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上册2、蜗牛(一)教案设计
展开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上册2、蜗牛(一)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及设计意图,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蜗牛一》
【教材分析及设计意图】
本课是观察蜗牛的第一课时。教材的设计意图主要是通过组织学生对蜗牛身体、运动的观察,让学生经历从整体到局部的观察、描述过程,学会按顺序观察、细节观察、动态观察,达到课程标准所制定的用感官直接感知小动物,并且在观察时培养认真观察的态度,学会爱护弱小的动物。
由于三年级的学生观察方法比较单一薄弱,所以观察项目不宜过多,主要以简单为主,让学生由浅到难慢慢接触。本课将通过学生对蜗牛身体、运动的观察,让他们经历观察、描述的过程,使其掌握科学的观察方法,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来源:21·根据以上的分析和理解,我对本课教学活动进行了一些调整,以便更好地顺应学生的认知发展,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和观察能力。
1、根据学生的认知情况,我先以一个谜语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去猜测今天要学习动物,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观察蜗牛的身体,给充裕的时间让学生思考、观察、发现,引导学生尝试从整体到局部的观察方法,以此来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对蜗牛运动的观察,则鼓励学生有效地利用前面学到的观察方法和思维方式来进行研究。
2、增加了观察的时间,因为学生的观察方法还不够完善,所以我尽量让学生多点时间去观察,因此本课我主要以训练学生科学的观察为重点,对于饲养蜗牛的环节弱化处理,只是在教学的最后简单讲述蜗牛饲养的方法,让学生课后尝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蜗牛的特点体现在它的运动、身体构造等多方面。
2、蜗牛能对外界的刺激产生相应的反应,如触角伸缩、身体缩进壳内来躲避危险等。
3、 蜗牛利用腹足能在各种物体上爬行,腹足做细波浪状运动并在爬行中留下黏液痕迹。
过程与方法
1、经历和体验从整体观察到局部观察的过程,让学生掌握有秩序的观察方法。
2、用简图画出蜗牛的外形。
3、按照教科书介绍的方法饲养蜗牛,做好观察记录。
情感、态度、价值观
发展研究小动物的兴趣,树立起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的观察态度,做到不打扰、不伤害小动物。
【教学重点】
观察蜗牛的外形、运动、反应等。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有序、细致的观察行为及用较精准的语言科学描述的能力。
【教学准备】
为每小组准备:2—3只蜗牛
【教学过程】
[PPT1-8]一、我知道的蜗牛;
(一)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1、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
出示谜语:说牛不是牛,背着房子走。(打一动物)
2、学生回答蜗牛
老师边展示几组漂亮的蜗牛图片
3、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蜗牛(板书课题)。
(二)谈话交流,了解学生的认知,认识蜗牛的生活环境
1、交流:那谁能告诉老师,你们在哪里能找到蜗牛?
2、小结:雨后大多能找到蜗牛,蜗牛生活在墙角、树下,以及石头阴影处,蜗牛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
除此之外你们对蜗牛还有哪些认识?(学生举手发言)
出示观察蜗牛总提纲:活动一 观察蜗牛的外表
活动二 观察蜗牛的爬行运动
活动三 观察蜗牛的生活习性并饲养蜗牛
二、观察蜗牛的身体
[PPT9-13]1、提出观察问题:怎样来观察蜗牛?(或教师提示:你能否按一定的顺序对蜗牛的身体进行观察呢?(引导学生讲述他们的想法,进而认识到科学的观察方法。)
2、在观察时会遇到哪些问题?(教育学生在观察的时候要爱护动物)
出示: 明确观察要求
·先观察整体,再局部观察;
·为避免蜗牛钻入壳中,观察时保持安静,尽可能不伤害蜗牛
·观察后轻轻触碰蜗牛的身体,观察它的身体反应
3、学生领取材料,分组观察,记录蜗牛身体特点
(以画图的方式记录,配简单的文字)
4、学生对照自己记录的图文描述所观察到的蜗牛身体特征。
(对于嘴、眼睛等观察不清的特征,结合课件图片加以说明。)
预设:
(1)蜗牛的触角有几对?
这两对触角一样吗?
猜测一下这两对触角分别有什么作用。
(2)蜗牛的身体是怎样的?用手摸一摸。
(3)蜗牛有嘴吗?长在什么地方?你是怎么发现的?
(4)交流:对于蜗牛的壳,你有什么有趣的发现吗?
(壳比较硬;壳上有弯曲螺线;跟田螺的壳差不多。)
(5)介绍螺纹旋转的方向,认识右旋和左旋
(教师与学生用做动作、图画或语言描述)
5、交流:观察时,你还有哪些发现?
(学生交流预设:蜗牛遇刺激身体会收缩,甚至会缩到壳里;蜗牛爬行时会留下一些痕迹……)
三、观察蜗牛的运动
1、[PPT14-15] 明确观察目的:蜗牛用身体的哪部分爬行?蜗牛的身体是怎样前进的?
2、播放影片让学生配合视频与实物进行观察。
3、分组观察蜗牛在纸上的爬行
(发现蜗牛用腹足爬行,并能牢牢地吸在纸上,蜗牛的腹足作细波浪状的运动,蜗牛爬行后会留下粘液等)
4、小结:蜗牛爬行时,用它的足紧贴在别的物体上,由腹部肌肉做波状蠕动,它就能缓慢地向前爬行了。同时它的足上生有一个腺体,叫足腺,能分泌一种粘液帮助它爬行。
四
四、饲养蜗牛
[PPT16-17]提问:蜗牛这么可爱,你们觉得能饲养它吗?
影片展示饲养蜗牛
让学生总结影片中饲养蜗牛的方法。
小结:先做好一个阴凉潮湿的环境,再用青菜叶子或是瓜果五喂养它们。
五、课堂小结
[PPT18-19]1、通过一节课的学生你对蜗牛有了怎样的认识?(学生总结,再出示总提纲)
[PPT20]2、画一画观察到的蜗牛。
六、布置课后作业
[PPT21]每天观察蜗牛的情况并做好记录
蜗牛的观察记录 年 月 日
能把你们观察到的蜗牛画一画好吗?
我们的观察发现 (可以写,也可以画一画):
温馨提示:在观察的时候要小心一些,请不要伤害到蜗牛。 |
【板书设计】
蜗 牛
生活习性:潮湿、阴凉
外表特征:壳
身体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设计没有按照课本的设计步骤,亦步亦趋地让学生根据课本的要求来认识蜗牛、了解蜗牛,而是发挥学生是主体的作用,让学生通过有序的观察,一步一步的去发现蜗牛的特点。从时间上来说,学生有了观察蜗牛的时间,有了验证自己的新想法的时间,还有了讨论交流的时间。从研究方式来说,让学生自己观察蜗牛,通过观察与接触蜗牛更能发现蜗牛的特点,而教师只是起到了一个辅导的作用。这节课的总体来说比较轻松、愉悦,学生能亲身体验,恰恰符合新课标的要求。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教科版三年级上册2、蜗牛(一)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学情分析,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上册2、蜗牛(一)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前布置学生捉蜗牛,观察蜗牛的身体,观察蜗牛的运动和反应,饲养蜗牛新课|标第|一|网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上册2、蜗牛(一)教案,共2页。