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松江区2021年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上海市松江区2021年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句子默写,比照阅读,课外阅读,现代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默写与运用
〔1〕.无意苦争春, 。〔陆游?卜算子·咏梅?〕
〔2〕. , 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
〔3〕.知缺乏, 。〔?虽有佳肴?〕
〔4〕. , 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5〕.上海新农村建设成绩斐然。在农村,老有所养,幼有所依,让?桃花源记?中“ , 〞的美好画面成为了现实。
二、比照阅读
阅读以下诗文,完成小题
〔甲〕
赤壁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乙〕
天时不如地利
①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②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③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人名〕,乙文选自?孟子?,初中阶段出自该著作的课文还有? ?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4.对上述诗文理解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
A. 甲诗是一首咏史诗,诗中的“前朝〞是指三国时期。
B. 乙文是一篇议论文,第③段紧扣“地利〞进行阐述。
C. 甲诗与乙文都认为“天时〞能在战争中发挥其作用。
D. 甲诗由“折戟〞因小见大,乙文以比照来凸显观点。
5.甲诗中的“ 〞就是乙文中所说的“天时〞,但两文表现的主旨并不相同,甲诗蕴含的哲理是 ;乙文认为,要统一天下,最重要的是 。
三、课外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申屠敦之鼎
洛阳布衣申屠敦有汉鼎一,得于长安深川之下。云螭斜错,其纹烂如也①。西邻鲁生见而悦焉,呼金工象而铸之。淬以奇药,穴地藏之者三年。土与药交蚀,铜质已化,与敦所有者略类。
一旦,持献权贵人, 贵人宝之,飨宾②而玩之。敦偶在坐,心知为鲁生物也。乃曰:“敦亦有鼎,其形酷肖是,第③不知孰为真耳。〞权贵人请观之,良久曰:“非真也。〞众宾次第咸曰:“是诚非真也。〞敦不平,辨数不已。众共辱之,敦归而叹曰:“吾今然后知权之足以易是非也。〞龙门子④闻而笑日:“敦何见之晚哉?士⑤之于文亦然。〞
〔注释〕①云螭斜错,其纹烂如也:云与螭〔兽名〕互相掩映交错,花纹斑斓。②飨宾:宴请宾客。③第:只是。④龙门子:作者宋濂。⑤士:读书人。
6.解释以下句中加点词。
与敦所有者略类〔 〕
其形酷肖是〔 〕
7.以下对文中画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A. 大喊铸金工匠模仿得好并也铸了一个鼎。 B. 叫了一个名为金工象的匠人铸了一个鼎。
C. 大喊铸金工匠以大象的样子来铸一个鼎。 D. 叫了铸金的工匠仿照它的样子铸一个鼎。
8.众宾对申屠敦“ 〞的行为,反映了他们 的心理;从最后一句可知,作者真正想要挖苦的是 的现象。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网络文学
①很多人可能想不到,网络文学在短短10余年光景中,竟然开展成一个规模巨大的产业。网络文学的读者已达2.74亿人、注册写手200多万人市场年收入40多亿元。局部“神作〞甚至能够辐射影视、游戏、动漫等多个行业,实现全版权开发。如此高光表现,自然引得互联网巨头纷纷投身其中,跑马圈地。
②有人惊叹,看网络小说每千字虽然只要几分钱,但累计起来竟成了一门数以亿计的大生意。而有专家的表述更为精辟:网络文学由原生时代进入资本时代。
③网络文学这个曾经不起眼的行业,如今正在成为很多人眼中的金矿。腾讯、百度、阿里巴巴等巨头早在多年前就已经开始产业布局,在经历屡次洗牌和整合后,盛大文学和腾讯文学合并,成立阅文集团,成为目前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网络文学集团。
④在强大资本的支持下,网络文学产业也不仅仅满足于文学作品的销售,而是走向全版权运营,围绕一些当红IP,打造游戏、动漫、影视等衍生产品,以网络文学为起点,撬动更 大的产业开展。近几年,?琅琊榜??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择天记? 等几乎所有热播电视剧,都是改编自网络小说。
⑤网络文学的影响力不再仅仅停留在网上。对于很多平时不看网络文学的人来说,不知不觉间,网文已经通过其他形式,进入了他们的生活。
⑥网络文学甚至都已走出国门,开始影响海外的年轻人。2021年,一个名为“武侠世界〞〔 wuxiawrld 〕的网站开始走入媒体视野。这个有着中国色彩名字的美国网站,专注于翻译中国网络文学原创作品。虽然诞生仅两年,却在美国拥有大批粉丝,并进一步获得其他国家读者的追捧与点赞。
⑦据了解,在大局部网络文学网站,作品刚刚发布时均称之为公共章节,供用户免费阅读,用户积累到一定数量后,开始向订阅用户收取每于字2-5分钱,网站那么通过一系列鼓励机制与作者分享利益。在这种商业模式下,写作的速度和长度就直接关系到作者和网站的收入,也就是说,更新是第一生产力。这就导致了作品越写越长,100万字往往只是起步。一部叫?武神空间?的作品一共写了4178章,总字数到达1000多万字;?从零开始?从2005年开始连载,一直到2021年3月份才完本,一共写了11年,总字数超过2000万字。
⑧有专家指出,这种商业模式确实让网络文学实现了超大规模的类型化生产,但是否是一种可持续开展的商业模式值得深思,同时,网络文学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同样值得关注。
〔摘自2021?人民日报?,有删改〕
9.第①段加点词“高光表现"在文中具体指
10.对第②-④段理解最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
A. 第②段加点的关联词“但〞,意在强调阅读网络小说的本钱不高。
B. 网络文学的“原生时代〞指免费阅读作品,“资本时代〞指付费阅读作品。
C. 如今网络文学成为很多人眼中的金矿,是因为阅文集团的规模大和实力强。
D. “撬动更大产业开展〞 是指以网络文学为起点,衍生游戏、动漫、影视等产业。
11.请简要概括第⑤-⑦段的说明内容。
①
②
12.第⑦段画线内容在文中的作用是
13.第⑤⑥两段的顺序能否颠倒?请简述理由。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厨师的书法
周华诚
①老余炖的汤瓶鸡,一绝。
②我千里迢迢从北京过来,一定要赶到小饭店去吃个汤瓶鸡。老余的小饭店在大山深处,国道边上,一路七弯八绕,才能在小饭店里吃上一顿。放下筷子,却是深深的满足:“道道菜都好吃!〞
③小饭店开了三十年,如今已成风景。饭店老板兼首席大厨老余,是风景中的风景。老余技艺满身,会做菜还能聊天。老余聊天,并非瞎扯。他是海聊,神聊,就如说书一般,娓娓道来,使人如沐春风。老余有如此功力,那是因为他有聊天的tiān fù,同时肚里有故事。但老余最好的本领,乃在书法。四十年前,他在村庄里小学校做代课老师,在教孩子们识字的时候,认识到把字写好是一件很重要的事,于是他开始学写字。后来,他出了门,打工谋生,不得不把手中的毛笔也放下了。
④一人一瓶啤酒,我和老余面对面坐着聊天。老余说,他这家小饭店,其实不只是家小饭店。他1985 年从外地回到老家,跟妻子一道,在镇上开了一家饭店,名曰“春燕〞——春天的燕子飞回来了!就此开启了他作为一名厨师的生涯。从此以后,锅碗瓢盆,油盐酱醋,老余的日子充满了人间的烟火,充满了扎实的幸福。几年之后,小饭店挪了地方,转移到百步远的一幢小木屋。老余又把饭店的名字改为“途中〞,一直用到现在。
⑤我问老余“途中〞何谓?老余答曰,活着活着,越来越明白,人生永远是在半道上。现在的他一有空,就钻进二楼的书房,在那里练字。他一钻进书房,身上的烟火气就消了,就有了书卷气,有了沉静气。他习的是王羲之的帖!我问老余,写字跟做菜,有相通么?老余说,异曲同工。做菜要掌握火候,知道什么时候加料,写字要懂得运笔,熟悉笔墨的性情。
⑥这么一想,老余说得对。做菜,写字,道理是相通的。对老余来说,做菜的时候,锅铲就是他的毛笔;写字的时候,毛笔就是他的锅铲。做什么不重要,用什么心思去,才是最重要的。
⑦有一回,有熟客要接待朋友,让老余煨好二十个汤瓶鸡,第二天中午送到县城去。老余想来想去,决定不送!不是因为老余耍大牌,也不是嫌路太远,更不是炖不出那么些鸡。真正的原因,是老余知道他的汤瓶鸡,只有在这个山高林密的路边饭店,味道才正宗。他煨汤瓶鸡,要用木炭火,煨上三小时。快了,猛了,出来的味道都不对;煨好送去,肉老了,汤凉了,味道更不对了。
⑧现在,老余也是偶尔才下厨了。他下厨已不再是为了挣钱。就像他写字,不是为了搞艺术一样。人家说,老余,你的字这么好, 可以去参加省展、国展了。老余摇头,说不去。人家王羲之、张旭,有没有参加过省展、国展?肯定没有嘛。人家又说,老余,你的饭店这么有名,怎么不多开几家分店,搞一个连锁。老余也摇头,我只要一个小的店就够了。老余说,做菜跟书法,还有一个相通的地方,就是永远没有第一,也永远没有终点——不过都是“途中〞。
⑨我盛了一碗鸡汤,慢慢喝了,味道真好。溪鱼、老豆腐、丝瓜、红烧肉,道道菜都好吃……
〔选自?人民日报?2021年〕
14.根据拼音写出汉字。tiān fù〔 〕
15.第③段划线内容在文中的作用是 。
16.对第⑦段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
A. 老余炖煨的汤瓶鸡名声在外,颇受顾客的青睐和信任。
B. 老余拒绝熟客,是因为相比人情,他更看重店的招牌。
C. 老余的汤瓶鸡在山高林密的环境中吃,味道才最正宗。
D. 在老余看来,让顾客享受到最好的菜品比什么都重要。
17.文章以“厨师的书法〞为题,其妙处是
18.联系全文,说说第③段作者说老余是“风景中的风景〞的原因。
阅读
〔材料一〕
标题:_____________
2021年11月8日,“逆行者〞被?青年文摘?评选为“2021年度十大网络热词〞。2021年12月4日,“逆行者〞入选?咬文嚼字?“2021年度十大流行语〞。
2021年12月4日,“逆行者〞入选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发布的“2021年度十大流行语〞。
〔材料二〕
2021年,当别人在设法逃离疫区的时候,他们逆向而行:不问归期、不惧凶险、不计报酬、无论生死!他们冒着生命危险从死神手里抢人,是这个时代当之无愧的“侠之大者〞。“逆行者〞入选“年度流行语〞,是人们对抗疫中无私奉献的白衣天使们的再次礼赞。
2021年8月12日,天津港发生爆炸事故,消防官兵“逆行〞第一次“刷屏〞。逆行者,不止是抗疫的医护人员,也是救火的消防员、是抗洪的战士、是抗震的志愿,是英雄们的总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路上,“逆行者〞 将一直成为流行语,这种“逆行〞精神将被永远传递。
19.假设把“材料一 〞作为新闻报道的内容,请你给它拟一个标题。
20.看到“逆行者〞入选“2021年度十大流行语〞后,大家很有感触,纷纷在网上表达自己的感想。现请你在划线处填上适宜的内容。
1楼:大家对“逆行者〞一词有怎样的理解?一起来谈谈吧。
2楼:我知道“逆行〞有两层意思:违反民意和历史潮流而行;车辆朝着和规定相反的方向走。
3楼:我们现在所说的“逆行者〞是一个充满正能量的词,楼上的两种解释明显不适宜。我们可以赋予它新的时代意义。
4楼: 。
5楼:我觉得楼上说的还不完整,“逆行者〞中还包括救火的消防员、抗洪的战士、抗震的志愿者。
6楼:我来对“逆行者〞下一个定义吧,他们是一群 的人。
21.十大流行语中也包含“神兽〞一词,2021 年“神兽归笼〞常不绝于耳,以下分析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
A. 神兽是上古祥瑞之物,非常金贵,“神兽〞 一词表达家长对孩子的珍爱。
B. 家长称不受约束的孩子为“神兽〞,表达了与之长时间相处的身心疲惫。
C. “神兽归笼〞表达出家长们对孩子终于回归正常学习生活的期待和喜悦。
D. “神兽归笼〞表现的是家长们在孩子正常返校复学后内心的解脱和无奈。
五、作文
22.题目:走进了一片新天地
要求: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不得抄袭。
答案解析局部
一、句子默写
1.【解析】【分析】该题考查的是古诗词和古文的背诵与默写。要求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平时积累所学的应背诵并默写的古诗文,要求正确且准确。首先不要混淆了所背的内容,其次是在默写时要注意不要出现错误〔错别字、漏字、添字〕,此题中的“妒、镜、庭、髫〞等字词容易写错。
故答案为:〔1〕一任群芳妒
(2)月下飞天镜
(3)然后能自反也。
(4)庭下如积水空明
(5)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点评】中考中古诗文默写包括一般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前者需要考生结合上下句提示进行答复;后者要结合自己对古诗文的理解和题干中的关键词进行分析。
二、比照阅读
2.【解析】【点评】〔1〕作家作品常识属于识记局部。学生一定要熟练记忆作家朝代、代表作、思想精神等知识点,并在做题中灵活运用。
〔2〕在翻译句子时首先要注意重点的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和词类活用的情况,先把按照原句子的顺序翻译,然后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进行语序调整。
〔3〕文章的写作特色和表达技巧,一定要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前提下,结合每一道题的观点和说法,在原文中找到关键句子和关键词语进行分析,并判断正误。
〔4〕文章作者情感的把握,要在疏通文意的根底上,了解主要内容,抓住关键词句进行阐述。注意要求:用自己的话或者原文概括。
【附参考译文】
〔甲〕一支折断了的铁戟漂浮在水底沙中还没有销蚀掉,经过自己又磨又洗发现这是当年赤壁之战的遗物。假设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被关进铜雀台了。
〔乙〕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方圆三里的内城,方圆七里的外城,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采用)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啊。城墙并不是不高,护城河并不是不深,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应(也)并不是不充足,但是〔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作战的地理形势〔再好〕(也)不及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所以说:使百姓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其他的地方去〕,不能靠疆域的界限,稳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器的锐利。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人,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支持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连兄弟骨肉也会背叛他;支持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所有人(都会)归顺他。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连兄弟骨肉都背叛他的寡助之君,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那么已,战就一定能胜利。
2.2.此题考查文学常识。?赤壁?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人即物感兴,托物咏史,点明赤壁之战关系到国家存亡,社稷安危;同时暗指自己胸怀大志不被重用,以小见大。杜牧〔803年—852年〕,唐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字牧之。杜佑之孙。大和进士。晚年尝居樊川别业,世称杜樊川。?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第六元第二十二课;?王顾左右而言他?是沪教版七年级下第七单元第二十八课;?富贵不能淫?是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第六单元第二十二课;?鱼我所欲也?是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九课。
2.3.此题考查文言翻译。要求:完整,流畅,准确。注意:固,稳固。国,国防。以,凭借。险,险要。
2.4.此题考查内容分析。乙文第③段紧扣“人和〞而不是“地利〞进行阐述,B错误,选B。
2.5.此题考查对诗文的理解和诗人所要表达的哲理及主旨的把握。甲诗“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意思:假设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被关进铜雀台了。这两句是议论。在赤壁战役中,周瑜主要是用火战胜了数量上远远超过己方的敌人,而其能用火攻那么是因为在决战的时刻,恰好刮起了强劲的东风,诗人认为周瑜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是因为有“东风〞,而“东风〞是一种天气现象,所以甲诗中的“东风〞就是乙文中所说的“天时〞。 “东风〞是天时,是偶然因素,作者认为如果没有东风这个因素,那么很可能周瑜会失败,大乔和小乔要被俘虏,囚禁在铜雀台中。在这里作者强调了偶然因素对历史变迁的重大影响。结合乙文“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等句子可知,乙文强调了战争中“人和〞的作用,提出了“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观点,认为“人和〞在作用上胜过天时和地利,主张施“仁政〞以统一天下。所以,乙文认为,要统一天下,最重要的是要施行“仁政〞〔人和、得道〕。
三、课外阅读
3.【解析】【点评】〔1〕此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词语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文言词语。
〔2〕在翻译句子时首先要注意重点的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和词类活用的情况,先把按照原句子的顺序翻译,然后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进行语序调整。
〔3)文章内容和主旨的理解把握,要在疏通文意的根底上,了解主要内容,抓住关键词句进行阐述。注意要求:用自己的话或者原文概括。
【附参考译文】
平民申屠敦有一个汉朝古鼎,是在长安一条深河中获得的。鼎上云和璃的图形交互错杂,花纹熠熠发光。西邻的鲁生看见铜鼎后很是喜欢,叫了铸金的工匠模仿它的样子铸造了一个鼎。用一种特殊的药液淬火后,埋入地洞中藏了三年。铜鼎受到泥土和药液的腐蚀,外表上开始生锈,与申屠敦的汉鼎大致相类似。
一天早上,鲁生拿着假鼎献给权贵人,贵人竟视为宝物,大宴宾客时拿到席间让大家赏玩。申屠敦碰巧也在座,心中知道是鲁生的假东西,就〔对权贵人〕说:“我也有一个古鼎,外形同你的鼎极为相似,只是不知道哪座是真的。〞权贵人让申屠敦把鼎拿来看看,看了半晌说:“这鼎确实不是真的。“众宾客也一个接一个地都说:“这鼎确实不是真的。〞申屠敦气愤不过,〔与他们〕 论理不止。众人群起羞辱他。申屠敦无奈,闭口不再作声。回家后,〔他〕感慨地说:“我从今以后终于明白权势完全能使是非颠倒啊!〞龙门子听了笑着说:“申屠敦怎么这么晚才明白这个道理啊?读书人评价文章也是这样啊。〞
3.6.此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意思。①句意:与申屠敦的汉鼎大致相类似,类:相似。②句意:外形同你的鼎极为相似,形:形状,外形。
3.7.此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翻译文言文句子要尽量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直译和意译相结合。句中重点词语有:“金工〔铸金的工匠〕〞、“象〔模仿〕〞,句意为:叫了铸金的工匠仿照它的样子铸一个鼎。故答案选D。
3.8.此题考查内容理解和概括。梳理语段内容,根据相关语句来概括。题干中要求找出原文中表示“行为〞的内容,因此不要错找为众宾对申屠敦之鼎的评价,因此可以确定为“共辱之〞;这一行为的产生正是因为权贵认为申屠敦之鼎是假的而产生的,因此是众宾对权贵的讨好与巴结,可以看出他们的趋炎附势、阿谀奉承的心理;而故事所讲述的主要内容就是众宾因权贵的话和态度而附和,并且宋濂最后一句话说读书人评价文章也是这样,因此挖苦抨击的是社会上读书人迎合权贵或读书人也会被权贵左右自己的是非判断。
四、现代文阅读
4.【解析】【点评】〔1〕词语的指代意义一般就在该词语的上下句之中,考生要结合语境去寻找,并能用简练的语言准确概括。
〔2〕此题考查学生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的差异。
〔3〕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筛选概括能力。考生应该仔细阅读材料,把握材料内容,抓住关键段落和关键语句进行能概括,语言要简练。
〔4〕解答此类题型,首先要了解说明文的常用说明方法及特征,然后必须要结合文段的内容的来分析说明方法,然后根据文章的内容或者文段的内容所表达出来的说明对象的特征来分析作用即可。
〔5〕说明文段落之间能否互换,一定要在理解每一段说明内容的根底上,明确文章的说明顺序,然后按照说明顺序的特点进行答复即可。
4.9.此题主要考查词语在文中的含义,在解答题目的时候需要注意答复词语的指代义而不是语境义。注意“高光表现〞在文中的具体位置,再根据语境,结合文章内容得出答案。由“如此高光表现〞可知,“高光表现〞的意思是前文的某一句,在文段中可找到“局部“神作〞甚至能够辐射影视、游戏、动漫等多个行业,实现全版权开发〞一句,即为“高光表现〞的意思。
4.10.此题考查说明文中的内容理解,需要学生在结合文章具体句子的情况下。对每个选项中的内容进行分析。再根据问题得出答案。
A.“但〞表示转折,不是起强调作用;
B.“原生时代〞的作品也包含资本的积累,而不是仅只有“免费〞;
C.表述不全面,还有一些“当红IP〞的影响;
故答案选D。
4.11.此题主要考查文章内容的概括,需要让学生确定答题范围,之后再确定说明对象和段落中的说明的内容进行寻找和答题。三个自然段概括为两个空,从文中看,⑤⑥段为一个局部,⑦段为一个局部,概括时找到说明对象,⑤⑥段主要是说网络文学带来的影响,⑦段那么主要说网络文学的商业模式和影响,据此抓住文中的关键字作答即可。
4.12.此题考查说明方法的判断与作用分析。解答此题要了解常用的几种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再结合句子作出判断分析。根据第⑦段画线内容具体数字“4178章〞“1000多万字〞“写了11年〞等,看出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而具体拿?武神空间?和?从零开始?两本书做例子解说,是运用看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再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其作用即可。
4.13.此题主要考查段落互换的相关内容,首先需确认段落大意,之后再根据说明顺序和上下文之间的联系进行答复。⑤⑥两段分别讲解网络文学走进人们的生活到拓展到国外,两者之间采用影响力由小到大的逻辑顺序进行讲解,所以不能互换。
5.【解析】【点评】〔1〕形声字、形近字和多音字的掌握除了要强化记忆之外,平时还要多留心、多总结,根据词语的含义灵活掌握。
〔2〕插叙,是在记叙的过程中,由于表达的需要,暂时中断表达的线索,插入另一个或几个与中心事件有关的情节的表达方式。插叙有如下作用:照应题目;对主要情节起补充、衬托的作用;推动情节开展;突出人物性格;突出主题。
〔3〕此题考查学生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的差异。
〔4〕文章题目的理解从这几方面思考:①文章的线索;②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③揭示文章中心;④吸引读者、新颖;⑤语意双关;⑥具有象征意义;⑦是作者感情的出发点。做此题结合题目的本意,然后认真阅读文章,从文章內容、中心等方面去解析。
〔5〕此题考查学生对文中重点句子含义的理解分析能力。做此类题目先解释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什么,然后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句子的意思和所表达的人物情感。
5.14.此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情况,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天赋〞在这里是天资的意思,注意“赋〞字右下角不要加撇。
5.15.此题考查插叙的辨析以及其作用的分析。学生首先能够明确此题考点,其次能够辨析记叙顺序的类型,最后结合段落作用和插叙的答题思路进行解答。划线局部补充交代了老余与书法结缘的经过,丰富了文章内容,也使读者明白了厨师老余为什么如此酷爱书法,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开展。
5.16.此题的关键在于对于人物形象和主旨把握。此题首先得分析段落内容,接着结合上下文可以知道,主人公最在意的是菜的品质,因此不管他的店在哪里,影响菜品的事都不会做,所以和C选项中“在山高林密的环境中吃,味道才最正宗〞有冲突。故答案选C。
5.17.此题考查标题的妙处。记叙文题目的作用常见的有以下几类: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作为文章线索〔文章情节围绕这一线索展开〕;作者感情的出发点;语带双关;是全文的“文眼〞〔提示文章中心〕;吸引读者兴趣。一个标题往往同时具备多种作用,答题时要进行全面分析。文章标题名为“厨师的书法〞,写厨师不言其厨艺,却强调其书法,新颖别致,能吸引读者,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把“书法〞放在题目中加以强调,突出了老余对书法的热爱以及淡泊名利的崇高精神境界,使读者印象深刻。
5.18.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感知以及重点语句的理解。从“老余技艺满身,会做菜还能聊天。老余聊天,并非瞎扯。他是海聊,神聊,就如说书一般,娓娓道来,使人如沐春风〞可知,老余不仅会做菜,还擅长聊天;从“但老余最好的本领,乃在书法〞“他一钻进书房,身上的烟火气就消了,就有了书卷气,有了沉静气。他习的是王羲之的帖〞可知老余擅长书法;通过“我〞与老余关于“途中〞的对话,表现老余不求名利,只求内心的愉悦与丰盈,他是一个内心通透的人;从“做菜跟书法,还有一个相通的地方,就是永远没有第一,也永远没有终点——不过都是‘途中’〞可知,他享受的是生活的过程。
6.【解析】【点评】〔1〕拟写新闻标题,其实质就是对新闻导语的高度概括与归纳。因此,只要快速而准确地找出新闻话语材料中的导语句(或段),再在此根底上,筛选出有效的要点(或关键)可题就容易解决了。
〔2〕此题考查学生结合语境补写句子的能力。学生一定要认真阅读题干,从整体上把握各自的观点和看法,然后仔细揣摩上下句之间的联系,最后用简洁、准确的语言连贯起来即可。
〔3〕此题考查学生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的差异。
6.19.此题考查拟写新闻标题的能力。材料一的关键点主要有两个,一是有多家媒体作为主体,二是“逆行者〞成为热词,将两者结合之后可以得出答案内容。
6.20.此题考查对材料信息的把握及适当拓展能力。材料二中给出了“逆行者〞的具体人群,包含着各行各业的人们,他们共同的精神所表达的就是为了国家、民族、人民而不断牺牲奉献的人们;根据上下文语境需要注意的是第一空应该填写的是一个“不完美〞的答案,即相当于浅层含义,在第二空要对“逆行者〞下定义时需要填写一个广义的范围,即相当于深层含义。
6.21.此题考查对热点词语或事件的了解及理解能力。D.“神兽〞一词包含了父母对孩子既爱又无奈的情感,但更多的是偏于调侃含义,“内心的解脱与无奈〞这一表述并不适宜;故答案选D。
五、作文
7.【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全命题作文。首先,审题。作文只给出一个题目——?走进了一片新天地?,除此以外没有其它要求,也没有体裁的限制,因此我们可以发挥的空间比拟大。考生可以根据自己擅长的方面,选择写成记叙文或议论文。题目很明显缺少一个写作对象,这就留给我们发挥的余地:是谁走进一片新天地呢?可以是“我〞、“他〞或者是“她〞;“走进〞强调的是过程,即文章重点要抓住“如何走进〞来展开详写;“一片〞限制性词语强调的是一个,不能写出两个新天地;“新〞既可也以写陌生的天地,也可是熟悉的天地有新的发现和体验。其次,立意。“天地〞意思是一片空间,如果只是现实当中的空间,那么文章的内涵就没那么深刻了。因此这里的“天地〞既可以是说因为某件事情让人获得一种前所未有的感受,也可以指发现原本熟悉的事物中有独特的另一面,写作的时候要注意突出“新〞的体会。明确这篇文章体裁,如果写记叙文,可以从自己经历过的事入手,叙写自己因为某事而感到豁然开朗,或得到了新的、不一样的体会感悟。用生动的修辞手法和细致的描写方法,表现文章主旨,也可以选择用两三件事情来进行表现,让主题更加鲜明;如果写议论文,那么可以从知识经验的成长或者思想领悟进步等角度入手。需要选择一些能够表现论点的相关事例作为事实论据,还应该有名人名言作为道理论据,如此才能显得文章论据充分。最后,结构。记叙文可以抓住身边小事表达,比方校园师生、同学间的一件事有“新〞体会,比方友情的新天地;从家庭中平凡之中体会“新意〞,比方母亲的啰嗦也是爱;个人生活新发现,比方兴趣爱好中掌握新的技能、有新的体验;对社会中事件有新的认识,比方疫情之下的人物形象的认识,韩红不仅是歌手也是身体力行的慈善家等;对传统文化“新〞的认识和思考。记叙文的开篇,我们可以使用倒叙法、题记法、环境描写、修辞法,使文章更吸引人;中间局部需要用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的品质特征,点明这件事使你感到不一样的体会;结尾可以照应开头、再次点题,也可以将自己的感情进行深化,让文章收尾干脆有力。议论文可以用排比开篇,显得文章更有气势,并且亮出论点,接着用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进行论证,综合运用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和比照论证,让议论更有说服力,最后再次点明观点,收束全篇。
【点评】命题作文首先要审好题。不管遇到什么样的题目,都要咬文嚼字,仔细琢磨,找出题目的关键字眼在哪儿?找准它,根据它弄清题目的要求、重点和范围,确定文章的中心。确定好文章的中心之后,就需要围绕中心选取最能表达中心的材料。确定中心,选好材料以后,就需要列出一个简要的提纲,确定先写什么,再写什么,后写什么。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年上海市松江区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文言文,现代文,综合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1年上海市松江区中考语文二模试卷,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文言文,现代文,综合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上海市松江区中考语文三模试卷,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文言文,现代文,综合运用,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