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1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学期期中测试卷及答案
江西省南昌二十八中教育集团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江西省南昌二十八中教育集团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简要回答,分析说明,探究与实践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南昌二十八中教育集团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一、单项选择1. 个人与社会关系是人生道路上的基础关系,对这一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 B. 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C. 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D. 社会的存在可以不依赖于个人【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我与社会的关系。
ABCD:个人与社会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对立统一的关系;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所以ABC说法正确,D说法错误;
因为本题是从错误角度考查,故选D。
2. 下图漫画中志愿者的行为,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A. 履行公民法定义务的行为 B. 帮助他人的亲社会行为C. 实现人生价值的唯一途径 D. 主要是为了赢得他人的赞美【答案】B【解析】【详解】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亲社会行为的认识,根据所学,亲社会行为又称为积极的社会行为,它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表现出来的助人、谦让、分享、合作等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漫画中的志愿者行为是帮助他人的亲社会行为,属于公民的道德义务,有利于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是无私奉献的表现,AD观点错误,B观点正确;C观点绝对化,是错误的,所以正确答案选B。3. 室外温度达到32度,天气闷热异常。在江苏宿迁宝龙广场附近,记者拦下一辆出租车,“您好,请问到哪?”一上车,驾驶员张波的文明用语就让记者心里倍感清凉。这说明用语文明要求我们( )A. 说话和气,不强词夺理 B. 谈吐文雅,不滑稽幽默C. 与人为善,不恶语伤人 D. 尊重对方,不盛气凌人【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了有关文明礼貌的内容。D:要做到语言文明就要在公众生活中,说话注意场合,和气文雅,分寸适度,不讲脏话,也不强词夺理,恶语伤人,交谈中表现出虚心,诚恳和充分尊重对方的意愿,说话的语气应注意需要倾听,要耐心,“您好,请问到哪?”驾驶员张波的文明用语让记者心里倍感尊重,倍感清凉,倍感亲切,故D正确;ABC:所表现的言行和态度符合文明用语要求我们的,但与题干含义不符,故排除ABC;故本题选D。4. 我们青少年正处于向成年人迈进的过渡时期,社会经验不多,身心发育不全,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强。在互联网交往中,充满了许许多多的陷阱,需要我们理性结交网友,做到( )①在互联网交往中,同样遵守道德和法律要求②沉迷于虚幻的互联网,享受网上交友的轻松和愉快 ③可以随意把网上的朋友转化为现实中的朋友④具有自我保护意识A. ①②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答案】D【解析】【详解】理性结交网友,需要我们在互联网交往中,同样遵守道德和法律要求,还要加强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同时,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与能力,所以选项①④的观点是正确的,符合题意;②错误,沉迷网络危害大;③错误,网络交友要慎重,不可以随意把网上的朋友转化为现实中的朋友。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合理利用网络,上网时我们要提高媒介素养,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防范意识,学会辨析网络信息,遵守网络规则道德与法律。5. 2019年4月12日,一网民在微信群中发布侮辱四川凉山救火英雄言论。警方迅速开展调查,将该网民黄某查获。目前,黄某因涉嫌寻衅滋事罪已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对黄某行为的危害说法正确的是A. 不能正确行使言论自由权B. 严重扰乱了社会公共秩序C. 黄某自身的媒介素养不高D. 体现了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答案】B【解析】【详解】此题旨在考查网民要遵守道德和法律。结合教材知识,黄某在微信群中发布侮辱四川凉山救火英雄言论,侵犯了救火英雄的名誉权,严重扰乱了社会公共秩序,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所以B正确;A错误,问题是对黄某行为的危害说法正确的,不符合题意,排除;C错误,黄某不仅仅是自身的媒介素养不高的问题,而是触犯了法律,排除;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6. 在生活中有许多规定,如“不准带手机进考场”、“严禁酒后驾车”、“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上车”等。每个公民都必须遵守这些规定,因为A. 人们的行为都是不自觉的B. 良好的社会秩序是人们安居乐业的保证C. 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D. 我国的法制不够完备【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规则的理解。无规矩不成方圆,人们只有遵守社会生活中的共同的准则,才能保障良好的秩序。所以观点C符合题意;观点A中“都是不自觉的”的说法错误,故应排除;观点B与题不符,题文中并没有体现出人们的安居乐业,故排除;观点D说法错误,故应排除;所以本题选择C。7. 平等是人类长期追求的美好理想,尊重他人、平等待人显示出美好的道德价值,下列不符合平等待人要求的是A. 发自内心的尊重他人人格B. 以貌取人,以地位取人C. 有客观实事求是的态度D. 消除歧视,真诚待人【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平等待人”的相关知识点。根据教材内容,平等待人要做到平等、尊重和友善的态度,发自内心的尊重他人人格;有客观实事求是的态度;消除歧视,真诚待人,ACD表述正确,但是不符合题意。金钱、地位等差异不能超越人格尊严,更不能超越人们法律地位上的平等,B错误,所以正确答案是B。8. 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艾滋病患者提出“反对歧视,拒绝排斥”的口号。艾滋病患者的诉求反映了他们( )A. 勇敢坚定、顽强生存的愿望 B. 与他人自由平等交往的现实C. 努力发挥自己优势的追求 D. 自尊和获得他人尊重的渴望【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自尊和他尊的重要性。依据题文描述,艾滋病患者受到社会的歧视,这是对这些弱势群体的不尊重。艾滋病患者的这些诉求,正是反映了他们心底的呼声,是他们对自尊和获得他人尊重的渴望,所以观点D符合题意;观点A、B、C均与题不符,故应排除;所以本题选择D。9. 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自古以来倡导“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之所以我们要将“习礼仪”作为人生必修课,是因为( )A. 讲礼仪就能够杜绝违法犯罪的发生B. 重礼仪一定是一个道德品质高尚的C. 习礼仪有助于提升个人的道德修养D. 讲礼仪仅仅是对自己熟悉的人【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习礼仪的重要性。C:对于一个人来说,习礼仪是人生的必修课,因为习礼仪有助于提升个人的道德修养,C是正确的;A:此选项是过于绝对的说法,A说法错误;B:重礼仪不一定道德高尚,B说法错误;D:无论对谁都要讲礼仪,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10. 践行诚信对公民最起码的要求是 ( )A. 树立奉献精神 B. 树立诚信意识C. 树立维权意识 D. 树立法治观念【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践行诚信的要求。依据教材知识,践行诚信,首先要树立诚信意识,要学会真诚待人,信守承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还要运用诚信智慧,尊重他人隐私;还要珍惜个人的诚信记录。所以观点B符合题意;观点A、C、D与题不符,故应排除;所以本题选择B。11. 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A. 凡是违反法律的行为都是犯罪行为B. 一般违法行为若不及时纠正,任其发展下去,就可能走上犯罪道路C. 凡是犯罪行为都要受到刑罚处罚D. 无论一般违法行为还是犯罪,都要承担法律责任【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犯罪行为。BCD:根据教材知识,无论是一般违法行为还是犯罪,都要承担法律责任,凡是犯罪行为都要受到刑罚处罚,违法行为若不及时纠正,任其发展下去,就可能走上犯罪道路。故BCD正确;A:说法错误,凡是违反法律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违法行为才属于犯罪行为;本题是逆向选择题,故本题选A。12. 小杨抬得一个皮包,内有一部手机和几百元人民币,他拒不交还失主,反而占为己有,小杨行为属于( )A. 犯罪行为 B. 民事违法行为 C. 刑事违法行为 D. 行政违法行为【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对违法行为分类的认识和理解。依据题文描述,小杨拾得钱包拒不返还失主,这属于侵犯他人财产权的行为,属于民事违法行为,B说法正确;ACD说法错误;所以本题选择B。13. 青少年要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打开自己的视野,增长自己的社会经验。这是因为( )①中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参加社会实践②学习书本知识没有什么实际用途③积极参加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能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④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能学到现代生活所必需的本领,提高社会适应能力A. ③④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②【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积极参加社会活动。③④:我们要学会亲近社会,服务社会,积极参加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能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能学到现代生活所必需的本领,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故③④正确;①:中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故排除①;②:学习书本知识也非常重要,故排除②;故本题选A。14. 网络世界宛如戴着面具的舞会,你看不到我,我见不着你,网络信息真假难辨,生活中不法分子利用网络实施诈骗的现象时有发生。对此,我们青少年应该 ①远离网络,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②注意保护隐私,不轻易公开个人信息③提高安全防范意识,正确使用网络 ④开展清网行动,严厉打击网络诈骗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答案】C【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正确利用网络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辨别能力。网络有利也有弊,我们要学会趋利避害,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在上网过程中,遵守道德和法律,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不轻易泄露个人印象,增强自我防范意识,正确使用网络,所以②③正确;①没有认识到网络的积极作用,是错误的,④不符合青少年的角度,所以排除;正确答案悬案C。15. 著名的文学家、戏剧家夏衍同志临终前,感到十分难受。秘书说:“我去叫大夫。”正在他开门欲出时,夏衍突然睁开了眼睛,艰难地说:“不是叫,是请。”随后就昏迷过去,再也没有醒来。“不是叫,是请”,竟成了夏老临终最后的遗言。以下理解,你同意( )①“不是叫,是请”反映了夏老的平等意识②日常交往中我们要有礼貌③“不是叫,是请”反映了夏老尊重他人④“不是叫,是请”反映了夏老宽以待人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尊重他人。①③:题干中的材料告诉我们在与人交往过程中应学会尊重他人,只有尊重他人,才能嬴得他人对自己的尊重,也是一个人有修养的表现,题干中的夏老做法反映夏老的平等意识,也是尊重他人的表现,故①③正确;②④:材料中未涉及礼貌、宽以待人,与题意不符,故排除②④;故本题选B。16. 闫某捕猎并售卖了十六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燕隼。依照法律规定,闫某的行为是 ①严重违法行为,要受刑罚处罚 ②行政违法行为,应受行政处罚③民事违法行为,承担民事责任 ④犯罪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犯罪行为的理解。结合法律链接分析闫某捕猎并售卖了十六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燕隼的行为,是一种犯罪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要受到刑法处罚。所以①④说法符合题意,②③说法与题意不符,排除。故选D。
二、简要回答17. 日前,某中学的七年级400多名学生,在田地里上了一堂生动有趣的劳动体验实践课---插秧。据相关负责人介绍,劳动体验实践课走进田间地头,可以丰富孩子们的课余生活,拓展视野,锻炼综合实践能力。学生学插秧既可感受中华传统农耕文化的魅力,体验农民劳作的艰辛生活,也让他们悟出“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真实意义。(1)材料中的劳动体验实践课有助于培养学生们的亲社会行为,这种行为可以通过哪些方式来培养?(2)亲社会行为有哪些意义?(3)请列举你生活中的亲社会行为。【答案】(1)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2)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3)此题可开放回答,意思贴切合理即可。如当志愿者,参加公益活动等。【解析】【详解】(1)此问是一道简答题,难度一般。根据所学知识,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如果学生回答的是亲社会行为的具体方式,也可以酌情给分。(2)此问要求分析亲社会行为的意义,既可以按照所学知识作答,也可以自己从不同角度进行说明。具有一定开放性,难度中等。如果根据所学知识,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如果自己组织答案,只要学生从对个人、对社会等方面进行说明,言之有理即可。(3)此问要求学生列举生活中的亲社会行为,具有很强的开放性,难度一般。生活中的亲社会行为有很多,如当志愿者、参加公益活动等。只要学生回答的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点睛】第三问旨在考查学生对亲社会的理解和实践,难度一般。18. 我们时常会发现有人把自行车或汽车停放在黄色的盲道上,甚至有些商贩也占道经营,他们中还有人理直气壮地辩解:“一天也没有几个盲人在上面走呀!占一会儿又何妨?”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相关知识,思考下列问题:(1)材料中商贩的行为是一种什么行为?(2)结合材料,谈谈你将如何遵守维护社会规则。【答案】(1)商贩的行为是不遵守公共生活规则的行为。(2)①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严于律已,不断自我反省,克服不良习惯,做到自觉遵守;②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准绳;③遵守规则还需要坚定地维护规则,要从自己做起,自觉遵守;④要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法治意识的学科素养。(1)本题考查遵守规则,主要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一天也没有几个盲人在上面走呀!占一会儿又何妨?”说明这些商贩缺乏规则意识,其占道经营的行为是不遵守社会秩序、不遵守公共生活规则的表现。据此作答即可。(2)本题考查如何遵守维护社会规则,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结合教材知识,从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严于律已,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需要坚定地维护规则,需要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等方面来回答即可。三、分析说明19. 2016年7月,共青团中央、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印发《青年信用体系建设规划(2016—2020年)》,全面推进青年信用体系建设。青年信用体系通过记录和评价青年的诚信状况,应用到青年教育、就业、创业、融资、婚恋等方面,营造激励守信的良好氛围,引导青年注重诚信。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诚信的含义?(2)诚信的重要性有哪些?(3)我们应怎样做才是践行诚信?【答案】(1)诚信就是诚实、守信用,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个人层面的一个价值准则,是一种道德规范和品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2)①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是我们 融入社会“通行证”;②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和标识;③诚信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能够提高国家的形象和声誉,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3)答:①树立诚信意识。②运诚信智慧。 ③珍惜个人的个人的诚信记录。【解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诚信的认识和理解。(1)考查诚信的含义,这是学生必须要掌握的基础知识、诚,即诚实;信,即信用。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个人层面的一个价值准则,同时也是一项民法原则。(2)考查诚信的重要性,学生可从诚信对个人、对企业、对国家的重要性分别回答。(3)考查如何做一个诚信的人,学生可从树立诚信意识、运用诚信智慧、珍惜诚信记录等方面来回答。四、探究与实践20. 学习了“做守法的公民”一课后,某校八(2)准班备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其中,完成相关任务。近年来,虽然查处醉驾交通违法行为的力度持续加大,但醉驾交通违法行为人数仍居高不下。醉酒驾驶机动车辆,吊销驾照,5年内不得重新获取驾照,经过判决后处以拘役,并处罚全;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辆,吊销驾照,10年内不得重新获取驾照,终生不得驾驶营运车辆,经过判决后处以拘役,并处罚金。(1)醉驾违反了什么法律?这部法律有什么作用?(2)驾醉“经过判决后处以拘役,并处罚金”,这说明醉驾要受到什么处罚?这种处罚分为哪两大类?调查发现,绝大部分未成年人在犯罪发生前,就已沾染上许多恶习。70%左右的犯罪与网络有关,网络内容良莠不齐,特别是色情、暴力等内容对未成年人影响极大,容易诱发犯罪;经常在一起吸烟、酗酒的人,可能在烟、酒的维系下结成不良团伙,实施寻衅滋事、破坏社会秩序等违法犯罪。除此之外,夜不归宿,携带管制刀具,辱骂他人,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偷窃,故意毁坏财物,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等,也可能诱发未成年人犯罪。(3)上述材料启示我们应该如何远离违法与犯罪?一段“福建南安惊现校园欺凌”的视频在网上流传,经调查,该事件发生在一条巷子内,视频中被踢打的女生系某校七年级学生赵某,两名打人者并非在校学生。事情起因系赵某与视频中打人者吕某在QQ群里发生口角冲突,进而约在校外理论。当日11时40分左右,吕某纠集黄某等在一条巷子内对赵某进行踢打(4)如果你遇到类似赵某的伤害事件,你会如何做?【答案】(1)刑法。刑法是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2)刑罚处罚。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两大类。(3)①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②要杜绝不良行为,有了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要及时矫正。③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4)既要勇于斗争,又要善于斗争;虚张声势;与犯罪分子巧妙周旋;及时拨打110报警电话,并保护好作案现场;要了解歹徒去向;等等。【解析】【详解】(1)此题考查对刑法的认识,考查理解能力和识记能力。醉驾行为是犯罪行为,触犯的是刑法。依据教材知识可知,刑法是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据此回答刑法的作用。(2)此题考查对刑罚的认识,考查识记能力。拘役与罚金属于刑罚处罚,醉驾“经过判决后处以拘役,并处罚金”,表明醉驾要受刑罚处罚。刑罚包括主刑与附加刑。(3)此题考查如何预防违法犯罪,考查识记能力。联系教材知识,从认清犯罪危害、杜绝不良行为、增强法治观念、提高道德修养等各方面作答。(4)该题考查善于同违法行为斗争的要求,结合课本知识,从既要勇于斗争,又要善于斗争;把握恰当的方法与技巧作答。【点睛】此题开放性强,答案灵活。解答要思维发散,多角度、多方面联系教材知识规范准确作答,言之成理即可。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年江西省南昌二十八中教育集团中考道德与法治一模试卷(含答案解析),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如框信息所指的会议是, 小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江西省南昌二十八中教育集团中考一模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分), 小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西省南昌二十八中教育集团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简要回答,概括与评析,探究与实践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