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21-2022学年高一物理鲁科版必修1教学教案:第六章+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Word版含解析 教案 0 次下载
- 2021-2022学年高一物理鲁科版必修1教学教案:第六章+第2节+第3课时+牛顿第二定律+Word版含解析 教案 0 次下载
- 2021-2022学年高一物理鲁科版必修1教学教案:第六章+第2节+牛顿第二定律+(1)+Word版含解析 教案 0 次下载
- 2021-2022学年高一物理鲁科版必修1教学教案:第六章+第3节+牛顿第三定律+(2)+Word版含解析 教案 0 次下载
- 2021-2022学年高一物理鲁科版必修1教学教案:第六章+第3节+牛顿第三定律+Word版含解析 教案 0 次下载
高中物理第3节 牛顿第三定律优秀教案
展开
《牛顿第三定律》教学设计
一、学情分析
1、牛顿第三定律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牛顿第一揭示了一个不受力物体运动的规律,牛顿第二定律揭示了一个物体受力与运动的规律,牛顿第三定律揭示了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使人们不仅可以研究单个物体的运动,而且可以把存在相互作用的各个物体的运动联系起来进行研究。
牛顿第三定律和牛顿第一、第二定律一起建立了一个完整了理论体系,奠定了整个力学的基础。
2、学生在学习本节课前已经学习了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物体的运动规律、力和运动的关系,但是学生经常混淆物体相互作用力和平衡力的特点。另外,学生往往有这类相互作用力大小不相等的错误前认知:当一个大人和一个小孩在对拉比力气时,大人之所以会胜,是由于大人施加给小孩的力大于小孩施加给大人的力。
二、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对学习任务和学生情况的分析,确定本节课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理解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
(2)理解牛顿第三定律,能用该定律解释生活中的有关问题。
(3)能区分一对平衡力与一对作用力、反作用力。
2.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以科学的方法分析弹力、摩檫力、场力的实例,寻找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之间的规律。
(2)从应用牛顿第三定律解释生活现象中,检测学生知识达成度。
(3)交流讨论一对平衡力与一对作用力、反作用力的异同,检测学生知识达成度。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学生分析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生活实例中,培养学生科学推理、质疑等意识。
(2)在用牛顿第三定律解释生活中的有关问题时,帮助学生初步树立科学伦理的意识。
(3)交流讨论一对平衡力与一对相互作用力的异同,培养学生围绕问题,通过交流方式开展寻找证据、解释原因等意识。
4.教学重点和难点
(1)理解牛顿第三定律并用它解释实际问题。
(2)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与二力平衡的异同。
三、教学方法
课堂以生活实例等现象创设物理情景,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科学推理、科学论证、质疑创新,探究得出两个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具有同时性、同性质、反方向、作用于不同物体、效果多样性等特点,帮助学生建立起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形象直观的定性和定量认识,并逐步区分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与一对平衡力的异同,培养相互作用的物理观念及其应用、科学思维与创新、科学探究与交流的核心素养。
根据两次学生分组讨论的结果,检测课堂达标情况、下一步教学目标。
四、教学器材
每组学生:弹簧测力计(2只)
教师演示:气球、打气筒、圆棒(两根)、磁铁(4条)、细绳钩(2个)、多媒体课件等。
五、教学活动
1、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概念和特点的初步认识
目标1、分析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生活实例,培养学生科学推理、科学论证、质疑创新等科学思维与创新、相互作用的物理观念的核心素养。
(1)联系学生鼓掌等生活实例,指出:左手掌感觉痛,右手掌也感觉痛,说明右手给了左手一个拍打的作用力,左手也给了右手一个拍打的作用力。
在物理学中,像两手间相互作用的这一对力,通常叫做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如果把左手受到的力叫做作用力,则左手给右手的力就叫做反作用力。
(2)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在生活中是广泛存在的。我们可以依靠日常生活的观察和经验,定性分析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存在什么样的关系。
(3) 引导学生回顾生活中有关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其他实例,注重从以下事例分析中总结出这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特点。
例1、鼓掌
例2、手压在桌子上滑动
例3、人离船上岸
例4、磁铁间的作用力
例5、“放气”的气球。
目标2、交流讨论一对平衡力与一对作用力、反作用力的异同,培养学生围绕问题,通过交流方式开展寻找证据、解释原因等科学探究与交流的核心素养,树立相互作用的物理观念的核心素养。
(4)小组讨论:一对作用和反作用力与一对平衡力有什么异同?
2、定量探究
目标3、设计实验定量探究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培养学生科学推理、科学论证、质疑创新等科学思维与创新、相互作用的物理观念的核心素养。
探究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定量关系:
分组实验一:探究两测力计间相互作用的拉力大小关系。
观察并思考: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大小及变化存在怎样的关系?
演示实验二: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方向相反的关系。
观察并思考: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方向存在怎样的关系?
小结: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大小相等、变化一致,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3、归纳结论
牛顿在长期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并提出了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如果用F表示作用力,F ,表示反作用力,牛顿第三定律可以用公式表示为:
F = - F ,
式中的负号表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方向相反。
目标4、交流讨论一对平衡力与一对作用力、反作用力的异同,培养学生围绕问题,通过交流方式开展寻找证据、解释原因等科学探究与交流的核心素养,树立相互作用的物理观念的核心素养。
小组再讨论:(视课堂学习生成确定A或B)
A、相互作用力与平衡力有什么异同?
B、F = - F ,与F合 = 0 这两个式子在使用时有什么异同?
4、规律应用
目标5、用牛顿第三定律解释生活中的有关问题,帮助学生树立科学本质、科学态度、科学伦理等科学态度与责任的核心素养。
(1)、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我们殴打他人,也就是他人殴打我们。所以法律法规对双方的制裁结果应该是一样的。请阐明观点并说明理由:
(2)阐明观点并说明理由:(视课堂学习生成确定A或B)
A、一个大男人和一个小女孩,让他们对拉比力气,谁的拉力大?
B、拔河比赛时,双方拉力的大小有什么关系呢?决定胜负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5、观看视频,总结教学内容。
六、作业布置
教材P116页 2、3题
七、板书设计
牛顿第三定律
1.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1)定义:两个物体间由于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对力。
(2)特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性质相同,有同时性,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效果多样性。
2.牛顿第三定律
﹙1﹚内容: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2﹚公式:F = - F ,
3.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对力与一对平衡力的异同。
九、本设计主要特点
1、本节课教学设计以学生日常生活经验的提升为主线,注重渗透学科素养的培养,体现了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教学思想。
2、根据学生学习生成度决定后续教学内容。
高中物理鲁科版必修1第4节 超重与失重获奖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鲁科版必修1第4节 超重与失重获奖教学设计,共1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视频演示,引导学生回答,学生观察,学生回答,演示实验,GIF动图展示,学生观察并回答,学生分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第3节 牛顿第三定律优质课教案: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3节 牛顿第三定律优质课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本节教材分析,学生学情分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物理鲁科版第3节 牛顿第三定律优秀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物理鲁科版第3节 牛顿第三定律优秀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