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秋词(其一)同步达标检测题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秋词(其一)同步达标检测题,共5页。
刘禹锡《秋词(其一)》
(一)古诗词阅读(5分)
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1.一、二两句表露了刘禹锡怎样的心境?是用什么手法表现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刘禹锡在诗中描写“晴空鹤飞冲天”的动人图景,抒写了诗人怎样的情怀?(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描绘诗的三、四两句展现出的秋景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1-2题。(7分)
【甲】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乙】山中 王勃
长江悲已滞, 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 山山黄叶飞。
1.这两首诗的诗人对秋天的感受有何不同?(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说说【乙】诗中“山山黄叶飞”这句诗写景的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商隐《夜雨寄北》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小题。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这首诗写了哪两个时间?哪两个空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这两首诗。(6分)
【甲】夜雨寄北 【乙】宿云梦馆
李商隐 欧阳修
君问归期未有期, 北雁来时岁欲昏,
巴山夜雨涨秋池。 私书归梦杳难分。
何当共剪西窗烛, 井桐叶落池荷尽,
去话巴山夜雨时。 一夜西窗雨不闻。
1.乙诗中,诗人主要运用了哪种抒情手法?(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诗句,简要分析这两首诗中,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的不同之处。(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10-11题。(4分)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诗中的“僵”“孤”,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处境?它们在诗中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甲][乙]两首词,回答问题。
[甲]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乙]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1.这两首词的作者是宋代人。这两首词都是作者晚年时写的,分别从“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的句子可以印证。(2分)
2.这两首词都抒写了作者为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这从辛弃疾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和陆游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诗句中可以看到,同时表达了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2分)
谭嗣同《潼关》
(一)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小题。
潼关
谭嗣同
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
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解不平。
1.赏析“终古高云簇此城”一句中“簇”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借高云、秋风、河流、________、群山等景物,写出了北方风景的________之美。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诗歌鉴赏。
潼关
谭嗣同
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
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解不平。
1.“山水本无情”,可是在谭嗣同的眼里,山水似乎都有了壮怀激烈的举动。结合诗的内容分析,作者是怎样将山水写活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大河“犹嫌束”、群山“不解平”表达了诗人怎样的豪情?请结合谭嗣同的经历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河流大野犹嫌束”描绘出一幅什么样的画面?从中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刘禹锡《秋词(其一)》
(一)
1.乐观豁达的心境。 将古人的悲秋与自己的颂秋作对比。
2.抒发了诗人奋发向上的积极精神。
3.秋高气爽,晴空万里,远处一只白鹤正推开云层冲上云霄,仿佛将我作诗的豪情壮志也带到了天空中去。
(二)
1.甲诗抒写了诗人奋发进取的豪情,乙诗抒写了诗人旅途悲思。
2.以秋风萧瑟,黄叶飘零的景象烘托了诗人内心的愁苦(或烘托了诗人的思归之情)。
李商隐《夜雨寄北》
(一)
1.时间:分离的现在和会面的将来; 空间:诗人独处的巴山与亲人团聚的北方(长安)。
2.全诗表达了游子漂泊异乡的孤寂伤感和盼望归期的思乡之情。
3.示例一:运用反衬手法,诗人巧妙地设想未来相聚的欢乐,反衬了今日思念的愁苦之深。
示例二:运用虚写和想象的手法,抒发了深切思念和渴望相逢的心情。
(二)
1.借景抒情 或 情景交融
2.《夜雨寄北》中诗人用“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憧憬重逢后的喜悦,富于溻《宿去梦馆》则用“井桐叶落池荷 尽,一夜西窗雨不闻”凸显长夜无眠,思亲的凄苦。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一)
1.“僵”“孤”意为卧病在床,孤苦无助,其作用以“僵卧孤村”来反衬“不自哀”,更显出意志坚定不移。
2.表达作者要收复失地,统一国家而献身的愿望。
(二)
1.可怜白发生 鬓先秋
2.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谭嗣同《潼关》
(一)
1.“簇”是簇拥的意思,写出了高云簇拥古城,表现出潼关的高,异峰突起,令人神往。
2.大野磅礴 壮丽
3.表达了诗人渴望冲决落网、勇往直前、追求个性解放的少年意气。
(二)
1.这首诗运用了拟人化的修辞手法。赋予河流以人的情感,用“犹嫌束”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黄河奔腾而下的壮阔气势;用“不解平”突出秦岭山脉入潼关的险峻态势;从而表现了诗人渴望冲决罗网、勇往直前、追求个性解放的少年意气。
2.表现了诗人冲破封建束缚、追求思想解放的愿望。
3.黄河在广阔的原野上奔波仍嫌受约束。 从中写出了衣一幅黄河奔腾的雄壮画面。 突显诗人性格豪放,热爱祖国山河。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本课综合与测试习题,文件包含学霸夯基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练习解析版docx、学霸夯基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练习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暑假小升初语文衔接 现代文阅读训练(含答案)-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语文 部编版,共11页。
这是一份课外古诗词诵读(提升训练)-2021-2022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基础+提升”考点专项训练(部编版),文件包含课外古诗词诵读提升训练解析版docx、课外古诗词诵读提升训练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67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