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1届中考语文专项复习古诗文阅读(共44份 )
- 2021届中考语文专项复习专题一 记叙文阅读(含散文、小说)-考点4 理解标题含意,分析标题妙处 训练(教师版)—2021届中考语文专项复习 试卷 1 次下载
- 2021届中考语文专项复习专题一 记叙文阅读(含散文、小说)-考点6 分析形象特征,鉴别描写方法 训练(教师版)—2021届中考语文专项复习 试卷 1 次下载
- 2021届中考语文专项复习专题一 记叙文阅读(含散文、小说)-考点2 理清文章思路,还原文中语句 训练(教师版)—2021届中考语文专项复习 试卷 1 次下载
- 2021届中考语文专项复习专题一 记叙文阅读(含散文、小说)-考点3 推敲重点词句,品味精彩语言 训练(教师版)—2021届中考语文专项复习 试卷 1 次下载
- 2021届中考语文专项复习专题一 记叙文阅读(含散文、小说)-考点9 畅谈自我看法,生发感悟启示 训练(教师版)—2021届中考语文专项复习 试卷 1 次下载
2021届中考语文专项复习专题一 记叙文阅读(含散文、小说)-考点5 鉴赏表达技巧,分析句段作用 训练(教师版)—2021届中考语文专项复习
展开
这是一份2021届中考语文专项复习专题一 记叙文阅读(含散文、小说)-考点5 鉴赏表达技巧,分析句段作用 训练(教师版)—2021届中考语文专项复习,共8页。
[一](原创)(20分)
茶农老刘
许 锋
去年八月,遇见老刘时,他正在山上卖茶叶。
那山,是甘肃陇南文县碧口镇的山,叫马家山。山高,海拔有一千二百多米。山上有池,叫龙池,不知道从何时起,这峰峦叠嶂间就有了这样一泓池水。
将近晌午,天气闷热。老刘坐在池边低垂的柳树下纳凉。见有人来,忙起身。他的脸色褐红,想必是经年累月晒出来的。
他招呼我坐下,给我泡了一杯“黄金芽”。这种茶我第一次听说,没喝过。我端着杯子细细端详,金黄色的茶芯在沸水中不停起伏,但并不急于舒展;茶水则渐渐呈现淡黄色。一股香气微微散开,轻轻弥漫,在我的鼻翼间摇来摇去。水有点烫,我试着品了一小口,略微有点苦。
我转身去看那硕大的龙池,真像一块巨大的天然绿宝石,镶嵌于青山之间。水面异常平静,偶尔,有蜻蜓点水,碧水微澜。不知躲在哪里的知了,叫声此起彼伏。树梢,不时有画眉鸟飞过,叽叽喳喳,声音婉转。
我跟老刘有一搭没一搭地聊。他说的是陇南话,口音重,好在我也是甘肃人,虽没全听懂,但也八九不离十。
老刘不光卖茶,还有十多亩茶林。
“一亩能种多少株茶树?”
“四百五十株。”
这样一算,一共得有四千多株,那可不算少了。
茶林,是老刘和老伴的营生。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种茶、采茶、卖茶。
“你看,黄金芽,春天是黄的,到秋天就变绿了。”老刘说。正是夏末秋初,一树的叶子半黄半绿。
他还有一片“龙井”。西湖龙井我是知道的,但陇南龙井我第一次听说。见我不信,老刘带我来到茶林,瞧瞧那生“龙井”的树。树不高,叶子正绿,又密。我端详半天,征得他同意,揪下一片叶子,使劲搓了搓。一闻,隐隐地,还真有龙井的味儿。
他的龙井茶,因成色不同,有的一斤能卖上千元,有的仅两三百元。
临走,我加了老刘的微信,买了两袋茶叶。回来一品,味道还不错。
日子散散淡淡,一晃,差不多一年过去了。我在广州时常想起老刘的茶摊。想必,老刘今年的收成不错。果不其然,微信上一聊,黄金芽产了十来斤,龙井产了一百多斤。
“茶叶如韭菜,摘得勤,产得多;摘得缓,产得少。”老刘说。
老刘还说,很久以前,他靠手工制茶。2010年,他买了一台机器,用了几年,坏了。2017年,买了第二台,是半自动的。
对于制茶,我是个外行,老刘给我讲了半天,我才大致明白流程。上午采的茶,下午炒。第一步是“杀青”,按我的理解,就是去去叶片中的湿气,用两百度左右的温度,烘焙一个小时,这是机器干的事。第二步是“脱毛”,也需要一个小时,还是机器的活儿。第三步是“回锅”,这就不能完全靠机器了,时间、温度,得靠自己的经验,每一批茶叶都不一样。
“一次能炒多少斤茶?”我问。
“一次也就一百五十克到一百八十克。”这还是指的“活叶”,即从茶树上采下来的叶子。成品后,还要用分包机器把碎渣子剔除,剩下的才是我上次见到的茶叶。
我问他,为什么不在网上开个网店呢?现在“直播带货”很火,可以试一试。
老刘笑了:“我这把年纪,不会摆弄那些新鲜东西。”
正聊着,老刘发来“视频通话”请求。于是,我又看到了他褐红色的脸,看到了云蒸霞蔚之下的龙池、漫山遍野葱葱茏茏的核桃树,还听到了画眉鸟欢快的叫声。
原来,他连接视频,还想让我看看“茶壶”——
红壶、青壶、白壶……错落有致,沿龙池之畔排列着一片茶壶雕塑群,据老刘说,足足有一百多个。壶上,镌刻着“茶语”“茶思”等与茶有关的字样。我让他抱一抱那个巨大的红色壶,他抱了三抱,还差半圈。
“我们村子现在都以茶为生。以前只种茶卖茶,现在变了,我们还要建设茶叶主题的旅游景点呢。”视频里,老刘开心笑着,一脸的阳光……
(选自2020年7月25日《人民日报》,有删改)
1.请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2分)
“我”和茶农老刘相识相知(或:交往)的故事。(2分)
2.文章采用双线结构叙事,明线、暗线分别是什么?(4分)
明线:“我”和茶农老刘的交往。(2分)暗线:茶农老刘经营茶林以及卖茶的经历。(2分)
★3.请按要求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6分)
(1)我转身去看那硕大的龙池,真像一块巨大的天然绿宝石,镶嵌于青山之间。(从修辞手法角度)(3分)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把“硕大的龙池”比作“巨大的天然绿宝石”,生动形象地写出龙池的面积之大,颜色之美。(2分)
(2)我又看到了他褐红色的脸,看到了云蒸霞蔚之下的龙池、漫山遍野葱葱茏茏的核桃树,还听到了画眉鸟欢快的叫声。(从描写方法角度)(3分)
运用外貌描写和景物描写(或:环境描写),(1分)通过对茶农老刘的外貌以及龙池、核桃树、画眉鸟等景物的描写,展现了老刘的劳动、生活环境,暗示了老刘的勤劳和事业的顺利。(2分)
★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采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4分)
说明。(1分)按照时间顺序依次介绍制茶的过程,(1分)思路清晰,步骤明确,使读者对制茶流程有了清晰的了解。(2分)
★5.文章的结尾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4分)
文章采用省略号结尾,写视频里“老刘开心笑着,一脸的阳光”,暗示老刘的茶叶事业发展前景良好,会越来越辉煌,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4分)
[二](21分)
桐花如常
许冬林
①不喜欢桐花多年。
②觉得它肥俗,香气浓烈到撞人。落花时,样子邋遢。
③在我们江北,谷雨之后,桐花最盛。
④少年时居住的老宅西边,有一棵桐树,是白桐,也叫泡桐,粗壮,高大,枝叶覆满头顶天空,指手画脚。我放学回家,穿过开着无边无际紫云英的田野,老远看见我家屋西的桐花,白发苍苍地开上云天。桐花下,炊烟升起,猜想母亲一定正手忙脚乱地做着饭。桐花粉紫色,浅浅的粉紫,隔着暮春的天光烟霭看去,竟像是颜料在水里化掉了,化成一团不干不净的灰白色。这样的灰白色,是薄凉的,像日子,不过节也不做喜事的乡下日子,寻常的日子。
⑤有一回,朋友跟我描述她在乡间看到的桐花有多美,我心里想笑。桐花能有多美?匆匆一见,如旅途上的艳遇,不负责洗臭袜子也不用油污满身地下厨房,没熬过漫长的相看生厌的时光,那情感自然是轻吐芬芳。
⑥我想起从前我家的那棵桐树,暮春的雨愁愁长长地下,屋外的墙角处,腐烂的树根边,都生了一簇簇的野蘑菇,肥厚的桐花花瓣铿然坠落,砸在滑腻的湿地上,混进潮腥的野蘑菇丛里,然后一起腐烂。空气里,桐花的味道又湿又重,缠绕不散,像玄奥难解的命运。夏天,算命先生坐在村口的桐树荫下,一卦一卦地算。他说,人在命运里走,逃不掉。命运如网,缠绕不散。
⑦母亲喜欢请人算命,给家里每个人都算。一回是抽牌,母亲让我抽,我抽出一张,展开看,是一个女子,骑一匹白马,又矫健又威风。图边说的是什么,已经不记得。只记得,我是喜欢那匹马的。其实我也想骑上那匹马,逃。逃离乡村,逃离我妈妈、我奶奶那样的生活和命运。我不想自己就像一朵桐花,开得那样粗陋,那样没有花的样子。花的样子应该是轻盈的,鲜丽的,香气袅袅,像细细的柳丝,或者像下下停停的暮春的细雨。
⑧如果做花,我不想做一朵桐花。
⑨像逃离一场指腹为婚的旧式婚姻一样,我试图以自己的不甘和倔强来逃离古旧乡村,逃离古旧的生活方式。我追随理想,试图走一条和别人不一样的路。出门读书,风花雪月地写席慕蓉体的情诗……我以为我成功逃离。
⑩暮春的一个黄昏,散步,路过一户人家的院前,竟是久久流连不去。那是极普通的一户农家,两层半旧的小楼,门前用竹篱笆围出一小块菜园,里面种瓜种豆。房子东边,立一株高大桐树,紫色的桐花累累簇簇盛开,远看去,花开灼灼,如蒸如煮,花气熏天。房子无人,静悄悄锁了门,只有那一树桐花火辣辣地开,繁花照眼明,也庇护着小楼和院子。
一块园,一树花,一户人家。静谧,安稳,寻常。寻常中透着人间烟火的亲切和盈盈的美意。
桐花到底还是美的!
回想少年时:偌大的桐花荫下,坐落着三小间覆有青灰瓦片的房子,我踩着满地的潮湿桐花去上学。那画面,隔着二三十年的光阴,现在回头看去,才看出了一种人间的简静与清美。
寻常朴素的事物中所包含的美,要过完小半生,才能懂得。就像过完小半生,才懂得,平常心的可贵。
我在单位大院里开荒种菜,种没有农药没有生长激素的蔬菜。十指纤纤,不弄墨,弄泥土:希望儿子在我身边成长的年月里,可以吃到最健康的菜;是想,一慰自己初进中年渐生的求田问舍之心。
一次跟文友说起种菜,说起农事。他说他从前什么样的农活都干过,每年割稻子,最后一镰,他会割在自己手上,提醒自己逃离。我听了,内心有急雨经过,一阵潮湿。是的,我们曾经都是逃离者。可是,如今我们说起油菜花,说起三四月的秧田,内心止不住地觉得亲切;看见庄稼,总觉是如遇故人。回头看人生,还是认同挖一口塘种几亩地生养两个孩子的日子,是庄严安稳的。
寻常是美,朴素是美,这样的美,又极庄严。
原来一直不曾逃离:对抗了小半生,最后,还是喜欢桐花。逃了小半生,最后还是愿意俯身低眉,做一个母亲和妻子,做得不需要名字。
如果是花,自己还是一树桐花。在尘世之间,一花,一园,一人家。
桐花如常。一切如常。
(有删改)
1.请围绕作者的情感变化,在横线上补全内容。(2分)
“我”不喜欢故乡的桐花, 想方设法逃离故乡 →看到一户人家院子里的桐花,感到很美→展开回忆, 感悟到平凡生活之美 。
★2.下面是席慕蓉《桐花》中的语段,试与第④段画线句比较阅读,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谈谈两位作家此时对桐花的感受。(6分)
丽日当空,群山绵延,簇簇的白色花朵像一条流动的江河。仿佛世间所有的生命都应约前来,在这刹那里,在透明如醇蜜的阳光下,同时欢呼,同时飞旋,同时幻化成无数游离浮动的光点。
本文第④段画线句运用拟人、对比手法,(1分)将紫云英的“无边无际”与家里桐花的“白发苍苍”作对比,表达了作者对桐花嫌弃、不喜欢的情感。(2分)席慕蓉《桐花》中的语段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1分),把桐花的白色花朵比作流动的江河,并赋予世间生命以人的情态,表达了对桐花盛开的赞美之情,流露出对其充满生命活力的喜爱。(2分)
★3.第⑩段属于什么描写?在文中有何作用?(5分)
环境描写。(1分)生动形象地描绘了黄昏时一树桐花开放时的盛景,表达了作者对桐花的惊叹与喜爱之情。(2分)同时与前文对桐花的不喜形成对比,突出作者对桐花态度的转变。(1分)也为后文写在桐花身上得到的感悟做铺垫。(1分)
4.说说本文标题“桐花如常”的作用。(4分)
点明了文章主旨;富有诗意,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每点2分,共4分)
5.本文前面极写自己不喜欢桐花,之后却又深深爱上了桐花,这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
欲扬先抑。(1分)作者对桐花由不喜欢到发现桐花寻常中透露出的亲切和美意,并生发出对生活的感悟,表达出作者对寻常、朴素生活的喜爱之情。(3分)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中考复习 专题一 记叙文阅读(含散文、小说)-考点4 理解标题含意,分析标题妙处 训练(教师版)—2021届中考语文专项复习,共8页。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中考复习 专题一 记叙文阅读(含散文、小说)-考点6 分析形象特征,鉴别描写方法 训练(教师版)—2021届中考语文专项复习,共8页。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中考复习 专题一 记叙文阅读(含散文、小说)-考点5 鉴赏表达技巧,分析句段作用 训练(教师版)—2021届中考语文专项复习,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