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两种电荷 同步练习 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一册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222074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5.1两种电荷 同步练习 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一册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222074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15.1两种电荷 同步练习 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一册03](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6/1222074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第1节 两种电荷优秀课后测评
展开
15.1两种电荷同步练习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一册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0分)
- 四个悬挂着的小球,相互作用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小球A与小球D带不同种的电荷 B. 小球B与小球D带不同种的电荷
C. 小球A与小球C带同种的电荷 D. 小球D一定带电荷
- “通草球”是五加科植物通脱木的茎髓。秋天取茎,放置干燥处晾干,将其茎髓制成小球。这种小球密度很小,且绝缘,过去常用来做静电实验。现在这种东西较少见,一般中药店里有售。在图中,两个通草球甲和乙悬挂在支架上,彼此吸引。关于该现象判断正确的是
A. 甲小球一定带了电 B. 乙小球一定带了电
C. 两个小球中有一个可能不带电 D. 甲、乙小球可能带有同种电荷
- 用丝绸摩擦两根玻璃棒,手持一根靠近另一根被吊起的玻璃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看到两根玻璃棒相互吸引
B. 玻璃棒与丝绸摩擦得到电子
C. 吊起的玻璃棒受到的斥力更大
D. 此实验体现了验电器的工作原理
- 201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了揭示“奇异物质的秘密”的三位科学家,他们论证了超导性可在低温下出现,并解释高温下超导性消失的机制和相变。下列几种物质中,导电能力最强的是
A. 超导体 B. 半导体 C. 绝缘体 D. 导体
- 用一根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一轻质小球,发现两者互相排斥,由此可断定
A. 轻质小球一定带正电
B. 轻质小球一定带负电
C. 轻质小球可能带负电,也可能带正电
D. 轻质小球一定不带电
- 西晋张华的博物志中写道:“今人梳头、脱着衣时,有随梳、解结有光者,也有咤声。”此处所描述的现象属于
A. 静电现象 B. 磁化现象 C. 磁生电现象 D. 摩擦生热现象
- 两轻质小球甲和乙,相互接近时,发现它们相互吸引,下列哪种情况不可能发生
A. 甲球带正电,乙球带负电 B. 甲球带负电,乙球带正电
C. 甲球带负电,乙球不带电 D. 甲、乙两球都带正电
- 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可以吸引碎纸屑,下列现象中“粘”的原理与其相同的是
A. “便利贴”的背面有粘性,可方便地“粘”贴在课本上
B. 在干燥的天气里,化纤布料的衣服很容易“粘”上灰尘
C. 讲解用的围棋棋子可以“粘”在竖直放置的棋盘上
D. 两块表面干净的铅块压紧后能“粘”在一起
- 用带负电的橡胶棒与验电器的金属球接触,然后移去橡胶棒。图中能反映验电器的带电情况和金属箔所处状态的是
A. B.
C. D.
- 甲和乙是两个轻质泡沫小球,丙是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甲、乙、丙三者之间相互作用时的场景如图所示,由此判断
A. 小球甲一定带正电 B. 小球乙一定带正电
C. 小球乙一定不带电 D. 小球甲可能带负电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2.0分)
- 一根实验室中常用的橡胶棒与毛皮摩擦后,橡胶棒所带的电荷量约为 ;如图所示,该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时,金属箔片张开,在发生电荷转移的瞬间,负电荷移动的方向为 填字母“A”或“B”为“从橡胶棒到金属球”,B为“从金属球到橡胶棒”.
|
- 如图是小明判断泡沫球带电情况的流程图,请补充完整.
- 丝绸与玻璃棒摩擦,丝绸会带 电荷,如果将丝绸与一个带负电荷的轻质小球靠近,它们之间会互相 填“吸引”或“排斥”.
- 小明学习分子动理论后,先在试管底部装一半红墨水,再在水面上注满酒精,加盖密封后静置,1个月后再观察,现象如图所示.小明做的实验说明 和 原子核由质子和 组成.
|
- 是指大气中直径不大于的颗粒悬浮物,能被肺泡吸收并进入血液,影响人体健康.某科研队伍成功研制出净化器,其原理如图所示.闭合开关、后,风扇旋转吸入含有颗粒物空气,当颗粒物接近带有负电荷的光洁金属网C时会被快速吸引过来,这是因为带电体具有吸引 的性质;当颗粒物快速通过光洁金属网C后,会带上负电荷,然后被带有正电荷的棉芯D吸附住,这是因为 .
- 自然界中只有 种电荷: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 电荷,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 电荷,摩擦起电的本质是 填“质子”“电子”或“中子”发生转移.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2.0分)
- 实验探究:物质的导电性.
仪器与器材:电源、灯泡、导线、带导线的金属夹.
待测材料:硬币、铅笔芯、水、湿木材、橡皮、塑料尺等.
实验电路:如图所示.
实验中你是如何确定待测材料是导体还是绝缘体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以上材料中属于导体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绝缘体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在“探究带电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活动中:
小明发现用干燥的丝绸摩擦过的有机玻璃棒和用干燥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都能吸引纸屑,这说明它们都带了“电”,用摩擦的方式使物体带电叫做________。
将其中一根棒悬挂起来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将两个带电棒相互靠近,发现相互排斥的是图________,相互吸引的是图________。
把其他经过摩擦而带电的物体分别去靠近上面的玻璃棒和橡胶棒,发现若跟玻璃棒吸引的,就会跟橡胶棒排斥;而跟橡胶棒吸引的,就会跟玻璃棒排斥,由此可推理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0分)
- 人类在认识电荷的种类时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发现:同种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异种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不同的,即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人们还发现,无论用什么方法带电,物体所带的电荷或者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相同,或者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相同,而认识到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请你通过分析推理说明:若出现什么现象则可以证明自然界中存在第三种电荷。
- 图A所示,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______。
图B中两只气球自由悬挂在空中,用粗吸管对准A点沿垂直于纸面方向用力吹气,可观察到两气球______选填“分开”或“合拢”。
图C中,用一个摩擦过的气球靠近水平面上静止的空易拉罐,发现空易拉罐向气球一侧滚动,这是因为______的原因。将空矿泉水瓶竖着立在桌面上做实验时,却看不到它向气球方向运动,这是因为滑动摩擦力______滚动摩擦力。填“大于”或“小于”
图D所示是小明在活动课中制作的喷气“气球火箭”,现在把封口的夹子松开,气球将由静止开始向右运动。这说明______。
一氢气球下系一重为G的物体P,在空中做匀速直线运动。如不计空气阻力和风力影响,物体P恰能沿MN方向如图中箭头指向斜线上升,图中为竖直方向,则在图中气球和物体P所处的情况正确的是__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由题图可知,小球D、C相互排斥,说明小球D、C带相同的电荷,又因为小球C、B相互排斥,所以小球C、B带相同的电荷,即小球B、C、D带相同的电荷,又因为小球A、B相互吸引说明小球A、B带异种电荷,或者小球A不带电。故只有D的说法正确。
2.【答案】C
【解析】如题图,两个通草球甲和乙悬挂在支架上,彼此吸引,只有两种情况:一是两个小球中一个带电,一个不带电,其中带电的小球可能是甲,也可能是乙;二是两个小球带异种电荷。如果两个小球带同种电荷,则会出现相互排斥的情况,A、B、D错误,C正确。故选C。
3.【答案】D
【解析】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两根玻璃棒都带正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A错误;
玻璃棒与丝绸摩擦,玻璃棒由于失去电子而带正电,B错误;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对相互作用力的大小相等,故吊起的玻璃棒受到的斥力与手持的玻璃棒受到的斥力相等,C错误;
验电器是利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工作的,D正确。
故选D。
4.【答案】A
【解析】物理学家的发现也离不开科学探究,因此我们应该尊重科学事实,勇于质疑和创新,以物理的视角对物理现象本质进行探究,对内在特征知识进行构建,对物理基本规律和模型进行内化和理解。
导电能力最强的物质电阻最小,根据题目中的叙述,超导体的电阻为零,所以其导电能力最强,故选A。
5.【答案】B
【解析】 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橡胶棒与轻质小球排斥,说明橡胶棒与轻质小球带同种电荷,即轻质小球也带负电,故选B.
6.【答案】A
【解析】【解析】人们梳头、穿衣或脱衣时,梳子与头发,外衣与里面的衣服摩擦,使它们带有异种电荷,电荷放电,会看到小火星和听到微弱响声,是摩擦起电现象,属于静电现象,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7.【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和带电体的性质能吸引轻小物体分析。
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以及物体的带电性质进行分析解答。
【解答】
甲和乙相互接近时,发现它们相互吸引,则有两种可能:一是因为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即两个小球都带电,且带异种电荷;二是因为带电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即一个小球带电,另一个小球不带电;综上所述,不可能发生的情况是两个小球带同种电荷,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8.【答案】B
【解析】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因带电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所以玻璃棒会吸引碎纸屑。“便利贴”的背面有粘性,可以减小分子之间的距离,使分子间作用力变大,从而产生更大的吸引力,使“便利贴”方便地贴在课本上,利用的物理知识是分子间有引力,与题干原理不同,故A错误;在干燥的天气里,化纤布料的衣服因摩擦而带电,带电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所以会粘上灰尘,与题干原理相同,故B正确;讲解用的围棋棋子可以“粘”在竖直放置的棋盘上,是因为异名磁极相互吸引,与题干原理不同,故C错误;两块表面干净的铅块压紧后能“粘”在一起,是因为分子间的引力作用,与题干原理不同,故D错误。
9.【答案】C
【解析】用带负电的橡胶棒与验电器的金属球接触,橡胶棒上的负电荷移动到验电器的金属球和金属箔上;验电器的金属箔带的是负电,因同种电荷相互排斥,金属箔张开,故C正确。
10.【答案】D
【解析】丙是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丙带正电,由丙与甲球相互吸引可知,甲球带负电或不带电,由丙与乙球相互吸引可知,乙球带负电或不带电,甲、乙两球相互吸引,则甲、乙中有一个球带负电,一个球不带电,但不能判断带电的是哪个球。故选D。
11.【答案】C
A
【解析】电荷量的单位为库仑,简称库,符号为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得到电子带负电荷,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橡胶棒上的负电荷转移到验电器金属球上.
12.【答案】负
正
【解析】同种电荷相互排斥,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因此泡沫球若与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排斥,则泡沫球带负电;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泡沫球若与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相互排斥,则泡沫球带正电;若泡沫球靠近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和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时均被吸引,说明泡沫球不带电.
13.【答案】负
排斥
【解析】略
14.【答案】分子间有空隙
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中子
【解析】略
15.【答案】轻小物体
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解析】略
16.【答案】两
正
负
电子
【解析】略
17.【答案】通过观察灯泡是否发光,能使灯泡发光的是导体,否则是绝缘体
硬币、铅笔芯、水、湿木材 橡皮、塑料尺
【解析】解:由题中看出,若金属夹之间是导体,容易导电,则电路中有电流通过灯泡,灯泡发光;若金属夹之间是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电路中无电流通过灯泡,灯泡不发光.通常情况下金属、石墨、水等是导体,故硬币是导体,铅笔芯的主要成分是石墨,故铅笔芯是导体,湿木头因为含有水,故是导体;通常情况下橡胶、塑料是绝缘体.
18.【答案】摩擦起电;
使其在水平面内能够自由转动;
甲、乙 ;丙 ;
自然界只存在两种电荷。
【解析】
【分析】
准确掌握电荷间的作用规律、摩擦起电的实质以及对正负电荷的含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用摩擦的方式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
电荷间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解答】
解:用干燥的丝绸摩擦过的有机玻璃棒和用干燥毛皮摩擦的橡胶棒都能吸引纸屑,这说明它们都带了“电”,用摩擦的方式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
为了能够明显观察带电体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的现象,将其中一根棒悬挂起来是为了使其在水平面内能够自由转动;
根据电荷间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两个带电棒相互靠近,发现相互排斥的是甲和乙;相互吸引的是丙;
把其它经过摩擦而带电的物体分别去靠近上面的玻璃棒和橡胶棒,发现若跟玻璃棒吸引的,就会跟橡胶棒排斥;而跟橡胶棒吸引的,就会跟玻璃棒排斥,由此可推理得出的结论是自然界只存在两种电荷。
故答案为:摩擦起电;使其在水平面内能够自由转动;甲、乙;丙;自然界只存在两种电荷。
19.【答案】答:因为异种电荷相互吸引,所以,如果发现带电体可以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相吸引,又可以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吸引,则可以说明自然界中存在第三种电荷。
【解析】自然界中一种电荷与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相同,另一种与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相同,所以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自然界中,电荷只有两种。
本题考查电荷规律的探究过程,关键是会根据“去靠近上面的玻璃棒和橡胶棒,发现若跟玻璃棒吸引的,就会跟橡胶棒排斥;而跟橡胶棒吸引的,就会跟玻璃棒排斥”判断出与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不同的,一定与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相同。
20.【答案】形变 分开 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 大于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
【解析】解:
甲图中,在力的作用下,气球的形状发生了变化;
乙图中,当用粗吸管对准A点沿垂直于纸面方向用力吹气时,A点的空气流速加快,压强变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左边的气球会向左移动,即观察到两球分开;
摩擦过的气球会带电,靠近空易拉罐,易拉罐向气球方向滚动,此现象说明了带电体可以吸引轻小的物体;
将空矿泉水瓶竖着立在桌面上做实验时,却看不到它向气球方向运动,这是因为滑动摩擦力大于滚动摩擦力;
气球和火箭都需要向外喷出气体,在气体推力的作用下向前运动,这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重物在空中沿MN斜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如果不计空气阻力和风力影响,氢气球也要随着该重物做匀速直线运动,而在运动中它们都受到重力的作用,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所以氢气球和重物应该在同一条竖直线上,故与B图描述相符,故选B。
故答案为:形变;分开;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 大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力的作用效果是不但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还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观察用力后气球变化情况;
根据流体流速与压强的关系是流体流速越大的地方的压强越小,分析气球为什么运动;
解答此问必须知道带电体的性质是可以吸引轻小的物体;在压力和粗糙程度一定,滑动摩擦力大于滚动摩擦;
一个充足气的气球拿在手上,放手后,气体从气球中喷出来,这时气球就向着相反的方向飞出去,这种运动遵循动量守恒定律,与火箭的工作过程相似;
地面附近的物体受到重力的作用,重力的方向始终是竖直向下的,与物体的运动情况无关。
此题主要考查了力的作用效果、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带电体的特点等,都是基础知识。
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第1节 两种电荷精品当堂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a href="/wl/tb_c99073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第1节 两种电荷精品当堂达标检测题</a>,文件包含分层练习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151两种电荷原卷版docx、分层练习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151两种电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1节 两种电荷同步训练题: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1节 两种电荷同步训练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 两种电荷》同步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1节 两种电荷精品精练: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1节 两种电荷精品精练,文件包含同步讲义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课时151两种电荷原卷版docx、同步讲义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课时151两种电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2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