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2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训练(共43份)
2022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训练:第1章 第2节 物质的量浓度及其溶液的配制
展开
这是一份2022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训练:第1章 第2节 物质的量浓度及其溶液的配制,共6页。
第一章 第二节[A组·基础练习]1.下列溶液中,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1的是( )A.将40 g NaOH溶解在1 L水中B.将22.4 L HCl气体溶解于1 L水配成溶液C.将1 L 10 mol·L-1的浓盐酸加入9 L水中D.将10 g NaOH固体溶解在少量水中后,定容成250 mL 溶液【答案】D2.用固体样品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需经过称量、溶解、转移溶液、定容等操作。下列图示对应的操作规范的是( )【答案】B3.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或操作正确的是( )A.用20 mL量筒量取15 mL乙醇,加水5 mL,配制质量分数为75%的乙醇溶液B.在200 mL某硫酸盐溶液中,含有1.5NA个SO,同时含有NA个金属离子,则该硫酸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5 mol/LC.实验室中需用2.0 mol/L的Na2CO3溶液950 mL,配制溶液应选用的容量瓶的规格和称取Na2CO3的质量分别为950 mL、201.4 gD.实验室配制500 mL、0.2 mol/L硫酸亚铁溶液,其操作如下:用天平称量15.2 g绿矾(FeSO4·7H2O),放入小烧杯中加水溶解,转移到500 mL容量瓶中,洗涤、定容、摇匀【答案】B【解析】量筒不能用来配制溶液,且15 mL乙醇的质量不是5 mL水的质量的3倍,A错误;应选用1 000 mL容量瓶配制,则碳酸钠的质量为212 g,C错误;用天平称量0.1 mol绿矾(FeSO4·7H2O),质量应为27.8 g,D错误。4.已知Ca(OH)2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将40 ℃的饱和澄清石灰水冷却至10 ℃或保持40 ℃向其中加入少量CaO,两种情况下均保持不变的是( )A.溶液中Ca2+的数目 B.溶剂的质量C.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 D.溶质的质量【答案】C【解析】40 ℃的饱和澄清石灰水冷却至10 ℃,氢氧化钙溶解度增大,溶液中氢氧化钙不变,溶质物质的量浓度仍然与40 ℃的饱和澄清石灰水相同;保持40 ℃向其中加入少量CaO,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析出晶体,钙离子减少,溶剂质量减少,物质的量浓度仍然与40 ℃的饱和澄清石灰水相同。5.用NaOH固体配制1.0 mol·L-1的NaOH溶液220 m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首先称取NaOH固体8.8 gB.定容时仰视刻度线会使所配制的溶液浓度偏高C.定容后将溶液振荡均匀,静置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于是又加少量水至刻度线D.容量瓶中原有少量蒸馏水没有影响【答案】D【解析】依题意,配制1.0 mol·L-1的NaOH溶液220 mL,要用250 mL容量瓶来配制,则需要NaOH固体10.0 g,A错误;B、C中的操作都会使所配溶液的浓度偏低,均错误。6.(2020·浙江杭州西湖高级中学月考)某试剂瓶上贴有如下标签,对该试剂理解正确的是( )A.该溶液中含有的微粒主要有:NaCl、Na+、Cl-、H2OB.若取50 mL该溶液,其中的c(Cl-)=0.05 mol/LC.若取该溶液与100 mL 0.1 mol/L AgNO3溶液完全反应,需要取该溶液10 mLD.该溶液与1.0 mol/L Na2SO4溶液的c(Na+)相等【答案】C【解析】氯化钠是强电解质,溶于水全部电离,溶液中不存在NaCl,A错误;溶液是均一、稳定的,若取50毫升该溶液,其中的c(Cl-)=1.0 mol/L,B错误;该溶液与1.0 mol/L Na2SO4溶液的c(Na+)不相等,后者溶液中钠离子浓度是2.0 mol/L,D错误。7.在KCl、MgCl2、Mg(NO3)2形成的混合溶液中,n(K+)=0.1 mol,n (Mg2+)=0.25 mol,n(Cl-)=0.2 mol,则n(NO)为( )A.0.05 mol B.0.20 molC.0.30 mol D.0.40 mol【答案】D【解析】溶液呈电中性,所以溶液中n(K+)+2n(Mg2+)=n(Cl-)+n(NO),即0.1 mol×1+0.25 mol×2=0.2 mol×1+n(NO),所以n(NO)=0.40 mol,D正确。[B组·提高练习]8.已知四种盐的溶解度(S)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将NaCl溶液蒸干可得NaCl固体B.将MgCl2溶液蒸干可得MgCl2固体C.Mg(ClO3)2中混有少量NaCl杂质,可用重结晶法提纯D.可用MgCl2和NaClO3制备Mg(ClO3)2【答案】B【解析】因为MgCl2能够水解,水解产生Mg(OH)2和HCl,加热水解平衡正向移动,HCl易挥发,所以将MgCl2溶液蒸干得到固体Mg(OH)2,B错误。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从1 L 1 mol·L-1的NaCl溶液中取出10 mL,其浓度仍是1 mol·L-1B.配制0.5 L 10 mol·L-1盐酸,需要氯化氢气体112 L(标准状况下)C.0.5 L 2 mol·L-1BaCl2溶液中,Ba2+和Cl-总数为3NAD.10 g 98%的硫酸(密度为1.84 g·cm-3)与10 mL 18.4 mol·L-1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不同的【答案】D【解析】98%的硫酸密度为1.84 g·cm-3,其物质的量浓度c== mol·L-1=18.4 mol·L-1,D错误。10.将标准状况下的a L氯化氢气体溶于1 000 g水中,得到的盐酸的密度为b g/mL,则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就是( )A. mol/L B. mol/LC. mol/L D. mol/L【答案】D【解析】标准状况下的a L HCl(g),n(HCl)= mol,溶液的质量为 mol×36.5 g/mol+1 000 g,溶液的体积为×10-3 L/mL,由c=可知c== mol/L,D正确。 11.已知某“84”消毒液瓶体部分标签如下图所示,该“84”消毒液通常稀释100倍(体积之比)后使用。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84”消毒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约为__________ mol·L-1。(2)某同学取100 mL 该“84”消毒液,稀释后用于消毒,稀释后的溶液中c(Na+)=______mol·L-1。(3)该同学参阅该“84”消毒液的配方,欲用NaClO固体配制480 mL NaClO质量分数为25%的消毒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A.如图所示的仪器中,有三种是不需要的,还需要一种玻璃仪器B.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应烘干后才能用于溶液配制C.配制过程中,未用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可能导致结果偏低D.需要称量NaClO固体的质量为143.0 g(4)“84”消毒液与稀硫酸混合使用可增强消毒能力,某消毒小组人员用98%(密度为1.84 g·cm-3)的浓硫酸配制2 000 mL 2.3 mol·L-1的稀硫酸用于增强“84”消毒液的消毒能力。①所配制的稀硫酸中,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 mol·L-1。②需用浓硫酸的体积为________mL。【答案】(1)4.0 (2)0.04 (3)C (4)①4.6 ②250【解析】(1)由c=得c(NaClO)≈4.0 mol·L-1。(2)稀释前后溶液中NaClO的物质的量不变,体积稀释100倍,稀释后c(NaClO)=0.04 mol·L-1,c(Na+)=c(NaClO)=0.04 mol·L-1。(3)需用托盘天平称量NaClO固体,图示的a,b不需要,但还需玻璃棒和胶头滴管,A错误;配制过程中需要加入水,所以经洗涤干净的容量瓶不必烘干后再使用,B错误;未洗涤的烧杯和玻璃棒将导致配制的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减小,结果偏低,C正确;应选取500 mL的容量瓶进行配制,然后取出480 mL即可,所以需要NaClO的质量:0.5 L×4.0 mol·L-1×74.5 g·mol-1=149.0 g,D错误。(4)①根据H2SO4的组成可知,溶液中c(H+)=2c(H2SO4)=4.6 mol·L-1。②2 000 mL 2.3 mol·L-1的稀硫酸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为2 L×2.3 mol·L-1=4.6 mol,设需要98%(密度为1.84 g·cm-3)的浓硫酸的体积为V mL,则=4.6 mol,解得V=250。12.某校化学兴趣小组探究SO2与FeCl3溶液的反应,所用装置如下图所示(夹持仪器已略去)。(1)实验前,应先检查装置的________;实验中产生的尾气应通入________溶液进行处理。(2)实验过程中需要配制100 mL 1 mol·L-1FeCl3溶液,所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玻璃棒、__________________;实际配制过程中,常先将FeCl3固体完全溶于适量稀盐酸中,再加水稀释,此特殊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3)该小组同学向5 mL 1 mol·L-1FeCl3溶液中通入足量的SO2,溶液最终呈浅绿色,写出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再打开分液漏斗活塞,逐滴加入煮沸冷却后的NaOH稀溶液,则试管B中产生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该小组同学在进行(3)中实验时,发现溶液变为浅绿色需要较长时间,在此期间同学们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由棕黄色变成红棕色,没有观察到丁达尔效应,最终溶液呈浅绿色。【查阅资料】Fe(HSO3)2+在溶液中呈红棕色且具有较强的还原性,能被Fe3+氧化为SO。则Fe(HSO3)2+与Fe3+在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5)若实验中用5 mL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浓H2SO4与适量Cu片充分反应,实验结束后,测得产生SO2的体积在标准状况下为672 mL,向已冷却的A试管溶液中加入4 mol·L-1的NaOH溶液30 mL时,恰好使Cu2+完全沉淀。则所用浓H2SO4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忽略过程中溶液的体积变化)【答案】(1)气密性 NaOH(2)胶头滴管、100 mL容量瓶 抑制氯化铁水解(3)2Fe3++SO2+2H2O===2Fe2++SO+4H+ 开始无现象,然后产生白色沉淀(4)Fe3++H2O+Fe(HSO3)2+===2Fe2++SO+3H+(5)18 mol·L-1【解析】(3)SO2与FeCl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盐酸,离子反应为:2Fe3++SO2+2H2O===SO+4H++2Fe2+;溶液显酸性,再加入NaOH稀溶液,先发生中和反应,然后再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生成二氧化硫排尽空气,氢氧化亚铁不被氧化为氢氧化铁。(4)Fe(HSO3)2+被Fe3+氧化为SO,Fe3+被还原为Fe2+,反应离子方程式为:Fe3++H2O+Fe(HSO3)2+===2Fe2++SO+3H+。(5)实验中发生如下反应:Cu+2H2SO4CuSO4+SO2↑+2H2O,SO2的体积在标准状况下为672 mL,物质的量为0.03 mol,根据电子得失守恒:n(Cu)×2=n(SO2)×2,则n(Cu2+)=0.03 mol,完全沉淀Cu2+需要NaOH的物质的量为0.06 mol,而A试管溶液中加入4 mol·L-1的NaOH溶液30 mL,即n(NaOH)=0.12 mol,说明反应后H2SO4过量,过量的H2SO4为0.03 mol,根据硫守恒可知5 mL一定浓度的浓H2SO4中含有H2SO4共0.09 mol,其物质的量浓度为c==18 mol·L-1。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化学课时练 第3练 物质的量浓度及其溶液配制(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练习:第1章第2课时《物质的量浓度及其溶液的配制》(含详解),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1章物质的量第3讲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训练含解析,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