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山西省晋中市高一(下)6月月考数学试卷人教A版
展开1. 设z=3+i1−i+i,则z¯在复平面对应的点位于第( )象限
A.一B.二C.三D.四
2. 一水平放置的平面图形,用斜二测画法画出了它的直观图,此直观图恰好是一个边长为2的正方形,则原平面图形的面积为( )
A.82B.22C.43D.23
3. 若向量a→=1,0,b→=2,1,c→=x,1,满足条件3a→−b→与c→共线,则x的值( )
A.1B.−1C.−2D.−3
4. 设l,m表示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表示两个不同的平面,Q表示一个点,给出下列四个命题,其中正确的命题是( )
①Q∈α ,l⊂α,则Q∈l ,
②l∩m=Q,m⊂β,则l⊂β,
③l//m ,l⊂α,Q∈m,Q∈α,则m⊂α,
④α⊥β且α∩β=m,Q∈β,Q∈l,l⊥α,则l⊂β.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5. 斐波那契螺旋线被誉为自然界最完美的“黄金螺旋”,它的画法是:以斐波那契数:1,1,2,3,5,…为边的正方形拼成长方形,然后在每个正方形中画一个圆心角为90∘的圆弧,这些圆弧所连起来的弧线就是斐波那契螺旋线.自然界存在很多斐波拉契螺旋线的图案,例如向日葵、鹦鹉螺等.如图为该螺旋线的前一部分,如果用接下来的一段圆弧所对应的扇形做圆锥的侧面,则该圆锥的体积为( )
A.815π3B.415π3C.12515π192D.12515π64
6. 某班有48名学生,在一次考试中统计出平均分为70分,方差为75,后来发现有2名同学的分数登错了,甲实得80分却记成了50分,乙实得70分却记成了100分,则更正后平均分和方差分别是( )
A.70,75B.70,50C.75,1.04D.65,2.35
7. 如图,已知正三棱柱ABC−A1B1C1的底面边长为2cm,高为5cm,则一质点自点A出发,沿着三棱柱的侧面绕行两周到达点A1的最短路线的长为( )cm.
A.12B.13C.14D.15
8. 如图,在平面四边形ABCD中,若E为边CD上的动点,AB=AD=1 ,AB⊥BC, AD⊥CD, ∠BAD=120∘ ,则AE→⋅BE→的最小值为( )
A.32B.92C.2116D.2516
二、多选题
已知i为虚数单位,以下四个说法中正确的是( )
A.i+i2+i3+i4=0
B.复数z=3−i的模是10
C.若复数z−3+2i>0,则z>3+2i
D.已知复数z满足|z−1|=|z+1|,则z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的轨迹为直线
中国有悠久的金石文化,印信是金石文化的代表之一,印信的形状多为长方体、正方体或圆柱体,但南北朝时期的官员独孤信的印信形状是“半正多面体”.半正多面体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正多边形围成的多面体.半正多面体体现了数学的对称美,如图是一个棱数为24的半正多面体,它的所有顶点都在同一个正方体的棱上,且此正方体的棱长为1.则下列关于该多面体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多面体有12个顶点,14个面B.多面体的体积为56
C.多面体的表面积为3D.多面体有外接球
在△ABC中,已知(a+b):(c+a):(b+c)=6:5:4,给出下列结论中正确结论是( )
A.由已知条件,这个三角形被唯一确定
B.△ABC一定是钝三角形
C.sinA:sinB:sinC=7:5:3
D.若b+c=8,则△ABC的面积是1532
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G分别为BC, CC1,BB1的中点,则( )
A.D1D⊥AF
B.A1G//平面AEF
C.异面直线A1G与EF所成角的余弦值为1010
D.点G到平面AEF的距离是点C到平面AEF的距离的2 倍
三、填空题
为了解某团战士的体重情况,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将样本体重数据整理后,画出了如图所示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已知图中从左到右前三个小组频率之比为1:2:3,第二小组频数为12,则全团共抽取人数为________.
△ABC中, AC=7, AB=4,BC边上的中线AD=3.5,则BC=________.
已知圆锥的母线长为2r,底面圆的半径为r,圆心为O,点M是母线PA的中点,AB为底面圆的直径.若点C为底面圆周上的一点,且OC与母线PB所成的角等于60∘,则MC与底面所成的角的正弦值为________.
在四棱锥P−ABCD中,PA⊥平面ABCD,AP=2,点M是矩形ABCD内(含边界)的动点,且AB=1,AD=3,直线PM与平面ABCD所成的角为π4.记点M的轨迹长度为α,则tanα=________;当三棱锥P−ABM的体积最小时,三棱锥P−ABM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________.
△ABC中, BC=2,点O,G分别为△ABC的外心、重心,若AO→⋅AG→=AB→⋅AC→,则△ABC面积的最大值为________.
四、解答题
已知向量a→与向量b→的夹角为45∘,其中|a→|=2,|b→|=1.
(1)求|a→+2b→|的值;
(2)若向量2a→−λb→与λa→−3b→的夹角是锐角,求实数λ的取值范围.
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为平行四边形,PA⊥平面ABCD,AB=3,AC=4,AD=5.
(1)求证:PB⊥AC;
(2)若________,求点A到平面PCD的距离.要求:在①PA=2;②二面角P−CD−A的大小为60∘;③VP−ABCD=12,这三个条件中,任选一个补充在问题中,并加以解答.
某学校高一100名学生参加数学竞赛,成绩均在40分到100分之间,学生成绩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
(1)估计这100名学生分数的中位数与平均数;(精确到0.1)
(2)某老师抽取了10名学生的分数x1,x2,x3,⋯,x10,已知这10个分数的平均数x¯=90,标准差s=6,若剔除其中的100和80两个分数,求剩余8个分数的平均数与标准差.
(参考公式:s=i=1nxi2−nx¯2n )
在△ABC中,已知a+ba=sinBsinB−sinA,且cs(A−B)+csC=1−cs2C.
(1)试确定△ABC的形状;
(2)求a+cb的取值范围.
如图所示,某市有一块空地△OAB,其中OA=2km,∠AOB=90∘,∠OAM=60∘.当地政府计划将这块空地改造成一个旅游景点,拟在中间挖一个人工湖△OMN,其中M,N都在边AB上,且∠MON=30∘,挖出的泥土堆放在△OAM地带上形成假山,剩下的△OBN地带开设儿童游乐场.为安全起见,需在△OAN的周围安装防护网.设∠AOM=θ.
(1)当AM=1km时,求防护网的总长度;
(2)若θ=15∘,问此时人工湖用地△OMN的面积是堆假山用地△OAM的面积的多少倍?
如图,已知三棱柱ABC−A′B′C′的侧棱垂直于底面,点M,N分别为A′B和B′C′的中点,AB=AC,∠BAC=90∘.
(1)证明:MN//平面AA′C′C;
(2)(ⅰ)设AB=λAA′,当λ为何值时,使得CN⊥平面A′MN?试证明你的结论.
(ⅱ)在(ⅰ)的条件下,求二面角N−A′B−B′的余弦值.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2020-2021学年山西省晋中市高一(下)6月月考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
1.
【答案】
D
【考点】
复数的代数表示法及其几何意义
共轭复数
复数代数形式的混合运算
【解析】
先化简复数,再利用共轭复数和复数的几何意义求解即可.
【解答】
解:设z=3+i1−i+i=3+i1+i1−i1+i+i=2+4i2+i=1+3i,
则z¯=1−3i在复平面对应的点位于第四象限.
故选D.
2.
【答案】
A
【考点】
斜二测画法画直观图
【解析】
利用斜二测画法的过程把给出的直观图还原回原图形,找到直观图中正方形的四个顶点在原图形中对应的点,用直线段连结后得到原四边形,再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即可.
【解答】
解:由斜二测画法可知,原图形是一个平行四边形,且平形四边形的一组对边长为2.
在斜二测图形中O′B′=22,且∠B′O′A′=45∘.
那么在原图形中,∠BOA=90∘,且OB=42.
因此原平面图形的面积为:2×42=82.
故选A.
3.
【答案】
B
【考点】
平面向量共线(平行)的坐标表示
【解析】
先求出3a→−b→=1,−1,再利用3a→−b→与c→共线,得到1×1−x×(−1)=0,求解即可.
【解答】
解:由题意可得:3a→−b→=1,−1,
∵ 3a→−b→与c→共线,
∴ 1×1−x×(−1)=0,
解得x=−1.
故选B.
4.
【答案】
D
【考点】
命题的真假判断与应用
空间中直线与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
空间中直线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空间中平面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
【解析】
根据空间点,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进行判断即可.
【解答】
解:①Q∈α ,l⊂α,则Q∈l不一定成立,故①错误;
②l∩m=Q,m⊂β,则l⊂β不一定成立,故②错误;
③l//m ,l⊂α,Q∈m,Q∈α,则m⊂α,故③正确;
④如图:α⊥β且α∩β=m,Q∈β,Q∈l,l⊥α,则l⊂β,故④正确.
故选D.
5.
【答案】
A
【考点】
棱柱、棱锥、棱台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柱体、锥体、台体的体积计算
【解析】
根据斐波那契数得接下来的一段圆弧的半径为8,然后根据圆锥侧面展开图计算出圆锥的底面半径和高,从而可得体积.
【解答】
解:根据已知可得所求扇形半径为r=3+5=8,即圆锥母线长为l=8,
设圆锥底面半径为R,则2πR=π22π×2π×8,R=2.
圆锥的高为ℎ=l2−R2=82−22=215,
所以圆锥体积为V=13πR2ℎ=13π×22×215=815π3.
故选A.
6.
【答案】
B
【考点】
极差、方差与标准差
众数、中位数、平均数
【解析】
根据平均数、方差的概念先表示出更正前的平均数、方差和更正后的平均数、方差,比较其异
同,然后整体代入即可求解.
【解答】
解:设更正前甲,乙,丙..的成绩依次为a1,a2,… a48,
则a1+a2+⋯+a48=48×70,
即50+100+a3+⋯+a48=48×70,
∴ a1−702+a2−702+⋯+a48−702=48×75 ,
即202+302+a3−702+⋯+a48−702=48×75,
更正后平均分x¯=80+70+a3+⋯+a4848=70,
方差s2=148[80−702+70−702+a3−702+⋯+a48−702]
=148×100+48×75−202−302=50.
故选B.
7.
【答案】
B
【考点】
多面体和旋转体表面上的最短距离问题
【解析】
将三棱柱的侧面展开,得到棱柱的侧面展开图,利用矩形的对角线长,即可求解.
【解答】
解:将正三棱柱ABC−A1B1C1沿侧棱展开两次,得到棱柱的侧面展开图,如图所示,
最短距离是上图中对角线的长度,
即为三棱柱的侧面上所求距离的最小值,
由已知求得的长等于6×2=12,宽等于5,
由勾股定理得d=122+52=13.
故选B.
8.
【答案】
C
【考点】
平面向量数量积
二次函数在闭区间上的最值
【解析】
可建立坐标系,然后根据给的条件求出A,BE的坐标,再设E0,m ,则可将AE→⋅BE→整理成m的函数,然后求其最小值.
【解答】
解:因为AB=AD=1 ,AB⊥BC, AD⊥CD, ∠BAD=120∘,
故建立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
则A1,0 ,连接AC,易证Rt△ACD≅Rt△ACB,
∴ ∠DAC=∠CAB=60∘,
∴DC=ADtan60∘=3,
xB=1+1×cs60∘=32 ,yB=1×sin60∘=32,
∴ B32,32,
设E0,m 0
∴ AE→⋅BE→=32+m2−32m=m−342+2116,
故当m=34时,AE→⋅BE→的最小值为2116.
故选C.
二、多选题
【答案】
A,D
【考点】
复数代数形式的乘除运算
复数的代数表示法及其几何意义
复数的模
【解析】
由题意,结合复数的运算、复数的模和复数的几何意义对选项进行逐一分析,进而即可求解.
【解答】
解:对于选项A,因为i+i2+i3+i4=i−1−i+1=0,故选项A正确;
对于选项B,已知复数z=3−i,则|z|=32+(−1)2=10,故选项B错误;
对于选项C,无法确定z的表达式,所以由若复数z−3+2i>0,得不到z>3+2i,故选项C错误;
对于选项D,已知复数z满足|z−1|=|z+1|=|z−(−1)|,
即z表示到点(1,0)和(−1,0)的距离相等,
此时z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的轨迹为直线,故选项D正确.
故选AD.
【答案】
A,B,D
【考点】
正多面体
简单组合体的结构特征
【解析】
求得一个棱数为24的半正多面体的顶点数和面数,可判断选项A;将半正多面体补成棱长为1的正方体,故其顶点是正方体各棱的中点,求得半正多面体的棱长,计算表面积和体积,可判断选项B,C;再由正方体的中心到多面体各顶点的距离相等,可判断D.
【解答】
解:将该半正多面体补全为一个棱长为1的正方体,显然其顶点为正方体棱中点,
对于选项A,由图可知该多面体上层有4个顶点,中间有4个顶点,下层有4个顶点,共12个顶点,该多面体有6个正方形面,8个等边三角形面,共14个面,故选项A正确;
对于选项B,体积可看成正方体减去8个三棱锥,
故V=1−12×13×123×8=56,故选项B正确;
对于选项C,该多面体棱长为22,表面积由6个正方形和8个等边三角形组成,
故面积S=6×222+8×34×222=3+3,故选项C错误;
对于选项D,正方体的中心到多面体的各顶点距离都为22,有外接球,选项D正确.
故选ABD.
【答案】
B,C
【考点】
正弦定理
余弦定理
【解析】
根据边长比例关系,求出a,b,c的关系,结合正弦定理,余弦定理以及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分别进行计算,判断即可.
【解答】
解:因为a+b:c+a:b+c=6:5:4,
不妨设a+b=6k,c+a=5k,b+c=4k(k>0),
可得a=72k,b=52k,c=32k,
所以a:b:c=7:5:3,
利用正弦定理得sinA:sinB:sinC=7:5:3,故选项C正确,
由于三角形ABC的边长不确定,则三角形不确定,故选项A错误,
由余弦定理得csA=b2+c2−a22bc=254k2+94k2−494k22×52×32k2=−12<0,
则A是钝角,
所以△ABC是钝角三角形,故选项B正确,
若b+c=8,则52k+32k=4k=8,
则k=2,即b=5,c=3,A=120∘,
△ABC的面积S=12bcsinA=12×5×3×32=1534,故选项D错误.
故选BC.
【答案】
B,C,D
【考点】
棱柱的结构特征
点、线、面间的距离计算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
空间中直线与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
异面直线及其所成的角
【解析】
由D1D//A1A,A1A与AF不垂直,由此可判断A;取B1C1的中点Q,连接GQ,A1Q,由条件可知:GQ//EF,A1Q//AE,根据线面平行的判定和面面平行的判定和性质可判断B;异面直线A1G与EF所成的角为∠A1GQ或其补角,求解三角形可判断C;连接GC,与FE交于O(也是GC与平面AEF的交点),连接GF,设点G与点C到平面AEF的距离分别为ℎ1,ℎ2,由平面几何的性质可判断D.
【解答】
解:对于A,由于D1D//A1A,而A1A与AF不垂直,因此异面直线D1D与AF不能垂直,则A错误;
对于B,取B1C1的中点Q,连接GQ,A1Q,
由条件可知:GQ//EF,A1Q//AE,
所以GQ// 平面 AEF,A1Q//平面 AEF,
又GQ∩A1Q=Q,EF∩AE=E,
所以平面A1GQ//平面AEF,
又因为A1G⊂平面 A1GQ,
所以A1G//平面 AEF,则B正确;
对于C,异面直线A1G与EF所成的角为∠A1GQ或其补角,
设正方体的棱长为2,则A1G=A1Q=5,QG=2,
由余弦定理知cs∠A1GQ=1010,则C正确;
对于D,连接GC,与FE交于O(也是GC与平面AEF的交点),
连接GF,设点G与点C到平面AEF的距离分别为ℎ1,ℎ2,
则ℎ1ℎ2=GOOC=GFEC=2,
所以点G到平面AEF的距离是点C到平面AEF的距离的2倍,则D正确.
故选BCD.
三、填空题
【答案】
48
【考点】
频率分布直方图
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分布
【解析】
先计算得前三组频数之和与频率之和,再用频数之和除频率之和可得.
【解答】
解:因为图中从左到右前三个小组频率之比为1:2:3,第二小组频数为12,
所以第一、第三组频数为6和18,
后两组频率之和为(0.0125+0.0375)×5=0.25,
所以前3组频率之和为0.75,
故全团共抽取人数为:6+12+180.75=48(人).
故答案为:48.
【答案】
9
【考点】
余弦定理
【解析】
在△ADC,△ADB中分别利用余弦定理并结合cs∠ADB+cs∠ADC=0求解出CD的长度,则BC的长度可求
【解答】
解:由余弦定理得cs∠ADC=AD2+CD2−AC22AD⋅CD=CD2−14747CD,
cs∠ADB=AD2+BD2−AB22AD⋅BD=BD2−1547BD
因为CD=BD ,cs∠ADB+cs∠ADC=0,
所以 2CD2−16247CD=0,
解得CD=92 ,
此时所以BC=2CD=9.
故答案为:9.
【答案】
32或12
【考点】
异面直线及其所成的角
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
余弦定理
【解析】
连结MO,则MO//PB,过M作MD⊥AO,交AO与点D,连结DC,则MD⊥底面AOC, ∠MCD是直线MC与底面所成角,由MO//PB,得∠MOC是异面直线OC与PB所成角(或其补角),由此能求出MC与底面所成的角的正弦值.
【解答】
解:连结MO,则MO//PB,
过点M作MD⊥AO,交AO于点D,
连结DC,则MD⊥底面AOC,
所以∠MCD是直线MC与底面所成角,
又PO=4r2−r2=3r,
解得MD=3r2,
因为MO//PB,∠MOC是异面直线OC与PB所成角(或其补角),
所以∠MOC=60∘或∠MOC=120∘,
已知OC=r,OM=r,
所以MC=OM2+OC2−2⋅OM⋅OC⋅cs∠MOC,
解得MC=r或MC=3r,
所以 sin∠MCD=MDMC=32rr=32 或sin∠MCD=MDMC=32r3r=12,
故MC与底面所成的角的正弦值为32或12.
故答案为:32或12.
【答案】
3 , 8π
【考点】
柱体、锥体、台体的体积计算
异面直线及其所成的角
球内接多面体
球的表面积和体积
【解析】
根据题意画出图形,结合题意得出∠PMA为直线PM与平面ABCD所成的角,点M的轨迹为圆弧EF,求出弧长EF,计算tanα的值;当点M位于F时,三棱锥P−ABM的体积最小,三棱锥P−ABM的外接球球心为PF的中点,求出PF的值,即可求得三棱锥P−ABM外接球的表面积.
【解答】
解:如图所示,
因为PA⊥平面ABCD,垂足为A,
则∠PMA为直线PM与平面ABCD所成的角,
所以∠PMA=π4.
因为AP=2,所以AM=2,
所以点M位于底面矩形ABCD内以点A为圆心,2为半径的圆上,
记点M的轨迹为圆弧EF,连接AF,
则AF=2,
因为AB=1,AD=3,
所以∠AFB=∠FAE=π6,
则弧EF的长度为α=π6×2=π3,
所以tanα=3.
当点M位于F时,三棱锥P−ABM的体积最小,
又∠PAF=∠PBF=π2,
所以三棱锥P−ABM的外接球球心为PF的中点.
因为PF=22+22=22,
所以三棱锥P−ABM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
S=4π(2)2=8π.
故答案为:3;8π.
【答案】
2
【考点】
向量在几何中的应用
基本不等式在最值问题中的应用
平面向量数量积
正弦定理
余弦定理
三角形五心
【解析】
设BC的中点为M,由数量积的定义可得AO→⋅AG→=16|AB→|2+16|AC→|2,AB→⋅AC→=|AB→|2+|AC→|2−|BC→|22
,可得|AB→|2+|AC→|2=6,csA=b2+c2−a22bc=1bc ,再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结合基本不等式即可得到答案.
【解答】
解:不妨设BC的中点为M,
如图所示:
因为G为△ABC的重心,
所以AG→=23AM→=23×12AB→+AC→=13AB→+13AC→,
此时AO→⋅AG→=13AO→⋅AB→+13AO→⋅AC→
=13×|AB→|22+13×|AC→|22
=16|AB→|2+16|AC→|2,
又AB→⋅AC→=|AB→|⋅|AC→|csA=|AB→|2+|AC→|2−|BC→|22,
即16|AB→|2+16|AC→|2=|AB→|2+|AC→|2−42,
整理得|AB→|2+|AC→|2=6 ,即b2+c2=6,
由余弦定理得 csA=b2+c2−a22bc=6−42bc=1bc,
而S△ABC=12bcsinA=12bc1−cs2A=12bc1−1b2c2=12b2c2−1≤12b2+c222−1
=1232−1=2,
当且仅当b=c=3时等号成立,
所以△ABC面积的最大值为2.
故答案为:2.
四、解答题
【答案】
解:(1)已知向量a→与向量b→的夹角为45∘,
其中|a→|=2,|b→|=1.
所以|a→+2b→|=(a→+2b→)2
=a→2+4a→⋅b→+4b→2
=2+4×2×1×22+4
=10.
(2)∵2a→−λb→与λa→−3b→的夹角是锐角,
∴ 2a→−λb→⋅λa→−3b→>0,
且2a→−λb→与λa→−3b→不能同向共线,
∴ λ2−7λ+6<0且2a→−λb→≠k(λa→−3b→),k>0,
解得1<λ<6或6<λ<6.
【考点】
向量的模
平面向量数量积
数量积表示两个向量的夹角
向量的共线定理
【解析】
(1)利用|a→+2b→|=(a→+2b→)2,根据数量积的运算法则代入求解得到结果;
(2)根据数量积符号与夹角的关系可得2a→−λb→⋅λa→−3b→>0,且2a→−λb→与λa→−3b→不能同向共线.
【解答】
解:(1)已知向量a→与向量b→的夹角为45∘,
其中|a→|=2,|b→|=1.
所以|a→+2b→|=(a→+2b→)2
=a→2+4a→⋅b→+4b→2
=2+4×2×1×22+4
=10.
(2)∵2a→−λb→与λa→−3b→的夹角是锐角,
∴ 2a→−λb→⋅λa→−3b→>0,
且2a→−λb→与λa→−3b→不能同向共线,
∴ λ2−7λ+6<0且2a→−λb→≠k(λa→−3b→),k>0,
解得1<λ<6或6<λ<6.
【答案】
(1)证明:∵ 底面ABCD为平行四边形,
∴ BC=AD=5.
∵ 在△ABC中,AB=3,AC=4,BC=5,
∴ △ABC为直角三角形,AB⊥AC,
又∵ PA⊥平面ABCD,
∴ PA⊥AC.
∵ PA∩AB=A,
∴ AC⊥平面PAB.
∵ PB⊂平面PAB,
∴ AC⊥PB.
(2)解:由(1)可得CD⊥AC,
∵ PA⊥平面ABCD,
∴ PA⊥CD.
∵ PA∩AC=A,
∴ CD⊥平面PAC.
∵ PC⊂平面PAC,
∴ CD⊥PC.
选条件①PA=2,
∴ PC=PA2+AC2=4+16=25,
设点A到平面PCD的距离为ℎ,
则由VP−ACD=VA−PCD可得,
13×12×4×3×2=13×12×25×3ℎ,
解得ℎ=455,
即点A到平面PCD的距离为455.
选条件②二面角P−CD−A的大小为60∘,
∵ PC⊥CD,AC⊥CD,
∴ ∠PCA为二面角P−CD−A的平面角,
∴ ∠PCA=60∘,
PA=AC⋅tan60∘=43,PC=PA2+AC2=48+16=8,
设点A到平面PCD的距离为ℎ,
则由VP−ACD=VA−PCD可得,
13×12×4×3×43=13×12×8×3ℎ,
解得:ℎ=23,
∴ 点A到平面PCD的距离为23.
选条件③VP−ABCD=12,
则VP−ACD=13S△ACD⋅PA=13×12×3×4⋅PA=6,
∴ PA=3,
∴ PC=PA2+AC2=9+16=5,
设点A到平面PCD的距离为ℎ,
∴ VA−PCD=13⋅S△PCD⋅ℎ=13×12×3×5ℎ=6,
解得ℎ=125,
∴ 点A到平面PCD的距离为125.
【考点】
两条直线垂直的判定
柱体、锥体、台体的体积计算
二面角的平面角及求法
点、线、面间的距离计算
【解析】
无
无
【解答】
(1)证明:∵ 底面ABCD为平行四边形,
∴ BC=AD=5.
∵ 在△ABC中,AB=3,AC=4,BC=5,
∴ △ABC为直角三角形,AB⊥AC,
又∵ PA⊥平面ABCD,
∴ PA⊥AC.
∵ PA∩AB=A,
∴ AC⊥平面PAB.
∵ PB⊂平面PAB,
∴ AC⊥PB.
(2)解:由(1)可得CD⊥AC,
∵ PA⊥平面ABCD,
∴ PA⊥CD.
∵ PA∩AC=A,
∴ CD⊥平面PAC.
∵ PC⊂平面PAC,
∴ CD⊥PC.
选条件①PA=2,
∴ PC=PA2+AC2=4+16=25,
设点A到平面PCD的距离为ℎ,
则由VP−ACD=VA−PCD可得,
13×12×4×3×2=13×12×25×3ℎ,
解得ℎ=455,
即点A到平面PCD的距离为455.
选条件②二面角P−CD−A的大小为60∘,
∵ PC⊥CD,AC⊥CD,
∴ ∠PCA为二面角P−CD−A的平面角,
∴ ∠PCA=60∘,
PA=AC⋅tan60∘=43,PC=PA2+AC2=48+16=8,
设点A到平面PCD的距离为ℎ,
则由VP−ACD=VA−PCD可得,
13×12×4×3×43=13×12×8×3ℎ,
解得:ℎ=23,
∴ 点A到平面PCD的距离为23.
选条件③VP−ABCD=12,
则VP−ACD=13S△ACD⋅PA=13×12×3×4⋅PA=6,
∴ PA=3,
∴ PC=PA2+AC2=9+16=5,
设点A到平面PCD的距离为ℎ,
∴ VA−PCD=13⋅S△PCD⋅ℎ=13×12×3×5ℎ=6,
解得ℎ=125,
∴ 点A到平面PCD的距离为125.
【答案】
解:(1)0.005+0.015+0.025+0.035+2a×10=1,
∴ a=0.01.
因为0.05+0.15+0.25=0.45<0.5,
0.05+0.15+0.25+0.35=0.8>0.5,
所以中位数为x满足70
解得x=80−607≈71.4.
设平均分为y,
则y=0.05×45+0.15×55+0.25×65+0.35×75+0.1×85+0.1×95=71.
(2)由题意,剩余8个分数的平均值为x0¯=10x¯−100−808=90.
因为10个分数的标准差s=i=110xi2−10×90210=6,
所以x12+x22+…+x102=10×62+10×902=81360,
所以剩余8个分数的标准差为s0=x12+x22+…x102−802−1002−8×9028
=20=25.
【考点】
频率分布直方图
众数、中位数、平均数
极差、方差与标准差
【解析】
无
无
【解答】
解:(1)0.005+0.015+0.025+0.035+2a×10=1,
∴ a=0.01.
因为0.05+0.15+0.25=0.45<0.5,
0.05+0.15+0.25+0.35=0.8>0.5,
所以中位数为x满足70
解得x=80−607≈71.4.
设平均分为y,
则y=0.05×45+0.15×55+0.25×65+0.35×75+0.1×85+0.1×95=71.
(2)由题意,剩余8个分数的平均值为x0¯=10x¯−100−808=90.
因为10个分数的标准差s=i=110xi2−10×90210=6,
所以x12+x22+…+x102=10×62+10×902=81360,
所以剩余8个分数的标准差为s0=x12+x22+…x102−802−1002−8×9028
=20=25.
【答案】
解:(1)由csC+cs(A−B)=1−cs2C,
可得cs(A−B)−cs(A+B)=2sin2C,
即sinAsinB=sin2C,
根据正弦定理,ab=c2,①,
又由正弦定理及(b+a)(sinB−sinA)=asinB,
可知b2−a2=ab,②,
由①②得b2=a2+c2,
所以△ABC是直角三角形,且B=π2.
(2)由正弦定理化简a+cb=sinA+sinCsinB=sinA+sinC=sinA+csA=2sin(A+π4),
∵ A∈(0, π2),A+π4∈(π4, 3π4),
∵ 22
则a+cb的取值范围是(1, 2].
【考点】
三角形的形状判断
正弦定理
两角和与差的余弦公式
二倍角的余弦公式
正弦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公式
【解析】
(1)利用和差化积公式和二倍角公式对cs2C+csC=1−cs(A−B)整理求得sinAsinB=sin2C,利用正弦定理换成边的关系,同时利用正弦定理把(b+a)(sinB−sinA)=asinB角的正弦转化成边的问题,然后联立方程求得b2=a2+c2,推断出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
(2)利用正弦定理化简所求式子,将B的度数代入,用A表示出C,整理后利用正弦函数的值域即可确定出范围.
【解答】
解:(1)由csC+cs(A−B)=1−cs2C,
可得cs(A−B)−cs(A+B)=2sin2C,
即sinAsinB=sin2C,
根据正弦定理,ab=c2,①,
又由正弦定理及(b+a)(sinB−sinA)=asinB,
可知b2−a2=ab,②,
由①②得b2=a2+c2,
所以△ABC是直角三角形,且B=π2.
(2)由正弦定理化简a+cb=sinA+sinCsinB=sinA+sinC=sinA+csA=2sin(A+π4),
∵ A∈(0, π2),A+π4∈(π4, 3π4),
∵ 22
则a+cb的取值范围是(1, 2].
【答案】
解:(1)在三角形OAM中,由余弦定理得
OM=22+12−2×2×1×cs60∘=3,
所以OM2+AM2=3+1=4=OA2,
所以三角形OAM是直角三角形,
所以∠OMA=90∘,θ=30∘.
由于∠MON=30∘,
所以∠AON=∠A=60∘,
所以△OAN是等边三角形,
周长为2×3=6,
即防护网的总长度为6km.
(2)θ=15∘时,在三角形OAM中,由正弦定理得
OMsin60∘=AMsin15∘⇒OM=AM⋅sin60∘sin15∘,
在三角形OMN中,∠ONA=180∘−60∘−15∘−30∘=75∘,
由正弦定理得MNsin30∘=OMsin75∘⇒MN=OM⋅sin30∘sin75∘=AM⋅sin60∘⋅sin30∘sin75∘sin15∘,
所以MNAM=sin60∘⋅sin30∘sin75∘sin15∘=sin60∘⋅sin30∘cs15∘sin15∘
=sin60∘⋅sin30∘12sin30∘=2sin60∘=3,
以O为顶点时,△OMN和△OAM的高相同,
所以S△OMNS△OAM=MNAM=3,S△OMN=3S△OAM,,
即人工湖用地△OMN的面积是堆假山用地△OAM的面积的3倍.
【考点】
余弦定理
正弦定理
二倍角的正弦公式
【解析】
【解答】
解:(1)在三角形OAM中,由余弦定理得
OM=22+12−2×2×1×cs60∘=3,
所以OM2+AM2=3+1=4=OA2,
所以三角形OAM是直角三角形,
所以∠OMA=90∘,θ=30∘.
由于∠MON=30∘,
所以∠AON=∠A=60∘,
所以△OAN是等边三角形,
周长为2×3=6,
即防护网的总长度为6km.
(2)θ=15∘时,在三角形OAM中,由正弦定理得
OMsin60∘=AMsin15∘⇒OM=AM⋅sin60∘sin15∘,
在三角形OMN中,∠ONA=180∘−60∘−15∘−30∘=75∘,
由正弦定理得MNsin30∘=OMsin75∘⇒MN=OM⋅sin30∘sin75∘=AM⋅sin60∘⋅sin30∘sin75∘sin15∘,
所以MNAM=sin60∘⋅sin30∘sin75∘sin15∘=sin60∘⋅sin30∘cs15∘sin15∘
=sin60∘⋅sin30∘12sin30∘=2sin60∘=3,
以O为顶点时,△OMN和△OAM的高相同,
所以S△OMNS△OAM=MNAM=3,S△OMN=3S△OAM,,
即人工湖用地△OMN的面积是堆假山用地△OAM的面积的3倍.
【答案】
(1)证明:设A′B′的中点为E,连接EM,EN,
∵ 点M,N分别为A′B和B′C′的中点,
∴ NE//A′C′,ME//AA′,
又∵ A′C′⊂平面 ACC′A′,A′A⊂平面ACC′A′,
NE⊄平面ACC′A′,ME⊄平面ACC′A′.
∴ NE//平面ACC′A′,ME//平面ACC′A′.
∵ NE∩ME=E,NE⊂平面EMN,ME⊂平面EMN,
∴ 平面EMN//平面ACC′A′.
∵ MN⊂平面EMN,
∴ MN//平面ACC′A′.
(2)解:(ⅰ)设AA′=a,AB=λAA′=λa,
由题意知,BC=2λa,BN=CN=C′C2+C′N2=a2+12λ2a2.
∵ 三棱柱ABC−A′B′C′侧棱垂直于底面,
∴ 平面A′B′C′⊥平面BB′C′C.
∵ AB=AC,∠BAC=90∘,点N为B′C′的中点,
∴ A′N⊥B′C′.
又平面A′B′C′∩平面BB′C′C=B′C′,A′N⊂平面A′B′C′,
∴ A′N⊥平面BB′C′C,
又CN⊂平面BB′C′C,
∴ CN⊥A′N.
要使CN⊥平面A′MN,
只需CN⊥BN即可,
∴ CN2+BN2=BC2,
即2a2+12λ2a2=2λ2a2,
∴ λ=2,
即λ=2时,CN⊥平面A′MN.
(ⅱ)取A′B′中点P,连接NP,过点P作PQ⊥A′B,垂足为Q,
连接NQ.
∵NP为B′A′C′的中位线,
∴NP//C′A′,
又∵∠B′A′C′=90∘,
∴NP⊥A′B′.
∵直三棱锥ABC−A′B′C′中,面A′B′C′⊥面A′B′BA,且交线为A′B′,
∴NP⊥平面A′B′BA,
又∵A′B⊂面A′B′BA,
∴NP⊥A′B,
又∵A′B⊥PQ且PQ∩NP=P,PQ、NP⊂面PQN,
∴A′B⊥ 平面PQN,
又∵NQ⊂平面PQN,
∴A′B⊥NQ,
∴∠PQN 为二面角N−A′B−B′的平面角.
由(ⅰ)知AB=2AA′,
设AA′=2a,AB=2a,
∴NP=a.
易得△A′QP∽△A′B′B,
∴PQBB′=A′PA′B且BB′=2a,A′P=a,A′B=6a,
∴PQ=33a.
在△A′NB中,A′N⋅BN=A′B⋅NQ,
∴NQ=233a.
在△PQN中,cs∠PQN=PQ2+QN2−PN22⋅PQ⋅QN=13a2+43a2−a22×33a×233a=12,
∴二面角N−A′B−B′的余弦值为12.
【考点】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
二面角的平面角及求法
余弦定理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
【解析】
无
无
【解答】
(1)证明:设A′B′的中点为E,连接EM,EN,
∵ 点M,N分别为A′B和B′C′的中点,
∴ NE//A′C′,ME//AA′,
又∵ A′C′⊂平面 ACC′A′,A′A⊂平面ACC′A′,
NE⊄平面ACC′A′,ME⊄平面ACC′A′.
∴ NE//平面ACC′A′,ME//平面ACC′A′.
∵ NE∩ME=E,NE⊂平面EMN,ME⊂平面EMN,
∴ 平面EMN//平面ACC′A′.
∵ MN⊂平面EMN,
∴ MN//平面ACC′A′.
(2)解:(ⅰ)设AA′=a,AB=λAA′=λa,
由题意知,BC=2λa,BN=CN=C′C2+C′N2=a2+12λ2a2.
∵ 三棱柱ABC−A′B′C′侧棱垂直于底面,
∴ 平面A′B′C′⊥平面BB′C′C.
∵ AB=AC,∠BAC=90∘,点N为B′C′的中点,
∴ A′N⊥B′C′.
又平面A′B′C′∩平面BB′C′C=B′C′,A′N⊂平面A′B′C′,
∴ A′N⊥平面BB′C′C,
又CN⊂平面BB′C′C,
∴ CN⊥A′N.
要使CN⊥平面A′MN,
只需CN⊥BN即可,
∴ CN2+BN2=BC2,
即2a2+12λ2a2=2λ2a2,
∴ λ=2,
即λ=2时,CN⊥平面A′MN.
(ⅱ)取A′B′中点P,连接NP,过点P作PQ⊥A′B,垂足为Q,
连接NQ.
∵NP为B′A′C′的中位线,
∴NP//C′A′,
又∵∠B′A′C′=90∘,
∴NP⊥A′B′.
∵直三棱锥ABC−A′B′C′中,面A′B′C′⊥面A′B′BA,且交线为A′B′,
∴NP⊥平面A′B′BA,
又∵A′B⊂面A′B′BA,
∴NP⊥A′B,
又∵A′B⊥PQ且PQ∩NP=P,PQ、NP⊂面PQN,
∴A′B⊥ 平面PQN,
又∵NQ⊂平面PQN,
∴A′B⊥NQ,
∴∠PQN 为二面角N−A′B−B′的平面角.
由(ⅰ)知AB=2AA′,
设AA′=2a,AB=2a,
∴NP=a.
易得△A′QP∽△A′B′B,
∴PQBB′=A′PA′B且BB′=2a,A′P=a,A′B=6a,
∴PQ=33a.
在△A′NB中,A′N⋅BN=A′B⋅NQ,
∴NQ=233a.
在△PQN中,cs∠PQN=PQ2+QN2−PN22⋅PQ⋅QN=13a2+43a2−a22×33a×233a=12,
∴二面角N−A′B−B′的余弦值为12.
2020-2021学年山西省晋中市高一(下)5月月考数学试卷人教A版: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山西省晋中市高一(下)5月月考数学试卷人教A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多选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山西省晋中市高一(下)4月月考数学试卷人教A版: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山西省晋中市高一(下)4月月考数学试卷人教A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山西省晋中市高一(下)6月月考数学试卷 (1)人教A版: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山西省晋中市高一(下)6月月考数学试卷 (1)人教A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多选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