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云南省昆明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双基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云南省昆明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双基检测语文试题(原卷版).doc
    • 解析
      云南省昆明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双基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doc
    云南省昆明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双基检测语文试题(原卷版)第1页
    云南省昆明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双基检测语文试题(原卷版)第2页
    云南省昆明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双基检测语文试题(原卷版)第3页
    云南省昆明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双基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第1页
    云南省昆明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双基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第2页
    云南省昆明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双基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第3页
    还剩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云南省昆明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双基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云南省昆明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双基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文件包含云南省昆明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双基检测语文试题原卷版doc、云南省昆明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双基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昆明市第一中学2022届高中新课标高三第三次双基检测
    语文试卷
    本试题卷分阅读题和表达题两部分,共8页。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并请认真填涂准考证号。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在中国城市化高速发展的时期,各个城市都开始注意运用艺术的方式来“美化城市”,通过雕塑、壁画等公共艺术,将城市的视觉形象与景观建设作为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的主要方法。但是,也有许多城市的建设和公共艺术存在着“千城一面”的问题,对于正在建设的城市而言,将城市建筑与公共艺术相结合,将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带入到现代城市建设中,对彰显城市的历史与文化特色,形成具有独特个性的城市文化形象具有重要意义。
    壁画艺术是一门综合的公共艺术,壁画创作中的公共性和个性是不可忽视的问题。90年代后期,艺术家的个人价值观正日益成为艺术创作的出发点,特别是青年艺术家对个人经验与感受的重视,超越了对于普遍性理想与社会群体价值观的关注。当下的壁画创作中,有不少壁画描绘的是画家个人的生活感受,缺乏对民族历史和社会发展的关注。如何认识壁画艺术中个人创作自由与社会公众的对话沟通就成为当代壁画艺术公共性的基本问题。壁画艺术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美术馆艺术,它处在城市或乡村的公共空间中,面对着最广大的社会公众,理应关注公众所关注的社会发展与文化共享。
    壁画创作中的公共性与个性问题,可以转化为壁画创作中的社会表达与个性表达的问题,也就是说,壁画艺术家要更多地注意壁画创作中的历史资源的厚度与当代文化的针对性,增强壁画创作的主题性表达。
    壁画艺术多以大型建筑空间内的墙壁作为其绘画载体,一方面,画家要了解这一建筑空间所在的城市及其历史;另一方面,了解这一建筑空间的性质与功能。有许多大型壁画往往处在建筑空间的大堂与会议厅,人们是在流动与休息的状态下从远处欣赏壁画作品的。至于机场、车站、地铁等公共空间,人员的流动性就更强,空间也更加开阔与复杂,所以不可能有一大批人停下来反复细致地观看壁画作品的写实性细节。在这一视觉观看的条件下,壁画作品就要以其鲜明概括的特色,将壁画要表达的内容突出地表达出来。由此,对艺术形象进行概括表达是十分必要的,例如天津火车站的天顶壁画,表达了女娲补天的神话故事,即使人物有写实性的表达,整体的构图与色彩却是鲜明而概括的。此外,与写实性艺术的纵深空间相比,壁画艺术的平面性是非常突出的特点,如何更好地在平面上的有限空间安排人物与事物、风景,需要我们的壁画家认真研究现代艺术的平面性与装饰性。
    当下有许多从事壁画创作的艺术家毕业于设计学院或设计专业,他们往往将壁画创作变成了一个墙面的装饰,用各种华丽富贵的高档材料和美女、鲜花、山水以及历史人物符号,拼贴和堆砌出一个美轮美奂的墙面。有一些描绘历史或神话题材的壁画,多是依照中国汉代画像砖石的构图,罗列人物和器物。这样的壁画,真正成为古人所说的“补壁”之物,不能引起观众的审美感受。80年代初的一些优秀壁画值得我们学习,例如袁运生、李化吉的壁画创作,其中有人物、有生活,有装饰、有提炼,但不是符号堆砌,而是有构图、有造型、有情怀、有审美,达到了一种生活理想状态与中华审美精神的概括表达。一看就是中国的,一看就是来自生活的,达到了装饰与象征、艺术与生活的完美平衡。
    (摘编自殷双喜的《别开生面图新壁——当代壁画创作的两个问题再认识》)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运用雕塑、壁画等艺术方式打造城市视觉形象与景观,有利于提升城市文化的软实力。
    B. 要形成具有独特个性的城市文化形象,就需要将城市建筑与公共艺术有机地结合起来。
    C. 壁画艺术属于公共艺术,壁画创作应体现画家的个人生活感受,更应关注社会的发展。
    D. 艺术家对个人经验与感受的过度重视是形成当代壁画艺术公共性的基本问题的原因。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首段着重阐述了雕塑、壁画等公共艺术对于现代城市建设的重要意义。
    B. 文章二、三段围绕壁画创作中的公共性与个性问题进行论述,具有辩证性。
    C. 文章第四段例举天津火车站壁画,直接表明对艺术形象进行概括表达很必要。
    D. 文章最后运用对比论证,意在表明壁画创作能引起观众的审美感受才是成功的。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画家如果能了解建筑空间所在的城市及其历史,了解建筑空间的性质与功能,就可能创作出好的壁画。
    B. 人们往往是在流动与休息的状态下从远处欣赏壁画作品的,所以好的壁画作品应该具有平面性与装饰性。
    C. 仅停留在装饰墙面或罗列人物、器物层面的壁画创作,难以达到装饰与象征、艺术与生活的完美平衡。
    D. 要解决城市建设和公共艺术存在的“千城一面”问题,可重点考虑解决壁画创作的公共性与个性问题。
    【答案】1. B 2. D 3. B
    【解析】
    【分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B.“就需要将城市建筑与公共艺术有机地结合起来”错误,“就需要”表述绝对化。据第一段“对于正在建设的城市而言,将城市建筑与公共艺术相结合,将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带入到现代城市建设中,对彰显城市的历史与文化特色,形成具有独特个性的城市文化形象具有重要意义”分析可知,城市建筑与公共艺术相结合只是形成具有独特个性的城市文化形象的一个重要途径。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D.“意在表明壁画创作能引起观众的审美感受才是成功的”错误,以偏概全。根据最后一段“80年代初的一些优秀壁画值得我们学习,……而是有构图、有造型、有情怀、有审美,达到了一种生活理想状态与中华审美精神的概括表达”分析可知,成功的壁画创作还应有情怀,能达到生活理想状态与中华审美精神的概括表达等要求。
    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
    B.“所以好的壁画作品应该具有平面性与装饰性”错误,强加因果。根据原文第四段可知,人们往往是在流动与休息的状态下从远处欣赏壁画作品,所以好的壁画作品应该具有鲜明概括的特点。
    故选B。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中国天文学传统极为深厚,成就极为可观,足以和希腊天文学媲美,特别值得与希腊天文学进行比较。事实上,许多人正是通过强调我们有发达的天文学来强调中国古代也有科学,甚至曾经遥遥领先过。然而,中国天文学在什么意义上是科学?经过比较,我们会发现,中国天文学根本不是希腊意义上的科学,而是特别属于中国文化的礼学。中国古代从未有过希腊意义上的天文学,谈何领先与落后?但是这个比较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理解礼学与科学的差异。
    从远古时代开始,各民族都有观测和解释天象的活动。天文学的发展向来满足实用需要的少,满足原始敬畏之情的多,因为定时辨向实际上用不着太多天文学知识。而各民族原始的敬畏之情又有不同的文化表达方式。希腊人把天际诸象看成是理念世界的最好样本,因为尊崇理念世界而尊崇天界视象,结果那种原始敬畏之情转化为对理性的坚定信念。自希腊以来,西方人一向是把浩瀚星空作为理念世界的代表,把对星空的着迷视为对理性执着的一种标志。
    与此不同,中国天文学最强大的研究动机来自天人合一的观念,以及由此衍生出来的种种文化观念和文化制度。按照天人相感、天人相通的思想,皇帝之所以是人主,是因为天授皇权,因为他顺应天道。否则,无道昏君,人人可取而代之,这么做是替天行道。是顺天应时还是逆天背道?标准非常明确:若风调雨顺就说明皇帝是真命天子;若天灾人祸就说明皇帝有问题。
    天行有常,昼夜轮回、斗转星移是正常现象。但若彗星出现,流星大作,太阳表面出现黑子,甚至日月被食,那就是灾异。尤其是日全食,被认为是非常严重的灾异。
    皇帝需要天文学,普通百姓也需要。中国人相信,一件事情的成败取决于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方面,而所谓“天时”就是由天象所指示的恰当时机。传统社会里,老百姓“做礼”,诸如婚嫁丧葬、动土上梁这些农耕社会的重大活动,都要事先依据历书来确定时日。历书实际上成了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伦理指南”。因此,中国传统的天文学就其研究动机而言,是政治星占术,是日常伦理学,一言以蔽之,是礼学。
    中国天文学的礼学性质,规定了中国天文学的独特任务和独特内容。如果说行星这种天空漫游者是希腊天文学亟待解决的问题,因而希腊天文学本质上是行星天文学,首要任务是研究行星方位和运行规律,那么可以说,中国天文学本质上就是天空博物学、天文解释学,它的任务首先是详尽、忠实地观察和记录天象。天空中出现的每一种现象都以天人相感相通的方式对人事有影响,因而都很重要,都值得认真细致地观察并忠实地记录下来。
    某些人把中国天文学与希腊天文学相混同,从而视之为“科学”的最强大的理由是,中国天文学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推算方法,且相当成功地完成了推算任务。这套推算方法,被称为中国的数理天文学,与希腊数理天文学相对应。然而,我们必须意识到,希腊数理天文学的“工具理性”源自希腊哲学的纯粹理性,也就是说,希腊数理天文学之所以用几何建模的方法去探究行星,是因为他们相信,天界本来就是“几何的”。中国天文学的“工具理性”却没有这样的纯粹理性作为后盾。相反,中国天文学家眼中的“天”是一个有意志、有情感的人格化存在,天界是人格化的“天”显灵的场所,而不是受秩序和定律支配的场所。虽说“天行有常”,但这个“常”不能绝对化。
    中国天文学中有推测有误并不必然证伪推算的理论。推测的日食没有在指定时间和指定地点出现,被称为“当食不食”。发生这样的现象,是否要责怪天文学家推算错误呢?不一定。唐代张九龄在《贺太阳不亏状》中说:“今朔之辰,应蚀不蚀。陛下闻日有变,斋戒精诚,外宽政刑,内广仁惠,圣德日慎,灾祥自弭。”按照天人合一的占星传统,日食意味着帝王德行有亏,反之,当食不食则可以解释为帝王有德,感动了上天。
    天行固然有常,但这个“常”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正因为“常”是相对的,中国天文学中的推算预报技术只能是一种不乏计算天才的“历算术”,而不是像希腊天文学那样的“科学”。
    (摘编自吴国盛《什么是科学》)
    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天文学传统极为深厚,成就极为可观,足以和希腊天文学媲美,由此可见,中国古代也有科学,曾一度遥遥领先。
    B. 将中国天文学与希腊天文学进行比较,虽然否定了其在希腊意义上的科学性质,却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
    C. 希腊人把天际诸象看成是理念世界的最好样本,中国人认为天授皇权,都是对天的原始敬畏之情的不同文化表达方式。
    D. 中国天文学具有独特的任务和内容,原因在于中国天文学礼学的性质以及为政治和伦理生活服务这样的基本研究动机。
    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古代从未有过希腊意义上的天文学,谈何领先与落后”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客观理性的科学精神,却明显缺乏文化自信。
    B. 中国天文学的研究动机主要来自天人合一的观念,因此可以这样认为,中国没有产生希腊意义上的天文学是因为天人合一的观念。
    C. 希腊数理天文学的“工具理性”有纯粹理性的后盾——希腊哲学,希腊人认为天界是“几何的”,所以用几何建模的方法探究行星。
    D. 为了证明中国天文学推测有误并不必然证伪推算的理论,文章例举了张九龄在《贺太阳不亏状》中解释“当食不食”原因的例子。
    6. 具有礼学性质的中国天文学与具有科学性质的希腊天文学,在研究上存在哪些差异?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答案】4. A 5. D
    6. ①研究动机:中国天文学的研究动机出于天人合一的理念及由此衍生出的文化观念和文化制度;希腊天文学研究动机出于对理念世界的尊崇(对理性的执着);
    ②研究任务:中国天文学的首要任务是观测、记录和分析天象;希腊天文学的首要任务是研究行星方位和运行规律;
    ③研究方法:中国天文学的“工具理性”没有纯粹理性作为后盾,“天”是一个人格化存在;希腊数理天文学的“工具理性”源自希腊哲学的纯粹理性,用几何建模探究。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中国古代也有科学,曾一度遥遥领先”错误。混淆是非,“中国古代也有科学,曾一度遥遥领先”是一些人的观点,也是作者质疑的观点。
    故选A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A.“却明显缺乏文化自信”于文无据;原文强调的是“中国天文学根本不是希腊意义上的科学,而是特别属于中国文化的礼学”,是一种理性客观的认识,与“文化自信”无关。
    B.以偏概全,“中国没有产生希腊意义上的天文学是因为天人合一的观念”推断错误,希腊天文学的产生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条件——源自希腊哲学的纯粹理性,而中国的天文学却没有这样的纯粹理性作为后盾。
    C.偷换概念“纯粹理性的后盾——希腊哲学”错误,希腊数理天文学“工具理性”的后盾是“希腊哲学的纯粹理性”而非“希腊哲学”。
    故选D。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信息的整合和对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

    由第二段“希腊人把天际诸象看成是理念世界的最好样本,因为尊崇理念世界而尊崇天界视象,结果那种原始敬畏之情转化为对理性的坚定信念”可知,希腊天文学研究动机出于对理念世界的尊崇(对理性的执着);由第三段“中国天文学最强大的研究动机来自天人合一的观念,以及由此衍生出来的种种文化观念和文化制度”可知,中国天文学的研究动机出于天人合一的理念及由此衍生出的文化观念和文化制度。二者研究动机不同。
    由第六段“希腊天文学本质上是行星天文学,首要任务是研究行星方位和运行规律,那么可以说,中国天文学本质上就是天空博物学、天文解释学,它的任务首先是详尽、忠实地观察和记录天象”可知,中国天文学的首要任务是观测、记录和分析天象;希腊天文学的首要任务是研究行星方位和运行规律。二者研究任务不同。
    由第七段“希腊数理天文学的‘工具理性’源自希腊哲学的纯粹理性,也就是说,希腊数理天文学之所以用几何建模的方法去探究行星”“中国天文学的‘工具理性’却没有这样的纯粹理性作为后盾。相反,中国天文学家眼中的‘天’是一个有意志、有情感的人格化存在”可知,中国天文学的“工具理性”没有纯粹理性作为后盾,“天”是一个人格化存在;希腊数理天文学的“工具理性”源自希腊哲学的纯粹理性,用几何建模探究。二者研究方法不同。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在中国这幅画的留白处
    北岛
    此刻我在香港中文大学逸夫书院的客房写作。窗外是海湾、小岛和远山,云雾变幻莫测,忽阴忽晴。我在电脑键盘上敲出一行字,再涂掉。
    我和中大有缘分。1983年中大出版《朦胧诗选》时,正赶上我成为“反精神污染运动”的批判重点,一时间恍然置身于一冷一暖两股水流之中。直到现在我也不明白,我的诗是怎么造成污染的。好在那场风暴虽来势凶猛,可雷声大雨点小,很快就烟消云散了。我一年不能发表作品,只好改行搞诗歌翻译。“反精神污染”的结果,是逼着我又学会了门新的“污染”的手艺。
    1985年,中大出版了我的中短篇小说集《波动》,说来那是我最早的正式出版物之一,装帧精美,极大地满足了一个青年作者的虚荣心。
    1987年春,我应中大出版社之邀首次来到香港,香港市区的繁华喧闹和中大校园的朴素宁静恰成对比。我在街上闲逛。让我印象最深的是香港的夜景,我乘坐的飞机就降落在其中,如同鱼穿过闪闪发光的珊瑚礁。
    我在键盘上把1997年误打成1697年,再改了过来。大概如黄仁宇先生所说的,那是并不重要的一年。可哪一年重要呢?其实统治者、历史学家和老百姓的时间概念是不一样的。比如说皇历,主要是关于节气属相婚丧嫁娶,与国家社稷无关。
    1997年春,我来参加香港第一届国际诗歌节。诗歌节的主题是“过渡中的过渡”。要说一切都是过渡,连生命在内。香港如同一艘船,驶离和回归都是一种过渡,而船上的香港人见多识广,处变不惊。由于命运没法握在自己手中,所以在香港求签解梦算卦拜佛的特别多。这也难怪,在茫茫大海中漂泊,你信谁?
    我稀里糊涂被香港的富翁请去吃饭,他们一掷千金。盘中鱼之昂贵,据侍者解释,在于它是在大洋冷暖流交汇处游弋的“贵族”。震惊之余,我坦言《今天》杂志的困境,并拐弯抹角把他们引向为文学慷慨解囊的人间正道,可他们全都装聋作哑。我这才明白,宴请其实是对金钱这古老权力的祭奉仪式,甚至与主客无关。
    离港前夜,我去看望黄永玉。他家在中环半山,从客厅可观海。黄永玉和妻子五十年代末从香港回到大陆,八十年代又移居香港,九十年代末再搬到大陆。香港于他,是避风港还是新大陆,是彼岸还是此岸?这位自称“湘西老刁民”的人,我琢磨,正是他我行我素的倔强和游戏人生的洒脱,使他渡过重重难关,成为少数逆流而上的幸存者之一。这恐怕和处于汉文化边缘的湘西,和未被完全同化的土家族的异数有关。
    我七十年代拜访过他,他在北京大杂院一间加盖的小棚接待客人。没有窗户的小棚低矮昏暗,而他却在墙上画了个窗户,充满阳光花朵。一个艺术家对黑暗的认知、抗议和戏谑尽在其中。
    听了我的捐款蒙羞记,黄永玉转身进画室,抻出一张丈二的巨幅工笔重彩风景画。我慌了神,连连摆手说不。老先生说:“你看,这画又不是给你的。告诉你,这画不能低于三万美元。以后我就是《今天》的后盾,缺钱来找我。”
    香港于我,此后是八年的空白。按中国绘画原理来说,留白是画面中最讲究的部分,让人回味。直到我自己漂流海外,才多少体会香港人的内心处境,他们就是中国这张画的留白。
    应中文大学翻译系的邀请,我今年夏天开一门“中国文学导读”课。要把五千年的中国文学压缩到六周内是不可能的任务,于是我打算以诗歌为主,特别是以不同英译本所呈现的缺陷来领悟中国古诗词的完美。舍近求远,对笨人如我,倒也是一种走法。
    室内突然暗下来,骤然雨下,携电闪雷鸣。今年雨水特别多,说风就是雨。作家李锐前不久在浸会大学访问,据说他望天长叹:香港这雨下了白下,都流回海里去了,要是下在我们吕梁山就好了。可不是嘛,这世上首先是自然环境的贫富不均,我想香港人民打死也不会搬到吕梁山上去住,他们宁可在海上漂流,不管风吹雨打。
    和呼啸成群的大陆作家不同,香港作家更热爱孤独。也许是由于他们对商业化压力和文学本质有着更深刻的体验。换句话说,这儿没有幻觉没有眼泪,没有天子脚下的特权。依我看,非得把作家放在香港这样的地方才能测其真伪:只有那些甘于寂寞清贫而不屈不挠者才是真的,真的爱这行。
    我忽然想起黄永玉最近捐给《今天》的画上的题款:“客里无宾主,花开即故山”。如果说中国是一幅画,那么香港就是这幅画的留白,而我则是在这留白处无意中洒落的一滴墨。
    (有删改)
    7.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被列为“反精神污染运动”重点批判对象后,又改行学会了新的“污染”手艺,这样的用语极具讽刺效果。
    B. 黄永玉慷慨支持《今天》杂志的行为,与宴会上装聋作哑的香港富翁形成对比,表现出作者对湘西文化的认同。
    C. 作者开设文学导读课的思路新颖独特,他尝试从英译中国诗歌存在的缺陷入手,来分析中国古典诗词的魅力。
    D. 李锐感叹香港雨水,进而在地域上联系到吕梁山,作者借题发挥,将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发散至更为开阔的领域。
    8. 作者如何将零散的人物、事件交织于文中,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9. 请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文中“留白”的理解。
    【答案】7. B 8. ①以“我”为焦点。各类人物、事件的交汇中心是“我”的个体生命经验;②以回忆为线索。零散的人物、事件随“我”的回忆而相互串联,行文散漫而线索集中;③以时间为顺序。由过往到当下,往事与现实交织,人物与事件勾连。
    9. ①“留白”是绘画术语。“留白”是中国绘画画面中最讲究的部分,有独特的绘画原理;②“留白”象征香港人处境。香港“驶离和回归”的历史让香港人成为中国这张画的留白;③“留白”蕴含香港人的心境。一方面,香港人求签解梦算卦拜佛的很多;另一方面,香港人在海上漂流,有不屈不挠的精神。
    【解析】
    【分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文本内容及艺术特色的能力。
    B.“表现出作者对湘西文化的认同”分析错误,作者并非是认同湘西文化才致力于为《今天》杂志奔走,而是出于传播文化的热心。
    故选B。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思路的能力。
    本文以第一人称“我”来叙述,通过“我”的所见、所闻、所感,把几件事(创作风波、香港诗歌节、黄永玉的慷慨解囊)和不同人(香港富商与黄永玉老先生)连缀起来,让这些事件都染上了“我”的独特感受。
    文章的主要事件都是“我”的经历,所以是以“我”的回忆为线索,把看似零散的事件串联起来,最终形成完整的结构。
    “1983年”“1985年”“1987年春”“1997年春”,可明显见到时间顺序,从过去到现在,回忆往事与现实交织,人物与事件相互勾连,让文章构成一个整体。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含义的能力。
    “留白”是中国艺术作品创作中常用的一种手法,指书画艺术创作中为使整个作品画面、章法更为协调精美而有意留下相应的空白,留有想象的空间。文中说“按中国绘画原理来说,留白是画面中最讲究的部分,让人回味”。
    而“香港如同一艘船,驶离和回归都是一种过渡”“香港于我,此后是八年的空白”“我自己漂流海外,才多少体会香港人的内心处境,他们就是中国这张画的留白”可见,香港的曾经被占和现在的回归,都是一种留白,它们曾短暂地离开过中国这张画,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空白”。
    “由于命运没法握在自己手中,所以在香港求签解梦算卦拜佛的特别多”“香港人民打死也不会搬到吕梁山上去住,他们宁可在海上漂流,不管风吹雨打”“和呼啸成群的大陆作家不同,香港作家更热爱孤独……只有那些甘于寂寞清贫而不屈不挠者才是真的,真的爱这行”可见,香港人的精神追求也很独特,因为无法把握命运而求签解梦算卦拜佛;但即使如此,他们宁愿在海上漂流,也不愿换到安稳的吕梁山居住,宁肯与风浪波及,不屈不挠;包括他们的作家,也同样另有一番追求,宁肯追求孤独,甘于清贫寂寞,也不向商业化低头。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成祖永乐元年春正月十三日,建文帝至云南永嘉寺。初,帝期从亡臣以三月复至廖平家,至是,留永嘉寺,颇安适,将以明年游天台,而诸臣以帝旧约,俱集于襄阳廖平家。适冯㴶自云南来,传帝命止之,令诸臣无烦往来,各散去。二年春正月,建文帝离云南,由重庆抵襄阳,六月入吴,八月八日复至史彬家时天将暝彬家已举火矣帝突至彬及家人出拜举酒半酣帝曰我明晨当即去彬云:“臣扫门而俟久矣,即有不肃,亦乞见原。欲留师数月,明晨何遽耶?”先是,帝命从亡者俱师弟称,故彬等呼为师。帝泣曰:“彼方急图我。昨于西安道中,见冠盖来者,瞪目视我;此臣我自善之,彼必有以奏也。东南逋臣,屈指先汝,我去政为汝计。”对哭久之,且曰:“此近宫阙,不便。”彬曰:“亦无害。”视帝衣履敝甚,固留三日,命家人制布衣而去。帝为两浙之游,杭州计游二十三日,天台、雁荡计游三十九日。会马二子、稽山主人、金焦亦来石梁间,且云:“诸臣俱约至此,然终不见。”时天气寒,帝返云南,固却诸臣而去。三年春二月,建文帝至重庆之大竹善庆里,有杜景贤筑室与居,寻舍之而去。尝闻金陵诸臣惨死事,泫然曰:“我获罪于神明矣!诸人皆为我也。”五年冬十二月,建文帝祭死难诸人,自为文哭之。时朝廷侦帝甚密,户科都给事胡濙访求张三丰,盖为帝也。帝知之,遂遁迹不出。七年春正月,命太监郑和航海,通西南诸国。时胡濙、郑和数往来云、贵间,踪迹建文帝。帝东行,三月,至善庆里,五月,复至襄阳。廖平家已徙蜀,帝还滇。八年春三月,建文帝复至(白龙)庵。工部尚书严震使安南,密访帝,震忽与帝遇于云南道中,相对而泣。帝曰:“何以处我?”对曰:“上从便,臣自有处。”夜缢于驿亭中。
    (节选自《明史纪事本末·建文逊国》)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八月八日复至史彬家/时天将暝/彬家已举火矣/帝突至/彬及家人出拜举酒/半酣/帝曰/我明晨当即去/
    B. 八月八日复至史彬家时/天将暝/彬家已举火矣/帝突至彬/及家人出拜举酒/半酣/帝曰/我明晨当即去/
    C. 八月八日复至史彬家/时天将暝/彬家已举火矣/帝突至/彬及家人出拜/举酒半酣/帝曰/我明晨当即去/
    D. 八月八日复至史彬家/时天将暝/彬家已举火矣/帝突至彬/及家人出拜举酒/半酣/帝曰/我明晨当即去/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祖,古代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文中的成祖是明朱棣的庙号。
    B. 寺,可指古代官署名称,如大理寺、太常寺;也可指宦官、寺庙,文中指官署。
    C. 道,汉代时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特别行政区,相当于县级,如西安道、云南道。
    D. 冠盖,古代官吏的帽子和车盖,借指仕宦、贵官,例如“冠盖满京华”等等。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建文帝逃亡至云南,在此之前,曾与大臣有所约定,然而大臣如约抵达,建文帝却不知所踪。
    B. 建文帝逃亡到史彬家中,打算第二天便走,只因逃亡时被旧臣认出,担心被出卖而连累史彬。
    C. 当时朝廷侦查建文帝非常严密,建文帝听说金陵的大臣惨死,仍亲往祭祀并写文章吊唁他们。
    D. 胡濙、郑和等人多次往来云南、贵州之间追查建文帝行踪,后来严震在云南与建文帝相遇。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即有不肃,亦乞见原。欲留师数月,明晨何遽耶?
    (2)东南逋臣,屈指先汝,我去政为汝计。
    【答案】10. C 11. B 12. C
    13. (1)假如有不恭敬的地方,也乞求见谅。打算挽留您几个月,怎么明日清晨就离开?
    (2)东南的逃亡之臣,首当其冲的就是你,我离开正是为你打算。
    【解析】
    【分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时”做“天将暝”的状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选项B;
    “彬及家人”为“出拜”的主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选项D;
    “出拜”和“举酒”为两个不同的动作行为,中间应断开,排除选项A。
    故选C。
    句子翻译:八月八日再次到达史彬家。当时天色将要昏暗,史彬家里已经生火做饭了。建文帝突然到来,史彬和家人出迎礼拜,酒未尽兴,建文帝说:“我明日清晨应当马上离开。”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B.“文中指官署”错误,文中指“庙宇”。
    故选B。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能力。
    C.“仍亲往祭祀并写文章吊唁他们”错误。由原文“尝闻金陵诸臣惨死事,泫然曰:‘我获罪于神明矣!诸人皆为我也。’五年冬十二月,建文帝祭死难诸人,自为文哭之。时朝廷侦帝甚密,户科都给事胡濙访求张三丰,盖为帝也”可知,建文帝曾经听说金陵的各位大臣惨死的事情,流着泪说:“我得罪了神明!他们都为我而死。”五年冬十二月,建文帝祭祀遇难诸人,亲自写文章吊唁他们。当时朝廷侦查建文帝非常严密,户科都给事胡濙探访寻求张三丰,大概是为了建文帝。由此可知,当建文帝听说金陵的各位大臣惨死的事情时,并没有亲往祭祀并写文章吊唁他们。“祭祀遇难诸人,亲自写文章吊唁他们”是在“五年冬十二月”。
    故选C。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赋分点:
    (1)“即”,假如;“肃”,形容词活用作动词,恭敬的地方;“师”,您;“遽”,就。
    (2)“逋”,逃亡;“屈指先汝”,首当其冲的就是你;“去”,离开;“计”,打算。
    【点睛】文言文翻译记清两原则,一是直译为主,字字落实。所谓“直译”就是字字落实,不可凭大意去翻译。所谓“字字落实”,就是在翻译时,要将文言语句中的每个词都落实到译文中去,这是文言文翻译的最基本的要求。“直译为主”是文言文翻译最基本的方法,也是保证达到“字字落实”这一基本要求的最佳方法。“直译为主”是说对于大多数句子、大多数词语,可以采取直接翻译的方式来进行。二是意译为辅,文句通顺。所谓“意译为辅”就是在难以直译或直译后难以表达原文意蕴的时候,酌情采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文句通顺是语言表达的一般要求,凡是语言表达都必须遵从。考生一定要养成推敲语句的习惯。翻译成现代汉语以后一定要读一读,看看是否通顺、流畅。如果不通顺、不流畅,就要对它进行修改、润色,适当的进行意译。
    翻译:
    成祖永乐元年春正月十三日,建文帝到达云南永嘉寺。起初,建文帝希望跟随逃亡的大臣在三月再次到达廖平家,在此时,留在永嘉寺,颇为安乐舒服,将要在第二年游天台,然而各位大臣按照建文帝旧时约定,全部在襄阳廖平家集中。恰好冯㴶从云南来,传建文帝的命令阻止他们,让各位大臣不用来往,各自分散离开。二年春正月,建文帝离开云南,由重庆抵达襄阳,六月进入吴地,八月八日再次到达史彬家。当时天色将要昏暗,史彬家里已经生火做饭了。建文帝突然到来,史彬和家人出迎礼拜,酒未尽兴,建文帝说:“我明日清晨应当马上离开。”史彬说:“我打扫门庭等候您那么久,假如有不恭敬的地方,也乞求见谅。打算挽留您几个月,怎么明日清晨就离开?”在此之前,建文帝命令跟随逃亡的人全部以师徒相称,因此史彬等人称呼建文帝为师。建文帝哭泣着说:“他们正迫切地搜捕我。昨日在西安道中,见到穿着冠服乘着车过来的人,瞪大眼睛看着我;这个人我之前对他很好,他肯定会上奏。东南的逃亡之臣,首当其冲的就是你,我离开正是为你打算。”君臣面对哭泣良久,建文帝又说:“这里接近皇宫,不适宜这样。”史彬说:“也没有妨害。”看建文帝衣服和鞋子非常破旧,坚持挽留三日,命令家人缝制布衣然后建文帝才离开。建文帝到两浙游览,在杭州总计游览二十三日,天台、雁荡总计游览三十九日。正好马二子、稽山主人、金焦也在石梁之间往来,有人说:“各位大臣全都相约到此,然而始终没有看见师傅。”当时天气寒冷,建文帝返回云南,执意拒绝各位大臣而离去。三年春二月,建文帝到达重庆的大竹县善庆里,有杜景贤建筑屋舍给他居住,不久舍弃杜景贤离开。建文帝曾经听说金陵的各位大臣惨死的事情,流着泪说:“我得罪了神明!他们都为我而死。”五年冬十二月,建文帝祭祀遇难诸人,亲自写文章吊唁他们。当时朝廷侦查建文帝非常严密,户科都给事胡濙探访寻求张三丰,大概是为了建文帝。建文帝知道这件事,于是逃避人世没有出来。七年春正月,永乐帝命令太监郑和航海,与西南诸国往来友好。当时胡濙、郑和多次往来云南、贵州之间,追查建文帝。建文帝东行,三月,到达善庆里,五月,再次到达襄阳。廖平家已经迁往四川,建文帝回到云南。八年春三月,建文帝再次到达白龙庵。工部尚书严震出使安南,秘密寻访建文帝,严震忽然与建文帝在云南道中相遇,面对面哭泣。建文帝说:“如何处置我?”严震回答说:“皇上就便,我自有处置的办法。”严震夜晚在驿亭中自缢。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水龙吟①
    辛弃疾
    用些语再题瓢泉,歌以饮客,声韵甚谐,客为之釂②。
    听兮清佩琼瑶些。明兮镜秋毫些。君无去此,流昏涨腻,生蓬蒿些。虎豹甘人,渴而饮汝,宁猿猱些。大而流江海,覆舟如芥,君无助、狂涛些。
    路险兮、山高些。愧余独处无聊些。冬槽春盎,归来为我,制松醪些。其外芳芬,团龙片凤,煮云膏些。古人兮既往,嗟余之乐,乐箪瓢些。
    [注]①光宗绍熙五年(1194)七月作者解除福州兼福建路安抚使,于“新葺茅檐”闲居,宁宗庆元二年(1196)又移居退隐,居所旁有泉如瓢,作者命之为“瓢泉”,寄言泉水创作本词。②釂(jiào):饮尽杯中酒。
    14.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上阕前两句,从视、听觉来下笔,表达了作者对泉水的欣赏、赞美之情。
    B. “虎豹甘人”三句,作者劝诫泉水避开以人为美食的虎豹,不要助纣为虐。
    C. 下片详细描写了品茗饮酒的闲居生活,充分表现作者的闲适与怡然之情。
    D. 本词形式特殊,以《楚辞》语尾“些”字作后缀,又以“高、瓢”等为实韵。
    15. 本词是如何通过用典来表现情感的,试举例分析。
    【答案】14. C 15. ①“流昏涨腻”一句化用杜牧《阿房宫赋》,规劝泉水自守,不要主动混入恶浊之中,从侧面表现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情怀;②“覆舟如芥,君无助、狂涛些”一句反用《庄子·逍遥游》语意,流露出的对官场混浊,世运衰颓的憎恶,表现作者不同流合污,自守贞洁的浩然之气;③“古人兮既往,嗟余之乐,乐箪瓢些”一句化用《论语》语句,寄言泉水,寓写自己对现实环境的感受,流露出作者对官场混浊,世运衰颓的憎恶。
    【解析】
    【分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情感的能力。
    C.“充分表现作者的闲适与怡然之情”错误。瓢泉澄澈,品茗闲居,表现自己不被当世所用。
    故选C。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能力。
    “君无去此,流昏涨腻,生蓬蒿些”的意思是:你别离开这儿,别让混浊油腻的脏水把你污染了,也别让蓬蒿一类的杂草把你窒息了。这些刻画,正好用以反衬起笔二句,突出“出山泉水浊”之意。首先劝阻泉水不要出山(去此)去流昏涨腻,生长蓬蒿。“流昏涨腻”取意于杜牧《阿房宫赋》“谓流涨腻,弃脂水也”,规劝泉水自守,不要主动混入恶浊之中,从侧面表现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情怀。
    “大而流江海,覆舟如芥,君无助、狂涛些”三句,反用《庄子·逍遥游》“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对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的语意,谓水积而成大江海,可以视大舟如草叶而倾覆之,泉水不要去推波助澜,参预其事。这些都是设想泉水不能自守而主动混入恶浊之中,遭到损害而又害人的危险情况。流露出作者的对官场混浊,世运衰颓的憎恶,表现作者不同流合污,自守贞洁的浩然之气。
    “古人兮既往,嗟余之乐,乐箪瓢些”一句化用《论语》语句,寄言泉水,写安贫之乐,古人既往,聊寻同调,则与“一箪食一瓢饮”颜回一样的便是同志。箪瓢之“瓢”与“瓢”泉之“瓢”恰同字,以此相关,契合无间。寓写自己对现实环境的感受,流露出作者对官场混浊,世运衰颓的憎恶。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观刈麦》中有“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两句,而听者的“悲伤”来自于农人自述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
    (2)有一位名人曾说过“世上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马说》里的两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杜牧《阿房宫赋》中,用对偶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了秦人对从六国剽掠而来的珍宝不知珍惜,生活极度奢侈。
    【答案】 ①. 家田输税尽 ②. 拾此充饥肠 ③. 千里马常有 ④. 而伯乐不常有 ⑤. 鼎铛玉石 ⑥. 金块珠砾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默写时需要重点注意的字形,如“输”“鼎”“铛”“砾”等。
    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自2014年诞生于网络以来,耽改剧成为__________的影视题材。表面上看,耽改剧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似乎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和谐局面。
    但情况真是这样吗?为了利益最大化,制作方在营销上通过捆绑主角炒作“CP”,来占据社交平台话题排行榜。如放任其发展,必然会对主流文化和主流价值产生冲击,将大众审美带入歧途。其中__________的就是作为耽改剧主要受众群体的青少年。部分耽改剧为了吸引眼球,呈现低俗庸俗的倾向,( )。其次,耽改剧的出圈让主演迅速名利双收,于是有不少演员对出演耽改剧__________,有了走流量明星的捷径就不愿意沉下心来磨炼演技,更不愿踏踏实实去体验生活。
    为了阻止不良题材产品的泛滥和滋生,摆在主要创作播出机构面前的任务就是如何增强担当意识的问题。这__________我们,主流剧必须彰显强大的审美引领、价值引领能力。而演艺人员要崇德尚艺,脚踏实地磨炼演技,奉献更多主题健康的优秀作品。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风靡一时 一马当先 心无旁骛 启事
    B. 炙手可热 首当其冲 心无旁骛 启示
    C. 风靡一时 首当其冲 趋之若鹜 启示
    D. 炙手可热 一马当先 趋之若鹜 启事
    18.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耽改剧盛行无疑是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塑造期的青少年产生了困惑和迷茫
    B. 耽改剧盛行无疑会让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塑造期的青少年产生困惑和迷茫
    C. 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塑造期的青少年无疑会对盛行的耽改剧产生困惑和迷茫
    D. 困惑和迷茫的青少年因处于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期而使耽改剧得以盛行
    19.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为了阻止不良题材产品的滋生和泛滥,摆在主要创作播出机构面前的任务就是努力增强担当意识。
    B. 为了阻止不良题材产品的泛滥和滋生,摆在主要创作播出机构面前的问题就是如何增强担当意识。
    C. 为了阻止不良题材产品的滋生和泛滥,摆在主要创作播出机构面前的任务就是努力增强担当意识的问题。
    D. 为了阻止不良题材产品的泛滥和滋生,摆在主要创作播出机构面前的问题就是如何解决担当意识。
    【答案】17. C 18. B 19. A
    【解析】
    【分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正确运用词语(包括成语)的能力。
    第一空,风靡一时:草木随风而倒,形容事物很风行。炙手可热:手一挨近就感觉很热,形容权势很大,气焰盛。此处语境是指题材盛行,并非“气焰嚣张”,故选“风靡一时”。
    第二空,一马当先:作战时策马冲锋在前,形容领先或带头。首当其冲: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害。此处语境指青少年会最先受到耽改剧的荼毒,故选“首当其冲”。
    第三空,心无旁骛:心思没有另外的追求,形容心思集中,专心致志。趋之若鹜:像鸭子一样成群地跑过去,形容许多人争着去追逐某事物,含贬义。文段对耽改剧本身态度并不赞同,“让主演迅速名利双收”显然也不是正确的价值观,故而此处指演员为了名利追逐出演耽改剧,含贬意,选“趋之若鹜”。
    第三空,启事:为了说明某事而登载在媒体上或张贴在墙壁上的文字。启示:启发提示,使有所领悟;通过启发提示而领悟的道理。此处带宾语,必须用动词“启示”。
    故选C。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之语句复位的能力。
    A.“是……产生了困惑和迷茫”有语病,应改为“使……产生了”。
    C.文段的主要陈述对象是“耽改剧”,而本句改为了“青少年”,前后主语不一致,衔接不畅。
    D.文段的主要陈述对象是“耽改剧”,而本句改为了“青少年”,前后主语不一致,衔接不畅。同时,“因……而”强加因果。
    故选B。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原句语病有二:
    一为语序不当,“泛滥和滋生”语序不当,应改为“滋生和泛滥”,排除BD;
    二为搭配不当,“任务就是……的问题”搭配不当,改为“任务就是……”或“是……的问题”排除C。
    故选A。
    20.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气温对一些爬行与两栖类动物的孵化结果具有决定性的影响。____________。如对某些海龟来说,当孵化温度大于29℃时,孵化出的多数幼龟为雌性,当孵化温度小于27℃时,____________。对扬子鳄来说,孵化温度为28.5℃时,孵出的幼鳄皆为雌性,孵化温度为33.5℃至35℃时,孵出的幼鳄皆为雄性。这就是说,在气温持续升高的大背景下,____________。
    【答案】 ①. 孵化温度可以决定后代的性别 ②. 孵化出的多数幼龟为雄性 ③. 龟类和鳄鱼可能面临着灭绝的威胁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空,根据句前“气温对一些爬行与两栖类动物的孵化结果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可知所填语句陈述的中心是“温度”和“孵化结果”的关系;根据空后“当孵化温度大于29℃时,孵化出的多数幼龟为雌性”等内容判断,第一空应该填温度决定或影响孵化出的后代的性别,因此可填“孵化温度可以决定(影响)后代的性别”。
    第二空,这一空和“孵化出的多数幼龟为雌性”是对应关系,因此在“当孵化温度小于27℃时”的孵化结果可填“孵化出的多数幼龟为雄性”。
    第三空,根据空前“孵化温度为33.5℃至35℃时,孵出的幼鳄皆为雄性”可知,持续升高的温度会使孵化的小扬子鳄皆为雄性,因此第三空概括气温持续升高的结果是使“龟类和鳄鱼可能面临着灭绝的威胁”。
    21. 请从下面这段文字中概括河南出现持续性强降水天气的原因,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40字。
    7月17日以来,河南出现持续性强降水天气,全省大部分地区出现暴雨或大暴雨。强降水主要集中在西部、北部和中部地区,郑州、焦作、新乡等十地市出现特大暴雨。由于降水持续时间比较长,且强降水发生的区域比较集中,造成河南西部、西北部山区山洪地质灾害风险明显增高,还造成了大范围城市内涝。究其原因,台风“烟花”虽然距离我国还有小一千公里,却远程控制了河南暴雨,在烟花和副热带高压的气流引导下,大量的水汽通过偏东风源源不断从海上输入到陆地,在河南集结成雨。偏东气流在河南遇到太行山和伏牛山后,又在山前出现辐合抬升,导致降雨范围集中,雨势更强。另外,大气环流形势稳定,导致河南降雨持续时间长,目前只有等台风烟花更靠近我国后,环流形势出现调整,截断水汽来源,河南的雨才能停。
    【答案】①“烟花”和副热带高压的气流引导②偏东气流在山前辐合抬升③大气环流形势稳定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概括要点的能力。
    第一句写的是出现强降水天气的现象,第二句写的是其危害程度,都不符合题干要求,不必提取。
    第三句“究其原因,台风‘烟花’虽然距离我国还有小一千公里,却远程控制了河南暴雨,在烟花和副热带高压的气流引导下,大量的水汽通过偏东风源源不断从海上输入到陆地,在河南集结成雨”,提取原因关键信息“在烟花和副热带高压的气流引导下”。
    第四句“偏东气流在河南遇到太行山和伏牛山后,又在山前出现辐合抬升,导致降雨范围集中,雨势更强”,提取原因关键信息,“偏东气流”“在山前出现辐合抬升”。
    第五句“另外,大气环流形势稳定,导致河南降雨持续时间长”,提取原因关键信息,“大气环流形势稳定”。
    最终概括为三点:①“烟花”和副热带高压的气流引导,②偏东气流在山前辐合抬升,③大气环流形势稳定。
    四、写作(60分)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华为将自主研发的操作系统命名为“鸿蒙”,“鸿蒙”源于上古传说,是盘古开天地之前的混沌元气;华为手机芯片取名“麒麟”,基带芯片取名“巴龙”,服务器芯片取名“鲲鹏”。这些命名让科技产品富有美好而浪漫的寓意,而与它们相关的那些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也因此而走入了更多网民的视野。
    中国第一辆火星车名为“祝融”,在传统文化中是“火神”的意思,其桅杆上的标志为一个九叠篆的“火”字,这个图标使火星车外形更漂亮,同时,更多的国人也认识了闻所未闻的“九叠篆”书法,领略了中国书法的魅力。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何感想?请以“传统文化与科技”为主题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完成写作任务;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略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表达应用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则材料加话题作文。首先要细读材料,把握中心话题,准确立意。
    材料介绍了无论是华为的“鸿蒙”系统、“麒麟”芯片的命名,还是中国航天设备的命名,这些高科技产品,都富含中国传统文化特色,这既是民族传统文化的底色,又是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体现。其中有着对传统文化的承继因素,有着对传统文化的赞扬与自豪感,亦有着传统文化与科技的浪漫融合。
    结合“传统文化与科技”的主题,考生在审题立意时,要紧扣二者关系来思考,在社会转型期的今天,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激烈碰撞,逐步融合,而在这碰撞与融合中,各自焕发出新的生机。在科技条件下,传统优秀文化经过现代科技的陶冶和兼容,具有了新的创造活力,它既蕴含了现代科技的新成果,又指导着现代科技条件下的民族文化不断创新和发展,永葆生机和活力。同时,传统文化的道德原则、和谐理念也指引着具有民族特色的现代科技的发展与走向。
    根据“有何感想”“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可知,文体可以是议论文或散文,考生要注意主旨鲜明,脉络清晰。
    立意:
    1. 科学的文化魅力。
    2. 诗意的科学。
    3.在科研的路上坚守传统。
    4.科学的翅膀——文化。
    5.发挥科技优势,弘扬传统文化。


    相关试卷

    2024届云南省昆明市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双基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4届云南省昆明市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双基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共14页。

    2024届云南省昆明市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双基检测语文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4届云南省昆明市一中高三上学期第三次双基检测语文试题含解析,共22页。

    云南省昆明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双基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云南省昆明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双基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论述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文言文阅读,古代诗歌阅读,情景默写,选择题组,选择 简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