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7.1 一个消逝了的山村课堂检测
展开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们经过艰难的跋涉,一条窄窄的石路出现在我们面前,这条石路的残迹泄露了一些秘密。
B.因为我们的到访,使这个即将消逝的山村有了一丝生气。
C.当时短短的二十年内,仅就这一个地方说,人口就从一百四十余万降到二十五万,原因是因为一场浩劫。
D.即使在比较平静的夜里,野狗的嗥叫和麂子的嘶声也会让人觉得格外恐怖。
【答案】D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A.偷换主语,应将“一条窄窄的石路出现在我们面前”改为“找到一条窄窄的石路”。
B.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去掉“因为”或“使”。
C.结构混乱,“原因是因为”句式杂糅,去掉“因为”。
故选D。
二、现代文阅读
2.阅读《一个消逝了的山村》,并鉴赏下面语句。
①我爱它那从叶子演变成的、有白色茸毛的花朵,谦虚地掺杂在乱草的中间。
②第二天太阳出来一蒸发,草间的菌子,俯拾皆是:有的红如胭脂,青如青苔,褐如牛肝,白如蛋白,还有一种赭色的,放在水里立即变成靛蓝的颜色。
【答案】①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突出了花朵身上具有的纯洁和坚强的特质。
②运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描绘了太阳出来后,草间的菌子的色彩斑斓和旺盛的生命力。
【详解】本题考查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要能准确判断修辞类型,从①句“谦虚地掺杂在乱草的中间”可以看出,“谦虚”是人的品德,从而判断运用了拟人修辞;从②句“红如胭脂,青如青苔,褐如牛肝,白如蛋白”可以看出,把红色的菌子比喻成胭脂,把青色的菌子比喻成青苔,把褐色的菌子比喻成肝,把白色的菌子比喻成蛋白,从而判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同时这句话中“红如胭脂,青如青苔,褐如牛肝,白如蛋白”四个句子结构相同、内容相关,且句式整齐,从而判断运用了排比的修辞。
其次要熟悉各种修辞的作用:比如拟人一般有生动形象地写出某事物某特征,表达作者某情感的作用;比喻可使事物形象鲜明生动、具体可感等。如①句中,“谦虚”本指人虚心,不夸大自己的能力或价值,此处形容的是鼠曲草的花朵悄悄地在杂草中开放,从而形象地突出了花朵身上纯洁和坚强的特质。②句中用“胭脂”“青苔”“牛肝”“蛋白”写出了草间菌子的不同颜色,形象地描绘了太阳出来后草间的菌子的色彩斑斓;同时这些草间的菌子在一夜之间生长,而且色彩斑斓,也突出了他们旺盛的生命力。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我是一条小河
冯至
我是一条小河,
我无心由你的身边绕过——
你无心把你彩霞般的影儿
投入了我软软的柔波。
我流过一座森林,
柔波便荡荡地
把那些碧翠的叶影儿
裁剪成你的裙裳。
我流过一座花丛,
柔波便粼粼地
把那些凄艳的花影儿
编织成你的花冠。
无奈呀,我终于流入了,
流入那无情的大海——
海上的风又厉,浪又狂,
吹折了花冠,击碎了裙裳!
我也随着海潮漂漾,
漂漾到无边的地方——
你那彩霞般的影儿
竟也同幻散了的彩霞一样!
1925年
3.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是一条小河,我无心由你的身边绕过”,诗句隐喻“一见钟情”,这位姑娘使诗人一见钟情。
B.“海上的风又厉,浪又狂”,此诗句寄寓了对社会丑恶现实与人们险恶心机的批判。
C.“小河”流过“森林”,流过“花丛”,最终归于“大海”,“大海”暗喻风平浪静的理想社会。
D.“风又厉,浪又狂”暗示社会的险恶,它造成了“我”与恋人情爱的悲剧。
4.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诗借小河流动和映入河水的岸边自然景物的变化,象征时间、空间的变化,从而反衬“我”的感情不变。
B.岸景幻化成的恋人的“裙裳”“花冠”与最后“吹折”“击碎”等词相照应,体现了诗人的用心。
C.本诗以自由体的形式写爱情诗,诗行、诗节和诗韵的安排都服从于抒情的需要,既自由舒展又有形式的约束。
D.本诗的语言特点为:注重遣词用字,如“荡荡”“粼粼”等叠词,形成轻柔的旋律;爱用对比,显得韵味悠长。
5.简述诗作的抒情线索。
6.简析诗作比拟手法的抒情作用。
【答案】
3.C
4.D
5.诗作采用以人拟物的手法,把人比作小河,然后以其流过森林、流过花丛和流入大海的途程为抒情线索。
6.以人拟物的抒情手法使诗作意蕴丰富,含蓄深沉,许多意象富有象征意味。如“小河”和“影儿”的缠绵依恋,表现了“五四”以后青年对爱情的热烈追求和向往。而大海的狂风恶浪,蛮横地“吹折了花冠,击碎了裙裳”,暗示了封建顽固势力对自由恋爱和幸福婚姻的无情摧残,有力地表现了作者反封建的民主思想,拓展了爱情诗的意蕴。
【分析】
3.本题考查学生综合理解分析现代诗歌内容和情感的能力。
C.“‘大海’暗喻风平浪静的理想社会”说法错误。“大海”暗喻的应该是摧折了主人公美好爱情的黑暗、冥顽的社会现实和复杂险恶的现实人生。
故选C。
4.本题考查学生鉴赏现代诗歌艺术特色的能力。
D.“本诗语言特点……爱用对比”说法错误。本诗在语言上,自由而又有所敛束。在整体上,它间用对偶与复沓,格式表达自然、优雅,调子舒缓柔曼而又热烈明丽,音律极活泼,调子舒卷自如,别具韵味。诗中只有一处采用了对比手法,“荡荡地”“粼粼的”和后面无情的厉风狂浪构成对比,并不能说是“爱用对比手法”。
故选D。
5.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情感线索的把握能力。
所谓的线索就是贯穿于诗歌始终的事物,本诗的标题是“我是一条小河”,作品从始至终都把情感寄托在“小河”,所以自然而然的就成为了抒情的线索。考生可以结合诗给内容具体的理解诗歌:《我是一条小河》是一首格调幽婉、韵味浓烈的抒情诗。它采用以人拟物的手法,把“我”比作柔波荡漾的“小河”,然后以“我”流过森林、流过花丛和流入大海的途程为抒情线索,委婉地表达出对恋人一往情深的忆念和不可改易的情谊,于哀愁中见执著。诗歌借“小河”“影儿”之间自然的联系写出两心的相印相随,构思十分新颖。而且,作者注意遣词用字,两个“无心”的副词把“小河”和“影儿”间自然、和谐的感情表现得神味悠然;“荡荡地”“粼粼的”和后面无情的厉风狂浪构成强烈对比,极富感情色彩。
6.本题考查学生把握现代诗歌艺术手法的能力。
比拟,就是根据想象把物当作人写或把人当作物写,或把甲物当作乙物来写。被比拟的事物称为“本体”,用来比拟的事物称为“拟体”。比拟可以使读者不仅对作者所表达的事物产生明显的印象,而且感受到作者对该事物的强烈感情,从而引起共鸣。
本题要求分析比拟手法的抒情作用。首先要理解诗歌中多是将人拟作物来写:将多情的男子比作柔波微漾的“小河”,将姑娘比作“影儿”,于是情意突萌,拥着这迷人的“影儿”缓缓前流。“小河”和“影儿”的缠绵依恋,表现了“五四”以后青年对爱情的热烈追求和向往。而“无情的大海”,蛮横地“吹折了花冠,击碎了衣裳”,暗示了封建顽固的黑暗势力对自由恋爱和幸福婚姻的无情摧残虐杀,有力地表现了反封建的民主思想,拓展了爱情诗的意蕴。以人拟物的抒情手法,使诗作意蕴丰富,含蓄深沉,许多意象富有象征意味。
三、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乡村那么宁静,站在山顶上,回忆直往眼前涌。小孩们从城里回来玩耍。这些孩子复制了父母的面容,让我误认为20年前玩躲猫猫的那几个人刚刚从某个角落里跑出来。我们那时要把整个山村巡个遍。春天去采桃花,夏天去挖柴胡,秋天去摘酸枣,冬天去捡干柴。捡着捡着,就捡起了蜗牛壳。让螺旋的顶端相对,比谁的力气更大,谁的蜗牛壳更坚固。不似现在的孩子,大部分的时间猫在屋里抱着手机,一动不动,像是人偶手机底座。
曾经的孩子,①______,散在各处。在城里,被人叫作农民工;②________,时不时吐露出外地的语言,也像是异乡人。故乡是他们履历上的脚印,不是家园。家是飘在他们舌头这根短树桩上的叶子,风一吹就来回滚动。漂泊在外地的年轻人一回来,乡村就拿出争宠的架势,把与城市不同的那一面尽力展现出来。用不曾变化的地方勾出他们的相思,让他们的思绪回到生命的源头。乡村努力在年轻人的眼里、心里踏出脚印。这脚印缩小缩小,化成涟漪,化成乡愁,潜伏在他们的胸口,像蜗牛一样,在胸腔里不住地伸缩着触角,一头是志向高远的奔头,一头是心灵蜷缩的归属之地。
7.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
A.比喻、夸张、通感B.拟人、排比、比喻
C.拟人、比喻、对偶D.夸张、借代、比喻
8.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他们的相思和思绪被乡村用其不曾变化的地方勾出,并拉回到生命的源头。”从语意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9.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答案】
7.B
8.原句的主语是“乡村”,前后文更连贯;原句将“相思”和“思绪”分开表述,意思更清晰明了。
9.①如今都成了青年 ②回到故乡
【分析】
7.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文段中“乡村就拿出争宠的架势”“乡村努力在年轻人的眼里、心里踏出脚印”使用了拟人修辞;“家是飘在他们舌头这根短树桩上的叶子,风一吹就来回滚动”“潜伏在他们的胸口,像蜗牛一样”使用了比喻修辞;“春天去采桃花,夏天去挖柴胡,秋天去摘酸枣,冬天去捡干柴”使用了排比修辞。语段中没有使用夸张、通感、对偶、借代修辞。
故选B。
8.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
(1)从连贯性的角度:原句的主语是“乡村”,前后文更连贯;改写后的句子改变了句子的主语,并调整了语序。主语的改变使原文前后句子主语不同,造成前后文衔接不够紧密;
(2)从语意表达的角度,原句将“相思”和“思绪”分开表述,意思更清晰明了;改后的句子调整语序使句意表述不够清晰明了。
9.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
第①处,根据横线前“曾经的孩子”和横线后“散在各处”分析可知,所要填写的句子关键词应为“如今”“成了青年”,故可填“如今都成了青年”;第②处,根据横线前“在城里,被人叫做农民工”和横线后“时不时吐露出外地的语言,也像是异乡人”分析可知,所要填写句子的句意“返回家乡”,故可填“回到故乡”。
四、微写作
10.雪莲中学高二9班某次班会,模仿文化情感类节目《朗读者》的模式举行活动,其中邀请的一位“阅读者”,朗读来新疆籍演员陈建斌的作品《给那个谁的第一首诗》:
……
八家户我的小村庄/庄稼地已盖满了房/只有月光闪耀着还和从前一样/
八家户我的小村庄/白瓷砖已贴满了墙/只有雪花飘落着还和从前一样/
乌鲁木齐/你的名字就是美丽的牧场/
望着天上下的雪/他比不上我家乡的大/这里的酒也比不上我家乡的烈/
望着姑娘的眼睛/她比不上我家乡的野/她们有着和我们不一样的倔/
写到这儿我的泪水流淌/有多少时光已被我淡忘/
我想着我看着镜子里的我/和我们村的那个谁一样
请根据这位朗读者朗读的内容,给这次朗读活动提炼一个主题词,并围绕主题词补写一段鲜明、生动地开场白。(80字左右)
【答案】主题词:怀旧(或故乡、故土、思乡、青春、时光、回忆等均可)
开场白:怀旧,不是因为那个时代多么好,而是因为那个时候你年轻。我们一直念念不忘的,不仅是曾经美好的时光,还有层层叠叠被珍惜的过往。怀旧,怀念那段老时光,怀念那时旧模样。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学生运用压缩语段和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能力,首先是提炼主题词,注意结合诗歌中的“和从前一样”“我的小村庄”“时光已被我淡忘”提炼“怀旧”“故乡”“故土”“思乡”“时光”“回忆”等主题词,写开场白注意紧扣主题词的内容,然后引出后面的诗歌,从语意上要和后面的诗歌有联系,注意文采,此题可在开场白中适当的引用诗歌的句子。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第二单元7(一个消逝了的山村 *秦腔)7.1 一个消逝了的山村课时作业: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第二单元7(一个消逝了的山村 *秦腔)7.1 一个消逝了的山村课时作业,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论述类文本阅读,文学类阅读-单文本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7.1 一个消逝了的山村优秀当堂检测题: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7.1 一个消逝了的山村优秀当堂检测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一个消逝了的山村》,阅读课文,完成1~3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7(一个消逝了的山村 *秦腔)7.1 一个消逝了的山村优秀当堂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第二单元7(一个消逝了的山村 *秦腔)7.1 一个消逝了的山村优秀当堂达标检测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活动课标分析,活动依托教材分析,活动背景分析,【活动目标】,活动重难点,【活动过程前期准备】,【活动过程】,评测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