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必修教案-4.2 表格信息加工3-教科版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4/1225367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信息技术必修教案-4.2 表格信息加工3-教科版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4/1225367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教科版必修 信息技术基础4.2 表格信息加工表格教案及反思
展开教学反思:这节课主要给学生介绍了基本的表格信息的加工知识,我所涉及的内容比较简单,紧扣课本,大部分学生完成情况良好,也有一些基础差的同学接受慢一些。今后针对这节课,我还应当添加一些深一层次的知识,以满足基础好的同学的需求。
学生学习工具单:章节名称
第四章 文本和表格信息加工
课时
1课时
课程标准
能够根据任务需求,熟练使用图表处理工具软件加工信息,完成任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掌握数据的计算、数据的筛选、数据的排序
能力目标
引导学生如何在现有的知识层次之外发掘新的知识点,拓展学生的思路,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学生认识分析事物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提高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学习、生活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内容分析
本节《表格数据的处理》是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教材中第四章第二节的第一部分内容。在前一节已经让学生明确了解了信息的表格化是结构化表达信息的一种方式,对信息进行表格化加工和处理,是信息处理中的一个重要技能。借助表格,可以对表格数据进行处理,从而发现和挖掘数据之间的关系,同时它也为后续章节关于信息集成和信息交流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教学重、难点分析
重点:数据的计算、排序和筛选
难点:数据筛选
学情分析
经调查,表格数据的处理这一部分内容,部分学生接触过,但是实际操作经验并不丰富,还有少部分学生是从零起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用任务驱动、讲练结合的方法,让学生在课中主动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
搜集学生会考数据表、课件、凌波多媒体教学网软件。
教学方法
分析
启发式、任务驱动式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复习引入新课
同学们经过一个多月的学习,很想知道自己学习效果,我们可以通过分析上个年级会考成绩来达到这个目的。现在请同学们回忆一下excel知识,想想对它的操作掌握了多少?
思考回答
拿出上一个年级真实的会考成绩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表格的理解,并培养他们今后在学习和生活中能考虑运用表格解决问题的意识。
二、新授
教学目标
提出问题:如何分析统计会考成绩:
1.算出每位同学的总分、平均分及各科平均分
2.将成绩进行排序
3.利用筛选得到符合某些条件的信息
利用所学过的知识,对问题进行分析,并和老师一起解决
让学生直观的得到知识点,并努力对知识目标进行解决
教学过程1
一、数据的计算
如何算出总分?
能复制第一个同学的总分数到以下单元格中吗?
提问:以上表格中如何求出每位同学的总分及其各科平均分?可以有几种方法?
总结:数据的计算在电子表格中可分为公式计算和函数的使用。公式是一种以“=”开头的数学计算式子,与数学中的运算顺序相同;函数是预先定义的,执行计算等数据处理任务的特殊公式,如求和(sum),求平均(average)等
问题:
1.以上数据表中的总分能否复制到其它单元格中?是否还有其他复制公式或函数的方法吗?
2.如果修改以上表中的数据,总分中的数据会改变吗?
讨论结果:学生上机操作后回答能复制,若数据表中的数据发生改变,那总计中的数据也会随之改变
3.多选用几种方法(公式与函数)
补充:
这里的复制为公式或函数的复制,操作时同文字处理中文字的复制方法相同。复制过程中是复制单元格公式。另外还可以用电子表格中特有的工具“填充柄”来复制公式,将鼠标指向目标单元格右下角的粗黑框,鼠标形状变为黑十字架时向下拖动即可
扩展:数据的计算还可以求数据的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等。
请一到两名有电子表格基础的学生演示操作方法。
(学生想到的方法可能就是用∑自动求和来完成)
要求学生讨论并上机操作。
让学生熟练掌握公式和函数的操作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师的点拨下掌握填充柄的使用方法,学生自主探究,提高实践能力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总结问题、探索规律的能力。
教学过程2
二、数据的排序
提问:想快速找出“成绩表”中成绩最好的前5名学生,合理的方法是。
问题:
1.学生会考成绩表.xls文件按总分降序排序。
2.排序时最多可以对几个关键字进行操作?
3.对于字符的排序有何规律?
4.用户能否根据自己规定的顺序排序?
总结:
排序时最多只能对三个字段排序;在excel中排序时升序是按照由A-Z的顺序,降序是按照由Z—A的顺序;用户能否根据自己规定的顺序排序,讲的是自定义排序,不清楚的同学课后再练习一下。
给出任务
[学生操作实践]
[学生讨论]
提高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
加强对排序功能的理解
教学过程3
三、数据的筛选
如果需要从表格中选中符合某个特定条件的数据来,常常需要用“筛选”的方法
问题:找出总分>600的同学
提问:
1.筛选等于删除吗?
2.能否在上表中筛选出总分大于580分且数学大于110分的学生?
3.如果要求总分为580-600之间,其他条件不变,且数学大于110分的学生,该如何筛选?
总结:有很多的学生都认为筛选是等于删除,并不理解筛选真正的函义,其实筛选是将符合条件的记录显示出来,不符合条件的记录隐藏起来。第二题是用两次自动筛选完成。第三题用一个逻辑关系运算。“高级筛选”不用要求。
[学生操作]
[学生讨论]
数据的筛选是本节课的难点,让学生在探索中总结出规律,进一步掌握其方法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三、课堂总结
1.本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有数据的计算,筛选、排序,这部分内容是电子表格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内容,同学们一定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练习。
2.对简单数据进行计算统计,可通过电子表格的常用函数来处理
3.对于不同的条件显示和部分数据的操作,可选用筛选、排序等功能实现。
完成题目跟老师一起总结本课知识,加深整体印象。
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有全局的认识,并对所学知识的实践应用性加深理解
四、教学反思
这节课主要给学生介绍了基本的表格信息的加工知识,我所涉及的内容比较简单,紧扣课本,大部分学生完成情况良好,也有一些基础差的同学接受慢一些。今后针对这节课,我还应当添加一些深一层次的知识,以满足基础好的同学的需求。
粤教版必修1 信息技术基础3.2.4 利用图标呈现分析结果优质表格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粤教版必修1 信息技术基础3.2.4 利用图标呈现分析结果优质表格教学设计及反思,共2页。
粤教版必修1 信息技术基础3.2.3 利用数值计算分析数据优秀表格教案: 这是一份粤教版必修1 信息技术基础3.2.3 利用数值计算分析数据优秀表格教案,共3页。
教科版必修 信息技术基础6.3 信息交流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教科版必修 信息技术基础6.3 信息交流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 教学对象分析,教学内容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策略与方法,教学媒体选择,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