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第三单元10 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第三单元10 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难点,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第二课时,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正确读写“引人注意、均匀、重叠、空隙、叶柄、触角、痕迹、逐渐、休想”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爬山虎的特点,理清课文叙述顺序,抓住课文主要内容。
4.学习作者细心观察的方法和表达方法,培养留心周围事物的意识。
【教学难点】
通过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
【教学难点】
爬山虎的脚是怎样一脚一脚向上爬的。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见过爬山虎吗?知道为什么把这种植物叫爬山虎吗?(会爬墙)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板书)爬山虎的脚,同时学习“虎”字。
(二)检查预习,初步感知课文
1.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思考:课文写爬山虎的脚,先讲了什么,再讲了什么,最后讲了什么?
2.检查预习。
(1)字词正音:
投影出示生字让学生认读,注意“重叠”的“重”是多音字,读作chóng;“触着墙”的“着”应读zhe
(2)识别字型。
(3)联系上文理解词语。
3.默读课文,并用铅笔圈划出描写爬山虎脚的特点的句子。
(三)再读课文,给课文分段
1.学生自由读课文,分小组讨论分段。
提示:
生长的地方
爬山虎 叶子
脚
2.检查讨论结果并说出各段段意。
(四)讲读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段。思考:这段主要讲什么?
2.小组讨论:
(1)这一段可以看出爬山虎在生长中具有哪些特点?
明确:会爬墙、占一大片地方
(2)你是通过哪些词语看出来的?
(五)讲读第二自然段
l.出示图片,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2.思考:爬山虎的叶子是什么样儿的?长大了的叶子有什么特点?你是从哪些词句中知道的?
3.齐读第二自然段,体会“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4.指导朗读第二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爬山虎的叶子是什么样儿的?
2.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写爬山虎的脚的?指名读。
(二)讲读第三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三自然段,讨论:
(1)用铅笔画出课文中描写爬山虎脚的词句。
(2)这一段讲了爬山虎脚的几个特点?每个特点是什么?
(3)从哪一句可以发现作者是注意观察的?
(三)讲读第四自然段
1.指名读。思考:
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它能够一脚一脚往上爬的原因是什么?
2.作者看到了爬山虎的脚,想到了什么?
3.小结:
作者抓住了爬山虎的叶子、脚会爬的特点,向我们介绍了爬山虎。作者细致入微的描写,在我们的眼前仿佛出现了那满墙的爬山虎。
(四)讲读第五自然段
1.齐读第五自然段。
2.思考:这一自然段讲了几层意思,主要意思是什么?
明确:(1)触着墙的爬山虎才能生存;(2)爬山虎的脚能牢固地巴在墙上。
(五)再读课文,加深理解
1.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2.读后思考:爬山虎的叶子为什么能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
(六)指导背诵全文
(七)总结
这篇课文采用抓住事物特点进行观察的写作方法,生动地向我们描绘了爬山虎的叶子,爬山虎脚的形状和特点,以及它是如何一脚一脚往上爬的。
(八)课外练笔
仔细观察一种攀援植物,仿照课文写一写,内容要具体,语言要通顺。
附:【板书设计】
爬山虎的脚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语文四年级上册10 爬山虎的脚教案设计,共3页。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10 爬山虎的脚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板书设计,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10 爬山虎的脚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四自然段,教学对策,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