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化学试题(word版 含答案)
展开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物质俗名或主要成分与化学式相符的是
A.纯碱 NaOH B.生石灰Ca(OH)2 C.水银 Ag D.食盐 NaCl
2.某种融雪剂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钙(CaCl2),氯化钙属于
A.酸 B.碱 C.盐 D.氧化物
3.香烟燃烧产生的烟气中含有尼古丁(化学式C10H14N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尼古丁分子中含有氮分子 B.尼古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2g
C.尼古丁分子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5:7 D.尼古丁分子由碳、氢、氮三种元素组成
4.天宫二号是我国首个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在太空舱里,常用作催化剂将宇航员呼出的转化为,已知中Ni 为+2价,则Fe的化合价为
A.+1 B.+2 C.+3 D.+4
5.化学实验操作中常常有许多“先后”之分,否则就会出现事故或者使实验失败。下列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A.稀释浓硫酸先加水,后加酸
B.炼铁时先加热,后通CO,节约药品
C.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先加稀盐酸,后加石灰石
D.排水法收集氧气,先熄灭酒精灯,后移出导气管
6.收藏家收藏清末铝制品,至今保存完好,该艺术品不易腐蚀的主要原因是
A.铝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不易发生化学反应 B.铝的氧化物容易发生还原反应
C.常温下,铝不参与氧气反应 D.铝易氧化,但铝表面的氧化铝具有保护内部铝的作用
7.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时,将锌粒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锌粒表面有紫红色物质析出,还有无色无味气体产生的“异常”现象。推测该气体可能是
A.氢气 B.二氧化硫 C.二氧化碳 D.一氧化碳
8.不用其他试剂鉴别碳酸钠溶液、石灰水、石蕊溶液、盐酸、氢氧化钠溶液五种溶液,第三个被鉴别出来的是
A.盐酸 B.氢氧化钙 C.氢氧化钠 D.碳酸钠
9.为验证镁、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可选用的一组物质是( )
A.铜、氯化亚铁溶液、氯化镁溶液
B.铁、铜、氯化镁溶液
C.镁、氯化铜溶液、硫酸亚铁溶液
D.铁、硫酸铜溶液、氯化镁溶液
10.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A.除去氯化钙中的少量盐酸:通过过量的碳酸钙
B.除去CO2中的少量HCl:通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C.除去氢氧化钠溶液中的少量碳酸钠:加入盐酸
D.除去KCl溶液中的少量MgCl2:加入适量NaOH溶液,过滤
11.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Cu2+ Na+ OH- B.OH- Na+ H+
C.Na+ K+ Cl- D. OH- K+
12.下列鉴别物质所使用的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
A.硝酸铵和纯碱﹣﹣水
B.硫酸钠溶液和氯化钠溶液﹣﹣氯化钡溶液
C.硬水和软水﹣﹣肥皂水
D.稀硫酸和氯化钠溶液﹣﹣酚酞溶液
13.某化学活动小组同学打算用过滤方法分离下列混合物,其中不适宜用此法分离的一组是
A.碳酸钾.碳酸钙 B.氯化钡.氯化银 C.氢氧化钡.硫酸钡 D.硝酸银.硝酸钡
14.某学习小组用相同的洁净无锈的铁钉对铁制品锈蚀的条件进行探究,设计的实验如图所示,一周后观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①③对比可知铁生锈需要水
B.②中加入的蒸馏水要事先煮沸,目的是除去水中溶解的氧气
C.③中铁钉的甲、乙、丙三处,甲处锈蚀最严重
D.探究发现铁生锈的主要条件是铁与空气和水(或水蒸气)直接接触
15.在t1℃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到各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甲所示,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烧杯②中的上层溶液是饱和溶液
B.烧杯①中溶液的溶质是硝酸钾
C.烧杯①中溶液质量比烧杯②中溶液质量大
D.将温度升高到t2℃,烧杯②中的固体全部溶解
16.如图是甲、乙、两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和丙的溶解度相等
B.在t2℃时,将28g甲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 量为78g
C.将t2℃时,甲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有晶体析出
D.将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不考虑水的蒸发),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甲> Z>丙
17.现有等质量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甲、乙、丙在生成物中化合价均为+2价)。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金属活动性:乙>甲>丙 B.生成氢气的质量:甲>乙>丙
C.相对原子质量:乙>丙>甲 D.消耗硫酸的质量:甲>乙>丙
18.要使图装置中的小气球鼓起来,使用的固体和液体可以是
①固体碳酸钠和盐酸②铁和稀硫酸③固体氢氧化钠和水④固体硝酸铵和水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19.小红同学梳理了以下知识:①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故破坏其中一个条件就可以灭火;②单质只含有一种元素,所以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属于单质;③在置换反应时,元素化合价一定会改变;④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⑤“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的实验中,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停止加热;⑥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20.化学美无处不在,下图是物质间发生化学反应的颜色变化,其中X是
A.稀盐酸 B.稀硫酸
C.硫酸钠溶液 D.碳酸钠溶液
二、填空题
21.请从C、H、O、Na、Ca五种元素中选择一种或几种元素,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用语(用化学式或化学符号表示)
(1)厨房常用的调味品___________
(2)一种食品干燥剂___________
(3)侯氏制碱法中的“碱”___________
(4)熟石灰中的阴离子___________
(5)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___________
(6)常用的发酵粉___________
22.金属和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
(1)下列铁制品的用途中,利用金属导热性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下同)。
A.铁锤 B.铁锅 C.铁丝 D.水龙头
(2)某不纯的铁5.6克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生成0.23克氢气,则铁中混有的物质可能是__________
A.锌 B.碳 C.铝 D.银
(3)将生锈的铁制品放入盛有过量稀盐酸的洗槽中,先观察到溶液变黄,后有无色气泡逸出。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明同学做了金属与盐溶液反应的实验探究,他向铁粉和铜粉的混合物中加入硝酸银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①写出其中一个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___(属于___________反应);
②若向过滤后的固体中加入稀硫酸,有气体生成,则滤液中的金属阳离子是___________;
③若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滤液中的金属阳离子是___________,滤出的固体物质是___________;
④若分别向滤液和滤渣中加入稀盐酸,均无明显现象,下列对滤渣和滤液的说明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滤渣中一定含有银 B. 滤渣中可能含有铜
C、滤液中一定含有Fe2+ D、滤液中一定含有Cu2+
三、实验题
23.如图装置可做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并检验生成的气体产物。
(1)B装置玻璃管里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能证明产物中有铁粉的方法是___________;
(2)A装置中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作用是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为了避免环境污染,还需要加尾气处理装置,可以___________。
四、科学探究题
24.已知NaOH容易与空气中的CO2作用而变质。同学们在实验室发现一瓶敞口放置的NaOH固体后,设计方案,对这瓶NaOH固体的变质情况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这瓶NaOH一定变质了,其变质程度如何呢?
(实验猜想):甲同学的猜想:NaOH部分变质。你的新猜想___________。
(实验探究):甲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请根据表中内容填写空格:
实验步骤
现象
结论
①取少量NaOH样品于试管中,加水溶解,滴加足量CaCl2溶液
___________
NaOH
部分变质
②再滴加两滴酚酞试液
___________
(实验反思):
(1)下列物质①BaCl2溶液、②Ca(NO3)2溶液、③Ca(OH)2溶液、④Ba(OH)2溶液,不能替代甲同学实验中CaCl2溶液的是 ___________ (填序号)。
(2)若将②中加入的溶液换成某盐溶液,会产生与②中不同的实验现象,也可得出中相同的结论。写出一种符合条件的盐的化学式 ___________。
25.为探究酸的化学性质,某化学小组利用盐酸进行了如下实验操作:
实验
A
B
C
D
E
请回答:
(1)写出E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将反应后D、E试管中的废液倒入一个洁净的烧杯中,观察到烧杯中先有气泡产生,后有白色沉淀出现。将烧杯中的混合物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同学们对滤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
猜想一:NaCl
猜想二:NaCl和CaCl2
猜想三:NaCl、CaCl2和Na2CO3
猜想四:______。
(进行讨论)经过讨论,同学们一致认为猜想______是错误的。
(设计实验)请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适量的碳酸钠溶液
无明显现象
猜想二不成立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氯化钡溶液
______
猜想四成立
(反思拓展)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的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____。
五、计算题
26.实验室用碳酸钠溶液与氯化钙溶液反应制取高纯度碳酸钙粉末,烧杯中现有100g碳酸钠溶液,将150g氯化钙溶液分四次加入,充分反应,四次测量所得数据如下表所示:
次数
累计加入氯化钙溶液的质量/g
烧杯中溶液的总质量/g
一
40
134
二
80
168
三
120
202
四
150
232
(1)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沉淀的总质量为____g。
(2)第四次测量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有_______(填化学式)。
(3)计算氯化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27.某钙片部分标签如图所示,其成分中只有碳酸钙含有钙元素,则此钙片中所含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钙片
主要成分:碳酸钙 维生素D等
含钙量:每片含钙0.36g
每片1g
每瓶50片
参考答案
1.D
【详解】
A、碳酸钠俗称纯碱、苏打,其化学式为,其物质的俗名与化学式对应错误。
B、生石灰是氧化钙的俗称,其化学式为CaO,其物质的俗名与化学式对应错误。
C、水银是金属汞的俗称,化学式为Hg,其物质的俗名与化学式对应错误。
D、氯化钠的俗称是食盐,其化学式为NaCl,其物质的俗名与化学式对应正确。
故选:D。
2.C
【详解】
氯化钙是由钙离子和氯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故选C。
点睛:盐是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3.C
【详解】
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尼古丁分子中含有氮原子,不含氮分子,故错误;
B、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不是“g”而是“1”,通常省略不写,故错误;
C、一个尼古丁分子是由10个碳原子、14个氢原子和2个氮原子构成的,则尼古丁分子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10:14=5:7,故正确;
D、由化学式可知,尼古丁是由碳、氢、氮三种元素组成的,尼古丁分子由碳、氢、氮三种原子构成,故错误。
故选:C。
4.C
【详解】
已知NiFe2O4中Ni元素为+2价,氧元素显−2价,设铁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2)+2x+(−2)×4=0,则x=+3价。故选C。
5.A
【详解】
A、稀释浓硫酸要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故选项正确;
B、炼铁时先通CO,后加热,因为一氧化碳不仅具有还原性还具有可燃性,如果先加热再通入一氧化碳,遇到了氧气可能会发生爆炸,引起事故,故选项错误;
C、加入药品时一般要先固后液,如果先加稀盐酸再加大理石可能会是酸液迸溅,故选项错误;
D、排水法收集氧气,先移出导气管,后熄灭酒精灯,以防止水槽中的水倒吸入试管,使试管因骤然冷却而炸裂,故选项错误。故选A。
【点睛】
加入药品时一般要先固后液。排水法收集氧气,先移出导气管,后熄灭酒精灯,以防止水槽中的水倒吸入试管,使试管因骤然冷却而炸裂。
6.D
【分析】
铝能与空气中氧气反应在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防止内部的铝进一步被氧化,故收藏家收藏清末铝制品,至今保存完好。
【详解】
A、铝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铝能与空气中氧气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B、该艺术品不易腐蚀的主要原因,不是铝的氧化物容易发生还原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C、常温下,铝能与氧气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D、该艺术品不易腐蚀的主要原因是铝易氧化,但铝表面的氧化铝具有保护内部铝的作用,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7.A
【详解】
结合题意,该气体无色无味,故排除二氧化硫选项;同时,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也不可能,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反应中没有碳元素,故不可能生成含碳化合物。
8.D
【详解】
首先观察颜色,第一个被鉴别出来的是紫色的石蕊溶液,剩余的无色溶液中盐酸为酸性,石灰水、氢氧化钠、碳酸钠三种溶液为碱性;根据紫色石蕊溶液遇酸性溶液变红,遇碱性溶液变蓝的性质,向少许剩余的溶液中分别滴加石蕊溶液,变红的是盐酸,所以第二个被鉴别出来的物质是盐酸;再将盐酸滴分别入少许剩余的三种溶液中,根据盐酸与碳酸钠溶液反应有气体生成,有气泡产生的是碳酸钠溶液,所以第三个被鉴别出来的物质是碳酸钠溶液。
故选:D。
9.D
【分析】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位置在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详解】
A、铜不能与MgCl2溶液、FeCl2溶液反应,说明铜在镁和铁的后面,不能证明铁和镁的顺序,故A错误;
B、铁和铜不能与氯化镁溶液反应,说明镁在铁和铜的前面,不能说明铁和铜的顺序,故B错误;
C、Mg不与CuCl2溶液、FeSO4溶液发生反应,说明镁在铁和铜的前面,不能说明铁和铜的顺序,故C错误;
D、铁不能与氯化镁溶液反应,说明镁>铁,铁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铜,说明铁>铜,可以证明其活动性顺序为镁>铁>铜,故D正确;
故选D。
10.A
【详解】
A、盐酸能与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再过滤除去过量的碳酸钙,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正确;
B、CO2和HCl气体均能与NaOH溶液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错误;
C、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错误;
D、氯化镁与NaOH反应生成沉淀和NaCl,除去KCl溶液中的少量MgCl2,加入适量NaOH溶液,过滤引入新杂质氯化钠,错误。
故选:A。
11.C
【详解】
A、Cu2+、OH-结合生成氢氧化铜沉淀,不能大量共存;
B、、H+结合生成水和二氧化碳,OH-、H+结合生成水,均不能大量共存;
C、Na+、K+、、Cl-两两结合不能生成水、沉淀或气体,能大量共存;
D、OH-、结合能生成氨气和水,不能大量共存;
故选:C。
12.D
【详解】
A、纯碱溶于水会产生热量导致溶液温度升高,而硝酸铵溶于水会吸热导致溶液温度降低,所以可以区分;
B、硫酸钠能够和氯化钡反应产生产生硫酸钡沉淀,而氯化钠没有明显现象,可以鉴别;
C、由于硬水中含有较多的钙镁离子,所以加入肥皂水后不会产生或产生较少的泡沫,而软水在加入肥皂水后会产生大量的泡沫,所以可以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
D、稀硫酸不能使酚酞变色,而氯化钠也不能使酚酞变色,所以不能通过该方法将这两种物质区分开;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鉴别,熟练掌握常见物质的化学性质,并能够根据物质所特有的性质而产生的不同的现象对物质进行鉴别;知道酚酞只有遇到碱性溶液的时候才会变色。
13.D
【详解】
A、碳酸钙不溶于水,碳酸钾易溶于水,可以用溶解过滤的方法分离,正确;B、氯化钡易溶于水,氯化银不溶于水,可以用溶解过滤的方法分离,正确;C、氢氧化钡易溶于水,硫酸钡不溶于水,可以用溶解过滤的方法分离,正确;D、硝酸钡、硝酸银都是易溶于水的物质,不能用溶解过滤的方法分离,错误。故选D。
点睛:混合物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则混合物应为可溶性固体与不溶性固体的混合物。
14.C
【详解】
A、①中铁钉只与氧气接触,不生锈,③中的铁钉与水和氧气同时接触,明显生锈,①③对比可知铁生锈需要水,故说法正确;
B.试管②中加入的蒸馏水要事先煮沸,考虑温度升高,气体溶解度减小,目的是除去水中溶解的氧气,故说法正确;
C.③中铁钉与水和氧气同时接触处锈蚀最严重,而不是甲处,而应该是乙处,故说法错误;
D.①中铁钉只与氧气接触,不生锈,②中的铁钉只与水接触,不生锈,③中的铁钉与水和氧气同时接触,明显生锈,经过探究可以知道铁生锈的主要条件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故说法正确。
故选:C。
15.B
【详解】
A、烧杯②中的底部有未溶解的固体,故是饱和溶液,正确;
B、在t1℃时,氯化钾的溶解度大于硝酸钾的溶解度,故烧杯①中是氯化钾溶液,故错误;
C、烧杯②的固体没有完全溶解,故烧杯①中溶液质量比烧杯②中溶液质量大,正确;
D、t2℃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t1℃时氯化钾的溶解度,故温度升高至t2℃时,烧杯②中的固体完全溶解,正确。故选B。
16.C
【详解】
由题中信息知,A、在t1℃时,甲和丙的溶解度相等,故A错误;B、在t2℃时,甲物质溶解度是40g,将28g甲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 量为50g +20g=70g,故B错误;C、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将t2℃时,甲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有晶体析出,故C正确;D、甲和乙物质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t1℃时三种物质溶解度大小关系是乙>甲=丙,将t1℃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不考虑水的蒸发),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乙> 甲>丙,故D错误。
点睛∶溶解度曲线的意义①表示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或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②表示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时的溶解度,可以比较同一温度时,不同物质的溶解度的大小。若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相交,则在该温度下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③根据溶解度曲线可以确定从饱和溶液中析出晶体或进行混合物分离提纯的方法;④根据溶解度曲线能进行有关的计算。
17.C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和题中信息知,A、金属活动性:乙>甲>丙,等质量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中,越活泼反应越快,故A正确;B、生成氢气的质量:甲>乙>丙,故B正确;C、等质量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中,说明金属均已全部反应完,甲、乙、丙在生成物中化合价均为+2价,生成氢气质量是甲>乙>丙,则相对原子质量是甲<乙<丙,故C错误;D、消耗硫酸的质量:甲>乙>丙,氢来源于酸,产生的氢气质量越多,消耗硫酸的质量越多,故D正确。
18.B
【详解】
①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有气体生成,能使装置中的小气球鼓起来;
②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氢气,有气体生成,能使装置中的小气球鼓起来;
③固体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装置内空气受热膨胀,能使装置中的小气球鼓起来;
④硝酸铵溶于水吸热,使温度降低,不能使装置中的小气球鼓起来。
故①②③能使图中装置中的小气球鼓起来。
故选:B。
19.C
【详解】
①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故破坏其中一个条件就可以灭火,正确;
②单质只含有一种元素,但是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一定属于单质,比如O2和O3组成的物质是混合物,错误;
③在置换反应时,有单质参加反应,也有单质生成,故元素化合价一定会改变,正确;
④中和反应一定生成盐和水,但是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比如金属氧化物与酸反应也生成盐和水,错误;
⑤“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的实验中,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量固体时,停止加热,正确;
⑥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白色沉淀可能是硫酸钡,也可能是氯化银,错误。故正确的有①③⑤,共有3个,故选C。
20.B
【详解】
A、盐酸会将氧化铜溶解生成蓝色溶液,不会与硝酸钡反应生成沉淀,故A错误,
B、硫酸会将氧化铜溶解生成蓝色溶液,会与硝酸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会与铁反应生成浅绿色的溶液,会使石蕊变红,故B正确,
C、硫酸钠不会使石蕊变红,不会将氧化铜溶解,故C错误,
D、碳酸钠不会将氧化铜溶解,故D错误,
故选B.
21.
(1)NaCl
(2)CaO
(3)Na2CO3
(4)OH-
(5)H2O
(6)NaHCO3
【分析】
(1)
氯化钠具有咸味,常用作厨房常用的调味品,其化学式为:NaCl;
(2)
氧化钙能吸收空气中水蒸气生成氢氧化钙,是一种食品干燥剂,其化学式为CaO;
(3)
侯氏制碱法中的“碱”是碳酸钠,其化学式为:Na2CO3;
(4)
熟石灰中的阴离子是氢氧根,其离子符号为:OH-;
(5)
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其化学式为:H2O;
(6)
常用的发酵粉是碳酸氢钠,其化学式为:NaHCO3。
22.
(1)B
(2)C
(3)
(4) (或) 置换 银 D
【分析】
(1)
A、铁锤是利用了其硬度大的特性;
B、铁锅利用其导热性,
C、铁丝是利用了金属延展性;
D、水龙头是利用了其硬度大的特性;
故选:B。
(2)
碳、银均不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铁、锌、铝和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质量关系为:,,,
由铁和稀硫酸与反应可知,5.6g铁和稀硫酸完全反应生成0.2g氢气,当混有锌时生成氢气质量小于0.2g,当混有铝时生成氢气质量大于0.2g,当混有碳、银时生成氢气质量小于0.2g,由于反应生成0.23g氢气,因此含有的物质可能是铝。
故选:C。
(3)
酸能与金属和金属氧化物反应,铁制品放入稀盐酸中除锈(铁锈主要成分是氧化铁),观察到溶液变黄,是由于盐酸与铁锈的主要成分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有无色气泡逸出,是由于铁与盐酸发生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
向铁粉和铜粉的混合物中加入硝酸银溶液,铁先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若铁完全反应,铜再与硝酸银完全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
①其中一个反应的方程式(或) (属于置换反应);
②若向过滤后的固体中加入稀硫酸,有气体生成,说明铁有剩余,则硝酸银被铁完全消耗,铜未参加反应,则滤液中的溶质只有硝酸亚铁,金属阳离子是;
③若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是稀盐酸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则硝酸银有剩余,铁与铜均参加反应,则滤液中的金属阳离子是,滤出的固体物质是银;
④若分别向滤液和滤渣中加入稀盐酸,均无明显现象,则滤液不含硝酸银、滤渣不含铁;
A、滤液不含硝酸银,说明硝酸银完全反应,滤渣中一定含有银,说法正确;
B、若铜未参加反应(铁和硝酸银恰好完全反应时)或部分参加反应,则滤渣中含有铜,说法正确;
C、铁肯定与硝酸银发生了反应,则滤液中一定含有,说法正确;
D、若铁、铜均参与反应且将硝酸银消耗完,则滤液中含有,若若铜未参加反应(铁和硝酸银恰好完全反应时),则滤液不含,说法错误;
故选:D。
23.
(1) 红棕色粉末逐渐变黑 取样,滴加稀盐酸,若产生较多气泡,则含有铁粉(或用磁铁吸引等)
(2) 除去二氧化碳,防止对产物检验的干扰
(3)在装置尾部放置一盏酒精灯,点燃尾气
【分析】
(1)
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高温条件下能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玻璃管B中出现的现象是红棕色粉末逐渐变黑,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铁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能证明产物中有铁粉的方法是:取样,滴加稀盐酸,若产生较多气泡,则含有铁粉(或用磁铁吸引等)。
(2)
一氧化碳中含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而被除去,A装置中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作用是除去二氧化碳,防止对产物检验的干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
为了避免环境污染,还需要加尾气处理装置,可以在装置尾部放置一盏酒精灯,点燃尾气。
24.NaOH全部变质 生成白色沉淀 溶液变红 ③④ CuSO4或Fe2(SO4)3等
【详解】
实验猜想:
氢氧化钠吸收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钠时,由于时间的关系,可能是部分变质,也可能是全部变质,因此,甲猜想部分变质,那么剩下的猜想就应该为全部变质;
实验探究:
氯化钙溶液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所以根据题中的实验结论可以知道能观察到的现象为有白色沉淀生成,在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入酚酞,而氢氧化钠溶液能使酚酞变红,所以根据结论氢氧化钠部分变质的实验现象可以知道溶液要变为红色;
实验反思:
(1)BaCl2溶液、Ca(NO3)2溶液可将碳酸钠全部反应掉,防止对氢氧化钠的检验产生干扰,而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钡都能与碳酸钠反应产生氢氧化钠,对氢氧化钠的检验产生干扰,因此不能确定氢氧化钠的存在;故填:③④;
(2)氢氧化钠可以与硫酸铜、硫酸铁等反应产生蓝色或红褐色的沉淀等,因此还可以选择CuSO4或Fe2(SO4)3等。
25.Na2CO3+2HCl═2NaCl+H2O+CO2↑ NaCl和Na2CO3 三 有白色沉淀产生 反应物是否过量
【详解】
(1)E中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H2O+CO2↑,故填:Na2CO3+2HCl═2NaCl+H2O+CO2↑。
(2)将反应后D、E试管中的废液倒入一个洁净的烧杯中,观察到烧杯中先有气泡产生,后有白色沉淀出现,则说明有剩余的盐酸,可以与碳酸钠反应,也可以与碳酸钙反应,故将烧杯中的混合物过滤,得到无色滤液中溶质的成分可能是氯化钠,氯化钠和氯化钙、氯化钠和碳酸钠,故猜想四是NaCl和Na2CO3,故填:NaCl和Na2CO3。
[进行讨论]由于碳酸钠和氯化钙会反应,不能共存,故经过讨论,同学们一致认为猜想 三是错误的,故填:三。
[设计实验]猜想四成立,则含有碳酸钠,加入的氯化钡会与碳酸钠反应产生白色沉淀,故填: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适量的碳酸钠溶液
无明显现象
猜想二不成立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氯化钡溶液
有白色沉淀产生
猜想四成立
[反思拓展]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的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反应物是否过量,故填:反应物是否过量。
26.(1)18 (2)NaCl、CaCl2(3)16.7%
【详解】
(1)加入40 g氯化钙溶液生成6g沉淀,加入80 g氯化钙溶液生成12g沉淀,加入120 g氯化钙溶液生成18g沉淀,加入150 g氯化钙溶液生成18g沉淀,说明加入120 g氯化钙溶液时反应恰好完全。加入第四次时,氯化钙溶液过量。由图可知,加入120g的氯化钙溶液后氯化钙与碳酸钠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沉淀的质量为120g+100g-202g=18g;
(2)第四次数据中氯化钙溶液过剩,故溶液中的溶质为氯化钠和过量的氯化钙。化学式为NaCl、CaCl2;
(3)设120g氯化钙溶液中氯化钙的质量为x
Na2CO3+ CaCl2=2NaCl+ CaCO3 ↓
111 100
x 18g
=,解得x=19.98g
氯化钙溶液中氯化钙的质量分数为=16.7%。
27.每片中含碳酸钙质量=,此钙片中所含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
【详解】
详见答案。
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2024届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质量监测化学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2024届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质量监测化学试卷(含答案),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01,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01,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化学试题,共6页。
2022年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word版无答案): 这是一份2022年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word版无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