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五年级第一学期《8冀中的地道战》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225781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教案】五年级第一学期《8冀中的地道战》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225781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教案】五年级第一学期《8冀中的地道战》03](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2/12257818/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五年级上册8 冀中的地道战教学设计
展开课题:8、冀中的地道战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能带着问题,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了解冀中地道的结构特点,体会地道战的巨大威力。
4.了解我国人民在艰难的抗日战争表现出来的顽强斗志、无穷智慧,感悟我国人民的无穷智慧,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
了解冀中地道的结构特点,体会地道战的巨大威力;理清课文的条理。
课时安排:2课时
执教时间:9月30日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冀中的地理位置和战争背景。
2. 掌握生字,理解重点词语。
3. 能带着问题,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4.了解冀中地道的结构特点,体会地道战的巨大威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1.能带着问题,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了解冀中地道的结构特点,体会地道战的巨大威力。
教学环节及对应目标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技术运用
设计意图
评价关注点
一、观看视频,解题导入
对应目标1
1. 导入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冀中的地道战》。
板书课题:冀中的地道战
同学们,你们看过电影《地雷战》《地道战》吧,还记得那里的人民是怎样神出鬼没地打击敌人的吗?现在,我们再重温当年冀中人民利用地道打击日本鬼子的精彩瞬间。
2.播放视频1
今天,我就带大家穿过时光隧道,走进地道战,感受冀中人民的无穷智慧。(播放《地道战》片段)
谁说一说“冀中”是什么意思?在预习中你是怎么理解的?
(通过查字典我知道“冀”是河北省的简称。“中”中间,中部。“冀中”指的是河北中部平原。)
3.简介时代背景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帝国主义于1942年到1944年调集了几十万军队对我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进行“大扫荡”,实行野蛮的烧光、杀光、抢光的“三光”政策。他们在铁路和大道的两旁挖了很深的封锁沟,挖出的泥土就用来筑成封锁墙,十里一碉,八里一堡,对抗日根据地实行残酷的封锁政策,抗日战争进入了最困难的时期。地道战就是在这种环境下诞生的。
1、齐读课题
2、观看视频
3、交流 “冀中”的含义。
4、读时代背景。
播放视频
PPT出示背景介绍。
通过多媒体课件播放与介绍时代背景,再现教材情境,直观形象地刺激学生感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兴趣,激发学生情趣,在学生欣赏与情绪感染中顺势转入课文学习。
二、初读课文,把握脉络
对应目标2、3
自读提示:
1.读通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自学生字词。读准字音,记住字形。
指名读生字词。
(1)会认字:强调“侵”不要读成“jìn”,“吆”读作yā。“任”是多音字,在本课中读rén,另一个读音rèn。
(2)会写字:注意“妨”的部首是“女”;“陷”的左下部是“臼”不是“白”。
3.默读课文:课文讲了几层意思?分别是什么?
学生汇报:
课文讲了几层意思。
第一层(1~3自然段)讲地道战的产生及其作用。
第二层(4~7自然段)介绍了地道的式样、特点;叙述了冀中人民怎样利用地道打击敌人。
第三层(8自然段)讲地道战在我国抗日战争史上的地位。
1.自读课文。
2.读生字词。
3. 注意“妨”的部首是“女”;“陷”的左下部是“臼”不是“白”。
推送字词练习
识字是语文教学的重点。要求学生既能读准字音,记住字形,又能说出自己识记生字的方法,这是促使学生强化记忆的高效策略。
此环节承接单元目标中的把课文读出感情,关注学生字音是否读准确。
三、精读课文,品味理解
对应目标3、4
1、指名朗读课文第1—3自然段。
讨论交流。2
(1)什么是“大扫荡”?
(2)敌人为什么修封锁沟、封锁墙?
(3)“冀中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创造了新的斗争方式,这就是地道战。”
2、你是怎样理解“创造”一词的?
“创造”说明了冀中人民的智慧。“创造”说明地道是当年冀中人民设计发明的。“创造”说明地道是冀中人民最早挖掘的。
3、“地道战,简直是个奇迹”这是个总起句,课文从几个方面分述“地道战,简直是个奇迹”?你怎样理解“奇迹”什么?
“奇迹”指的是意想不到的,不平凡的。
板书:地道战 奇迹
4、地道战是怎样产生的?地道有什么作用?
“为了粉碎敌人的‘大扫荡’,冀中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创造了新的斗争方式,这就是地道战。”
地道是用来防守的坚强堡垒。是保护自己,打击敌人的可靠屏障。
板书:产生及作用 为了粉碎“扫荡”
5、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课文条理,解冀中地道战的产生、作用和地道的结构特点。
1、思考课文分了几层意思,分别是什么。
2、朗读课文第1—3自然段
3、讨论交流。
(1)什么是“大扫荡”?
(2)敌人为什么修封锁沟、封锁墙?
(3)“冀中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创造了新的斗争方式,这就是地道战。”
4、理解“奇迹”
画笔功能
分组讨论
对重点词语的提问,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体会作者意图。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更好地理解文本的内容。
在此环节设计,关注学生的读思能力,是否 “边读边想、边读边悟”。学生能都通过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
四、总结拓展,布置作业
对应目标4
1.抄写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
2.试着回答课后练习第1、2题。
1、抄写生字
2、思考问题
推送作业
总结有利于帮助学生强化所学知识。作业的设计有利于帮助学生学以致用。
板书:
教学反思(围绕信息技术整合学科特点来谈):
1.由于地道的式样多,有一百多种,有大洞、小洞、出口、气孔、迷惑洞、孑口、厕所住人地等,构造非常奇特。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地道“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特点,我先让学生自读课文,初步了解地道里面的构造,同时设计一个情境“假设有一队日本鬼子进村并且发现了地道,他们会有怎么样的遭遇以及村民们又将怎么样利用地道打击日本鬼子”。然后让学生细读课文,结合课文的文字描述,设计地道示意图。
2.我在引导学生了解课文的内容和叙述的顺序时,采取学生提出问题,边阅读、边讨论方式,也可以引导学生根据"阅读提示"中的问题,边读书边思考,理解课文内容。为突破难点,抓住重点,我引导学生在了解全文大意的基础上,看全文重点写了什么,在重点部分的前后各写了什么内容,帮助学生弄清全文的写作顺序。并从中感悟到这样的表达顺序的好处是什么。这样的表达顺序,使复杂的冀中地道很有条理地表现出来,使人读了对冀中的地道有了比较清楚的了解。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重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2.了解冀中地道的结构特点,体会地道战的巨大威力。
3..感悟我国人民的无穷智慧,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
1.了解冀中地道的结构特点,体会地道战的巨大威力。
2..感悟我国人民的无穷智慧,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环节及对应目标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技术运用
设计意图
评价关注点
一、精读课文,品词析句
对应目标1、2、3
(出示课件14)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1.学习课文4—8自然段
(1)读一读
默读课文第4—7自然段,边读边做批注。
(2)想一想
(出示课件15)第四自然段讲了几层意思?每层说了什么?
这段话共有四个意思。第一讲地道的式样多,有100多种;第二讲地道的位置和高度;第三讲地道里有许多洞,功用各别,生活设备齐全。第四讲地道中有通气孔,既透气又透光。1
板书:结构特点
地道(数量 地点 高度)
地洞(大洞 小洞 气孔)
(出示课件16)第五自然段中,介绍的地道出口是怎样的?有几种形式?
地道的出口有四种形式:开在隐蔽的地方,用荆棘掩护;有的出口旁是陷坑;有的出口旁是警戒洞,迷惑洞;地道里每一段都有“孑口”。
板书:出口(荆棘和陷坑)
(出示课件17)“迷惑”“孑口”是什么意思?它有什么特点?
“迷惑”是辨不清,摸不着头脑的意思。“迷惑洞”是让敌人分不清什么是死道,什么是活道。“孑口”指地道里小得只能容一个人过去的关口。孑口又险又窄,易守难攻,起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作用。
(出示课件18)从第六自然段,我们能知道敌人破坏地道的方法有哪些??
板书:火攻、水攻、毒气攻
冀中人民怎样对付敌人的进攻?
用土和沙来灭火;用吊板来挡毒气;地道和枯井暗沟连起来,使水流走;还可以转移到别的村子里去。
板书:防御
(出示课件19)人们在地道里是怎样进行联络的?“无线电”和“有线电”为什么要加上引号?2
一个个口传称“无线电”;用铁丝拴小铜铃称“有线电”。
板书:通信联络 有线电 无线电
因为不是真正的有线电和无线电,所以加引号。
(出示课件20)“为了打击敌人,什么办法都想出来了,人民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这句话在课文里是什么意思?
这句话赞扬了冀中人民在对敌斗争中表现出的智慧和才能。
(3)画一画
讨论交流:根据课文提示的内容,画出地道的结构示意图。
(4)说一说
让学生做导游解说“地道”。
小结:
(出示课件21)课文4—8自然段是文章的重点,作者对地道的式样、特点作了详细介绍,讴歌了冀中人民利用地道巧妙打击敌人的无穷智慧。
2.朗读课文第8自然段。
追问:
(出示课件22)你是怎样理解“地道战在我国抗日战争史上留下了惊人的奇迹。”这句话的?
板书:地位 地道战在我国抗日战争史上留下了惊人的奇迹
1、默读课文第4—7自然段,边读边做批注。
2、思考第四自然段讲了几层意思?每层说了什么?
3、思考地道出口是怎样的?有几种形式?
4、思考“迷惑”“孑口”是什么意思?它有什么特点?
5、思考人们在地道里是怎样进行联络的?“无线电”和“有线电”为什么要加上引号?
6、讨论交流:根据课文提示的内容,画出地道的结构示意图。
推送PPT
让学生独立总结和归纳,有助于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关注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此处考查标点符号的含义,有助于学生对标点符号的掌握。
关注学生对标点符号的掌握。
根据课文画出地道战的结构,既有利于增强学生对信息的处理能力,有有利于学生对课文主题的理解。
关注学生对课文主题的理解。
二、升华情感,陶冶情操
对应目标3
播放《地道战》主题曲
《地道战》。
听了这首曲子,你有什么感想?
交流
交流感想
播放《地道战》主题曲
伴着《地道战》的乐曲,让学生产生“曲已尽,意未终”的感觉,升华学生情感,陶冶学生情操。
关注学生感悟我国人民的无穷智慧,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布置作业
对应目标3
学了《冀中的地道战》一文,你有什么感受,请写一篇读后感。
写读后感
推送作业PPT
本环节是为了学以致用,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注学生写作能力、学以致用。
板书:
教学反思(围绕信息技术整合学科特点来谈):
1.对于生活在现在的儿童来说,怎样让学生全面、清晰地在头脑中形成对地道战结构的了解,使他们认识到地道战在中国抗日战争史上的特殊作用呢?单凭课本中的文字,学生的想像未免会受到一定的阻滞,毕竟距离现在太遥远了。我在教学这篇课文前我让学生认真的观看电影《地道战》,或给他们布置一些查询有关资料的任务,并一起交流,全面了解地道战所产生的历史背景及人民在战争中所表现出来的智慧和创造力。
2.我原先设计让学生边读边画地道战的出口、大洞、小洞、岔道、孑口、气孔、迷惑洞,每一部分的位置。让学生对课文描述的地道做仔细研究和思考。再一次经历了一次实践创造“地道”的过程,这一目的就在于引导学生借助课文中的语句表达练习,进行拓展的训。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冀中的地道战免费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冀中的地道战免费教案,共3页。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冀中的地道战精品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冀中的地道战精品教案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设计意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8 冀中的地道战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8 冀中的地道战教案,共1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板书设计,课堂作业新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5dd06cfaa1fe0fadf633abb41c796edd.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