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物质的简单运动拔高训练(1)2021-2022学年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226515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三章物质的简单运动拔高训练(1)2021-2022学年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226515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三章物质的简单运动拔高训练(1)2021-2022学年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226515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0-2021学年第三章 物质的简单运动综合与测试课后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三章 物质的简单运动综合与测试课后练习题,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三章物质的简单运动拔高训练(1)2021-2022学年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一、单选题1.海洋中游得最快的是旗鱼,其速度可达108km/h,陆地上奔跑得最快的是猎豹,其速度可达40m/s;在空中飞行得最快的雨燕,其速度可达3km/min。最快的是( )A.猎豹 B.旗鱼 C.雨燕 D.一样快2.甲、乙两小车运动的s-t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A.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甲车的速度为10米/秒,乙车的速度为2米/秒C.经过6秒,甲、乙两车可能相距2米D.经过5秒,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均为10米3.如图所示,气泡从充满油的玻璃管底端 A 点向上运动,点 B、C、D 是每隔 2 秒记录的气泡位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气泡在AD 段做匀速直线运动B.气泡在AB 段的平均速度大于CD 段的平均速度C.气泡在BD 段的平均速度是0.125 m/sD.气泡在AD 段的平均速度是10 m/s4.一个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前路程的平均速度为6m/s,后路程的平均速度为4m/s,则该物体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A.4.8m/s B.5m/s C.5.25m/s D.5.5m/s5.如图,沿同一条直线向东运动的物体A、B,其相对同一位置O的距离s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两物体由同一位置开始出发,但物体A比B迟3s才开始运动;②3s~5s内,物体A和B都做匀速直线运动;③从第3s开始,vA>vB,5s末A、B相遇;④5s内,A、B平均速度相等,都为2m/s。A.只有①④正确 B.只有②③正确 C.只有①③正确 D.只有③④正确6.下列运动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A.火车减速进站B.人造地球卫星在回收途中烧毁C.划破夜空的流星D.骑自行车上学7.佳佳在运动会百米赛跑中以16s的成绩获得冠军,测得她在50m处的速度是6m/s,到终点时的速度为8m/s,则佳佳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 )A.6.25m/s B.8m/s C.6m/s D.7m/s8.如图像中,不能正确反映“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A. B.C. D.9.如图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该物体全程做匀速直线运动B.0-5min 时间内的速度小于 5-25min 时间内的速度C.25min 内,物体的平均速度是 2.16m/sD.物体在 5-25min 时间内做变速直线运动10.如图所示,甲、乙两物体分别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路程-时间图像可知,甲、乙物体的速度之比为( )A.3:10 B.10:3 C.20:9 D.9:2011.由公式可得( )A.速度与路程成正比B.运动物体运动的时间越短,物体的速度越大C.一切运动的物体速度都保持不变D.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路程与时间成正比12.运动会上百米决赛正在进行,开始张明落后于王亮,冲刺阶段张明加速追赶,结果两人同时到达终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张明的平均速度比王亮的平均速度大 B.张明的平均速度比王亮的平均速度小C.二者的平均速度相等 D.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无法比较13.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其s﹣t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A.两物体在0~10s内都做匀速运动,且v甲<v乙B.两物体在15~20s内都做匀速运动,且v甲<v乙C.两物体在15s末相遇,且0~15s内通过的路程相等D.两物体在20s末相遇,且0~20s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 二、填空题14.甲乙两辆车同时向东行驶,它们的路程一时间图象如图所示,若以甲车为参照物,则乙车_______ (选填“向东运动”、“向西运动”或“相对静止”);甲车以72km/h的速度匀速行驶的过程中,发现正前方有一山体隧道,在某处鸣笛后4s听到回声,则从听到回声处到隧道的距离为_______。(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15.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运动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运动速度相同的两小车是______;若乙和丙运动的路程之比是3:5,则乙和丙所用的时间之比是______。16.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前一半路程的速度是6m/s,后一半路程的速度是9m/s,则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m/s。17.小明驾驶一只船逆水行驶,水流速度未知,船在静水的速度为10m/s,船上一个木箱落入水中,并漂浮在水面上,但他没有发觉仍然向前行驶。他驶出150m后,才发觉木箱掉入水中,这时与木箱相距200m, 他立即调转船头追赶木箱,经过一段时间追上木箱。如果船调头时间忽略不计,则水流速度为______ m/s;船追上木箱时木箱距离掉落点的距离为______ m。18.两辆汽车A、B在平直路面上运动时的s﹣t图象如图甲所示,初始时运动方向如图乙所示,由图甲可知在0~t1时间内,两车速度vA______vB(填“>”、“<”或“=”);在t2~t3时间内,若以A车为参照物,B车向______(填“东”或“西”)运动;在整个运动过程中,B车的平均速度为______。 三、计算题19.D315次列车由北京开往苏州,自北京到苏州铁路长1225km,根据列车运行时刻,求:车次到、发站时间北京济南南京苏州D315到站时间—10∶5414∶3816∶22发车时间08∶2210∶5614∶40—(1)列车由济南到南京所用的时间;(2)列车由北京到苏州的平均速度;(3)中途列车以30m/s的速度通过某一大桥,用时72s,已知列车全长360m。则求:①该大桥的长。②火车全部在该高架桥上的时间。20.列长200米的火车,以20m/s的速度通过600米长的大桥。(1)火车要全部通过大桥需要多长时间?(2)火车要全部在大桥上行驶需要多长时间?(3)火车司机通过大桥需要多长时间?21.连云港市的高铁时代已经到来.某列车从连云港站到南京站的运行时间约2.5小时,运行里程约420km。列车长360m,途中以60m/s的速度匀速通过一座铁路桥,坐在列车上的小明测得自己通过这座桥的时间是60s。请根据有关数据,通过计算回答下列问题:(1)该铁路桥的长度是多少米?(2)该次列车完全通过该桥用的时间是多少秒?(3)列车从连云港驶往南京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22.小亮同学家住南昌,五一假期爸爸开车送小亮和爷爷去南昌西站乘坐高铁前往厦门游玩,汽车行驶途中小亮看到路旁的交通标志牌如图甲所示,汽车的速度表如图乙所示,小亮和爷爷所坐列车的运行时刻表的一部分如下表所示。(1)按汽车速度表的速度匀速行驶,汽车从标志牌到南昌西站的行驶时间是多少h?(2)G1692次列车从南昌西到厦门北运行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结果保留整数)(3)若在列车行驶途中,列车以144km/h的速度完全通过长1km的隧道用时30s,则该列车的长度是多少m?车次发车时间达到时间路程G1692南昌西(10:13)厦门北(15:07)826km
参考答案1.C【详解】旗鱼的速度为雨燕的速度为所以最快的是雨燕。故选C。2.C【详解】A.由图像可知,乙车的s-t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说明乙车通过的路程和时间成正比,则乙车做匀速运动;甲车的s-t图像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随着时间的变化,甲车的图线到时间轴的距离都是10.0m,即运动的路程为0,所以甲车处于静止状态,故A不符合题意;B.由A解析可知,甲车是静止的,则甲车运动的速度为0;乙车做匀速运动,当乙车运动5s,它所走过的路程是10.0m,则乙车的速度是综上所述,甲车运动的速度是0,乙车的速度是2.0m/s,故B不符合题意;C.由图像可知,经过6s,甲车的图线到时间轴的距离仍然为10.0m;在6s时间内乙车运动的路程s=12.0m,则此时甲、乙两车之间的距离可能是经过6s,甲、乙两车可能相距2m,故C符合题意;D.由图像可知,乙车在5s内运动的路程是10.0m,而甲车静止,其通过的路程为0,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3.C【详解】A.由图知道,A、B、C、D之间的长度逐渐变大,并且相邻两端点间的时间间隔相等,由此可以判断在AD段做变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B.由图知道,相同时间内,气泡在AB 段的距离小于CD 段,由知道,气泡在AB 段的平均速度小于CD 段的平均速度,故B错误;C.由图知道BD=60.00cm-10.00cm=50.00cm=0.50m时间是4s,故BD段运动的平均速度是故C正确;D.由图知道AD=60.00cm-0.00cm=60.00cm=0.60m时间是6s,故AD段运动的平均速度是故D错误。故选C。4.B【详解】设总路程为s,则物体在前路程所用的时间后路程所用的时间物体全程的平均速度故选B。5.B【详解】①由图可知,两物体不是由同一位置开始出发,A由原点出发,B由距原点5m处出发;B从0时刻出发,A在3s后出发,故①错误;②由图可知,两物体运动的s-t图像都是一条直线,所以,3s~5s内,物体A和B都做匀速直线运动,故②正确;③由图可知,从第3s开始,A的速度为B的速度为5s末两图像相交,表示A、B相遇,故③正确;④5s内,A的平均速度为B的平均速度为A、B平均速度不相等,故④错误。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6.B【详解】火车减速进站、划破夜空的流星、骑自行车上学都是物体相对于另一物体位置发生改变,属于机械运动;人造地球卫星在回收途中烧毁,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不属于机械运动。故选B。7.A【详解】计算全程的平均速度,要用整个路程除以全程所用的时间。则佳佳在全程内的平均速度是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8.C【详解】A.由图可知,随时间的增大,路程减小,且变化成比例,是匀速直线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B.由图可知,随时间的增大,路程均匀增大,路程和时间的比值为常数,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不符合题意;C.由图可知,随时间的增大,速度是逐渐变大的,表示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故C符合题意;D.由图可知,随时间的增大,速度不变,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9.C【详解】A.由图可知,0-5min物体的速度v1==6m/s5-25min物体的速度v2==1.2m/s所以该物体全程做变速运动,故A错误;B.因v1>v2即0-5min时间内的速度大于5-25min时间内的速度,故B错误;C.物体运动总路程s=3240m,总时间t=25×60s=1500s全程平均速度v==2.16m/s故C正确;D.物体在0-5min时间内和5-25min时间内都做匀速直线运动,但不同时间段的速度不同,故D错误。故选C。10.C【详解】则由s-t图象可知,甲的速度乙的速度所以甲、乙两物体的速度之比故选C。11.D【详解】A.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任何路程内的速度不变,故A不符合题意;B.在物体通过相同路程时,物体运动的时间越短,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选项中缺少相同路程这个条件,故B不符合题意;C.对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物体的速度是变化的,故C不符合题意;D.由可知,速度一定时,路程与时间成正比,而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不变,故D符合题意。故选D。12.C【详解】根据可知,运动会上百米决赛,张明和王亮所走的路程都相同,同时起跑,同时到达终点,两人所用的时间相同,那么两人的平均速度都相等,虽然不是匀速直线运动,运动员的速度有变化,但是还是可以通过公式进行比较的。故选C。13.C【详解】A.从图像可知,甲乙两物体在0~10s内都是倾斜的直线,故是匀速直线运动,而在相同的时间内,甲的路程比乙大,故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故A不符合题意;B.两物体在15~20s内,甲的路程不变,即甲是静止的,故B不符合题意;C.从图像可知,在第15末相遇,从图像可知,在同一地点同时运动,后经过相同的时间到达相同的地点,故0~15s内通过的路程相同,故C符合题意;D.由图像可知物体在15s末相遇,20s末乙位于甲前方,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14.向西运动 640m 【详解】[1]由图可知,甲乙两辆车同时沿直线均匀向东行驶,由可知甲的运动速度较快,若以甲车为参照物,则乙车向西运动。[2]甲车以72km/h即20m/s的速度匀速行驶的过程中,设从听到回声处到隧道的距离为s,则15.甲、丙 12:5 【详解】[1]据图可知,甲车图象是s-t图象,是一条过原点的射线,路程和时间成正比,路程和时间的比值是一个定值,则甲的速度为同理乙的路程和时间的比值也是一个定值,则乙的速度为丙图象是v-t图象,速度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是一个定值,速度大小所以运动速度相同的两小车是甲、丙。[2]若乙和丙运动的路程之比是3:5,则乙和丙所用的时间之比是16.7.2【详解】设全程的路程为2s,则半程为s,全程的平均速度为17.2.5 100 【详解】[1]船行150m与木箱漂200m-150m=50m时间相等,可得[2]船追上木箱的时间为这段时间,木箱漂流的距离为船追上木箱时,木箱距离掉落点的距离为50m+50m=100m。18.> 东 12m/s 【详解】[1]由题图可知,在0~30s,A做匀速直线运动,20s内通过的路程sA=600m,在0~70s,B做匀速直线运动,通过的路程sB=840m,速度分别为比较可知,两车在0~t1时间内的速度vA>vB。[2]由题图可知,在t2~t3时间内,A车与B车的运动方向相同,均向西运动,且A车的速度大于B车的速度,所以,以A车为参照物,B车向东运动。[3]由第一问可知,在整个运动过程中,B车的平均速度为12m/s。19.(1)3h42min;(2)153.125km/h;(3)1800m,48s【详解】(1)列车由济南到南京所用的时间为t0=14∶38-10∶56=3h42min(2)列车由北京到苏州的路程为1225km,用时t=16∶22-8∶22=8h则平均速度为(3)中途列车以30m/s的速度通过某一大桥,用时72s,列车通过的总路程为s1=v1t1=30m/s×72s=2160m已知列车全长360m,则大桥长为s桥=s1-s车=2160m-360m=1800m火车全部在该高架桥上的路程为s2=s桥-s车=1800m-360m=1440m所用的时间为答:(1)列车由济南到南京所用的时间为3h42min;(2)列车由北京到苏州的平均速度为153.125km/h;(3)该大桥的长为1800m,火车全部在该高架桥上的时间为48s。20.(1)40s;(2)20s;(3)30s【详解】解:(1)火车全部通过大桥所行驶的路程为所花时间为(2)火车完全在桥上所行驶的路程为所花时间为(3)火车司机通过大桥所行驶的路程为600m,所需要的时间为答:(1)火车全部通过大桥所需时间为40s;(2)火车全部在桥上行驶的时间为20s;(3)火车司机通过大桥的时间为30s。21.(1)3600m;(2)66s;(3)168km/h【详解】解:(1)该铁路桥的长度(2)该次列车完全通过该桥行驶的路程该次列车完全通过该桥用的时间(3)列车从连云港驶往南京全程的平均速度答:(1)该铁路桥的长度是3600m;(2)该次列车完全通过该桥用的时间是66s;(3)列车从连云港驶往南京全程的平均速度是168km/h。22.(1)0.8h;(2)169km/h;(3)200m【分析】(1)由速度表读出汽车的速度,根据计算所需时间;(2)根据列车时刻表可得G1692次列车运行时间及总路程,利用速度公式求列车运行的平均速度;(3)已知列车行驶速度及时间,可以得到行驶距离,行驶距离与隧道长度之差是列车长度。【详解】解:(1)如图甲所示,汽车从标志牌到南昌西站的路程为40km,汽车速度表显示的速度为 50km/h,则汽车按速度表的速度从标志牌到南昌西站的行驶时间(2)G1692次列车从南昌西到厦门北运行的时间t′=15:07−10:13=4h54min=4.9h列车运行的平均速度(3)列车以144km/h=40m/s的速度运行30s通过的路程该列车的长度 答:(1)汽车从标志牌到南昌西站的行驶时间是0.8h;(2)G1692次列车从南昌西到厦门北运行的平均速度约169km/h;(3)列车的长度是200m。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物质的简单运动综合与测试课后测评,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物质的简单运动综合与测试课后作业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三章 物质的简单运动综合与测试课时训练,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