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习作4练习及答案解析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226498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习作4练习及答案解析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226498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习作4练习及答案解析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226498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习作:笔尖流出的故事课后作业题
展开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习作:笔尖流出的故事课后作业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言表达,现代文阅读,填空题,书面表达,判断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习作4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语言表达
1.创编小说。
(1)根据提供的资料,创编小说的故事情节。
①环境:开满丁香花的校园
人物:淘气包张明
雷厉风行的班长王寒冰
充满活力的年轻班主任李军
开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环境:冬日黄昏时车来人往的街头
人物:充满爱心的少年陆天 志愿者徐明
开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潮: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是宁宁创编的故事情节,你觉得好吗?说说你的理由。
环境:月光下的村庄
人物:铁蛋 铁蛋远道而来的表哥
情节:月光下的村庄的小屋里,铁蛋的妈妈正热情地招待铁蛋远道而来的表哥。铁蛋却一声不响地跑了出去。妈妈忍不住唠叨起铁蛋不懂事。过了好久,铁蛋提着一篮小鱼回来了。原来,铁蛋见家里没什么像样的东西招待表哥,便摸黑去村边的小河里捞了一篮小鱼。这时,妈妈才明白错怪了铁蛋。
我觉得(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上题中的材料,按要求填空。
①写一写故事发生的环境:___________________
②写一写主要人物的心理活动: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作文题目“笔尖流出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篇______故事,是______文章。
A.真实的 B.虚构的 C.写人的 D.叙事的
下面是宁宁创编的故事情节,你觉得好吗?说说你的理由。
环境:月光下的村庄
人物:铁蛋、铁蛋体弱多病的爷爷
情节:月光下的村庄的小屋里,爷爷不停地咳嗽。不懂事的铁蛋居然不照顾爷爷跑出去玩了。爷爷不停地叹气。邻居来看望爷爷,与爷爷拉家常。铁蛋回来了,摘了一大篮枇杷。原来他听说枇杷能治好爷爷的咳嗽,吃过晚饭就上山为爷爷摘枇杷去了。爷爷十分感动。
3.我觉得(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上题中的材料,按要求写一写。
①写一写故事发生的环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写一写主要人物的心理活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
写一写,练习习作的写法。
读例段,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完成练习。
天灰蒙蒙的,又阴又冷。长安街两旁的人行道上挤满了男女老少。路那样长,人那样多,向东望不见头,向西望不见尾。人们臂上都缠着黑纱,胸前都佩着白花,眼睛都望着周总理的灵车将要开来的方向。
5.这段环境描写渲染了__________的气氛,衬托出人们悼念周总理的极其________的心情。
6.请你根据下面这组环境和人物,展开丰富的想象,细致描写环境。
环境:冬日黄昏时车来人往的街头
人物:充满爱心的少年陆天、流浪狗朵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
星星点灯
胡 敏
星星是个盲人,她的名字是小时候被人送到儿童福利院时院长给起的。院长充满怜悯地说:“这孩子眼睛瞎了,名字上该给她点亮光,就叫‘星星’吧。”
星星长大后进了盲人福利工厂工作,以后又在一条小巷里有了自己的住房。这条小巷一到晚上就黑咕隆咚。小巷没有路灯。这和星星无关,反正她看不见。小巷的路坑坑洼洼,谁走过都会骂娘。星星起初也有些窝火。盲人就靠一双脚在世界上摸索,路的好坏对他们来说至关重要。后来,星星不生气了,她发觉路的高低不平能帮助她记忆,比如说家门口有个坑,她一走到这里就知道到家了。
星星从小就有一个愿望,希望有朝一日能把眼睛治好。工作以后,她就开始攒钱。她听人说过,做手术需要很多钱。星星终于攒了一千元,她想该差不多够了,于是就去医院。然而,医生的诊断却使她万念俱灰:先天眼组织缺损性失明,没法治!命中注定,星星将永远和黑暗为伴。星星恨透了黑暗。
一天,星星和往常一样早早就上床睡觉。到了晚上,她能做的事就是睡在床上,听隔壁人家电视机里传过来的声音,一直听到困乏了睡着为止。突然,她听到与电视节目无关的一声惨叫,像是有人骑车在门口摔了一跤,跟着就是一个女人痛苦的呻吟。星星赶紧起床,打开门问谁摔倒了。女人说:“快救我,我的腿大概断了。”星星就摸到隔壁居委会主任陈大婶家去拍门,还大声呼喊救人。邻居们闻声都出来看,摔伤的女人很快被几个好心人送去了医院。剩下的一些人还站在黑暗里议论纷纷,有人愤愤不平地问陈大婶:“为什么路灯管理所总是不肯到这里来装路灯,就不能让电视台、报社来采访一下吗?”陈大婶解释说:“人家讲了,这小巷不在路灯规划范围内,居民要求装路灯也可以,但需要大家出钱。竖电线杆、拉电线的费用大概要一千元。”此言一出,人们就不再议论,都各自回家去了。
只有星星一人还站着,她突然有了很古怪的想象,小巷变成了一个人,跟她一样没有眼睛。星星就像可怜自己一样地可怜起小巷来,一个已冷却的愿望重新热切起来。
后来,星星拿着一千元钱找到了陈大婶,说由她出资来为小巷装路灯。陈大婶不同意,说这笔钱对一个残疾人来说太不容易了。星星问:“小巷有了路灯是否像人有了眼睛一样就方便了呢?”陈大婶说就是这么个意思吧。星星心满意足地说:“这就对了!”之后,任凭陈大婶再怎么劝,星星也不愿放弃这个决定。
星星的义举也感动了路灯管理所的人,他们很快组织施工,在小巷装好了路灯。
亮灯那天,小巷里的人都像过节似的高兴。有人说:“这装灯的钱不该让星星掏,该我们出!”星星也在一片光明里跑出了家门,她依然只能是靠想象,她似乎看到小巷睁着明亮的大眼睛冲着她笑呢。
星星想着想着也甜滋滋地笑了。
7.这个故事发生的地点是__________。故事的主人公是__________。
8.文章写了星星的哪两个愿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文章重点写了星星的( )
A.第一个愿望及其没有实现的原因。
B.第二个愿望实现的过程。
10.星星想为小巷装路灯的原因是( )
A.一天晚上,一个骑车的女人在小巷里摔伤了。星星不想小巷像自己一样生活在黑暗中。
B.竖电线杆、拉电线的费用大概要一千元,大家不愿出钱。
11.小巷里其他人的表现在装路灯这件事上与星星的表现有什么不同?
其他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星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在文中找出星星让你感动的句子,找一句抄写在下面,并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美丽的谎言
我至今都记得我的第一位老师说的谎言。
那年夏天,我被母亲领进了校园,迎候我的是一位五十多岁亲切和蔼的女教师。入学考试的内容是从1数到100。
我站在校园大操场的阳光下,面对着老师的笑容,脆生生地一口气从1数到了100。老师拍拍我的脑袋,伸手在她的花名册上画了个红五星。我非常仔细地留意着她的这一举动,在心里猜测着那个红五星的含义。
开学了,看着班里四十多个同我一般大的孩子,我固执地想找出与他们的不同来。我心里一直惦记着花名册上的那个红五星,终于忍不住了,跑到老师那里问她,是不是因为我的入学考试是第一名才得到了红五星,老师笑着点了点头。当我满怀着希望跑开时,快乐一直在我心里升腾。我是得了第一名的,我一定还可以再得第一名。这种信念一直鼓励着我。
直到很多年以后,当我们一群同学聚在一起谈起我们的第一位老师时,大家突然明白每一个人的入学花名册上都有一个红五星,而她几乎对每一个班上的学生都说过:你很棒,你是第一名!
我一直认为人与人之间,有一些用心说出的谎言是那么美好。这和真实意义上的欺骗绝不相同。因为前者是尊重,是关爱,是惦念,是为了让对方快乐。
13.这位老师说了句什么样的谎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你是如何理解这位老师的谎言的?( )
A.谎言是动听的,让人听了心里特别舒畅,因而也是美丽的。
B.谎言就是谎言,哪怕是老师和家长说的,也终究是谎言,因而不可能是美丽的。
C.这位老师为了让孩子们开心地走进校园,用心说出的谎言是那么美丽。
三、填空题
15.填一填,理清并确定本次习作的思路。
(1)我本次习作的题目是《___________________》。
(2)故事的环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故事的主要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故事的主要情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书面表达
16.审一审,填一填,明确本次习作的任务。
1. 审清体裁:这篇习作属于________的文章。(叙事 说明性 状物 写景)
2. 审清内容:这篇习作可以从哪些方面来写?打“√”
①环境( ) ②人物( ) ③情节( )
3. 审清重点:习作的重点不会在于( )。
A.故事发生的时间
B.完整故事的展开
C.曲折情节的吸引
D.个性鲜明的人物
五、判断题
了解小说的特点。(判断)
17.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______)
18.小说刻画人物的方法有环境描写和动作描写两种。(______)
19.小说主要是通过故事情节来展现人物性格、表现中心的。(______)
20.小说的故事是虚构的,与生活毫无关系。(______)
21.小说的三要素是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______)
参考答案
1.张明脏兮兮地走进教室,同学们议论纷纷。 雷厉风行的班长王寒冰认为张明又惹事了,准备向班主任报告。 班主任请张明讲明原因,张明承认自己又和别人打架了。 原来张明看见一群小朋友把花园里的花盆都掀倒了,就帮园丁把花盆扶起来,但这些小朋友居然打他。他气不过,还手了。 少年陆天高高兴兴地走在放学路上,他刚被评为“爱心少年”。 他看见志愿者徐明手臂擦伤了,还在协助交警维持交通秩序,他加快脚步向家的方向跑去。 他从家里拿来药水和绷带,帮徐明处理好伤口,并代替他帮助交警维持交通秩序。 天黑了,陆天和徐明手拉着手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好 故事情节完整,凸显了铁蛋的人物形象,表现了铁蛋的懂事。 夜,已经深了,明亮的月光照耀着整个村子,雪,在月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万家灯火早已熄灭,只有村口闪着微弱的火光——那是铁蛋提着灯笼,等他远道而来的大哥。 他一个人爬上山顶望着村里,眼里不禁流出泪水,心里想着:都怪表哥,要不是因为他,我也不至于……。
【详解】
(1)小说(故事)情节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有的包括序幕、尾声。故事情节是指作品所描写的事件发展,演变的全过程,故事情节的一般结构: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故事情节来源于生活,它是现实生活的提炼,它比现实生活更集中,更有代表性。现实生活中的事件和矛盾是有始有终,有起有伏,并有一定发展过程的,因而小说情节的展开,也是有段落,有过程的。这个过程一般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有时还有序幕和尾声。在作品中,情节的安排决定于作者的艺术构思,并不一定按照现实生活中的事件发生、发展的自然顺序,有时可以省略某一部分,有时也可颠倒或交错。
(2)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同学们言之有理即可。示例:我觉得好,理由是:故事情节完整、清晰,人物形象刻画到位,很好地表现了铁蛋的懂事。
(3)同学们在做此类题目时,要仔细阅读原文,深刻理解短文内容。通过阅读短文我们知道,对于故事发生的环境:我们要以“月光下的村庄”为主题,进行合理扩充和延伸,使环境描写更加生动;对于人物的心理活动:同学们要擅长运用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等,来凸显人物的心理活动,使人物的心理活动描写更具感情色彩。
【点睛】
2.B D
【详解】
略
3. 好 故事情节完整,凸显了铁蛋的人物形象,表现了铁蛋对爷爷的爱。
4. 夜色越来越浓了,月亮像一面大镜子,把光辉洒满乡村。周围一片寂静,从一个小院里传来的咳嗽声在这夜晚听得分外清楚。 铁蛋拎着一篮子枇杷高高兴兴地往家赶,不料“扑通”一声,他摔了一跤,他一边捡着掉在地上的枇杷一边想:爷爷吃了这些枇杷,身体一定会好起来的!……爷爷现在有没有睡着……他是不是又担心我呢……得快点儿回家!
【分析】
3.考查学生对故事的理解分析能力。故事古诗,对故事进行理解分析。
答案为:好 故事情节完整,凸显了铁蛋的人物形象,表现了铁蛋对爷爷的爱。
4.考查学生对故事的理解领悟能力。答案为:夜色越来越浓了,月亮像一面大镜子,把光辉洒满乡村。周围一片寂静,从一个小院里传来的咳嗽声在这夜晚听得分外清楚。铁蛋拎着一篮子枇杷高高兴兴地往家赶,不料“扑通”一声,他摔了一跤,他一边捡着掉在地上的枇杷一边想:爷爷吃了这些枇杷,身体一定会好起来的!……爷爷现在有没有睡着……他是不是又担心我呢……得快点儿回家!
5. 庄严肃穆 悲痛
6.示例:刺骨的寒风呼呼地吹着,袭向天地间的万物。鹅毛般的雪花狂乱地飞舞着,打在脸上也有了重量,仿佛要把世界冻透一般。陆天捂紧衣衫,艰难地往前挪着步子。突然,他听到几声“呜呜呜”的哀叫声,像是在哭泣。他循声望去,原来在墙角里有一只被冻得瑟瑟发抖的小狗。
【分析】
5.环境描写的作用1.交代背景。2.推动情节。3.渲染气氛。4.刻画人物形象,衬托人物的性格、情绪。5.使故事情节更为生动、真实。6.使主题更为突出、深刻。7.要表现一定的新鲜感受或微妙情绪,做到情景交融,能够给人以感染、启发和美的享受。
6.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所处的具体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其中,社会环境是指能反映社会、时代特征的建筑、场所、陈设等景物以及民俗民风等。自然环境是指自然界的景物,如季节变化、风霜雨雪、山川湖海、森林原野等。在文章当中的环境描写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服务于文章的主题和人物刻画。根据环境描写的特点和作用,根据题目给的特定环境和人物,展开合理想象,言之有理即可。
7. 小巷里 星星
8.①有朝一日能把眼睛治好;②用攒的一千元钱为小巷装路灯。
9.B
10.A
11. 听说需要大家出钱,都各自回家去了。 主动找到陈大婶,说自己出资为小巷装路灯。
12.星星问:“小巷有了路灯是否像人有了眼睛一样就方便了呢?”从这个句子中我体会到星星是多么爱这条小巷,她要给小巷带来光明。
【分析】
7.略
8.略
9.略
10.略
11.略
12.略
13.你很棒,你是第一名!
14.C
【解析】
13.考查学生对听读文段的理解能力。培养学生认真听,边听边记要点的好习惯。
答案为:你很棒,你是第一名!
14.考查学生对文段的理解领悟能力。短文讲述了这位老师为了让孩子们开心地走进校园,用心说出的谎言是那么美丽。
答案为:C。
15.流浪狗不流浪 冬日飘雪的小区一角 充满爱心的芳芳、流浪狗朵儿 芳芳为流浪狗朵儿建造了一个温暖的家。
【详解】
填空类写作题,明确自己要写的是什么。
第二三四空上要填写的就是记叙文的六要素,写清环境背景,什么情况下发生的,地点是哪里,人物有谁,以及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16.1.叙事
2.①√ ②√ ③√
3.A
【详解】
略
17.√
18.×
19.√
20.×
21.√
【分析】
17.
略
18.
小说刻画人物的方法一般有描写、行为和对话三种,对环境的描写不是刻画人物的方法。
19.
略
20.
小说是虚构的故事情节, 但是写作素材来源于现实生活, 所以小说中总会有着生活的影子, 它来源生活却又高于生活。
21.
略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部编版语文五上 习作专项练习(含答案),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俗话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部编版语文六上 习作专项练习(含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言实践,习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六年级下册习作:让真情自然流露课时练习,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本次习作你打算写什么?填一填, 主题交流, 根据要求写句子, 综合运用, 习作内容, 习作小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