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专题复习 专题十 化学实验基础第3讲 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备课件PPT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221784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 专题十 化学实验基础第3讲 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备课件PPT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221784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 专题十 化学实验基础第3讲 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备课件PPT03](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221784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 专题十 化学实验基础第3讲 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备课件PPT04](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2217849/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 专题十 化学实验基础第3讲 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备课件PPT05](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2217849/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 专题十 化学实验基础第3讲 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备课件PPT06](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2217849/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 专题十 化学实验基础第3讲 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备课件PPT07](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2217849/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 专题十 化学实验基础第3讲 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备课件PPT08](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2217849/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 专题十 化学实验基础第3讲 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备课件PPT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2217849/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 专题十 化学实验基础第3讲 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备课件PPT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2217849/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 专题十 化学实验基础第3讲 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备课件PPT03](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7/12217849/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 专题十 化学实验基础第3讲 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备课件PPT
展开1.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1)O2的实验室制法
(2)CO2的实验室制法
(3)H2的实验室制法
(4)NH3的实验室制法
(5)Cl2的实验室制法
2.实验室制备气体的发生装置
3.常见气体的收集方法
5.气体检验中干扰因素的排除气体检验中干扰因素的排除方法一般是先检验出一种可能具有干扰性的气 体,并除去该气体,而且要确认该气体已经除尽,再检验其余气体。如在SO2存 在的条件下检验CO2,可设计如下检验思路:品红溶液检验SO2→酸性高锰酸 钾溶液除去SO2→品红溶液检验SO2是否除尽→澄清石灰水检验CO2。与此 类似的还有在SO2存在的条件下检验乙烯等。
1.气体的净化(1)原理:酸性杂质用 碱性物质 吸收;碱性杂质用 酸性物质 吸收;易溶 于水或能与水反应的用水吸收;还原性杂质可用 氧化性较强的物质 来吸 收或转化;氧化性杂质可用 还原性较强的物质 来吸收或转化。(2)装置
二、气体的净化和尾气处理
2.尾气的处理通常有毒和有污染的尾气必须适当处理。常见仪器: (1)吸收溶解度较小的尾气用图 A 装置。(2)吸收溶解度较大的尾气用图 B 或 C 装置。(3)CO等气体可用点燃或收集于气球中的方法除去,如图 D 或 E 。
及时提醒 (1)具有氧化性的干燥剂(如浓硫酸)不能干燥具有还原性的气体(如H2S、HI等)。(2)不能用CaCl2干燥NH3,因为CaCl2与NH3能发生反应。(3)当气体中含有多种杂质时,若采用洗气装置除杂,通常是除杂在前,干燥在 后。若用加热装置除杂,通常是干燥在前,除杂在后。(4)尾气处理装置应与大气相通,如图所示装置不能作为尾气处理装置。
(7)用饱和Na2CO3溶液可除去Cl2中混有的HCl ( )(8)用灼热的铜粉可除去CO中混有的O2 ( )(9)实验室制备Cl2时,可用石灰水进行尾气处理 ( )(10)实验制备NH3时,可用CCl4吸收多余的NH3 ( )
2.气体制备实验中注意事项。(1)加热操作要求①使用可燃性气体(如:H2、CO、CH4等)加热来制备物质时,先用 原料气赶 走系统内的空气 ,再 点燃酒精灯加热 ,以防止爆炸。②制备一些易与空气中的成分发生反应的物质(如H2还原CuO的实验),反应 结束时,应先 熄灭酒精灯 ,继续通 原料气 至试管冷却。(2)实验室装置要求①制备在空气中易吸水、潮解以及水解的物质(如Al2S3、AlCl3等),往往在装 置的末端 再接一个干燥装置 ,以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装置。
②用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吸收测定实验中生成CO2的质量时,在干燥管前连盛有无水CaCl2的U形管,在干燥管后再连一个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前一个的目的是 干燥CO2 ,后一个的目的是 防止空气中的CO2和H2O(g)进入装置 。
3.欲对Cl2进行干燥、吸收,需选用下列装置中的 ②④ (填写序号)。
考点一 气体的制备和收集
题组一 气体的制备原理及发生装置的选择
1.用如图装置制取、干燥并收集选项中的四种气体(a、b、c表示相应仪器中 加入的试剂),其中可行的是 ( )
解析 NO2会与NaOH发生反应而被吸收,所以不能用NaOH溶液净化,错误; 浓硫酸与金属铜的反应需在加热的条件下进行,而本实验装置不能加热,且 SO2会被酸性KMnO4溶液除去,错误;氨气密度比空气小,不能用向上排空法收 集,错误;盐酸与碳酸钙在常温下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浓硫酸作干燥剂干 燥二氧化碳,并且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可用向上排空法收集,正确。
A.若A为浓盐酸,B为KMnO4晶体,C中盛有紫色石蕊溶液,则C中溶液最终呈红色B.实验仪器D可以起到防止液体倒吸的作用C.若A为浓氨水,B为生石灰,C中盛有AlCl3溶液,则C中溶液先产生白色沉淀,然后沉淀又溶解D.若A为浓硫酸,B为Cu,C中盛有澄清石灰水,则C中溶液变浑浊
2.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将液体A逐滴加入固体B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解析 若A为浓盐酸,B为KMnO4晶体,二者反应生成氯气,把氯气通入紫色石 蕊溶液中,氯气与水反应生成HCl和HClO,HCl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HClO具 有漂白性,使溶液褪色,C中溶液最终无色,A错误;球形干燥管D的中间部分较 粗,可以盛放较多量的液体,倒吸的液体靠自身重量回落,因此可以防止液体 倒吸,B正确;若A为浓氨水,B为生石灰,滴入后产生氨气,氨气溶于AlCl3溶液中 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但氢氧化铝不溶于弱碱,所以C中产生的白色沉淀不 溶解,C错误;若A为浓硫酸,B为Cu,反应需要加热才能发生,如果不加热,则没 有二氧化硫气体产生,C中溶液无变化,D错误。
名师拓展百变的“启普发生器” 启普发生器(如图a所示)
(1)用启普发生器制取气体的三个条件:块状固体与液体反应;不需加热;生成 的气体难溶于水。(2)使用方法:使用时,打开导气管上的旋塞,球形漏斗中的液体进入容器与固 体反应,气体的流速可用旋塞调节。停止使用时,关闭旋塞,容器中的气体压 强增大,将液体压回球形漏斗中,使液体和固体分离,反应停止。
题组二 气体收集装置的选择和利用
3.用于干燥、收集并吸收多余气体的装置如图所示,下列方案正确的是 ( )
解析 HCl能和碱石灰反应,故不能用碱石灰干燥,故A错误;NH3密度比空气 小,导气管应该“短进长出”,故B错误;SO2属于酸性氧化物,能和氢氧化钠溶 液反应,所以可以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SO2,氯化钙为中性干燥剂,可以干燥SO2气体,故C正确;NO能与O2反应,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并且NO不能和氢氧化钠反应,所以不能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NO,故D错误。
4.下图为中学化学实验中的常见实验装置。(1)装置A可用于制备多种气体,请写出用A装置制备下列气体时,圆底烧瓶和分液漏斗中应装的化学试剂。
MnO2和H2O2溶液 (或Na2O2和H2O)
生石灰和浓氨水 (或NaOH固体和 浓氨水等)
Na2SO3固体和浓硫酸
(2)装置B可用于收集多种气体,若要用于收集氨气,则进气管为 b ;若要收 集NO,简述用装置B收集NO的方法: 将集气瓶中装满水,塞上塞子,从b端通 入NO气体,从a端排出水 。
题组三 常见仪器的组装使用
5.按照从左向右的顺序连接下列实验仪器,能证明亚硫酸的酸性强于次氯酸 的是 ( )
A.①③②⑤④⑥ B.①③⑥⑤④C.①②③⑥④⑤ D.①②⑥⑤④
解析 漂白粉有强氧化性,SO2有还原性,不能将SO2直接通入漂白粉溶液,可 先用亚硫酸制得CO2,后通入漂白粉溶液,若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可说明酸性:H2SO3>H2CO3>HClO,①中产生SO2,同时含有HCl,用饱和NaHSO3溶液除去HCl, 通入碳酸氢钠溶液,产生CO2,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除去SO2,用品红验证SO2是 否除尽,最后通入漂白粉溶液,故连接顺序为①③②⑤④⑥,故A正确。
6.下列仪器和装置,用橡胶管经过简单连接,可制备收集多种不同的气体(暂不 考虑尾气吸收)。关于这些装置的连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制备收集C2H4:连接a→d→fB.制备收集NO2,连接a→c→fC.制备收集H2S,连接b→c→eD.制备收集NH3,连接b→d→e
名师总结化学实验操作中的先后原则(1)“从下往上”原则以Cl2的实验室制法为例,组装发生装置的顺序是放好铁架台→摆好酒精灯→ 根据酒精灯位置固定好铁圈→垫上石棉网→固定好圆底烧瓶。(2)“从左到右”原则组装复杂装置应遵循“从左到右”的原则,如气体制取实验中装置连接顺序 为发生装置→除杂装置→集气装置→尾气处理装置。(3)先“塞”后“定”原则
带导管的塞子在烧瓶固定前塞好,以免烧瓶固定后因不宜用力而塞不紧或因 用力过猛而损坏烧瓶。(4)“固体先放,液体后加”原则固体试剂应在固定仪器前加入,而液体药品在仪器固定后加入。如实验室用 MnO2和浓盐酸制取Cl2,MnO2应在烧瓶固定前装入,而浓盐酸应在烧瓶固定后 从分液漏斗中缓慢加入。(5)“先验气密性”原则进行与气体有关的实验时,应在装入药品前进行气密性检查。(6)“先验纯”原则可燃性气体在点燃前,必须先检验气体的纯度,否则可能会发生爆炸。
考点二 气体的净化和尾气处理
题组一 常见气体的净化
1.下列有关气体的除杂或收集方法,说法合理的是 ( )A.要除去NO中混有的NO2,可以将混合气体先通过足量水,然后用CaCl2干燥B.CO2中混有的CO气体可用点燃法除去C.除去H2S中混有的水蒸气,用浓硫酸干燥即可D.如图装置只能用来收集CO2,不能收集H2、NH3等
解析 A项,NO中混有NO2时,先通过足量水,NO2与水发生反应得到稀硝酸和 NO,然后通过CaCl2干燥即可得到纯净的NO,正确;B项,由于CO2不支持燃烧, 无法用点燃法除去CO2中混有的CO,可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CuO,利用CO 的还原性将CO除去,错误;C项,H2S具有还原性,能被浓硫酸氧化,错误;D项,用 题图装置收集气体时,从a端进气可收集CO2等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从b端进 气可收集H2、NH3等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错误。
2.除去SO2中混有的HCl、H2O时,混合气体依次通过的试剂是 ( )A.饱和NaCl溶液、浓硫酸 B.饱和NaHCO3溶液、碱石灰C.饱和NaHSO3溶液、浓硫酸 D.品红溶液、碱石灰
解析 HCl与NaHSO3发生反应生成SO2,而SO2不与饱和NaHSO3溶液反应,故 用饱和NaHSO3溶液除去HCl,用浓硫酸除去H2O。
名师归纳气体除杂原则(1)不引入新的杂质。如除去甲烷中的乙烯不能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因为酸 性高锰酸钾溶液会氧化乙烯生成二氧化碳,又引入了新的杂质。(2)不减少被净化气体的量。如除去CO2中混有的SO2,不能用NaOH溶液,而应 该用饱和NaHCO3溶液。
题组二 有害气体的尾气处理方法
3.双球洗气管是一种多用途仪器,常用于除杂质、气体干燥、气体吸收等实 验操作。下图是一个以双球洗气管为尾气处理装置,用吸收剂X吸收气体Y 的实验操作,其中符合事实的组合是( )
解析 A项,Cl2在饱和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很小,不能被吸收,错误;B项,HCl 极易溶于水,极易被吸收,正确;C项,SO2能用浓硫酸干燥,但不能被吸收,错误; D项,NO有毒,不能直接排放到大气中,且NO不能与NaOH溶液反应,不能被吸 收,错误。
4.MnSO4·H2O是一种易溶于水的微红色斜方晶体,某同学设计下列装置制备 硫酸锰: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装置Ⅰ烧瓶中放入的药品X为铜屑B.装置Ⅱ中用“多孔球泡”可增大SO2的吸收速率C.装置Ⅲ用于吸收未反应的SO2D.用装置Ⅱ反应后的溶液制备MnSO4·H2O需经历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 滤、洗涤及干燥的过程
解析 Cu与浓硫酸常温下不反应,X不可能为Cu,A项错误。
名师归纳常见改进的尾气吸收装置
1.(2020课标Ⅰ,9,6分)下列气体去除杂质的方法中,不能实现目的的是 ( )
解析 A项,二氧化硫也有较强的还原性,也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不能 实现除杂目的;B项,饱和的食盐水可以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气体,同时可以降 低氯气的溶解度,可达到除杂的目的;C项,杂质氧气会与灼热的铜丝反应,生 成氧化铜固体,而氮气不会与铜反应,能达到除杂的目的;D项,混合气体通过 氢氧化钠溶液,NO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而NO2会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 成硝酸钠、亚硝酸钠和水,能达到除杂的目的。
2.(2019课标Ⅲ,12,6分)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
3.(2019江苏单科,5,2分)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用经水湿润的pH试纸测量溶液的pHB.将4.0 g NaOH固体置于100 mL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配制1.000 ml·L-1 NaOH溶液C.用装置甲蒸干AlCl3溶液制无水AlCl3固体D.用装置乙除去实验室所制乙烯中的少量SO2
4.(2019天津理综,4,6分)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能达到目的的是( )
第38讲 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备-备战2024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精品课件(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第38讲 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备-备战2024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精品课件(全国通用),共3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发生装置,气体的收集方法,收集Cl2,收集CO2,收集H2S,收集HCl或NH3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件 第4章 第24讲 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备、净化和收集: 这是一份新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件 第4章 第24讲 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备、净化和收集,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策略,真题演练明确考向,课时精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备战2023高考】化学总复习——专题讲座(四)《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备、净化和收集》讲义: 这是一份【备战2023高考】化学总复习——专题讲座(四)《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备、净化和收集》讲义,文件包含备战2023高考化学总复习专题讲座四《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备净化和收集》讲义解析版docx、备战2023高考化学总复习专题讲座四《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备净化和收集》讲义原卷版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0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