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教案
展开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全球海陆面积所占比例及海陆分布特点;
2、理解大陆、半岛、岛屿、大洲、海、洋、海峡等概念;
3、通过读图掌握世界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地理分布和各自的主要特点。
二、能力目标:
1、能看懂简单的地理统计图,并了解运用地理统计图表来表示地理事物,初步学会绘制简单的几何图形来表示大洲的基本轮廓及其相互位置关系;
2、构建七大洲的基本轮廓特征和空间分布特征,在地图上能找出各大洲、各大洋;
3、主动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
三、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勇于探究和创新的精神,初步形成学生的全求意识;
2、初步形成对地理的好奇心和学习地理的兴趣,养成学生严谨的求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二)教学重点:
1、全球海陆面积比较,海陆分布的特点;
2、大陆、岛屿、大洲、海、洋、海峡等概念;
3、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分布及突出特征。
(三)教学难点:
1、海陆分布情况;学生观察力和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
(四)学情分析:
学生首次接触世界地理,有一定的好奇心,会产生一定的学习兴趣;可以利用图表让学生感受海陆分布状况;大洲、大洋的名称可通过读图让学生直观感受、理解并记忆。
(五)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直观教学法。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前面几节课通过学习了解了地球的形状、大小等,今天我们继续来研究地球。
进行小游戏:教师转动地球仪,随机走到学生面前,学生用食指停止转动的地球仪,观察手指指向陆地还是海洋;大屏幕导入几张地球照片,要求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并介绍地球表面海陆分布的比例。 学生活动:回忆、思考,讨论。设计意图: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教师解释为什么叫地球而不叫水球。
二、新课教学
1、 教学内容:
导入本课三个大问题:1、海陆分布特点;2、七大洲的分布;3、四大洋的分布。
学生活动:教师引导学生读图,分析地球表面陆地和海洋分布的特点。教学意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2、 教学内容:海洋和陆地的分布特点。
3、 教学活动:教学设疑——任意划分地球仪这两个半球,海陆分布的情况如何?
学生活动:观察地球仪,讨论、总结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总结,无论怎样平分地球,在地球上的任何一个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设计意图:提出疑问,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好奇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4、 教学内容:海陆相关知识
教学活动:教师介绍大陆、岛屿、半岛、大洲、大洋、海及海峡等概念。
学生活动:通过阅读教材,结合教师的讲解,理解各概念的含义并落实到地图上。
设计意图:借助文、图,加深学生对概念的认识。
5、 教学内容:学习七大洲
教学活动:借助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各在洲的轮廓、形状、位置。把七大洲按照面积从大到小排序: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引导学生勾画大洲轮廓图。
学生活动:观察各大洲的面积、轮廓,讨论交流各大洲在地球上的分布并试勾画大洲的轮廓。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大洲有完整的认识
6、 教学内容:学习四大洋
教学活动:指图了解世界四大洋,把四大洋按照面积从大到小排序——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学生活动:读图,观察讨论,给四大洋排序。了解四大洋的分布。
7、引导学生画出简单的世界轮廓图,并填写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
三、教学反思:
1、 本课教学的内容,要求学生在较强的空间思维,教学中要借助多种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培养起较强的空间概念;
2、 要指导学生多读图,培养学生观察的能力;
3、 本课要按排学生一定的课堂练习,以巩固学生对所学的知识。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七年级上册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地球?水球?,七大洲和四大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七年级上册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海洋与陆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教案设计,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