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年江西省九江市初一(下)期中考试语文试卷部编版
展开这是一份2020-2021年江西省九江市初一(下)期中考试语文试卷部编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古诗词鉴赏,文言文阅读,默写题,现代文阅读,名著阅读,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 下列字形和画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晌午(xiǎng) 震耸 群蚁排衙(yá) 不可捉摸
B.元勋(xūn) 烦锁 苛捐杂税(suì) 深不可测
C.诘问(jié) 门槛 兀兀穷年(wù) 大庭广众
D.殷红(yīn) 取缔 目不窥园(kuī) 力挽狂谰
2. 下列句子画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他上课时老是心不在焉,所以老师讲了什么,他根本不知道。
B.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全国各地驰援湖北的医疗人员用血肉之躯筑起了生命防线,是我们身边当之无愧的英雄。
C.李村长常说不能“各人自扫门前雪”,言外之意就是希望村民们能互帮互助。
D.面对突如其来的鲜花和掌声,他不以为然,仍然埋头苦干,继续刻苦钻研。
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防汛抗洪,是一场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的大战,是一场检验应急能力和日常治理成效的大考。
B.精准扶贫工程,对到2020年让农村贫困人口实施彻底摆脱贫困的目标有着重要的意义。
C.在“直播带货”等销售新模式下,为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径。
D.作家沈从文喜欢的短篇小说家有很多,尤其推崇并欣赏俄国作家契诃夫。
4. 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回收利用废玻璃有什么好处呢?
②此外,如果玻璃厂能充分利用废玻璃这一原料资源,不仅可以节约能源及纯碱,而且也能对改善环境起到一定作用。
③废玻璃根据其来源可分成日用废玻璃和工业废玻璃。
④采用这种处理方式主要集中在包装玻璃容器方面,如啤酒瓶、饮料瓶等。
⑤废玻璃回收利用,能产生显著的节能减排效益。
⑥如果能在有效期内提高它们的重复使用次数,不但可以提高利用效率,还可以降低生产成本。
A.⑤③①⑥②④B.③①⑤④⑥②C.③①④⑤②⑥D.⑤①③⑥②④
5. 小明同学上语文课不认真听讲,还影响同学学习,李老师用最委婉的语气批评了他,让他改正错误。你认为下列哪一项用语最为恰当?( )
A.上课讲闲话做小动作,难道你这样的行为是对的吗?
B.上课讲闲话做小动作,你这样的行为怎么是对的呢?
C.上课讲闲话做小动作,你这样的行为不能不说是错误的。
D.上课讲闲话做小动作,你这样的行为是不对的。
二、古诗词鉴赏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别滁①
欧阳修
花光浓烂②柳轻明,酌酒花前送我行。
我亦且如常日醉,莫教弦管作离声。
【注】①别滁:告别滁州。欧阳修于宋仁宗庆历五年(公元1045年)八月贬为滁州(今安徽滁县)知州,在滁州做了两年多的地方官。庆历八年(公元1048年),改任扬州知州,这首诗就是当时所作。②浓烂:形容鲜花灿烂。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中首句写景,点明告别滁州的时间是光景融和的春天。
B.诗中次句叙事,写当地吏民特意为诗人饯行。
C.诗中后两句抒情,诗人把自己矛盾、激动的心情直接地表达出来。
D.全诗虽用了一个“醉”字,但并未过多地渲染诗人离任时的离情别绪。
(2)请结合诗句内容,分析正衬与反衬在本诗中的具体运用。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习惯说
[清]刘蓉
蓉少时,读书养晦堂①之西偏一室。俯而读,仰而思,思有弗得,辄起绕室以旋。室有洼,径尺,浸淫②日广。每履之,足苦踬③焉。既久而遂安之。一日,先君子来室中坐,语之,顾而笑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命童子取土平之。后蓉复履其地,蹶然以惊,如土忽隆起者;俯视,地坦然,则既平矣。已而复然,又久而后安之。
噫!习之中人④甚矣哉!足之履平地,而不与洼适也;及其久,则洼者若平;至使久而即乎其故,则反室焉而不宁。故君子之学,贵乎慎始。
【注】①养晦堂:刘蓉居室名。②浸淫:渐渐扩展。③踬(zhì):跌绊。④习之中人:习惯在人身上一旦形成。
(1)解释文中画线的词。
①日( )
②语( )
③履( )
(2)翻译文中画线语句。
①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
②故君子之学,贵乎慎始。
(3)读完这篇短文,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四、默写题
填补下列句子的空缺处。
(1)谁家玉笛暗飞声,_______________。
(2)故园东望路漫漫,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百般红紫斗芳菲。
(4)_______________,寒光照铁衣。
(5)王维《竹里馆》中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明月当成知己好友,显示出诗人丰富想象力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父亲的鼾声
王继怀
①皓月当空,银白的月光洒在地上,站在阳台上,望着遥远天穹又圆又亮的月亮,我想起了很多年前的一个故事。
②那时我还在湘西南部的一座城市里生活,也是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天空像洗刷过一样,没有一丝云雾,蓝晶晶的,月光如银,又新鲜,又明亮。
③应朋友邀请,我来到他在城里的一座清雅的小院。院子整洁、简朴又不奢华,整个院落给人一种幽美、恬静的感觉。我和朋友在小院里天南地北地海聊起来,后来聊到朋友的父亲,他给我讲了他父亲的故事,还给我放了一段他录下的他父亲的鼾声。
④朋友说他是听父亲的鼾声长大的,习惯了听父亲的鼾声,于是录了一段他父亲的鼾声,自己悄悄带在身边,经常拿出来听听。他说每次听,仿佛父亲就在身边。他说世间好听的声音有很多很多,但他总觉得在这千千万万的声音里,没有一种声音听起来能有这段鼾声让自己温暖。
⑤与朋友月下听鼾声的故事,也使我想起了我的父亲。父亲是一个地道的农民,鼾声也很大。记忆中父亲即使是干农活回来,中午坐在板凳上打个盹,也是电闪雷鸣般的鼾声,那鼾声一阵接着一阵,仿佛是在尽情地释放父亲的所有疲劳和压力。特别是夜深人静时,家人睡后,除了微风轻轻地吹过,偶尔有一两声狗叫,这时候的大山里万籁无声,父亲雷鸣般的鼾声时缓时急,持续的时间长,响彻整个屋子。
⑥我小时候常跟父亲睡,也常会被父亲的鼾声吵醒。惊醒后,我会捏住父亲的鼻子将他憋醒,要他小点声,父亲常常是猛然惊醒,然后看了看我,带着睡腔说几声“好……好……好”后,翻个身,不到几分钟,鼾声依旧……
⑦父亲的鼾声伴随了我整个儿时的岁月。
⑧大学毕业后,我留在城里工作生活。在城里生活久了,再回乡下看望父母时,听到父亲雷鸣般的鼾声,也许是因为没有常听,已不再习惯,每次回去,晚上都很难入睡。
⑨那是一个冬日,我们兄妹回乡下老家看望父母。冬天的山村特别冷,夜也特别长,因为父亲的鼾声实在太大,于是妹妹就用手机把父亲的鼾声录了下来。
⑩第二天早上,妹妹把录下的这段鼾声放给家里人听,家里人都在抱怨父亲的鼾声太大、太吵,说父亲的鼾声把整个房子都震动了。听了录音和大家的抱怨后,父亲满脸通红,很不好意思地说:“今晚,我好好睡,尽量不打鼾,让你们睡个舒服觉。”
⑪当天晚上父亲真没打鼾,我也睡得很香甜、很踏实。早上起床后,我看到父亲一双通红的眼睛,问了母亲才知道父亲为了不影响我们睡觉,一晚上在床上辗转反侧没有睡着。
⑫听了母亲的解释,我感到无比内疚。
⑬父亲已经70多岁了,我多次要他来城里与我们一起生活,但父亲始终不肯,说在乡下生活习惯了,母亲也习惯了他的鼾声,来城里怕影响我们生活。我反复对父亲说,我喜欢听他的鼾声,觉得很好听,让他不要担心,但无论怎么劝,父亲就是不肯来城里。
⑭月下听鼾声也使我想起父亲看我写给他的书信的故事。
⑮我的老家在一座大山的深处,记忆中老家的交通很不方便,没有通公路,对外的通道是一条印满牛蹄印的歪歪扭扭的山间小路,那时整个村子里只有一部手摇电话,并且还要通过乡里转。
⑯因为通信不方便,记得我离开老家在外求学时,常给家里写信。特别是读高中那会儿,我总不忘在信里写上“我会努力学习,将来有出息了,好好报答父母”这样感恩的句子。
⑰父亲虽然只读了三年书,但也常会给我回几封信。信往往只有几百字,大多是“人争一口气,佛争一炷香”“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做人要正派老实”之类的劝勉。
⑱我写给父亲的信,他一封不差地都收在他那个宝贝牛皮纸袋里。
⑲听母亲说,我上高中时,家里经济特别困难,为了多赚点钱供我们兄妹上学,父亲拼命地干活,有时他在田里干活,还带着一封我写的信,累了就拿出来看看,看完后他似乎又有了使不完的劲。
⑳去年我回乡下老家过年时,母亲说父亲现在还时不时打开他的牛皮纸袋,拿出我写给他的信来看一看,有时还看得泪流满面。听母亲说这些时,我的眼睛湿润了。
㉑或许在很多年以前,在年少之时,我可能无法理解,朋友为什么要录下他父亲的一段鼾声时常放给自己听,我父亲为什么为了让我们睡个舒服觉竟一夜未睡,父亲为什么会把我曾写给他的书信常拿出来看,但随着年岁的增长,经历过人生的风风雨雨后,体会过人生的一些酸甜苦辣后,我现在越来越懂他们。
㉒深夜,整个城市已静静安睡。皎洁的月光,像水似的倾洒下来,阳台上的月光比外面更加明朗,我走进书房,坐在书桌前,拿起笔给父亲写了一封长长的信,准备像上学那会儿一样,通过邮局寄给还在大山里生活的父亲。
(有删改)
(1)文章围绕“父亲的鼾声”,回忆了有关父亲的哪几件往事?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
(2)朋友为什么会录下他父亲的鼾声?从全文看,文章写与朋友月下听鼾声的故事有什么用意?
(3)文章多处有细节描写,请找出一处并分析其作用。
(4)文章以《父亲的鼾声》为标题,有什么好处?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一棵不开花的苹果树
崔修建
①那是一棵十分特别的苹果树,栽种在菜园子里五年多了,它还从来没有开过一朵花,我多么希望在即将来临的这个春天,它能开出一些粉红的花朵。
②这棵苹果树,原本生长在村西的草甸子里,孤零零的,站在那些肆意疯长的茅草中间,流露着莫名的忧伤。看到形单影只的它,父亲便动了恻隐之心,觉得它很像村里无儿无女的老薛头。于是,父亲决定将它移植到屋前的菜园子里,成为那些蔬菜瓜果的邻居。
③被施了农家肥,浇足了水,喷撒了杀虫药,再加上父亲不时地修剪,懂得感恩的苹果树快速地成长起来,不到两年的工夫,便宛然出落成一个秀气的大姑娘,肌肤光鲜,仪态端庄,还有着楚楚动人的气质。
④“这么好的一棵苹果树,明年一定会结出香甜的苹果。”我抚摸着它粗壮的枝干,开始憧憬起来。
⑤它却始终没有开花,只是一年又一年地粗壮着枝干,一年又一年地茂密着叶子,在四季轮回里幸福地生长着,无忧无虑,仿佛从未听到过有关开花的召唤。
⑥那天,母亲要杀掉家里的一只老母鸡,招待远方来的亲戚。这只老母鸡上了年纪,现在几乎不下蛋了,尽管它原来是一个下蛋能手,但如今落到被淘汰的结局,似乎是注定的,我也爱莫能助。
⑦那一棵始终不肯开花的苹果树,根须却一直在泥土里与豆角、茄子争抢养分,浓密的树荫还遮挡了不少辣椒该享受的阳光,我对它越来越失望了,建议砍掉它算了,就像母亲淘汰那只不再下蛋的母鸡一样,不必再犹豫了。
⑧父亲却执意留下它,理由是再等等,或许它现在还不想开花,还想无拘无束地疯长两年,等某一天它突然想开花了,没准儿就会开出令人惊讶的花呢。
⑨我查阅了一些资料,但没有找到苹果树不肯开花的确切原因。也许真的像父亲所言,它只是迷恋于生长,迷恋于做一棵春天发芽、秋天落叶的苹果树,至于是否开花,或者何时开花,它并不关心。再说了,谁规定了一棵苹果树就一定要开花结果?难道它不能按着自己的心愿活一回吗?别的苹果树喜欢开花就尽管开花好了,它只想尽情舒展自己的绿叶,为何要被责怪呢?
⑩突然间,我对这棵执意不肯开花的苹果树敬佩起来:不管是命运注定了它无法开花,还是它自主选择了不开花,它都始终从容地赶着自己的路,倾听春风,笑对秋风,安然若素地迎接着四季的风霜雨雪,除了没有开出人们熟悉的花朵,没能结出人们想象的苹果,别的什么也不缺少啊,即便是有些遗憾,也无妨啊。谁的生命中没有一些遗憾呢?何况这棵苹果树活出了独特的自己,没有走进那种千篇一律的生活模式……
⑪如是一想,我便释然了,不再期盼着苹果树开花,反而觉得不开花的它更可爱,活得有想法,有个性,淡定而洒脱。或许父亲和母亲也是这么想的,不然,他们早就听从邻居们的劝告,将它当作生火的柴烧了。
⑫多年以后的一个秋天,我和朋友一起去锦州游玩,到路边的一个果园买刚上市的苹果。那一树树红通通的苹果,令人口舌生津。蓦然,我想起那棵一直不开花的苹果树,便请教那位热情的果农,问他是否也遇见过不开花的苹果树,他说当然碰到过,碰到了,就砍掉,倒出位置给开花的苹果树……
⑬我能够理解果农如此干脆利索的选择。在我家菜园子里的那棵苹果树,是幸运的,我虽然曾期待过它开花,但很少抱怨它的不开花,还渐渐地理解了它,一点点地欣赏它了。
⑭与一位教哲学的老教授聊天时,我又提到了那棵不曾开花的苹果树,老教授感慨:那真是一棵有性格的苹果树,没有什么远大的理想,也没有什么值得炫耀的成就,就那么不疾不徐地活一回,自由自在,根本不理会别人异样的眼光,只是坦然地活自己,这样的一生也是富足的。
⑮时光流转,我见过种类繁多的开花的树,唯有那一株没有开花的苹果树,在我的心上深深地扎下了根,季季枝繁叶茂,在我出神的凝望与遐思中,那棵神奇的苹果树竟开出一朵朵绚丽无比的意念之花,引我朝着生命的深处,一步步地执着走去。
(有删改)
(1)文章围绕“一棵不开花的苹果树”叙事抒情,对苹果树不同的评价使作者的情感不断发生变化,请你梳理文中对这棵苹果树的不同评价以及作者的情感变化。
(2)“我”为什么释然了,不再期盼着苹果树开花?
(3)第②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4)找出文中一处关键语句,谈谈你从中体会到的作者对人生的思考。
六、名著阅读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自从有了这辆车,他的生活过得越来越起劲了。拉包月也好,拉散座也好,他天天用不着为“车份儿”着急,拉多少钱全是自己的。心里舒服,对人就更和气,买卖也就更顺心。拉了半年,他的希望更大了;照这样下去,干上两年,至多两年,他就又可以买辆车,一辆,两辆……他也可以开车厂子了!
可是,希望多半落空,祥子的也非例外。
(节选自《骆驼祥子》)
(1)文段中的“这辆车”是指祥子买的第几辆车?结尾的“希望多半落空,祥子的也非例外”在小说中是指哪一件事情?
(2)威逼恐吓祥子,最后把祥子省吃俭用打算再次买车的钱都拿走了的人物是( )
A.刘四爷B.孙侦探C.阮明D.二强子
(3)请选择《骆驼祥子》中的一个人物,为其写一段简评,80字左右。
七、写作
阅读下面文本,按要求作文。
挺住,登上山顶,就能俯瞰群山,领略别样风光;放弃,中途折返,便永远不知道山那边是什么……
请以“还好,我挺过来了”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2020-2021年江西省九江市初一(下)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一、单选题
1.
【答案】
C
【考点】
常见易错字
易误读常见字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A项,“晌”应读“shǎng”,“耸”应写作“悚”;
B项,“锁”应写作“琐”,“税”应读“shuì”;
D项,“殷”应读“yān”,“谰”应写作“澜”。
故选C。
2.
【答案】
D
【考点】
成语的使用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A项,心不在焉:心思不在这里。指思想不集中。根据语境,使用正确。
B项,当之无愧:完全当得起,没有可惭愧的地方。意思是接受某种荣誉或称号等是完全够条件的。根据语境,使用正确。
C项,言外之意:话里暗含着的没有直接说出的意思。根据语境,使用正确。
D项,不以为然:不认为是正确的,表示不同意或否定。不合语境,使用有误,应用“不以为意”。
故选D。
3.
【答案】
A
【考点】
病句辨析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B项,搭配不当,“实施”和“目标”不能搭配,可将“实施”改为“实现”;
C项,缺少主语,应去掉“在”和“下”;
D项,语序不当,应把“推崇”和“欣赏”互换位置。
故选A。
4.
【答案】
B
【考点】
句子排序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解答此题可用排除法。首先要找到首句,通过阅读,可知本段是介绍“回收利用废玻璃的好处”。③句是介绍“废玻璃”的类别,引出说明对象,为首句,由此可以排除A、D两项。①提出问题,⑤句回答问题,点明其第一个好处,④句中“这种处理方式”承前所指,⑥句进一步说明“重复使用”的作用,②句中“此外”另起说明“回收利用废玻璃”的另一个好处。故语句排序为:③①⑤④⑥②。
故选B。
5.
【答案】
D
【考点】
语言得体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A项“难道你这样的行为是对的吗”和B项“你这样的行为怎么是对的呢”用反问句指责,语意较重。
C项,“你这样的行为不能不说是错误的”为双重否定句,指责语气,语意很重。
D项,“你这样的行为是不对的”为否定句,语气较弱,语意较轻。用语恰当。
故选D。
二、古诗词鉴赏
【答案】
C
(2)示例:前两句为正衬,以绚丽的春光正衬热闹的送别场面;结句为反衬,以宴会上悦耳的曲调反衬诗人内心因离别而产生的愁绪。
【考点】
古诗词曲内容理解与分析
课外古诗词曲阅读
表现手法及作用(古诗词曲)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C项,诗人并非“直接地”表达自己的情感,而是“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的情感。
(2)欧阳修在这首《别滁》中非常巧妙地运用了衬托的手法,使诗歌的表达效果更加强烈。前两句“花光浓烂柳轻明,酌酒花前送我行”描写了绚烂的春光,点出事件“送我行”,是以绚丽的春光正衬热闹的送别场面;而后两句“我亦且如常日醉,莫教弦管作离声”则是说我还像平日里那样喝醉,请不要演奏出令人伤感的离别之音。诗人此处以宴会上悦耳的曲调反衬自己内心因离别而产生的愁绪,强化了诗歌所要表达的离别的伤感。据此分析作答即可。
三、文言文阅读
【答案】
(1)①一天比一天,日渐,②告诉,③踩
(2)①你连一间屋子都不能治理,凭借什么治理国家呢?
②所以君子求学,贵在慎重地对待开始阶段的习惯养成。
(3)示例:养成良好的习惯,应从小事做起;做学问,要慎重地对待开始阶段的习惯养成。
【考点】
课外文言文阅读
文言实词
文言翻译
分析评价文章哲理或思想
【解析】
【参考译文】
刘蓉年少时在养晦堂西侧一间屋子里读书。(刘蓉)低下头读书,遇到不懂的地方就仰头思索,思考后又得不出答案,便在屋内走来走去。屋内有一处洼坑,直径一尺,逐渐扩展,一天比一天大起来。(刘蓉)每次经过,脚总要被绊一下。时间一长,(刘蓉就习惯了,)再走那里就如同走平地一样安稳。一天,(刘蓉)父亲来到这屋子里,(发现这屋内地面的洼坑,)笑着对刘蓉说:“你连一间屋子都不能治理,凭借什么治理国家呢?”随后叫仆童将洼坑填平。后来刘蓉又走到原来洼坑处,忽然心里一惊,感觉地面突然凸起一块,(刘蓉)低头看,地面平坦,已经是平平整整的了。(以后踏这块地)仍然还有这样的感觉,走了许多天后才习惯起来。
唉!习惯在人身上一旦养成是非常厉害的啊!脚踏在平地上,便不能适应坑洼;时间久了,洼地就仿佛平了;以至于把长久以来的坑填平,恢复原来的状态,却认为是阻碍而不能适应。所以君子求学,贵在慎重地对待开始阶段的习惯养成。
【解答】
(1)①句意:逐渐扩展,一天比一天大起来。日:一天比一天,日渐。
②句意:告诉他(刘蓉)。语:告诉。
③句意:后来刘蓉又走到原来洼坑处。履:踩。
(2)①治:治理,打扫。“何以天下家国为”是宾语前置句。
②故:所以。贵:贵在。始:开始阶段。
(3)解答时,需要通晓全文大意,理解文章的主旨。这篇文章通过作者的切身经历和感受,告诉我们学习习惯的重要性,学习的初始阶段一定要养成好的学习习惯。用文章中的话就是“故君子之学,贵乎慎始”。据此概括作答即可。
四、默写题
【答案】
(1)散入春风满洛城
(2)双袖龙钟泪不干
(3)草树知春不久归
(4)朔气传金柝
(5)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考点】
名篇名句默写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逢入京使(岑参)
晚春(韩愈)
木兰诗(《乐府诗集》)
竹里馆(王维)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注意“洛”的正确书写。
(2)注意“袖”的正确书写。
(3)注意“知”的正确书写。
(4)注意“朔”“柝”的正确书写。
(5)根据“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明月当成知己好友,显示出诗人丰富想象力”可推知答案,注意“深”的正确书写。
五、现代文阅读
【答案】
(1)①父亲干农活回来打盹和夜晚睡觉时,鼾声很大。②“我”小时候常跟父亲睡,也常会被父亲的鼾声吵醒。③“我”大学毕业后,在城里生活久了,再回乡下,晚上听到父亲雷鸣般的鼾声,很难入睡。④一次“我”和妹妹回乡看望父母,父亲为了不让自己的鼾声影响“我们”休息,整晚没有睡。
(2)听父亲的鼾声,仿佛父亲就在身边,充满温暖,表达了朋友对父亲的思念;引起下文“我”对父亲的回忆,表达了“我”对父亲的愧疚和思念之情。
(3)示例:“我写给父亲的信,他一封不差地都收在他那个宝贝牛皮纸袋里。”句子中“一封不差”“收在他那个宝贝牛皮纸袋里”等细节,表现了父亲对孩子来信的珍视,以及对孩子的思念。
(4)“父亲的鼾声”是贯穿全文的线索;点明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作者情感的出发点,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
【考点】
散文阅读
筛选信息,归纳要点(记叙文)
记叙文内容理解与分析
人物描写方法及作用
记叙文标题作用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由第⑤段“记忆中父亲即使是干农活回来,中午坐在板凳上打个盹,也是电闪雷鸣般的鼾声,那鼾声一阵接着一阵”“特别是夜深人静时……响彻整个屋子”,第⑥段“我小时候常跟父亲睡,也常会被父亲的鼾声吵醒”,第⑧段“大学毕业后……晚上都很难入睡”,第⑨⑩⑪段“因为父亲的鼾声实在太大,于是妹妹就用手机把父亲的鼾声录了下来”“我看到父亲一双通红的眼睛,问了母亲才知道父亲为了不影响我们睡觉,一晚上在床上辗转反侧没有睡着”这些语句可以概括出作者围绕“父亲的鼾声”回忆的有关父亲的事件。
(2)由第④段“朋友说他是听父亲的鼾声长大的,习惯了听父亲的鼾声,于是录了一段他父亲的鼾声,自己悄悄带在身边,经常拿出来听听。他说每次听,仿佛父亲就在身边”“没有一种声音听起来能有这段鼾声让自己温暖”这些语句可知,朋友听父亲的鼾声,仿佛父亲就在身边,充满温暖,表达了朋友对父亲的思念。由文中第⑤段“与朋友月下听鼾声的故事,也使我想起了我的父亲”,第⑭段“月下听鼾声也使我想起父亲看我写给他的书信的故事”等内容也可以看出文章写“我”与朋友月下听鼾声的故事,引起下文“我”对父亲的回忆,表达了“我”对父亲的愧疚和思念之情。据此分析作答即可。
(3)细节描写能把人物或事物最本质的性状鲜明而又逼真的呈现在读者面前,从而增强作品的真实感和艺术感染力。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作用:突出人物的性格,展示故事情节,渲染人物心情。据此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进行分析即可。示例:第⑪段“当天晚上父亲真没打鼾……我看到父亲一双通红的眼睛,问了母亲才知道父亲为了不影响我们睡觉,一晚上在床上辗转反侧没有睡着”,运用细节描写的方法,“一双通红的眼睛”表现出父亲为了不影响我们睡觉,一晚上没有睡着的疲惫状态,表现了父亲对孩子的爱。⑱段“我写给父亲的信,他一封不差地都收在他那个宝贝牛皮纸袋里”一句运用了细节描写的方法,“一封不差”“收在他那个宝贝牛皮纸袋里”等细节,表现了父亲对孩子来信的珍视,以及对孩子的思念。
(4)标题的作用主要有:作为文章的线索;概括文章主要内容;交代文章写作对象;点明文章中心思想;交代文章写作情感;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等。本文以“父亲的鼾声”为题,点明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作者先写与朋友月下听父亲的鼾声的故事,表现了朋友对父亲的思念之情,而作者也由此引发了对于自己父亲的回忆,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父亲的鼾声”是作者情感的出发点;同时,“父亲的鼾声”作为线索,贯穿全文,使文章结构更加紧凑。据此分析作答即可。
【答案】
(1)①憧憬,②这是一棵始终不开花的苹果树,③敬佩,④这是一棵活出了独特的自己的苹果树,⑤喜爱,赞叹
(2)因为在“我”看来,生命总是充满了遗憾,不管是开花还是不开花,只要活出独特的自我,在生活中淡定从容,才是生命的本真。
(3)结构上:承接上文。内容上:交代了苹果树的来历,强调苹果树的形单影只、瘦弱,与下文两年后快速成长的苹果树形成对比,为“我”的情感变化埋下伏笔。
(4)示例:关键句:谁的生命中没有一些遗憾呢?何况这棵苹果树活出了独特的自己,没有走进那种千篇一律的生活模式……
思考:人的生命又何尝不是这样呢?做一个特立独行的人,有自己的追求,有自己的风骨,多好!不必按着千篇一律的模式生活,不要害怕人生和他人不同,坦然地活出自己,人生同样精彩!
【考点】
散文阅读
分析文章中人物情感
筛选信息,归纳要点(记叙文)
记叙文内容理解与分析
记叙文中间段的作用
理解记叙文中句子含意或作用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解答此题,应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按行文顺序概括主要内容,体会人物情感,从中筛选相关语句或词语作答。
第一空,根据“这么好的一棵苹果树”定位至文章第④段,“我抚摸着它粗壮的枝干,开始憧憬起来”一句,可见“我”对苹果树开花结果的憧憬;
第二空,根据第⑦段中的“那一棵始终不肯开花的苹果树”“我对它越来越失望了,建议砍掉它算了”,可见“我”对这一棵始终不开花的苹果树的失望;
第三空,根据“这是一棵迷恋于春天发芽、秋天落叶的苹果树”定位至文章第⑨段,结合第⑩段的“突然间,我对这棵执意不肯开花的苹果树敬佩起来”,可见“我”对苹果树产生了敬佩之情;
第四空,根据第⑩段“何况这棵苹果树活出了独特的自己”可知这是一棵活出了独特的自己的苹果树,第⑪段“如是一想,我便释然了”表现了“我”的释然;第⑬段的“但很少抱怨它的不开花,还渐渐地理解了它,一点点地欣赏它了”,表现了“我”对苹果树的理解与欣赏;
第五空,由第⑭段“那真是一棵有性格的苹果树……只是坦然地活自己,这样的一生也是富足的”可见作者对它的喜爱与赞叹。
(2)结合文中第⑩段“谁的生命中没有一些遗憾呢?何况这棵苹果树活出了独特的自己”可知这是一棵活出了独特的自己的苹果树;第⑪段“如是一想,我便释然了,不再期盼着苹果树开花,反而觉得不开花的它更可爱,活得有想法,有个性,淡定而洒脱”表现了“我”的释然;因为在“我”看来,生命总是充满了遗憾,不管是开花还是不开花,只要活出独特的自我,在生活中淡定从容,才是生命的本真。
(3)分析文章重要段落的作用,一要考虑该段落具体写了什么内容及这样写的作用;二要考虑该段落在全文结构和写法方面的作用。本文第②段“这棵苹果树,原本生长在村西的草甸子里,孤零零的,站在那些肆意疯长的茅草中间,流露着莫名的忧伤”“父亲决定将它移植到屋前的菜园子里”交代了苹果树的来历,强调苹果树的形单影只、瘦弱,与下文两年后快速成长的苹果树形成对比,为“我”的情感变化埋下伏笔。同时,它在结构上起承接上文的作用。据此分析作答即可。
(4)首先阅读原文,找出关键语句,关键语句应该是与文章主旨联系紧密的句子,如文中第⑩段“谁的生命中没有一些遗憾呢?何况这棵苹果树活出了独特的自己,没有走进那种千篇一律的生活模式”,第⑭段“那真是一棵有性格的苹果树……这样的一生也是富足的”;然后结合文章内容和主旨体会作者对人生的思考。本文写“一棵不开花的苹果树”,启示我们要为自由而活,不要在意别人的眼光,坦然地活好自己;生活没有统一的模式,本就多种多样,不必按着千篇一律的模式生活,不要害怕人生和他人不同。据此分析作答即可。
六、名著阅读
【答案】
(1)第一辆车;祥子的车被大兵拉走。
B
(3)示例一:祥子是旧社会的一个人力车夫,他老实、健壮、坚忍,他最大的梦想不过是拥有一辆自己的洋车,自己能养活自己,不受车厂老板的盘剥。但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他历经“三起三落”,备受苦难,命运凄惨,在现实的一再打击下,他丧失了生活的信念,最终堕落。他是不幸的,更是旧社会的悲剧产物。
示例二:刘四既是虎妞的父亲,又是一个残酷的剥削者。他自私、冷酷、无情,封建的思想使他忘记了亲情,他为了赚钱,不惜牺牲自己女儿的青春。当和女儿决裂后,他无情无义,让自己的女儿一无所有。
【考点】
情节内容
课内名著阅读
《骆驼祥子》
名著人物形象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结合对名著内容的理解可知,祥子希望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车,文段描写的是祥子拥有第一辆车后对生活的期望。根据名著内容可知,祥子希望落空的过程是:就在他买了新车后的不久,北京城外打起仗来,兵荒马乱,拉车的都不大出城。一天,祥子拉车到西城,因为有几个学生上清华,出了两块钱请他跑一趟。于是他冒险出城,走不了多远,连人带车被大兵们抢了去。希望也就落空了。据此分析作答即可。
(2)结合名著内容可知,祥子拼命拉车,省吃俭用攒钱准备再次买新车,就在买车的希望接近实现的时候,几十块血汗钱竟被孙侦探抢劫一空。故选B。
(3)阅读名著可知,《骆驼祥子》中有许多出彩的人物,如祥子是一个身材高大、年轻力壮的人力车夫,是全书的灵魂人物。一个曾经是那么要强的头等车夫,最后却还是没有从悲惨的命运中挣扎出来。又如虎妞,车厂老板刘四爷的女儿,三十七八岁,相貌丑陋,泼辣而有心计,生就一副男儿性格,很会打理事物,将人和车厂管理的井井有条。最终却因她的好吃懒做引起难产而死去了,她的一切结局都是由她自己一手造成的,算来算去结果把自己的命也算了进去。再如小福子,一个善良、可悲的人物,是祥子喜欢的人,也是封建社会的受害者,最终因不堪被卖妓院受辱而上吊自杀,她的经历留给我们的只有深深的同情和无限的思考。诸如此类的人物还有人和车厂的老板,刘四爷;平凡的教书人,曹先生;心地善良、为人要强的老妈子,高妈等等。作答时只要符合人物形象特点与具体情节即可。
七、写作
【答案】
略。
【考点】
全命题作文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略。对苹果树的评价
作者的情感
这么好的一棵苹果树
①
②
失望
这是一棵迷恋于春天发芽、秋天落叶的苹果树
③
④
释然,理解,欣赏
这是一棵有性格的苹果树
⑤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0-2021年江西省九江市初一(下)第四次调研考试语文试卷部编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古诗词鉴赏,文言文阅读,默写题,现代文阅读,名著阅读,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年江西省九江市初一(下)第三次调研考试语文试卷部编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古诗词鉴赏,文言文阅读,默写题,现代文阅读,名著阅读,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年江西省九江市初一(下)20210328月考语文试卷部编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古诗词鉴赏,文言文阅读,默写题,现代文阅读,名著阅读,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