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_____新人教版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四章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第二节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课件新人教版
展开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四章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第二节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课件新人教版,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内容索引,关键能力整合突破,必备知识自主诊断,易于退化,农牧交错,森林边缘,稳定性,土地退化,人类活动,生产力降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必备知识 自主诊断
核心素养 专项提升
一、生态脆弱区1.生态脆弱区
3.我国生态脆弱区的特点: , , 。
4.我国南方喀斯特山区石漠化恶性循环
5.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是主要的生态脆弱区之一,也是 地区分布较集中的区域之一。
二、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土地退化及原因1.北方农牧交错带的概念:农区与 的过渡地带,也是 地区与半干旱地区的过渡地带。当气候出现 、干湿变化时,就会出现农进牧退或 的现象。
2.北方农牧交错带土地退化的原因(1)自然原因北方农牧交错带地处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的过渡地带,对 极为敏感,土地极易受风蚀和 ,这是该带土地退化的根本自然原因。具体表现如下:①降水量具有临界性且 ;②多 ,且集中于冬春季节。
(2)人为原因本带是农区与牧区的过渡地带,在人口增长的压力下,人类对 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是造成土地退化的主要原因。具体表现如下:①过度开垦;② ;③不合理的开矿、樵采、道路建设等。
三、北方农牧交错带土地退化的综合治理
考向一 北方农牧交错带土地退化的原因及综合治理措施
1.北方农牧交错带土地退化的原因
2.北方农牧交错带土地退化的综合治理措施(1)优化土地利用结构
(3)以地养地,自然恢复
(4)调整牲畜结构和数量
(5)控制人口过快发展,提高人口素质
【典例1】 (2020全国Ⅲ卷,3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毛乌素沙地中流动沙地、固定沙地与湖泊、河流、沼泽等景观并存。上述景观在自然和人文因素影响下可发生转化。1995—2013年,流动沙地趋于固定,湖沼面积减小。一般而言,风沙沉积越多,风沙活动越强。某科研团队调查1万年以来毛乌素沙地东南部湖沼沉积和风沙沉积数量的变化,结果如图1所示。图2示意毛乌素沙地1995—2013年气温、降水的变化。
(1)分别简述图1所示Ⅰ、Ⅱ、Ⅲ三个阶段湖沼面积和风沙活动的变化特征,并归纳湖沼面积与风沙活动的关系。(2)说明毛乌素沙地1995—2013年流动沙地趋于固定的自然原因。(3)毛乌素沙地1995—2013年湖沼面积减小,试对此做出合理解释。【素养解读】试题以毛乌素沙地环境演变为背景,推断不同时期湖沼面积和风沙活动的变化特征以及两者存在的联系,体现了对学生综合思维的考查。
【思路导引】第(1)题,一般而言,风沙沉积越多,风沙活动越强。从图1中可以看出,Ⅰ阶段湖沼沉积增多,湖沼面积有所扩大,风沙沉积略有减少,风沙活动波动中略有减弱;Ⅱ阶段湖沼沉积最多,湖沼面积达到 (极盛),风沙沉积先 后 ,风沙活动先 后 ;Ⅲ阶段湖沼沉积急剧减少,湖沼面积骤减,风沙沉积波动较大但总体呈增多的趋势,风沙活动剧烈波动、增强,湖沼面积与风沙活动此消彼长。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气温波动变化,但无明显变化趋势,降水呈波动增加,该地水资源不足,降水增加有利于当地植被生长,植被的固沙能力提高,流动沙丘(地)趋于固定。第(3)题,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该地1995—2013年降水量呈增加的趋势,自然条件应有利于湖沼面积增加,但湖沼面积却减小,应是 因素的影响,主要是人口增多,人类活动强度增加,生产生活消耗的水量增加,蒸发(腾)增加,地表水减少,造成湖沼面积减小。
答案 (1)Ⅰ阶段湖沼面积有所扩大,风沙活动波动中略有减弱;Ⅱ阶段湖沼面积达到最大(极盛),风沙活动先弱后强;Ⅲ阶段湖沼面积骤减,风沙活动剧烈波动、增强。湖沼面积与风沙活动此消彼长。(2)气温无明显变化趋势,降水呈波动增加,有利于当地植被生长,流动沙丘(地)趋于固定。(3)人类活动强度增加,生产生活消耗的水量增加,导致蒸发(腾)增加,地表水减少。
角度1 区域水土流失的成因与危害江西省目前水土流失面积较大。读江西省地图,完成第1~2题。
1.江西省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是( )①山地丘陵面积较广 ②全年降水丰沛 ③土质疏松,多黄土 ④不合理的开垦与砍伐活动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2.水土流失给江西省带来的影响不包括( )A.水旱灾害加剧B.湖泊淤积C.土壤盐渍化加重D.河床抬升
答案 1.D 2.C 解析 第1题,江西省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势起伏明显,水流速度快,容易造成水土流失,①正确;受季风影响,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②错误;本地区主要是黏重的红壤,③错误;不合理的开垦与砍伐活动会导致植被破坏,易造成水土流失,④正确。第2题,土壤盐碱化主要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而本地区属于湿润地区,所以水土流失给江西省带来的影响不包括土壤盐碱化加重。水土流失会导致河流含沙量增加,进而导致湖泊淤积、河床抬升,水土流失还会导致水旱灾害加剧。
角度2 北方农牧交错带综合治理措施3.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题。
试说出该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和农业土地利用类型。沙地和旱地在生态环境治理中应分别采取哪些主要措施?
解析 运用区域认知明确该区域为黄土高原北部,再根据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和降水量信息,运用综合思维可解答问题。该区域位于黄土高原,气候较干旱,植被稀少等,进一步分析该区域的农业土地利用类型为耕地和草地。在生态环境治理中,草地应注重固沙防沙和合理利用草场,旱地应注重水土保持。答案 该区域位于黄土高原,气候较干旱,植被稀少等。该区域的农业土地利用类型为耕地和草地。在沙地上应利用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采用灌草相结合的方式,固沙防沙,以及合理利用草场等;旱地应注重水土保持。
考向二 我国主要的生态问题及其治理
一、土地荒漠化——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1.荒漠化的成因(1)自然原因
2.危害使土地自然生产力日渐丧失,不仅影响到区域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而且严重威胁到当地甚至其他地区人们的生存。
3.防治措施(1)合理利用水资源
(2)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
(3)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宜林则林,宜牧则牧
(4)采取多种综合措施、多种途径解决农牧区能源问题
方法技巧 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判断①在湿润的山地丘陵地区,植被破坏严重易引发水土流失;②在干旱的灌溉农业区,不合理灌溉易导致土地盐碱化;③在草原牧区,过度放牧、过度开垦等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易造成草场退化。
【典例2】 (2020北京卷,18)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阐述图示区域荒漠化的主要原因。(2)说明荒漠化对图示区域河流水文特征的主要影响。近年来,陕西省榆林市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转变,成为全球防治荒漠化的典范。(3)列举当地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素养解读】试题以毛乌素沙地附近的区域图为素材,考查荒漠化的成因、主要影响和荒漠化的治理措施,考查了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体现对学生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的考查。
第(2)题—荒漠化表现为植被 降低,涵养水源、水土保持能力 → 河流 增加、径流 波动加大、水位变化 第(3)题,防治荒漠化的主要措施是恢复地表植被,因此应退耕还林还草,合理配置农、林、牧用地,同时应控制人口规模,减小生态环境的压力。
答案 (1)气候干旱,植被稀少,生态环境脆弱。人口增加,农业生产规模扩大,超过当地资源环境承载力。(2)含沙量增加,径流量季节波动加大,水位变化大。(3)实行退耕还林还草政策;合理配置农、林、牧用地;控制人口规模,减少生态环境压力。
(2020江苏南通一模)科尔沁沙地位于内蒙古东部,几十年来,科尔沁沙地面积呈明显缩小趋势。下图为1987—2013年影响科尔沁沙地演变的部分因素变化图。读图,完成第1~2题。
1.甲、乙、丙、丁所代表的因素依次是( )A.总人口、年降水量、耕地面积、牲畜数量B.牲畜数量、总人口、年降水量、耕地面积C.年降水量、总人口、牲畜数量、耕地面积D.耕地面积、牲畜数量、总人口、年降水量2.科尔沁沙地面积呈明显缩小趋势,其主要原因是( )A.生态退耕B.引入优良畜种C.人工降雨D.生态移民
答案 1.C 2.A 解析 第1题,据图文信息分析可知,科尔沁沙地位于内蒙古东部,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年际变化较大,因此甲代表年降水量;人口数量呈波动增长趋势,因此,乙代表总人口;科尔沁沙地面积呈明显缩小趋势,可能是退耕还草,治理沙地使沙地面积减小,因此,丁代表耕地面积,丙代表牲畜数量。第2题,科尔沁沙地面积呈明显缩小趋势的主要原因是生态退耕即退耕还草等。引入优良畜种不可能使科尔沁沙地面积缩小;生态移民,人口增加,有可能导致科尔沁沙地面积加大;科尔沁沙地为温带大陆性气候,人工降雨可能性不大。
规范答题常见生态环境问题答题思路
【典例】 〔2020山东卷,19(2)(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西柳沟是黄河内蒙古段的一级支流,流域面积1 356平方千米(图1),是黄河粗泥沙的重要来源区之一。2019年5月,某中学地理研学小组在水土保持专家许教授指导下,对西柳沟开展了以“黄河上游流域治理与生态文明建设”为主题的考察活动。他们来到西柳沟上游,放眼望去,沟壑纵横,植被稀疏。当地农民说这里“遇水成泥、遇风成沙”。两天后,他们到达中游的风沙区,只见河流两岸有新月形沙丘分布。许教授说这里每年冬春季节常有大风和沙尘暴出现。穿过沙漠继续北行,研学小组发现地势变得低平,河流蜿蜒,河岸两侧遍布绿油油的农田。龙头拐水文站工作人员介绍,每逢汛期,这里会泛滥成灾,入黄口处常形成沙坝,造成黄河干流严重淤堵。
(1)研学小组从所绘图中进一步发现,西柳沟3月的流量与7月、9月的相近,但3月的输沙率却小得多。分析形成该现象的原因。(2)通过本次研学活动,研学小组对西柳沟流域的自然地理概况、水土流失状况等有了深入了解,对西柳沟流域治理有了一定认识。为减少西柳沟入黄泥沙,从黄土丘陵沟壑区、风沙区和冲积平原区中, 提出针对性的治理措施。
【素养解读】试题以黄河内蒙古段一级支流西柳沟的图文材料为载体,考查影响河流含水量变化的因素、河流水文特征及针对泥沙淤堵河道采取的措施等知识,同时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材料的能力,体现对学生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以及人地协调观的考查。
【思路导引】第(1)题
答案 (1)3月份,径流主要来自融雪补给,流速小,输沙能力弱,输沙率小;7月份和9月份,径流主要来自降雨补给,流速大,输沙能力强,输沙率大。(2)(任选一区作答即可)黄土丘陵沟壑区:加强沟道坝系建设(淤地坝、谷坊等);缓坡修梯田,挖鱼鳞坑;实施退耕还林还草、植树造林、封育等水土保持措施,蓄水拦沙。风沙区:设置沙障(草方格等)防风固沙;结合工程措施引洪入沙;恢复植被。冲积平原区:疏浚河道;引洪淤地(引洪灌溉)。
思维建模 1.常见生态环境问题成因类题目的答题思路
2.常见的生态环境问题治理措施类题目的答题思路
(2020湖南衡阳一模)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 下图为我国黄河流域局部区域简图。库布齐沙漠表面覆盖着由古代黄河形成的深厚冲积物。在3 000年前,库布齐地区森林葱郁、水草丰美、牛羊遍地,到了明清时期,竟演变成寸草不生的“死亡之海”。库布齐沙漠每年向黄河方向推进数十米,向黄河输入大量泥沙。经过30多年的不懈努力,截至2017年9月,库布齐地区已修复、绿化沙漠约6 253平方千米,让当地10万左右农牧民脱困。
材料二 库布齐利用地区光照资源充足的优点,探索出一种治沙新模式——建设光伏产业园区,并实行立体化产业(板上发电、板下种草、板间养殖)模式,实现了光伏产业发展与荒漠化治理的有效融合,综合效益十分显著。(1)分析库布齐地区演变成“死亡之海”的主要原因。(2)分析库布齐沙漠推进过程中给黄河带来的不利影响。(3)指出当地大力发展光伏产业对防治荒漠化的好处。
解析 第(1)题,库布齐地区演变成“死亡之海”,既有自然原因又有人为原因,自然原因主要围绕当地的气候变迁及地理位置去分析;人为原因主要围绕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去分析,如过度放牧、毁林开荒等。第(2)题,库布齐沙漠推进过程中给黄河带来的不利影响,主要从“沙与水的融合”去考虑,这种融合会直接导致水质变差、河床变浅、河流改道等。第(3)题,当地大力发展光伏产业对防治荒漠化的好处可从荒漠化产生的原因和光伏发电的特点两个角度作答。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第二节 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精品课件ppt,文件包含22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分层练习原卷版-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docx、22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分层练习解析版-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3章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第1节区域发展的自然环境基础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课件,共5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必备知识·落实基础性,关键能力·提升综合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新高考适用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3部分区域发展第2章资源环境与区域发展第1讲区域发展的自然环境基础和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考点2生态脆弱区的综合治理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研清教材·固基础,研析考题·明方向,深化整合·提素能,对点训练·促提升,课堂巩固·即时练,抗干扰能力,干湿交替,森林边缘,稳定性,石漠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