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高考历史选择性考试一轮总复习课时跟踪练10宋明理学含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高考历史选择性考试一轮总复习课时跟踪练10宋明理学含解析第1页
    高考历史选择性考试一轮总复习课时跟踪练10宋明理学含解析第2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考历史选择性考试一轮总复习课时跟踪练10宋明理学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高考历史选择性考试一轮总复习课时跟踪练10宋明理学含解析,共4页。
    课时跟踪练101(2020·湖北武汉高三毕业6月供题二)陆九渊家族每日清晨有专人击鼓唱歌,训诫家人要勤劳、节俭、孝悌等,食后饮茶时也要击磬唱训词,教育家人须有省,照自心,察前镜。当时这类家礼较为普遍。材料反映出当时(  )A.家训借助艺术方式传播 B.科举制度促进家风改进C.儒家道德观念影响广泛 D.统治阶层生活奢侈腐化解析:教育家人须有省,照自心,察前镜。当时这类家礼较为普遍可以看出儒家伦理得到广泛的传播,其影响普遍,故选C项;击磬唱训词,教育家人须有省,照自心,察前镜这类训诫不属于艺术形式,排除A项;当时这类家礼较为普遍无法判断与科举的关系,排除B项;家族每日清晨有专人击鼓唱歌,训诫家人要勤劳、节俭、孝悌等这是一种道德教化,无法说明其生活奢侈,排除D项。答案:C2(2020·湖南衡阳三模)与朱熹、王阳明的格物致知不同的是,泰州学派代表人物王艮认为:格物致知无非就是说个人与国家的关系,个人身体是根本,而家国天下是枝节,并开始大谈百姓日用就是道。这一思想(  )A.动摇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B.蕴含近代民主启蒙思想C.凸显家国一体观念 D.顺应工商市民利益要求解析:材料王艮大谈百姓日用就是道,认为个人身体是根本,而家国天下是枝节,体现了民众的利益,顺应了明朝商品经济发展、工商市民利益要求,故选D项;泰州学派属于儒家思想,明朝儒学仍然占正统地位,排除A项;泰州学派属于儒家思想,与近代民主启蒙思想有本质区别,排除B项;王艮认为个人身体是根本,而家国天下是枝节,淡化了家国一体观念,排除C项。答案:D3(2020·浙江杭州高三质量检测)乾隆年间,推崇事功的做法在理学官僚群体中相当流行。大学士陈宏谋就曾高度评价前朝某位学者学能实践,事功卓然,后儒罕及。这位前朝学者的主要观点是(  )A.知行合一   B.正君心C.宇宙便是吾心   D.格物致知解析:根据材料学能实践,事功卓然,后儒罕及可知这位学者强调知行的统一,而且该学者事功突出,结合所学可知知行合一是王阳明的认识论,且王阳明建立了平江西匪患、平宁王之乱等卓越事功,故选A项;正君心是朱熹的观点,排除B项;宇宙便是吾心南宋陆九渊的观点,排除C项;格物致知是南宋理学家朱熹的认识论,排除D项。答案:A4(2020·河南洛阳三模)官箴主要是官员从政期间的经验积累和心得体会,用以劝诫和感化同僚,使其更好地为官从政。历代官箴强调为官从政者的第一要义修身,在宋代则变为修心,具体表现为有公心、要尽心、能平心。这反映了宋代(  )A.理学思想渗透到政治活动中B.官箴有效提高官吏的行政能力C.儒学发展到心学体系化完成D.理学成为政府推崇的官方哲学解析:根据材料在宋代则变为修心,具体表现为有公心、要尽心、能平心可知宋代官箴强调官员加强道德修养,将理学思想渗透到政治活动中,故选A项;根据材料在宋代则变为修心,具体表现为有公心、要尽心、能平心可知宋代官箴强调官员加强道德修养,并非提高官吏的行政能力,排除B项;明代阳明心学标志儒学发展到心学体系化完成,与材料所述时间宋代不符,排除C项;南宋时期理学成为政府推崇的官方哲学,与材料所述时间宋代不符,排除D项。答案:A5(2020·天一大联考高三第二次考试)明代,泰州学派的王艮提出了尊身立本思想,认为身为天下万物之本,人人必须知道安身,才能立天下之本,才能立得天下国家的本。这一思想(  )A.表明人的主体意识觉醒 B.旨在反对封建君主专制C.继承了儒家的民本思想 D.强化了人的社会责任感解析:材料尊身立本思想强调对人本位的注重,反映出人的主体意识的觉醒,故选A项;材料王艮的思想体现出对理学灭人欲的否定,与君主专制无关,排除B项;儒家民本思想是以为本,而不是以安自身为本,排除C项;材料观点体现出人的自我意识,而不是社会责任感,排除D项。答案:A6(2020·山东济南一模)北宋名臣李沆曾当着使者的面把真宗皇帝的手诏烧掉,并让使者回话但道臣沆以为不可;另一名臣韩琦曾对神宗皇帝说:先帝,臣所立;陛下,先帝儿子,做得好,臣便面阔;做得不好,臣亦负惭愧。上述现象说明宋代(  )A.君主权力受到了威胁B.士大夫有强烈的政治责任感C.士大夫参与政治决策D.重文轻武的国策被严格执行解析:根据材料但道臣沆以为不可”“先帝,臣所立;陛下,先帝儿子,做得好,臣便面阔;做得不好,臣亦负惭愧可知士大夫有天下为己任的强烈政治责任感,不计较个人的荣辱得失,故选B项;根据材料北宋名臣李沆曾当着使者的面把真宗皇帝的手诏烧掉,并让使者回话但道臣沆以为不可可知当时宰相对皇权有一定制约,并非君主权力受到了威胁,排除A项;根据材料陛下,先帝儿子,做得好,臣便面阔;做得不好,臣亦负惭愧可知主旨为臣下态度,并非参与决策的过程,排除C项;重文轻武强调政府对文官和武将的态度,与材料所述主旨名臣的态度无关,排除D项。答案:B7(2020·浙江十校联盟高三3月联考)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拥有丰富而珍贵的思想文化遗产,为充实人类思想宝库做出了卓越的贡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在这场摧枯拉朽、势不可挡的大变革中,涌现出一批杰出的思想家。守旧而又维新,复古而又开明,这样一种二重性的立场,使得儒家学说能够一手伸向过去,一手指向未来,在正在消逝的分封制宗法社会和方兴的大一统国家之间架起了桥梁。加之著名门人的不断出现,这就是为什么儒学在当时能够成为两座文化高峰之一。——整理自张岱年主编《中国文化概论》材料二 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道者,所舒适于治之路也,仁义礼乐皆其具也。故圣王已没,而子孙长久安宁数百岁,此皆礼乐教化之功也……臣闻天之所大奉使之王者,必有非人力所能致而自至者,此受命之符也。——董仲舒《天人三策》材料三 隆兴元年(1163)十月,朱熹向宋孝宗面奏三札:一札论格物致知之学,反对老、佛异端之学;二札论外攘夷狄之复仇大义,反对和议;三札论内修政事之道,反对宠信佞臣。但当时汤思退为相,主张和议……宋朝庆元二年(1196)十二月,监察御史沈继祖以捕风捉影、颠倒捏造手法奏劾朱熹十大罪状,朝廷权贵对理学掀起了一场史所罕见的残酷清算。党争之下,朱子门人流放的流放,坐牢的坐牢,遭到严重打击。——整理自《宋明理学》(1)阅读材料一概述儒学在先秦成为文化高峰的原因,并指出儒学与当时另一座文化高峰在恢复社会秩序构想上有何不同。(2)阅读材料二概括董仲舒的主要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汉武帝时期儒学被捧上独尊地位的表现。(3)阅读材料三并综合所学知识,有两点认识可供选择讨论:作为一位博学多识的大学问家,朱熹一生强调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试从社会治理的角度分析朱熹三札主张提出的背景。程朱理学是宋明理学的一个流派,是宋代以后新儒学的代表性成果。试结合朱熹一派命运分析理学地位的变化。解析:(1)第一小问原因,根据材料一在这场摧枯拉朽、势不可挡的大变革中,涌现出一批杰出的思想家得出社会剧烈变化;根据材料一守旧而又维新,复古而又开明,这样一种二重性的立场,使得儒家学说能够一手伸向过去,一手指向未来得出儒学二重性特点;根据材料一加之著名门人的不断出现得出孔孟诸子的努力与宣传。第二小问不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另一座主张恢复社会秩序构想的文化高峰是道家,道家主张小国寡民,无为而治;而儒家主张道德重建。(2)第一小问观点,根据材料二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得出天人感应;根据材料二道者,所舒适于治之路也,仁义礼乐皆其具也。故圣王已没,而子孙长久安宁数百岁,此皆礼乐教化之功也得出推行教化;根据材料二臣闻天之所大奉使之王者,必有非人力所能致而自至者,此受命之符也得出君权神授。第二小问表现,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时期儒学被捧上独尊地位的表现有重用儒生;设置太学;表彰六经。(3)选择讨论,根据材料三一札论格物致知之学,反对老、佛异端之学并结合所学得出佛道冲击;根据材料三二札论外攘夷狄之复仇大义,反对和议并结合所学得出边疆危机;根据材料三三札论内修政事之道,反对宠信佞臣并结合所学得出吏治腐败;结合所学得出儒学复兴运动。选择讨论,根据材料监察御史沈继祖以捕风捉影、颠倒捏造手法奏劾朱熹十大罪状,朝廷权贵对理学掀起了一场史所罕见的残酷清算。党争之下,朱子门人流放的流放,坐牢的坐牢,遭到严重打击并结合所学得出朱熹的理学思想在他生前曾被官方诬为伪学;结合所学得出朱熹死后理学被官方奉为儒学正宗,对维护专制主义政治制度起了重要作用。答案:(1)原因:社会剧烈变化;儒学二重性特点;孔孟诸子的努力与宣传。不同:儒家主张道德重建;道家主张小国寡民,无为而治。(2)观点:天人感应;推行教化;君权神授。表现:重用儒生;设置太学;表彰六经。(3)背景:佛道冲击;边疆危机;吏治腐败;儒学复兴运动。变迁:朱熹的理学思想在他生前曾被官方诬为伪学;朱熹死后理学被官方奉为儒学正宗,对维护专制主义政治制度起了重要作用。 

    相关试卷

    高考历史选择性考试一轮总复习课时跟踪练37启蒙运动含解析:

    这是一份高考历史选择性考试一轮总复习课时跟踪练37启蒙运动含解析,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表是有关社会契约论思想的主张,卢梭在其著作《爱弥儿》中说,卢梭在《社会契约论》提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历史选择性考试一轮总复习课时跟踪练35工业革命含解析:

    这是一份高考历史选择性考试一轮总复习课时跟踪练35工业革命含解析,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读下表,对此解读正确的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历史选择性考试一轮总复习课时跟踪练29罗马法含解析:

    这是一份高考历史选择性考试一轮总复习课时跟踪练29罗马法含解析,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就私人下水道,古罗马裁判官规定,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