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考专题复习:诗歌鉴赏专题艺术手法赏析 课件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224855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2届高考专题复习:诗歌鉴赏专题艺术手法赏析 课件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224855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2届高考专题复习:诗歌鉴赏专题艺术手法赏析 课件03](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2248559/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2届高考专题复习:诗歌鉴赏专题艺术手法赏析 课件04](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2248559/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2届高考专题复习:诗歌鉴赏专题艺术手法赏析 课件05](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2248559/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2届高考专题复习:诗歌鉴赏专题艺术手法赏析 课件06](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2248559/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2届高考专题复习:诗歌鉴赏专题艺术手法赏析 课件07](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2248559/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2届高考专题复习:诗歌鉴赏专题艺术手法赏析 课件08](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2248559/0/8.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2022届高考专题复习:诗歌鉴赏专题艺术手法赏析 课件
展开一、古诗词阅读方法二、古诗词语言风格鉴赏三、古诗词形象分析四、古诗词表达技巧的讲解五、古诗词常见情感分析
比喻、比拟、夸张、借代、设问、反问等。
白描、对比、象征、衬托、渲染等。
抒情、议论、描写、记叙。
一、修辞手法:1.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比喻,将愁思比作春水。2.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林逋《山园小梅》)(霜禽:羽毛白色的禽鸟。)——比拟。
3.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李白 《登金陵凤凰台》)——“衣冠”指代晋国士族,即名门望族。4.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绿”指代绿叶,“红”指代红花。借代,借助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
5.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夸张。6.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对偶。7.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对比
8.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观书有感》)——设问9.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王安石《叠题乌江亭》) ——反问10.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李清照《声声慢》)——反复
11.“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辞》)“将士(将军战士)们从军十年,经过千百次战斗,有的战死沙场,有的凯旋归来”。上下互文就是下句中含有上句已经出现的词,上句里含有下句将要出现的词,对句出句的意义相互补充说明。
12.①秦时明月汉时关。(王昌龄《出塞》)——秦汉时的明月照耀秦汉时的关塞。 ②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白居易《琵琶行》)——我和客人下马在船上饯别设宴 互文是指古代诗文相邻句中所用的词语互相补充,结合起来表示一个完整意思的一种修辞手法。
《竹枝词》刘禹锡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晴”和“情”谐音,“有晴”、“无晴”是“有情”、“无情”的隐语。——双关。为了使某一字、词,凭借其本身具有的语音或语意的条件,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获得双重意义就是双关。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隐语双关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问:对第三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做简要分析。简析:第三联运用夸张手法写出了岳阳楼高耸入云的情状,同时这两句诗想像神奇,在云间连榻,在天上“行杯”,写出了诗人恍若置身仙境的情景。
柳梢青·送卢梅坡 刘过 泛菊①杯深,吹梅②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遂舟行。[注]①泛菊:饮菊花酒。②吹梅:吹奏《梅花落》。问:作者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全词内容具体说明。简析:这首诗主要运用了比喻手法。上片用“云边孤雁,水上浮萍”的比喻来表现离别之苦,下片用“尘随马去,月遂舟行”的比喻来表现思念之切。
1.比喻2.比拟3.借代4.夸张5.对偶6.对比7.设问8.反问9.反复10.互文11.双关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内容
1.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川》)对草原景象的白描,简洁有风骨,写出了草原的壮美,点染出牧民的生活。2.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苍山,风雪,白屋,柴门,犬吠,归人,层次分明,有远有近,有声有色,形成了“风雪夜归人”的画境。白描:用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刻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着花。——(皎然《寻陆鸿渐不遇》)【析】“篱边菊”象征陆鸿渐具有高洁的节操。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析】陆游以“梅花”象征自己的孤高与劲节。以梅自喻,表现自己不与争宠邀媚、阿谀奉承之徒为伍的品格和不畏谗毁、坚贞自守的铮铮傲骨。象征:象征指借助某一具体形象,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感情。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维《鸟鸣涧 》)以动写静,用花落、月出、鸟鸣的动,反衬出了春涧的幽静。衬托:利用事物间近似或对立的条件,以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某些事物的艺术手法。
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白居易《琵琶行》》)用环境描写烘托音乐的魅力,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回味空间。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诗人借助一连串的意象烘托了浪迹天涯的游子在深秋黄昏时刻孤寂无依的悲凉处境和思念故乡的愁苦心情。
(1)人烘托人例1:“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陌上桑》中借“行者”“少年”等的反应来烘托秦罗敷惊人的美貌。(2)以景物烘托人物例2:《琵琶行》中三次写江中之月,分别烘托了琵琶声的美妙动听、引人入胜和人物凄凉孤独而悲伤的心情。
思考:衬托和烘托之间的区别?“烘托”是通过别的事物把想要表达的事物写出来,所以,用一事物暗示出另一事物就叫烘托。“衬托”是两种事物都写。
约客 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诗中以“家家雨”“处处蛙”渲染一种气氛,衬托夜的深和夜的静。渲染:正面着意描写,即对环境、景物等做多方面的正面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用典:引用或化用史实。借古讽今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对比: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运用对比,或使对立事物的矛盾鲜明突出,揭示本质,给人深刻启示。
石灰吟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试分析本首诗歌所运用的艺术手法。本诗运用了象征的手法,借物喻人,咏物言志。将物性与人格巧妙地融为一体,形象地表达了自己以石灰为榜样的高尚情操。
秋蕊香张耒帘幕疏疏风透。一线香飘金兽。朱阑倚遍黄昏后。廊上月华如昼。 别离滋味浓于酒。著人瘦。此情不及墙东柳。春色年年如旧。上阕寓情于景,请从“动”与“静”的角度分析景中包含了怎样的感情。 动静结合:在一种意境中描写动态和静态的景物,使得形象在意境中和谐统一。
乌衣巷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虚实结合:抽象与具体的描写相结合。
表达方式:指作者在塑造形象、创造意境、表达思想感情时所采取的特殊的手法。
例1: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塑造形象——潦倒落魄的诗人形象例2: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天净沙·秋思》) 创造意境——秋风萧瑟苍凉凄苦的村野图。例3: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过华清宫》) 表达情感——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
(一)抒情(二)描写(三)议论(哲理性)(四)记叙(经历)
1.直接抒情(直抒胸臆)2.间接抒情(借景抒情)
1.正面描写2.侧面描写3.细节描写
第一组:(直接抒情)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登科后》第二组:(间接抒情)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天姥连天向天横 势拔五岳掩赤城。(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正面描写天姥山的高俊奇伟。天台一万八千丈 对此欲倒东南倾。(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侧面描写,以天台山衬托天姥山的高俊奇伟。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议论:富有哲理性,发人深思。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题目。浪淘沙九日从吴见山①觅酒吴文英②山远翠眉长。高处凄凉。菊花清瘦杜秋娘。净洗绿杯牵露井,聊荐幽香。乌帽压吴霜。风力偏狂。一年佳节过西厢。秋色雁声愁几许,都在斜阳。【注】①吴见山:吴文英词友,常有唱酬相和。②吴文英:宋代词人,号梦窗,一生未第,游幕终生。这首词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任选其中两种简要分析。(6分)①比喻。如“山远翠眉长”,远望寒山空蒙蒙地带着青翠欲滴的山气,将青翠的山气比作“翠眉”,展现了重阳登高所见的美景。②以乐景衬哀情。面对“山远翠眉长”的重阳美景,词人没有觉得愉悦,反倒感到“高处凄凉”,使他不忍细睹,美景更衬词人的愁闷之苦。
2024届高考古代诗歌鉴赏专题复习:艺术手法 课件: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古代诗歌鉴赏专题复习:艺术手法 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表达技巧艺术手法,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高考诗歌表达技巧,表达方式,虚实结合,动静结合,诗歌的表现手法,结构技巧,先景后情,先情后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专题—艺术手法鉴赏之表现手法 课件: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专题—艺术手法鉴赏之表现手法 课件,共1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艺术手法分类,诗歌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用典,诗歌的表现手法象征,诗歌的表现手法比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小说艺术手法赏析 课件: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小说艺术手法赏析 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鉴赏小说艺术技巧,高考设问方式,常见设问方式,课堂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5b3db8a16b5d6587ba18abcf3fc66c64.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