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版高考化学选考山东专用一轮总复习集训:专题十九物质的检验、分离与提纯 —模拟
展开
这是一份2022版高考化学选考山东专用一轮总复习集训:专题十九物质的检验、分离与提纯 —模拟,共48页。
专题十九 物质的检验、分离与提纯
【5年高考】
考点一 物质检验与鉴别
1.(2020天津,6,3分)检验下列物质所选用的试剂正确的是 ( )
待检验物质
所用试剂
A.
海水中的碘元素
淀粉溶液
B.
SO2气体
澄清石灰水
C.
溶液中的Cu2+
氨水
D.
溶液中的NH4+
NaOH溶液,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
答案 C
2.(2020浙江7月选考,11,2分)下列有关实验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萃取Br2时,向盛有溴水的分液漏斗中加入CCl4,振荡、静置分层后,打开旋塞,先将水层放出
B.做焰色反应前,铂丝用稀盐酸清洗并灼烧至火焰呈无色
C.乙醇、苯等有机溶剂易被引燃,使用时须远离明火,用毕立即塞紧瓶塞
D.可用AgNO3溶液和稀HNO3区分NaCl、NaNO2和NaNO3
答案 A
3.(2020课标Ⅱ,8,6分)某白色固体混合物由NaCl、KCl、MgSO4、CaCO3中的两种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①混合物溶于水,得到澄清透明溶液;②做焰色反应,通过钴玻璃可观察到紫色;③向溶液中加碱,产生白色沉淀。根据实验现象可判断其组成为 ( )
A.KCl、NaCl B.KCl、MgSO4
C.KCl、CaCO3 D.MgSO4、NaCl
答案 B
4.(2019浙江4月选考,9,2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蒸馏时可通过加碎瓷片防暴沸
B.可用精密pH试纸区分pH=5.1和pH=5.6的两种NH4Cl溶液
C.用加水后再分液的方法可将苯和四氯化碳分离
D.根据燃烧产生的气味,可区分棉纤维和蛋白质纤维
答案 C
5.(2019上海选考,12,2分)能证明亚硫酸钠部分变质所需要的试剂是 ( )
A.硝酸钡,稀硫酸 B.稀盐酸,氯化钡
C.稀硫酸,氯化钡 D.稀硝酸,氯化钡
答案 B
6.(2020浙江1月选考,25,2分)某固体混合物X,含有Al2(SO4)3、FeCl3、Na2CO3和CuSO4中的几种,进行如下实验:
①X与水作用有气泡冒出,得到有色沉淀Y和弱碱性溶液Z;
②沉淀Y与NaOH溶液作用,无变化。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混合物X中必定含有Na2CO3,不含Al2(SO4)3
B.溶液Z中溶质主要是钠盐,且必含NaHCO3
C.灼烧沉淀Y,可以得到黑色物质
D.往溶液Z中加入Cu粉,若不溶解,说明X中不含FeCl3
答案 D
7.(2018课标Ⅲ,26,节选)硫代硫酸钠晶体(Na2S2O3·5H2O,M=248g·mol-1)可用作定影剂、还原剂。
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Ksp(BaSO4)=1.1×10-10,Ksp(BaS2O3)=4.1×10-5。市售硫代硫酸钠中常含有硫酸根杂质,选用下列试剂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检验:
试剂:稀盐酸、稀H2SO4、BaCl2溶液、Na2CO3溶液、H2O2溶液
实验步骤
现象
①取少量样品,加入除氧蒸馏水
②固体完全溶解得无色澄清溶液
③
④ ,有刺激性气体产生
⑤静置, 溶液
⑥
答案 (1)③加入过量稀盐酸 ④出现乳黄色浑浊
⑤(吸)取上层清液,滴入BaCl2 ⑥产生白色沉淀
考点二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8.(2020课标Ⅰ,9,6分)下列气体去除杂质的方法中,不能实现目的的是 ( )
气体(杂质)
方法
A.
SO2(H2S)
通过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B.
Cl2(HCl)
通过饱和的食盐水
C.
N2(O2)
通过灼热的铜丝网
D.
NO(NO2)
通过氢氧化钠溶液
答案 A
9.(2020浙江1月选考,14,2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强酸、强碱、重金属盐等可使蛋白质变性
B.用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必要时可加热)能鉴别甲酸、乙醇、乙醛
C.乙酸乙酯中混有的乙酸,可加入足量的饱和Na2CO3溶液,经分液除去
D.向苯和苯酚的混合液中加入浓溴水,充分反应后过滤,可除去苯中少量的苯酚
答案 D
10.(2018课标Ⅰ,9,6分)在生成和纯化乙酸乙酯的实验过程中,下列操作未涉及的是 ( )
答案 D
11.(2017课标Ⅰ,8,6分)《本草衍义》中对精制砒霜过程有如下叙述:“取砒之法,将生砒就置火上,以器覆之,令砒烟上飞着覆器,遂凝结累然下垂如乳,尖长者为胜,平短者次之。”文中涉及的操作方法是 ( )
A.蒸馏 B.升华 C.干馏 D.萃取
答案 B
12.(2016北京理综,7,6分)下列中草药煎制步骤中,属于过滤操作的是 ( )
A.冷水浸泡
B.加热煎制
C.箅渣取液
D.灌装保存
答案 C
13.(2019课标Ⅲ,10,6分)离子交换法净化水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经过阳离子交换树脂后,水中阳离子的总数不变
B.水中的NO3-、SO42-、Cl-通过阴离子树脂后被除去
C.通过净化处理后,水的导电性降低
D.阴离子树脂填充段存在反应H++OH-H2O
答案 A
14.(2019课标Ⅰ,27,15分)硫酸铁铵[NH4Fe(SO4)2·xH2O]是一种重要铁盐。为充分利用资源,变废为宝,在实验室中探究采用废铁屑来制备硫酸铁铵,具体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的目的是去除废铁屑表面的油污,方法是 。
(2)步骤②需要加热的目的是 ,温度保持80~95℃,采用的合适加热方式是 。铁屑中含有少量硫化物,反应产生的气体需要净化处理,合适的装置为 (填标号)。
(3)步骤③中选用足量的H2O2,理由是 。分批加入H2O2,同时为了 ,溶液要保持pH小于0.5。
(4)步骤⑤的具体实验操作有 ,经干燥得到硫酸铁铵晶体样品。
(5)采用热重分析法测定硫酸铁铵晶体样品所含结晶水数,将样品加热到150℃时失掉1.5个结晶水,失重5.6%。硫酸铁铵晶体的化学式为 。
答案 (1)碱煮水洗
(2)加快反应 热水浴 C
(3)将Fe2+全部氧化为Fe3+;不引入杂质 防止Fe3+水解
(4)加热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
(5)NH4Fe(SO4)2·12H2O
15.(2019天津理综,9,18分)环己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其实验室制备流程如下:
环己烯粗产品 饱和食盐水 操作2
回答下列问题:
Ⅰ.环己烯的制备与提纯
(1)原料环己醇中若含苯酚杂质,检验试剂为 ,现象为 。
(2)操作1的装置如图所示(加热和夹持装置已略去)。
①烧瓶A中进行的可逆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浓硫酸也可作该反应的催化剂,选择FeCl3·6H2O而不用浓硫酸的原因为 (填序号)。
a.浓硫酸易使原料炭化并产生SO2
b.FeCl3·6H2O污染小、可循环使用,符合绿色化学理念
c.同等条件下,用FeCl3·6H2O比浓硫酸的平衡转化率高
②仪器B的作用为 。
(3)操作2用到的玻璃仪器是 。
(4)将操作3(蒸馏)的步骤补齐:安装蒸馏装置,加入待蒸馏的物质和沸石, ,弃去前馏分,收集83℃的馏分。
Ⅱ.环己烯含量的测定
在一定条件下,向ag环己烯样品中加入定量制得的bmolBr2,与环己烯充分反应后,剩余的Br2与足量KI作用生成I2,用cmol·L-1的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终点时消耗Na2S2O3标准溶液VmL(以上数据均已扣除干扰因素)。
测定过程中,发生的反应如下:
①Br2+
②Br2+2KII2+2KBr
③I2+2Na2S2O32NaI+Na2S4O6
(5)滴定所用指示剂为 。样品中环己烯的质量分数为 (用字母表示)。
(6)下列情况会导致测定结果偏低的是 (填序号)。
a.样品中含有苯酚杂质
b.在测定过程中部分环己烯挥发
c.Na2S2O3标准溶液部分被氧化
答案 (1)FeCl3溶液 溶液显紫色
(2)①+H2O a、b
②减少环己醇蒸出
(3)分液漏斗、烧杯
(4)通冷凝水,加热
(5)淀粉溶液 (b-cV2000)×82a
(6)b、c
[教师专用题组]
【5年高考】
考点一 物质的检验与鉴别
1.(2020课标Ⅱ,8,6分)某白色固体混合物由NaCl、KCl、MgSO4、CaCO3中的两种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①混合物溶于水,得到澄清透明溶液;②做焰色反应,通过钴玻璃可观察到紫色;③向溶液中加碱,产生白色沉淀。根据实验现象可判断其组成为 ( )
A.KCl、NaCl B.KCl、MgSO4
C.KCl、CaCO3 D.MgSO4、NaCl
答案 B ①混合物溶于水,得到澄清透明溶液,则该混合物中不含CaCO3;②做焰色反应,通过钴玻璃可观察到紫色,说明该混合物中含有K+;③向溶液中加碱,产生白色沉淀,则发生反应Mg2++2OH-Mg(OH)2↓,综上所述,该白色固体混合物的组成为KCl、MgSO4。
2.(2020天津,6,3分)检验下列物质所选用的试剂正确的是 ( )
待检验物质
所用试剂
A.
海水中的碘元素
淀粉溶液
B.
SO2气体
澄清石灰水
C.
溶液中的Cu2+
氨水
D.
溶液中的NH4+
NaOH溶液,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
答案 C 海水中的碘元素以离子形式存在,淀粉溶液只能检验碘单质,A项不正确;CO2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B项不正确;将氨水加入溶液中,先产生蓝色沉淀,氨水过量时,沉淀溶解,形成配离子,C项正确;检验NH4+时应加入强碱溶液,将NH4+转化为NH3,再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来检验NH3,现象是试纸变蓝,D项不正确。
3.(2020浙江7月选考,25,2分)黄色固体X,可能含有漂白粉、FeSO4、Fe2(SO4)3、CuCl2、KI之中的几种或全部。将X与足量的水作用,得到深棕色固体混合物Y和无色碱性溶液Z。下列结论合理的是 ( )
A.X中含KI,可能含有CuCl2
B.X中含有漂白粉和FeSO4
C.X中含有CuCl2,Y中含有Fe(OH)3
D.用H2SO4酸化溶液Z,若有黄绿色气体放出,说明X中含有CuCl2
答案 C ①Fe2(SO4)3为淡黄色固体,CuCl2为棕黄色晶体,其余为白色固体,故黄色固体X中至少含有Fe2(SO4)3和CuCl2中的一种。②X与足量的水作用,得到深棕色固体Y和无色溶液Z,而KI能够与Fe3+、Cu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I2,又知水足量,所以I2不可能在固体Y中,得到的碘水为黄褐色,与无色溶液Z不符,据此得出X中没有KI,深棕色固体Y中一定有Fe(OH)3;因为Y为混合物,则Y中还有沉淀Cu(OH)2,X中一定存在CuCl2,由于FeSO4能够被氧化为Fe3+,同样能够生成Fe(OH)3沉淀,所以FeSO4、Fe2(SO4)3至少有一种。③Z溶液为碱性,漂白粉溶于水显碱性,FeSO4、Fe2(SO4)3、CuCl2溶于水都显酸性,所以X中一定有漂白粉。X中一定有CuCl2,一定没有KI,Y中含有Fe(OH)3,A项错误,C项正确;根据上述分析,FeSO4和Fe2(SO4)3至少有一种,不一定有FeSO4,B项错误;硫酸酸化溶液Z后若有Cl2生成,可证明发生反应:ClO-+Cl-+2H+Cl2↑+H2O,只能说明X中含有漂白粉,不能说明X中含有CuCl2,D项错误。
4.(2020江苏单科,13,4分)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 )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向淀粉溶液中加适量20%H2SO4溶液,加热,冷却后加NaOH溶液至中性,再滴加少量碘水,溶液变蓝
淀粉未水解
B
室温下,向0.1mol·L-1HCl溶液中加入少量镁粉,产生大量气泡,测得溶液温度上升
镁与盐酸反应放热
C
室温下,向浓度均为0.1mol·L-1的BaCl2和CaCl2混合溶液中加入Na2CO3溶液,出现白色沉淀
白色沉淀是BaCO3
D
向0.1mol·L-1H2O2溶液中滴加0.01mol·L-1KMnO4溶液,溶液褪色
H2O2具有氧化性
答案 B A项,若淀粉部分水解,加入碘水后溶液也会变蓝,错误;B 项,金属与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镁粉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溶液温度上升,正确;C 项,向浓度均为0.1mol·L-1的BaCl2和CaCl2混合液中加入Na2CO3溶液,产生CaCO3和BaCO3两种白色沉淀,错误;D项,H2O2与KMnO4反应,KMnO4溶液褪色生成Mn2+,故KMnO4作氧化剂,H2O2作还原剂,证明H2O2具有还原性,错误。
5.(2019课标Ⅱ,10,6分)下列实验现象与实验操作不相匹配的是 ( )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A.
向盛有高锰酸钾酸性溶液的试管中通入足量的乙烯后静置
溶液的紫色逐渐褪去,静置后溶液分层
B.
将镁条点燃后迅速伸入集满CO2的集气瓶
集气瓶中产生浓烟并有黑色颗粒产生
C.
向盛有饱和硫代硫酸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稀盐酸
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溶液变浑浊
D.
向盛有FeCl3溶液的试管中加过量铁粉,充分振荡后加1滴KSCN溶液
黄色逐渐消失,加KSCN后溶液颜色不变
答案 A 本题涉及的考点有乙烯的化学性质、镁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硫及其化合物的性质、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与检验,考查了对元素及其化合物基础知识的复述、再现、辨认并能融会贯通的能力,能从微观层面认识物质的性质和变化,并用来解决宏观的实际问题,主要体现了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学科核心素养。
A项,乙烯可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生成CO2,所以实验现象为溶液紫色逐渐褪去,静置后溶液不分层,错误;B项,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Mg+CO2C+2MgO,集气瓶中产生浓烟(MgO)并有黑色颗粒(C)产生,正确;C项,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2O32-+2H+S↓+SO2↑+H2O,有刺激性气味气体(SO2)产生,溶液变浑浊(生成S),正确;D项,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Fe3Fe2+,加入过量铁粉,Fe3+完全反应,黄色逐渐消失,滴加KSCN溶液不变色,正确。
6.(2019浙江4月选考,25,2分)白色固体混合物A,含有KCl、CaCO3、Na2CO3、Na2SiO3、CuSO4中的几种,常温常压下进行如下实验。
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 )
A.无色溶液B的pH≥7
B.白色固体F的主要成分是H2SiO3
C.混合物A中有Na2SiO3、CuSO4和CaCO3
D.在无色溶液B中加HNO3酸化,无沉淀;再滴加AgNO3,若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混合物A中有KCl
答案 C 固体C中加过量HNO3,有白色固体F,说明F不溶于HNO3,F的主要成分应为H2SiO3(还有H4SiO4、SiO2),说明A中一定含Na2SiO3,且含有能和Na2SiO3生成沉淀的物质(否则A中加足量水时Na2SiO3会全部进入B中导致无H2SiO3生成),在所给物质中只有CuSO4能与Na2SiO3反应生成CuSiO3沉淀,结合C中加过量HNO3有蓝色溶液E生成,说明A中一定有CuSO4。另外,C中加过量HNO3有无色气体D生成,说明C中有碳酸盐沉淀,可能是CaCO3或CuCO3或两者都有,则A中一定至少含有CaCO3和Na2CO3中的一种。因A中加水得无色溶液B,说明A溶于水时,Cu2+完全沉淀进入C中,若A中的Na2SiO3及可能存在的Na2CO3与CuSO4恰好完全反应,则得到的无色溶液B的pH=7,若A中的Na2SiO3及可能存在的Na2CO3过量,则得到的无色溶液B的pH>7。在无色溶液B中加HNO3酸化,无沉淀,说明无过量的Na2SiO3,且可将可能过量的CO32-转化为CO2除去,再滴加AgNO3,若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混合物A中一定有KCl,综上所述可推知A、B、D正确,C错误。
7.(2018天津理综,4,6分)由下列实验及现象推出的相应结论正确的是 ( )
实验
现象
结论
A.某溶液中滴加K3[Fe(CN)6]溶液
产生蓝色沉淀
原溶液中有Fe2+,无Fe3+
B.向C6H5ONa溶液中通入CO2
溶液变浑浊
酸性:H2CO3>C6H5OH
C.向含有ZnS和Na2S的悬浊液中
滴加CuSO4溶液
生成黑色沉淀
Ksp(CuS)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山东专用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十九物质的检验分离与提纯专题综合检测含解析,共20页。
这是一份山东专用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十九物质的检验分离与提纯_基础集训含解析,共6页。
这是一份山东专用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十九物质的检验分离与提纯_模拟集训含解析,共5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