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质量评价13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含解析中图版 试卷01](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219780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质量评价13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含解析中图版 试卷02](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1219780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质量评价13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含解析中图版
展开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建议用时:40分钟)
一、选择题
(2020·烟台模拟)南北半球两个副热带高压之间气压最低,气流汇合的地带称为热带辐合带,其主要分为季风辐合带和信风辐合带。季风辐合带是指在北半球夏季,西南季风与东北信风相遇而形成的热带辐合带;信风辐合带是指东南信风直接和越过赤道的东北信风相遇组成的辐合带。读图,完成1、2题。
1.图示辐合带的主要分布区有( )
①东热带太平洋 ②北美地区 ③东南亚 ④热带印度洋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乙图所示季节( )
A.巴西高原草木枯萎、一派凋零
B.天山冰雪带下限海拔降低
C.海河径流量变大
D.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增强
1.C 2.B 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图甲辐合带是西南季风与东北信风相遇而形成的热带辐合带,即季风辐合带,结合纬度可知,在这个纬度范围内,西南季风主要活跃在热带印度洋(南亚)和东南亚地区;图乙辐合带是东南信风直接和越过赤道的东北信风相遇组成的辐合带,即信风辐合带,其位于10°S附近,结合纬度范围可知,应位于澳大利亚西北部地区,主要是在热带印度洋地区,故C正确。东热带太平洋和北美地区并不具备形成热带辐合带的条件。第2题,由上题分析可知图乙是信风辐合带;赤道低气压带向南移,东北信风带越过赤道,因此图乙所示季节为北半球冬季、南半球夏季。巴西高原草木青绿,天山冰雪带下限海拔降低,海河径流量变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减弱,B正确。
(2020·青岛模拟)下图为沿20°E经线所作的某大洲地形剖面图及高空大气环流形势图。读图,完成3~5题。
3.若下图虚线表示等压面,箭头表示空气运动方向,其中能正确表示上图中a地高低空等压面及空气运动特征的是( )
A. B.
C. D.
4.能代表图中c风带的风向为( )
A. B.
C. D.
5.下列关于b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B.受信风带与赤道低气压带交替控制
C.冬季盛行西南风
D.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3.C 4.D 5.A 解析:第3题,由经纬度可知,该大陆是非洲大陆,a地地处副热带高气压带,较两侧地区气压高,近地面等压线向上弯曲;高压盛行下沉气流。第4题,c风带是由副热带高气压带吹向赤道低气压带的信风带,在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向右偏形成东北风。第5题,b地地处赤道附近,常年盛行上升气流,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2020·威海模拟)读不同季节部分纬度范围内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完成6、7题。
6.甲、乙、丙、丁四幅图中气压带或风带名称正确的是( )
A.甲图中气压带是副极地低气压带
B.乙图中风带是极地东风带
C.丙图中风带是东南信风带
D.丁图中气压带是副热带高气压带
7.气压带、风带位置从甲图到丙图的变化大约需要( )
A.2个月 B.6个月
C.9个月 D.一年
6.C 7.B 解析:第6题,根据图示,甲图中气压带在30°附近,是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乙图中的风带位于30°~60°,为南半球的盛行西风带;丙图中的风带位于0°~30°,且位于南半球,判断是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带;丁图中的气压带位于赤道附近,因此是赤道低气压带。第7题,甲图中气压带、风带位置北移,大致为北半球夏季;丙图中气压带、风带位置南移,大致为北半球冬季;气压带和风带位置从甲图到丙图的变化大约需要6个月。
(2020·菏泽模拟)西风分速是指各风向风速中西风的分量。下图示意南、北半球的冬、夏季西风分速分布。读图,完成8、9题。
8.下列纬度中,西风分速冬、夏季差值最大的是( )
A.40°N B.50°S
C.40°S D.60°N
9.冬季,北半球温带大陆东岸的西风较西岸( )
A.寒冷干燥 B.温暖干燥
C.寒冷湿润 D.温暖湿润
8.B 9.A 解析:第8题,根据图例,实线表示南半球,虚线表示北半球。根据图中曲线及纬度,西风分速冬、夏季差值最大处为50°S,B对。第9题,冬季,北半球温带大陆东岸的西风是由陆地吹向海洋,西岸的西风是由海洋吹向陆地,且受暖流影响,所以东岸的西风比西岸的西风寒冷干燥,A对。
(2020·北京模拟)下图为世界局部区域不同时间沙尘空间分布图。读图,完成10、11题。
10.造成该区域沙尘扩散的主要因素是( )
A.副热带高压 B.信风
C.西风 D.季风
11.当沙尘扩散如甲所示时,最可能的时间是( )
A.1 月 B.4 月
C.7 月 D.10 月
10.B 11.C 解析:第10题,沙尘扩散借助的外力主要是风力,副热带高压控制区盛行下沉气流,A错;从甲、乙分布的经纬度范围可判断C、D错;从扩散的方向看是自北非撒哈拉沙漠向南、北美洲扩散,可见主要与北半球东北信风的吹向有关,B对。第11题,该图是世界局部区域不同时间沙尘空间分布图,扩散路径的不同主要与风带季节性移动有关。由上题分析可知,图中的甲是东北信风北移(7月)形成的,乙是东北信风南移(1月)形成的,C对。
二、非选择题
12.(2020·菏泽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18年我国多地经历了自1961年以来最热的夏季,酷热难耐之际,一位正在南非桌山旅游的网友发出“来桌山避暑吧”的邀请,引起网络热议 。桌山位于南非开普敦半岛北部,海拔1 087米,多悬崖峭壁,因山顶如削平的桌面而得名,又叫“上帝的餐桌”。天气晴朗,会有大片云团环绕在桌山顶上,当地人形象地把它称为“上帝的桌布”。下图为桌山位置示意图。
(1)从地理角度说明“来桌山避暑吧”的理论依据。
(2)从大气环流入手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帝的桌布”的成因。
解析:第(1)题,南非桌山地处南半球,此时处于气温较低的冬季;且受来自大西洋温和湿润的盛行西风影响,冬季气候温凉。第(2)题,“上帝的桌布”是指大片环绕在桌山顶上的云团。因此应分析水汽来源、云雾形成的原因。
答案:(1)桌山位于南半球,我国夏季时南半球正值冬季;桌山冬季受温和湿润的西风影响,气候温凉,适合避暑。
(2)桌山处于西风带,强劲的西风从大西洋上带来充足的水汽;挟带大量水汽的西风沿陡峭的桌山爬升;上升过程中气温降低,水汽在山顶冷却凝结,形成浓密的云团。
13.(创新培优题)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西西里岛是地中海最大的岛屿,面积2.57万平方千米,人口约527万人。西西里岛是典型的地中海气候,但岛上不同地区气温、降水、风力状况明显不同;沿海地区,尤其是西南部,夏天更为酷热。岛上发展林业的自然条件较好,但时常受森林火灾的困扰。下图示意西西里岛位置及地形分布状况。
(1)(综合思维)分析甲地与其他地区相比,夏季更为干热的原因。
(2)(区域认知)推测岛上冬季风力最为强劲的地区,并说明理由。
(3)(人地协调观)简要分析西西里岛时常受森林火灾困扰的原因。
答案:(1)夏季副热带高气压带北移,该岛南部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时间较北部长;北部地形的阻挡造成热量在南部集聚;南部地处山脉阳坡且海拔较北部低,气温高。
(2)冬季该岛受盛行西风控制,风力强劲;该岛周围地区海面狭窄,风力较强。
(3)地处板块交界地带,火山活动频繁,引发森林大火;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时间长,空气干燥,地物干燥易燃;地狭人稠,常有人为火灾。
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时质量评价11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这是一份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时质量评价11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备战2023高考】地理考点全复习——13《气压带与风带对气候的影响》精选题(含解析)(新教材新高考): 这是一份【备战2023高考】地理考点全复习——13《气压带与风带对气候的影响》精选题(含解析)(新教材新高考)
2023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时质量评价11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这是一份2023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课时质量评价11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