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课件课件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8/1221214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课件课件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8/1221214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课件课件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8/1221214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课件课件第4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8/12212144/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课件课件第5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8/12212144/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课件课件第6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8/12212144/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课件课件第7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8/12212144/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课件课件第8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8/12212144/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4课 明朝的统治多媒体教学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4课 明朝的统治多媒体教学课件ppt,共2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一明朝的建立,朱元璋,二朱元璋强化皇权,布政司民政,按察司刑狱,都司军政,殿阁大学士,改革行政机构,锦衣卫,锦衣卫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据档案记载,南薰殿旧藏了中国历朝历代的皇帝、皇后画像75幅,其中皇帝画像63幅,大多数皇帝都只有一幅画像,其中画像最多的是明太祖朱元璋,他一人就有13幅画像。而让人不解的是,这13幅画像画的都是朱元璋,却画了截然不同的两个相貌(见图)。
你认为为什么会留下两幅相貌截然不同的朱元璋画像?
1)元朝末年,政治十分腐败,各级官吏竭力搜刮民财,导致社会动荡,民不聊生。
2)1351年,黄河下游地区爆发农民起义,很快发展到江淮地区,出现了多支反元队伍。其中,朱元璋领导的队伍逐步强大,先是消灭东南各地群雄,然后向北进军。
1368年,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定都应天府(今江苏南京),他就是明太祖。
1368年,明军攻占元大都,结束了元朝对全国的统治。
时 间:1368年 建立者:朱元璋 都 城:南京(1368—1421) 北京(1421—1644)
朱元璋(1328—1398),明朝开国皇帝,太祖,濠州钟离人(今安徽凤阳人)。幼年曾为地主放牛,后入皇觉寺做了和尚。1351年,红巾军起义爆发,次年朱元璋投奔了濠州起义军郭子兴的部队,此后多次立下战功,被郭子兴视为心腹。郭子兴死后,朱元璋就领导了这支起义部队,在扫灭各地割据势力以及元朝在中原的残余势力之后,于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今南京)称帝,建立明朝。
1)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取消行中书省,设立“三司”,将原来行中书省的权力一分为三,互不统属,从而使行省的权力分散。先后分封诸子为王,驻守各地,监控各地,巩固皇室。
2)在中央:废丞相和中书省,权分六部:为进一步集中权力,废除了以往长期存在的丞相制度和中书省,提升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的职权,并使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为分散兵权,朱元璋把原来的大都督府分为中、左、右、前、后五军都督府,将军队调动和武官任命的权力统归兵部,这样皇帝就直接掌握了军事大权。
左丞相——(中书省)——右丞相
2)在中央:设立锦衣卫:为监视官民,朱元璋设立了由皇帝直接指挥的锦衣卫,掌管侍卫、缉捕、刑狱诸事,保护皇帝,镇压官民。后来,明成祖又成立了同类机构东厂。这两个机构合称“厂卫”,成为皇帝的耳目和爪牙。
职能:“锦衣卫”是由皇帝的侍卫亲军组成,归皇帝直接指挥。它兼管侦察、逮捕和审讯等事。东厂是明成祖时设立的,由皇帝的亲信宦官组成,也归皇帝直接控制。
特点:由皇帝直接指挥,不受法律约束。
明朝首创厂卫特务机构的目的是什么?其有什么影响?
为进一步加强对官吏百姓的控制。 (直接目的)
巩固皇权,强化专制统治。(根本目的)
厂卫机构成为专制皇权的可靠机构,进一步强化了皇权。
联系现实,根据你们所了解的法律知识,你们认为特务机构锦衣卫侵犯了公民的哪些权利?对社会造成了哪些影响?
侵犯了人民的人身自由权、平等权、政治权、名誉权等等。 设立特务机构锦衣卫,有利于皇帝对臣民的监视和侦查,加强了君权。对维护中央集权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这种特务统治使得臣民们终日诚惶诚恐,唯命是从,凡事按部就班,不求进取;同时,这种做法也使法律受到严重破坏。司法机构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1)地方和中央的各个部门,既互不统属,又互相牵制,各自直接向皇帝负责,这样就使皇权高度集中,君主专制大为加强。
2)在实现大权独揽后,朱元璋以明朝祖宗的身份立下“祖制”,明确规定子子孙孙不得改变他的做法。
1)内容的变化: 严格规定考试的题目必须来自“四书”“五经”;考生对题目的解释,必须是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标准,不得自己随意发挥。否则,考生就会被认为是离经叛道,即使文章做得再好,也不可能录取。
2)文体的变化: 明朝科举对考生答卷的文体格式、段落划分,都有严格的规定,要求答卷由八个部分组成,其中后四个部分为主体,每部分要有两股对仗文字,因此称为“八股文”。
秀才举人 (省级乡试)进士 (中央会试和殿试)
第一名:状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
3)局限性:八股文内容生疏,形式呆板,又脱离实际,禁锢思想。应试的人为了能够被录取,只有死读“四书”“五经”,成为皇帝旨意的顺从者。
文体严格限于八股文,僵化呆板
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不利于社会进步,以消极影响为主
比一比:明朝的八股取士与唐朝的科举制度有什么不同?
中国古代帝王曾经采取过哪些措施来加强思想专制?
秦始皇实行焚书坑儒;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明朝实行八股取士。
明朝时,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在前代基础上继续发展。
1)农业:明代引进了原产于南美洲的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等。
2)手工业:棉纺织——苏州 制瓷——景德镇
3)商业:明朝的商品经济相当活跃。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还出现了数十座较大的商业城市。许多富人携带重金,积极从事商贸活动,出现了有名的商帮,如山西的晋商、安徽的徽商。
1 明朝建立是在( )A 13世纪60年代B 13世纪80年代C 14世纪60年代D 14世纪80年代
2 下列史实与朱元璋有关的是( )①建立明朝 ②废丞相权分六部 ③设立内阁大学士 ④设立东厂西厂等特务机构A.①③④ B. ①②③C.①②③④ D. ①②④
3明朝时,科举考试的命题范围是( )A “四书”“五经”B 唐诗C《资治通鉴》D 宋词
4 据考证,“南澳1号”古沉船是一艘明代晚期的商船,船上发现了大量的瓷器。其中最容易找到额瓷器应该是( )A 越窑的青瓷B 邢窑的白瓷C 哥窑的冰裂纹瓷器D 景德镇的青花瓷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4课 明朝的统治优质课件ppt,文件包含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4课《明朝的统治》课件pptx、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4课《明朝的统治》教案docx、第14课明朝的统治mp4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4课 明朝的统治图文课件ppt,共2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三单元明清时期,学习目标,朱元璋强化皇权,丞相上朝仪式的变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4课 明朝的统治教案配套课件ppt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