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综合测评二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含解析新人教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综合测评二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含解析新人教版01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综合测评二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含解析新人教版02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综合测评二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含解析新人教版03
    还剩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综合测评二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含解析新人教版

    展开
    这是一份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综合测评二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含解析新人教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2021·湘豫名校联考]东晋时期,司马皇族与世家大族(如琅琊王氏)建立起“王与马,共天下”的政治关系,“共天下”是这一时期的主流,“争天下”只是个别现象,且为整个门阀集团所不容。强大的门阀势力,成为支撑这个政权的重要柱石。这表明当时 ( )
    A.门阀政治削弱了中央集权
    B.皇权与族权实现了相互制衡
    C.选官制度影响政治的发展
    D.门阀政治的建立具有合理性
    2.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水稻由原来的直播变成育秧移栽,并且普遍实行麦稻兼作,还发展种桑养蚕、培植果树、种植药材等产业。这表明 ( )
    A.南方赋轻役稀,社会相对安定
    B.南方商业活跃,城市经济繁荣
    C.江南开发加速,农业多种经营
    D.经济重心南移,租佃关系发展
    3.孝文帝推行“改官制、禁胡服、断北语、改姓氏、定族姓”等措施,增强了北魏实力,推动了历史进步。孝文帝改革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是( )
    A.北魏实现北方统一 B.孝文帝改革决心坚定
    C.改革措施全面易行 D.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
    4.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里面记载的农具和农艺几乎都是两汉时期的,对南北朝时期的农具和农艺几乎没有介绍。这反映了南北朝时期( )
    A.小农经济发展停滞
    B.先进的耕作方式主要分布在南方
    C.地方割据不利于农业技术的交流
    D.重农抑商政策逐渐松动
    5.唐太宗“以天下为家”“唯贤是与”:既用“西北骁武之士”,又用“东南儒生”;既用秦王府旧人,也用东宫旧仇;既用高祖遗臣,也提拔寒微士人、任用少数民族精英。材料表明,“贞观之治”得益于( )
    A.宗法制的深远影响 B.统治者的革新魄力
    C.统治集团的开放性 D.科举制的发展完善
    6.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唐初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 )
    A.唐高祖为百姓考虑而称臣于突厥
    B.唐高祖曾经称臣于突厥
    C.唐高祖倚仗突厥支持夺取政权
    D.唐高祖起事被后世诟病
    7.下表反映了五代时期各王朝政权情况的部分信息。表中信息反映出五代时期( )
    A.王位大都是非法继承 B.开国君主皆死于非命
    C.儒家伦理道德已尽失 D.战争多发且政治混乱
    8.[2021·河南豫南九校高二模拟]三国时期,曹魏吏部尚书陈群创立九品中正制,选拔“德充才盛”“贤有识鉴”之人担任中正,按照“家世、道德和才能”标准,选拔“俊秀之士”,一时“儒雅并进”、吏治澄清。由此可知该制度在当时( )
    A.按门第选拔人才,得到士族的拥护
    B.不拘一格选人才,扩大统治的基础
    C.重新评价人才,适应了乱世的环境
    D.使学而优则仕,推动了文化的发展
    9.对于古代中国的某一制度创新,有人曾说:“中国人民的竞争使得整个政府管理的政治原则公开化。听吧!西方国家,它没有世袭等级……它不主张任人唯亲……”与这一制度直接相关的历史现象是 ( )
    A.“三代用人,世族之弊,贵以袭贵,贱以袭贱”
    B.“武帝即位,举贤良文学之士前后百数”
    C.“以吏部不能审定核天下人才士庶,故委中正铨第等级”
    D.“科举未为暮年计,穷途不忍向人言”
    10.有研究者说,在唐代,凡遇军国大事,照例先由中书省属官中书舍人各拟意见,称为“五花判事”,再由中书令即宰相审核裁定;送经皇帝画敕后,须再送门下省,由其属官给事中进行一番覆审,若门下省不同意,还得退回重拟。因此必得中书、门下两省共同认可,那道诏书才算合法。这反映出唐代 ( )
    A.相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君权
    B.皇权与相权都受到了一定的制约
    C.三省互相牵制避免了丞相专权
    D.皇帝对军国大事拥有最终决策权
    11.唐前期,继续推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唐中期以后,土地兼并加剧,均田制急剧崩坏,租庸调制难以维持。公元780年,唐朝改行两税法。这一变化表明唐代中期( )
    A.赋税改革能够有效缓解土地兼并
    B.土地制度变化影响赋税制度变化
    C.抑制兼并是政府增收的主要途径
    D.赋税制度变化影响土地制度变化
    12.[2021·辽宁葫芦岛月考]曹魏以《周礼》中的“八辟”为原型确立了“八议”制度;晋代将表现宗法制度的服制纳入律典以处理宗族内部犯罪;陈朝公然允许不同级别的官职抵免相应不同的刑罚;北齐在修定律典时把严重危害政权和礼教的犯罪总结为“重罪十条”。这些现象共同反映出魏晋南北朝 ( )
    A.社会统治秩序日益稳定
    B.律令是维护专制的工具
    C.儒家思想影响法律制定
    D.宗法血缘成为审判依据
    13.约成书于公元1世纪中叶的《九章算术》内容为:第一章“方田”、第二章“粟米”、第三章“衰分”(按等级分配物资或摊派税收的比例问题)、第五章“商功”(各种形状体积的计算方法)、第六章“均输”(以各种标准计算各地的赋税和分派工役等)等。这反映出《九章算术》( )
    A.系统总结魏晋时期的数学成就
    B.以解决社会实际问题为目的
    C.形成中国完整的数学理论体系
    D.体现了统治阶层的实际需要
    14.[2021·广东深圳适应性考试]据《爱日斋丛抄》载:“大概唐末渐有印书,特未盛行,后人遂以为始于蜀也。当五季乱离之际,经籍方有托而流布于四方,天之不绝斯文,信矣!”这说明 ( )
    A.雕版印刷术已得到普遍使用
    B.雕版印刷术的进步促进文化发展
    C.学术文化的传播仅依靠手抄书籍
    D.活字印刷的书籍逐渐得到了推广
    15.中国古代医术亦称“仁术”,唐朝的孙思邈提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仁者丹心”“悬壶济世”是对医者的极高评价。这反映了古代中国医术( )
    A.以社会教化为主要追求
    B.浸润了儒家文化的价值观
    C.以儒家思想为理论基础
    D.受到封建伦理道德的约束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大概从公元200年到500年,全球气候发生变化,与以往相比各处都变得更为寒冷,在中国北方地区寒冷气候出现得更早……由于气候改变的关系,草原上的民族慢慢地向南移动;核心地区的汉人,也许因为人口增加,也许因为南方土地肥沃,也慢慢向南移动。……大量的北方族群侵入南方……改变了中国本来的人口结构,同样,中国北方原来的人口在骨牌效应下,也一波一波地不断南侵,改变了南方的人口结构。
    ——摘编自许倬云《许倬云说历史:大国霸业的兴废》
    材料二 江南……自元熙十一年司马休之外奔,至于元嘉末,三十有九载,兵车勿用,民不外劳,役宽务简,氓庶(百姓)繁息,至余粮栖亩,户不夜扃(门上环钮),盖东西之极盛也。
    ——摘编自《宋书》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人口南迁的两种基本情形及其原因。(8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概括南朝时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不得照抄材料)并指出江南经济的发展对我国古代经济格局产生的影响。(8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初与边境各民族发生战争时,通常派遣大将充任某道行军大总管,统率调自各地的战士远征,战争结束后,往往留兵驻屯要地,成为军镇,行军大总管随即撤销。随着军事形势的发展,为了避免远道征调,明确防御责任,在较大地区有统一的指挥,临时性统率远征的行军大总管逐渐演变为大军区的常任最高长官。大致在开元中,所有军事长官一律称为节度使。
    ——摘编自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
    材料二 安史之乱之后,藩镇数量比较多,互相牵制,没有出现某个藩镇一家独大的局面。同时,藩镇内部也不怎么稳定,经常发生军人闹事,甚至兵变。另外要指出,所谓唐朝后期的藩镇割据,只是一个大致的概念,描述一种倾向,不是说真的全都割据了。根据学者的研究和概括,唐朝后期的四十多个藩镇,真正比较稳定地维持着割据状态的,只有河北地区的三个藩镇。当然,即使是这样独立性比较强的藩镇,在形式上也是臣服于唐朝的。除河北以外,唐朝后期设在北部、西部和中原的藩镇,基本只能算是半割据。此外,还有南方的藩镇,那就不能算割据了。不但不割据,而且绝大部分时间很听中央的话,源源不断地向朝廷供给粮食财物,唐朝后期的中央财政主要是靠南方支撑的。
    (1)根据材料一,概述唐朝设节度使的背景。(4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安史之乱后,唐朝虽然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但却依然维持统治140余年的原因。(8分)
    18.唐朝社会繁荣开放,是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之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隋唐开始的)科举选官制度,使一些本来无立锥之地的平民书生,通过科场也得以晋身于官僚、贵族的行列,其中包括着一大批极为出色的、有着高度文化素养的政治家和行政管理专家。这样,在社会的等级阶层之间,也就必然会出现等级中的升降,甚至贵贱间的对流,这种流动性同时为那些原来既非官僚、也不是地主的人步入官僚队伍,提供了可能性。
    ——摘编自胡平《试论科举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影响》
    材料二 唐朝以来海上丝绸之路以中国的扬州、明州(宁波)、泉州、番禺(广州)为起点。丝绸之路不仅仅运输丝绸,而且也运输瓷器、糖、五金等出口货物和香料、药材、宝石等进口货物。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主因是中国东南沿海山多平原少,内部往来不易,因此许多人便积极向海上发展。
    ——摘编自李庆新《海上丝绸之路》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科举制对中国古代政治的影响。(5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唐朝海上丝绸之路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兴盛的原因。(7分)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玄奘(602~664),为寻求准确的佛经文本,西行“求法”,历经艰辛,十余年中,行程数万里,游历百余国。回国后,他译出佛经1 300多卷,精炼而准确。由他口授而成的《大唐西域记》一书,是研究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典籍。
    鉴真(688~763),深明佛学,50余岁时,受日本邀请,发愿东渡。他排除千难万险,历时12年,经6次努力,最终到达日本。鉴真东渡,对日本的佛学、建筑、雕塑、医药、艺术乃至日常生活,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据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等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其他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15分)
    综合测评(二)
    1.解析:本题考查东晋门阀政治。“强大的门阀势力,成为支撑这个政权的重要柱石”强调门阀世族对巩固政权的作用,故选D项。材料突出门阀成为政治的支柱,没体现对中央集权的威胁,排除A项;材料中“王与马,共天下”的政治关系突出皇权与族权共生,没有体现二者制衡,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选官制度,排除C项。
    答案:D
    2.解析:本题考查魏晋南北朝时期经济发展。材料反映出东晋南朝时期农业经济作物的种植,不能据此推断当时的赋税和社会治安状况,故A项错误;由农业经济作物的种植不能推断当时的商业与城市发展状况,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了东晋南朝时,江南农业生产技术有所改进,同时种植经济作物,可以推断当时农业多种经营,江南开发加速,故C项正确;由农业经济作物的种植不能推断当时的经济重心与租佃关系发展状况,故D项错误。
    答案:C
    3.解析:本题考查孝文帝改革。是否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是评价改革成功与否的根本因素,北魏孝文帝改革加速了北魏封建化进程,促进了民族交融,落后的游牧民族向先进的农耕文明学习,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因此改革取得成功,选D项。北魏实现北方统一为其改革打下了良好基础,并非根本原因,排除A项;孝文帝改革决心坚定促进了改革的成功,是主观原因,并非根本原因,排除B项;孝文帝改革的有些措施也遇到了一些阻力,并非易行,排除C项。
    答案:D
    4.解析:本题考查魏晋南北朝时期经济。“对南北朝时期的农具和农艺几乎没有介绍”说明南北朝时期农业发展滞后,故A项正确;材料反映不出南北方耕作方式的差距,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农业技术交流问题,故C项错误;“重农抑商”政策在南北朝时期一直没有松动,故D项错误。
    答案:A
    5.解析:本题考查唐太宗的统治。材料“以天下为家”“唯贤是与”,说明唐太宗治国任人唯贤,不拘一格,故C项符合题意。材料“唯贤是与”说明用人并非单凭血缘关系,故A项不符合题意;材料突出唐太宗用人不拘一格,但没有涉及唐太宗革故鼎新,故B项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科举制的信息,故D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C
    6.解析:本题结合史料实证考查唐初的民族关系。《旧唐书·李靖传》中提到为百姓考虑,李渊向突厥称臣,而另外两则材料并没有提到,故A项错误;三册史籍都提到唐高祖曾经称臣于突厥,故B项正确;只有《十七史商榷》提到唐高祖倚仗突厥支持起事,故C项错误;唐高祖起事被后世诟病只在范祖禹《唐鉴》中提及,故D项错误。
    答案:B
    7.解析:本题考查五代十国的社会状况。根据表中信息可知五代存在子弑父且政权存在时间普遍较短的现象,这表明五代时期政局动荡,政权更迭频繁,故选D项。除后梁、后唐的王位继承属非法继承外,其他均属正常继位,排除A项;仅后梁、后唐开国君主死于非命,排除B项;“儒家伦理道德已尽失”的表述绝对,排除C项。
    答案:D
    8.解析:本题考查九品中正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东汉末期,察举制已经无法真正实施,曹魏政权重新制定选官标准,实行九品中正制,选拔了一批优秀人才,出现了“吏治澄清”的现象,故选C项。九品中正制按照“家世、道德和才能”来选拔官员,并非按照“门第”一项标准,排除A项;九品中正制按照“家世、道德和才能”来选拔官员,不是“不拘一格”,排除B项;题干主要述及九品中正制使得“吏治澄清”,没有提及其对文化的影响,排除D项。
    答案:C
    9.解析:本题考查唐朝科举制。由材料“制度创新”“政治原则公开化”“没有世袭等级……它不主张任人唯亲”可见此制度是科举制,“科举未为暮年计,穷途不忍向人言”反映的是科举制,故选D项。A项是世官制,排除;B项是察举制,排除;C项是九品中正制,排除。
    答案:D
    10.解析:本题考查唐朝政治制度。题干体现了宰相集体议事,三省相互制约,避免个别宰相(权臣)专权,材料中的“再由中书令即宰相审核裁定;送经皇帝画敕……若门下省不同意,还得退回重拟”说明皇权也受到了一定的制约,故B项正确。A、C两项说法不全面,排除;D项题干没有体现。
    答案:B
    11.解析:本题考查唐代的赋税制度。材料体现了严重的土地兼并促使政府进行赋税改革,而不是赋税改革缓解土地兼并,故排除A项;根据“土地兼并加剧,均田制急剧崩坏,租庸调制难以维持。公元780年,唐朝改行两税法”可知土地制度的变化影响了赋税制度的变化,故选B项;题意中没有体现政府增收的途径,故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土地制度变化影响赋税制度,而不是赋税制度变化影响土地制度变化,故排除D项。
    答案:B
    12.解析:本题考查儒学的影响。材料中“八辟”“将表现宗法制度的服制纳入律典”“不同级别的官职抵免相应不同的刑罚”等信息,体现出儒家的“礼”“等级秩序”等内容,表明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家思想影响了法律的制定,故答案为C项。材料不能表明当时社会统治秩序日益稳定,排除A项;B项表述虽然正确,但是材料并未强调维护专制,排除;D项不能全面反映材料信息,排除。
    答案:C
    13.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数学。由材料“按等级分配物资或摊派税收的比例问题”“各种形状体积的计算方法”“以各种标准计算各地的赋税和分派工役”等信息可知,《九章算术》侧重解决社会的实际问题,比较注重实用性,故选B项。《九章算术》是集战国和秦汉数学成就之大全的书,故A项说法错误,排除;材料并未列举《九章算术》所有的章节,也没有说明其内部的联系,故C项排除;《九章算术》更多地体现了百姓的生活需要,而非统治阶层,排除D项。
    答案:B
    14.解析:本题考查雕版印刷术。据材料“大概唐末渐有印书……经籍方有托而流布于四方,天之不绝斯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的雕版印刷术促进了“经籍……流布”即文化的发展传播,故B项正确。材料无法说明唐代雕版印刷术已得到“普遍使用”,故A项错误;材料体现了学术文化的传播不只依靠手抄书籍这一种途径,故C项错误;宋代发明活字印刷术,故D项错误。
    答案:B
    15.解析:本题考查儒家思想对中国古代医术的影响。依据材料可知,中国古代医者以“仁”的道德标准作为行医准则,这表明中国古代医术浸润了儒家文化的价值观,因此B项正确。A项错误,“仁”是医者对自身的要求,并非针对病人,医术的主要追求是治病救人;C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儒家思想对古代医术的影响,但医术并非以儒家思想为理论基础,两者有本质的不同;D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中国古代医术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而不是受到封建伦理道德的束缚。
    答案:B
    16.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在中国北方地区寒冷气候出现得更早……由于气候改变的关系,草原上的民族慢慢地向南移动”可概括出一种情形和原因;根据材料“核心地区的汉人,也许因为人口增加,也许因为南方土地肥沃,也慢慢向南移动”可概括出另一种情形和原因。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中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结合北民南迁来分析,根据材料二中“兵车勿用,民不外劳,役宽务简,氓庶(百姓)繁息,至余粮栖亩,户不夜扃”,从南朝本地因素方面来分析;第二小问,结合我国经济重心南移来回答。
    答案:(1)情形:北方少数民族迁到中原地区;中原地区的汉人迁到南方地区。
    原因:北方地区寒冷;北方汉人人口增加、南方土地肥沃。
    (2)原因:北民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充实了劳动力资源;南方兵役和徭役负担较轻;人口增加;社会安定。
    影响:促进了经济重心南移。
    17.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中“唐初与边境各民族发生战争时”“为了避免远道征调,明确防御责任”等信息分析。第(2)问,根据材料二中信息逐层分析。
    答案:(1)北方边境各民族的威胁;避免远道征调,明确防御责任,协调指挥。
    (2)藩镇数量较多,相互牵制,难以形成一家独大的割据势力;藩镇内部矛盾复杂,经济实力下降,缺乏割据基础;藩镇割据仅仅是一种倾向,独立性较强的藩镇在形式上臣服于朝廷;大部分藩镇处于一种半割据状态,而且南方藩镇听从于朝廷,并支撑中央财政。
    18.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中“平民书生”“高度文化素养”“专家”“等级阶层之间……流动性”等关键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作答。第(2)问,“特点”可据材料,从起点、出口范围、运输货物种类等方面来概括;“原因”从地理、经济实力、技术等方面分析作答即可。
    答案:(1)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养;扩大了统治基础;增强了官员任用的开放性和流动性;加强了中央集权。
    (2)特点:以东南沿海港口为起点;贸易范围较广;出口货物以手工业品为主,进口以贵重奢侈品为主。
    原因:地理环境影响;唐朝经济实力雄厚,生产技艺先进;造船、航海技术发达。
    19.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审题。首先,要在理解材料的基础上提炼出一个观点,这个观点必须能反映材料的核心思想;其次,结合中国古代史的其他相关史实论述,论述时要史论结合。玄奘和鉴真分别为中印、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杰出贡献。根据这一内容,可提炼出:唐朝文化兼收并蓄、领先世界。从世界文明的角度考虑,可提炼出:中国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贡献;从文化交流的角度考虑,可提炼出:中国为中外文化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观点提出后,结合史实来论述。如“唐朝文化兼收并蓄、领先世界”这一观点可结合唐朝的天文、历法、医学、数学等成就进行论述;“中国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贡献”这一观点可从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及印刷术四大发明的外传等方面进行论述;“中国为中外文化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这一观点可从明代郑和下西洋等方面进行论述。
    答案:观点:中国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贡献。
    论述:中国古代的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和印刷术经丝绸之路传到欧洲。四大发明的传入促进了欧洲社会的发展,火药的传入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指南针促进了地理大发现;造纸术和印刷术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为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提供了条件。记述
    出处
    往者国家草创,太上皇(唐高祖)以百姓之故,称臣于突厥,朕(唐太宗)未尝不痛心疾首,志灭匈奴,坐不安席,食不甘味
    《旧唐书·李靖传》
    高祖昵裴寂之邪,受其宫女而不辞,又称臣于突厥,倚以为助,何以示后世矣
    范祖禹《唐鉴》
    盖高祖起事之时,倚仗突厥,屈体称臣,乃其实也
    王鸣盛《十七史商榷》
    朝代
    建立者
    王位继承情况
    王朝存在时间
    后梁
    朱温
    次子杀父继承
    17年
    后唐
    李存勖
    养子杀父继承
    14年
    后晋
    石敬瑭
    死后传位侄子
    12年
    后汉
    刘知远
    病逝传位幼子
    4年
    后周
    郭威
    病逝传位养子
    10年
    相关试卷

    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检测 (2)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含解析): 这是一份新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检测 (2)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含解析),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六百人,少则一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专题复习】高考历史专题复习-专题02《魏晋至隋唐:民族交融与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典例卷(含解析)(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高考专题复习】高考历史专题复习-专题02《魏晋至隋唐:民族交融与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典例卷(含解析)(全国通用),文件包含高考专题复习高考历史专题复习-专题02《魏晋至隋唐民族交融与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典例卷解析版docx、高考专题复习高考历史专题复习-专题02《魏晋至隋唐民族交融与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典例卷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

    河北专用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质检二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含解析统编版: 这是一份河北专用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质检二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含解析统编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综合测评二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含解析新人教版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