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226980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广东省广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226980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广东省广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03](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226980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广东省广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展开广东省广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各物质或其主要成分的名称(或俗名)、化学式、类别一致的是 ( )
A.胆矾 CuSO4·5H2O 混合物 B.氖气 Ne 单质
C.烧碱 NaOH 氧化物 D.纯碱 NaOH 碱
2.下列各组物质不属于同素异形体的是
A.H2O和H2O2 B.O2和O3 C.金刚石和石墨 D.红磷和白磷
3.分类是化学学习与研究的常用方法,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A.Na2O2、MgO、Al2O3均属于碱性氧化物
B.纯碱、烧碱、熟石灰均属于碱
C.酸、碱、盐之间发生的反应均属于复分解反应
D.混合物、分散系、胶体从属关系如图所示
4.“纳米材料”是粒子直径为几纳米至几十纳米的材料,纳米碳就是其中一种。若将纳米碳均匀地分散到蒸馏水中,所形成的物质
①是溶液②是胶体③能产生丁达尔效应④能透过滤纸⑤不能透过滤纸⑥静置后会析出黑色沉淀
A.①④⑤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①③④⑥
5.下列反应能用H++OH-===H2O表示的是( )
A.NaOH溶液和CO2的反应 B.Ba(OH)2溶液和稀H2SO4的反应
C.NaOH溶液和盐酸的反应 D.氨水和稀H2SO4的反应
6.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稀硫酸滴在银片上:2Ag+2H+=2Ag++H2↑
B.稀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混合:SO42-+Ba2+=BaSO4↓
C.稀硝酸滴在大理石上:CaCO3+2H+=Ca2++H2CO3
D.氧化铁与稀盐酸混合:Fe2O3+6H+=2Fe3++3H2O
7.对四种无色溶液进行离子检验,实验结果如下,其中明显错误的是
A.K+、Na+、Cl-、 B.Cu2+、、OH-、
C.Na+、OH-、Cl-、 D.OH-、K+、S2-、Na+
8.除去混在碳酸钠溶液中少量的碳酸氢钠,最合理的方法是( )
A.加热 B.加适量氢氧化钠溶液 C.加盐酸 D.加CaCl2溶液
9.下列有关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反应中,其原理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实验室中用稀硫酸与锌粒反应制取H2
B.实验室中用高锰酸钾加热分解制取O2
C.实验室中用H2O2与MnO2作用产生O2
D.实验室中用稀盐酸与石灰石反应制取CO2
10.在下列变化中,需要加入合适的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
A.HCl→H2 B.CO2→CO C.FeCl3→FeCl2 D.SO2→SO3
11.苹果汁是人们喜爱的饮料,现榨的苹果汁在空气中放置一会儿会由淡绿色(Fe2+)变为黄色(Fe3+)。若榨汁时加人维生素C,可有效防止这种现象发生,这说明维生素C具有
A.还原性 B.碱性 C.氧化性 D.酸性
12.下列物质分类的正确组合是( )
选项 | 混合物 | 纯净物 | 单质 | 电解质 |
A | 盐酸 | NaOH | 石墨 | K2SO4溶液 |
B | 空气 | Fe(OH)3胶体 | 铁 | Na2CO3 |
C | CuSO4·5H2O | CaCl2 | 水银 | 铜 |
D | 氯水 | KNO3晶体 | O3 | NaCl |
A.A B.B C.C D.D
13.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用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一组是
选项 | 物质 | 选用的试剂 | 操作方法 |
A | CaO (CaCO3) | 水 | 溶解、过滤、结晶 |
B | CO2 (CO) | 氧气 | 点燃 |
C | CuSO4 (H2SO4) | 氢氧化钠溶液 | 过滤 |
D | Cu (CuO) | 稀盐酸 | 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
A.A B.B C.C D.D
14.在甲、乙两烧杯溶液中,分别含有下列离子中的三种: Cu2+、 Na+、H+、、 、OH-。已知甲烧杯的溶液呈蓝色,则乙烧杯的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是
A.、OH-、 B.Na+、H+、
C.Cu2+、 H+、 D.Na+、OH-、
15.某种飞船以N2H4和N2O4为动力源,发生反应:2N2H4+N2O4=3N2+4H2O,反应温度可高达2700 ℃,对于该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N2H4是氧化剂
C.N2O4是还原剂 D.N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16.为除去括号内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或方法错误的是
A.CO2气体(HCl),饱和NaHCO3溶液
B.Na2CO3固体(NaHCO3),加热至不再产生气体
C.Na2O2粉末(Na2O),将混合物在氧气中加热
D.Na2CO3溶液(Na2SO4),加入适量Ba(OH)2溶液,过滤
17.跟Na、Na2O、Na2O2、NaOH、Na2CO3、NaHCO3六种物质都能发生反应的是( )
A.H2O B.CO2 C.Ca(OH)2 D.H2SO4
18.下列有关焰色试验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用光洁的铂丝蘸取某无色溶液,灼烧时观察到黄色火焰,说明一定含Na+,不含K+
B.焰色试验中需用盐酸洗净铂丝
C.焰色试验均应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
D.只有金属单质灼烧时火焰才有颜色
1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Na2O与Na2O2都能和水反应生成碱,它们都是碱性氧化物
②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都能跟CaCl2溶液反应得到白色沉淀
③钠在常温下不容易被氧化
④Na2O2可作供氧剂,而Na2O不行
⑤石蕊试液中加入Na2O2粉末,先变蓝后褪色,并有气泡生成
A.都正确 B.②③④⑤
C.④⑤ D.②⑤
20.下列关于Na2O2的说法错误的是
A.属于碱性氧化物
B.氧元素的化合价为-1
C.可用于呼吸面具中氧气的来源
D.向与水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21.关于钠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钠,银白色,质软,熔点相对较低,密度比水小
B.大量的钠着火时可以用沙子扑灭,少量的钠应保存在煤油中
C.金属钠在空气中长期放置,最终变为碳酸钠
D.氧化钠和过氧化钠都是白色固体
22.将一小块钠投入下列溶液时,既能产生气体又会出现沉淀的是
A.稀H2SO4 B.氢氧化钠溶液 C.硫酸铜溶液 D.氯化钠溶液
二、实验题
23.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按照下面的实验方法制备氢氧化铁胶体:首先取少量蒸馏水于洁净的烧杯中,用酒精灯加热至沸腾,向烧杯中逐滴滴加饱和的FeCl3溶液继续煮沸,至液体呈透明的红褐色。反应原理为FeCl3+3H2OFe(OH)3(胶体)+3HCl。
(1)判断胶体制备是否成功,可利用胶体的________。
(2)在做制备氢氧化铁胶体的实验时,有些同学没有按要求进行,结果没有观察到胶体,请你预测其现象并分析原因:
①甲同学没有选用饱和氯化铁溶液,而是将稀氯化铁溶液滴入沸水中,结果没有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乙同学在实验中没有使用蒸馏水,而是用自来水,结果会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丙同学向沸水中滴加饱和氯化铁溶液后,长时间加热,结果会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丁同学按要求制备了Fe(OH)3胶体,但是他又向Fe(OH)3胶体中逐滴加入了稀H2SO4溶液,结果出现了一系列变化。
①先出现红褐色沉淀,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随后沉淀溶解,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了下列装置,验证二氧化碳跟过氯化钠反应时需要与水接触。
(装置分析)
(1)装置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
(2)装置②中的试剂是___ (填序号)。装置③中的试剂是___。
a.饱和NaHCO3溶液 b.饱和Na2CO3溶液 c.浓H2SO4
(进行实验)步骤1:打开弹簧夹K2,关闭K1,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加入盐酸,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a处。
步骤2:打开弹簧夹K1,关闭K2,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加入盐酸,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a处。
(3)步骤1和步骤2中,a处带火星的木条产生的实验现象分别是___;___。
(4)过氧化钠跟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
(实验反思)
(5)有同学提出质疑:“上述实验不足以证明有水存在时过氧化钠跟二氧化碳发生了化学反应。”其理由是___。
(6)需要补充的实验操作是:取⑤中反应后的少量固体,___。
三、填空题
25.回答下列问题:
(1)书写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NaOH溶液和H2SO4溶液:___。
②NaCl溶液和AgNO3溶液:___。
③Ba(OH)2溶液和H2SO4溶液:___。
④Fe与CuSO4溶液反应:___。
⑤Na2CO3溶液与Ca(OH)2溶液反应:___。
(2)写出下列离子方程式表示的化学方程式。
①CO+2H+=CO2↑+H2O:___。
②Cu2++2OH-=Cu(OH)2↓:___。
③SO2+2OH-=CO+H2O:___。
④Fe2O3+6H+=2Fe3++3H2O:___。
⑤Ba2++ CO=BaCO3↓:___。
(3)已知As2O3与Zn可以发生如下反应:As2O3+6Zn+6H2SO4=2AsH3↑+6ZnSO4+3H2O。
①请用双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___。
②As2O3在上述反应中显示出来的性质是___(填序号)。
A.氧化性 B.还原性 C.酸性 D.碱性
③该反应的氧化产物是___,还原产物是___。
四、有机推断题
26.现有失去标签的四瓶无色溶液A,B,C,D,只知它们是K2CO3,K2SO4,Na HSO4和Ba(NO3)2,为鉴别它们,进行如下实验:①A+D→溶液+气体;②B+C→溶液+沉淀;③B+D→溶液+沉淀;④A+B→溶液+沉淀。⑤将④得到的沉淀物加入③所得的溶液中,沉淀很快溶解并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根据以上实验事实,请完成如下问题:
(1)写出各物质化学式:A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D__________。
(2)写出实验③中反应中相关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书写离子方程式
①Ba(OH)2溶液与H2SO4溶液混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氢氧化铁和浓盐酸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醋酸溶液和碳酸镁悬浊液混合生成气体并得到澄清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B
2.A
3.D
4.B
5.C
6.D
7.B
8.B
9.D
10.D
11.A
12.D
13.D
14.D
15.D
16.D
17.D
18.B
19.C
20.A
21.D
22.C
23.丁达尔效应 红褐色液体 FeCl3溶液太稀,生成的Fe(OH)3太少 生成红褐色沉淀 自来水中含有电解质,胶体发生聚沉 生成红褐色沉淀 长时间加热胶体发生聚沉 电解质H2SO4使Fe(OH)3胶体聚沉而产生沉淀 Fe(OH)3+3H+===Fe3++3H2O
24.
(1)CaCO3+2HCl=CaCl2+H2O+CO2↑
(2) a c
(3) 步骤1中木条不复燃 步骤2中木条复燃
(4)2Na2O2+2CO2=2Na2CO3+O2
(5)气体中有水,水也可与Na2O2反应产生O2使木条复燃
(6)加入稀盐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或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
25.
(1)
(2)
(3) A ZnSO4 AsH3
26.K2CO3 Ba(NO3)2 K2SO4 NaHSO4 Ba2++SO42- = BaSO4↓ 2H++SO42-+Ba2++2OH- = BaSO4↓+2H2O CO2+OH-=HCO3- Fe(OH)3+3H+=Fe3++3H2O 2CH3COOH+MgCO3=2CH3COO-+Mg2++CO2↑+H2O
2021-2022学年广东省广州市第97中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广东省广州市第97中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广东省广州市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广东省广州市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 Fe 56,17,该气体可能是,2L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广东省广州市三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广东省广州市三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I电解质,6L,5g/ml)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