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精品原创】苏教版(2019)高中生物必修第二册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苏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一章 遗传的细胞基础第三节 自由组合定律本节综合与测试课时作业
展开这是一份苏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一章 遗传的细胞基础第三节 自由组合定律本节综合与测试课时作业,共2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分),【答案】A,【答案】B,【答案】C,【答案】D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注意:本试卷包含Ⅰ、Ⅱ两卷。第Ⅰ卷为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中相应的位置。第Ⅱ卷为非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填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答案写在试卷上均无效,不予记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20.0分)
某种鸟类羽毛的颜色由等位基因B和b控制,有黑色、黄色两种颜色;等位基因R和r影响该鸟类的体色,两对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三组不同基因型的鸟类各若干只,甲黑色,乙黄色,丙黄色,研究者进行了如表所示的杂交实验,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基因型为BbRR的个体表现型应该为黑色
B. 羽毛颜色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C. R基因会抑制B基因的表达
D. 乙丙杂交子二代中,黄色个体中纯合子的比例应是3/13
某种鸟类羽毛的颜色由等位基因B和b控制,有黑色、黄色两种颜色;等位基因R和r影响该鸟类的体色,两对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三组不同基因型的鸟类各若干只,甲黑色,乙黄色,丙黄色,研究者进行了如表所示的杂交实验,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基因型为BbRR的个体表现型应该为黑色
B. 羽毛颜色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C. R基因会抑制B基因的表达
D. 乙丙杂交子二代中,黄色个体中纯合子的比例应是3/13
某种鸟类羽毛的颜色由等位基因B和b控制,有黑色、黄色两种颜色;等位基因R和r影响该鸟类的体色,两对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三组不同基因型的鸟类各若干只,甲黑色,乙黄色,丙黄色,研究者进行了如表所示的杂交实验,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基因型为BbRR的个体表现型应该为黑色
B. 羽毛颜色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C. R基因会抑制B基因的表达
D. 乙丙杂交子二代中,黄色个体中纯合子的比例应是3/13
某种鸟类羽毛的颜色由等位基因B和b控制,有黑色、黄色两种颜色;等位基因R和r影响该鸟类的体色,两对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三组不同基因型的鸟类各若干只,甲黑色,乙黄色,丙黄色,研究者进行了如表所示的杂交实验,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基因型为BbRR的个体表现型应该为黑色
B. 羽毛颜色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C. R基因会抑制B基因的表达
D. 乙丙杂交子二代中,黄色个体中纯合子的比例应是3/13
人体肤色的深浅受A 、a和B 、b两对基因控制(A 、B控制深色性状),基因A和B控制皮肤深浅的程度相同,基因a和b控制皮肤深浅的程度也相同。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人与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人结婚,关于其子女皮肤颜色深浅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子女可产生四种表现型
B. 肤色最浅的孩子的基因型是aaBb
C. 与亲代AaBB表现型相同的占1/4
D. 与亲代AaBb皮肤颜色深浅一样的有3/8
甘蓝型油菜花色性状由三对等位基因控制,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花色表现型与基因型之间的对应关系如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白花(AABBDD)×黄花(aaBBDD),F1测交后代的花色表现型只有2种
B. 黄花(aaBBDD)×金黄花,F1自交后代F2中黄花基因型有9种
C. 欲同时获得四种花色表现型的子一代,可选择基因型为AaBbDd的个体自交
D. 基因型为AaBbDd的个体自交,子一代比例最高的花色表现型是乳白花
人体肤色的深浅受A 、a和B 、b两对基因控制(A 、B控制深色性状),基因A和B控制皮肤深浅的程度相同,基因a和b控制皮肤深浅的程度也相同。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人与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人结婚,关于其子女皮肤颜色深浅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子女可产生四种表现型
B. 肤色最浅的孩子的基因型是aaBb
C. 与亲代AaBB表现型相同的占1/4
D. 与亲代AaBb皮肤颜色深浅一样的有3/8
萝卜的根形是由两对等位基因决定的,且这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现用两个纯合的圆形块根萝卜作亲本进行杂交,F1全为扁形块根。F1自交,F2中扁形块根:圆形块根:长形块根=9:6:1,则F2的圆形块根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
A. 2/3B. 6/16C. 1/3D. 3/16
关于如图的叙述,下列有关推断错误的是( )
A. 由 F2的性状分离比可推测家兔毛色最可能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
B. F1灰色个体基因型只有一种,而 F2中灰色个体基因型有四种
C. F2白色个体有三种基因型,其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 1/2
D. F2黑色个体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 1/2
2对等位基因A、a,B、b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基因B控制的性状受基因A的抑制,即基因A不存在时B控制的性状才能表现。则AaBb与AaBb杂交后代的表现型之比为( )
A. 15:1B. 13:3C. 12:4D. 9:7
某植物的花色受两对基因A/a、B/b控制,这两对基因与花色的关系如图所示,此外,a基因对于B基因的表达有抑制作用。(如:AaB_体现粉色)将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杂交得到F1,则F1的自交后代中花色的表现型及比例是()
A. 白∶粉∶红,3∶10∶3
B. 白∶粉∶红,10∶3∶3
C. 白∶粉∶红,4∶9∶3
D. 白∶粉∶红,6∶9∶1
2对等位基因A、a,B、b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基因B控制的性状受基因A的抑制,即基因A不存在时B控制的性状才能表现。则AaBb与AaBb杂交后代的表现型之比为()
A. 15:1B. 13:3C. 12:4D. 9:7
兔毛色的遗传受常染色体上两对等位基因(C和G)控制,现用纯种灰兔与纯种白兔杂交,F1全为灰兔,F1自交(雌雄个体相互交配)产生的F2中,灰兔:黑兔:白兔=9:3: 4。已知当基因C 和G同时存在时表现为灰兔,但基因c纯合时就表现为白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若F1中灰兔测交,则后代有4种表现型
B. F2中黑兔与白兔交配,后代出现白兔的几率是1/3
C. F2灰兔基因型有4种,能产生4种比例相等的配子
D. F2灰兔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1/16
已知控制果蝇的体色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不同对的常染色体上,其中果蝇的黄身(A)对黑身(a)为显性、长翅(B)对残翅(b)为显性,且基因组成为AB的精子不育。有人让两种不同类型的纯合果蝇作亲本杂交,所得F1只有一种表型,再让F1雌雄个体自由交配,所得F2中出现4种类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
B. F2中的黑身残翅个体占1/16
C. F2黄身长翅果蝇中双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为4/5
D. 若让F1的雄果蝇与黑身残翅果蝇杂交,则后代出现3种表现型且比例为1︰1︰1
已知桃树中,树体乔化与矮化为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A,a控制),蟠桃果形与圆桃果形为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B,b控制),以下是相关的两组杂交实验。
实验(1):乔化蟠桃(甲)×矮化圆桃(乙)→F1:乔化蟠桃︰矮化圆桃=1︰1
实验(2):乔化蟠桃(丙)×乔化蟠桃(丁)→F1:乔化蟠桃︰矮化圆桃=3︰1
根据上述实验判断,以下关于甲、乙、丙、丁四个亲本的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情况正确的是( )
A. B.
C. D.
狗的皮毛具有多种颜色,已知具有B基因的狗,皮毛呈黑色;具有bb基因的狗,皮毛呈褐色;另外I、i基因也与狗的毛色形成有关。下图表示狗毛色的遗传实验,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B,b和I、i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B. 白毛狗的基因型有6种
C. F2中黑毛狗的基因型为Bbii
D. F2中褐毛狗与F1白毛狗交配,后代中白毛狗的概率为1/2
某植物花色有紫色与黄色两种类型,下面为有关花色的杂交结果。判断不正确的是
A. 该性状受两对基因控制,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B. 实验二为测交,可推出紫花为显性性状
C. 子代紫花自交,性状分离比为1﹕15
D. 只含隐性基因的个体开黄花
关于如图的叙述,下列有关推断错误的是()
A. 由 F2的性状分离比可推测家兔毛色最可能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
B. F1灰色个体基因型只有一种,而 F2中灰色个体基因型有四种
C. F2白色个体有三种基因型,其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 1/2
D. F2黑色个体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 1/2
据研究,小麦的正常叶和皱叶是一对相对性状,受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同时控制。两个纯合亲本杂交,子二代中正常叶︰皱叶≈108︰83,子二代皱叶中杂合子的概率是
A. 3/7B. 4/7C. 1/9D. 7/9
灰兔和白兔为亲本杂交,F1全是灰兔,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F2中有灰兔、黑兔和白兔,比例为9:3:4,则 ( )
A. 家兔的毛色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B. F2灰兔基因型有4种,其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1/16
C. F2中黑兔与亲本基因型相同的白兔交配,后代出现白兔的概率是1/3
D. 家兔毛色的遗传不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
二、探究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75.0分)
鹌鹑的性别决定方式属于ZW型,其羽毛有栗、黄、白三种颜色,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其中B基因与色素合成有关,只有存在B基因才表现为有色羽,D和d为另一对等位基因,分别控制栗羽和黄羽。不考虑相关基因位于性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控制羽毛颜色的两对等位基因B/b和D/d的相对位置,存在多种可能。假设这两对等位基因都位于常染色体上,请以已知基因型的纯合个体为材料设计实验,判断这两对等位基因是位于一对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简要写出实验思路即可):________。
(2)某研究小组为探究两对基因的位置,利用一些纯合个体进行了实验(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
a. 若实验二的杂交后代全表现为栗羽,则两对基因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
b. 若实验二的杂交后代表现型为1栗羽(♂):1白羽(♀),则两对基因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
(3)假设这两对等位基因的位置关系符合(2)b,则群体中白羽个体的基因型有________种。若两个纯合子杂交,F1只有一种表现型,F2中雄性全为栗羽,雌性中栗羽与黄羽个体数量相等,则亲本基因型是________。
某雌雄同株植物花的颜色由两对基因(A和a、B和b)控制,A基因控制色素合成,AA和Aa的效应相同;B为修饰基因,淡化颜色的深度,BB和Bb的效应不同。其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对应关系见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以纯合白色植株和纯合红色植株做亲本杂交,子一代全都是粉色植株。请写出可能出现这种结果的亲本基因型组合:___________。
(2)为研究两对基因(A和a、B和b)是在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还是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某课题小组选用了基因型为AaBb的粉色植株进行探究。
①实验假设:这两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存在三种类型。请在上图方框中补充其他两种类型(用竖线表示染色体,黑点表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点)。
②实验方法:让该粉色植株自交。
③实验步骤:
第一步:粉色植株自交。
第二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实验结果(不考虑交叉互换)及结论:
a.若子代植株花色为_________________,则两对基因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符合图中第一种类型;
b.若子代植株花色为粉色:白色=1:1,则________________,符合图中第二种类型;
c.若子代植株花色为_________________,则两对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符合图中第三种类型。
正常水稻的叶片颜色为绿色。现有两株叶色隐性突变体,一为白条纹,一为黄色。某研究人员以正常水稻和两种突变体为材料做了遗传实验,结果如表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
(1)根据以上数据分析,控制水稻叶色的基因至少是__对,叶色的遗传符合_______定律。
(2)据题判断,杂交实验后代中绿色、白条纹和黄色对应的基因型分别有_________种。
(3)实验一的F1和实验二的F1的基因型_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两者杂交,后代的基因型有_______种。
(4)若将实验三的F2中白色条纹叶植株和黄色叶植株杂交,则其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
某实验室保存有野生型和一些突变型果蝇。果蝇的部分隐性突变基因及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同学甲用翅外展粗糙眼果蝇与野生型(正常翅正常眼)纯合子果蝇进行杂交,F2中翅外展正常眼个体出现的概率为________。图中所列基因中,不能与翅外展基因进行自由组合的是____________。
(2)同学乙用焦刚毛白眼雄蝇与野生型(直刚毛红眼)纯合子雌蝇进行杂交(正交),则子代雄蝇中焦刚毛个体出现的概率为______;若进行反交,子代中白眼个体出现的概率为______。
(3)为了验证遗传规律,同学丙让白眼黑檀体雄果蝇与野生型(红眼灰体)纯合子雌果蝇进行杂交得到F1,F1相互交配得到F2。那么,在所得实验结果中,能够验证自由组合定律的F1表现型是_____________,F2表现型及其分离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验证伴性遗传时应分析的相对性状是______________,能够验证伴性遗传的F2表现型及其分离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植物的红花与白花由等位基因A/a控制,叶紧凑与叶舒展由等位基因B/b控制,现让一红花叶舒展植株与一红花叶紧凑植株杂交,得到的F1都为红花叶紧凑植株,让F1自由交配,F2中红花叶紧凑∶红花叶舒展∶白花叶紧凑=11∶4∶1。回答下列问题(不考虑变异类型)∶
(1)B基因控制_______________叶型,题干信息__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判断花色的显隐性,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F2红花叶舒展植株中纯合子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_。
(3)甲组同学认为控制花色和叶型的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而乙组同学不同意甲组同学的观点,分析可知______组同学的判断正确,请从实验中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验证:
①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意在考查考生从题干获取有效信息,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由乙×丙杂交组合,子一代相互交配产生子二代的表现型及比例黄色︰黑色=13︰3,是9:3:3:1的变形,可知羽毛颜色的遗传是由2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且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子一代黄色鸟的基因型为BbRr;又由于甲×乙杂交组合,子一代只有黑色,子二代黑色︰黄色=3︰1,结合题意“等位基因R和r影响该鸟类的体色”,可知R基因会抑制B基因的表达,子一代黑色鸟的基因型为Bbrr。综合两个杂交组合,可判断亲本中,甲鸟基因型为BBrr,乙鸟基因型为bbrr,丙鸟基因型为BBRR。
【解答】
AC.由于R基因会抑制B基因(控制黑色性状)的表达,基因型为BbRR的个体表现型应该为黄色,A错误;C正确;
B.由乙X丙杂交得F2表现:黄色︰黑色=13︰3,是9:3:3:1的变形,推知该种鸟羽毛颜色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B正确;
D.乙丙杂交子二代中,黄色个体中纯合子的基因型为BBRR、bbRR和bbrr3种,比例均为1/13,所以黄色个体中纯合子的比例为3/13,D正确。
故选A。
2.【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意在考查考生从题干获取有效信息,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由乙×丙杂交组合,子一代相互交配产生子二代的表现型及比例黄色︰黑色=13︰3,是9:3:3:1的变形,可知羽毛颜色的遗传是由2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且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子一代黄色鸟的基因型为BbRr;又由于甲×乙杂交组合,子一代只有黑色,子二代黑色︰黄色=3︰1,结合题意“等位基因R和r影响该鸟类的体色”,可知R基因会抑制B基因的表达,子一代黑色鸟的基因型为Bbrr。综合两个杂交组合,可判断亲本中,甲鸟基因型为BBrr,乙鸟基因型为bbrr,丙鸟基因型为BBRR。
【解答】
AC.由于R基因会抑制B基因(控制黑色性状)的表达,基因型为BbRR的个体表现型应该为黄色,A错误;C正确;
B.由乙X丙杂交得F2表现:黄色︰黑色=13︰3,是9:3:3:1的变形,推知该种鸟羽毛颜色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B正确;
D.乙丙杂交子二代中,黄色个体中纯合子的基因型为BBRR、bbRR和bbrr3种,比例均为1/13,所以黄色个体中纯合子的比例为3/13,D正确。
故选A。
3.【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意在考查考生从题干获取有效信息,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由乙×丙杂交组合,子一代相互交配产生子二代的表现型及比例黄色︰黑色=13︰3,是9:3:3:1的变形,可知羽毛颜色的遗传是由2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且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子一代黄色鸟的基因型为BbRr;又由于甲×乙杂交组合,子一代只有黑色,子二代黑色︰黄色=3︰1,结合题意“等位基因R和r影响该鸟类的体色”,可知R基因会抑制B基因的表达,子一代黑色鸟的基因型为Bbrr。综合两个杂交组合,可判断亲本中,甲鸟基因型为BBrr,乙鸟基因型为bbrr,丙鸟基因型为BBRR。
【解答】
AC.由于R基因会抑制B基因(控制黑色性状)的表达,基因型为BbRR的个体表现型应该为黄色,A错误;C正确;
B.由乙X丙杂交得F2表现:黄色︰黑色=13︰3,是9:3:3:1的变形,推知该种鸟羽毛颜色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B正确;
D.乙丙杂交子二代中,黄色个体中纯合子的基因型为BBRR、bbRR和bbrr3种,比例均为1/13,所以黄色个体中纯合子的比例为3/13,D正确。
故选A。
4.【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意在考查考生从题干获取有效信息,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由乙×丙杂交组合,子一代相互交配产生子二代的表现型及比例黄色︰黑色=13︰3,是9:3:3:1的变形,可知羽毛颜色的遗传是由2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且符合自由组合定律,子一代黄色鸟的基因型为BbRr;又由于甲×乙杂交组合,子一代只有黑色,子二代黑色︰黄色=3︰1,结合题意“等位基因R和r影响该鸟类的体色”,可知R基因会抑制B基因的表达,子一代黑色鸟的基因型为Bbrr。综合两个杂交组合,可判断亲本中,甲鸟基因型为BBrr,乙鸟基因型为bbrr,丙鸟基因型为BBRR。
【解答】
AC.由于R基因会抑制B基因(控制黑色性状)的表达,基因型为BbRR的个体表现型应该为黄色,A错误;C正确;
B.由乙X丙杂交得F2表现:黄色︰黑色=13︰3,是9:3:3:1的变形,推知该种鸟羽毛颜色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B正确;
D.乙丙杂交子二代中,黄色个体中纯合子的基因型为BBRR、bbRR和bbrr3种,比例均为1/13,所以黄色个体中纯合子的比例为3/13,D正确。
故选A。
5.【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肤色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难点在于显性基因的数量与肤色成正相关。
本题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由题意可知A、B控制皮肤深浅的程度相同,即两者效果一样,所以肤色由显性基因的数量决定,如AABB有4个显性基因,肤色最深;AABb、AaBB都有3个显性基因,肤色次之;aabb没有显性基因,肤色最浅.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人与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人结婚,根据自由组合定律其后代的基因型有:AABB(1/4×1/2=1/8)、AABb(1/4×1/2=1/8)、AaBB(1/2×1/2=1/4)、AaBb(1/2×1/2=1/4)、aaBB(1/4×1/2=1/8)、aaBb(1/4×1/2=1/8),其中显性基因的数量情况分别是4个、3个、2个、1个。
【解答】
A.基因型为AaBb与AABb的夫妇,后代中基因型有1AABB、2AABb、1AAbb、2AaBb、1AaBB、1Aabb。含显性基因的个数有4、3、2、1四种,故后代有四种不同的表现型,A正确;
B.根据亲本的基因型可知,肤色最深的孩子的基因型是AABB,肤色最浅的孩子的基因型是aaBb,B正确;
C.根据亲本的基因型可知,与亲代AaBB表现型相同的子女的基因型有AaBB和AABb,他们出现的比例分别是1/4和1/8,所以与亲代AaBB表现型相同的有3/8,C错误;
D.根据亲本的基因型可知,与亲代AaBb皮肤颜色深浅一样子女的基因型有AaBb和aaBB,他们出现的比例分别是1/4和1/8,所以与亲代AaBB表现型相同的有3/8,D正确。
故选C。
6.【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的相关知识点,意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培养了学生分析图表、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题意和表格分析,甘蓝型油菜花色性状由三对等位基因控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白花的基因型为AA----,乳白花的基因型为Aa----,黄花的基因型为aaB---或者aa--D-,金黄花的基因型为aabbdd。
【解答】
A、AABBDD(白花)×aaBBDD(黄花)的后代F1基因型为AaBBDD(乳白花),其测交后代的基因型为1AaBbDd和1aaBbDd,对照表格可知其表现型及比例为乳白花:黄花=1:1,A正确;
B、黄花(aaBBDD)×金黄花(aabbdd),F1基因型为aaBbDd,其自交后代基因型有9种,表现型是黄花(9aaB_D_、3aaB_dd、3aabbD_)和金黄花(1aabbdd),故F2中黄花基因型有8种,B错误;
C、欲同时获得四种花色表现型的子一代,则亲代需同时含A和a、B和b、D和d,故可选择基因型为AaBbDd的个体自交,C正确;
D、基因型为AaBbDd的个体自交,子代白花的比例是14、乳白花的比例是12、黄花的比例是14×34×34+14×34×14+14×14×34=1564、金黄花的比例是14×14×14=164,故理论上子一代比例最高的花色表现型是乳白花,D正确。
故选B。
7.【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肤色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难点在于显性基因的数量与肤色成正相关。
本题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由题意可知A、B控制皮肤深浅的程度相同,即两者效果一样,所以肤色由显性基因的数量决定,如AABB有4个显性基因,肤色最深;AABb、AaBB都有3个显性基因,肤色次之;aabb没有显性基因,肤色最浅.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人与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人结婚,根据自由组合定律其后代的基因型有:AABB(1/4×1/2=1/8)、AABb(1/4×1/2=1/8)、AaBB(1/2×1/2=1/4)、AaBb(1/2×1/2=1/4)、aaBB(1/4×1/2=1/8)、aaBb(1/4×1/2=1/8),其中显性基因的数量情况分别是4个、3个、2个、1个。
【解答】
A.基因型为AaBb与AABb的夫妇,后代中基因型有1AABB、2AABb、1AAbb、2AaBb、1AaBB、1Aabb。含显性基因的个数有4、3、2、1四种,故后代有四种不同的表现型,A正确;
B.根据亲本的基因型可知,肤色最深的孩子的基因型是AABB,肤色最浅的孩子的基因型是aaBb,B正确;
C.根据亲本的基因型可知,与亲代AaBB表现型相同的子女的基因型有AaBB和AABb,他们出现的比例分别是1/4和1/8,所以与亲代AaBB表现型相同的有3/8,C错误;
D.根据亲本的基因型可知,与亲代AaBb皮肤颜色深浅一样子女的基因型有AaBb和aaBB,他们出现的比例分别是1/4和1/8,所以与亲代AaBB表现型相同的有3/8,D正确。
故选C。
8.【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以两对基因控制一对性状的现象,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解题时需熟练运用9:3:3:1的比例,另需借助基因分离定律解决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问题,意在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解答】
设萝卜根形由基因A/a、B/b决定,F2中扁形块根、圆形块根、长形块根的比例为9:6:1,可知扁形块根是双显性(A_B_),圆形块根是单显单隐(A_bb、aaB_),长形块根(aabb),且F1基因型为AaBb,则F2中圆形块根基因型为13Aabb、16AAbb、13aaBb、16aaBB,其中杂合子占到的比例是2/3,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1/3。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
9.【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结合遗传图解,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量的实质及应用,要求考生掌握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能以图中“9:3:4”为突破口,推断基因型与表现型之间的对应关系,再熟练运用逐对分析法计算相关概率。
分析遗传图解:F2中灰色:黑色:白色=9:3:4,是“9:3:3:1”的变式,这说明家兔毛色受两对等位基因的控制(相应的基因用A、a和B、b表示),且这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根据F2中性状分离比可推灰色的基因型为A_B_,黑色的基因型为A_bb(也可能是aaB_,以下均以前一种情况为例分析),白色的基因型为aaB_和aabb,据此答题。
【解答】
A.F2中灰色:黑色:白色=9:3:4,是“9:3:3:1”的变式,这说明家兔毛色受两对等位基因的控制,A正确;
B.F2中灰色:黑色:白色=9:3:4,是“9:3:3:1”的变式,说明F1灰色个体基因型为(AaBb),而F2中灰色个体基因型有四种(AABB、AABb、AaBB、AaBb),B正确;
C.F2白色个体有三种基因型(116aaBB、216aaBb、116aabb),其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12,C正确;
D.F2黑色个体的基因型及比例为116AAbb、216Aabb,其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13,D错误。
故选D。
10.【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运用,意在考查学生对遗传现象的分析,提升学生理解能力和分析与综合运用能力。找准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关系是解决本题的关键所在。
自由组合类遗传中的特例分析9:3:3:1的变形:
1、9:3:3:1是独立遗传的两对相对性状自由组合时出现的表现型比例,题干中如果出现附加条件,则可能出现9:3:4、9:6:1、15:1、9:7等一系列的特殊分离比。
2、特殊条件下的比例关系总结如下:
【解答】
根据题干所给信息先判断出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关系:aaB_为一个性状,aabb和A___为另一种性状。基因型AaBb的个体和基因型AaBb的个体杂交,根据基因自由组合定律,A_B_:A_bb:aaB_:aabb=9:3:3:1.故基因型AaBb的个体和基因型AaBb的个体杂交,后代的表现型之比为13:3。
故选B。
11.【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是自由组合现象的灵活运用,分析好题图,正确理解a基因对于B基因的表达有抑制作用这一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点。
【解答】
由题意知,亲本基因型是AABB和aabb,杂交获得子一代的基因型是AaBb,子一代自交子得二代,其基因型可表示为,A-B-:A-bb:aaB-:aabb═9:3:3:1
观察题图可知,基因型为aaB-和aabb的个体为白色,又知a基因对于B基因的表达有抑制作用,所以红花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粉花基因型为AaBB、AaBb、AAbb和Aabb,综上所述三种花的比例为白:粉:红═4:9:3,综上,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12.【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运用,意在考查学生对遗传现象的分析,提升学生理解能力和分析与综合运用能力,找准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关系是解决本题的关键所在。
【解答】
根据题干所给信息先判断出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关系:aaB_为一个性状,aabb和A___为另一种性状。基因型AaBb的个体和基因型AaBb的个体杂交,根据基因自由组合定律,A_B_:A_bb:aaB_:aabb=9:3:3:1.故基因型AaBb的个体和基因型AaBb的个体杂交,后代的表现型之比为13:3。
故选B。
13.【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着重考查了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要求考生能够根据题干信息确定相关表现型的基因型;能够灵活运用9:3:3:1的性状分离比,难度适中,属于考纲中理解、应用层次的考查。
由题目分析可知:亲本为灰兔(CCGG)×白兔(ccgg),F1为灰兔(CcGg),F2为灰兔(9C_G _)、黑兔(3C_gg)、白兔(3ccG_+1ccgg)。
【解答】
A.若F1中灰兔测交,则CcGg×ccgg,后代表现型与基因型为:灰兔(1CcGg)、黑兔(1Ccgg)、白兔(1ccGg+1ccgg),A错误;
B.F2中黑兔的基因型为2Ccgg和1CCgg,黑兔与亲本白兔交配为:Ccgg×ccgg,后代出现白兔(ccgg)的几率为:23×12=13,B正确;
C.F2灰兔基因型为CCGG、CcGG、CcGg、CCGg,产生的配子比例不相等,C错误;
D.F2灰兔中能稳定遗传的基因型为CCGG,其占的比例为19,D错误。
故选B。
14.【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知识点,要求学生掌握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和应用,能够根据题意结合所学的自由组合定律分析判断相关个体的基因型,利用题干中AB的精子不育的信息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正确判断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解答】
A.分析是干信息可知控制果绳的体色和翅型的基因分别位于不同对的常色体上,所以果绳体色和翅型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再结合题干信息分析可知,两种不同类型的纯合亲本杂交的F1只有一种表型,且F2中出现4种类型,可推断F1的基因型是AaBb,由此推断亲本的基因型可能为AABB和aabb,也可能是AAbb和aaBB,又因为已知基因组成为AB的精子不育,所以该果蝇群体中不可能有AABB的个体,亲本的基因型只能是AAbb和aaBB,A错误;
B.因为基因组成为AB的精子不育,所以可推测出F2出现的4种类型其比例为黄身长翅:黄身残翅:黑身长翅:黑身残翅=5:3:3:1,其中黑身残翅个体占1/12,B错误;
C.进一步分析可知,F2中黄身长翅果绳的基因型是AaBB,AABb、AaBb,比例为1:1:3,所以双杂合子的比例为3/5,C错误;
D.若让F1的雄果(AaBb)与黑身残翅果绳(aabb)杂交,则后代出现黄身残翅:黑身长翅:黑身残翅=1:1:1,D正确。
故选D。
15.【答案】D
【解析】略
16.【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的知识点,要求学生掌握两对相对性状的实验的解释和常见的分离比,能够正确推测个体的基因型,利用自由组合定律解决问题。
【解答】
A.该遗传实验中,根据F2的性状分离比白毛:黑毛:褐毛=12:3:1,说明为9:3:3:1的变形,因此B,b和I,i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A正确;
B.根据题意可知,F1的基因型BbIi,则F2中白毛狗的基因型有BBII、BbII、BBIi、BbIi、bbII、bbIi共6种,B正确;
C.根据题意可知,F1的基因型BbIi,则F2中黑毛狗的基因型为BBii和Bbii,C错误;
D.如果让F2中褐毛狗(bbii)与F1(BbIi)回交,其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数量比应为白毛狗:黑毛狗:褐毛狗=2:1:1,因此后代中白毛狗的概率为1/2,D正确。
故选C。
17.【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结合杂交实验过程及结果,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
【解答】
由实验一黄花植株自交不发生性状分离推知甲植株为纯合子,再根据纯合子甲与紫色乙植株杂交出现黄花:紫花=1:3可推知黄色为隐性,紫花为显性性状,且只含隐性基因的个体开黄花。紫色乙植株是两对杂合基因控制的杂合子,且该两对基因位于不同对同源染色体上,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子代紫花个体基因型有三种类型,所以性状分离比为:黄花:紫花=13×14+13×14+13×116:(13×34+13×34+13×1516)=3:13,综上,ABD正确,C错误。
故选C。
18.【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结合遗传图解,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量的实质及应用,要求考生掌握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能以图中“9:3:4”为突破口,推断基因型与表现型之间的对应关系,再熟练运用逐对分析法计算相关概率。
分析遗传图解:F2中灰色:黑色:白色=9:3:4,是“9:3:3:1”的变式,这说明家兔毛色受两对等位基因的控制(相应的基因用A、a和B、b表示),且这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根据F2中性状分离比可推灰色的基因型为A_B_,黑色的基因型为A_bb(也可能是aaB_,以下均以前一种情况为例分析),白色的基因型为aaB_和aabb,据此答题。
【解答】
A.F2中灰色:黑色:白色=9:3:4,是“9:3:3:1”的变式,这说明家兔毛色受两对等位基因的控制,A正确;
B.F2中灰色:黑色:白色=9:3:4,是“9:3:3:1”的变式,说明F1灰色个体基因型为(AaBb),而F2中灰色个体基因型有四种(AABB、AABb、AaBB、AaBb),B正确;
C.F2白色个体有三种基因型(116aaBB、216aaBb、116aabb),其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12,C正确;
D.F2黑色个体的基因型及比例为116AAbb、216Aabb,其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13,D错误。
故选D。
19.【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解答】
子二代中正常叶︰皱叶≈108︰83≈9︰7,是9︰3︰3︰1的变形,子二代中皱叶一共有7份,是3︰3︰1的变形,其中纯合子有三份(AAbb、aaBB、aabb),因此杂合子所占比例是4/7,综上所述,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0.【答案】C
【解析】【试题解析】
略
21.【答案】(1)选择基因型为BBdd的黄羽个体和基因型为bbDD的白羽个体杂交(或选择基因型为BBDD的栗羽个体和基因型为bbdd的白羽个体杂交),让F1自由交配,观察F2的表现型及比例
(2)B/b位于常染色体上,D/d位于Z染色体上;B/b和D/d都位于Z染色体上
(3)5;ZBDZBD和ZBdW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自由组合定律的知识,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解答】(1)以已知基因型的纯合个体为材料设计实验判断两对等位基因的相对位置时,可选择能得到基因型为BbDd的F1个体的亲本进行交配,观察F2的表现型及比例。例如可选择基因型为BBdd的黄羽个体和基因型为bbDD的白羽个体杂交,让F1自由交配,观察F2的表现型及比例,若F2表现型及比例为栗羽:黄羽:白羽=2:1:1,则B/b和D/d位于一对常染色体上;若F2表现型及比例为栗羽:黄羽:白羽=9:3:4,则B/b和D/d位于两对常染色体上。
(2)研究小组利用一些纯合亲本进行正反交实验,实验一后代有栗羽,说明白羽亲本一定含有D基因,黄羽亲本一定含B基因和d基因。若实验二的杂交后代全部表现为栗羽,则说明鹌鹑羽色这一性状表现与性别有关,初步推断某一对或两对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可将题述实验作出如表所示假设:
据表分析可知,若实验二的杂交后代全表现为栗羽,则符合假设一;若实验二的杂交后代表现型为1栗羽(♂):1白羽(♀),则符合假设三。
(3)当两对等位基因都位于Z染色体上时,白羽个体的基因型有ZbDW、ZbdW、ZbDZbD、ZbDZbd、ZbdZbd,共5种,当F2中雄性全为栗羽,雌性中栗羽(ZBDW)与黄羽(ZBdW)个体的数量相等时,推断F1的基因型是ZBDW和ZBDZBd,进而推断亲本的基因型是ZBDZBD和ZBdW。
22.【答案】(1)AABB×AAbb、aaBB×AAbb
(2)①
③观察并统计子代植株花的颜色和比例
④a.粉色:红色:白色=6:3:7
b.两对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c.粉色:红色:白色=2:1:1
【解析】
【分析】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理解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和使用条件,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并应用相关知识进行推理、解答问题。
【解答】
(1)纯合白色植株和纯合红色植株杂交,产生子代植株的花全是粉色,说明子代的B、b基因为杂合情况。因此出现这种结果的亲本基因型组合可能为AABB×AAbb、aaBB×AAbb;
(2)①图示情况是两对基因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另外两种情况是两对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即
、。
④实验结果(不考虑交叉互换)及结论:若两对基因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符合自由组合定律:AaBb粉色植物自交→6/16A_Bb粉色、3/16A_bb红色、3/16A_BB白色、4/16aa_ _白色,即粉色:红色:白色=6:3:7;若两对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显性基因在同一条染色体上:AaBb粉色植株自交→1/4AABB白色、2/4AaBb粉色、1/4aabb白色,即粉色:白色=1:1;若两对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显性基因不在同一条染色体上:AaBb粉色植株自交→1/4AAbb红色、2/4AaBb粉色、1/4aaBB白色,即粉色:红色:白色=2:1:1。
故答案为:
(1)AABB×AAbb、aaBB×AAbb
(2)①
③观察并统计子代植株花的颜色和比例
④a.粉色:红色:白色=6:3:7
b.两对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c.粉色:红色:白色=2:1:1
23.【答案】(1)2;基因的自由组合
(2)4 、2 、2
(3)不同;4
(4)绿色:白条纹:黄色=2:1:1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意在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解答此题,可根据F2代的性状分离比判断显隐性状,判断叶色遗传是否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解答】
(1)根据以上数据分析,有两种叶色隐性突变,那么控制水稻叶色的基因至少是2对,实验三中F2代出现绿色:白条纹:黄色=3:1:1=9:3:3,说明叶色的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2)据题判断,杂交实验后代中绿色(AABB、AaBB、AABb、AaBb)、白条纹(Aabb、AAbb)和黄色(aaBb、aaBB)对应的基因型分别有4 、2 、2种。
(3)实验一的F1(AABb)和实验二的F1(AaBB)的基因型不同,两者杂交,后代的基因型有4种(AABB、AaBB、AABb、AaBb)。
(4)若将实验三的F2中白色条纹叶植株和黄色叶植株杂交,则其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绿色:白条纹:黄色=2:1:1。
F2中白色条纹叶基因型可记作13AAbb、23Aabb,产生配子种类及比例为23Ab、13ab,黄色叶基因型可记作13aaBB、23aaBb ,产生配子种类及比例为23aB、13ab,白色条纹叶和黄色叶相互杂交,后代绿色叶比例为23x23=49,白色条纹叶比例为23 x13 =29,黄色叶比例为13x23=29,白色叶比例为13x13=19(致死),绿叶:白色条纹叶:黄色叶=2:1:1。
24.【答案】(1)3/16;紫眼基因
(2) 0; 1/2
(3)红眼灰体;红眼灰体:红眼黑檀体:白眼灰体:白眼黑檀体=9:3:3:1
红眼/白眼;红眼雌蝇:红眼雄蝇:白眼雄蝇 =2:1:1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由图可知,白眼对应的基因和焦刚毛对应的基因均位于X染色体上,二者不能进行自由组合;翅外展基因和紫眼基因位于2号染色体上,二者不能进行自由组合;粗糙眼和黑檀体对应的基因均位于3号染色体上,二者不能进行自由组合。位于非同源染色体:X染色体、2号及3号染色体上的基因可以自由组合。
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需要获得双杂合的个体,若其自交后代为9:3:3:1或其变式,说明两对基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否则不符合。也可以通过测交验证。
【解答】
(1)翅外展粗糙眼果蝇的基因型为dpdpruru,野生型即正常翅正常眼果蝇的基因型为DPDPRURU,二者杂交的F1基因型为DPdpRUru,F2中翅外展正常眼dpdpRU_个体出现的概率为1/4×3/4=3/16。翅外展基因和紫眼基因位于2号染色体上,二者不能进行自由组合,故图中所列基因中,不能与翅外展基因进行自由组合的是紫眼基因。
(2)亲本为焦刚毛白眼雄果蝇XsnwY×直刚毛红眼纯合雄果蝇XSNWXSNW,后代均为直刚毛红眼,故子代雄蝇中焦刚毛个体出现的概率为0;若进行反交,亲本为焦刚毛白眼雌果蝇XsnwXsnw×直刚毛红眼纯合雄果蝇XSNWY,后代中,雌果蝇均为直刚毛红眼,雄性均为焦刚毛白眼。故子代出现白眼即XsnwY的概率为1/2。
(3)控制红眼、白眼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控制灰体、黑檀体的基因位于3号染色体上,两对等位基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白眼黑檀体雄果蝇的基因型为eeXwY,野生型即红眼灰体纯合雌果蝇的基因型为EEXWXW,F1中雌雄果蝇均为红眼灰体EeXWXw,EeXWY。故能够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F1中雌雄果蝇均表现为红眼灰体,F2中红眼灰体E-XW-:红眼黑檀体eeXW-:白眼灰体E-XwY:白眼黑檀体eeXwY=9:3:3:1;因为控制红眼、白眼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故验证伴性遗传时应该选择红眼和白眼这对相对性状,F1中雌雄均表现为红眼,基因型为:XWXw,XWY,F2中雌性全部是红眼,雄性中红眼:白眼=1:1,故F2中红眼雌蝇:红眼雄蝇:白眼雄蝇=2:1:1。
25.【答案】(1)叶紧凑;能;F1全为红花植株,F1自由交配,F2中出现了白花植株,因此红花为显性,白花为隐性
(2)AAbb,AaBB;100%
(3)乙;选择亲本红花叶舒展植株与F2中白花叶紧凑植株进行杂交得到F1,让F1自由交配,统计F2的表现型及比例
红花叶紧凑︰红花叶舒展︰白花叶紧凑=2︰1︰1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了基因的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和连锁互换定律的应用,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能用数学方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以及数据处理能力。
【解答】
(1)据题意,一红花叶舒展植株与一红花叶紧凑植株杂交,得到的F1都为红花叶紧凑植株,B基因控制叶紧凑叶型,题干信息能判断花色的显隐性,理由是F1全为红花植株,F1相互交配,F2中出现了白花植株,据此判断白花为隐性。
(2)据F1都为红花叶紧凑植株,让F1自由交配,F2中红花叶紧凑︰红花叶舒展︰白花叶紧凑=11︰4︰1,F2中未出现白花叶舒展性个体,推测该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AaBB,F2红花叶舒展(AAbb)植株中纯合子的比例为100%。
(3)甲组同学认为控制花色和叶型的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而乙组同学不同意甲组同学的观点,据(2)分析可知乙组同学的判断正确,即这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染色体上,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而遵循连锁互换定律,选择合适的材料设计验证实验如下:
①实验思路:选择亲本红花叶舒展植株与F2中白花叶紧凑植株进行杂交得到F1,让F1自由交配,统计F2的表现型及比例
②实验结果:红花叶紧凑(AaBb)︰红花叶舒展(AAbb)︰白花叶紧凑(aaBB)=2︰1︰1。 杂交亲本
子一代表现型及比例
子一代相互交配产生子二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甲×乙
只有黑色
黑色︰黄色=3︰1
乙×丙
只有黄色
黄色︰黑色=13︰3
杂交亲本
子一代表现型及比例
子一代相互交配产生子二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甲×乙
只有黑色
黑色︰黄色=3︰1
乙×丙
只有黄色
黄色︰黑色=13︰3
杂交亲本
子一代表现型及比例
子一代相互交配产生子二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甲×乙
只有黑色
黑色︰黄色=3︰1
乙×丙
只有黄色
黄色︰黑色=13︰3
杂交亲本
子一代表现型及比例
子一代相互交配产生子二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甲×乙
只有黑色
黑色︰黄色=3︰1
乙×丙
只有黄色
黄色︰黑色=13︰3
表现型
白花
乳白花
黄花
金黄花
基因型
AA_ _ _ _
Aa_ _ _ _
aaB _ _ _aa _ _ D _
aabbdd
分组
亲本组合
子代情况
实验一
黄花(甲)X黄花(甲)
黄花
实验二
黄花(甲)X紫花乙
黄花:紫花=1:3
实验编号
实验一(正交)
实验二(反交)
亲本类型
黄羽(♂)×白羽(♀)
白羽(♂)×黄羽(♀)
子代表现型
1栗羽(♂):1黄羽(♀)
?
基因型
A_Bb
A_bb
A_BB或aa_ _
表现型
粉色
红色
白色
亲代
F1
F2
实验一
绿色×白条纹
全为绿色,自交
绿色275株,白条纹93株
实验二
绿色×黄色
全为绿色,自交
绿色263株,黄色86株
实验三
白条纹×黄色
全为绿色,自交
绿色216株,白条纹73株,黄色71株
条件
种类和分离比
相当于孟德尔的分离比
显性基因的作用可累加
5种,1:4:6:4:1
按基因型中显性基因个数累加
正常的完全显性
4种,9:3:3:1
正常比例
只要A(或B)存在就表现为同一种,其余正常为同一种,其余正常表现
3种,12:3:1
(9:3):3:1
单独存在A或B时表现同一种,其余正常表现
3种,9:6:1
9:(3:3):1
aa(或bb)存在时表现为同一种,其余正常表现
3种,9:3:4
9:3:(3:1)
A_bb(或aaB_)的个体表现为一种,其余都是另一种
2种,13:3
(9:3:1):3
A、B同时存在时表现为同一种,其余为另一种
2种,9:7
9:(3:3:1)
只要存在显性基因就表现为同一种
2种,15:1
(9:3:3):1
实验一亲本
实验一子代
实验二亲本
实验二子代
假设一:
B/b位于常染色体上,D/d位于Z染色体上
♂BBZdZd、♀bbZDW
BbZDZd
(栗羽雄)、
BbZdW
(黄羽雌)
♂bbZDZD、
♀BBZdW
BbZDZd、
BbZDW
(全为栗羽)
假设二:
B/b位于Z染色体上,D/d位于常染色体上
♂ddZBZB、
♀DDZbW
DdZBW、
DdZBZb
(全为栗羽)
♂DDZbZb、
♀ddZBW
DdZBZb
(栗羽雄)、
DdZbW
(白羽雌)
假设三:
B/b和D/d都位于Z染色体上
♂ZBdZBd、
♀ZbDW
ZBdZbD
(栗羽雄)、
ZBdW
(黄羽雌)
♂ZbDZbD、
♀ZBdW
ZBdZbD
(栗羽雄)、
ZbDW
(白羽雌)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苏教版2019 高中生物 选择性必修一1.2 体液调节(同步练习),文件包含苏教版2019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一12体液调节同步练习学生版docx、苏教版2019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一12体液调节同步练习教师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苏教版 (2019)第一章 遗传的细胞基础第二节 分离定律本节综合与测试优秀课时练习,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分),【答案】B,【答案】C,【答案】A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一章 细胞的分子组成第一节 细胞中的元素和无机化合物巩固练习,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分),【答案】D,【答案】B,【答案】C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