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课改版八年级全册第一章 常见的运动综合与测试随堂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北京课改版八年级全册第一章 常见的运动综合与测试随堂练习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一章常见的运动培优练习(2)2021-2022学年京改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 一、单选题1.小明与爸爸开车出行,在十字路口看见了红灯,停车等待,小明看着窗外旁的汽车突然发现他所坐的车向后移动,急忙向爸爸喊刹车,爸爸说车没动。若爸爸判断正确,则爸爸和小明分别选的参照物可能是( )A.旁边向前移动的汽车,地面 B.地面、旁边向前移动的汽车C.旁边向后移动的汽车,地面 D.地面、旁边向后移动的汽车2.甲乙两同学沿同一条平直公路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同学速度开始比乙慢,后来比乙同学速度快B.第8s时两同学速度相等C.4s~8s内,甲乙同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D.0~12s内,甲乙两同学通过的路程相等3.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 B.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C.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D.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4.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 )A.米 B.秒 C.小时 D.米每秒5.下列的物体运动,属于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A.在空中自由下落的石块 B.运动员投出去的铅球C.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运动 D.直升机速度大小不变竖直下降6.甲、乙、丙三人骑自行车匀速行驶,甲在1h内行驶18km;乙在3min内行驶810m;丙行驶100m需25s;则三人骑车速度的快慢为( )A.甲最快 B.乙最快 C.丙最快 D.三人一样快7.如图是相向而行的甲、乙两物体的s-t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相遇时两物体通过的路程均为100mB.甲、乙是同时出发的C.甲的运动速度为10m/sD.0-30s内甲乙都做匀速直线运动8.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图象分别描述了做直线运动的两个物体A、B的运动情况,根据图象得出的信息正确的是( )A.C物体作匀速直线运B.A、C都是静止状态C.1s时,B与C相遇D.若A、B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同方向直线运动,2s时A、B相隔1m9.在测量一物体的长度时,记录结果是1.273m,那么使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A.1μm B.1mm C.1cm D.1dm10.甲、乙两车分别从P、Q两点同时同向运动,它们的s-t图像分别如图(a)、(b)所示,经过6秒甲、乙相距2米。P、Q间的距离为( )
A.一定是10米 B.一定是6米 C.可能是6米 D.可能是16米11.一小车在前半程的平均速度是3m/s,后半程的平均速度是6m/s,则该小车在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A.3m/s B.4m/s C.4.5m/s D.6m/s 二、填空题12.暑假小明乘坐高铁去武汉旅游,坐在行驶中的高铁上,小明感觉两边的建筑急速后退,他是以_____________为参照物进行观察的;若全程运行的平均速度为240km/h,从太原到武汉需要4h,则太原到武汉的距离约为_____________ km。13.如图,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_______(选填“A”或“B”),物体的长度为________cm。14.在火车站,通常可见到列车运行时刻表。如下表所示,从其中的某次列车时刻表可知,列车从蚌埠至北京区间段运行所经历的时间为______min,在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______km/h。(结果取整数)停靠站到达时刻开车时刻里程/km上海……18∶000蚌埠22∶0722∶15484济南03∶0403∶12966北京08∶00……1463 15.P、Q是同一直线上相距10m的两点如图(1)所示,甲、乙两物体沿直线分别从P、Q点同时出发,相向运动,它们的s-t图像(位置-时间图像)分别如图甲、乙所示,由此可知v甲______ v乙(填“>”、“=”或“<”),经过______s可以相遇,画出甲车的速度-时间图像。______ 16.如图所示,小球在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每隔0.2s记录一次小球的运动位置,则小球从A点运动到F点做的是_______(选填“匀速”、“加速”或“减速”)运动,该过程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 m/s。 三、计算题17.G1581次高铁列车从南昌开往上海虹桥站的距离是,从上午10∶00出发,途中停靠了几个车站,在当日14∶00到达上海虹桥站。列车行驶途中以的速度匀速通过长度为的桥梁,列车全部通过桥梁的时间是。求:(1)G1581次高铁从南昌开往上海虹桥站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每小时?(2)G1581次高铁列车的长度是多少米?18.汽车以20m/s的速度匀速行驶,司机突然发现前面有紧急情况,经过0.5s(反应时间)后开始制动(即刹车),又经过4.5s滑行45.9m车停下。求:(1)汽车在司机反应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是多少?(2)汽车从发现情况到完全停车的这段时间内汽车通过的路程是多少?(3)汽车在滑行时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4)若司机饮酒,会使反应时间变长,若某司机饮酒后驾驶,从发现前方障碍物到车停下来共行驶了65.9m,请计算司机的反应时间。(5)汽车以20m/s匀速行驶中,在某处鸣笛,经3s听到正前方的回声,听到回声时,车到障碍物距离?
19.某同学买了一张火车时刻表,他注意到在北京和上海间往返的 13 次和 14 次列车的运行时刻表如下:车次到、发站时间北京天津西济南上海 13到站时间——16:1120:118:04发车时间14:4016:1620:23—— 14到站时间9:007:233:14——发车时间——7:283:2615:00他了解到 13 次列车由北京开往上海,14 次由上海开往北京。这两次列车每天各发一列车,自北京到上海铁路长 1458km,根据列车运行时刻表回答下列问题:(计算题要有必要的解题过程)(1)13 次列车由天津西到济南的时间为___________。(2)14 次列车由上海驶往北京的平均速度为多大___________?(3)中途 13 次列车以 36km/h 的速度,用了 3min 完全穿过长度为 1600m 的一个隧道,求这列火车的长度是多少___________?20.已知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m/s,利用声呐系统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3s后收到回波。求:此处海水的深度。
参考答案1.B【详解】小明的爸爸说自己的车没有动,是选择地面为参照物的;小明观察窗外旁边的汽车,发现自己的车向前移动,是选择旁边向后移动的汽车为参照物的。故选B。2.C【详解】A.甲同学在4s以前处于静止状态,在4s以后开始运动且速度比乙的大,故A错误;B.由图可知,第8s时两同学通过的路相同,二人的速度不相等,故B错误;C.4s~8s内,甲乙同学通过的路程与时间成线性变化,均做匀速直线运动,故C正确;D.0~12s内,甲同学通过的路程比乙同学的大,故D错误。故选C。3.C【详解】A.误差不可避免,故A错误;B.误差是测量值与真实值的差值,不是错误,故B错误;C.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是对的,故C正确;D.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减小误差,不可以消除误差,故D错误。故选C。4.A【详解】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米;秒和小时是时间的单位,米每秒是速度的单位。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5.D【详解】A.在空中自由下落的石块受到重力和阻力的作用,在做变速直线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B.运动员投出去的铅球,在水平方向有一定的初速度,受到重力和阻力的作用,在做曲线运动,故B不符合题意;C.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运动,在做曲线运动,故C不符合题意;D.直升机速度大小不变竖直下降,沿直线做速度恒定的运动,即匀速直线运动,故D符合题意。故选D。6.A【详解】甲的速度是18km/h,乙的速度是16.2km/h,丙的速度是14.4km/h,所以甲的速度最快。故选A。7.C【详解】A.由题中的图象可知,相遇时(即两图线相交),甲通过的路程为乙通过的路程为100m,故A错误;B.由题中的图象可知,在0-10s内,乙处于静止状态;在10s后乙物体才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乙比甲要晚10s出发,故B错误;C.由图像可知,甲在40s内运动的路程是400m,所以甲的运动速度为故C正确;D.由题中的图象可知,在0-10s内,甲做匀速直线运动,而乙处于静止状态;所以0-30s,甲做匀速直线运动,0-30s内,乙先静止后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错误。故选C。8.C【详解】A.乙图是s-t图象,由图象可知,C物体的位置不变,所以C物体静止,故A错误。B.甲图是A物体的v-t图象,由图象可知,A物体的速度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所以A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且A物体的速度为3m/s,故B错误。C.乙图是s-t图象,由图象可知,在1s时,B和C都到达了2m的位置,即两物体相遇,故C正确。D.根据甲图,A物体运动2s通过的距离为根据乙图,B物体运动2秒通过的距离为4m,所以A、B相距2m,故D错误。故选C。9.C【详解】刻度尺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因为该物体的长度是1.273m,所以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01m,即为1cm。故选C。10.C【详解】由图像可知:6s时甲运动的路程为4m,乙运动的路程为12m,经过6秒甲、乙相距2米,因为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故开始运动时甲在前乙在后,二者相距可能为10m,6s时甲在前;二者相距也可能为6m,6s时乙在前;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11.B【详解】假设半程的路程为s,则全程为2s。由可得小车在前半程所用的时间由可得小车在后半程所用的时间则全程所用的时间则该小车在全程的平均速度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12.高铁 960 【分析】[1]选择不同的参照物,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同。[2]根据进行计算。【详解】[1]小明乘坐高铁时,感觉两边的建筑急速后退,建筑相对于高铁位置在不断发生变化,实际是以高铁作为参照物的。[2]太原到武汉的距离为13.B 2.40 【详解】[1]刻度尺在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线,所以B正确。[2]由图示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0.1cm,所以物体的长度为2.40cm。14.525 100 【详解】[1]列车从蚌埠至北京区间段运行所经历的时间t=24∶00-22∶15+8∶00=9h45min=585min[2]两地的距离为s=1463km-484km=979km在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100km/h15.< 4 【详解】[1][2]由图甲知道,甲物体的移动速度由图乙知道,乙物体的移动速度所以,v甲<v乙,且经过4s相遇。[3]甲车速度不变,为0.5m/s,故图像如下图所示16.加速 0.125 【详解】[1]由图可知,小球由A到F的过程中,在相等时间内小球通过的路程越来越大,说明小球的运动越来越快,即速度越来越大,故小球做加速直线运动。[2]由图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小球从A点运动到F点的路程s=12.50cm;小球从A点运动到F点的时间0.2s×5=1s小球从A点运动到F点的平均速度为v==12.50cm/s=0.125m/s17.(1);(2)【详解】解:(1) 高铁从南昌开往上海虹桥站的时间高铁平均速度(2)高铁过桥速度列车全部通过桥梁的路程高铁长度答:(1)G1581次高铁从南昌开往上海虹桥站的平均速度是;(2)G1581次高铁列车的长度是。18.(1)10m(2)55.9m;(3)36.72km/h;(4)1s;(5)480m【详解】解:(1)汽车在司机反应时间内的路程为s1=vt1=20m/s×0.5s=10m(2)从发现到停车通过的路程s=s1+s2=10m+45.9m=55.9m(3)汽车滑行时的平均速度=36.72km/h(4)汽车在司机反应时间内的路程为s3=s4-s2=65.9m-45.9m=20m司机的反应时间 (5)3s内车行驶距离s车=vt=20m/s×3s=60m3s内声音传播的距离s声=v声t=340m/s×3s=1020m司机听到回声时汽车距山的距离答:(1)汽车在司机反应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是10m(2)汽车从发现情况到完全停车的这段时间内汽车通过的路程是55.9m;(3)汽车在滑行时的平均速度是36.72km/h;(4)若司机饮酒,会使反应时间变长,若某司机饮酒后驾驶,从发现前方障碍物到车停下来共行驶了65.9m,司机的反应时间是1s;(5)汽车以20m/s匀速行驶中,在某处鸣笛,经3s听到正前方的回声,听到回声时,车到障碍物距离是480m。19.3h55min(235min) 81km/h 200m 【详解】解:(1)由表知13次列车16:16从天津西出发,20:11到达济南,所以火车的运行时间是20h11min-16h16min=3h55min(2)北京与上海间的路程s=1458km,14次列车15:00由上海出发,第二天9:00到达北京,则它的运行时间t=24h00min-15h+9h=18h则火车的平均速度(3)火车的速度火车的运动时间t=3min=180s火车的路程s=vt=10m/s×180s=1800m则火车的长度L=s-L隧道=1800m-1600m=200m答:(1)13次列车有天津西到济南的时间是3h55min;(2)14次列车由上海驶往北京的平均速度是81km/h;(3)这列火车的长度是200m。20.2250m【详解】此处海水的深度故海水的深度。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北京课改版八年级全册第一章 常见的运动综合与测试当堂检测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一章 常见的运动综合与测试同步达标检测题,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第一章 常见的运动综合与测试练习,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