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2版高考生物选考江苏专用一轮总复习集训:专题20种群 专题检测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2版高考生物选考江苏专用一轮总复习集训:专题20种群 专题检测01
    2022版高考生物选考江苏专用一轮总复习集训:专题20种群 专题检测02
    2022版高考生物选考江苏专用一轮总复习集训:专题20种群 专题检测03
    还剩1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2版高考生物选考江苏专用一轮总复习集训:专题20种群 专题检测

    展开
    这是一份2022版高考生物选考江苏专用一轮总复习集训:专题20种群 专题检测,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20 种群
    专题检测 A组
    一、单项选择题
    1.(2016湖南衡阳一模,5)下列对种群特征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某田鼠种群中,雌雄比例约为1∶1
    B.某市近三年迁入的人口约为31万人,约占总人口的5%
    C.橡树种子散布能力差,常在母株附近形成集群
    D.某池塘生物种类繁多,据统计含有150多种生物
    答案 D 某池塘生活了约150种生物属于物种丰富度,为群落特征,D错误。
    2.(2016吉林长春二模,5)下列关于种群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B.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C.杂草的水平分布属于种群的空间特征
    D.可通过建构数学模型研究种群数量变化
    答案 C 种群是一定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杂草包括多个生物种群,C错误。
    3.(2017辽宁示范协作校高三二模,5)下列关于种群的研究,说法正确的是( )
    A.年龄组成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可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B.人工合成性引诱剂诱杀某有害昆虫的雌性个体,从而破坏性别比例
    C.一片草地上所有的跳蝻属于一个种群,可以通过样方法来调查跳蝻的种群密度
    D.利用数学模型研究J型曲线时,食物、空间充足,气候适宜,属于模型假设
    答案 D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依据种群的年龄组成可以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A错误;人工合成性引诱剂诱杀某有害昆虫的雄性个体,从而破坏性别比例,B错误;跳蝻为蝗虫的幼虫,种群是一个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C错误。
    4.(2020浙江绿色评价联盟联考,7)下列关于种群的特征和增长方式的叙述,错误的是( )
    A.“S”形增长达到K/2时,种群的自然增长率最高
    B.“S”形增长种群内部的竞争会随着种群密度的增大而加剧
    C.“J”形增长不存在K值,且增长速率不断增加
    D.种群表现出均匀分布的特征与其种群内部的竞争较剧烈有关
    答案 A “S”形增长达到K/2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但自然增长率不是最高的,A错误;“S”形增长种群内部的竞争会随着种群密度的增大而加剧,B正确;“J”形增长没有K值,增长率不变,增长速率会不断增加,C正确;种群内部的竞争较剧烈时,种群往往会表现出均匀分布的特征,D正确。
    5.(2020浙江宁波一模,16)小龙虾具有食性杂、生长速度快、适应能力强的特点,高密度水产养殖可能会造成疾病传播。缺乏食物时,小龙虾会出现自相残杀的现象。给定初始的资源和空间条件,进行小龙虾的养殖,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食物的持续短缺会导致环境容纳量降低
    B.小龙虾自相残杀的行为属于种群数量的外源性调节因素
    C.在达到环境容纳量之前,小龙虾种群的自然增长率先增大后减小
    D.养殖过程中病原菌的致病力和传播速率会随着小龙虾种群密度的增加而增加
    答案 C 食物的持续短缺会降低环境容纳量,A正确;缺乏食物时,小龙虾自相残杀的行为属于种群数量的外源性调节因素,B正确;在达到环境容纳量之前,小龙虾种群的自然增长率一直减小,C错误;养殖中的病原菌的致病力和传播速率会随着小龙虾种群密度的增加而增加,D正确。
    6.(20195·3冲刺原创卷九,3)向一定量的5%葡萄糖溶液中接种少量新鲜的酵母菌,随后密封,放在适宜条件下培养。定期抽样检测酵母菌的数量,最终得到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种群的K值只和培养基中养分、空间、温度有关
    B.a点时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最快,种群中不存在种内竞争
    C.c点相对应的酵母菌种群数量为该环境中酵母菌种群的K值
    D.定期补充营养物质和清除代谢废物,b点会上升
    答案 D 该种群的K值与培养基中养分、空间、温度、pH和有毒代谢物等多种因素有关,A错误;a点时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不是最快的,此时种群中仍然存在种内竞争,B错误;c点是曲线的最高点,但c点时对应的酵母菌种群数量不一定是该条件下酵母菌种群的K值,种群数量达到K值以后可能在K值附近波动,C错误;定期补充营养物质和清除代谢废物,改善酵母菌的生存环境,则b点会上升,D正确。
    7.下列关于种群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种群特征可以是个体特征的统计值,但密度和分布型是种群所特有的
    B.每年每1000人中出生了20人,死亡了10人,其出生率为1%
    C.利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对种群密度的影响不大
    D.种群密度能反映种群在一定时期的数量及变化趋势
    答案 A 种群的很多特征是种群内个体特征的统计值,如出生率、死亡率、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等,而密度和分布型则是种群所特有的,A正确;每年每1000人中出生了20人,出生率为20÷1000×100%=2%,B错误;利用性引诱剂来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了性别比例,降低了种群的出生率,进而降低了种群密度,C错误;种群密度能反映种群在一定时期的数量,但不能反映其变化趋势,D错误。
    8.自然条件下,种群增长曲线呈“S”型(形),假设种群的K值为200,N表示种群数量,据表分析错误的是( )
    A.环境阻力对种群增长的影响出现在S4点之后
    B.防治蝗虫应在蝗虫数量达到S3点之前进行
    C.渔业捕捞后需控制剩余量在S3点
    D.(K-N)/K的值为0.50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
    答案 A “S”型(形)增长时,环境阻力对种群增长的影响始终存在,A错误;(K-N)/K的值为0.50时,种群数量是环境容纳量的一半,此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D正确;S3点的(K-N)/K的值为0.50,种群增长速率最大,对于蝗虫等害虫的防治,需在其数量达到S3点之前进行,而渔业捕捞后需控制剩余量在S3点,使得种群的再生能力最强,B、C正确。
    9.(2018吉林梅河口一模,3)下列有关“S”型曲线的改变,与事实不相符合的叙述是( )
    A.x轴为时间,y轴为某种群个体数,在b点改变环境条件或种群遗传因素,K值将改变
    B.x轴为光照强度,y轴为某绿色植物实际光合作用量,在b点提高CO2的浓度,K值将改变
    C.x轴为氧气浓度,y轴为小麦根细胞吸收K+的速率,在c点中耕松土,将改变K值
    D.x轴为温度,y轴为单位时间内H2O2酶催化H2O2产生O2的量,则c点对应的温度为酶的最适温度,且随后曲线会下降
    答案 C 如果x轴为时间,y轴为某种群个体数,在b点改变环境条件或种群遗传因素,K值将增大或减小,A正确。如果x轴为光照强度,y轴为某绿色植物实际光合作用量,在b点提高CO2的浓度,K值将增大,B正确。如果x轴为氧气浓度,y轴为小麦根细胞吸收K+的速率,在c点中耕松土,此时氧气浓度不是限制因素,所以K值不会改变,C错误。如果x轴为温度,y轴为单位时间内H2O2酶催化H2O2产生O2的量,则c点对应的温度为酶的最适温度,此时速率最大,随后酶活性降低,所以随后曲线会下降,D正确。
    10.(2014广东理综,6,4分,★)在一稳定生态系统中,灰线小卷蛾幼虫以落叶松松针为食,幼虫摄食对松树的代谢活动有一定影响,进而影响下一年幼虫食物的质和量。幼虫密度与最大松针长度的变化如图所示。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幼虫密度呈周期性波动
    B.幼虫摄食改变了落叶松的丰富度
    C.可利用样方法调查幼虫的密度
    D.幼虫摄食对松针长度的影响具滞后性
    答案 B 由图中可以看出该幼虫的密度呈周期性波动,A正确;丰富度是指群落中物种的数目多少,而图中落叶松是一个物种,故B错误;幼虫的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可用样方法调查其种群密度,C正确;由图可知幼虫的数量变化并不会立即影响松树的松针长度,幼虫摄食对松针长度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滞后性,D正确。
    二、非选择题
    11.(2018云南民族大学附属中学月考,9)如图曲线表示某种群数量变化的可能情况,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K、K1、K2值代表环境容纳量,环境容纳量指的是 。
    (2)若图示种群为某地区一年生双子叶草本植物种群数量变化的可能情况,该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 ,可通过 法进行估算。
    (3)若图示种群数量变化呈“J”型增长,则其需要满足的具体条件有 。
    (4)若图示种群为东亚飞蝗,应控制其种群数量为 (K、K1、K2、0),以有利于维持该地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5)若图示种群为某鱼塘鲤鱼种群,且该鱼塘最多能容纳8万尾鲤鱼生长,应让鱼塘保持 尾鲤鱼能发挥最大经济效益。若今后要使鱼塘中的鲤鱼自然繁殖,还要考虑投放鱼苗种群的年龄组成和 。
    答案 (1)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 (2)种群密度 样方 (3)食物充足、空间足够、气候适宜、无天敌和疾病 (4)K2 (5)4万 性别比例
    解析 本题考查生物种群的相关知识。(1)环境容纳量指的是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2)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种群密度,可通过样方法对一年生双子叶草本植物的种群数量(或密度)进行估算。(3)若图示种群数量变化呈“J”型增长,则其需要满足的具体条件有食物充足、空间足够、气候适宜、无天敌和疾病。(4)若某种群为东亚飞蝗,应控制其种群数量是越少越好,但不能为0,因为要考虑到群落的物种丰富度,会影响到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进而影响该地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5)要想发挥最大经济效益,应保持种群数量为K/2,即保持4万尾鲤鱼,此时增长速率最大;若今后要使鱼塘中的鲤鱼自然繁殖,还要考虑投放鱼苗种群的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
    12.(2018吉林东北师大附中三模,32)(10分)科研人员调查了东北某个以白桦和水曲柳两种乔木为主的群落。研究者将乔木的树龄划分为幼龄林(10年生以下)、中龄林和近熟林(10~40年生)以及成熟林和过熟林(40年生以上)三个年龄组。群落中的白桦和水曲柳的树龄分布统计结果如图1、图2。
    (1)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 ,研究者采用样方法对此进行调查。常用的取样方法有 法和 法。
    (2)由图1分析可以看出,白桦10~20年生的数目较少,而40~50年生的数目较多,推测可能的原因是上层林冠茂密,林下 不足。据此预测白桦种群数量未来的变化趋势是 。由图2结果可知,水曲柳种群的年龄组成属于 型。综合上述分析, 的幼苗耐荫能力强,由此推测若干年后,该种群将成为优势种。
    (3)若推测成立,则该群落发生了 演替。这种演替是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 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 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答案 (1)种群密度 五点取样 等距取样 (2)光照 下降 增长 水曲柳 (3)次生 土壤 种子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科学思维素养中的归纳与概括。(1)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通常采用五点取样法或等距取样法选取样方。(2)白桦林中树龄较小的个体较少的原因是林冠茂密,下层光照过弱树木生长过慢。水曲柳种群中幼龄个体较多,成熟林和过熟林少,种群年龄组成为增长型。综合分析,水曲柳幼苗耐荫能力较强,推测若干年后,该种群将成为优势种。(3)若推测成立,则该群落发生了次生演替。演替的起点具有土壤条件,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
    B组
    一、单项选择题
    1.(2019云南昆明摸底,21)下列有关种群密度及其调查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B.种群密度能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C.可采用样方法调查蚜虫的种群密度
    D.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的动物可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其种群密度
    答案 D 本题主要考查科学探究中的方案探讨。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种群密度,A正确;种群密度是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种群数量,不能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B错误;蚜虫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因此采用样方法调查其种群密度,C正确;标志重捕法用来调查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的动物的种群密度,D正确。
    2.(2017青海西宁一模,1)随着“二孩”政策的放开,有专家预测,我国人口数量在以后几年将出现明显增长。下列有关(人口)种群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性别比例是所有种群都具有的特征
    B.自然增长率主要由出生率决定
    C.一个城市的人口数量可以反映其人口密度
    D.年龄结构稳定的人群保持零增长
    答案 C 有的生物没有雌雄性别之分(如玉米),所以性别比例不是所有种群都具有的特征,A错误;自然增长率主要由出生率与死亡率决定,B错误;一个城市的人口数量可以反映其人口密度,C正确;年龄结构稳定并不等同于年龄组成为稳定型,所以年龄结构稳定的人群不一定保持零增长,D错误。
    3.(2018吉林长春高三质检,6)如图所示,图1是种群数量特征的概念图,图2是某地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曲线。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图1中的a和b分别表示性别比例和年龄组成
    B.图1中的c是种群密度,指的是某种群的总数量
    C.图2所示种群的年龄组成由稳定型转变成增长型
    D.并非全部的生物种群都具有图1中的a特征
    答案 B 性别比例仅影响出生率,而年龄组成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a、b分别表示性别比例、年龄组成,A正确;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种群密度,它指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B错误;图2起始点出生率等于死亡率,种群年龄结构为稳定型,随时间推移,出生率大于死亡率,年龄组成变为增长型,C正确;无性别之分的生物种群就无性别比例这一种群特征,D正确。
    4.(2019江西南昌一模,4)狭长峡谷中某陆生植物的个体数量减少,若用样方法调查其种群密度,下列做法最正确的是( )
    A.进行随机取样,适当减少样方数量
    B.将样方内的个体进行标记后再计数
    C.采用五点取样法,适当扩大样方的面积
    D.采用等距取样法,适当扩大样方的面积
    答案 D 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要随机取样,若调查对象个体数量不多,需适当扩大样方面积、增加样方数量,A错误;狭长峡谷适于等距取样法,五点取样法常用于方正地块,C错误,D正确;将样方内个体标记后再计数为标志重捕法的描述,B错误。
    知识储备 样方法注意要点:①随机取样;②样方大小适中:一般乔木100m2、灌木16m2、草本1m2;③样方数量不宜太少;④一般选易辨别的双子叶植物(叶脉一般为网状);⑤常用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
    5.(2016江西吉安一中期中,26)下列有关调查种群密度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五点取样和等距取样是样方法取样的常用方式
    B.调查古树木、蝗虫的幼虫、某种蛇的种群密度,通常采用样方法
    C.标志重捕法调查得到的种群密度一般不是最精确的现实反映
    D.将M只鹿标记后释放,在重捕获的n只鹿中有m只被标记,则该鹿群约有(M×n)÷m只
    答案 B 样方法应做到随机取样,常采用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A正确;种群密度的调查对于植物和活动范围较小、活动能力弱的动物如蚜虫、跳蝻等采用样方法,对于活动能力强和活动范围大的动物则采用标志重捕法,故对于蛇应采用标志重捕法,B错误;标志重捕法是一种对种群密度的估算方法,结果与现实有一定的偏差,C正确;根据个体总数(N)初次捕获标记数(M)=再次捕获个体数(n)重捕标记数(m),可计算出该鹿群的总数,D正确。
    6.(2018陕西榆林模拟,15)下列关于种群数量波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种群的数量波动只与环境条件的改变有关
    B.只要波峰之间的峰值相同就可称为周期波动
    C.种群数量波动的研究对象位于正在演替的群落中
    D.种群数量波动是指种群中的个体数量随时间在环境容纳量的上下波动
    答案 D 在自然界中,影响种群数量的因素有气候、食物、天敌、传染病等,因此大多数种群的数量总是在波动中,A错误;严格来说,任何波动只要在两个波峰之间相隔的时间相等就可称之为周期波动,B错误;种群数量波动的研究对象不一定位于正在演替的群落中,C错误;种群数量波动是指种群中的个体数量随时间在环境容纳量的上下波动,D正确。
    7.(2020皖江名校一联)在一段时间内,某自然生态系统中甲种群的增长速率变化、乙种群的数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t1~t2,甲种群的增长速率大于乙种群
    B.与t3时相比,t2时的甲种群环境容纳量较大
    C.t2~t4,甲种群和乙种群的年龄结构类型不同
    D.乙种群的数量不可能无限增长
    答案 D 题图为甲种群的增长速率变化和乙种群的数量变化曲线,因此无法比较二者的增长速率大小,A错误;环境未变,t2和t3时甲种群环境容纳量相同,B错误;t2~t4,甲种群和乙种群的数量都在增多,两者的年龄结构均为增长型,C错误;由于自然界的资源和空间总是有限的,当种群数量增大时,种内斗争就会加剧,以该种群为食的动物的数量也会增加,这就会使种群的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增高,当死亡率增加到与出生率相等时,种群的增长就会停止,D正确。
    8.(2019天津和平三模,5)对笠螺多个种群的调查,发现其体长、种群生物量(有机物质量)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随着种群密度增加,笠螺体长逐渐减小
    B.A点个体平均生物量比B点少
    C.种群密度低于A点时,个体间的斗争最激烈
    D.笠螺种群生物量和体长呈正相关
    答案 A 由图分析,随着种群密度越来越大,笠螺的体长越来越小,A正确;A点和B点的生物量相同,但A点的种群密度比B点小,所以A点的个体平均生物量比B点大,B错误;达到环境容纳量(K值)时种群内个体间的斗争最激烈,C错误;如图所示,在A点前生物量和个体体长呈负相关,在A~B 段生物量和个体体长无关,D错误。
    9.(2016河北衡水中学期末,5)研究人员调查了 8年间某养兔场种群数量的变化情况,并据此绘制了如图的λ 值变化曲线,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决定种群密度的因素是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
    B.第2~4年兔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
    C.8年间兔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
    D.第8年兔种群密度小于起始种群密度
    答案 D 决定种群密度的因素是出生率与死亡率、迁入率与迁出率,不是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A错误;2~4年λ<1,说明兔种群年龄组成为衰退型,B错误;8年间λ值不断变化,兔种群数量不呈“S”型增长,C错误;第8年兔种群密度为起始种群密度的0.5×1.5=0.75倍,D正确。
    10.(2018辽宁实验中学、东北育才学校等五校联考,40)蚜虫是农作物常见的害虫,七星瓢虫是蚜虫的天敌,如图表示某农田生态系统中蚜虫和七星瓢虫种群数量的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6月14日以后物种丰富度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
    B.甲、乙种群分别表示蚜虫、七星瓢虫
    C.调査蚜虫的种群密度可采用样方法
    D.7月12日~26日,蚜虫的年龄组成为稳定型
    答案 A 曲线显示,6月14日以后甲和乙的种群数量均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少,因不清楚群落中生物种类数的变化,故不能判断群落的物种丰富度是否改变,A错误;七星瓢虫是蚜虫的天敌,二者间存在捕食关系,捕食者(七星瓢虫)随被捕食者(蚜虫)的数量变化而变化,因此甲、乙种群分别表示蚜虫、七星瓢虫,B正确;蚜虫的活动能力较弱,调查其种群密度可采用样方法,C正确;7月12日~26日,蚜虫的种群数量相对稳定,其年龄组成为稳定型,D正确。
    11.(2018甘肃威武二中阶段考试,6)科研人员对某一岛屿一年内社鼠种群数量和性比(雌∶雄)进行研究,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决定该岛屿社鼠种群数量变化的直接因素主要是出生率和死亡率
    B.可以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岛屿社鼠种群数量
    C.社鼠雌性个体在9~11月份的生存能力低于雄性个体
    D.社鼠种群密度较低时,较高性比有利于种群密度的恢复
    答案 C 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某种群数量变化的最主要的直接因素,A正确;社鼠活动能力强可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岛社鼠种群数量,B正确;由图可知,9~11月份,社鼠雌性个体数量明显多于雄性个体数量,说明在此期间,雌性个体生存能力较雄性个体生存能力强,C错误;社鼠种群密度较低时,较高的性比有利于种群密度的恢复,D正确。
    12.(2016湖北沙市中学月考,6)图甲是某种初级消费者被引入某岛屿后的种群数量变化趋势;图乙是该种生物在某调查阶段种群数量变化的λ值随时间的变化曲线。据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分析图甲可知,该岛屿上该种生物的环境容纳量(K值)约为2000只
    B.种内斗争加剧和天敌的增多可能是1850~1865年间该种生物的种群数量急剧减少的原因
    C.分析图乙可知,该调查阶段中种群数量最多的年份是第10年时
    D.图乙第15年时种群数量最少,可相当于图甲1880年的种群数量情况
    答案 D 由甲图可知该岛屿上该种生物的环境容纳量(K值)约为2000只,A正确;种内斗争加剧和天敌的增多可能是1850~1865年间该种生物的种群数量急剧减少的原因,B正确;分析图乙可知,该调查阶段中种群数量最多的年份是第10年时,C正确;图乙第20年时种群数量最少,D错误。
    13.(2018山东枣庄八中一模,31)下图是某河流中生物甲与生物乙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河流中生物甲的全部个体总和称为 ,其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 。
    (2)曲线1在第1~3周时,种群的出生率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死亡率,种群数量呈 型增长。
    (3)曲线2在第2周时,甲种群的年龄组成类型是 ,第3~7周时种群甲的数量变化是 (填“增加”“不变”或“波动”)。
    (4)河流中的甲、乙两种生物的种间关系 (填“可能”或“不可能”)是互利共生,原因是


    答案 (1)种群 种群密度 (2)大于 S (3)增长型 波动 (4)不可能 互利共生的两种生物的种群数量呈同步性变化,而根据曲线1、2可知,有生物乙时生物甲的数量变化比无生物乙时少,因而甲、乙两种生物的种间关系不可能为互利共生
    解析 (1)同一时间内生活在同一区域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称为种群。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种群密度。(2)由图中曲线可以看出,曲线1在第1~3周时,种群数量不断增长,其出生率大于死亡率,该曲线的增长趋势说明该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3)由图中曲线可以看出,曲线2在第2周时,甲种群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数量逐渐增多,所以此时其年龄组成类型是增长型,第3~7周时种群甲的数量变化呈波动状态。(4)互利共生的两种生物种群数量应呈同步性变化,由图中曲线可知有生物乙时比无生物乙时,生物甲的种群数量少,说明生物甲与生物乙之间不可能是互利共生关系。
    14.(2018东北三省三校一模)(10分)夏腊梅是一种落叶灌木,属于我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主要分布于中国浙江省狭小的区域内。生态学家研究了群落物种组成对夏腊梅种群分布和种群密度的影响。
    (1)种群密度是指 。在用样方法调查夏腊梅种群密度时,要根据夏腊梅的分布状况和地段形状确定样方的多少、样方大小和 。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 。
    (2)生态学家调查了白水坞、西坑、大明山三个地区不同基径夏腊梅个体的数量,结果如图所示。
    Ⅰ.大,基径>20cm;Ⅱ.中,10cm<基径≤20cm;Ⅲ.小,3cm<基径≤10cm;Ⅳ.基径≤3cm
    据上图可判断,大明山地区夏腊梅种群年龄组成属于 型,而西坑地区夏腊梅种群年龄组成属于 型。
    (3)研究发现,群落中乔木层的树种类型及其组成对夏腊梅影响显著,而灌木层对其影响相对较小,请从种间关系的角度分析其原因可能是 。
    答案 (1)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 取样方法 随机取样 (2)稳定 衰退 (3)夏腊梅属于灌木,在与乔木竞争阳光时处于劣势
    解析 (1)调查种群密度时,要依据种群的分布状况、地段形状确定样方的多少、样方大小和取样方法,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样。(2)图示大明山地区夏腊梅不同树龄的个体数差别不大,说明该种群年龄组成为稳定型。(3)因夏腊梅属于灌木,在与高大的乔木竞争阳光的过程中处于明显的劣势地位,故群落中的乔木对夏腊梅的影响明显大于灌木对它的影响。
    C组
    一、单项选择题
    1.(2016河南郑州二模,6)下图是种群数量特征的概念模型,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种群密度能够反映种群的数量变化趋势
    B.春节前后,我国南部沿海城市人口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①、②
    C.预测未来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④
    D.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某种害虫的雄性个体来控制特征④,进而影响种群数量
    答案 C ①~④分别表示死亡率、出生率、性别比例和年龄组成,能够预测种群数量变化趋势的是种群的年龄组成,A错误、C正确;春节前后,我国南部沿海城市人口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迁入率和迁出率,B错误;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雄性个体是控制③性别比例,D错误。
    2.(2016陕西西北工大附中适应考试,6)下列叙述中,属于种群空间特征描述的是( )
    A.玉米田中毎1平方米土地上分布1棵野稗
    B.每毫升培养液中有9个大肠杆菌
    C.某湖泊每平方米水面上全部鱼的数量
    D.木棉树在路旁每隔5米种植一棵
    答案 D 选项A、B属于种群的数量特征;某湖泊的全部鱼不属于一个种群;木棉树在路旁每隔5米种植一棵,属于种群空间特征中的均匀分布。
    3.(2020湖南长沙一中月考,22)科学工作者为了监测和预报某草原鼠害的发生情况,对田鼠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进行调查,发现在最初的一个月内,种群数量每天增加1.5%。据此分析错误的是( )
    A.研究者通常采用标志重捕法估算该地区田鼠的种群数量
    B.最初一个月内,田鼠种群增长模型可构建为Nt=N0λt,其中λ为1.015
    C.最初一个月内,田鼠的死亡率可能大于0
    D.数月之后,当田鼠种群的出生率与死亡率大致相等时,是防治鼠害的最佳时期
    答案 D 田鼠活动能力强,调查其种群数量时,需采用标志重捕法,A正确;最初一个月内,田鼠种群增长模型可构建为Nt=N0λt,因为种群数量每天增加1.5%,所以λ为1+1.5%=1.015,B正确;最初一个月内,田鼠的生存环境是空间条件充裕、食物充足、气候适宜,属于理想条件,种群数量增长呈“J”型曲线,尽管如此,田鼠的死亡率也可能大于0,C正确;数月之后,当田鼠种群的出生率等于死亡率时,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不是防治鼠害的最佳时期,有害动物的防治越早越好,应在未达到K/2之前防治,D错误。
    4.(2020陕西西安中学二模,5)去除取样法是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之一,其原理是在一个封闭的种群中,进行随机捕获并去除,随着捕捉次数的增加,种群数量逐渐减少,因此每次捕获的数量逐次减少。以捕获累积量为横坐标,单位捕 获量为纵坐标,其关系如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曲线与横坐标的交点可作为该种群数量的估计值
    B.对于标记困难或捕获会影响动物健康的种群可采用该方法捕获累积量
    C.对于跳蝻、蚜虫等活动能力差的种群,可采用此方法进行种群密度调查
    D.对于多数种群,逐个计数非常困难,因此常用去除取样法等估算的方法
    答案 C 根据去除取样法的原理,得到如图所示的曲线,把曲线延长,与横轴的交点,理论上就是该种群的种群数量的估计值,A正确;标记困难或捕获会影响动物健康的种群,无法采用标志重捕法进行种群数量调查,可采用该方法捕获累积量调查种群数量,B正确;跳蝻、蚜虫等活动能力差、活动范围小,适宜用样方法进行种群密度调查,C错误;对于多数种群,逐个计数非常困难,用去除取样法可以逐次减少捕获数量,最终统计捕获累计数即可估算,D正确。
    5.(2018贵州贵阳一模,5)假设某一定面积的草原上散养的某种家畜种群呈“S”型增长,该种群的增长速率随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A点时和C点时种群年龄组成不同
    B.维持在B点可持续提供最大捕获量
    C.从B→D该种群密度呈下降趋势
    D.N代表环境容纳量,始终保持不变
    答案 B A点时和C点时种群增长速率大于0,均属于增长型的年龄组成,A项错误;B点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维持在B点可持续提供最大捕获量,B项正确;从B→D该种群增长速率大于0,种群密度呈增加趋势,C项错误;环境容纳量受气候、食物、天敌等因素的影响,故N不是始终不变的,D项错误。
    6.(2018黑龙江伊春质检,21)如图是某种群的λ值(λ表示该种群数量是上一年种群数量的倍数)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面有关该种群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第3年之前,该种群的年龄组成是增长型
    B.第6年,该种群出生率等于死亡率
    C.若该种群是酵母菌,则可以用血细胞计数板精确统计出活菌数
    D.若该种群为某经济动物,第9年种群数量开始稳定
    答案 A 第3年之前λ>1,说明种群数量增加,A正确;第6年λ<1,说明种群数量减少,即种群的出生率小于死亡率,B错误;用血细胞计数板统计的是培养液中全部的酵母菌,包括活菌和死亡的酵母菌,C错误;图示显示第9年以后,种群数量开始稳定。
    7.(2014福建理综,3,6分,★)研究人员用样方法调查了某地北点地梅(一年生草本植物)的种群数量变化,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1972年北点地梅个体间生存斗争程度较1975年低
    B.1971年种子萌发至幼苗阶段的死亡率高于幼苗至成熟植株阶段
    C.统计种群密度时,应去掉采集数据中最大、最小值后取平均值
    D.由于环境条件的限制,5年间该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
    答案 B 由图可知,1972年每样方中种群密度大于1975年的,所以1972年北点地梅个体间的生存斗争程度较1975年高,A错误;5年间该种群数量不断减少,种群数量不呈“S”型增长,D错误;统计种群密度时,不应去掉采集数据中最大、最小值,应取全部数据的平均值,C错误;分析图可知,每年的种子萌发至幼苗阶段的死亡率均高于幼苗至成熟植株阶段的死亡率,B正确。
    8.(2016黑龙江大庆实验中学第一次月考,36)如图是调查小组的同学从当地主管部门获得的某物种种群数量的变化图,据此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第1~5年间种群呈“J”型增长
    B.第20~30年间种群增长率为0
    C.到30年时种群的数量最大
    D.第15~20年间种群数量不断减少
    答案 C 第1~5年λ>1,而且不变,种群数量持续增加,符合“J”型曲线,A正确;第20~30年间λ=1,种群数量保持不变,种群增长率为0,B正确;第10年~第20年间λ<1,种群数量越来越少,第20~30年间种群增长率为0,C错误;第15~20年间λ<1,种群数量持续减少,D正确。
    9.(2018湖南五市十校教研教改共同体联考,2分)某科研小组研究某池塘内草鱼种群增长速率的变化规律,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T2~T3时间段内,种群数量不断增长;T3~T5时间段内,种群数量逐渐下降
    B.T3时草鱼的种群密度约为T5时对应种群密度的一半
    C.T5时持续增加饵料的投放,该池塘对草鱼的最大容纳量将不断增大
    D.T2和T4时,该草鱼的种群密度一样大
    答案 B 据图分析,0~T5时间段内,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T3~T5时间段内,种群增长速率虽然下降,但种群数量逐渐上升,A错误;T3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说明了此时的种群的数量为K/2,T5时种群的增长速率为0,说明了此时的种群的数量为K值,B正确;由于池塘的空间是有限的,因此T5时持续增加饵料的投放,该池塘对草鱼的最大容纳量不会持续性地增大,C错误;T2~T4时间段内,种群数量在不断增加,因此T4时该草鱼的种群密度较大,D错误。
    10.(2016吉林一中一次调研,26)某同学在进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中,根据实验的结果绘制出了如图所示的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图,下列有关实验分析错误的是( )
    A.在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的不同阶段,可能具有相同的增长速率
    B.当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其年龄组成为稳定型
    C.de段种群的增长速率为负值,其主要原因是营养物质的缺乏
    D.本实验中不存在对照,统计酵母菌个体数常用抽样检测法
    答案 D 在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的cd段,增长速率接近0,A正确;当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其年龄组成为稳定型,出生率等于死亡率,B正确;de段种群的增长速率为负值,其主要原因是营养物质的缺乏,C正确;本实验属于时间上的自身相互对照,酵母菌个体数常用抽样检测法获得,D错误。
    11.(2020海南调研)如图表示某种群的数量变化情况(不考虑迁入和迁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a点时,该种群的数量增长最快
    B.该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大约为b点对应的种群数量
    C.图中曲线可体现培养液中某段时间酵母菌种群的数量变化
    D.b点之前,该种群的死亡量一直增加,年龄组成(结构)为衰退型
    答案 D 图中,a点时出生量和死亡量差值最大,此时种群的数量增长最快,A正确;b点时,种群的出生量和死亡量相等,此时对应的种群数量约为该种群的K值(环境容纳量),B正确;题图所示曲线为“S”型(形)增长,可体现培养液中某段时间酵母菌种群的数量变化,C正确;b点之前,该种群的死亡量一直增加,但其一直小于出生量,故年龄组成(结构)应为增长型,D错误。
    12.(2020天津和平模拟)如图是探究影响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因素时的实验结果,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M~N时期酵母菌的呼吸方式为无氧呼吸
    B.与M点相比,N点时酵母菌种内斗争更为激烈
    C.酵母菌种群数量从P点开始下降的主要原因除营养物质大量消耗外,还有酒精浓度过高,培养液的pH下降等
    D.图示时间内种群的年龄结构变化为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
    答案 A 酵母菌是兼性厌氧菌,但在有氧条件下繁殖更迅速。由题图可知,酵母菌种群数量在前期增长迅速,说明此时种群中应有有氧呼吸的存在,看M~N段的起始阶段,既有酵母菌迅速增长,又有酒精的产生,说明此时酵母菌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A错误;N点种群已达到环境容纳量,而M点时种群正在增长,N点种群密度更大,因此N点时酵母菌种内斗争更激烈,B正确;随着酵母菌种群的增长,培养液中营养物质逐渐减少,酒精和二氧化碳等代谢产物逐渐积累,二氧化碳溶于水会使溶液的pH下降,C正确;曲线显示酵母菌种群数量先增长,达到K值后维持一段时间的相对稳定,之后种群数量又下降,D正确。
    二、非选择题
    13.(2019青海西宁一中模拟32)科技小组研究某人工池塘中草鱼种群增长速率(ΔN/Δt)的变化规律,结果如图所示,其中t2之前的数据丢失,请据图回答问题:
    (1)流经该池塘生态系统的能量主要是 。
    (2)调查草鱼的种群数量时,科研小组应采用的方法是 ,若实验得到的种群数量数据比真实值偏高,原因可能是 。与t2时相比,t4时草鱼种群的数量 (更多、更少、不变)。
    (3)当种群增长速率为m时,池塘中草鱼的年龄组成为 ;图中,捕捞草鱼的最佳时间段是 。
    (4)人工池塘改良为桑基鱼塘的过程中发生了群落的 演替;桑基鱼塘由于 ,所以离不开人的管理。
    答案 (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10分)(1)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和人工投放的饲(饵)料含有的能量(2分) (2)标志重捕法 标志物脱落(或重捕时,草鱼分布不均匀,捕捞处草鱼偏少,其他合理即给分) 更多 (3)增长型 t3~t4(2分) (4)次生 动植物种类少,稳定性较低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科学思维素养中的模型与建模。(1)人工池塘中,需要不断投入饵料,因此流经人工池塘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包括输入的饵料中有机物所含的能量以及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2)对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常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其种群密度,根据标志重捕法的计算公式:种群中个体数/标记总数=重捕总数/重捕中被标记的个体数可知,若部分草鱼身上的标志物脱落,则会导致重捕中被标记的个体数偏小,最终导致实验所得到数值比实际数值偏大。从t2到t5时刻,草鱼的增长速率先增加后减少,但是其数量一直在增加,直到达到K值,因此与t2时相比,t4时草鱼种群的数量更多。(3)当种群增长速率为m时,种群数量达到K/2,此后,种群增长速率逐渐减少,但是种群数量继续增大,因此当种群增长速率为m时,池塘中草鱼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捕捞草鱼的最佳时间为图中的t3~t4时间段,且要使捕捞后的草鱼剩余量保持在K/2,此时其增长速率最大,有利于其数量的恢复。(4)次生演替是指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存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人工池塘具有发生次生演替的条件,人工池塘改良为桑基鱼塘的过程中发生了群落的次生演替。桑基鱼塘由于动植物种类少,稳定性较低,所以离不开人的管理。
    解题关键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种群增长速率与种群数量的关系,当增长速率最大时,种群数量是K/2,当增长速率变为0时,种群数量达到环境的最大容纳量,即K值。
    14.(2018山西实验中学期末,33)下图表示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请据图回答问题:
    (1)种群是构成生物群落的基本单位,也是繁殖和 的基本单位,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直接决定种群密度的因素有 以及 。
    (2)若某种群数量变化呈现图中“J”型曲线,其种群增长率随着时间的增加将 (填“增大”“变小”或“不变”)。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因环境阻力而减少的个体数,这种变化可引起种群的 发生改变,从而导致生物进化。
    (3)甲曲线是一个生物小组对一支试管中酵母菌培养液中的酵母菌数量统计后绘制成的曲线,则a点之后引起酵母菌数量下降的主要因素是 。在统计酵母菌数量时应采取的方法是 法。将酵母菌数量的变化绘制成这种曲线,这种研究方法属于构建 模型。
    答案 (1)(生物)进化 出生率与死亡率 迁入率与迁出率 (2)不变 基因频率 (3)营养物质的减少 抽样检测(血细胞计数板法) 数学
    解析 (1)种群是构成生物群落的基本单位,也是繁殖和(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决定种群密度的因素有出生率、死亡率与迁入率、迁出率。(2)“J”型曲线中的增长率为定值,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环境阻力使生物减少的数量,这种变化可使该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进而导致生物进化。(3)甲曲线是一个生物小组对一支试管中酵母菌培养液中的酵母菌数量统计后绘制成的曲线,则a点之后引起酵母菌数量下降的主要因素是营养物质的减少。在统计酵母菌数量时应采取的方法是抽样检测法(血细胞计数板法)。将酵母菌数量的变化绘制成曲线,这种研究方法属于构建数学模型。
    15.(2016贵州模拟,32)(10分)调查某草原田鼠数量时,在1公顷的调查区内,放置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鼠36只,将捕获的田鼠标记后在原地释放。数日后,在同一地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这次共捕获40只,其中有上次标记过的个体6只。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该地区田鼠种群个体总数为N,则N= 只。
    (2)由于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就很难再次被捕捉,所以上述计算所得的种群个体总数可能会比实际值偏 。
    (3)某生态学家以“保护和利用草原生态系统”为课题,对草原进行了一项专题研究,并绘制了如下两图。图一表示一个鼠群引入一个草原生态系统后的种群增长曲线;图二表示单位面积放牧量与生产者的净生产量的关系,虚线表示未放牧时草原中生产者的净生产量。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一中增长速率最快的是 点,CD段鼠群数量变化趋势的原因可能是 。灭鼠时如果仅使老鼠数量降至B点,可能效果适得其反,所以灭鼠的同时还应该 。
    ②图二中最适放牧量是 点,最大放牧量是 点,如果长期超过C点将会造成 。
    答案 (1)240 (2)大 (3)①B 食物和空间减少、天敌数量增加 设法降低环境容纳量(K值) ②A B 草场退化
    解析 (1)标志重捕法计算公式:种群中个体数(N)/标记总数=重捕总数/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即N∶36=40∶6,N=240只。(2)根据公式:种群中个体数(N)=重捕总数×标记总数÷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由于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就很难再次被捕捉,所以重捕个体中被标记的个体数量偏小,因而上述计算所得的种群个体总数可能会比实际值偏大。(3)①图一中增长速率最快的点是增长曲线斜率最大的点,即B点。CD段限制种群增长的主要因素是生存条件,如食物和空间减少、天敌数量增加等,当鼠群数量降低到B点时,老鼠种群的增长速率达到最大,所以灭鼠的同时降低环境容纳量是比较合理的做法。②图二中A点和B点分别为最适放牧量和最大放牧量,如果放牧量长期超过C点,草场将会退化。曲线上的点
    S1
    S2
    S3
    S4
    S5
    N
    20
    50
    100
    150
    180
    (K-N)/K
    0.90
    0.75
    0.50
    0.25
    0.10
    相关试卷

    2022版高考生物选考江苏专用一轮总复习集训:专题21群落 专题检测: 这是一份2022版高考生物选考江苏专用一轮总复习集训:专题21群落 专题检测,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版高考生物选考江苏专用一轮总复习集训:专题20种群 —应用集训: 这是一份2022版高考生物选考江苏专用一轮总复习集训:专题20种群 —应用集训,共2页。

    2022版高考生物选考江苏专用一轮总复习集训:专题20种群 —模拟: 这是一份2022版高考生物选考江苏专用一轮总复习集训:专题20种群 —模拟,共27页。

    • 精品推荐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