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2届高三化学一轮高考复习常考题型(共83份)
2022届高三化学一轮高考复习常考题型:60沉淀的转化综合题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届高三化学一轮高考复习常考题型:60沉淀的转化综合题,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下列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www.ks5u.com
2022届高三化学一轮高考复习常考题型:60沉淀的转化综合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单选题(共14题)
1.在3 mL 0.1 mol·L-1NaCl溶液中加入2滴AgNO3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再加1滴KI溶液,沉淀变为黄色,再加入1滴Na2S溶液,沉淀又变为黑色。欲除去Ag2S中混有的AgCl杂质,应采用的方法是
A.加入NaCl溶液振荡后过滤 B.加入Na2S溶液振荡后过滤
C.加入KI溶液振荡后过滤 D.加入盐酸振荡后过滤
2.下列应用或现象主要体现的是沉淀溶解平衡原理的是
①可用FeS除去废水中的Cu2+
②溶洞的形成
③误将钡盐[BaCl2、Ba(NO3)2]当作食盐食用后,常用0.5%的Na2SO4溶液解毒
④碳酸钡不能作“钡餐”而硫酸钡能
⑤泡沫灭火器灭火
A.①③④ B.②③⑤ C.③④⑤ D.①②③④
3.常温下,几种铜盐的溶度积常数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化合物
CuCl
CuBr
Cu2S
Cu(OH)2
Fe(OH)2
CuS
Ksp
8×10-16
A.常温下,溶解度:CuCl<CuBr
B.向含同浓度的CuCl2和FeCl2的溶液中滴加稀NaOH溶液,Cu2+先沉淀
C.向Cu(OH)2悬浊液中加入Na2S溶液,无明显现象
D.反应2CuCl+S2-Cu2S+2Cl-的平衡常数很小,反应几乎不进行
4.常温下,将氨水滴加至盛有固体的试管中至恰好完全溶解,发生反应,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中元素的化合价为价
B.上述过程中的电离常数不变
C.所得溶液中:
D.上述实验说明:与之间有很强的结合力
5.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向溶液中通入过量:
B.向粉末中加入过量稀硝酸:
C.向溶液滴加少量溶液:
D.向悬浊液中滴加过量的溶液:
6.下列事实中,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在FeSO4溶液中加入少量铁粉以防止被氧化
B.为了除去水垢中的CaSO4,可先用溶液处理,使其转化为疏松、易溶于酸的
C.开启啤酒瓶后,瓶中立刻泛起大量泡沫
D.对于反应,往往需要在高压条件下进行,以提高SO3的产率
7.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用溶液将锅炉水垢中的转化为
B.恒温下,由、、组成的平衡体系加压后颜色变深
C.配制溶液:将固体先溶解于浓盐酸,再稀释到所需浓度
D.石蕊()可发生电离:,可用作酸碱指示剂
8.下列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目的
操作
A
比较HNO3与H2CO3的酸性强弱
测定同浓度的NaNO3溶液和Na2CO3溶液的pH
B
比较Ksp(AgCl)与Ksp(AgI)的大小
向0.1mol/LAgNO3溶液中滴入少量NaCl溶液,再滴入少量KI溶液
C
配制FeCl3浓溶液
将FeCl3晶体溶解在少量热水中
D
排出酸式滴定管尖嘴中的气泡
打开活塞,迅速放出液体
A.A B.B C.C D.D
9.为达到相应实验目的,下列实验设计可行的是
编号
实验目的
实验过程
A
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向 2 支盛有 2mL 0.01mol/L 酸性 KMnO4溶液的试管中分别加入 2mL 0.1mol/L 和 1mL 0.2mol/L的 H2C2O4 溶液,观察溶液褪色所需时间
B
证明碳酸酸性强于硼酸
向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中滴加少量的硼酸溶液,无气泡产生
C
证明 Ksp[Fe(OH)3])”“Ksp(Ag2S),向悬浊液中滴加过量的溶液,AgCl转化为更难溶的Ag2S,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D正确;
答案选D。
6.A
【分析】
勒夏特列原理为: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条件之一,平衡将向着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使用勒夏特列原理时,该反应必须是可逆反应且存在平衡过程,否则勒夏特列原理不适用,据此解答。
【详解】
A.在FeSO4溶液中加入少量铁粉以防止Fe2+被氧化,利用是铁粉的还原性,不涉及化学平衡移动知识,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A选;
B.为了除去水垢中的CaSO4,可先用溶液处理,使其转化为疏松、易溶于酸的,属于沉淀的转化,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B不选;
C.因溶液中存在二氧化碳的溶解平衡,开启啤酒瓶后,压强减小,二氧化碳逸出,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C不选;
D.为体积减小的可逆反应,增大压强平衡正向进行,能提高SO3的产率,所以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D不选;
故选A。
7.B
【详解】
A.的溶解度小于的溶解度,所以用溶液将锅炉水垢中的转化为,然后用盐酸将转化为可溶性的盐,故A不符合题意;
B.由反应可知,该反应为恒压反应,所以在恒温下,改变体系压强,体系颜色会加深,但平衡不发生移动,故B符合题意;
C.配制溶液:将固体先溶于浓盐酸,防止铁离子水解,然后用蒸馏水稀释到所需的浓度,故C不符合题意;
D.石蕊()可发生电离:,在酸性环境条件下平衡逆向移动,在碱性条件下平衡正向移动,故D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B。
8.D
【详解】
A.比较HNO3与H2CO3的酸性强弱,可测定同浓度的NaNO3溶液和NaHCO3溶液的pH,A与题意不符;
B.实验中Ag+过量,不能确定是否存在AgCl转化为 AgI,B与题意不符;
C.配制FeCl3浓溶液应将FeCl3晶体溶解在浓盐酸中,再适当稀释,以抑制 Fe3+水解,C与题意不符;
D.排出酸式滴定管尖嘴中的气泡的方法是打开活塞,迅速放出液体以冲出气泡,使尖嘴部分充满溶液,D符合题意。
答案选D。
9.B
【详解】
A.高锰酸钾不足,但是溶液总体积不同,不能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A项不可行;
B.向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中滴加少量的硼酸溶液,无气泡产生,可以证明碳酸酸性强于硼酸,B项可行;
C.向 盛 有 1mL0.1mol/LMgCl2溶液中滴加1mL0.4mol/LNaOH 溶液,有白色沉淀出现,再滴加 2滴 0.1mol/LFeCl3,静止,有红棕色沉淀出现,由于与氯化镁反应后氢氧化钠过量,过量的氢氧化钠与氯化铁形成氢氧化铁沉淀,不能证明发生了沉淀的转化,故不能证明Ksp[Fe(OH)3]) 将固体浸泡于饱和Na2CO3溶液,过滤,再用硝酸溶解PbCO3 C
【详解】
(1) PbSO4是强电解质,其电离方程式是,PbSO4溶解平衡的离子方程式;
(2) 由Ksp(PbSO4)=1.1×10-8、Ksp(PbCO3)=3.3×10-14,可知溶解度PbSO4>PbCO3;
(3) 将固体浸泡于饱和Na2CO3溶液生成溶解度更小的PbCO3,过滤,再用硝酸溶解PbCO3得到Pb(NO3)2;
(4) PbS比、PbCO3更难溶,所以处理废水中的Pb2+宜选择的试剂是Na2S;
(5)向浓度相等的Na2SO4和Na2CO3溶液中滴加Pb(NO3)2溶液,同时产生两种沉淀时,。
18.Zn2++S2-=ZnS↓ 在 ZnS 中存在平衡,ZnS(s) Zn2+(aq)+S2-(aq),当加入CuSO4溶液时,Cu2+会与S2-结合,生成溶解度更小的CuS黑色沉淀,使平衡正向移动, ZnS 转化为 CuS 由ZnS的Ksp=1.6×10-24可知,Ksp=c(Zn2+)×c(S2-),则c(S2-)===1.26×10-12mol·L-1,c(Fe2+)=0.1mol·L-1,Qc= c(Fe2+)× c(S2-)=0.1×1.26×10-12=1.26×10-13,因为KSP(FeS)=6.3×10-18,所以Qc>KSP,因此产生FeS沉淀
【分析】
根据题中信息可知,试管I发生ZnSO4+Na2S=ZnS↓+Na2SO4,试管II发生沉淀的转化,生成溶解度更小的CuS,即ZnS+CuSO4=CuS+ZnSO4;根据Qc与Ksp的关系,判断是否产生沉淀;据此解答。
【详解】
(1)由题中信息可知,试管IZnSO4溶液中滴加Na2S溶液,二者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白色ZnS沉淀,即Zn2++S2-=ZnS↓;答案为Zn2++S2-=ZnS↓。
(2)由试管 II 中观察到白色沉淀转化为黑色沉淀可知,在 ZnS 中存在平衡,ZnS(s) Zn2+(aq)+S2-(aq),当加入CuSO4溶液时,Cu2+会与S2-结合,生成溶解度更小的CuS黑色沉淀,使平衡正向移动, ZnS 转化为 CuS;答案为在 ZnS 中存在平衡,ZnS(s) Zn2+(aq)+S2-(aq),当加入CuSO4溶液时,Cu2+会与S2-结合,生成溶解度更小的CuS黑色沉淀,使平衡正向移动, ZnS 转化为 CuS。
(3)因为ZnS(s) Zn2+(aq)+S2-(aq),由ZnS的Ksp=1.6×10-24可知,Ksp=c(Zn2+)×c(S2-),则c(S2-)===1.26×10-12mol·L-1,c(Fe2+)=0.1mol·L-1,Qc= c(Fe2+)× c(S2-)=0.1×1.26×10-12=1.26×10-13,因为KSP(FeS)=6.3×10-18,所以Qc>KSP,因此产生FeS沉淀;答案为由ZnS的Ksp=1.6×10-24可知,Ksp=c(Zn2+)×c(S2-),则c(S2-)===1.26×10-12mol·L-1,c(Fe2+)=0.1mol·L-1,Qc= c(Fe2+)× c(S2-)=0.1×1.26×10-12=1.26×10-13,因为KSP(FeS)=6.3×10-18,所以Qc>KSP,因此产生FeS沉淀。
19.出现白色沉淀 溶液中存在平衡:AgSCN(s)⇌Ag+(aq) + SCN-(aq),因为溶解度:AgSCN > AgI(或Ksp(AgI)<Ksp (AgSCN)加入KI后,Ag+与I-反应生成更难溶的AgI,使上述平衡正向移动 4.0×10‾10
【详解】
(1)加入硝酸银,银离子和硫氰酸根离子发生反应:Ag++SCN−⇌AgSCN,得到AgSCN白色沉淀,故答案为出现白色沉淀;
(2)溶液中存在溶解平衡:AgSCN(s)⇌Ag+(aq)+SCN−(aq),加入KI后,因为溶解度:AgI AgI(或Ksp(AgI)<Ksp (AgSCN)加入KI后,Ag+与I-反应生成更难溶的AgI,使上述平衡正向移动;
(3)向50mL0.005mol/L的AgNO3溶液中加入150mL0.005mol/L的KSCN溶液,KSCN过量,溶液中剩余c(SCN−)=0.005mol/L×(0.15−0.05)L÷(0.15+0.05)L=0.0025mol/L,则c(Ag+)=Ksp(AgSCN)÷c(SCN−)=10−12/0.0025=4×10-10mol/L,故答案为4.0×10‾10。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常考题型61沉淀的转化含解析,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表示下列反应的方程式错误的是,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常考题型60沉淀的转化综合题含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下列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常考题型59沉淀的溶解与生成综合题含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下表是五种银盐的溶度积常数,已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