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2届高中地理二轮专题复习高考必练必备(解析版)
2022届高中地理二轮专题复习高考必练必备 专题十 考点2 区域特征分析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届高中地理二轮专题复习高考必练必备 专题十 考点2 区域特征分析学案,共7页。
(2018·全国文综Ⅲ)澳大利亚(如图1)某地区降水稀少,自然景观极度荒凉,气温年较差大,夏季最高气温可达50℃,冬季气温较低。早年,该地区的矿工经常在矿井里躲避炎热天气,长此以往便形成了具有当地特色的地下住宅(如图2)。据此完成1~3题。
1.该类地下住宅可能分布于图1所示的( )
A.①地附近 B.②地附近
C.③地附近 D.④地附近
2.该类地下住宅通天井的主要作用是( )
A.收集雨水 B.方便通信
C.增加采光 D.通风换气
3.推测该类地下住宅( )
①室温不变 ②冬暖夏凉 ③类似黄土高原的窑洞 ④类似草原的蒙古包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 1.B 2.D 3.B
解析 第1题,B对:读图可知,②地位于澳大利亚中南部,属于热带沙漠气候,符合该地区降水稀少,自然景观极度荒凉的特征。A错:①地属于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与该地区气候特征不符。C错:③地属于热带草原气候,一年分为干湿两季,与该地区气候特征不符。D错:④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自然景观丰富,与该地区气候特征不符。第2题,读图可知,通天井直通地下住宅,其主要作用是通风换气,不可能是为了收集雨水,A错、D对。通信与通天井没有关系,B错。由图可知,通天井的深度较大,采光作用不大,C错。第3题,该地下住宅位于厚厚的土体和岩石之下,受不到太阳辐射的影响,因此具有冬暖夏凉的特点,但是达不到室温不变,①错、②对;这与我国传统民居——黄土高原的窑洞相类似,窑洞是在厚厚的黄土层之下的住宅,具有冬暖夏凉的特点,③对;而内蒙古草原的蒙古包则是适应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的草原地区风大的特点,同时利于搬迁,适于草原地区的游牧生活,是当地居民适应气候条件为主导的地理环境的结果,利于当地的生产生活,④错。故选B。
区域地理环境特征
(1)地理位置特征
(2)主要自然地理特征
(3)主要人文地理特征
下图示意印度尼西亚加里曼丹岛达雅克人聚居的高脚屋。据此完成1~2 题。
1.图中民居建筑特色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当地( )
A.多高大笔直的白桦林
B.气候干热
C.蚊虫、毒蛇、洪水多
D.地形平坦
2.目前该特色民居在当地越来越少带来的影响是( )
A.民居文化多元性减弱 B.加剧了当地生态破坏
C.加快当地城镇化速度 D.居民环境适应力降低
答案 1.C 2.A
解析 第1题,根据材料可知,加里曼丹岛为热带雨林气候,当地典型植被是热带雨林,A错;加里曼丹岛气候湿热,蚊虫、毒蛇、洪水多,高脚屋架空的目的是通风防潮,防虫、防蛇、防洪,其房顶呈“人”字形,易于排水,底层是饲养家禽,堆放柴草的地方,B错,C对;加里曼丹岛上多丘陵,地形起伏较大,D错。第2题,特色民居是优秀传统文化的体现,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导致该地区特色民居越来越少。特色民居的减少,减弱了民居文化的多元性,不利于特色民居的保护;特色民居减少并不能加快该地的城镇化速度;高脚屋的减少,一定程度上会减少乱砍滥伐,有利于当地生态恢复;科技进步能提高当地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
(2020·安徽太和一中期末)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七百弄乡(位置见图1)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区,“弄”在瑶语中指山间深洼地。当地瑶族人从弄底开始,环绕弄底用小石块垒出一级又一级的梯田,依山而上,构成一个又一个同心圆梯田,形成奇特的“龙卷地”景观,梯田上主要种植玉米而不是水稻。目前,为了摆脱贫困,当地政府鼓励“龙卷地”居民向外搬迁。图2示意“龙卷地”景观。据此完成3~5题。
3.七百弄乡“龙卷地”景观形成的自然原因是当地( )
A.平均海拔高,山间洼地降水丰富
B.峰丛洼地多,土地资源短缺
C.地势起伏大,气温垂直差异显著
D.植被稀疏,风化碎屑物质多
4.七百弄乡“龙卷地”种植的粮食作物主要是玉米而非水稻,是因为( )
A.水源供给不稳定 B.玉米生长期短
C.当地劳动力短缺 D.土壤浅薄贫瘠
5.为了摆脱贫困,当地政府鼓励“龙卷地”居民向外搬迁,这说明“龙卷地”( )
A.滑坡灾害频发 B.石漠化较严重
C.土地承载力低 D.机械耕作困难
答案 3.B 4.A 5.C
解析 第3题,七百弄乡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区,土地资源短缺,当地人在峰丛洼地中开垦梯田,B对。第4题,七百弄乡“龙卷地”种植的粮食作物主要是玉米而非水稻,是因为该地位于喀斯特地貌区,地表水缺乏且下渗严重,季风气候区降水季节变化大,水源供给不稳定,A对。该地位于亚热带,作物生长期长,B错。当地能够修建工程复杂的梯田,说明劳动力丰富,C错。玉米喜温喜肥,故土壤浅薄贫瘠不是主要原因,D错。第5题,为了摆脱贫困,当地政府鼓励“龙卷地”居民向外搬迁,这说明“龙卷地”土地承载力低,容易造成生态破坏,C对。修建梯田使水土流失减轻,降低滑坡灾害及石漠化的发生几率,A、B错。机械耕作困难不是人口外迁的原因,D错。
考点练
(2020·湖南省邵东一中月考)格陵兰岛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岛屿,全岛85%的地面覆盖着平均厚达2 300米的冰川,经济收入主要依赖海洋渔业。读图完成1~3题。
1.格陵兰岛人口主要分布在( )
A.北部冰原 B.中部高原
C.东南部沿海 D.西南部沿海
2.下列关于格陵兰岛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大部分地区常年盛行东北风
B.渔民主要在甲处捕捞北极虾
C.12月可乘船在乙处拍摄子夜太阳
D.南北距离约1 110千米
3.目前格陵兰岛发展海洋渔业面临的主要困难是( )
A.劳动力不足 B.国土面积狭小
C.渔业资源匮乏 D.交通运输不便
答案 1.D 2.A 3.D
解析 第1题,格陵兰岛2/3在北极圈以北,纬度高,气温低,气候寒冷,冰雪覆盖,西南部受西格陵兰暖流影响气温略高,无永冻层,因此人口主要分布在西南部沿海,选D。第2题,格陵兰岛位于60°N以北地区,处于高纬度,受极地东风带的影响,常年盛行东北风,A正确;甲地位于海洋永冰区,洋面终年封冻,B错误;乙地位于北极圈以北,12月为极夜期,太阳终日在地平线下,无法拍摄子夜太阳,C错误;格陵兰岛南北相差约23°,南北距离约2 553千米,D错误。第3题,目前海洋捕捞机械化程度较高,对劳动力需求量少,A错。格陵兰岛面积大,B错。格陵兰岛位于寒暖流交汇处,渔业资源丰富,C错。格陵兰岛陆上冰川覆盖,沿海为永冰区和浮冰区,水陆交通不便,D对。
黄土塔古建筑群被称为“蜂巢屋”,是最古老的人类聚居地之一。“蜂巢屋”一般利用茅草和泥土筑造,由3~4个相连的土塔状建筑构成,墙体厚达80厘米。下面左图为“‘蜂巢屋’分布示意图”,右图为“‘蜂巢屋’景观图”。读图完成4~5题。
4.“蜂巢屋”反映出当地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
A.地形崎岖 B.气候干旱
C.森林密布 D.河湖众多
5.“蜂巢屋”建筑结构的主要作用是( )
A.夏季通风 B.夏季排水
C.冬季采光 D.冬季保温
答案 4.B 5.D
解析 第4题,蜂巢屋用泥土筑造,抵抗流水侵蚀的能力弱,说明当地气候干旱、降水少,B对、D错;蜂巢屋由若干个土塔状建筑相连,说明地形平坦,A错;蜂巢屋原料为茅草和泥土,并非木材,C错。第5题,“蜂巢屋”状如蜂巢,窗户较小,墙体较厚,冬暖夏凉,D对。但不利于通风、采光,A、C错。气候干旱,降水少,B错。
6.(2020·山东青岛市质检)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广西北海星岛湖原为地势低洼的丘陵地区,后通过筑坝收集雨水、积水成湖,该湖泊拥有1 000多个岛屿,植被茂密,湖汊众多,早期当地利用岛屿种植经济作物,利用湖汊投放饵料进行网箱养鱼。2012年起,当地政府鼓励居民在湖汊处以水体中浮游生物等天然饵料进行鱼类养殖,并采取湖汊养小鱼、开阔水面养成鱼措施,同时大力发展水上旅游业。下图为广西北海星岛湖示意图。
(1)与洞庭湖水域相比,简析星岛湖发展淡水养殖的温度优势条件。
(2)分析当地居民采取“湖汊养小鱼、开阔水面养成鱼”措施的原因。
(3)阐释当地产业经济活动对鱼类生活环境的不利影响。
答案 (1)纬度低,获得太阳辐射多,水温高,年温差小;北部有山地阻挡,冬季风影响小,气温高。
(2)湖汊面积小,水浅、水草多,浮游生物多(水流动性小),饵料丰富;水浅,小鱼大型水生天敌少,成活率高;开阔水面给鱼类更大的生存空间,成鱼生存能力强,饵料种类多且丰富;防止湖汊内水质恶化。
(3)岛上种植经济作物,使用农药、化肥,污染水质;投放饵料,使水质富营养化;旅游活动乱扔垃圾,污染水质环境;旅游船过多,扰动鱼类生活环境。
解析 (1)两地区温度差异,主要从纬度、地形等因素分析。(2)据图可以看出湖汊细长、面积小,水浅、水草多,浮游生物多。湖汊面积小、水流动性小,水草多,形成的鱼类饵料丰富;水浅,大型水生生物不易生存,小鱼大型水生天敌少,成活率高。成鱼体型大,需要的食物量大,开阔水面给鱼类更大的生存、活动空间,成鱼生存能力强,开阔水面饵料种类多且丰富。科学养殖可以防止湖汊内水质恶化。(3)早期当地利用岛屿种植经济作物,使用农药、化肥,污染水质;利用湖汊投放饵料进行网箱养鱼,使水质富营养化;大力发展水上旅游业,导致乱扔垃圾,污染水质环境;旅游船过多,扰动鱼类生活环境。
位置
内容
绝对位置
根据一个地理事物的经纬度来确定该地理事物的区域位置和区域范围
海陆位置
要从所在或相邻的岛屿、半岛、大陆东西岸、大陆内部、大洋东西岸等分析和判断区域的位置
相对位置
山河位置
从山脉分布、走向,河流水系形状、流向等方面分析和判断区域的位置
政治地理位置
根据本国、本地区轮廓,或邻国、邻省轮廓等分析和判断区域的位置
交通地理位置
从交通运输的主要方式及交通网中线、点的分布等方面分析和判断区域的位置
自然要素
内容
地形特征
主要从地形类型、地势高低、海岸线曲直、特殊地貌类型等方面来描述
气候特征
主要从气候类型、气候要素的分布、影响气候的因素、气候对河流的影响、气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等方面分析
河流特征
主要从河流的水系特征、水文特征及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等方面进行分析
植被
主要从植被类型、覆盖率等方面分析
土壤
主要从土壤类型、肥力等方面分析
自然资源
主要从自然资源类型、储量、分布等方面分析
人文要素
内容
农业
主要从区位条件、耕作制度或熟制(热量影响)、作物种类(热量和水分影响)、耕地类型(水分影响)、地域类型等方面分析
工业
主要从工业部门、工业分布、区位条件(如原料产地、工厂和市场三者之间的关系,技术和交通)等方面分析
城市
主要从城镇化水平、城市布局、城市区位因素、城市环境问题等方面分析
交通
主要从交通运输线和交通枢纽、交通运输网的密度、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等方面分析
环境问题
主要从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2022届高中地理二轮专题复习高考必练必备 专题十二 考点2 流域综合开发学案,共7页。
这是一份2022届高中地理二轮专题复习高考必练必备 专题十一 考点2 水土流失学案,共7页。
这是一份2022届高中地理二轮专题复习高考必练必备 专题三 考点2 河流学案,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