为“秦晋之好”。D.《鸿门宴》中“竖子不足与谋”一句中的“竖子”是骂人的话,相当于今天的“小子”。
【答案】B 【解析】“令堂”是对对方母亲的尊称,“令尊”是对对方父亲的尊称。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篡虐,指徐羡之等人在文帝刚刚当皇帝时有夺取君位和残暴肆虐的思想行为。B.朝服,指在重大典礼时所穿的礼服,主要用于朝会,是君臣百官的议政之服。C.开府,古代指高级官吏建立府署并自选僚属,汉朝三公等可以开府,后来开府资格有时会放宽。D.封邑,指君主赐以领地或者食邑,并将封邑内的所有权力转让给封君作为奖赏。
【答案】D 【解析】“封邑”的意思是朝廷赐给领地等。联系封建中央集权的政权特点可知,“将封邑内的所有权力转让给封君作为奖赏”中的“所有权力”错误。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诏狱,指皇帝下令查办的案件或关押钦犯的牢狱。文中指后者。B.夺俸,官吏因过失而被罚扣其俸禄。“俸”即俸禄,指官吏每年或每月所领的薪金。C.兵部,古代官署名,掌管选用武官及兵籍、兵械、军令等,其长官为兵部尚书。D.存问,指慰问并进行请教,在古代,多用于君主对臣下的一种关心和虚心纳谏。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3板块古代诗文阅读专题6第6讲文言文翻译课件: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3板块古代诗文阅读专题6第6讲文言文翻译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关键实词,关键虚词,特殊句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3板块古代诗文阅读专题6第4讲文化常识课件: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3板块古代诗文阅读专题6第4讲文化常识课件,共4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根据已知推断,根据词语推断,根据语境推断,先易后难排除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3板块古代诗文阅读专题6第3讲文言断句课件: 这是一份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3板块古代诗文阅读专题6第3讲文言断句课件,共3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标名代定句读,借动词定句读,找虚词定句读,察对话定句读,辨句式定句读,明修辞巧判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