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山西省晋中市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226814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山西省晋中市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226814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山西省晋中市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226814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1-2022学年山西省晋中市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山西省晋中市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测试范围:机械运动、声现象、物态变化)
(满分100分,时间60min)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为长方形五星红旗,如图是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的场景,根据图片提供的信息估测该国旗的宽度,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1.8m B.3.3m C.4.8m D.5.5m
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
B.声音传播的速度与温度无关
C.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快
D.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3、以下操作中,不能改变音调的是( )
A B C D
A.改变杯内水量,再次用湿手摩擦杯口
B.改变用力大小,再次敲鼓面
C.改变钢尺伸出桌面长度,再次拨动钢尺
D.改变管内水量,再次对着试管口吹气
4、如图所示,是高速公路某路段两旁安装的隔音墙,其目的是减小车辆行驶时产生的噪声对公路两旁居民的危害。这种减小噪声危害的方法主要是在下列哪个途径中实现的:
A.噪声的产生 B.噪声的传播
C.噪声的接收 D.以上三种都是
5、下列有关声现象的情景,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实验说明液体能传声
B.乙实验说明声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C.丙实验说明声能传递信息
D.丁图中马路边的隔音板阻隔噪声
6、某实习医生使用体温计测量某病人的体温后,示数为38.5℃,再用此温度计先后直接测量甲、乙两同学的体温,甲的实际温度为36.9℃,乙的实际体温为38.9℃,整个过程中都未甩动体温计,则对甲、乙两同学测量的测量值分别为( )
A.甲为36.9℃,乙为38.9℃ B.甲为38.9℃,乙为38.9℃
C.甲为36.9℃,乙为38.5℃ D.甲为38.5℃,乙为38.9℃
7、以下三图记录了冰、海波和萘三种物质从固态到液态过程的“温度与加热时间”的图象,由图象信息推断( )
A.在相同时刻t,三种物质均处于固液共存的状态
B.三种物质的质量都相同
C.三种物质都是晶体
D.三种物质的熔点都相同
8、夏天,盛一盆水,在盆里放入两块高出水面的砖头,砖头上搁一只篮子,再把装有剩饭剩菜的碗放入篮子,用纱布袋罩好,就做成一个“简易冰箱”如图,篮子里的饭菜放置大半天也不会变质,以上“简易冰箱”的工作原理是( )
A.液化放热 B.蒸发吸热 C.凝固放热 D.升华吸热
9、如图所示,将干冰放入装有水的玻璃瓶中时,发现水在剧烈“沸腾”,瓶口出现大量“白气”,此“白气”是( )
A.干冰升华产生的大量白色二氧化碳气体
B.干冰升华放热使水汽化形成的水蒸气
C.干冰熔化吸热使空气中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
D.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中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
10、我们可以在不同的环境中看到“白气”.下面有关形成“白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文艺演出时舞台上经常施放“白气”,这是干冰在常温下的升华现象
B.打开盖子的热水瓶口处会出现“白气”,这是瓶内水蒸气的液化现象
C.清晨能看到河面上有一团团的“白气”,这是河面上水蒸气的蒸发现象
D.夏天,打开冰箱门时常会出现“白气”,这是冰箱内水蒸气的液化现象
二、填空题(每空1.5分,共21分):
11、如图1所示,秒表的读数为 s如图2所示,物体的长度为 cm.
12、如图甲所示,小汽车靠超声波发现障碍物,其采用的方法叫做回声 ;如图乙所示,在需要安静环境的医院、学校附近,常常有禁止 的标志,这是在 处减弱噪声。
13、如图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该实验能说明声音是 产生的;也可以说明声波可以传递 .
14、如图是夏天常使用的两种降温方法:冰块降温和喷雾降温.冰块降温,是因为冰块变成水的 (填物态变化名称)过程需要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喷雾降温,是因为水雾在 (填物态变化名称)过程中也要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
15、今年春节前夕气温骤降,珠海市民惊讶地发现下雨时夹杂着“冰粒”.纷纷拍照、拍视频发到网上.这种“冰粒”称为“霰”,是高空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空气______形成的,下落时来不及______(均填写物态变化名称),就以霰的形态出现.
16、自然界会出现风、雨、雪、云、雾、露、雹、霜、电闪、雷鸣、沙尘暴等现象,其形成过程涉及熔化的有_________;涉及液化的有_________,涉及凝华的有_________。
三、简答题(5分):
17、天气较冷的季节,有时会看到窗玻璃有一层小水珠,有时是一层冰花。请回答:
(1)水珠或冰花出现在玻璃的内侧还是外侧;
(2)分别解释这两种现象;
(3)说明发生这两种现象的条件有什么不同。
四、实验探究题(每空1.5分,共30分):
18、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有人建议利用以下几个实验现象。
甲:在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枝细小的笔,把钟敲响后,让纸在笔尖上迅速滑过,可以在纸上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
乙: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
丙: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孔便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丁: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出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小。
(1)能说明声音产生条件的两个实验现象是 。
(2) 说明了声音传播需要的条件是声音一定要在介质中传播。
(3) 说明了发声体振动频率不同, 声调不同。
19、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在学习“测量平均速度”时,想测量从斜面上滑下的物体在不同阶段时的平均速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让小车从带有刻度(分度值为1c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个位置时电子表的显示时间(圆圈里面的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则
(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 进行测量的;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 (填“大”或“小”).金属片的作用是 .
(3)小车在AB段运动的路程SAB是 dm;在AC段运动的平均速度vAC是 m/s;
(4)在实验前必须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小车到达C点还没有停止计时,则会使所测量的运动速度偏 .
20、某同学在做研究某物质熔化时的规律的实验时得出如下数据:
则由装置图(如图)和上表数据可知:
(1)此物质一定属于 .(填“非晶体”或“晶体”)
(2)此物质的熔点是 ,在第10min时,物质处于 .(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
(3)此物质的温度达到72℃时,物质处于 .(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
(4)将温度计插入试管中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插入固体粉末中,不要碰到试管底或 .
(5)把试管放在有水的烧杯中加热是为了使固体粉末受热 ;其中烧杯中的水面应 (填“高于”或“低于”)试管中物质的上表面.
(6)此物质熔化过程的特点是 .
21、小明和小华分别利用图甲所示的相同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当水温接近90℃时,每隔0.5分钟记录一次温度,并绘制出了如图乙所示的水温与时间关系的图象.
(1)实验时,当看到水中有大量气泡不断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开来,里面的 散发到空气中,就表明水沸腾了.
(2)分析图乙可知,小华将水加热至沸腾的时间明显较长,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3)小明在第9分钟撤掉酒精灯后,发现有一段时间水温依然保持不变.如图乙所示,这段时间内烧杯底部的温度 (填“高于”“等于”或“低于”)杯内水的温度.
五、计算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22、超速行驶非常危险,高速公路上除了设置标识距离的指示牌,还有限制行车速度的指示牌如图1.小明一家利用元旦假日到武汉玩,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了一段时间,他看到了如图所示标志.
(1)从图1可知,汽车在高速公路上最快时速不能超过 km/h.
(2)在不违规的前提下,若汽车以最快的速度行驶,从图1的标志牌到武汉至少需要的时间是多少h?
(3)若以图2所示的速度行驶1.5h,通过的路程是多少km?
23、K279次列车由北京开往十堰,从北京到十堰铁路长923 km,根据列车运行时刻表回答下列问题:
K279次列车的运行时刻表如下:
(1) K279次列车由郑州到襄阳所用的时间;
(2) K279次列车由北京到达十堰的平均速度;
(3)中途K279次列车以36km/h的速度穿越长度为1600m的一个隧道,列车全部在隧道中行驶的时间是150s,那么这列火车的长度是多少?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解析:由图知,国旗的宽度大约是升旗手身高的2倍,升旗手的身高一般在1.8m左右,所以国旗宽度在3.3m左右.故选B.
2、A
3、B
解析:A、用湿手摩擦杯口,水量不同振动的频率不同,发生的音调不同,不符合题意;
B、改变用力大小敲击鼓面,会增大鼓面振动的幅度,从而会增大响度,不能改变频率,不能改变音调,符合题意;
C、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同振动的频率不同,音调不同,不符合题意;
D、对着试管口吹气,管内水量不同振动的快慢不同,所以声音的音调不同,可以改变发声的音调,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B
5、C
6、D
解析:
由体温计的特殊构造可知:体温计在使用前必须用力向下甩一下,如果没有甩,直接测病人的体温,如果被测病人的体温比原来体温计示数高,则准确;如果比体温计原来示数低,则仍然是原来的示数;所以第一个人的测量结果为38.5℃,第二个人的测量结果为38.9℃,故D正确.
故选D.
7、C
8、B
解析:夏天温度高,盆里的水会不断蒸发,蒸发吸热,具有致冷的作用,使周围环境温度降低,篮子里的饭菜就不容易变质.
故选:B.
9、D
解析:A、二氧化碳气体无色.故A错误;
B、干冰升华属于吸热过程;水蒸气是无色气体.故B错误;
C、干冰直接变成水蒸气属于升华,不是熔化.故C错误;
D、干冰升华吸热,使瓶口的水蒸气液化形成小水滴.故D正确.
故选D.
10、B
解析:A、文艺演出时舞台上经常施放“白气”,这是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变成小水珠,形成“白气”,故A错误.
B、打开盖子的热水瓶口处会出现“白气”,这是瓶内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是液化现象,故B正确.
C、清晨能看到河面上有一团团的“白气”,这是河面上水蒸气液化现象,故C错误.
D、夏天,打开冰箱门时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变成小水珠,形成“白雾”,不是冰箱内水蒸气的液化现象,故D错误.
故选B.
二、填空题
11、337.5;2.50.
12、定位;鸣笛;声源
13、振动;能量.
14、熔化;汽化.
15、凝华;熔化.
16、雨;云、雾、露;云、雪、雹、霜
三、简答题
17、答:(1)(水珠或冰花都)出现在玻璃内侧。(2)水珠是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液化形成的小水珠.冰花是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凝华形成的冰花附着在玻璃内表面。(3)这两种物态变化中,水蒸气降低的温度不同.凝华则下降的温度更低(且低于零度)。
四、实验探究题
18、1)甲乙 (2)丁 (3)丙
19、(1)v=;(2)小;便于准确定位、计时;(3)4.00;0.3;(4)小.
20(1)晶体;(2)固液共存态;(3)固态;(4)容器壁;(5)均匀; 高于;(6)有固定的熔点.
21、(1)水蒸气;(2)小华用的水的质量比小明的大;
(3)高于
五、计算题
22、(1)从图1中可知汽车此时的最快时速不能超过100km/h;
(2)从标志牌到武汉需要的时间为
t===1.2h;
(3)图2所示的速度是80km/h,所以汽车行驶的路程为s=vt=80km/h×1.5h=120km
23、解:(1)由表知k279次列车19:33从郑州出发,3:42到达襄阳,所以火车的运行时间是8h9min(2 分)
(2)北京与十堰间的路程s=923km,k279次列车9:52由北京出发,第二天6:10到达十堰,则它的运行时间t=24h00min﹣9h52min+6h10min=21h18 min
则火车的平均速度:v=s/t=43.6km/h;
(3)火车行驶的路程:s=vt=150s×36×m/s=1500m,
∵s=L隧道﹣L车,∴L车=L隧道﹣s=1600m﹣1500m=100m.加热时间(min)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温度(℃)
64
68
72
76
80
80
80
80
84
88
92
96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山西省晋中市介休市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word版 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实验探究,综合应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西省晋中市介休市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word版 含答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实验探究,综合应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西省晋中市介休市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word版 含答案),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实验探究,综合应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