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苏少版一年级上册16 画声音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美术苏少版一年级上册16 画声音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游戏导入,逐层深入,大胆创作,场景模拟,个性创作,思维拓展,你画我猜,教学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题
画声音
类型
造型·表现
课时
1课时
教学背景分析
1. 感知是认识客观世界的开端,又是心理过程的起点和基础。所以本教材从一至六年级安排了表现人类感知觉的绘画训练,培养每个儿童都有强烈的自我感觉、自我意识,并鼓励他们用绘画表现出自己的感受,为儿童创造一种发展个性的课堂氛围。
2. 从心理学角度讲,美术与声音易形成色、听联觉。它是由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活动,并相互融合得到一种新感觉。抽象绘画鼻祖康定斯基认为美术应成为联觉的产物,他始终把绘画看成是一种能引起听觉的“内在音响”。本课通过让学生聆听各种声音,产生不同的听觉感受、心理感受,引导学生合理运用点、线、面、色进行艺术创造,让学生把这些最质朴、最原始和最富于表现力的视觉符号,在听觉感受的刺激下展开新的拓延,演变成新的符号,最终使无形的声音在纸上展现出来。
3. 这种造型表现带有游戏性,所以非常适合于小学美术教学。由于一年级学生想象力丰富,敢于大胆创新,可以通过谈话法、发现法、问题教学法、范例教学法、暗示教学等,引导他们仔细感受声音,大胆描绘声音。同时,在作画过程中培养孩子最真实的感受性与创造性,训练绘画表现力。
教师准备:
示范作画工具。
学生准备:
水彩笔、油画棒、颜料。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能用各种材料和工具,选择合适的点、线、面、色描绘不同的声音。
过程与方法目标:感受各种声音的独特魅力和自己描绘出的声音所具有的画面美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对自身的听觉进行初步的关注和了解,激发关注生活,关爱自我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感受声音的不同,与点、线、面、色进行联想。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如何把无形的声音进行有形的表现。
教学设计
一、游戏导入
1. 找一找,放在桌子里的乐器。
请拿到小鼓的同学敲一敲。
说一说你听了什么?用一些词汇描述你听到的声音。
练一练,初步尝试画一画。
师:我们会画看的见的物体,我们可以把看不见的声音画下来吗?
闭上眼睛,听着鼓声同,你脑海出现了什么形状,是什么颜色的。
把你刚才心里的画面画下来。
请一位同学上前演示。
4. 作业展评:画好以后请你来谈谈为什么这样画?
设计意图:激励学生尝试用点、线、面帮忙画出声音,学生只要在纸上画出东西便要给予表扬和激励,因为每一笔都是由感而画的。
二、逐层深入,大胆创作
1. 从学生作业中总结出声音是可以画出来的。(揭示课题:画声音)
2. 学生总结点、线、画的基本表现并板演。
3.教师小结,板书。“点线面”
4. 学生玩一玩抽屉里的其他乐器再次画一画。
体会用点、线、面表现声音。
5.作业展评(略)
三、场景模拟,个性创作
1.设定四个场景。1、课间。2、音乐课。3、超市。4、地铁站。
2. 分小组创作。
3. 作业展评:讲讲自己是怎样把声音的变化画出来的?
设计意图:突破简单的点、线、面、色,引导学生学会合理布局画面。
四、思维拓展,你画我猜
1. 自己画一画声音,上同学猜一猜画的是什么声音。
五、教学总结
最后老师要给大家听一种声音:是美妙的音乐声,它仿佛把我们带到了另一个世界。今天,我们在丰富的声音世界里畅游,对声音进行了描绘,同学们从不会画声音到后来画出了声音,还表现出了声音的变化,瞧,大家的作品多美啊!其实生活中还有许多声音值得我们去表现,回去后还可以把自己听到的声音用画笔去描绘,把声音“留住”!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美术苏少版一年级上册16 画声音表格教案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 入,揭 题,逐层深入,思维拓展,乐趣创作,教学总结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苏少版一年级上册16 画声音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 激趣导入,设疑创作, 通过比较,真切感受, 由扶到放,个性创作, 实践再创作, 作业展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7 形的组合教学设计,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