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3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五年(2017-2021)高考地理真题分项详解(浙江专用)(原卷版)无答案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221037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13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五年(2017-2021)高考地理真题分项详解(浙江专用)(原卷版)无答案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221037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专题13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五年(2017-2021)高考地理真题分项详解(浙江专用)(原卷版)无答案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221037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五年(2017-2021)高考地理真题分项详解(浙江专用)(原卷版+解析版)
- 专题12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五年(2017-2021)高考地理真题分项详解(浙江专用)(解析版) 试卷 2 次下载
- 专题13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五年(2017-2021)高考地理真题分项详解(浙江专用)(解析版) 试卷 2 次下载
- 专题14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五年(2017-2021)高考地理真题分项详解(浙江专用)(解析版) 试卷 2 次下载
- 专题14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五年(2017-2021)高考地理真题分项详解(浙江专用)(原卷版)无答案 试卷 2 次下载
- 专题15 区域经济发展-五年(2017-2021)高考地理真题分项详解(浙江专用)(原卷版)无答案 试卷 2 次下载
专题13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五年(2017-2021)高考地理真题分项详解(浙江专用)(原卷版)无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13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五年(2017-2021)高考地理真题分项详解(浙江专用)(原卷版)无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生态移民工程的成功实施,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8亿吨,河口潮差达4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年6月浙江高考真题)下图为黄土高原局部景观图,该区域内植被多呈斑块状﹑有序地重复出现。完成下面小题。
1. 造成图中地形崎岖不平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 风力沉积 B. 流水侵蚀 C. 冰川侵蚀D. 流水沉积
2. 高原上植被呈斑块状、有序地重复出现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气温 B. 土壤 C. 地形D. 光照
(2021年6月浙江高考真题)近年来﹐我国宁夏、贵州、云南等省区成功实施了生态移民工程,大大改善了移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完成下面小题。
12. 实施生态移民考虑的首要因素是( )
A. 人口密度 B. 交通运输 C. 环境承载力D. 移民意愿
13. 生态移民工程的成功实施( )
①促进了迁入区的资源开发②缓解了迁出区人口老龄化程度③减轻了迁入区的就业压力④实现了迁出区人口的脱贫致富
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
(2021年6月浙江高考真题)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略图。
材料二下表为甘肃青海和宁夏三省区人口、耕地面积和人均粮食产量统计表。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20)》
(1)与甘肃、宁夏相比,简析青海人均粮食产量低的主要原因。
(2)图示地区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从生产活动角度﹐说明该问题的发生过程。
(3)从水资源利用角度,提出图示地区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2021年1月浙江高考真题)洞庭湖区水域与陆地交错,从陆地到水底分布着森林、灌丛、草甸和水生植物等植被类型。完成下面小题。
3.洞庭湖区的植被分布,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
A.垂直分异规律B.地方性分异规律
C.纬度地带分异规律D.经度地带分异规律
4.影响洞庭湖区植被差异的主要因素有( )
①地形②水分③热量④土壤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21年1月浙江高考真题)海草为海洋中的高等被子植物,有“海洋之肺”之称。近年来所罗门群岛种植海草,形成了独特的生态系统。下图为世界部分区域略图。完成下面小题。
5.甲处海底宏观地形是( )
A.海沟B.海岭C.海盆D.裂谷
6.种植海草对当地海洋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有( )
①净化水质②提供农副产品③改变洋流性质④为鱼类提供栖息地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1年1月浙江高考真题)21.将污水和雨水分别用不同的收排系统进行管理是改善城市水环境的重要措施。下图为华北某城市雨污分流收排系统示意图。城市实施雨污分流收排有利于( )
①改变河网,拓展城市空间②改善水质,提高用水效率
③增加蓄渗,减少城市内涝④节约土地,降低资源消耗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21年1月浙江高考真题)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发源于祁连山区的疏勒河,以昌马峡和双塔堡水库为界分上、中、下游。该河中游冲积平原上河床宽而浅,多分汊。受全球变暖影响,近年来该河上游山区径流量增多。下图为疏勒河流域局部图。
(1)疏勒河补给类型主要有 、 和地下水等,该河中下游位于我国三大自然区中的 区。
(2)简述甲地河道多分汊的主要原因。
(3)说出疏勒河上游径流量增多对中下游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
(2020年1月浙江高考真题)互花米草是一种原产于北美的海滩植物,种子可随海浪传播,其茎干密集粗壮,地下根茎发达,耐盐耐淹、抗风浪,能够促进泥沙沉降和淤积,减弱海水交换能力。1979年,我国从美国引进互花米草并种植于河口海岸。完成问题。
17.我国引进互花米草的主要目的是
A.保滩护岸B.消除海滩污染C.增加鱼饵D.防止航道阻塞
18.互花米草在沿海迅速繁殖扩张成为入侵物种,其产生的主要影响有
①生物多样性减少②滩涂大量减少③海水质量下降④滩涂养殖条件改善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2018年11月浙江高考真题)研究表明,我国科尔沁草原在历史时期曾出现过草原与沙漠交替现象。下图为科尔沁草原沙漠化现状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1.导致科尔沁草原土地沙漠化的主要原因是
A.风沙入侵强度的不同B.土地利用方式的变更
C.历史时期气候的变迁D.风力和流水交替侵蚀
12.治理科尔沁草原土地沙漠化宜采取的措施有
①合理用水 ②全面造林 ③禁止放牧 ④生态移民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18年11月浙江高考真题)26.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美国部分区域略图,图中等压线反映某日7时天气形势。
材料二:苜蓿是一种上等饲料,它的根部具有固氮作用。乙地附近某农场采用苜蓿与玉米轮作,用秸秆、残茬覆盖地表,成为一种成熟的保护性耕作方式。
(1)田纳西河流域降水丰富,水汽主要来自于________洋,影响该河流向的主要因素为_________。
(2)与初期阶段相比,美国东北部工业区成长阶段的对外开放程度________,整个区域处于_________(填“平衡”或“不平衡”)的加速发展状态。
(3)此时甲地吹_________风,其风力比乙地_________,乙地将迎来_________(天气系统)天气。
(4)从农业生态保护角度,简述乙地农场发展苜蓿与与玉米轮作的作用。
(2018年11月浙江高考真题)27.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我国某地区略图。
材料二:下表为1975~2014年鄱阳湖水域面积变化(单位:km²)。
(1)图中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甲是_________,该主体工程工程的资源输出地位于我国三大自然区中的_________。
(2)影响图中乙段高铁建设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_,制约因素是_________。
(3)南昌作为所在省的中心地,其服务范围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省内其他城市,便利的交通有利于_________和_________ 的集散,促进南昌成为区域商业中心。
(4)说出21世纪以来鄱阳湖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并简述这种变化对湿地生态功能的有利影响。
(2018年11月浙江高考真题)2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印度河是南亚大河,年输沙量4.8亿吨,河口潮差达4.2米,其流域灌溉农业发达,灌溉用水约占径流量的4/5,灌区主要分布在中下游平原地区。下图为印度河流域示意图。图中甲城和乙地分别是巴基斯坦棉纺织工业中心和棉花生产基地。
材料二:下表为印度河流域干支流径流量比重及不同时段径流量占全年的比例。
材料三:巴基斯坦人口众多,80%的人口集中在印度河平原地区,该国实施“西水东调”工程,在印度河干流和支流①、②兴建大型水库、拦河大坝等水利工程,将河水通过调水渠调入支流③、④,使印度河流域灌溉用水得到保证,灌溉面积扩大。
(1)简述甲城发展棉纺织工业的区位优势。
(2)指出印度河径流补给来源地,并说明不同时段的主要补给类型。
(3)从发展灌溉农业的角度,分析巴基斯坦实施“西水东调”工程的必要性。
(4)从自然灾害角度,评价巴基斯坦“西水东调”工程对印度河三角洲产生的影响。
(2018年4月浙江高考真题)下图为我国西北地区土地荒漢化的主要人为因素构成图。完成下列各题。
13.引起我国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的主要人类活动是
A.农业生产B.工业生产C.交通建设D.居民生活
14.我国新疆治理土地荒漠化,宜采取的措施是
①天山建设高海拔人工草场②环境脆弱区进行生态移民③塔里木河中上游合理控制用水④塔里木盆地中部废弃油田复垦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18年4月浙江高考真题)2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材料一 下图为我国东北地区略图。
材料二 某家具企业在甲地生产家具组件,在沿海大城市设立研发中心,在消费地组装销售,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1)图示地区冬季寒冷,主要因_____高,白昼时间_____(填“长”或“短”),且受冬季风影响大等。
(2)形成乙平原的主要外力作用是_______作用,丙河流一年中有_______次汛期。
(3)该家具企业在甲地布局属于_______指向型。将研发中心设立在沿海大城市便于获得高素质劳动力和市场______,在消费地组装家具可降低______成本。
(4)与图中同纬度地区相比,说明丁地生物种类丰富的原因。
(2017年11月浙江高考真题) 2017年9月29日兰渝铁路全线通车,乘车从兰州到重庆,可看到沿途植被景观变化明显。下图为兰渝铁路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6.从兰州到重庆,图中看到秦岭南北自然植被类型差异明显,造成这种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B.土壤C.水分D.热量
7.修建铁路北段时,适合保护生态的措施是
A.临近城镇设置隔音屏障B.设立栅栏阻止动物穿越
C.铁路多处采用桥梁或隧道D.路基两侧种植常绿阔叶林省级行政区
人口(万人)
耕地面积(千公顷)
人均粮食产量(公斤)
甘肃
2647
5377.0
440
青海
608
290.1
174
宁夏
695
1289.9
540
年份
1975
1985
1995
2002
2007
2014
水域面积
3950
3840
3840
4050
4189
4492
河流
径流量占流域的比重(%)
不同时段径流量占全年的比例(%)
4~6月
7~9月
10~12月
1~3月
印度河干流
53
31
54
8
7
支流①
13
44
36
8
12
支流②
14
28
56
7
9
支流③
4
30
51
8
11
支流④
16
19
64
10
7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专题21 环境保护-五年(2017-2021)高考地理真题分项详解(浙江专用)(原卷版)无答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万年以来全球地表温度变化曲线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20 中国地理-五年(2017-2021)高考地理真题分项详解(浙江专用)(原卷版)无答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98%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19 世界地理-五年(2017-2021)高考地理真题分项详解(浙江专用)(原卷版)无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8亿吨,河口潮差达4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