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 第8单元 数学广角——搭配(一) 教案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3/1218574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 第8单元 数学广角——搭配(一) 教案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3/1218574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 第8单元 数学广角——搭配(一) 教案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3/1218574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8 数学广角——搭配(一)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二年级上册8 数学广角——搭配(一)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内容】
教材第97页例1及做一做,练习二十四第1,2题。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猜测、操作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
2.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
3.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
探索简单事物的排列规律。
【教学难点】
掌握排列不重、不漏的方法。
【教学准备】
PPT课件、每组三张数字卡片。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创设故事情境,激趣导入。整节课始终用创设故事情境来吸引学生主动参与,激发积极性。首先引导学生用两个数字探索排列组合的规律,再由“智解密码锁”这个情境引入,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过渡到引导学生用三个数字组成两位数探索排列组合的规律。
2.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数学教学应该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本节课在教学难点——掌握排列不重复、不遗漏的方法时,为了使每一位学生都能积极参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展示交流,让每个学生知道要解决什么问题。尽量保证学生合作学习的时间,教师深入小组中给予恰当的指导,合作学习后,让学生对展示的情况进行补充、质疑。
[不足之处] 对学生的小组学习指导不够,有部分学生还不能有效参与。虽然学生有意识要按规律有顺序地排列,但部分学生在没有提示之前,就不知道怎样排列。
[再教设计] 教师在学生进行自主活动前,可以提出一些目的性比较明确的要求,让学生有序地思考问题。
第2课时 搭配(2)
【教学内容】
教材第98页例2及做一做,练习二十四第3,4题。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操作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组合规律。
2.经历探索简单事物组合规律的过程,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
探索简单事物的组合规律。
【教学难点】
理解排列和组合的不同。
【教学准备】
PPT课件、数字卡片。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本节课是排列和组合的简单知识,但对学生来说,教师又不能直接讲解排列、组合,如何讲解比较深奥的知识,这是应该正视的问题。在处理教材时,没有直接呈现排列、组合原理,而是从排列、组合的基本思考方法入手——枚举法。因为学生只要恰当地分类,将事情的各种情况一一列举出来,就能够保证计数时不重复不遗漏——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所在。所以本节课没有要求学生解决比较复杂的计数问题,也不要求发现加法原理与乘法原理,而是要求学生通过枚举法,体验计数方法。在教学中,为了突破重点,我从多方面想办法:一是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排列与组合是生活中的必需;二是让学生通过填表和连线等活动,学习“不重复、不遗漏”的计数方法。
[不足之处] 活动中,问题的提出不够明确,学生的操作有点杂乱无章,并且对于表格和连线这两种方法,学生无法联系在一起。
[再教设计] 再教时,在操作活动中,要注意引导出表格法和连线法,让学生有序地思考问题。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情境创设,激发兴趣
老师这有4和8两张数字卡片,看看能摆成哪几个两位数?(48,84)其中有一个数是老师的年龄,你们能猜出老师今年有多大吗?(48)为什么不是84呢?(84是老爷爷、老奶奶的年龄)
你们的眼力真好!老师请来了一位84岁的老爷爷,让他带我们一起去参观有趣的数学广角。(板书:数学广角——搭配(1))
二、自主合作,探究新知
1.(PPT课件出示)老爷爷给了我们第一个提示:(齐读)这把锁的密码是由1,2和3组成的两位数,每个两位数的十位数和个位数不能一样。“组成两位数”是什么意思?能举个例子说说吗?(有个位和十位)(PPT课件出示)什么叫“十位数和个位数不能一样?”(像11这种就不行)题意弄明白了,让学生猜一猜密码可能是多少。(12,13,23……)
(1)小组合作,把所有可能的密码都写出来,看哪组合作得又快又好。
(2)汇报结果,教师板书。
(3)合作讨论。(用卡片摆一摆)
为什么有的同学摆出的数是5个,而有的同学摆出了6个数呢?还有的同学摆出7个数?究竟应该是几个呢?
展示、比较,找一找存在的问题。(摆数不能重复、不能遗漏)
(4)有什么好办法保证既不遗漏,也不重复呢?小组内进行讨论。
①定位法。
先固定十位上的数字1,和2,3分别搭配得到12,13;再在十位上固定2,和1,3分别搭配得到21,23;最后把3固定在十位上,和1,2分别搭配得到31,32。
让学生一起回顾一下这种方法好不好?并说明理由。(有顺序)
②交换位置法。
我们可以先选择1和2两个数字,组成一个两位数12,然后十位和个位上的数字(手势)交换位置,又组成了一个新的两位数21;再选择1和3两个数字,组成一个两位数13,然后交换位置又组成了一个新的两位数31;再选择2和3两个数字,组成一个两位数23,然后交换位置又组成了一个新的两位数32。
(5)小结:通过刚才的数学活动,我们知道在解决这样问题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重复、不遗漏,我们思考的时候一定要有顺序。
2.输入密码,打开大门。
经过我们的努力,把可能出现的密码全都找出来了,一共有6个,那密码到底是哪一个呢?老爷爷给我们的第二个提示:这把锁的密码是这六个数中最大的数。(PPT课件出示)你们猜猜看是多少?
三、巩固练习
教材第97页“做一做”,“练习二十四”第1,2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有趣吗?说一说你学会了什么。
五、布置作业
《全科王·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复习准备
1.用数字卡片1,8能摆出几个不同的两位数?
2.用卡片0,5,9能组成几个不同的两位数?
3.用2,7,9这三张数字卡片组成两位数。
(1)可以组成多少个不同的两位数?分别是多少?
(2)组成的两位数中,最大的两位数与最小的两位数的差是多少?
二、质疑激趣,导入新知
如果把1,8这两张卡片上的数字相加,和有几种情况?
学生讨论汇报。
小结:求两位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和,调换位置后,和不会变化,得数只有一种。(板书:数学广角——搭配(2))
三、动手操作,合作探究
1.PPT课件出示例2的主题图。
(1)学生两人一组,动手操作摆数字卡片,边摆边记,摆出两张卡片,求出和是多少,然后把结果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2)汇报交流结果。
方法1:列表法。
加数
加数
和
5
7
12
5
9
14
7
5
12
7
9
16
9
5
14
9
7
16
方法2:连线法。
(3)观察结果:两个数相加得到的和中有重复的,删除重复的算法。
请学生说明理由。(两个数的和与顺序没有关系,所以得数只有三种)
2.比较不同。
老师现在有一个问题,摆数字卡片时用3个不同的数字可以摆出6个两位数,求和时3个数却只能求出3种和,这是为什么?
小结:摆数与顺序有关,交换位置,就变成另一个数了,求和与顺序无关,交换位置求和的还是这两个数。
四、巩固练习
教材第98页“做一做”,“练习二十四”第3,4题。
五、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能跟同学们交流一下吗?
六、布置作业
《全科王·同步课时练习》相关习题。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8单元 数学广角《搭配(一)》单元教案 |人教新课标,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故事引入,设疑激趣,应用拓展,深化探究, 运用新知,举一反三,总结延伸,畅谈感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数学8 数学广角——搭配(一)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探究方法,找到规律师,实践应用,巩固提高,回顾整理,反思提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8 数学广角——搭配(一)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故事引入,学习排列,探究新知,应用拓展,深化探究,总结延伸,畅谈感受,课后作业,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口算宝](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b5b1d1ecde54d50c4354a439d5c45ddc.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